工业建筑设计规范pdf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https://img.taocdn.com/s3/m/0f6f8b1efc4ffe473368ab00.png)
注:场地土一般分为下列三类:
Ⅰ类 稳定岩石;
Ⅱ类 除Ⅰ、Ⅲ类场地上外的一般稳定土;
Ⅲ类 饱和松砂、软塑至流塑的轻亚粘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冲填土以及其它松软的人 工填土等。
岩石和土的鉴别指标应按现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执行。
计算系数
ψ--地基土容许承载力的调整系数 α--地震影响系数 α1--相应于结构基本周期 T1 的地震影响系数 α 值 αj--相应于结构 j 振型自振周期 Tj 的地震影响系数 α 值 αmnz--地震影响系数 α 的最大值 C--结构影响系数 υ--独立烟囱底部剪力修正系数 ξ--截面剪应力不均匀系数 η--单层厂房高低 跨交接处以上柱各截面弯矩和剪力修正系数 γj--结构 j 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k--楼层地震剪力分配系数 K--安全系数
-4-
第一章 总 则
第 1 条 为了贯彻执行地震工作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工 业与民用建筑物经抗震设防后,在遭遇相当于设计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的损坏不 致使人民生命和重要生产设备遭受危害,建筑物不需修理或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特制订本规范。
第 2 条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烈度为 7 度至 9 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房屋和构筑物); 有特殊抗震要求的建筑物或设计烈度高于 9 度的建筑物,应进行专门研究设计。
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属于Ⅰ类场地上或开阔平坦、坚实均匀的Ⅱ类场地土 等地段。
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段,一般是属于Ⅲ类场地土、条状突出的山脊、高耸孤立的山丘、 非岩质(其中包括胶结不良的第三系沉积)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地基持力层在平面 分布上软硬不均(如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及半填半挖地基等)、非发震 断裂与发震断裂带交汇的附近等地段。
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70b4cf155270722192ef7f0.png)
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主要符号P-荷载,一个支承面上的重量P0-位于计算中心的荷载Pi-位于通过P0作用中心之直线同一侧的任一荷载Si-Pi作用中心与P0作用中心之间的距离Sj-角隅荷载取值区域最大边长Smax-弯矩影响最大有效距离r-圆形荷载支承面的半径,或当量圆半径rj-圆形荷载计算半径rj0-计算中心的圆形荷载计算半径a-矩形荷载支承面的长度,或当量长度aj-矩形荷载计算长度b-矩形荷载支承面的宽度,或当量宽度bj-矩形荷载计算宽度A-荷载支承面的面积l-混凝土垫层相对刚度半径l0-混凝土垫层每厘米厚度的相对刚度半径h-混凝土垫层厚度h1-垫层以上各构造层的总厚度M-每厘米宽度上的弯矩α1-圆形荷载弯矩系数α2-矩形荷载弯矩系数Eh-混凝土弹性模量E0-压实填土地基变形模量Rl-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K-混凝土垫层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m-弯矩影响系数kmi-Pi对P0所产生的弯矩影响系数kc-角隅极限承载力与板中极限承载力的比值第一章总则第1条工业建筑地面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工业废料,尽量节约木材、水泫和其它贵重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建筑和辅助生产建筑中常用的室内、外地面(包括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的设计。
第3条按本规范设计时,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对湿陷性黄土、膨胀工地区的地面设计,尚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二章地面类型选择第4条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一般为面层、垫层和地基;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一般为面层和楼板。
当上述基本构造尚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其它构造层,如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等。
现浇整体面层和以胶泥或砂浆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混凝土垫层;以砂或炉渣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碎石、矿渣、灰土或三合土等垫层。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2527d6d02768e9951e73878.png)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工业建筑种类繁多,例如可分为钢铁厂建筑、机械制造厂建筑、精密仪表厂建筑、航空工厂建筑、造船厂建筑、水泥厂建筑、化工厂建筑、纺织厂建筑、火力发电厂建筑、水电站建筑和核电站建筑等。
工业厂房按用途可分为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仓库、动力站,以及各种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滑道、烟囱、料斗、水塔等;按生产特征可分为热加工厂房、冷加工厂房和洁净厂房等;按工业建筑的空间形式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两类。
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这是确定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基本出发点。
与工业建筑有关的工艺要求是:①流程。
直接影响各工段、各部门平面的次序和相互关系。
②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与厂房平面、结构类型和经济效果密切相关。
③生产特点。
如散发大量余热和烟尘,排出大量酸、碱等腐蚀物质或有毒、易燃、易爆气体,以及有温度、湿度、防尘、防菌等卫生要求等。
2、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材料、施工条件,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易得,施工方便,耐火耐蚀,适应面广,可以预制,也可现场浇注,为中国目前的单层和多层厂房所常用。
钢结构则多用在大跨度、大空间或振动较大的生产车间,但要采取防火、防腐蚀措施。
最好采用工业化体系建筑,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
3、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①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一般厂房多为自然采光(见工业建筑采光),但采光均匀度较差。
如纺织厂的精纺和织布车间多为自然采光,但应解决日光直射问题。
如果自然采光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则采用人工照明(见工业建筑照明)。
②有良好的通风。
如采用自然通风,要了解厂房内部状况(散热量、热源状况等)和当地气象条件,设计好排风通道。
某些散发大量余热的热加工和有粉尘的车间(如铸造车间)应重点解决好自然通风问题。
③控制噪声。
除采取一般降噪措施外,还可设置隔声间。
④对于某些在温度、湿度、洁净度、无菌、防微振、电磁屏蔽、防辐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车间,则要在工业建筑平面、结构以及空气调节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f276f3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5.png)
在介绍工业厂房设计规范钱,先解释下:这里的工业厂房,是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房屋。
工业厂房除了用于生产的车间,还包括其附属建筑物,如厂房宿舍,食堂,办公楼等配套房屋。
(中工招商网整理提供)工业厂房的特点工业厂房按其建筑结构型式可分为单层工业建筑和多层工业建筑。
多层工业建筑的厂房绝大多数见于轻工、电子、仪表、通信、医药等行业,此类厂房楼层一般不是很高,其工业厂房方案设计-满川照明设计与常见的科研实验楼等相似,多采用荧光灯照明方案。
机械加工、冶金、纺织等行业的生产厂房一般为单层工业建筑,并且根据生产的需要,更多的是多跨度单层工业厂房,即紧挨着平行布置的多跨度厂房,各跨度视需要可相同或不同。
单层厂房在满足一定建筑模数要求的基础上视工艺需要确定其建筑宽度(跨度)、长度和高度。
厂房的跨度B:一般为6、9、12、15、18、21、24、27、30、36m……。
厂房的长度L:少则几十米,多则数百米。
厂房的高度H:低的一般5~6m,高的可达30~40m,甚至更高。
厂房的跨度和高度是厂房照明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另外,根据工业生产连续性及工段间产品运输的需要,多数工业厂房内设有吊车,其起重量轻的可为3~5t,大的可达数百吨(目前机械行业单台吊车起重量最大可达800t)。
因此,工厂照明通常采用装在屋架上的灯具来实现。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工业厂房设计标准是根据厂房结构而制订的,厂房设计根据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的需要,决定厂房的形式才进行设计的。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一、工业厂房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工业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
GB 50187-201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201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15be0ff76eeaeaad1f330d7.png)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56号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7-2012,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2(1)、3.0.13、3.0.14(1、2、3、4、5 、 6、7、8、11)、4.6.2(3、4)、4.6.4、5.6.5(3)、8.1.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1.0.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4 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1.0.5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工业企业Industrial Enterprise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0.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合理的选定厂址,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系统处理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2.0.3 厂址选择Plant Site Selection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tj 7-1974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oc
![tj 7-1974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466ac4403169a4517723a3a4.png)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 7-74(试行)主编单位: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试行日期:1 9 7 4 年11 月 1 日通知(74)建发设字第217号根据一九七一年全国设计革命会议的要求,由我委建筑科学研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为全国通用设计规范,自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一日起开始试行。
鉴于我国各地地质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的革新创造不断涌现,各省市、自治区及各有关部在试行中,必要时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并送我委备案。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一九七四年五月四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1)建革函字第150号通知,由我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科研以及高等院校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本规范过程中,贯彻国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实行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科学试验,总结了我国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吸取了地基基础方面的科研成果,并征求了全国有半单位的意见,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七章二十四节和十一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总则、地基土的分类及容许承载力、基础埋置深度、地基计算、山区地基、办弱地基和基础等。
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我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一九七四年四月主要符号A--桩身的横截面面积a1-2--压缩系数B--基础底面宽度C--平均附加系数c--内聚力D--基础埋置深度d--基底下容许残留冻土层厚度Es--压缩模量e--天然孔隙比F--基础底面面积H--基础高度h--自基础底面起算的房屋高度IL--液性指数Ip--塑性指数K--安全系数L--桩身长度l--房屋长度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M--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mB--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mD--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m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mt--采暖对冻深的影响系数N--基础顶面的垂直荷载P--土压力Pa--单桩的垂直容许承载力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0--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Q--桩基中单桩所承受的外力[R]--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R--修正后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S--基础的最终沉降量Sr--饱和度S′--计算的地基变形值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ω--土的天然含水量ωL--液限ωp--塑限Zo--标准冻深Zn--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α--边坡坡角γ--土的天然容重γa--土的干容重δ--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θ--地基的压力扩散角μ--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φ--内摩擦角第一章总则第 1 条地基基础的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以保证房屋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2)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2)](https://img.taocdn.com/s3/m/e146b8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f.png)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1. 引言工业建筑是指用于生产工业产品、进行工艺流程和存储物品的建筑物。
与其他建筑类型不同,工业建筑具有特殊的设计要求,包括结构稳固、功能布局合理、安全防护等。
本文档旨在为工业建筑的设计提供规范指导。
2. 结构设计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正常使用和突发荷载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基础设计: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和类型,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材料:根据工业建筑的需求和荷载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
•结构布局:合理分配和布置结构元素,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均布荷载承载能力。
•振动控制:对于需要控制振动的工业建筑,需采用合适的控制措施,如减振器、隔振层等。
3. 功能布局工业建筑的功能布局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流程布置的需要。
以下是工业建筑功能布局的规范要求:•生产区域: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划分成产线或车间,并确保通风、采光、安全等要素考虑充分。
•办公区域:设置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员工休息室等,并考虑通风、采光、隔音等因素。
•储存区域: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特性,合理划分储存区域,并考虑储存货物的重量、容量及防火等要求。
•辅助设施:设置洗手间、空调设备、消防设备等辅助设施,并合理布局,以便员工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4. 安全防护工业建筑的安全防护是为了防范意外事故以及保护员工和建筑物的安全。
以下是工业建筑安全防护的规范要求:•防火安全: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或储存,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墙、灭火设备等。
•电气安全:设计符合电气安全标准的电力系统,采用合适的线缆敷设方式,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通风安全:合理设置通风设备,确保工业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紧急逃生:设置合适的紧急逃生通道,并标明出口指示牌,以便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5. 环境保护工业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5955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1.png)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工业厂房作为生产和制造的场所,其设计规范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厂房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设备布置、通风采光、消防安全等诸多方面,以确保工厂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安全。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工业厂房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地基基础、墙体结构等。
建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工厂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工厂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其次,工业厂房的设备布置需要合理规划,以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
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到生产流程的顺畅性和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需要留出足够的通道和空间,以便员工的操作和设备的维护。
另外,工业厂房的通风采光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能够保持工厂内空气的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员工的健康。
采光系统的设计应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此外,消防安全在工业厂房设计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工厂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并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和疏散。
最后,工业厂房的环保设计也是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工厂应在设计阶段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之,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涉及到诸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生产、安全、环保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才能建造出安全、高效、环保的工业厂房。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6c52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b.png)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厂房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布局、通风采光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工业厂房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承重结构、防火设计、抗震设计等。
在承重结构方面,需要根据工业厂房的使用需求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确保其安全稳固。
同时,防火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求在工业厂房的设计中考虑到火灾风险,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确保工厂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此外,抗震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地震频发地区,工业厂房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
其次,工业厂房的设备布局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设备布局方面,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空间布局、通道设置、物料运输等问题,确保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方便生产作业。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布局对于通风采光的影响,保证工厂内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此外,通风采光是工业厂房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良好的通风采光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采光设施,确保工厂内空气清新,光线充足。
总之,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涉及到诸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设备布局、通风采光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设计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才能确保工业厂房的安全稳固,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希望设计师们能够在工业厂房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场所。
工业建筑设计统一标准2019
![工业建筑设计统一标准2019](https://img.taocdn.com/s3/m/cda2471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6.png)
工业建筑设计统一标准2019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被代替编号1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T50001-201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18年5月1日)GB/T50001-2010GB/T50002-2013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GB50005-2017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GB50006-2010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0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01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GBJ14-87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J15-88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GB50045-95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GB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94GB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GB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90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规范GBJ27-88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GB50029-2014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GB50032-200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GB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GB50037-20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GB50040-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40-79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GB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GB50049-2011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GB/T50050-201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GB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54-95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GB50056-93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6-83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GB50058-20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GB50059-201135~110kV变电所GBJ59-92设计规范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J60-83,GB50060-92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GB/T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GB/T50063-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J64-83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GB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GB50070-2009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GB50077-2017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2003GB50078-2008烟囱工程施工及验GBJ78-85收规范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81-85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82-85GB/T50083-2014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GB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GB50086-201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GB50086-2001规范GB/T50087-20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087-85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GB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GB50094-2010球型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98GB50094-2014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95-98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02-2014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GB/T50103-2010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GB/T50104-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GB/T50105-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GB/T50106-2010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GBJ/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GB50108-2001规范GB50112-20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J113-87GB/T50114-2010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GB50117-2014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设计规范GB50119-2003GB50121-2005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50122-88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GBJ124-88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T50125-2010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GB50126-200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J126-89GB50128-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GB50128-2005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9-2011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90GB/T50132-2014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 GB/T50083-97GB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GB50141-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GB50144-2008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90GB/T50145-2007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GB/T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90GBJ5014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GBJ50148-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GBJ5014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GBJ149-90收规范GBJ50150-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2006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GB50153-2008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GB50155-201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5-92GB50162-9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GB5017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GB50172-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GB50173-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GB50175-2014露天煤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5-93GB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93GB50185-20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GB50190-93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GB50191-20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GB50197-2015煤碳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50197-2005GB50201-201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2-83,201-83GB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95,221-95GB50206-2012木结构工程质量验GB50206-2002收规范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208-2002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210-83,JGJ73-91GB50211-2014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GB50212-2014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GB50214-201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GB50215-201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GB50219-2014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95GB50222-20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4月1日实施)GB50222-95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GB50224-2010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GB/T50228-2011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42-82,302-88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GB50243-2002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52-2010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94GB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GB50255-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交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GB50256-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GB50257-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GB50257-96验收规范GB50260-201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GB/T50262-2013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1997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GB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GB50265-2010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GB50270-2010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GB50271-2009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1-98GB50272-2009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98GB50273-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GB50274-2010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GB50275-2010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GB50276-2010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GB50277-2010锻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7-98GB50278-2010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GB/T50280-98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50281-200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98GB50282-201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GB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GB/T50290-201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GB/T50291-2015房地产估价规范GB/T50291-1999GB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GB50296-2014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1999GB/T50297-2006电力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50297-1999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GB50303-2015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GB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GB/T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GB/T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318-201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GB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GB50320-2014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0-2001GB50322-2011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50322-2001GB/T50323-2001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50324-2014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324-2001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6GB/T50326-201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T50328-201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GB/T50329-2012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02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GBJ69-84结构设计规范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GB50334-2017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GB50335-2016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GB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GB50340-201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GB50341-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2003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GB50348-2004安全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GB50354-200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55-2005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50358-2017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GB50359-2016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2005GB50360-2016水煤浆工程设计规范GB50360-2005GB/T50361-2005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2-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5-200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GB/T50375-2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GB50377-2006选矿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GB50383-2016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GB50388-2016煤矿井下机车车辆运输信号设计规范GB50388-2006GB50400-201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GB50401-2007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4-2017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GB50410-2014型钢轧钢工程设计规范GB50410-2007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22-2017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422-2007GB50423-2013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GB50424-2015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24-2007GB50429-2007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T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GB50431-2008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44-2008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6-2017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GB/T50448-200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462-2015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5-2008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规范GB/T50466-2008煤炭工业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468-2008焊管工艺设计规范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GB/T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4-2009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50531-2009建设工程计价设备材料划分标准GB/T50538-2010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6-2010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GB50574-2010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5-2010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6-2010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82-2010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GB50583-2010选煤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50604-20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GB/T50605-2010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8-20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3-201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624-2010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验收规范GB/T50626-2010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业务规范GB50628-2010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640-20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50642-2011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T50651-2011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文件编制标准GB50654-2011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656-201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T50658-2011煤炭工业矿区机电设备修理厂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659-2011煤炭工业矿区水煤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8-2011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50669-2011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50670-201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术语标准GB50683-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93-2011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702-201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6-2011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727-2011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733-2011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8-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9-20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T50743-2012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8-2011选煤工艺制图标准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83-201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5-201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6-2012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50787-2012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8-201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T50801-201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50810-2012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T50820-2013建材矿山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50821-2012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29-2013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T50841-2013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50842-2013建材矿山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843-2013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T50844-2013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https://img.taocdn.com/s3/m/0f6f8b1efc4ffe473368ab00.png)
目录
目录-----------------------------------------------------------------------------------------------1 修订说明-----------------------------------------------------------------------------------------2 主要符号-----------------------------------------------------------------------------------------3 第一章 总则-------------------------------------------------------------------------------------5 第二章 场地和地基----------------------------------------------------------------------------6
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联结部分具有较好的延性。
六、不做或少做地震时易倒、易脱落的门脸、装饰物、女儿墙、 檐等。
七、减轻建筑物自重,降低其重心位置。
八、在设计中提出保证施工质量的要求。
-5-
第二章 场地和地基
第一节 场 地
第 5 条 选择建筑物的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的有关 资料,对场地作出综合评价。应尽量选择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的地段, 并不宜在危险的地段进行建设。
第 6 条 当建筑物场地为Ⅰ类场土且设计烈度为 8 度和 9 度时,建筑物的抗震构造措施 可按设计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设计,但地震荷载仍应按原设计烈度计算。
建筑设计规范(供分享)
![建筑设计规范(供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fc20f72e3186bceb18e8bbdb.png)
94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GB50207-94
9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划
GB50212—2002
TJ212—76GB50212-91
96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97
公园设计规范
GJJ48—92
9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GBJl8-87
62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5005-2003
GBJ5—88
63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19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l35-90
2O
钢筋砼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
GBJ77—85
2l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GB5 0204—8 3
22
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规程
CECS39:92
23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
GBJl30—9 0
2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8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和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8680—2001
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682-2001
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681-2001
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683-2001
8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99
全国民用建筑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2003年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cc508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c.png)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标准直接关系到工厂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
因此,科学合理的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对于工业企业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通风采光、消防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介绍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工业厂房的建筑结构方面,应根据工厂的生产需求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形式。
一般来说,大型工业厂房常采用框架结构或者桁架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承载重量,保证工厂的安全性。
此外,对于工业厂房的地基基础也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其稳固性和耐久性。
其次,在通风采光方面,工业厂房的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必须保证厂房内部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空气流通,避免因工业生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积聚。
同时,采光系统也应充分考虑,保证工厂内部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减少对电力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消防安全是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工业厂房内部应设置合适数量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报警系统等,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同时,工业厂房的设计应考虑到消防车辆的进出和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员和物资,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最后,环保节能也是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因此工业厂房的设计应考虑到废物处理设施的设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节能也是工业厂房设计的重要方面,采用节能型设备、合理规划生产线布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涉及到建筑结构、通风采光、消防安全、环保节能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工业厂房的设计能够满足生产需求,保证安全环保。
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标准,才能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e087a7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c.png)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一、总则1、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及改建工业建筑设计。
2、新建及改建工业建筑设计,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3、工业建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节能、卫生、舒适以及符合功能需求的原则。
二、建筑布局1、工厂大门及周边环境必须符合当地政府和社会环保要求,确保建筑群体外观美观整洁。
2、建筑布局应符合工业生产过程,协调材料运输及其他生产作业行为,考虑结构、构造、机械及后期维护等因素,合理设计其空间布局结构,以及车辆、人员的流动。
3、各类厂房应根据其功能分区布置,控制区域的污染,保证尾气排放标准以及设备等防护要求。
4、建筑体量应保证风筒、排烟系统的有效吸引、尾气的全面净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健康环境要求。
三、建筑结构1、工业建筑结构应符合结构性能、经济性、市政设施内排水管网布线、安全防火等要求;结构形式应选择合理、吊重量适宜且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
2、建筑屋面及外墙结构应符合经济、节能、防火、结构安全等要求。
3、室内防水应符合注水量、渗漏量大小等要求,使整体干净卫生、绿化苗木受到保护;墙顶的施工要求及选用类型也要合适,保证后期建筑抗潮检测结果良好。
四、装置设备1、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厂内各场所设备布局要符合生产作业流程及维修保养操作,布局天花板、支柱及操作台、安全设施及室外活动空间等要合理。
2、工业建筑的照明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通风及照度,符合工作场所的防火、安全及节能要求,避免出现火灾事故;同时,要设置足够的防静电措施,保证安全。
3、工业建筑的供水与排水要求高:管道设计应充分考虑负重情况下的装置分布及水压要求,确保工作场所供水、排水不受影响。
本文只摘录了本规范的部分内容,为获取更详细规范内容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请与当地法律、法规及标准相关部门联系。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7b6e83eff9aef8941e06d4.png)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主要符号A--桩身的横截面面积a1-2--压缩系数B--基础底面宽度C--平均附加系数c--内聚力D--基础埋置深度d--基底下容许残留冻土层厚度Es--压缩模量e--天然孔隙比F--基础底面面积H--基础高度h--自基础底面起算的房屋高度IL--液性指数Ip--塑性指数K--安全系数L--桩身长度l--房屋长度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M--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mB--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mD--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m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mt--采暖对冻深的影响系数N--基础顶面的垂直荷载P--土压力Pa--单桩的垂直容许承载力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0--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Q--桩基中单桩所承受的外力[R]--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R--修正后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S--基础的最终沉降量Sr--饱和度S′--计算的地基变形值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ω--土的天然含水量ωL--液限ωp--塑限Zo--标准冻深Zn--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α--边坡坡角γ--土的天然容重γa--土的干容重δ--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θ--地基的压力扩散角μ--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φ--内摩擦角第一章总则第 1 条地基基础的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以保证房屋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第 2 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房屋和构筑物)的一般地基基础设计。
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高原季节性冻土、膨胀土、地下采空区以及在地震和机械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基础设计,尚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 3 条采用本规范设计,荷载取值及组合应按现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执行。
基础强度的计算,应按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砖石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执行。
对基础处于侵蚀性环境或受温度影响时,尚应按专门规范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pdf
工业建筑种类繁多,例如可分为钢铁厂建筑、机械制造厂建筑、精密仪表厂建筑、航空工厂建筑、造船厂建筑、水泥厂建筑、化工厂建筑、纺织厂建筑、火力发电厂建筑、水电站建筑和核电站建筑等。
工业厂房按用途可分为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仓库、动力站,以及各种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滑道、烟囱、料斗、水塔等;按生产特征可分为热加工厂房、冷加工厂房和洁净厂房等;按工业建筑的空间形式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两类。
一、设计方案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这是确定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基本出发点。
与工业建筑有关的工艺要求是。
(1)流程。
直接影响各工段、各部门平面的次序和相互关系。
(2)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与厂房平面、结构类型和经济效果密切相关。
(3)生产特点。
如散发大量余热和烟尘,排出大量酸、碱等腐蚀物质或有毒、易燃、易爆气体,以及有温度、湿度、防尘、防菌等卫生要求等。
二、结构形成工艺要求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材料、施工条件,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易得,施工方便,耐火耐蚀,适应面广,可以预制,也可现场浇注,为中国目前的单层和多层厂房所
常用。
钢结构则多用在大跨度、大空间或振动较大的生产车间,但要采取防火、防腐蚀措施。
最好采用工业化体系建筑,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
三、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
(1)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一般厂房多为自然采光,但采光均
匀度较差。
如纺织厂的精纺和织布车间多为自然采光,但应解决日光直射问题,如果自然采光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则采用人工股明。
(2)有良好的连风。
如采用自然避风,要了解厂房内部状况量,和当地原好道。
某些做发大量余热的热加工和有粉尘的车间应直点解决好自然通风问题。
图控制操声。
除采取一般降噪措施外,还可设警隔声间。
(3)对于真然在温度、温度、洁净度、无菌、对微振、电磁雾蔽、脑品时等方商有特殊工艺要求的空间,要在工业建筑业面、经构以及本气调节等方面来取相应措施。
要注意厂房内外整体环境的设计,包括色彩和绿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