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男女比例严重吗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研究综述——以95 后、00后大学生为例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学术交流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研究综述———以95后、00后大学生为例沈书鑫(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1121)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对婚姻的观念也呈多元化发展,由此引发了新现象。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5后、0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认识与了解,对近五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即使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收获,对该方面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规范化的趋势,然而当代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整体与系统的特点。
由于当下只有首批00后成为大学生,所以对于0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的数据还不足够。
加上如今大学生的婚恋观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所以需要进一步收集更多的数据,并及时更新收纳新观念新思想,由此能够准确地掌握情况,更深入的了解问题,为大学生婚恋观建议提供重要的根据。
关键词:婚恋观;当代大学生;95后;00后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5-0261-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5.126一、开展研究综述的背景当代大学生主要为95后、00后为主。
“90后、00后”大学生是指在1995-2010年出生的大学生。
而当代大学生群体主要出生时间集中在1995-2003年。
这个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具有开放的观念、比较强烈的平等意识、对网络信息网络语言嗅觉敏感、有较强的好奇心。
与此同时,部分人也存在着自我意识较强、受压能力较弱的特点。
[1]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大学生对于婚姻恋爱的认识与看法与从前相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以往未曾有过的新现象,例如恋爱逐渐普遍化,谈恋爱不向大家隐瞒;高校师范类男女比例失调,很多专业大多为女生;女孩子谈恋爱的比例高于男生;恋爱成功率比较低;很多情侣抱着游戏的态度,发现对方的缺点就选择分手;逃避问题等等,这些都引起社会和高等学校的广泛关注。
中国的人口现状和走势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人口一方面呈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趋势,增速逐渐放缓,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生育率不断降低,男女比例失调严重,等等;另一方面也存在令人欣喜的现象和趋势,人口向大城市群集中,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断上升,人口质量不断提升。
一、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速徘徊在低位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的1.5左右,再降到2020年的1.3,大大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
为了遏制生育率降低,独生子女政策有所松动,2012年末,中央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效果不及预期。
2015年末中央全面放开二孩,出生人口在2016年达1786万,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2017年降至1725万,2018年下降202万至1523万,2019年下降58万至1465万,2020年下降265万至1200万。
生育率的降低是人口增速降低的一个关键因素,结合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死亡率降低,人口增速必然会下降。
根据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2010-2020年年平均增长率0.53%,较2000-2010年的0.57%下降0.04个百分点,近10年人口低速增长。
中国人口从8亿到10亿,花了12年;从10亿到12亿,花了14年;从12亿到14亿,花了24年。
2016年《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估2020年中国人口为14.2亿,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为14.4亿,均高估了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
如果总和生育率依旧为1.3,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
人口见顶之后的前25-30年内萎缩速度较慢,但随着1962-1975年高生育率时期出生人口进入生命终点,2050年左右开始,萎缩速度将明显变快。
1950年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为22%,2020年小幅降至约18%,2100年将大幅降至约7%。
新形势下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 森,杨 娟,张 瑜,等.新形势下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5):250-255.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05.037新形势下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王 森,杨 娟,张 瑜,王永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青年科技骨干人才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力量。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对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当代农业科技界的责任使命,而农业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阐述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对青年科技人员队伍现状及培养成效进行了总结。
从不同视角分析发现,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政治观念、自我价值、组织纪律性、工资薪酬、晋升渠道、学术水平及科研配套条件等,梳理了青年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培养机制、拓宽成长空间、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待遇条件等建议,旨在促进青年骨干快速成长成才,也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及其他同类型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路径;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4)05-0250-05收稿日期:2023-12-04基金项目:中共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软科学项目(编号:23ASS02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智库(软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编号:ZX(23)1106];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软科学项目(党建创新课题)[编号:DJ(22)01]。
作者简介:王 森(1984—),男,山东泰安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管理、乡村振兴研究。
00后人群分析报告

00后人群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00后人群,即2000年后出生的一代,作为新生代人群,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他们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与前几代人有很大的不同。
本报告旨在对00后人群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消费习惯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以期为相关行业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00后人群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引导新一代人群的成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并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对00后人群的定义、特点以及消费习惯进行分析和探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影响00后人群的因素、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将全面深入地了解00后人群的特点和影响。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00后人群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特点、消费习惯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00后人群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代人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推广策略。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影响00后人群的因素,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希望能够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这一人群提供一些参考。
最后,我们将尝试对未来00后人群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市场的变化和趋势。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00后人群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00后人群的定义、特点和消费习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00后人群是一个成长在信息化、全球化环境下的新一代年轻人。
他们具有独立意识强、对时尚和科技敏感、消费力强等特点,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00后人群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主要消费群体,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轻有力读后感

1150万
1990年
1999年
90后的特征
90后的特征
1、80后可以被价值驱动,而90 后只能被兴趣驱动; 2、如果利益满足,80后可以忍 受与权力核心保持距离,而90后 要求平等地分享权力,通过个人 联络来影响决策、解决争端; 3、如果利益清晰,80后可以忍 受组织规则与目标的不明确,而 90后无法接受一切模糊带来的不
确定性;
90后的特征
意义
忙碌奔波型 60-70后
幸福型 90后
快乐
享乐主义型 80后
虚无主义型 90后
书里的90后,我自认为一般是城市里的独生
子女,生活优越、家庭背景不错的孩子会存在 这样的性格特点或做事风格。
90后的特征
“无所谓”+“无所畏”
驱动90后_背景
多任务处理能力
只要在网络上,他们可以同时做N件 事: 1. 搜索(浏览) 2. 游戏 3. 音乐(视频) 4. 即时聊天 5. 邮件 6. 购物 7. 微博(微信) 8. 下载 9. 交友
90后的特征_一招三式
强化边界
持续的退让一定会让作为管理者的你自信心备受打击, 你可能想撂挑子了:“既然这样,就都交给90后干
吧!”
核心:帮助90后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90后的特征_一招三式
F1方程式赛车
高山速降雪橇
90后的特征_一招三式
F1 赛车所代表的传统管理模式的逻辑是:“强 化权威、忽视冲突、软化边界。”这是一个典 型的控制型系统。
无知者 无畏
无知者 无谓
对我来说,这只是另一个周一而已
90后新员工融入组织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他们澎湃的激情与管理者现实的要求中找到一种平衡。有热情对组织来说 不是件坏事,关键是管理者如何把90后的精力和热情引导到他们期望的轨道上去,并帮助他尽快成为一名合格员 工。
中国各省市婴幼儿男女比例

中国各省市婴幼儿男女比例展开全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婴幼儿是1-4岁的全国省级单位婴幼儿性别比最高TOP10:1 、江西省136.82 河南省136.43 海南省135.74 安徽省129.95 广东省 129.26 湖北省 129.17 广西壮族自治区 128.08 陕西省 126.69 福建省 125.2 10 湖南省 123.82、全国省级单位婴幼儿性别比最低TOP10: 1西藏自治区 101.1 2 新疆自治区 105.6 3 青海省 108.1 4 黑龙江省 108.6 5 宁夏回族自治区 109.0 6 内蒙古自治区 109.7 7 上海市 110.2 8 山西省 110.4 9 吉林省 110.7 10 北京市 110.9全国地级单位婴幼儿性别比最高TOP10:1 、(湖北)鄂州市 167.2 2 (河南)周口市 163.93 (广东)茂名市 158.4 4 (广西)防城港市 156.25 (广东)阳江市 154.56 (湖北)黄冈市154.17 (江西)抚州市150.38 (江西)南昌市150.09 (山东)枣庄市 150.0 10 (湖北)黄石市 149.82、全国地级单位婴幼儿性别比最低TOP10:(西藏)那曲地区99.1 2 (山西)晋城市 99.5 3 (西藏)山南地区 100.0 4 (西藏)昌都地区100.3 5 (青海)黄南自治州100.7 6 (云南)迪庆自治州101.0 7 (青海)海南自治州 101.4 8 (西藏)林芝地区 101.8 9 (青海)海北自治州 102.1 10 (青海)玉树自治州 102.2全国县级单位婴幼儿性别比最高TOP10:1 、(湖北黄冈)武穴市 198.32 (河南周口)项城市 178.43 (河南周口)商水县 178.24 (湖北)天门市 177.15 (湖北武汉)新洲区176.76 (广东茂名)高州市175.67 (湖北荆州)洪湖市173.68 (湖北鄂州)华容区 173.29 (河南周口)西华县 171.9 10 (江西南昌)南昌县 171.82、全国县级单位婴幼儿性别比最低TOP10:(西藏阿里)札达县 86.3 2 (西藏山南)琼结县 86.9 3 (西藏那曲)尼玛县 88.5 4 (西藏山南)错那县 91.4 5 (山西晋城)高平市 91.7 6 (西藏昌都)边坝县 93.1 7 (西藏山南)加查县 94.3 8 (西藏日喀则)仁布县 94.3 9 (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嘎旗 95.1 10 (西藏山南)曲松县 95.4。
高校“0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对策

高校“0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00后”一代逐渐进入大学校园,他们的恋爱观念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受到网络、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甚至存在一些不良倾向。
而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
一、恋爱观现状1. 过早恋爱“00后”大学生有着与前几代人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往往更早接触到网络、媒体等各种信息渠道,对恋爱有了更多的幻想和渴望。
在这样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大学一入学就纷纷开始了恋爱,有的甚至在未成年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恋爱。
这种过早恋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2. 浅薄恋爱观念受到网络、媒体等影响,很多“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显得比较浮躁和浅薄。
他们对于恋爱往往只停留在外表和感觉上,忽略了对感情的深入了解和珍惜。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一见钟情、分分合合的恋爱历程,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理性思维和坚定情感。
3. 缺乏独立意识“00后”一代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往往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对于恋爱往往是被动接受或者随波逐流。
这就容易导致在感情问题上没有主见,出现盲目跟风和听从他人建议的情况,从而影响了个人的正常成长。
二、对策1. 提倡正确的价值观念针对“00后”大学生恋爱观念浅薄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关注并引导孩子们对恋爱有着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明白感情是需要付出和维护的,而不是轻率嬉戏的游戏。
2. 加强性教育在进行恋爱观教育的也需要加强性教育,帮助“0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性行为的重要性和风险。
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在面对感情和性方面的困惑时,能够理性地对待,减少不良的恋爱行为。
3. 提升情感管理能力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独立的恋爱观念,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的讲座和培训,帮助学生了解情感需求和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论当前中国男女比例

论当前中国男女比例中国男女比例现状: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
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
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
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据上述资料,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
例如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约为107:100;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0.8∶100;北京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高达128∶100;重庆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40∶100,海南、广东等省出生的性别比例竟然高达130:100以上。
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在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引发的问题:1.婚姻挤压人口比例失衡首先带来的是婚姻挤压问题。
再过15到20年,一部分大龄男青年由于找不到对象,只能到下一年龄段的女青年中找。
如此循环下去,“老夫少妻”将不再是个别现象。
而年轻男性与年长男性之间争夺配偶发生的人口冲突就会随着人口的失衡而进一步加剧。
同时,大量的未婚男性出于自身的婚姻需求,甚至会采用拆散已婚家庭组建新家庭的方式,导致了家庭结构的不稳定。
2.性别挤压除了婚姻挤压,出生性别比失衡还会产生就业性别挤压问题。
重女轻男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性别观念的变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通过对大量社会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当前社会中“重女轻男”现象的普遍程度、影响因素及其社会影响。
报告将从人口数据、教育、就业、家庭消费、社会观念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引言“重女轻男”现象,即在社会生活中,女性相对于男性受到更多的关注、优待和资源倾斜。
这一现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变化。
本报告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探究“重女轻男”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影响。
二、数据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的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官方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社会调查报告。
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三、数据分析结果1. 人口数据(1)性别比例失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男性人口数量持续高于女性,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明显。
(2)出生性别比:近年来,我国出生性别比逐渐趋于正常,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2. 教育领域(1)教育资源分配:数据显示,女性在教育领域享有更多的资源,如家庭教育投入、课外辅导等。
(2)教育成就:女性在高考、研究生入学等考试中成绩普遍优于男性。
3. 就业领域(1)性别歧视:调查数据显示,部分行业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薪酬差异:相同职位,女性的薪酬普遍低于男性。
4. 家庭消费(1)消费观念:在家庭消费中,女性承担更多责任,如购物、家务等。
(2)消费能力:女性在消费能力上相对较弱,消费决策权相对较低。
5. 社会观念(1)性别角色认知: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应承担家庭责任,男性应承担社会责任。
(2)性别歧视观念:部分人群仍存在性别歧视观念,认为女性能力不如男性。
四、成因分析1. 历史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重女轻男”现象长期存在。
2.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进一步加剧了“重女轻男”现象。
00后恋爱观调查报告多篇

00后恋爱观调查报告多篇一、关于大学期间的恋爱在本次调查中,70%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的恋爱是不可靠的。
只有30%的同学肯定了大学生恋爱的可靠性。
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大学恋爱的问题,认为身处大学校园的我们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很好的维持一份稳定的感情,不能够很好的以婚姻为目的去经营一段感情,也没有足够坚实的基础去承担对另一人的责任,因此,认为大学恋爱并不是十分可靠的。
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2%的同学对大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
而15%的同学完全赞成,另有7%的同学认为应该对其因势利导,剩余30%的同学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听其自然。
说明同学们对大学恋爱还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在大学时期体验爱情的喜悦。
对于恋爱的最佳年龄阶段这个问题,58%的同学都认为大学时代是恋爱的最佳时期。
的确,大学中的我们已经不再幼稚,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也希望有一个特别的人来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想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建立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基础之上。
二、关于恋爱的动机和目的在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的问题中,30%的同学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36%的同学是为了摆脱寂寞,17%的同学是为了寻觅结婚对象,7%的同学是为了寻找学习的动力,剩余10%的同学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
为了寻求精神寄托而恋爱的同学,并没有找准自己在大学中的正确方向,有追求,有理想的同学是不会把精神寄托都放在恋爱方面的。
而为了摆脱寂寞而恋爱的同学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
仅仅因为寂寞孤独而投入一段感情,要怎样保证这份感情的真挚和纯洁。
为了寻觅结婚对象的同学仅占不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多不是以结婚为目标的,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和许多变数,很难保证大学中的恋爱对象就是今后的结婚对象,事实也告诉我们很少一部分大学中的情侣最终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
对于于大学生恋爱的目的,34%的同学选择了满足心理需要,41%的同学选择了享受这个过程,4%的同学选择了满足生理需要,13%的同学选择了为了毕业后建立家庭,剩下8%的同学选择了随大流。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PPT完美版1

面①对环突 境出恶4的化、人加口剧理、自资然解源灾、害人环的境发口问生,政题严,重策我破们坏要应该随怎么着办?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为①什环么 境要恶5保化、护加环剧理境自问然解题灾?害节的发约生,资严重源破坏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教学重点 我国目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
人口众多,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①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国情):
③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国的人口形势严峻的表现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818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
100)。
按照总人口数量来计算,中国大陆男性比
女性多出3164万人。这3000多万的“剩男”群
体,未来社会该如何消化?而更“扎心”的消
息是,虽然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比例逐年回归平
衡,但在00后群体当中,每100位女性要对应大
约118位男性,适龄男女配对将会“压力山大”。
*我国调整生育政策的目的/推行二孩政策的意义、作用、目的?C
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思考: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资源的现状及影响:
教学重点 我国目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 积极宣传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计划生育的必要性?A
土地 生物
2.我国资源的现状及影响:
现状:①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 常严峻的表现) ②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 发展的现象突出,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分析)

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分析)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宁吉喆表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出生率降低、性别比失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相比2020年,减少了138万人,出生率也下降了0.98‰。
这意味着,从20XX年到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已经是“五连降”,人口警报已经拉响。
出生率的下滑将长期影响适婚年龄人数,进而导致结婚对数下滑。
根据20XX 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90后比80后少约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
当前结婚年龄主力25-29岁(90后)人口大幅下滑,对结婚对数产生负面影响。
未来十年的结婚主力持续减少,或影响结婚率持续下降。
根据结婚率的计算公式,结婚率=某年结婚对数/某年的平均总人口数×1000‰,分子下滑影响结婚率下滑。
20XX年末中央决定全面放开二孩,20XX年出生人口升至1786万,但20XX 年下滑至1725万,持续下滑,2019年为1465万。
1979-2019年人口出生率从17.8‰降至10.5‰。
在长期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XX、20XX年见顶,结婚主力人口见顶。
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及对策探析作者:李丹丹尹芳霞刘丹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3期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
当前,我国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之首。
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重点关注对象就是高校毕业生。
近年来,西藏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几番创历史新高。
高校人数增长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質量受到极大影响:毕业人数激增、就业渠道单一、就业心理焦虑、就业方式转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一步加速了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化。
本文利用西藏高校的问卷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原因以及措施,并提出以大数据为桥梁,从个人、院校两个就业主体构建起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径机制,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一)研究背景1.就业招聘方式“新”变化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的变化:首先,线上招聘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而受到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青睐,高校毕业生急需转变面试方式,增强自身应变能力;其次,高校毕业生大多选择近地就业,“扎堆”就业形势严峻。
2.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我国自2016年起,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
2021年达到了909万人,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就西藏来讲,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14年的14435人增加到2018年的21368人,增长67.55%。
2019年高校毕业生23421人,2020年为28102人,2021年为29700人,西藏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由于区内岗位提供有限、就业资源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研究目的此项目研究的目标对象为西藏自治区所有高校毕业生和(预)毕业生,针对不同学校、年级、专业的高校学生,以发放问卷、实地调查、求问专家学者、后台数据分析,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高校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心理以及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学校层面如何促进高校学生的就业,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可就业性,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户外旅游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户外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本报告通过对户外旅游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户外旅游市场的现状、趋势及潜在问题,为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各大在线旅游平台、户外运动俱乐部以及相关行业报告等公开渠道。
2. 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户外旅游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户外旅游市场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达到5.97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户外旅游市场规模占比逐年上升,已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游客结构:从游客年龄来看,户外旅游的主力军为年轻人,尤其是90后和00后。
他们追求新鲜、刺激的体验,对户外旅游的接受度较高。
从性别来看,户外旅游游客中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
3. 热门目的地:根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近年来,我国户外旅游热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优美、户外活动丰富的地区,如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等地。
4. 户外活动类型:当前,户外旅游活动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徒步、露营、骑行、攀岩、潜水等。
其中,徒步和露营活动最受欢迎。
四、户外旅游市场趋势分析1. 个性化、定制化趋势:随着游客消费观念的转变,个性化、定制化的户外旅游产品逐渐受到青睐。
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旅游体验的要求更高。
2. 生态旅游、绿色旅游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成为户外旅游市场的新趋势。
游客更加关注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追求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
3. 科技融合趋势: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与户外旅游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在户外旅游中的应用,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自媒体环境下提升“0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途径的研究——以青海大学为例

自媒体环境下提升“0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途径的研究——以青海大学为例文/王成宁 李小安 袁长鹏 马志雯 刘翔(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摘要:在抖音、微信朋友圈、QQ等自媒体逐渐流行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明素养展现了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评价青海大学“0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现状,研究分析大一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法治意识、网络自律意识、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操作能力和网络鉴别能力。
针对网络文明素养的提升给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注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网络自律能力控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自媒体 00后 网络文明素养 青海大学引言实现文化自信,离不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中传播的途径是重要保障,自媒体是自传统媒介报纸、电视、广播后重要的信息共享与交互方式。
大学生是自媒体的主要使用和受益人群,但是在自媒体使用过程中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近些年发生的网络诈骗、大学生不雅视频直播、大学生不当言论发表都说明自媒体的错误应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青海大学2020级学生,这是一个特殊群体,2020级学生基本由“00”后组成,他们思维活跃、个人主观意识强、自媒体频率使用高,在经历过高中较为繁重的课程压力之后来到学习环境较为宽松的大学,个人情感、生活状态、心理动态倾向于通过自媒体和外界交流,掌握“00”后大一学生自媒体的网络文明素养,有助于帮助院系运用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自媒体推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占领大学生网络教育重要高地,从而更好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工作。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1.研究对象与方法调查分析2020级青海大学学生网络素养现状,采用《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自编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包括6类共49题: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法治意识、网络自律意识、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操作能力、网络鉴别能力[1]。
人口老龄化

当我们观念转变、政策支持、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老年人 的生活质量和照料质量逐渐地得到提升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我国的养老体系逐 渐得到了相对完善,也预示这我国离真正的关爱老年人国家又近一步。
创建关爱老年人的国家
• 政府从公共政策制定角度解决,加强培训指导;社会打破思维定式,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包容、社会 群体帮助老年人适应困难;亲属“数字反哺”,耐心指导、解答老年人问题。企业进行适老化技术研 发,开发银发市场。人口老龄化不是社会老龄化,数字鸿沟在数字时代也可能是数字机遇。
4、对价值观的冲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待老年人 的方法直接反映这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所谓影响深远,直入灵魂,如果 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促进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的政策来使老 年人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从而间接影响年轻一辈对国家的信任。
“ 04
请善待老年人!
3、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很多国家都忽略的,生存容易,活着难,当看着 自己同辈的老朋友,爱人一个一个离开,而自己就在这世界上了无生趣地 活着,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对于奉承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人来说,这种事情 是悲剧,是瘟疫,会传染。所以在教育事业上,把如何丰富老年人生活作 为头等大事儿。在中国我们会看到广场舞文化被国家所重视,慢慢演变成 了健康生活、丰富精神的大众社交活动,而在日本直接就调整自己的教育 结构,把老年人的教育提到大众视野。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增设文化设施, 也就间接早就了日本闻名世界的“银发经济”。
00后男女比例

00后男女比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00后男女比例的现状和原因。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和相关研究报告,揭示出00后男女比例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引言:00后是指2000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是社会的新鲜血液,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未来。
而00后男女比例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下。
一、00后男女比例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性别比例的失衡现象开始显现。
据调查数据显示,00后男女比例异常,男孩的出生率高于女孩。
具体而言,男女比例大致为105:100,也就是说每100个女孩就会有105个男孩出生。
这个偏差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问题,但长期看却会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00后男女比例的原因1. 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很多家庭更偏向于选择生育男孩。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传宗接代是信仰和传统的需求,因此更加倾向于抚养儿子。
2. 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儿子更能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传统的角色,这导致了对男孩的偏好。
3. 医学手段的发展:性别鉴定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有些家庭希望选择生育男孩,并在孕期进行干预。
三、00后男女比例带来的问题1. 婚姻市场不平衡:未来的婚姻市场将会面临严重的男女数量失衡问题,这可能导致部分男性无法找到配偶,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少的问题。
2. 社会稳定问题:男女比例失衡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例如性别犯罪率的上升、社会不安定等。
3. 心理问题:孤独感、自尊心受损等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到男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四、解决00后男女比例失衡的建议1. 改变社会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男女性别的偏好观念,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应再对孩子的性别做过多的期望。
2. 完善相关政策: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3. 加强教育宣传: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提高人们的性别意识,培养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念。
00后将会有多少打光棍

00后将会有多少打光棍
00后将会有1300万打光棍。
2000年出生的总人口大概是在1.46亿左右,其中男女比例大约为118.23,男生比女生多接近1300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在10-19岁这一年龄段基本都是“00后”,而无论是10-14岁,还是15-19岁男女性别比都超过115(以女性为100)。
如果说按照“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来算,仅在00后这个阶段,就可能有1300万男性“娶妻难”。
而到了10后,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还在加剧,并且人口性别可能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
未来男性娶妻的竞争和压力可能也会更大,所以得从小培养好儿子,避免他们以后成为“光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后男女比例严重吗
00后男多女少很严重。
按照道理来说,在不过分强调男女性别的前提下,国家男女比例应该不会失调严重,但是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0后的男女比例还是出于严重失调的状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进行的数据调查显示,00后总人口为1.46亿人,00后男女性别比彻底失衡,男生多出女生1300万,这就意味着未来将有1300万男性找不到另一半。
最为严重的是10岁到14岁,以及15岁到19岁的年龄阶段。
按照数据来说,就是男女比例达到了119.10比100和118.38比100。
失衡情况,农村比城镇更加严重。
《中国统计年鉴2021》上公布的数据说明全国乡村人口性别比为107.91,我国目前31个省份当中,乡村人口中男性均比女性多。
失衡后果
正常情况下,出生后男性比女性的死亡水平要高一些,但中国的情况相反,反映了社会对男孩的偏好和对女孩的歧视。
‘00后’性别比大幅失调的结果是男多女少,使得男性选择配偶的竞争激烈起来,有部分家庭贫穷的男性没有办法成婚。
这对社会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可能会导致结婚率下降。
从年度数据看,2005年到2013年,结婚率在持续上升,从6.3‰上升到9.92‰。
但是此后结婚率进入下降通道,2017年全国结婚率只有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