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

合集下载

补益剂

补益剂

补益剂补益剂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使用补益的方法来治疗病人。

那么什么叫补益剂呢,凡是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属於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中的补法。

当人体产生虚损证候时,我们就必须遵循“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原则,使精气血、津液等的耗伤逐渐得以恢复,从而维护人体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

虚证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四种类型,但又由于人体气血阴阳之间在生理上相生相依,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气血两虚和阴阳两虚的证候亦很多见,所以,补益剂也相应地分为补气、如四君子汤;补血、如四物汤;气血双补,如八珍汤;补阴,如六味地黄丸,补阳,如肾气丸;阴阳双补,如龟鹿二仙胶。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人体中的气血,阴阳脏腑之间存在着的相生相依关系,通过补其所生而加强补虚扶弱之效,是补益剂遣药配伍的重要特点,其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补气生血,即根据气血相生的理论,血虚者采用补血药时,配伍补气之品以助生化,或着重补气以生血,正如汪延珍所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脾胃论》说:“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又说:“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

2、阴阳互求: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阳虚者补阳时,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并可藉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之温燥,阴虚者补阴时,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并可籍阳药的温运以制阴药之凝滞。

证如张介宾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之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3、子虚补母: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的理论,采用“虚者补其母”的方法,如肺气虚者补脾,即“培土生金”,肝虚者补肾,即“滋水涵木;脾阳虚者补命门,即“补火生土”等。

补益剂

补益剂
补气
组方规律
补气药 + 除湿药(芳化、淡渗) 行气药
补气
四君子汤
Ⅰ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补气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受纳与健运乏力
饮食减少 大便溏薄 四肢乏力 面色萎白 气短,语声低微
脾运 胃化 气乏 虚力
湿浊内生 四肢肌肉无所禀受 气血生化不足
肺气虚
舌淡苔白,脉虚弱
四君子汤
功用:益气健脾。
方解:
《内外伤辨惑论》
补血
主证分析:血虚阳浮。
主证:发热。证象(类)白虎。
血虚 阴不维阳 阳无所附 浮越肌表
当归补血汤
白虎汤证与当归补血汤证比较 白虎汤证 当归补血汤证
病机:气分热盛证(实热)
见证:烦渴饮冷 身大热大汗 脉洪大
血虚阳浮证(虚热)
烦渴喜温饮 身热无汗 脉大而虚,重按无力
当归补血汤
血虚发热的机理
炙甘草汤
第四节
君 臣 佐 佐使
参苓白术散
桔梗的配伍意义
1.开宣肺气以通利水道。 2.载药上行,培土生金,增强保肺之功。
参苓白术散
配伍特点
1.药性平和,温而不燥, 补而不滞。
2.肺脾同治,培土生金
参苓白术散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
辨证要点。
参苓白术散
加减变化
第二节


补益剂
组方思路 补 血
直接补血:补血药
血 虚 证
补气药:益气生血
间接补血 补肾药:肝肾同源
活血药:祛瘀生新
行气药:使补而不滞
补血
四 物 汤 Ⅰ类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补益剂

补益剂

行气药:使补而不滞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补血·四物汤


组成: 熟地黄(12g) 白芍(9g)
当归(9g) 川芎(6g)

补血·四物汤


功用:
补血,活血,调经
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心悸失眠,头
晕目眩,面色无华,唇爪色淡,或妇人月 经不调,量少或经闭,脐腹作痛,舌淡, 脉细弦或细涩。(血虚而兼血行不利)
汗出而息不续,命在须臾”。 肺气大虚,气阴耗泄
补气·生脉散
李杲:夏月热伤元气,汗泄津伤。 吴鞠通:“暑温因阳气发泄太甚,
内虚不司留恋”,而致“汗 多而脉散大”。
外感温热、暑热多汗所致 的气阴两伤证。
补气·生脉散
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暑热 多 耗气 体倦神疲,气短 逼津外泄 汗 伤津 咽干口渴,舌干少苔 久咳耗散 肺气虚 咳嗽,短气自汗 肺之气阴 肺阴虚 干咳少痰,口干舌燥
类方区别
生脉散 清暑益气汤
用于病证后期,暑热
均治外感 已除但见气阴两伤者 暑热之气 阴两伤证 用于暑热炽盛且伴气
阴两伤者,多有身热 心烦,口渴,小便短赤
玉屏风散
(《丹溪心法》)
补气·玉屏风散
组成:
黄芪 白术各二两(60g) 防风一两(30g)
药物:
外可固表以实卫; 黄芪—甘温益气 内可培补脾肺之气,以
2.补益气血阴阳应注意与五脏相结合:因气
血阴阳是依赖脏腑的功能活动而产生的,且 肺主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 心主血、肾藏精,故:
补气以补脾肺为主,补血以补心肝脾为 主,补阴补阳以补肾为主。
3.培补五脏之气血阴阳时:还应据五行相生
理论,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进行。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补阴)——龟鹿二仙胶(《医方考》)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补阴)——龟鹿二仙胶(《医方考》)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补阴)——龟鹿二仙胶(《医方考》)一、组成鹿角十斤(5000克)、龟板五斤(2500克)、枸杞子三十两(1500克)、人参十五两(500克)。

二、用法先将鹿角锯截,刮净,水浸,桑柴火熬炼成胶,再将人参、枸杞熬膏和入。

每晨酒调服三钱(9克)、(现代用法:每晨取3克,清酒调化,淡盐开水送服)。

三、歌括人参龟板鹿角胶,再加枸杞熬成膏,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治效高。

四、功用填阴补精,益气壮阳。

五、主治肾中阴阳两虚,任、督精血不足。

全身瘦弱,遗精阳萎,两目昏花,腰膝痠软。

六、方解本方证为任、督俱虚,阴阳精血不足所致。

因此,治疗此证,必须填精补髓,益气补血,阴阳并补。

方中以鹿角通督脉而补阳,龟板通任脉而补阴。

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并补,此精之所由生也。

故龟鹿两味并进,二者为异类血肉有情之品,能峻补阴阳以生气血精髓;人参大补元气;枸杞滋补肾阴。

诸药合用,为阴阳气血交补之剂,共具填补精髓、益气壮阳之功。

七、文献摘录(方论)李士材:“人有三奇,精、气、神,生生之本也。

精伤无以生气,气伤无以生神,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善通督脉足于精者,故能多淫而寿;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厚,善通任脉,足于气者,故能伏息而寿。

二物气血之属,又得造化之玄微,异类有情,竹破竹补之法也。

人参为阳,补气中之法;枸杞为阴,清神中之火。

是方也,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忧;入气入血,有和平之美。

由是精生而气旺,气旺而神昌,庶几龟鹿之年矣,故日二仙。

”(《名医方论》)。

《方剂学》第七章,补益剂

《方剂学》第七章,补益剂
用。
方名 同

正邪 主证
表证 治则
玉屏风散
祛风,治自汗证
正虚
不伤风常自汗 见风始有恶 无表证
扶正为先
桂枝汤
邪实 伤风始有自汗 不见风亦恶 有表证 散邪为主
▪ 完带汤(1)
▪ [组成] 白术,山药,人参,苍术,

白芍,车前子,陈皮,柴胡,

黑芥穗,甘草
▪ [功用]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 [主治]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证。
▪ 4,加减法: ▪ 腹中痛,加——白芍。 ▪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 ▪ 头顶痛,加——藁本,细辛。 ▪ 咳嗽,加——五味子,麦冬。 ▪ 气滞,加——木香,枳壳。 ▪ 虚人外感,加——苏叶。
原书方解
▪ 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 甘草 (炙)以上各五分 人参(去芦,有嗽 去之。)三分,(以上三味,除湿热 烦热之圣药也)当归身(酒焙干,或 日干以和血脉)三分, 橘皮(不去白 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 若独用泻脾胃)二分或三分, 升麻 (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 升之令)二分或三分, 柴胡(引清气, 行少阳之气上升)二分或三分, 白术 (除胃中热,利腰脊脐间血) 三分,
方名

功效 异
病理
主治
完带汤
易黄汤
健脾化湿止带,治脾虚不运,
湿浊下注之带下病
补气疏肝燥湿
补肾清热收敛
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肾虚有热,湿热下注
白带
黄带
第二节,补血
▪ 四物汤(1) ▪ [组成] 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 ▪ [功用] 补血调血 ▪ [主治] 营血虚滞证。
▪ [方解]
▪ 君:熟地黄——滋养阴血,补肾填精,
为补血的基础方,妇科调经的基本方。

汤头歌诀全解之补益之剂

汤头歌诀全解之补益之剂

汤头歌诀全解一、补益之剂之四君子汤补益之剂,即补益剂。

是以补益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各种虚证。

虚,是指人体正气不足,包括气、血、阴、阳等各种虚损。

根据“虚者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原则,补益剂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区别,应当注意辨证选用。

1.四君子汤助阳补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四君子↑①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②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③【注释】①四君子:古代称有地位并具冲和之德的人为君子。

本方参、术、苓、草四味药皆为补气常用之品,不燥不峻,其性平和,故名为四君子。

②饵:饵(ěr),音耳。

即服用。

③使:即使用。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等分【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

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虚缓无力。

【方析】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

脾胃气虚为其主证。

脾失健运,易生湿邪,为其兼证。

方中以人参大补脾胃之气,为君药。

白术助君药燥湿健脾,为臣药。

茯苓淡渗利湿,使从小便出,则脾不为湿邪所困,为佐药。

炙甘草甘温益气,并可调和诸药,为使药。

【附方】 (1)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

水煎服。

功用:健脾止呕。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

症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等症。

(2)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四君子汤加陈皮等分。

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 分,食前,温,量多少与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健脾益气,理气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

症见食欲不振,或胸脘痞闷,或呕吐泄泻。

(3)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

水煎服。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气滞。

症见纳呆嗳气,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

按: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础方,歌中助阳一词当从气属阳来理解,因方中四味药均无助阳作用。

加入陈皮为异功散,以加强健脾理气之功。

《方剂学》PPT课件:07-补益剂

《方剂学》PPT课件:07-补益剂
中气不足 少气懒言
运化乏力 食少便溏
脾 饮食劳倦 胃 内伤脾胃 气

清阳不升 脱肛,子宫脱垂 中气虚陷 崩漏,久泻久痢
清阳下陷
湿浊下流 郁而化热
气不生血
发热
心血不足 心火偏亢
肢倦乏力 面色萎黄 少气懒言 舌淡脉虚
气虚发热病机示意
脾胃气虚
清阳不升
阴血生化不足 心血不足心火偏亢
气虚发热
清 脾 李东垣:
3、方中配伍茯苓、泽泻及丹皮有何意义?小 便频多或发为消渴者,茯苓、泽泻可是还用?为 什么?
[主治证病机]
参苓白术散
脾胃虚弱 运化乏力
脾失健运 饮食不化,肠鸣泄泻,
水湿内停 舌苔白腻


湿滞气机----胸脘痞闷
湿
盛 气血生化不足 四肢无力,形体消瘦,
形体失于濡养 面色萎黄,脉虚缓
[治法]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9、治气虚不固之小便失禁(如产后、术后、老年尿失禁 等)可加益智仁、桑螵蛸等固脬缩尿。
[临床运用]
里热炽盛之发热,阴虚发热;下焦虚寒,无根之火浮 越之虚热等忌用。
[主治证病机]
生脉散
汗多神疲,体倦乏力
温热、暑热多汗 耗气伤阴
气短懒言,咽干口渴
舌干少苔,脉虚数
久咳伤肺 干咳少痰,短气自汗 耗气伤阴 口干舌燥,脉虚细
暑热已解,身无热,宜生脉散。 暑热耗伤气阴
暑热未解,身热心烦,宜清暑益气汤。
2、本方能益气养阴,生脉救脱,以抢救亡阴气脱之证 (如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
现代剂型─---生脉注射液。
亡阳虚脱─回阳救脱宜参附汤、四逆加人参汤等。 治脱证
亡阴虚脱─益阴救脱宜生脉散。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
与桂枝汤证鉴别
表卫不固:汗出恶风
功用: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黄芪-益气、固表、止汗
白术-健脾益气
蒲辅周治验:白术剂量超过黄芪,乃脾健则运化有权

防风-祛风,御风
配伍特点:
固表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黄芪与防风的配伍意义)
运用要点:
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
临床运用
往年尝以玉屏风散做汤用,大剂量,治表虚汗,3-5 剂后,即取得汗收的效验,但不日又复发,再服再效,再 复发,似乎此方只有短效而无巩固的长效作用。后见我院
病案
孙某,男,40岁,心悸一年多,伴头晕、疲 乏、失眠、心电图检查为频发性房性早搏,窦性心 动过速。初服西药镇静剂及心得安等,症状可减轻, 终未能控制心律,常于夜班或脑力活动后加重,少 食,肌肤消瘦,中医诊视: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六 脉沉细,76次/分,每三、五至一止,舌质红,苔薄 白。证属心脾两虚,拟心脾同治,予以归脾汤合炙 甘草汤,三剂后复诊,反见心律增快,92次/分,夜 汗,考虑属心气虚,兼心阴不足,改益气敛阴法, 药用生脉散加味,连服四剂而愈。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1)

岳美中治验:此方止血,关键在白芍、桑叶剂量要大。据 《止园医话》载,白芍止血力大,我加入方中常用30克以上, 治愈多人。 《岳美中医学文集》
为何用桑叶30g

《本草从新》:“(桑叶)凉血,止血”

从肝脾关系考虑
脾不统血


肝藏阴血不足
加重脾虚
乘脾
肝旺
继发肝不藏血
分析主治病证
黄芪30g 远志10g 木香10g 龙眼肉10g
主治证:营血虚滞

1、内科 2、妇科

补益剂概说

补益剂概说

补益剂概说补益剂,又叫强壮剂,或简称补剂。

所谓补剂,就是具有兴奋强壮、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以及滋补、改善营养状况等作用的方剂。

补剂一般分为补阴、补阳和补气、补血等四类。

补阴和补阳的方剂,是为阴虚和阳虚而设。

什么叫做阴虚呢?中医习惯上所说的阴虚,多指肾水、阴液不足,即所谓“肾中真阴虚”。

肾中真阴虚,不但可使肾水不能上济以养肝木,引起肝阴不足,还可上盗母气(肺金为肾水之母),损耗肺阴,导致肺阴亏损。

所以《沈氏尊生书》说:“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

”肾中真阴虚的患者,多见身体消瘦,肌肤萎缩、枯涩,口干咽燥(或口舌生疮),五心烦热,腰腿酸软,小便黄赤,或头昏眼花,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诸症。

这种证候的治疗原则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就是滋补肾阴。

临床常用的滋补肾阴的药物是地黄、萸肉、枸杞子、龟甲等味。

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即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剂。

如果患者见有失眠、夜梦遗精、情绪急躁、好恶反常、脉象细数弦急等阴虚火旺的征象,应该配用知母、黄柏,以滋液清火,方剂如知柏八味丸。

假使患者呈现肺阴虚,出现呛咳、咳痰不爽、音哑咯血、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芤数等阴虚劳热的证候,方剂应选用沙参、元参、百合、天冬、生地、阿胶、甘草、功劳叶、地骨皮等滋阴清肺除热的药物为主。

由于肺阴虚者多兼肝阳上亢,所以常配用鳖甲、银柴胡等药,以平肝潜阳,清热敛阴。

百合固金汤和秦艽扶羸汤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常用方剂。

至于阳虚,多是指肾中阳气、命火衰减,也就是所谓“肾中真阳虚”。

肾中真阳虚的病人,常因命火衰减而不能上蒸脾胃,导致脾阳虚微等证。

正因为肾阳虚可以涉及多种阳虚证候,所以《沈氏尊生书》说:“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

”肾中真阳虚的病人,常有畏寒怕冷(特别是腰以下常有冷感),腰部酸痛,腿酸发软,精神不振,小便频数(或淋沥不尽),或阳痿早泄、精冷,脉象细软或沉迟等症。

这种病证的治疗原则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就是壮肾阳,补命火。

临床常用的壮肾阳和补命火的药物有肉桂、附子、鹿茸、紫河车、肉苁蓉、狗脊、巴戟天等。

中医方剂学第7章补益剂详解

中医方剂学第7章补益剂详解

血虚证
第六十八页,共193页。
第二节 补血
• 方药配伍方法
直接补血: 补血药
补血剂 补气药
间接补血 补肾药
活血药
行气药:使补而不滞
第六十九页,共193页。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第七十页,共193页。
• 四物汤补血行血之理。
第七十一页,共193页。
四物汤
组成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药量特点:重用熟地,轻用川芎(原方四味等分)
不同点: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 脾胃气虚证; 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主治 中焦虚寒证。
第二十页,共193页。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二十一页,共193页。
• 1参苓白术散配桔梗、砂仁的意义。 • 2四君子汤与参苓白术散均可用于脾胃气虚
证,二方有何不同。
第二十二页,共193页。
第七十四页,共193页。
方解
四物汤
君 熟地:滋阴血,补肾填精
当归:补血活血,养血调经
臣 白芍:养血益阴,柔肝缓急止痛
归芍能够增强熟地的养血作用。而 且使得熟地补而不滞。
中气虚陷之证? • 升麻在补中益气汤和清胃散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柴胡重用(12-18g):透表解热;中等 量(6-9g):疏肝解郁;轻用(2-5g)配黄芪: 升阳举陷。
升麻在补中益气汤中升举阳气,在清胃 散中清热解毒,火郁发之。
第四十四页,共193页。
生脉散
《医学启源》
第四十五页,共193页。
• 生脉散的组方意义
概述
一、含义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
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 的方剂,统称补益剂。

邓中甲方剂学补益剂(1)

邓中甲方剂学补益剂(1)

舌淡苔白,脉虚弱
编辑ppt
13

补气·四君子汤


方解:
君: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白术——益气健脾燥湿
(苦甘温)
佐:茯苓——渗湿健脾
使: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编辑ppt
14

补气·四君子汤


组成特点:
理中丸去干姜,加茯苓
证治要点:补气之基础方
面色萎白,食少气短 ,
四肢无力,舌淡苔白,
效3例,好转2例;脾虚肝郁型26例,痊
愈11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5%
编辑ppt
21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编辑ppt
22

补气·补中益气汤


组成:
黄芪一钱(18g),炙甘草五分(9g), 人参三分(6g),酒当归二分(3g), 橘皮二分或三分(6g),升麻二分或 三分(6g),柴胡二分或三分(6g), 白术三分(9g)。
编辑ppt
9
四君子汤
(《局方》)
编辑ppt
10

补气·四君子汤


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各9g,
炙甘草6g
编辑ppt
11

补气·四君子汤


功效:
益气健脾
(恢复中焦脾胃运化受纳之功)
主治:
脾胃气虚证
编辑ppt
12

补气·四君子汤


主治证侯分析:
失运、失纳——饮食减少,大便溏薄 脾 胃 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萎白,语声低微 气 虚 肢体失养——四肢乏力

补益剂

补益剂

阳虚---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痛,下肢痿软
无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男子阳痿早 泄,女子宫寒不孕。
阴阳两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阳痿遗精,畏寒
肢冷,自汗盗汗,午后潮热。
分类:〈1〉补气---气虚证。
〈2〉补血---血虚证。 〈3〉气血双补---气血两虚证。 〈4〉补阴---阴虚证。 〈5〉补阳---阳虚证。 〈6〉阴阳并补---阴阳两虚证。
配伍意义:
阿胶〈重用〉---滋阴补肺,养血止血 马兜铃---清泄肺热,化痰宁嗽 牛蒡子---宣肺清热,化痰利咽 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端 糯米、甘草---补脾益肺,调和诸药 君 臣 佐 佐使
[功用] 养阴益胃。 [主治] 阳明温病,胃阴损伤证。 不能食,口干咽燥,舌红少苔, 脉细数者。 病证解析: 阳明温病,热结腑实, 不能食,口干咽燥, 寒凉泻下,胃阴损伤 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意义:
黄芪 ----补脾益气 龙眼肉----补脾气,养心血 人参、白术----甘温补气 当归----滋养营血 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 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 姜枣----调和脾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君 臣 佐 使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
配伍意义:
生地黄〈重用〉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君 臣 佐
北沙参、麦冬、当归身、枸杞子
----益阴养血柔肝 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
[功用〕滋肾保肺,止咳化痰。 [主治]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病证解析: 阴虚内热- 头晕目眩,午后潮热。 肺肾阴亏 肺失清肃- 咳嗽气喘。 虚火上炎 虚火上炎- 咽喉燥痛 虚火灼伤肺络- 痰中带血

中医方剂学之补益剂PPT

中医方剂学之补益剂PPT
佐: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配伍要点:
● 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 ● 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 ● 本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共
奏补血养肝,行血调行之效。是临证补血、调经的常 用基础方。
运用
1、本方药性平和,温面不燥,是治疗脾虚夹湿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3、临证加减: 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神曲、焦山楂 咳痰色白量多加半夏、陈皮
3.现代运用: ·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 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临床运用
1、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对于阴虚发热,以 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3、临证加减: ●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 瘀滞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红花 ● 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吴茱萸。
3.现代运用: · 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 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殿、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均可应用。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配伍要点: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 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 肺,以其宣利肺气
【主治】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第八单元补益剂

第八单元补益剂

第八单元补益剂二、要点详解(一)概述(一)补气1.四君子汤【组成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证候】脾胃气虚。

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配伍意义】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为君药;脾喜燥恶湿,脾虚不运,每易生湿,白术苦温,健脾燥湿,扶助运化,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使湿从小便而去,且苓术合用,健脾祛湿,相得益彰,则湿不内生,脾亦不为湿所困,脾胃功能乃易恢复,故为方中佐药;炙甘草甘温和中,益气健脾,为使药。

【化裁运用】异功散为四君子汤加陈皮,芳香健脾醒胃,使甘温缓补更兼理气健脾之功,主治脾胃虚弱而兼气滞。

六君子汤为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而成,侧重于补脾气,化痰湿,从扶脾治本中兼化痰湿,是标本兼顾之方,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者。

香砂六君子汤为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散寒,而有止痛之功,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

脾胃虚弱,症见食欲不振、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者,加陈皮以理气助运(参异功散)。

脾胃气虚夹有痰湿,症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者,再加半夏以燥湿化痰(参六君子汤)。

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症见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疼痛、呕吐泄泻者,再加香附(现代多用木香)、砂仁以理气散寒止痛(参香砂六君子汤)。

例:患者,妊娠2个月,食少便软,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舌淡,脉细缓。

可选用的方剂为:A.四物汤B.归脾汤C.当归补血汤D.四君子汤E.八珍汤答案:D【答疑编号20080101:针对该题提问】2.参苓白术散【组成药物】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证候】脾胃虚弱挟湿。

症见食少便溏,或泻,或吐,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细缓或虚缓。

【配伍意义】人参、山药、莲子肉益气健脾,和胃止泻,为君药;白术、茯苓、苡仁、扁豆渗湿健脾,为臣药;炙甘草益气和中,砂仁和胃醒脾,理气宽胸,共为佐药;桔梗为诸药之舟楫,可载药上行入肺,为使药。

中医经典参考文献学习资料 (80)

中医经典参考文献学习资料 (80)

一、概述补益剂适用于各种虚证,包括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

气虚重者应适当补血,血虚重者应适当补气。

若血虚急证与大失血者,尤当着重补气。

补阴方中常佐以温阳之品,补阳方中每配补阴之味。

五脏之虚除直接补其虚外,亦可采取“虚则补其母”的治法。

补益之药常少佐行气活血之品,以使其补而不滞。

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应注意辨别虚实真假。

补益剂多为滋腻之品,易碍胃气,故应酌加健胃消导之品。

二、补气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等分【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配伍意义】本方主治证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

方中人参为君药。

白术为臣药。

茯苓为佐药。

参、术配伍,益气健脾之力增强,术、苓配伍,健脾祛湿之功益著。

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药,为使药。

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五分(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炙甘草五分、人参三分、当归二分、橘皮二分或三分、升麻二分或三分、柴胡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麻柴草当归参清阳下陷能升举,甘温除热诚可珍【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胃气虚证。

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大便稀薄,脉虚软。

2.气虚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

3.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配伍意义】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入脾胃,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全方补气与升提并用,使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甘温而能除热,亦可治气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

参苓白术散【组成药物】莲子肉一斤、薏苡仁一斤、砂仁一斤、桔梗一斤、白扁豆一斤半、茯苓二斤、人参二斤、炒甘草二斤、白术二斤、山药二斤、大枣。

【方歌】参苓白术散扁豆,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肺【趣味记忆】四君子接扁豆,山药连杀一亿人【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
提高精子质量
中药学补益剂能够改善精子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男性生殖能力。
调节女性生殖内分泌
中药学补益剂能够调节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功能,辅助治疗不孕不育 等问题。
抗肿瘤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中药学补益剂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降低肿瘤的 发生率。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中药学补益剂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杀死肿瘤细胞,对肿瘤 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特点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天然药物的药性来调节 人体气血阴阳,以达治病的目的。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的重要性
补充西药治疗的不足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可以弥补西医在慢性病、亚健康状态及免疫系 统疾病等方面的治疗短板。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注重整体调节,能够多途径、多靶点地干预疾病 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禁忌症
实热症及湿热症
此类病症患者不宜使用补益剂,因为补益剂中的中草药成 分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口渴、尿多、大便干 燥等症状。
孕妇
孕妇使用补益剂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一些中草药成分可能 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脾胃虚弱者
脾胃虚弱者也不宜使用补益剂,因为补益剂中的中草药成 分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恶心、呕 吐等症状。
白芍
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等功效,适用 于血虚证。
阿胶
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等功效,适用于血虚证。
补阴剂
麦冬
具有养阴润燥、清心除烦、益 胃生津等功效,适用于阴虚证

枸杞子
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益气健 脾等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证。
百合
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 适用于肺阴虚证。

补益剂概念

补益剂概念

配伍意义:
黄芪 ----补脾益气 龙眼肉----补脾气,养心血 人参、白术----甘温补气 当归----滋养营血 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 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 姜枣----调和脾胃
君 臣 佐 使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
配伍意义:
百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生地、熟地---滋阴养血,清热凉血 麦冬---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玄参---滋阴壮水,清虚火 当归---止咳逆上气 白芍---养血和血 贝母---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载药上行,清利咽喉,化痰散结 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 君


使
[功用]养阴补肺,清热止血。 [主治]小儿肺虚有热证。 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咯痰不多,或痰中带血, 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证解析: 津液被灼,气逆不降----咳嗽气喘, 小儿肺阴不 咽喉干燥,咯痰不多。 足,阴虚有热 久咳不己,肺络受损----痰中带血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 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 后,久不愈合者。 病证解析: 血虚阳浮,阴不维阳---肌热面红, 劳 血 烦渴引饮,渴喜热饮。 倦 虚 内 气 伤 弱 血虚气弱---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配伍意义: 黄芪---- 大补脾肺之气,
配伍意义:
生地黄〈重用〉- 滋阴养血 炙甘草、人参、大枣
- 益心气,补脾气 君 臣
阿胶、麦冬、麻仁
- 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 桂枝、生姜- 温心阳,通血脉 佐 清酒- 温通血脉,以行药力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 脉细弱或虚弦。 亦治疝气瘕聚。 病证解析: 肝失所养,疏泄失常,气郁而滞, 横逆犯胃---胸脘胁痛,吞酸吐苦。 肝肾阴虚 阴虚耗液,津不上承---咽干舌燥 舌红少津 肝气不畅,肝脉郁滞---久则结为

方剂学补益剂.课程案例分解

方剂学补益剂.课程案例分解

② 持续低热,饮食失节或疲劳时加重
③ 兼有脾气亏虚或气血两虚之征
④ 服用甘寒养阴,苦寒清热之剂,或
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
具有上述表现2项以上
中气下陷证
(1)肌弛缓性疾病 如子宫脱垂、胃肝
脾肾等内脏下垂、胃粘膜脱垂、脱肛、疝气、 膀胱肌麻痹而致之癃闭、重症肌无力、肠蠕 动弛缓引起的虚性便秘等。
(2)气血津精下泄 久泻久痢,崩漏带下,便
人参参
芪、术、草
龙龙眼肉肉 茯神、远志、 木
当归
酸枣仁 香
益气健脾
补血养心安神
心脾气血两虚证 脾不统血证
气血双补
八珍汤
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方(加姜、枣) 气血双补的代表方剂 常用衍化方
炙甘草汤
(《伤寒论》)
本方用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复脉汤”
制方原理
证候病机 脉之搏动,缘于阳气鼓动阴血
本证之成因于阳气与阴血俱虚
1、用方要点
病机 肾气虚,水液代谢失调
主症 肾虚 + 小便异常(多、少、失禁)
2、临证加减 畏寒肢冷者,易生地为熟地、易
桂枝为肉桂;重用附子6~15g、肉桂 5~10g。
右归丸
(《景岳全书》)
本方要点
组成 肾气丸去“三泻”加鹿角胶、菟丝
子、杜仲、枸杞子、当归,并以肉桂易桂 枝,桂、附之量加重而成。
使用要点
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与基本方
临证加减
兼气滞腹胀者
加陈皮
异功散
兼痰湿咳嗽者 加陈皮、半夏 六君子汤
兼湿阻气滞者 加陈、夏、香、砂 香砂六君子汤
挟湿泄泻者 加药.莲.薏.扁.砂.桔 参苓白术散
中气下陷者 加芪.升.柴.归.陈,去苓 补中益气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咳少痰
口干舌燥
短气自汗
脉虚细
功 用
function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方 解
analysis
君:人参——甘温,益气生津,固脱止汗
臣: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人参、麦冬合用,益气养阴之功益彰,气阴双补。
佐: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配伍要点:
● 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生 津,敛阴止汗,养心生脉之效 ● 气复津回,汗止阴存,气阴充养于心脉,则 脉绝可复生,故曰生脉散
作用----补益气血阴阳不足
病证----虚证
分类
补气 补血 气血双补 补阴 补阳 阴阳并补
使用注意
1、注意阴阳气血的互生关系。
2、注意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补益、间接补益)
3、注意虚实真假。
4、注意“补中有行,补而不滞”,适当配伍健脾理气药
物,防止“呆补”。
5、辨清虚损的性质、部位
6、文火久煎,饭前空腹服 2 、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 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 3、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 用。
病案分析
卫阳不固,反复感冒 某女,44岁,医务人员,患者经常感冒,每月1 -2次,动则气促易汗,神疲易倦,面色苍白, 食欲欠佳,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卫阳不固, 腠理虚疏,感受风寒,方取玉屏风散加味。处方: 黄芪15克 白术10克 防风、当归各8克,每周 6剂,水煎服。三个月后诸症悉减。 张启良. 1984. 玉屏风散临证一得. 福建中医药, (3):50

生脉散
Pulse-Generating Powder
金元· 张元素《医学启源》


composition
人参五分(9g) 麦门冬五分(9g)
五味子七粒(6g)
水煎服
主治
Indication
气阴两伤证。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神疲气短懒言
体倦乏力 汗多 咽干口渴 舌干红少苔
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异功散
附 方
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异功散
陈皮
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四 君 子 汤
陈皮、半夏
陈皮、半夏 木香、砂仁
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1.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 2.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
* 主诉:咯血十余天。
病例分析
* 病史:钟某,女,36岁。患肺结核五年。近一 个月来,工作操劳,个人倍感精神气力减退, 十天前突然大口咯血,量多盈盆,经某医院推 注脑垂体后叶素、输血治疗后,咯血量减,但 仍见咳嗽,痰带血丝,缠绵不愈。诊见咳嗽时

玉屏风散
Jade-Screen Powder
金礼蒙· 《医方类聚》
组成与用法:
composition
防风一两(6g)
黄芪蜜炙
白术各二两(各12g)
水煎服


Indication
表虚自汗
病机:
pathogenesis
卫气虚弱
不能固表
证候:
symptoms
汗出恶风 易感风邪
面色咣白 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 盛泄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泄泻,舌苔白 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 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 盛者。
病案分析
经行泄泻
the medical record (TMR)
一妇经行,必泻三日然后行。诊其脉皆濡
弱,曰:此脾虚也。脾属血,属湿,经水 将动,脾血已先流注血海,然后下流为经。 脾血既亏,则虚而不能运行其湿。令作参 苓白术散,每服二钱,一日米饮调下二三 次。月余,经行不泻矣。 清,俞震等,古今医案按卷9,录自鲁兆麟 主校,1995,中国医学名著珍品全书。
参苓白术散记忆
趣记:深岭百竹山
姨身住草厦 编帘结铃 对照:参苓白术山 薏参术草砂 扁莲桔苓 散药 苡人白甘仁 豆肉梗茯 仁
临证加减
Add and subtract 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神曲、焦山楂 咳痰色白量多加半夏、陈皮
运 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生脉散记忆
趣记:甥卖
五冬参 对照:生脉 五冬参 散 味麦人 子
临证加减
Add and subtract
● 元气大虚者用红参 ● 阴虚较甚者用生晒参、或西洋参 ● 阴虚生热者加生地、知母等。
运 用
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 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 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 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 外邪未解,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 久咳肺虚,亦应在纯虚无邪时使用。
气 虚 下 陷 证
脱肛 子宫脱垂 久泻久痢 崩漏 气短乏力 舌淡 脉虚
气 虚 发 热 证
身热 自汗 渴喜热饮 气短乏力 舌淡 脉虚大无力
功 用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
方解
analysis
君: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肺实卫 固表止汗 臣: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补中 佐:当归—养血补虚 陈皮—理气和中,使全方补而不滞 佐使: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引药上行 炙甘草—调和诸药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配伍要点: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 配伍桔梗意义: 一是借其升浮之性,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 以助气机升降之复; 二则取其上行入肺,以其宣利肺气,使湿去有路; 三则为舟楫,载补脾之药上行,引脾气上升,使 输精于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功 用
function
益气固表止汗
analysis
方 解 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 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 君:黄芪——大补肺脾之气而固表止汗
臣:白术——益气健脾补中 · 黄芪、白术相须为用,增强益气实卫,固 表止汗之力 佐:防风——辛散疏风而御邪 · 配伍要点: ● 全方三药合用,补中寓散,散中有补,共奏益气 实卫,固表止汗之效 ●用之犹如御风的屏障,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散。
● ● ●
兼腹中痛者,加白芍 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 气滞脘腹胀疼加枳壳、木香、砂仁
补中益气汤
脾 胃 气 虚
参苓白术散
中气下陷
升举阳气
湿邪 腹泻
补 气 健 脾
渗湿止泻
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1.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2.内脏下垂、重症肌无力;妇科之子宫 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眼科之眼睑下 垂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均可使用
病案分析
the medical record (TMR) 头痛 某患头痛累月,苦不可忍,咸用散风清火之剂, 诊其脉浮虚不鼓,语言懒怯,肢体恶寒。此劳倦 伤中,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之气下降,故汗之反 虚其表,清之益伤其中,其恶寒乃气虚,不能上 容而外固也,与补中益气汤升清降浊,加蔓荆为 使,令至高巅,一剂知,二剂已。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22,录自鲁兆麟等, 1996,二续名医类案
白术二斤(15g)
山药二斤(15g)
水煎服
主 治
Indication
脾虚湿盛证
症 状
symptoms
饮食不化 四肢乏力 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肠鸣泄泻 胸脘痞闷 舌淡苔白腻 脉虚缓


function
益气健脾 渗湿止泻
方解
analysis
君:人参—甘温益气,补气健脾 白术—益气补中,健脾燥湿 茯苓—健脾渗湿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四君子汤
山 药 莲子肉 白扁豆 薏苡仁 砂仁 桔梗
参苓白术散
益气健脾
补气为主
渗湿行气 保肺
脾胃气虚
脾虚湿盛证
补中益气汤
Tonifying the Middle and Replenishing Qi Decoction
金元·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组 成
composition
黄芪 一钱(18g) 人参3分(6g)
· 熟地、当归,相须为用,增强补虚止血之 力,又具活血行滞之功 佐: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adjunctive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血行不畅 (冲任虚损)
症 状
symptoms
头晕目眩 心悸失眠 面色无华 口唇爪甲色淡 月经量少 色淡或前或后 或经闭不行 脐腹作痛 瘕块硬结 舌淡 脉细弦或细涩
功用
function
补血和血
方 解
analysis principal ministerial
君:熟地黄——甘润味厚,滋阴养血 臣: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
参苓白术散
Ginseng,Poria and Bighead Atractylodes Powder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莲子肉一斤(9g)
薏苡仁一斤(9g) 桔梗一斤(6g) 白茯苓二斤(15g) 甘草炒,二斤(9g)
组 成
composition
缩砂仁一斤(6g) 白扁豆一斤半(12s) 人参二斤(15g)
第十三章
补益剂
Tonic formulae
目的要求
熟悉:补益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
应用注意事项。 掌握: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 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四物汤、归脾汤、 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 熟悉: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左归丸、右 归丸、地黄饮子。
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