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税收归宿
• 税收归宿亦称“税负归宿”、“赋税归宿 ”、“课税归宿”。它是税收负担的最后 归着点,即是税收负担运动的最后归着环 节,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 的。
• (二)税负转嫁的形式
• 1.前转
• 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顺 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 法,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 担。
的征收,不能发生不正常的情形。
• (5)税收应对征收费用较少的物品课征。 • (6)税收的征收,必须使纳税容易且便利。
3.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 (1)平等原则 • (2)确实原则 • (3)便利原则 • (4)节约原则 • (二)近代西方税收原则(19世纪至20世纪
30年代) • 1.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 • (1)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 (2)税收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
• 4.效率原则
• (1)税收的行政效率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政府应该以尽可能小 的税收成本获得税收收入。
• (2)税收的经济效率
• 税收的经济效率是税收效率原则更高层次 的内容。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 经济。
第四节 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
• 一、税收负担的定义、分类及衡量 •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 •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由于政府征税
税人的应纳税款扣除并缴纳入库的单位和 个人。 • 负税人,是指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
• (二)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的客体,是主要解决对 什么征税的问题,它是课税的对象或目的 物。
•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课税对象主要有所得 、财产、商品三大类型。
• 1.税目 •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分类。
销售者 税负转嫁起点
原价+税金
购买者-----税负转嫁的中间承担者或者新
原价+税金
的起点
购买者 税负转嫁最后负担者
• 2.后转
• 后转又称为逆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 逆着商品流转的方向,以压低购进商品价 格的办法,向后转移给商品的提供者。
生产者 税负最后负担者
原价+税金
------销售者 税负转嫁的中间承担者或者
• (三)税收负担的衡量
• 1.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 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 是1年)国家税收收入总额在整个国民经济体 系中所占的比重。
•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总额/国内生产总 值×100%
• 国民收入税负率=税收总额/国民收入 ×100%
• 2.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 ①企业税收总负担率=(纳税总额/同期销售 收入或者同期所得额)×100%
• 二、我国的税收原则 • (一)我国古代赋税思想 • 1.有义原则 • 2.有度原则 • 3.有常原则 • 4.统一原则 • 5.弹性原则 • 6.普遍原则 • 7.均平原则 • 8.明确原则
• 9.适时原则 • 10.便利原则 • 11.为公为民原则 • 12.增源养本原则 • 13.税为民所急原则
• 特定行为税是指对某些特定行为征收的税 种。
• (二)接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 1.直接税
•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由纳税人直接 负担的各种税收。
• 2.间接税
•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 担的税收。
• (三)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
• 1.中央税
• 中央税也称国税,是指税收收入归中央, 税收的管理权限也归中央的税种。
• 1.比例税率
•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 额大小只规定一个征收比例的税率制度。
• 2.累进税率
• 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数额大小从 低到高设计多级税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 的增大,各档适用的税率逐级提高的一种 税率制度。
• (1)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数 额大小从低到高设计多档税率后,当征税 对象达到某一级距时,对征税对象全额按 该级距对应税率征税。
• 第二种观点认为,税收是政府为实现职能 (提供公共产品)而向社会成员筹集的收入 。
•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 1.税收的强制性 • 2.税收的无偿性 • 3.税收的固定性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分类
• (一)纳税人 •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
位和个人。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 扣缴义务人,是指依法在纳税支付时将纳
• 税收违章行为主要有欠税、漏税、偷税、 骗税、抗税等。
• 二、税收分类 •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 1.商品税
• 商品税是指以商品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 类税。
• 2.所得税
• 所得税是指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 。
• 3.财产税 • 财产税是指以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 4.资源税 • 资源税是指对某些自然资源征税的税种。 • 5.特定行为税
• 起征点和免征额都是国家减轻纳税人负担 的措施,但是它们又根据自身的特点相互 区别。
• (1)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 征税的数额。
• (2)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全部 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 (八)违章处理
•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发生违反税收法规的 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它对维护国家税法 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具有重要意义。
• (2)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数 额大小设计多档税率,当征税对象的数额 超过某一个级距时,只对超过部分按高一 级税率计算征税。
• (3)全率累进税率,是指依据征税对象的 某种比例将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级距,然 后也以与全额累进税率相词的方式累进计 算征税。
• (4)超率累进税率,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 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 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 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
• (3)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用。 • (4)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 • 2.阿道夫·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 (1)财政政策原则(财政收入原则)。 • (2)国民经济原则。 • (3)社会公平原则(社会正义原则)。 • (4)税务行政原则(课征技术原则)。
• (三)现代西方税收原则(20世纪30年代后) • 1.公平原则 • (1)受益原则 • (2)能力原则 • 2.效率原则 • (1)尽量缩小纳税人的超额负担。 • (2)尽量降低征收费用。 • 3.稳定原则 • (1)“内在稳定器”作用 • (2)“相机抉择”作用
原价+税金
新的起点
购买者 税负转嫁的起点
• 3.混转
• 混转又叫散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 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
• 4.消转
• 消转是指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 使税负在新增利润中求得抵补的转嫁方式 ,即纳税人在不提高售价的前提下,以改 进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原材料 、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将所缴纳的税款在 所增加的利润中求得补偿。
• ②企业流转税负担率=(流转税总额/同期销 售收入)×100%
• ③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所得税总额/同期所 得额)×100%
• ④企业资产税负担率=(所得税总额/同期资 产平均值)×l00%
• ⑤企业净资产税负担率=[所得税总额/同期 净资产平均值)×100%
• 二、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 (一)政府职能范围 •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三)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 (四)税收征收管理能力 • 三、拉弗曲线 • 在共同研究应对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
• 四、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概念及其分类
• (一)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的含义
• 1.税负转嫁
•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 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 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负担的 一种经济现象。
• 依据税负转嫁的程度,可把税负转嫁分为 部分转嫁(不完全转嫁)和全部转嫁(充分转 嫁)。前者指纳税人只把部分税收负担转嫁 给负税人,后者指纳税人将全部税收负担 转嫁给负税人。
• 3.定额税率
• 定额税率,是指依据征税对象的数量单位 ,直接规定固定征税数额的一种税率制度 ,因此又称为固定税率。
税 率
累进税率 比例税率
累退税率
O
税基
图6-1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 (四)纳税环节
• 纳税环节是税法规定在商品或收入流转过 程中应该征税的环节。
• (五)纳税地点
• 纳税地点是税法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地 点。
而给纳税人或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经济利 益的损失或转移,是纳税人应履行纳税义 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
•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 1.按税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划分,可分为宏
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
•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可以分为直接税收 负担和间接税收负担
• 3.按税收负担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名义税 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
• 2.计税依据
• 计税依据是计算税款时的数量或数额依据 。
• 3.税源 • 税源指一种税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 4.税基
• 税基就是课税的基础,指一种税或者一种 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 (三)税率
•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更确切 地讲是税额与计税依据的比例。税率是税 收制度的核心。
• (六)纳税期限
• 纳税期限是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后 计算应纳税款的期限。
• (七)附加、加成和减免税 • 1.附加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税款。
• 2.加成
• 加成,是加成征税的简称,是对特定纳税 人的一种加税措施。
• 3.减免税
• 减免税以及与此相关的免征额和起征点都 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
• 2.价外税
• 价外税是指价格不包含税款,税款是价格 的附加,税款按照不含税价格计算的税种 。
• (五)按计税依据的形态分类 • 1.从价税
• 从价税是指以商品的销售金额计算税款的 税种。
• 2.从量税
• 从量税是指按应税商品的数量计算税款的 税种。
• (六)按税收收入的形态分类
• 根据税收收入的形态不同,税收可以分为 货币税、实物税、力役税。
“滞涨”的过程中,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 学派提出了较为著名的税收负担理论—— 拉弗曲线原理。
税 收 收 入
A N
D
E
100%
O
C
B
税率
图6-2 拉弗曲线原理
• 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意 义:
• (1)税收、税率与GDP之间存在着十分密 切的关系,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 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因为高税 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 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力,导致生产停滞或下 降。
第三节 税收原则
• 一、西方税收原则 • (一)古典税收原则(19世纪以前) • 1·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 • 三条税收标准:公平、简便、节约。 • 2.尤斯迪的税收原则 • (1)税收应该采用使国民自动自发纳税的方
法。
• (2)税收不要侵害人民的合理自由,也不要 对产业加以压迫。
• (3)税收应该平等课征。 • (4)课税应有明确的依据,并且要实行确实
• 2.地方税
• 地方税是指税收收入归地方,管理权限也 主要归地方的税种。
•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主要管理权限在中 央,征收税款由中央与她方共同享有,并 按照一定比例或其他办法分成各种税收。
•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 1.价内税
• 价内税是指税款是价格的组成部分,价 格中包含了税款,税款按照含税的价格计 算征收的税种。
• (2)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以采取高、低两 种税率,如图中D点和E点,税收收入是相 等,但是D点的税负轻。由于低税负刺激了 工作意愿、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促进了 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税基扩大,税 收收入自然增加。
• (3)税收、税率与GDP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 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因此,保 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 一个重要条件。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收原则
• 1.财政原则
• 财政原则包括充裕、弹性、适度三个方面 内容。
• 2.法治原则
• 税收的法治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 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以法律为 依据,要依法治税。
• 3.公平原则
• 税收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它包含两 个层次:税负公平、机会均等。
第六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概念和特征
• 一、税收的概念
•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利 ,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固定地、无偿 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 与再分配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 二、税收的本质和形式特征 • (一)税收的本质
• 第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体现了国家与纳税 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即国家在征税过程中 是向纳税人取得了收入,再将这些收入支 出用于社会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