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ICD-10:J06.9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5 天
时间
住院第 1-3 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诊 □ 排除其他引起上呼吸道症状病因 疗 □ 开化验单,给予对症药物 工 □ 完成病历书写 作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J06.903 上呼吸道感染疾 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 1-3 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鼻/咽拭子病原学快速检测; (3)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C 反应蛋白(CRP);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 (1)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胸部 CT;(2)鼻/ 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痰培养等病原菌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适当休息。 2.使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等对症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县医院适用版)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ICD-10:J06.903) (二)诊断依据。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最常见,包括鼻病毒、 冠状病毒、肠道病毒等,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链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等亦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前者以普通感冒为主要表现,后者以咽炎为主要表现。根据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 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2 年版),普通感冒 一般急性起病,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伴有发热、喷嚏、 鼻塞、咽部不适等症状,在排除流行性感冒、急性细菌性鼻 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前提下确诊。根据第八版《内科 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非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 染,一般以咽干不适、咽痛等咽炎症状为主,可伴有或随后 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咽部脓苔,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升 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9自用版)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自用2019版)一、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编码1. 国家卫计委原编码∶疾病名称及编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5.901)2.修改编码∶疾病名称及编码∶急性鼻咽炎(ICD-10∶JO0)急性咽炎(ICD-10∶JO02)【除溃疡性(ICD-10∶J02.903)】急性扁桃体炎(ICD-10∶J03)急性喉炎(ICD-10∶J04.0)(3度以下)急性咽喉炎(ICD-10∶J06.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流行性感冒伴有呼吸道表现,流感病毒被标明(ICD-10∶J101)流行性感冒伴有呼吸道表现,病毒未标明(ICD-10∶JI1.1)疱疹性咽峡炎(ICD-10∶BO8.501)二、临床路径检索方法J0/J02/J03/J04.0(3度以下)/J06.90/J10.1/J11.1/B08.501且年龄≤14 三、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5.901)。
释义■本路径适用对象为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的患者,或者口鼻咽部局部炎症的患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咽结合膜热、疤疹性咽峡炎。
■如出现以下情况需退出本路径,进入其他相应路径∶1. 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2.感染扩数,导致颈部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化脓性中耳炎、上倾骨骨髓炎、喉炎(3度及以上)、急性会厌炎。
3.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如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泌尿系感染等。
4.病初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最后确诊为风湿热、川崎病、肾炎、心肌炎、紫瘤、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
(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大,一般年长儿轻,婴幼儿重。
鼻部症状如鼻塞、鼻涕、发热、咽痛,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
儿科5种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之欧阳家百创编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欧阳家百(2021.03.07)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 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风寒感冒2、风热感冒3、虚证感冒4、兼证:(1)挟惊;(2 )挟滞;(3)挟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CD编码:)2.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必要时胸部X线片、血生化检测、心、电图检查。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散加减。
虚证感冒: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兼证(1)挟惊银翘散加菊花、钩藤、石决明、蝉蜕。
(2)挟滞解表药加消食导滞之神曲、麦芽、山楂、枳壳、莱菔子、或用保和丸煎服。
(3)挟痰偏于风寒者,加用三拗汤;偏于风热者,加用杏苏饮。
2.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液3.外治法(1)药物穴位敷贴疗法(2)雾化吸入疗法(3)中药敷脐(4)中药灌肠(5 )拔罐疗法4.护理:辨证施护。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流程(2019年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 –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 及ECHO 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 、腺病毒、PPLO ),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A 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 临床表现 1. 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2014年)
二、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 年)
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TCD 编码为;外感热病类 BNW,感冒病:BNW010, 时行感冒病 BNW011,外感高热:BNW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流行性感冒 (ICD-10 编码:J11.151)。
(4)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 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洪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感发热(TCD 编码为:外感热病类 BNW,感冒病:BNW010, 时行感冒病 BNW011,外感高热:BNW020)和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流 行性感冒(ICD-10:J11.15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内伤发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外感发热中医临床路径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TCD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BNW011,外感高热:BNW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编码:J06.903)或流行性感冒(ICD-10编码:J11.1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9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卫气同病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感发热(TCD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BNW011,外感高热:BNW020)和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流行性感冒(ICD-10:J11.15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内伤发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痰培养、咽拭子培养、血培养、血清病毒抗体、心肌酶谱、传染病相关检查等。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说明
儿童J06. 90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J06. 90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大,一般年长儿轻,婴幼儿重。
鼻部症状如鼻塞、鼻涕、发热、咽痛,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
重症为高热、头痛、乏力、咳嗽,可引起高热惊厥、急性腹痛。
2.查体咽喉壁淋巴组织充血、淋巴结肿大,疱疹性咽炎咽部可有疱疹、溃疡。
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表面可见斑点状白色渗出物。
3.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数偏低或正常,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数多增高,严重者可减低,但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仍增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充分休息、解表、清热、预防并发症。
2.病毒感染多用中药,细菌感染应用抗生素,支持疗法、局部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儿童J06. 90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 C反应蛋白(CRP),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肌酶谱、降钙素原;(4)心电图、胸片。
2.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RP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 43号)执行(八)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
2,连续3天腋温V37. 5℃o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2.合并以下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1)感染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如鼻窦炎、喉炎、中耳炎、颈部淋巴结炎、上颌骨骨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2)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时可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泌尿系感染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象“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
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臵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殊抗病毒药物。
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1.支持、对症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100mg/日,50mg/次,孕妇、精神病患者、14岁以下儿童禁用。
临床路径在社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川 N SF ( M M ¨N { ) T 0 0 r 0 T(
临 床 路 径 在 社 区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行性 。培养医师 、 士 、 护 医技 人 员 的 队
刘冬 许 西 琳
质 量 的 同 时 , 高 了 队 协 作 , 加 了 患 提 增 者 本 人 的介 入 , 医疗 护 理 更 加 合 理 化 、 使 人 性化 , C 而 P是 发 达 旧 家 不 可缺 少 的 医
关 键 词 临床 路 径 社 区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2 o : 0 3 6 / . s .10 s 1x 2 1 .
0 3 6. 96
Hale Waihona Puke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10例 , 0 采用按常规 医
嘱进 行 治 疗 , 好 基 础 护 理 , 做 观察 病 情 等 。 观察 运 用 临 床 路 径 后 患 者 留 观 天 数 、 医疗 费用 及 患 者 满 意 度 。 将 两 组 资 料 进 行 比 较 , 得数据 录入电脑 , 立 数据库 , 行 所 建 进 统计 分 析 。 评 价 指标 : 观察 记 录 患 者 的 平 均 留观 天数 、 观费用 、 意率 。 留 满 满 意 度 的 评 判 标 准 : 院 前 患 者 及 家 出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患 者 应 用 的 效 果 , 范社 区 规
斜, 医疗模 式 的罔际化 , 来会 有 更 多的 将
患 者 首 先 选 择 就 诊 社 卫 生 服 务 站 , 么 那 将 各 种 疾 病 的 临 床 路 径 结 合 本 地 区 实 际 情 况 应 用 于 社 区卫 生 服 务 站 , 疑 将 给 患 无
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1. 引言呼吸系统感染是日常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感染的病例特点及临床路径,本报告将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病例,提供临床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参考依据。
2. 案例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病例之一。
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喉咙痛以及流鼻涕等。
临床路径分析显示,对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支持性治疗、辅助疗法和休息调养等方法即可缓解症状,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3. 案例二:肺炎肺炎是呼吸系统感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
临床路径分析显示,对于病毒性肺炎患者,支持性治疗和抗病毒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措施;而对于细菌性肺炎患者,早期使用抗生素是关键。
此外,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合理的营养补充也是必要的。
4. 案例三: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感染中常见的一种病例。
临床路径分析表明,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祛痰药物的使用以及支持性治疗等。
此外,患者应避免吸烟和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等,以减少症状的发作和疾病的复发。
5. 案例四: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呼吸系统感染中常见的一种病例。
临床路径分析显示,对于流行性感冒患者,休息和支持性治疗是关键。
同时,如果患者有并发症,如继发细菌感染等,还需要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也是减少流感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6. 案例五: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系统感染中严重且具有传染性的病例。
临床路径分析表明,对于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用药是关键。
标准化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和传播。
此外,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感染筛查和相关预防措施。
7. 结论通过对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病例的分析及临床路径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轻度病例,支持性治疗和辅助疗法是主要措施;对于细菌感染,早期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进一步的检查。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预防并发症和诊治
□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内科外感发热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卧床
□病情较重者重症监护
□清淡饮食
□辨证服用中药汤剂、中成药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辨证服用中药汤剂
□辨证静点中药注射液
□辨证应用口服中成药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感发热(TCD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
— 41 —
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
时行感冒病BNW011,外感高热:BNW020)和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流行性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辨证静点中药注射液
□基础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由异常气味诱发,经数分钟至1- 2 小时痊愈。
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疾病编码:J06.9)。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 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009 年版基层部分)、《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对症支持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可选用药物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1 次,每次 1 片;或复方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 3 次,每次1~ 2 片;或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 ~ 100mg/ 日, 50mg/ 次,孕妇、精神病患者、 14 岁以下儿童禁用。
(2)咳嗽、咳痰者可选用药物怯痰药:溴己新片★每天 3 次,8~16mg/ 次;或氨溴索★(片剂)每天 3 次, 30mg/ 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护理篇)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出院日
年月日
出院护理记录
出院评估
执行时间
签名
测量生命体征:T: °C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精神状态:口好 口一般 口差
护理指导
签名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午
□下午
复诊时间
给予出院用药指导
饮食运动指导
变异: □有 原因: □无
其他护理记录: 名:
护士签名: 护士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护理篇)
忻州市中心医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护理篇)
患者姓名: 号:
性别: 住院日第1天 年
年龄: 月日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
早班
中班
准备床单位,建立入院病历、戴 腕带、卫生处置。
测量T、P、R、BP、身高、体重
护理指导
预期目标
早班
中班
介绍病房环境、设
□熟悉
施、及医护团队。 注意安全防范、办 齐证件(医保、新
握
饮食指导
□遵守
遵守饮食治 疗方案
□遵守 □部分遵守 □完全遵守
□部分遵 守 □完全遵
守
能了解疾病
□不了解
配合病友篇临床路 径单,说明诊疗过
的治疗过
□不了解
□部分了
住院
夜班
夜班 □熟悉 □部分熟 悉 □完全不 熟悉 □不了解 □部分了 解 □完全了 解 □不掌握 □部分掌 握 □完全掌 握 □遵守 □部分遵 守 □完全遵 守 □不了解 □部分了
儿 科
熟悉病房环 境、设施
□熟悉 □部分熟悉 □完全不熟
□部分熟 悉 □完全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适用于首次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XXX,XXX),通过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以确定病因诊断。
需要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等疾病鉴别。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殊抗病毒药物。
治疗原则为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XXX,XXX)、《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支持、对症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
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100mg/日,50mg/次,孕妇、精神病患者、14岁以下儿童禁用。
2)咳嗽、咳痰者可选用药物怯痰药:溴己新片、氨溴索片。
镇咳药:复方甘草片片剂、喷托维林片,痰量多者宜与怯痰药联合应用。
治疗进食不佳的患者可以适当补液,并加入维生素C和氯化钾,但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祛痰药、镇咳药和解热镇痛药。
具体剂量和用法见表一。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药物。
如果有细菌感染依据,可以选用青霉素类药物。
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常用的口服药物,而青霉素钠和苯唑西林则适用于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
简介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是常
见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对上呼
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鼻塞、流涕、喉咙痛、打
喷嚏等症状。
轻度发热也可能出现。
病程多为一周左右。
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
通常不需要进
行特殊检查。
治疗
1. 对于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多饮水、适当的补充维生素。
患者也可以使用鼻腔冲洗、盐水漱口等方法缓
解症状。
2. 对于有严重症状或高发热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如对乙酰氨基酚。
3. 抗生素不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因为多数上呼吸道感
染是由病毒引起的。
4.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建议患者尽早就诊,以排除
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预防
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主要依靠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避免接
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等。
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病程较短,自限性较强。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常规的支持性治疗已足够,不需要过度使用
药物。
同时,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也十分重要,个人卫生惯是预防感
染的关键。
以上为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的内容,供医务人员参考。
具体治疗方案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临床判断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临床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版)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
1.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
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
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局部症状:可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咽部不适等,多于3-4天自愈。
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
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
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因发热引起惊厥。
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有时可见下颌和淋巴结肿大。
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肠道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
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表现为明显咽痛、高热、流延、厌食、呕吐等,病程约为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咽的粘膜表面有多个2-4mm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
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它部位。
病程约为一周左右。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3、7型引起。
以发热、咽炎、结膜炎未特征。
常发生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
临床表现有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
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合膜炎,可伴有结合膜出血;颈后及耳后淋巴结增大。
病程1-2周。
B.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和CRP: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CRP有不同程度升高。
(2)病原学检查:视需要可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可用免疫荧光法、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前降钙素原可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3)ASO、ESR测定:ASO↑、ESR↑常提示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4)胸部X-ray: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下呼吸道感染。
大多数呈双肺纹理清晰、无炎症影像学改变。
(5)心电图: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心肌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55%)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窗通风、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支持疗法: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
浆、氨基酸、维生素等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3.抗感染治疗:合理选用敏感抗病毒(利巴韦林、磷酸奥司他韦)或抗生素(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
4.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烦躁不安者,可给适量镇静药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气喘者可用解痉平喘药;有低氧症状者吸氧;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呕吐、腹泻者及时予液体疗法。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06.9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
2.必要时检查:ASO、ESR;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3.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避免接触性交叉感染等护理、注意观察高热者病情变化。
(七)入院后3-5天。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
(3)ASO、ESR复查;
(4)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复查。
2.必要的告知: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如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呼
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退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八)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计委发〔2014〕版)执行。
(九)出院标准。
1. 连续3天腋温<37.5℃;
2. 症状明显减轻;
3. 体征改善-炎症明显吸收。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体温不退、局部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感染药物。
(2)病情进行性加重,炎症向邻近器官蔓延出现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
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
(十一)费用标准。
(12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