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就业概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院系:社会事业学院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号:0918224051

姓名:王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通过分析当前高等院校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的社会需要,指出确立以就业导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在定位培养目标、进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资格考核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劳动和社会保障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特点与概述

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它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化解个人的社会风险、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解除在职职工养老、医疗的后顾之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原来由企业承担的一些社会功能逐步走向了社会化。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其中,社会保险又包括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险种,在具体些说,养老保险又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医疗保险分为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保险等内容。而且城乡实施了不同的医疗制度。

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科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教育部1998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专业。该专业设立时间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已有100多所,这充分表明我国这方面人才供求不均,加强这方面人才培养刻不容缓,它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科内容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知识,学科发展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支撑;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专业建设需要更多的实践实习环节作支撑,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路线。具有特点如下:

1、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政策,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研究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劳动力资源以及对社会就业进行管理、调控的理论和方法;学习、研究社会保

障理论及运作模式,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体系进行管理;学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对劳动争议进行有效的调节、仲裁处理和劳动关系监察工作

3、基于社会需求、专业属性及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强化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出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组织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基本技能等知识模块。

4、开设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就业学、劳动关系管理、职业指导等课程。这些知识模块的选择和组合与课程设置基本上满足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对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误区:1、盲目化培养。培养目标制定盲目化即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普遍无视市场需求,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市场需要的人才数量、质量、类别等未能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导致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取向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盲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从专业本身的需要和学校自身的优势出发,要么盲目跟风,要么因人设课。

2、同质化培养。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无论培养目标,还是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都存在严重趋同现象。同质化培养将会带来多方面危害:首先同质化培养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使高校面临生存危机;其次同质化培养会造成毕业生之间恶性竞争,使劳动力市场出现大量结构性失业群体;再次同质化培养还会危及社会稳定,阻碍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运行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极端化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存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的两极化现象。要么过分注重事件,忽略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要么轻视专业实践,开设大量理论性课程。

解决对策:1、厘清专业内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多样性与层次性,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体现差异性,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制定有所侧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既能防止“千人一面”式人才培养目标导致的资源浪费,又能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流于形式的局面得以控制。

2、打造专业特色,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体系对高校来讲是一项复杂且具创造性的工作,各高校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不仅要体现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打造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设置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与市场相联系、能力与职业相吻合。

三、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1、二元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对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我国存在着明显二元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的就业各有特征。一级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大公司、大企业、大机构中的工作岗位,所提供的职位特征是: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有保障,劳资权利平等,管理规范,并有大量晋升的机会;二级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小企业、小公司中的工作岗位,所提供的职位的特征是: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的随意性大,晋升的机会很少。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流动障碍。大学生就业预期明显表现出倾向于一级劳动力市场。

就近期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造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由于经济发达,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机会众多,职业转换容易,培训晋升也多,各种福利、保障措施也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工资待遇较低,职业转换比较困难,工作的福利保障等措施不完善。这就使得相对于二级劳动力市场来说,一级市场能够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较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以及较好的社会声望,因此,一级市场会比二级市场更有竞争力。而同时户籍制度等又使得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流动,尤其是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的流动极为困难,更加降低了二级市场的吸引力。

2、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繁荣的经济提高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世界资本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但也存在隐患。GDP增长至上的目标导致了过早发展附加值更高、需要劳动力更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种政策导向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中小企业由于受到金融市场歧视和政策歧视,其发展被大大

地抑止,而中小企业却是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最主要渠道;服务业发展缓慢并且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对就业的容纳能力。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是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这些因素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导因素。

a、大学生的精英情结与就业障碍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就业难只是难在局部行业和局部地区上,只要大学生能转变观念接受适当的薪资水平,愿意在各行业和地区间流动,大学生就业难就不是一个问题;当“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时,种种不合理的职业歧视现象便会出现上面谈了劳动力需求方面的限制,。对大学生来说,这里特别要谈到的就是就业观念的转变问题。虽然经过了连续几年大规模的大学扩招,但是我国的大学生数与整个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很多的发展中国家(泰国、菲律宾等)。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就业难只是难在局部行业和局部地区上,只要大学生能转变观念接受适当的薪资水平,愿意在各行业和地区间流动,大学生就业难就不是一个问题。

b、金融市场的滞后效应

金融市场未能有效地支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使得它们难以创造就业机会;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内需不足,内需不足降低企业收入,影响企业盈利,导致企业减少对劳动的需求。金融市场不能够有效配置风险,使得我国就业弹性偏低,经济增长不能有效地吸纳就业,从而才会发生这种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大学生就业依然困难的局面。破解这个难题,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种种障碍,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金融及政策的支持。

c、大学生择业心理对就业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择业思想和观念陈旧、理想与现实脱节、对自身价值与艰苦创业的认识不足、盲目自信与从众障碍的心理、独立意识与依赖习惯的羁绊等,对此学校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建立良好的择业心态,提高自我控制力,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实践锻炼,提前进人职业角色,了解相关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将学习能力转化为社会生存能力,缩短书本到现实生活的距离,做好就业准备。

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专业,社会对它的认知程度还很不深入,在招生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些学生大部分是从其它专业调节过来的,给专业的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毕业生要进入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必须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而每年的公务员录用名额非常有限,而且面临其他专业学生及“潜规则”的挤压。而进入企业,当前大部分企业没有直接对应的部门或岗位,学生也还要面临与人资等专业求职者的竞争。而专业社保专业定位不明确,与专业科研成果及专业政策连接不及时,师资力量有限,都制约了社保专业大学生的就业。

从社保学生个人来看,在四年的学习与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了社保诸多方面的知识,更了解到了当前我国社保体制与机制的弊病。对自己就业中的社会保障异常看重。而其他专业的学生为了就业,因为与专业学生相比,对社保的知识与形势并不了解,对不健全的社保体制与机制可以接受。选择了一个单位就等于选择了它的社保情况,社保学生在择业方面,要比其他人更纠结。就业状况就更不容乐观了。

参考文献:

1、朱勇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2、李贺平赵晓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的实施机制研究》

3、罗云,黎玉柱,杨利.《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8):8-10.

4、赵俊康马培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04).

5、白维军.《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劳动保障世界,201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