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2016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酶工程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ppt课件

第四章酶工程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ppt课件
在生物大分子制备中最常用的几种沉淀方法: ⑴中性盐沉淀(盐析法) ⑵有机溶剂沉淀 ⑶选择性沉淀(热变性和酸碱变性) ⑷等电点沉淀 ⑸有机聚合物沉淀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脂类
蛋白质(6% ~ 8%) 蛋白质
脂类(8.5% ~ 13.5%)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蛋白质溶解度与盐浓度之间的关系:
loSg loS0 g K sI
I:离子强度,I = 1/2∑MZ2;M:离子浓度(mol/L); Z:离子价数
S:离子强度为I时的蛋白质的溶解度(g/L) S0:离子强度为0时蛋白质的溶解度(g/L) Ks:盐析常数,是与蛋白质和盐种类有关的特性常数。
b. 添加固体硫酸铵
适用于:蛋白质溶液原来体积已经很大,而要 达到的盐浓度又很高时。
实际使用时,可直接查表 (各种饱和度下 需加固体硫酸铵的量)。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3. 化学法 应用各种化学试剂与细胞膜作用,
使细胞膜结构改变或破坏。

酶工程第一节酶的生物学功能PPT课件

酶工程第一节酶的生物学功能PPT课件

酶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总结词
酶工程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如纳米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将为酶工程的发展带来新的 机遇和挑战。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酶工程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将酶与纳米 技术结合,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酶;将酶与生物信息技术结合,可以实现酶 促反应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将为酶工程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代谢调控
总结词
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代谢调控作用,通过影响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来 调节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详细描述
酶可以调控代谢途径的起始、分支和终止,从而调节生物体的能量转换、生长发 育和应激反应等生理过程。酶的合成和降解也受到严格调控,以维持机体代谢的 平衡。
免疫调节
总结词
酶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免疫细胞的激活、增殖 和分化,以及免疫分子和免疫应答的调节。
03 酶的应用
生物工程领域
生物制药
酶在生物制药过程中用于合成药物、生产抗生素、疫苗等生物制品。
生物能源
酶可用于生物燃料的发酵生产,如乙醇、丁醇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物环保
酶可用于降解污染物,如废水处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医学领域
01
02
03
诊断试剂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用 于医学诊断试剂的生产, 如酶联免疫试剂盒等。
食品添加剂
酶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 如甜味剂、防腐剂等,满 足消费者对食品多样化的 需求。
04
酶的未来发展
酶的改造与优化
总结词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酶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酶的活性、稳定性和特异性,以满足不同工业和生物技 术的需求。
详细描述

酶工程-01-酶和酶工程概论1.ppt

酶工程-01-酶和酶工程概论1.ppt
现代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的交叉。
应用领域:
食品工业 轻工业 医药工业
酶和酶工程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酶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酶催化作用特点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酶的分类与命名 酶的活力测定 酶的生产方法 酶工程发展概况
Enzyme Engineering
酶和酶工程概论
Enzyme Engineering
酶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远古时代 —— 古老的“食品工业”
中国夏禹时代:酿酒、酿醋 —— 粬
醪、醴、麴(曲,粬)
两周时代:饴糖、食酱、腌菜
豆:两周时代的重要礼器和食器,盛放腌菜
公元十世纪:制豆酱
利用曲霉中的蛋白酶水解豆类蛋白得到
春秋战国时代: 用麴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
Enzyme Engineering
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酶的分类?
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
填空练习题:
蛋白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核酸类酶 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 蛋白质 核糖核酸(RNA)
酶和酶工程概论
Enzyme Engineering
第二节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催化剂的共性
1. 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2. 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平衡; 3.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4. 一般要与反应物形成过渡态。
Enzyme Engineering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专一性
酶催化作用专一性的相关学说
2、锁-钥学说
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是刚性的,酶表面具有特定的形状 酶与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对一把锁一样。
Substrate can match the binding site

第六章酶工程ppt课件

第六章酶工程ppt课件



交联法 通过双功能试剂,将酶和酶联结成网状 结构的方法。交联法使用的交联剂是戊 二醛等水溶性化合物。 包埋法
将酶包裹在多孔的载体中
一、吸附法
1. 物理吸附法
• 静止法 • 电沉积法 • 反应器上直接吸附法 • 混合浴或振荡浴吸附法
优点: 固定化时酶分子的构象很少
或基本不发生变化。
缺点: 结合力弱,易解吸附。 载体: 纤维素、琼脂糖、活性炭、
二、抗体酶的催化特征
1. 与天然酶相比抗体酶的特点 能催化一些天然酶不能催化的反应 有更强的专一性和稳定性 催化作用机制不同 2. 抗体酶和非催化性抗体作用的比较 更高的反应特异性 反应的可逆性 反应的量效性 反应过程
为底物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催化基团必须相对于结合点尽可能同底物的 功能团相接近 应具有足够的水溶性,并在接近生理条件下 保持其催化活性

设计中:


三、模拟酶的分类


分类依据 Kirby分类法 按照模拟酶的属性 Kirby分类法 单纯酶模型 机理酶模型 单纯合成的酶样化合物
1. Kirby分类法

液体干燥法
将一种聚合物溶于一种沸点低于水且与水不溶的有机溶剂中, 加入酶的水溶液,以油溶性表面活化剂,制成第一乳液。把它 分散于含有保护性胶质、聚丙烯醇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第二乳 液。在不断搅拌、低温和真空条件下蒸出有机溶剂,得到含酶 微胶囊。

其他方法 脂质体包埋法、纤维包埋法等
三、共价交联法
双功能试剂:常用的是戊二醛
包埋法—微胶囊法
常用材料: 聚酰胺膜 火棉胶 硝化纤维 聚苯乙烯 壳聚糖等
微胶囊固定化酶制备方法

界面聚合法
将酶水溶液和亲水单体用一种与水不溶的有机溶剂制成乳化液, 再将溶于同一种有机溶剂的疏水单体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上述 乳化液中,在乳化液中的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界面发生聚合作 用,酶即被包埋于聚合体膜中。

《酶工程》课件-酶的应用

《酶工程》课件-酶的应用

转移酶类
催化基团转移反应, 如转氨酶、磷酸酶 等。
合成酶类
催化特定化合物的 合成,如谷氨酰胺 合成酶等。
酶的特性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酶促反应高 出很多,能显著缩短反应时间

专一性
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 类化学反应。
不稳定性
在高温、强酸、强碱等极端条 件下,酶的活性会受到破坏。
活性可调节性
通过调节酶的浓度、反应条件 等,可以控制酶促反应的速度

酶的活性与稳定性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大多数酶在低温下活性降低,而在适宜温度 下活性最高,温度过高会使酶失活。
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有些物质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减缓或阻 止酶促反应的进行。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大多数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活性最高,超 出这个范围酶的活性会降低或失活。
激活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有些物质可以增强酶的活性,从而加快酶促 反应的速度。
04
酶的应用
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药物生产
酶可用于合成药物,如抗 生素、抗癌药物等,具有 高效、环保的特点。
诊断试剂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用 于制备诊断试剂,如酶联 免疫试剂盒等,用于疾病 检测。
生物治疗
酶可用于基因治疗、细胞 治疗等领域,通过调控基 因表达或促进细胞生长来 治疗疾病。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酶工程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酶的稳定性问题
针对酶稳定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对酶进行改造,提高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
酶的生产成本问题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实现酶的高效表达和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探索新型的酶生产 方式,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或植物细胞培养等。

CHAP1-酶工程基础PPT课件

CHAP1-酶工程基础PPT课件

和 酶
1876年
酶--源于希腊语,意为"在酵母中"
工 程
1883年
食物中蛋白质的测定
概 1894年
加酶食品的第一次商业化生产

1894-1913年 科学家建立“钥匙-锁理论”
1908-1913年 在皮革软化过程中酶取代粪便
1914年
第一次生产出浓缩洗衣皂
1926年
科学家发现酶是蛋白质
.
19
1941-1943年 生产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新方法
来源
用途
胰脏、麦芽、微生物 胰脏、胃、植物、微生物
胰脏、微生物 霉菌 蛋清、细菌 人尿 链球菌 蜡状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微生物,植物,动物 动物,蛇,细菌,酵母等 细菌 微生物 细菌 蚯蚓 胰脏 胰脏 牛肾
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炎,消肿,除去坏死 组织,促进创伤愈合,降低血压
成不足,出现皮肤“白化病”。
.
5
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 Enzymatic reaction )
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 为底物( substrate )
.
7
(二)酶在生命体内的重要性
第 一
1、催化生物代谢过程中的各种生化反应,
节 酶
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和 酶
2、核酸合成、复制要靠酶;出了差错,要
溶血栓
治疗动脉硬化,降血脂
抗感染,祛痰,治肝癌 治疗痛风
12
天冬酰胺酶→治疗白血病
L-门冬酰胺
L
天冬酰胺酶 水解
L-门冬氨酸+NH3
• 天冬酰胺酶能将血清中的门冬酰胺水解,而门冬酰胺 是细胞合成蛋白质及增殖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

酶工程第一章酶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酶工程第一章酶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酶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 与和调控。这些酶的作用包括提供能量、合成原料 、修饰和加工等,以确保酶的正确合成和功能。
酶的生产方式
01 02
微生物发酵
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酶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 途径和酶系,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酶。通过选择适当的微生物和发酵条 件,可以大规模生产酶。
酶的分离纯化
通过各种分离纯化技术手段,从生物材料中 提取和纯化酶。
酶的改造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对酶进行改造,以提 高酶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酶的固定化
将游离酶或细胞固定在特定载体上,实现酶 的重复利用和连续化生产。
酶的生产与应用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实现酶的工业化生产, 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
酶工程的应用领域
1980年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酶 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酶的大规模生 产和应用。
02
酶的结构与功能
酶的活性中心
02
01
03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的区 域,通常由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这些氨基酸残基在空间结构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凹 陷的空腔,能够与底物特异结合。
酶的活性中心具有催化作用,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加速化学反应速率。
酶的专一性
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只能催化一 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性质。
酶的专一性分为绝对专一性和 相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是指 酶只催化一种底物反应,相对 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的结构有 一定选择性。
酶的专一性是由酶的活性中心 决定的,活性中心的空间结构 和化学组成决定了酶对底物的 选择性。
03
拓展酶的应用领域,将酶应用 于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纺织 工业等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 降低环境污染。

《酶工程》课件-微生物发酵产酶

《酶工程》课件-微生物发酵产酶

05
微生物发酵产酶存在问题与挑战
产量问题
微生物发酵产酶产量低
由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营养物质的供应、发酵条 件、微生物菌种等,导致酶的产量较 低。
发酵周期长
微生物发酵产酶通常需要较长的发酵 周期,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
稳定性问题
酶稳定性差
许多酶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pH值、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酶的稳定性降低。
04
微生物发酵产酶应用实例
工业应用
洗涤剂制造
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酶可用于制造 洗涤剂,如蛋白酶用于去除蛋白 质污渍,淀粉酶用于去除淀粉污
渍。
纺织工业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酶处理纺织 品,可以改善其质地、手感和外观, 如纤维素酶用于棉织物的生物抛光。
造纸工业
通过微生物发酵产酶技术,可以改 进造纸工艺,提高纸张质量和降低 环境污染,如木聚糖酶用于纸浆漂 白。
过程优化与控制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微生物发酵产酶过程进行建模和优化,提高 目标酶的产量和质量。
个性化定制酶
结合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酶的合成,满足不 同领域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酶工程》课件-微生物发酵 产酶
• 微生物发酵产酶概述 • 微生物发酵产酶原理与过程 • 微生物发酵产酶技术与方法
• 微生物发酵产酶应用实例 • 微生物发酵产酶存在问题与挑战 •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微生物发酵产酶概述
酶工程简介
酶工程定义
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 细胞器等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来生产有用物质、设计改造酶或 者生产细胞、器官乃至整个生物体的一门科学技术。

《酶工程》课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酶工程》课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01
02
03
04
低温保存
将酶保存在低温条件下,如冰 箱或冰柜中,以降低酶的活性
损失。
添加稳定剂
在酶溶液中添加稳定剂,如糖 、甘油等,以增加酶的稳定性

真空干燥
将酶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制成 干粉或结晶,以便长期保存。
调节pH值
通过调节酶溶液的pH值,可 以稳定酶的构象,降低酶的失
活速率。
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速率,从而计算酶活性。
荧光法
利用荧光物质作为底物,经酶 催化后产生荧光,通过测量荧 光强度变化来检测酶活性。
化学发光法
利用化学发光物质作为底物, 经酶催化后产生发光,通过测 量发光强度变化来检测酶活性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底物 ,经酶催化后测量放射性强度
变化来检测酶活性。
酶的保存方法
回收率评估
计算分离纯化过程中酶的回收率,评估实验效率 和经济性。
活性评估
通过测定酶的活性,比较分离纯化前后的变化, 评估分离纯化的效果。
稳定性评估
比较分离纯化前后的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评估分离纯化的效果。
03
酶的活性检测与保存
酶活性检测的方法
比色法
通过酶催化特定底物反应产生 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定反应
确保实验操作场所的清 洁和卫生,避免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柔, 避免剧烈搅拌或晃动, 以免酶失活。
注意控制实验温度和 pH值等参数,确保酶 的稳定性和活性。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要 密切关注实验进程,及 时处理通过电泳、质谱等技术手段检测酶的纯度,确保 达到实验要求。
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服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务必佩戴防护眼 镜和实验服,以防止试剂溅出伤人和 避免污染衣物。

酶工程精品PPT课件

酶工程精品PPT课件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催化)
动力学 反应工程 反应器设计
采矿
药物 食品、营养 动物饲料 植物保护 造纸和纸浆 化学品
以生物催化法合成的主要产 品
产品名称
产量
丙烯酰胺
10万吨/年
聚乳酸
1.3万吨/年
阿斯巴甜
2万吨/年
生物柴油与汽油
1000万吨/年
抗菌素中间体6-APA
0.9万吨/年
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
开发生物催化剂:催化性能更好、更快,成本更低 开发生物催化剂工具合:催化反应更广泛,功能更多
样 改善性能: 稳定性, 活性,溶剂兼容性 开发分子模型: 新酶的快速重新设计 创造新技术: 用于新生物催化剂的开发
生物催化剂工程技术瓶颈
对生物催化剂作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 对次级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包括途径间相互关系)缺
新兴、前沿学科往往在学科交叉中产生
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
生物技术
医药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工业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材料生物技术
。 。 。 。
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三个浪潮
医药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工业生物技术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
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上市 至2000年已有基于48种重组蛋白的117种基因工程
乏理解 细胞工程化的方法十分有限(即代谢工程) 生产酶和辅因子的成本过高
当前生物催化的研究热点
新酶或已有酶的新功能的开发 根据已有底物开发新的酶反应 利用突变或定向进化技术改善生物催化剂性能 利用重组DNA技术大规模生产生物催化剂 利用有机溶剂或共溶剂开发新的反应体系 体内或体外合成的多酶体系 克服底物和产物抑制 精细化工品或医药合成技术的放大 辅因子再生 生物催化剂的修饰
生物催化剂的固定化

酶工程基本原理课件

酶工程基本原理课件
2.2 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fit hypothesis) 1958年,Koshland提出了诱导契合学说,其主要内涵
是:当酶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的诱导 ,其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分子结合或催化的变化,酶 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以发挥酶的催化功能。
酶工程基本原理课件
9
锁 钥 学说
关换别区句4.构域话酸酶,说碱多这,催为个 酶化代特的谢定活区性代域中谢即心调酶是节的酶酶活分,5性子由.微中上别环心 的构境与(部ac的底位tiv物影的e 结c变响en合构te并r),
改催邻变化近酶反效的应应活的是性指特,A定和别基B构两团个部或底位特物的定分变子区构结域合也。在是酶通分过子与的结一合个部配位上,
电荷中继网: Ser195—His57—Asp102氢键体系。 通过电荷中继网进行酸碱催化及共价催化。
没有底物时, Ser195—His57—Asp102形成一个 氢键体系,His57是去质子化状态, Asp102的 COO-通过氢键定位并固定His57。
结合底物时: His57从Ser195接受一个质子,增 加了Ser195羟基氧原子对底物的亲核攻击性,
按一定的方向重叠或交叉,这一方向稍有偏离,反应就难以进行
或例增加如很溶大菌能酶量:才由能12进9行个,A这A种构酶成活, 性而部构位成赋活予性底物中的心这的一A方A向
性有即定:G向lu效35应, A。sp52, Try62, Asp101(Gly101) 构成.
酶工程基本原理课件
8
CH 2.1 酶的结构和功能
酶工程基本原理课件
2
CH 1.1 酶的基本概念
2剂只变1证法蛋物专酶3化底类是反明进白酶例酸酮质一剂物酶酶似催应具了行质如生酸酶一进性是绝,的相是酶,化述催:成生有的研两的般对行。根分对蛋作C一乳L成酶反度化C,究部专据子化催情相-=为专H乳酸D白种在应,O酶一结研;分学反-况生同化酸脱一乳生的性催的并构质究,物本下类而氢酸应性活专是、物化进不催乳酶蛋D酶质,型一指空是具性-酸催化反行改(的白是L一的化一间指脱乳剂有a化应,变化质程种构蛋c个氢反酸,一t剂时此反a专度酶型酶学部白t脱结应其种e,,,外应只及一本分d氢催质构,能e可构能在其,的h酶化质称,性完主y分象催够(催d本酶平反E,为H这整r要为的化和催Co应-化身在衡g可辅绝不一一的是1Ce的化高.活n不催。1对-同种用基C点酶a对专.一1H效sO性专发化酶都底.e研酶一是2包某H类E8一物表上生 反 催性性)究 蛋C被括一却性进现结与化应化远1蛋白只生蛋化和行出.构1远无学时反.能白,相一专物1白学超相.机2改,应催对种一质非化7质键过似)化催专变仅的反性催的蛋无学和的催的一应。化化,改动机方白所非化性,丙催丙。酮

酶工程概述PPT课件

酶工程概述PPT课件

第6页/共38页
⑶水解酶类 水解酶类用于催化底物发生水解反应,水解酶在生物体内担负降解的作用。水
解酶类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重要酶。
例如:淀粉的水解 (C6H10O5)n + nH2O 淀粉
淀粉酶 nC6H12O6 葡萄糖
又如: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下水解
蛋白质
蛋白酶 多肽
水解
蛋白酶 氨基酸
水解
第7页/共38页
后,得到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结合蛋白质是由单纯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组成,非蛋 白质部分称之为辅基。
例如:核蛋白(含核酸)、糖蛋白(含多糖)、脂蛋白(含脂类)、磷蛋白 (含磷酸)、金属蛋白(含金属)等。
酶同样也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两大类。单纯酶是由单纯蛋白质组成的酶,其 催化活性仅由其酶蛋白部分决定;而结合酶是由单纯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组成,其催 化活性除酶蛋白部分外,还需要金属离子或其它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作为酶的辅助因 子。
氢的方式进行。脱氢为氧化,加氢为还原。氧化还原酶类是生物获取能量的一种重 要酶。
例如: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成葡萄糖酸。
CH2OH │ (CHOH)4 │
CHO
葡萄糖氧化酶 + O2
COOH
│ (CHOH)4 │
CHO
+ H2O
又如:细胞内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醛,使乙醇脱氢酶的辅酶
酶蛋白的结合较为松散,可用透析法将辅酶透析出来 。 例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H3C
N
N
NH2 S
N
+
Cl-
CH2CH2OH CH3
H3C
N
O
NH
H3C
N
N
O

酶工程2016课件

酶工程2016课件

有利于底物与产物的扩散,但 反应条件要求高,制备成本也 高。
21
(二)固定化酶的性质
酶分子经固相化后,从游离态变为结合态。酶分子处在一个与游 离态酶完全不同的微环境中,微环境的许多性质会影响酶原有的性质。 微环境的化学组成 与酶相结合的表面结构 底物进入与底物排出微环境的速度 微环境的局部pH

A.物理吸附法:用物理方法将酶吸附于不溶性载体上的固定化方 法。如活性碳,多孔玻璃,树脂等

优点:操作简单,可选用不同电荷和不同形状的载体,有可能 固定化和纯化过程同时实现,酶失活后载体仍可再生。

缺点:最适吸附酶量无规律可循,吸附量与酶活力不一定呈平
行关系,酶与载体结合力不强,酶易于脱落,导致酶活下降并
物量指标相关:

H2O2产生速率 O2消耗速率

电子传递量
32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开发的进展:可以将分为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三代 第一代:用电极测量电化学
反应中电极阴极上O2的减少
和测量电化学反应中电极阳 极上H2O2的生成。 第二代:通过外加小分子游 离的电子传递体在酶的活性 中心和电极之间传递电子, 电极上形成电流的变化。
11
(三)沉淀分离
沉淀分离方法
盐析沉淀法
分离原理
不同蛋白质在不同的盐浓度条件下溶解度不同,在酶液中添加一定 浓度的中性盐,使酶或杂质从溶液中析出沉淀
等电点沉淀法
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不同的两性电解质有不同的等
电点,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
有机溶剂沉淀法
酶与其它杂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添加一定量的某种有机 溶剂,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工程的主要内容:
• 酶制剂的生产:如微生物酶的发酵和提取,动植物 中酶的提取及鉴定技术等
• 酶分子修饰改造
• 酶的固定化、细胞的固定化 • 酶反应器的研制和应用 其中固定化酶技术是酶工程的核心。实际上有了酶的固 定化技术,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利用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
2018/7/21 3
二、酶的发酵生产
课堂讨论:在有关菌种培养条件优化
的研究方案中在培养基中加入吐温或
EDTA,有何意义。
2018/7/21
7
三、酶的分离纯化
酶的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细胞破碎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细胞 发酵液
酶提取
酶分离纯化
酶浓缩
酶贮存 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 离,层析分离,电泳分离,萃 取分离,结晶分离等。
8
三、酶的分离纯化
生产周期短,易培养
培养原料廉价易得 产酶性能稳定,产量高,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
产生的酶容易分离纯化,最好产生的是胞外酶
不是致病菌,安全可靠。
2018/7/21
5
二、酶的发酵生产
常用的产酶菌:
– E.coli :是应用最广泛的产酶菌。分泌胞内酶,经细胞破碎分离得到。
在工业上用于生产谷氨酸脱羧酶、天门冬氨酸酶、青霉素酰化酶、β-半 乳糖苷酶。枯草杆菌:主要用于生产α-淀粉酶、β-葡萄糖氧化酶、碱 性磷酸脂酶。 – 曲酶(黑曲酶和黄曲酶):主要生产糖化酶、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 葡萄糖氧化酶、氨基酰化酶和脂肪酶。 – 啤酒酵母:用于酿造啤酒、酒精、饮料、面包等

A.物理吸附法:用物理方法将酶吸附于不溶性载体上的固定化方 法。如活性碳,多孔玻璃,树脂等

优点:操作简单,可选用不同电荷和不同形状的载体,有可能 固定化和纯化过程同时实现,酶失活后载体仍可再生。

缺点:最适吸附酶量无规律可循,吸附量与酶活力不一定呈平
行关系,酶与载体结合力不强,酶易于脱落,导致酶活下降并
课堂讨论:有些生物学家热衷于研究极端环境下 的微生物,其可能的意义是什么?
2018/7/21 6
二、酶的发酵生产
酶的发酵生产工艺条件:
– 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PH。
– 发酵工艺参数控制:
• 温度控制 • 通气与搅拌 • PH控制
– 提高酶产量的措施
– 添加诱导物 – 控制阻遏物浓度 – 添加表面活性剂 – 添加产酶促进剂

采用缓冲体系:防PH大幅度变化而失活 添加保护剂:防止活性基团(活性中心)受影响 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其他保护措施:温度,PH,搅拌,光照,氧化等影响
10
(二)酶的抽提
提取方法 盐溶液提取 酸溶液提取 使用的溶剂或溶液 0.02~0.5M的盐溶液 PH2~6的水溶液 提取对象 用于提取在低浓度盐溶液中溶解度较大的酶 用于提取在稀酸溶液中溶解度大,且稳定性 较好的酶 碱溶液提取 PH8~12的水溶液 用于提取在稀碱溶液中溶解度大且稳定性较 好的酶 有机溶剂提取 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 用于提取那些与脂质结合牢固或含有较多非 极性基团的酶
酶工程专题
2018/7/21
1
一、概述
酶的古典定义: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酶 是生物催化剂。 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核酸,核酶也是生物催化剂。
课堂讨论:有学者将酶定义为生物催化剂,包括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 质和核酸。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为了加以区别,就把具有催化功能的蛋 白质定义为酶,而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酸定义为核酶。你的观点是?
11
(三)沉淀分离
沉淀分离方法
盐析沉淀法
分离原理
不同蛋白质在不同的盐浓度条件下溶解度不同,在酶液中添加一定 浓度的中性盐,使酶或杂质从溶液中析出沉淀
等电点沉淀法
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不同的两性电解质有不同的等
电点,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
有机溶剂沉淀法
酶与其它杂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添加一定量的某种有机 溶剂,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
(一) 细胞破碎
JY92-II D超声波 细胞粉碎机 高 压 细 胞 破 碎 机 细 胞 破 碎 珠
9Hale Waihona Puke 许多酶存在于细胞内。 为了提取这些胞内酶, 首先需要对细胞进行破 碎处理。
1)机械破碎 2)物理破碎
3)化学破碎
4)酶解破碎
DY89-I型 电动玻璃匀浆机
胞外酶不需要进行细胞破碎处理!
细胞破碎要防止酶失活
商业用酶的来源:
植物:如淀粉酶、木瓜蛋白酶等
动物:如胰酶、凝乳酶、尿激酶等 微生物:酶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来源。 微生物生长繁殖快、周期短、产量高 微生物培养方法简单、经济 微生物菌株种类多,酶的品种多 微生物高产产酶菌种培育相对容易
2018/7/21
4
二、酶的发酵生产
优良产酶菌种的标准
复合沉淀法
在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使它与酶形成复合物而沉淀下来
12
四、 酶的固定化
(一)固定化酶的制备 1、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的定义:
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体讲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 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 的酶制剂。制备固定化酶的过程称为酶的固定化。固定化所采用的酶, 可以是纯化的酶,也可以是结合在菌体(死细胞)或细胞碎片上的酶 或酶系。
污染产物。
16

B、离子结合法:酶通过离子键结合于
具有离子交换基的水不溶性载体上。如:
DEAE-纤维素等

优点:操作简单,处理条件温和,酶
的高级结构和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
不易被破坏。
13
2、固定化酶的特点

可以多次使用,酶的稳定性提高; 反应后,酶与底物和产物易于分开,产物中无残留酶,易于纯化。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实现转化反应的连续化和自动控制;
酶的利用率高,单位酶催化的底物量增加,用酶量少; 比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14
3、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15
(1)载体结合法:将酶结合于不溶性载体上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作用特点:
高效性 专一性 (高度的催化效能) (对底物的选择性)
不稳定性(容易失活)
2018/7/21 2
一、概述
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 的技术学科。它是从应用的目的出发研究酶、应用酶的特异催 化性能,并通过工程化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