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移植术

合集下载

软骨再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软骨再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软骨再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软骨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它覆盖着关节表面和气管等内腔。

软骨的特点是不含血管和神经,不能自行修复。

因此,软骨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中的难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细胞和生物材料学的发展,科学家们正不断探索软骨再生的新方法。

本文将探讨软骨再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一、研究现状1. 自体软骨移植过去,自体软骨移植一直是治疗软骨损伤的主要手段。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用患者自己的软骨,在免疫方面相对较好。

但是,由于损伤面积大、愈合时间长且损伤后容易出现二次损伤,自体软骨移植仅适用于少量软骨损伤的治疗。

2. 生物活性材料种植生物活性材料种植旨在创造一种模拟自然软骨环境的“人工软骨”来治疗软骨损伤。

该方法的优点是手术简单、愈合时间短、可实现较好的组织工程。

但是,生物活性材料种植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材料与周围组织的相容性、材料的耐久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3. 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在体内或外培养细胞,以帮助软骨修复和再生。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用患者自己的细胞进行修复,以减少排斥等问题。

但是,细胞治疗依赖于术前和术后细胞的收集和培养,操作难度大,治疗成本高。

4.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人工合成的DNA编码人类生长因子或身体自身产生的基因从体外转移到体内,以促进生理过程或抗疾病。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在体内产生有利于软骨生长的蛋白质,具有强大的生物功能活性和跨界治疗优势,但其技术仍处于研发状态,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研究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软骨再生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1. 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制造技术,可制造复杂形状的人工软骨,如人工氧化膜、人工骨和人工软骨等。

它的研究前景广阔,例如使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制造氧化膜、细胞外基质、骨基质、骨骼肌细胞和软骨细胞等活性材料,将为人类生产高质量、完全定制、精确合适的材料。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指定基因的定点突变或修剪,以产生所需的基因变异的技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

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
A s atObet e T t ytef s it s g s ohn r uorft rpicrl edfc ne r r- bt c: jc v os d ai lyo ui t coda at a ar ata eet udr t o r i u h e bi f n o e l g to e ig s ah soy Meh d T eew r 6 pt nssf rdf m crl edfc nk e itT ecl di l s ohnr cp . to s hr ee1 ai t uf e o a i g e t i nej n. h yi r a ot coda e e r ta es o n c e l atg f eehretdf m nnw i t er ga ao n ej n adt npatdt df t ea at rpi te uor t w r avs o o -eg - ai r f e it n r sl e e ci e ear h as er hb n e k o a n o e v r o
维普资讯

4 0。 9
临床 骨 科 杂 志
Jun lfCii l r oad s 2 0 e :0 6 o ra o l c t p ei 0 7D c1 ( ) naO h c

临床 研 究 ・
自体 骨 软 骨 移 植 治疗 股 骨髁 关 节 软 骨 缺 损
d fc s y tma i r h b l a in w sp r r d a d MRIW h c e f ro ea in Re u t T e c ii a y - e e t.S se t e a i tt a e o me n c i o f a c e k d at p rt . s l s e o s h l c l s mp n

软骨移植手术记录模板

软骨移植手术记录模板

软骨移植手术记录模板
关节软骨具有坚韧弹性好和摩擦系数小的力学特性,这些特性与其组成成份,含量及排列结构密切相关。

它可由于撞击剪切和摩擦等外力导致损伤。

通常情况下软骨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这导致了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差。

对于人来说,软骨缺损面积小于2 cm2为小面积缺损,2-10 cm2为中等面积缺损,大于10 cm2为大面积缺损。

小面积缺损即不能自身修复,最终会导致骨性关节炎从而致残。

关节软骨的选择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自体骨软骨移植是--种修复软骨缺损的较为可靠、可行的方法。

由于均为活细胞,且无排斥反应,能快速结合等优点故较易成活。

但其来源受限,常另需做切口,增加患者痛苦,且造成另一部分骨软骨缺损,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异体骨软骨移植材料获得相对较易,大小形状不受限制,且具有生物活性与受体部分能发生生物愈合,为重建关节和肢体功能提供了条件。

软骨损伤修复新技术之软骨块胶体移植技术

软骨损伤修复新技术之软骨块胶体移植技术

软骨损伤修复新技术之软骨块胶体移植技术熟悉软骨损伤或者经历过软骨损伤的人都知道,软骨损伤的修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大夫都承认是世界难题。

一旦软骨损伤,很不幸,你将付出后半生伴随这样那样不舒服的代价。

在国内,目前的软骨修复技术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文献介绍的都是病灶清理+微骨折技术(MICROFRACTURE),自体软骨移植技术(OATS即oateochondral autograft)),软骨细胞移植技术(MACI)。

对于足踝的软骨损伤,清理+微骨折技术是一线手术选择,自提软骨移植是二线手术选择,软骨细胞移植手术据我所知目前国内还没用应用在脚踝手术上,膝盖软骨修补或许已经少量开展。

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技术。

微骨折技术属于骨髓刺激技术的一种,手术时首先把坏死软骨清理干净,露出骨床,然后骨床上钻孔,依靠骨床上渗出的血滴在软骨缺损池中形成血凝块,来修复损伤的软骨。

新形成的血凝块组织是纤维软骨。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微骨折技术对于损伤范围10mm以内的患者效果良好,较大损伤的效果并不理想。

微骨折后一切就都ok了吗?目前了解好像并不是如此,这些纤维软骨修复组织据国外网友反馈也就是能用5年而已。

所以,微骨折技术是一个并不完美的修复技术。

对于微骨折手术不佳的患者,一般就要用到自体软骨移植技术。

该技术是将软骨缺损处用刀具旋出一个骨柱,形成了接受坑,然后从膝盖非负重区取软骨柱(华山开展较多),或髂骨或小腿骨取一块柱状骨(北三开展较多),填充到接受坑内。

由于距骨是夹在胫骨和腓骨之间,很不幸,软骨移植手术操作时基本都需要将内踝切除(因为距骨骨软骨损伤内侧部位较多),以使距骨充分露出,而并不能在关节镜下操作。

该手术据大夫说效果很好,但缺点也显而易见:1 内踝切除致二次伤害大;2 一旦手术失败,基本没有补救机会。

因此,建议选择植骨手术需要非常慎重,至少关节镜清理或微骨折等别的技术用过无效再选择植骨。

最后说一下MACI(matrix-induced 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手术,即软骨细胞移植手术。

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

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

西南军医2020年9月第22卷第5期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 in Southwest China,Vol.22,No.5,Sept.,2020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injury of the talus ,OIT )是指距骨滑车骨软骨受到局限性的损伤或破坏,引起局部的踝关节软骨发生剥脱,并累及至软骨深层下骨[1],临床常常表现为关节肿胀、负重步行疼痛明显、踝关节活动性差[2]。

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们采用软骨移植术治疗30例OIT 患者,旨在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在术前均经X 线片检查和MRI 扫描证实为距骨骨软骨损伤;②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其他部位严重骨折或多发骨折患者;②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患者。

1.2病例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65(31.46±6.77)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12例,砸伤10例,扭伤8例;损伤部位:左侧17例,右侧13例,内侧18例,外侧12例。

距骨损伤类型:创伤性骨软骨缺损20例,剥脱性骨软骨炎9例,局灶性骨关节炎1例。

损伤面积1.5~3.5(2.3±0.9)cm 2。

1.3手术方法全身麻醉。

患者仰卧位,上气囊止血带,压力设为45kPa ,计时1h 。

按损伤部位选患侧踝关节内侧或后内侧手术入路,切口长5cm ,显露内踝及踝穴。

将2枚直径2.0mm 克氏针打入内踝作为螺钉固定标记。

拔除克氏针后用摆锯截骨显露距骨,内侧损伤者在内踝尖近端2.5cm 处行斜型截骨,外侧损伤采用外踝腓骨截骨。

术中见距骨关节软骨面损伤,软骨脱落或表面不光滑。

测量软骨面的损伤范围,切除距骨内病损骨组织。

用克氏针打磨缺损区,直至缺损区渗血满意。

同侧膝关节外侧膑旁入路,切口长5cm ,显露股骨外髁软骨面内侧非负重区,用骨软骨取出器于股骨外髁软骨面内侧非负重区打入并取出1cm 深,直径0.5cm 的相邻圆柱状骨2枚。

自体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缺损23例

自体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缺损23例

・临 床 医 学 ・
自体 软 骨镶 嵌 移 植 术 治 疗 膝 关 节 股 骨髁 软 骨 缺 损 2 3例
张廷玖 , 张 东, 曾凡伟 , 庾 明, 王枰 稀
[ 摘要 ] 目的 : 评 估 自体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股骨髁 软骨 缺损 临床疗效 。方法: 2 3例膝关节 股骨髁 软骨缺损患者均接受
自体 软骨镶嵌 移植术 , 并对其 L y s h o l m评分 、 国际软骨修复学会 ( I C R S ) 评级、 MR I 检查及 二次关节镜 复查取 活检组织 学检查 , 评估 其临床疗效 。结果: 术后 6个月 的优 秀率 与术前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1 ) , I C R S评级较术前 明显 改善 ( P< 0 . 0 1 ) 。 3例 随访期 间出现肿胀 和疼痛 , 接受关节腔抽液及灌洗治疗恢 复 良好 。未发现骨性关节炎 、 深部 感染 、 血栓栓塞 等并发症 。 结 论: 自体镶嵌 骨移植术 治疗 股骨髁负重区局限性软骨损伤临床疗效确切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软骨缺损 ; 自体骨 软骨移植 ; 关节镜
[ 中国图书 资料 分类 法分类号]R o f t he mo s a i c pl a s t y wi t h a ut o l o g o u s c a r t i l a g e i n
1 3 1 4
J B e n g b u Me d C o l l , Oc t o b e r 2 0 1 3, Vo 1 . 3 8, No . 1 0
[ 文 章编 号]1 0 0 0 - 2 2 0 0 ( 2 0 1 3 ) 1 0 — 1 3 1 4 - 0 3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t h e c a r t i l a g i n o u s l e s i o n s o f k n e e j o i n t i n 2 3 c a s e s

双踝胫距关节新鲜异体骨软骨移植术

双踝胫距关节新鲜异体骨软骨移植术
2 9 %, 患者 主观 满 意度 仍较 高 。异体 骨 软骨 移植 术 的 失败 亦 不会使 进 一 步
的手 术 方 式选 择 受 限 。 因此 , 对 于 经谨 慎 挑 选 的进 展性 胫 距 关 节 炎 患者 , 图 1 异 体 骨 软 骨 移 植 术 后 6年 踝 关 节 双 踩胫 距 关 节异体 骨 软骨移 植 术 可 以作 为一种 有 效的替 代 治疗 方法 。
中 国骨 科 临床 与基 础 研 究 杂 志 h o pJC / i nBa s i c Re s , A p t 2 0 1 3 V o 1 . 5 , No . 2
・ 1 2 3 ・
骨科 快 讯
双踝胫 距关节新鲜异体 骨软 骨移植 术
平 均 随访 时 间5 . 3 年( 2 - v1 1 年) 。8 6 踩 中3 6 踝( 4 2 %) 术后 需行进 一 步 手术, 2 5 踝( 2 9 %) 评 估 为手 术 失败 , 接 受 与移植 相 关的 再次 手术 ( 移植 翻 修
1 0例 、 关 节 融 合 术 7例 、 全踝 关 节 置 换 术 6例 、 膝 下 截 肢 术 2例 ) , 1 1 踝
岁, 符合 关 国组 织库 联 合 会标 准 。评 估 内容 包括 再 手术 的 频 率和 类型 , O l e r u d — Mo l a n d e r 踩 关 节 评分 , 疼
痛、 功 能及 患者 满 意度 ; 同时拍摄 X线片评 价植 骨 愈合 、 关 节 间隙狭 窄情 况和 骨塌 陷程 度 。
结果。
收集 1 9 9 9 至2 0 0 8 年间8 4 例( 8 8 踝) 行 双踝 胫 距 关 节 异体 骨软 骨 移植 的连 续 患者 , 其 中8 2 例( 8 6 踝)

自体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术中的护理体会

自体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术中的护理体会

自体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术中的护理体会鼻尖圆钝、鼻尖低平是中国女性常见的鼻部形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要求进行鼻尖整形术,以使面部各个器官达到和谐美观。

当前行鼻尖整形的材料很多,如膨体、自体鼻中隔软骨、肋软骨、耳廓软骨等。

我院自2008年~2009年应用自体软骨移植塑形鼻尖共35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鼻尖圆钝、鼻尖低平的患者初始要求行鼻尖整形术,其中女性30例,男性5例,年龄23~30岁,术前鼻前庭区皮肤均无感染病灶,所有患者近期无感冒、流鼻涕等症状,女性手术避开月经期进行。

1.2手术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采用鼻小柱“飞鸟形”切口,切开皮肤后暴露鼻翼大软骨,切除其间的脂肪、结缔组织及鼻翼大软骨外侧脚的上外侧端。

以5-0丝线水平褥式缝合鼻翼大软骨内侧脚、穹窿部,以缩小鼻小柱宽度及延长鼻小柱,移植软骨取自肋软骨者10例,来自耳甲软骨20例,鼻中隔作为供区5例。

将切取的软骨按照鼻尖低平的不同程度进行塑形、移植。

1.3 结果:术后一周拆除鼻尖缝线,所有患者鼻尖外形良好,经护理干预后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现象,两例患者术后第2日鼻尖部皮肤轻度红肿,给予对症处理,红肿消退。

供软骨区无血肿、穿孔、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

2 护理2.1术前护理:要求行鼻尖整形的患者大多是身体健康的爱美人士,对手术抱有较大的期待,甚至是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护理人员要通过耐心的术前沟通来了解患者的求美动机,特别对一些要求较高的患者应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其内心深处的明星效应,引导患者以更实际的眼光来看待自己鼻尖的缺陷,从而避免术后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2.2鼻部切口的护理:切口拆线前嘱患者忌辛辣刺激食物,常规给予抗生素静点5~7天以预防切口感染。

术后24h密切观察,防止鼻部术区敷料被血性渗出物浸透,如发现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换药,取出鼻孔填塞的纱布,以碘伏消毒切口,重新填塞鼻孔,避免逆行感染。

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治疗股骨髁骨软骨缺损

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治疗股骨髁骨软骨缺损

正常 的透 明软骨 , 将缺损 区边缘修整光 滑, 基底打磨刨 削到软
骨下骨质 。直视下根据病 灶的大小 , 在导标 的引导下钻洞 , 钻 洞 的直径可根 据情 况选 4 5 3 5 2 7 m的 导标 , . 、 . 、 .m 每个钻 洞之 间相 隔大约 l m, m 相互平 行 , 深度 1r 。 5 m a
大小 的受 区骨洞推入 , 待所 有的移植骨块植入受 区后 , 用棒 轻
击移植骨块 , 使受 区移植 骨块 软骨 面 与关 节平面融 为一弧面 , 移植骨块 间较 大的间隙可用松质骨 片填 塞。
完全达到宿 主要求 。本 组手术 近期 优 良率达 到 8 .% , 75 近期
疗效满意 , 长期疗 效需 进~步观察 。
2 手 术 方法
2 1 关节镜检查 . 首先对病人进行 全面的 关节 镜检查 , 明确 损伤 的部位 及范 围。
向外 渗露 ; ②移植物 区内的细 胞在重 力 等原 凶影 响下会 分布 不均 , 从而使再生的软骨 面不平 整 ; 移植 前 , 骨细胞 在体 ③ 软
22 受区准备 .
用刮匙或手术刀 片清理缺损 区 , 直至 显露出
3 治疗 结 果
3 1 关节功能评 价标准 采用 Lso 膝关节评 分表பைடு நூலகம் 行 . y l 1 hm J
评价 。Ls l yt m膝关节 评分 结果 分 为优秀 ( 4分) 良好 ( 4  ̄ >9 、 8
±36岁。左膝 1 例 , . 1 右膝 1 3例。均有膝关节疼痛 , 6例伴有 弹响 , 例伴有 交 锁 , 中 1 4 其 0例有 明 显外 伤史 。2 病人 均 4例
行关 节镜检查 ,0例为 股 骨外髁 负 重 面局 灶性 软骨 损伤 ,4 1 1 例为股骨 内髁负重 面局灶性 软骨损 伤 创 面直径 l .c 。 ~30m

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比较

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比较

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临床疗效,寻找更加理想的治疗手段。

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OLT患者,随机分为甲组(采取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和乙组(微骨折手术),均在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踝关节疼痛改善及治疗效果。

结果:甲组术后3个月、6个月踝关节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乙组的82.35%,两组各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减轻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优势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距骨骨软骨损伤;踝关节镜;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微骨折手术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是踝关节常见损伤,常发生在剧烈运动后,一般表现为疼痛、肿胀、踝关节功能障碍等,如治疗不及时后期可能出现足踝部畸形、踝关节骨关节炎等严重后遗症。

现阶段针对OLT多采用保守治疗、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等,采用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与微骨折手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但国内关于两者的疗效报道相对较少[1]。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8例OL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OLT患者,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确诊,符合OLT临床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踝关节镜下手术适应症;③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部位严重骨折、关节僵直;②软骨损伤面积>2cm2;③有精神疾病史或依从性较差。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4例,甲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2.43±7.64)岁,单侧病灶25例,双侧病灶9例,软骨损伤面积3.70-12.49cm2,MRI分期Ⅰ期13例,Ⅱ期21例。

自体软骨-软骨膜移植重建手指关节面11例

自体软骨-软骨膜移植重建手指关节面11例
tua rl e e csS cnt cteo tufc. e o sA ogoa 1 ptns i n jr srmO t 0 5 i lrata f t, a tr osu t i r eM t d : m n tl a etwt h di ui o c2 0 c c ig d e O so e r jns a h h t 1 i h a n e f .
Y — un, U N T i h n WA G ∞ , O G G o l g L Z oL n . e at e tfO to a dc , eB f P o l Ho i l i a Y A a ze , N q — G N u —n , 1 u — i D p r n r p e i t u epe i g m o h s h s t pa
的 。方 法 :0 5年 l 20 0月至 2 0 0 9年 1 0月治 疗 l 1例 手 外伤 患 者 , 中 男 7例 , 4例 ; 龄 1  ̄ 0岁 , 均 2 其 女 年 75 平 9岁 ; 伴 均
有严 重 手指 关节 毁损 。 行 自体 软骨 一 骨膜 移 植 术 , 进 软 术后 指 导 其进 行 适 当的 功能 锻 炼 。 后按 手部 关 节 的 综合 评 分 法 术
oS eze ,h nhn 5 8 1 , un dn ,hn f h nhn S eze 1 12 G a gog C i a A S R T O jcieT u yh iiae eto livne a ig—e codima t rfn rh pio — B T AC bet :o td e l clf c s fn etd rl ep rh n r u ga i f e ea a v s t c n f s fe- ct a i u o t g ot r r fr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一、引言二、双侧耳甲艇软骨的解剖结构耳甲艇软骨位于外耳前部,由外耳洞和外耳道上部形成。

其形状像一只小桶,因此也被称为桶状软骨。

耳甲艇软骨由软骨层、黏膜层和砂粒骨层组成,外形弯曲,耳屏部的上部可与耳屏软骨相连。

1. 软骨层:双侧耳甲艇软骨的软骨层较厚,质地坚韧。

3. 砂粒骨层:双侧耳甲艇软骨的砂粒骨层主要由细小的骨颗粒组成。

双侧耳甲艇软骨作为鼻整形术的供体组织,其解剖结构的独特性可以使患者获得理想的整形效果。

鼻整形术中的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是一个复杂的手术过程,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鼻部检查,包括鼻腔和鼻外形的评估。

术前应做好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患者对手术的目的和效果有充分的了解。

2. 局部麻醉:手术开始前,需要给予患者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矫正鼻形:根据患者的鼻部情况,通过鼻内切口或鼻外切口进行鼻形的矫正,包括骨骼、软骨和软组织等方面。

4. 取耳甲艇软骨:由于双侧耳甲艇软骨的解剖结构独特,手术中需要小心取出正确的软骨组织,并保持其完整性。

5. 镜像移植:取出的耳甲艇软骨经过特殊的处理后,可以进行镜像移植,即将双侧耳甲艇软骨按照对称的原则植入鼻部,以达到丰满和协调的效果。

6. 修正整形:根据术后效果的评估,可以适当进行整形的修正,以达到理想的整形效果。

1. 鼻部外形改善:双侧耳甲艇软骨可以有效改善鼻部的外形,使之更加协调和美观。

2. 鼻部功能改善: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可以解决一些鼻部功能性问题,如呼吸困难等。

3. 术后恢复快:由于双侧耳甲艇软骨是自体组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

总结: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是一种重要的鼻整形术方法,其作为供体组织的耳甲艇软骨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优良的临床效果。

通过合理运用双侧耳甲艇软骨的镜像移植,可以使患者获得理想的整形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美观水平。

距骨软骨移植手术经历

距骨软骨移植手术经历

距骨软骨移植手术经历骨软骨移植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主要用于修复和重建关节软骨损伤或缺损的情况。

以下是关于骨软骨移植手术的经历的多个角度的回答:1. 手术前的准备:在进行骨软骨移植手术之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评估患者的适宜程度。

医生可能还会要求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MRI或CT扫描,以更准确地了解损伤的情况。

此外,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停止使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物,以减少手术风险。

2. 手术过程:骨软骨移植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直接暴露受损的关节表面。

然后,医生会清除损伤的软骨组织,并准备好移植物。

移植物可以来自患者自身的健康关节(自体移植)或供体(异体移植)。

移植物通常包括骨块和软骨组织,可以修复或重建受损的关节表面。

最后,医生会固定移植物,通常使用螺钉、钉子或其他骨科材料。

3. 手术后的恢复:骨软骨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进行恢复。

这可能包括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使用支具或拐杖来减轻关节的负担。

康复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活动和承受重量,以免影响移植物的愈合和关节的稳定性。

4. 风险和并发症:骨软骨移植手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可能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移植物的不稳定或松动、关节僵硬、神经或血管损伤等。

此外,术后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康复困难。

总结:骨软骨移植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修复和重建关节软骨损伤或缺损。

手术前的准备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手术过程涉及清除损伤的软骨组织和移植健康的骨块和软骨组织。

手术后的恢复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并注意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每个患者的经历和康复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手术前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咨询。

异体新鲜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大块囊性骨软骨缺损

异体新鲜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大块囊性骨软骨缺损
2 0 ,2 6 : 9 0 3 2 ( ) 3 7—39 9.
过 实验表 明 , O浓 度 与兔 关 节 软 骨 细胞 凋 亡 之 间 N 存在 时 间和剂 量 效应 现象 , 浓度 的 N 高 O诱 导 软 骨 细胞 凋亡异 常 增 高 , 高浓 度 的 N 过 O可 引 起 软 骨 细
能与 生理盐 水 持续 冲洗减 少 了术后 出血 并 冲走 众 多 的炎 性损 害 因子有关 。
00 2400 37 ; 是在 第 4周 时 , 组 比较差 异 .0 、.0 )但 两
并无统 计学 意义 ( 0 12 。 P= . 7 )
3 讨 论
3 1 膝 关节镜 治 疗 膝关 节 骨性 关 节炎 中对 No 水 .
平的影 响
关 节软骨 的变 性及完 整性 损 害是膝关 节
参考 文献 :
[] 刘 1 涛, 徐 斌 ,h 海富 , 膝骨性关节 炎关节镜下分期诊疗 等.
骨性 关 节 炎 出 现 最 早 也 是 最 主 要 的 病 理 改 变 , 与
N O的变 化 密切 相 关 。N O在 抑 制 软 骨 细 胞 增 殖 的 同时 , 可 以诱 导软骨 细胞 的凋 亡 。王传 家 等 _ 通 也 4
而 降低 患膝 的炎症 反 应 , 很 大 程 度 上减 轻 了致 痛 在
用均值 t 验 和方差 F检 验 。 检
2 结 果
因素 , 善 了膝关节 腔 的 内环 境 , 改 有助 于膝关 节休 息
痛 、 动痛 的控制 。从 本组结 果看 , 活 单纯 关 节镜 治疗
两组 患者 治 疗 后症 状 都 明显 减 轻 , N 其 O在 不 同时段 的浓 度变 化结 果 见 表 1 。关 节 液 中 N O浓度 术后不 同时段 较 术 前 比较 均 降 低 , 术 后 2 在 4 h时 N O浓 度最低 , 以后 逐 渐 升 高 , 是 在 第 4周 时 , 但 关

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

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

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作者:梅素华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19期【关键词】距骨;骨软骨损伤;微骨折手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243-02距骨骨软骨损伤是骨外科常见疾病,是临床多发性踝关节软骨组织损伤,患者距骨滑车关节软骨受相关病理因素作用,产生脱离、剥落,或累及软骨下骨引起踝关节的交锁,多表现出关节酸痛和下肢的僵硬、无力等。

距骨骨软骨损伤多需手术以修复患者纤维软骨,改善关节活动,提高预后。

踝关节镜下辅助的自体骨软骨移植可提供完整的透明软骨从而改善手术疗效,但目前与微骨折手术相比其疗效尚存争议。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自体骨软骨移植同常规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的疗效等,为临床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治疗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90例,入选患者均经X线及MRI确诊为距骨骨软骨损伤,本研究排除了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有心、肝肾等基础病的患者。

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微骨折手术组(A组)及自体骨软骨移植组(B 组),每组45例,其中A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38.21±6.30)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3.13±0.74)年,左侧损伤者25例,右侧20例,软骨缺损面积0.5~3.0cm2,平均(1.83±0.46)cm2;B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39.02±6.61)岁,病程6个月~3.8年,平均(3.04±0.59)年,左侧损伤者23例,右侧22例,软骨缺损面积0.5~3.5cm2,平均(1.92±0.53)cm2,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距骨骨软骨损伤部位及软骨缺损面积等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

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
注 : = 20 1 2 .5 2,P<O0 .1
有部分 通过 阴道黏 膜吸收入循环 系统 ,给药 后约69 尿中排 出,它  ̄ hh F 在体 内代谢快 ,抑制宫颈胶 原合成酶 ,使 胶原纤维 的合 成降低 ,起 到
软化宫 颈的作用 ,有利于宫颈扩 张 。 采用 补佳 乐配 伍 卡孕栓 ,宫颈 松弛 程度 ,疼 痛 反应和 取器 成功 率 ,结 果均优于对 照组 ,且无 明显药物不 良反应 ,轻度 恶心 、腹泻 未 经处 理 自行痊 愈 ,子 宫内膜 无 明显增 厚 。补佳 乐配 伍卡 孕栓 ,协 同 增效 ,有明 显松 弛宫颈和 镇痛作 用 ,可增 加绝经期妇 女取 出I D U 成功
女 取 出I D的成功率 以及减少 不 良反应 ,日益 受到重视 。在取器 过程 U
中 ,由于 绝经 期妇 女卵 巢功 能衰 退 ,雌激 素水 平 下降 ,阴道 黏 膜变 薄 ,宫 颈萎缩变硬 ,宫 口紧 闭 ,难 以扩 张 ,宫体萎 缩 ,子宫 内膜 、肌 层 变薄 ,导致I D变形 、移位 ,甚至嵌 顿肌壁 ,从 而使 I D 出困难 U U 取
国睚|囡—圈同
2 1 年 9月第 9卷 第 2 期 0 1 6

临床研究 ・ 1 0 5
的宫 颈除上皮成分 外 ,主要有 纤维结缔组 织及少量平 滑肌组织 ,结 缔 组织 中有1 %弹性纤维 ,其余几 乎都 是胶原纤维 。卡孕栓 (G 5 J P 0卡前
列 甲酯栓 )是一种 前列腺 素制剂 ,栓剂给 药直接到达作 用部位 ,同时
中图分类号 :章编号 :17- 14(0 1 6 00 - 2 6 1 8 9 2 1)2 - 15 0
众所周知 ,膝关 节软骨缺损 是一种 常见疾病 。修复关节 软骨一直 是矫形 外科 中的重要 的课题 也是 亟待解 决的重要 问题 ,C etem n h s r a w 等于 16年首 次报道 了应 用于修复 游离的软骨 细胞缺损 的实验研究 , 98 第一 次提 出了关于解 决软骨 缺损 问题 的 的新 方法 [ 】 】 。现选取 中山大学 附属 惠州市 中心人 民 医院骨科住 院 的10 股骨髁 软骨 缺损患者 ,再 0例 关节镜 下在其 非负重 区的软 骨面上用 专用器械 凿取圆柱状骨 软骨 ,移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的历史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的历史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的历史
张城铭;段王平;马永胜;卫小春
【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
【年(卷),期】2024(30)1
【摘要】随着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膝关节局限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不断增多。

由于软骨损伤不能自我修复,临床上对青壮年局限性较大软骨损伤的治疗尤为棘手。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是治疗青壮年大面积软骨损伤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我国对其研究尚未得到重视和发展。

鉴于此,本刊开设“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专栏,将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发展历史和现状、软骨组织的获取和保存及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系统介绍,以期推动我国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应用与发展。

【总页数】5页(P2-6)
【作者】张城铭;段王平;马永胜;卫小春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剥脱性骨软骨炎1例——6年随访报告
2.网状微钻孔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大面积骨软骨缺损
3.踝关节牵张术联合同种异体骨软
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一例4.推动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在我国的应用5.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现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是一种常用于鼻整形术中的技术,它可以改善鼻子的形状和轮廓,帮助达到理想的鼻部外观。

本文将介绍该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是一种利用耳甲软骨进行鼻整形的方法。

耳甲软骨取材方便,形状类似于鼻中隔软骨,易于与之融合。

在手术中,医生首先从患者自身的耳甲中取出软骨片,然后将其进行切割和修整,使其符合鼻子的需求。

接下来,医生将软骨片移植到鼻部的相应位置,并通过缝合固定。

由于耳甲软骨与鼻中隔软骨形状相似,因此其移植到鼻部后能够更好地与鼻部组织融合,从而实现自然的外观。

为何要使用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技术进行鼻整形术呢?相比于传统的鼻整形手术,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具有更好的生理相容性。

软骨片取自于患者自身,避免了对其他组织的损伤和外源性物质的引入,从而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由于软骨与鼻中隔软骨形状相似,因此移植后能够更好地与鼻部组织融合,形成自然的外观和触感,避免了术后的异物感和僵硬感。

软骨的质地坚韧,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形态,帮助保持术后的效果。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技术在鼻整形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改善鼻子的桥高度、鼻尖形状和鼻翼宽度等问题。

通过移植软骨片,医生可以增加鼻梁的高度,使其更加挺拔,并且能够在不同位置进行移植,以满足个体化的需求。

软骨片还可以用于调整鼻尖的形状,使其更加立体和自然。

通过在鼻翼处移植软骨片,可以改善鼻翼的宽度,使鼻子看起来更加纤细。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个性化地进行操作,为患者打造理想的鼻部外观。

软骨移植物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软骨移植物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软骨移植物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观察粘连性中耳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鼓膜与鼓室粘膜之间的广泛粘连,临床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耳闷等。

常规治疗效果差,手术易再次粘连被认为是禁忌证。

近年来部分学者采用自身软骨作为鼓膜修补材料对粘连性中耳炎进行手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11年11月~2014年3月我们采用耳屏软骨治疗粘连性中耳炎患者12例(12耳),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9~45岁,平均年龄35.4+4.2岁。

分泌性中耳炎病史7例,慢性中耳炎病史2例,病史不明3例。

全部病例鼓膜完整,合并上鼓室内陷袋3例。

术前行纯音测听、声导抗、颞骨CT扫描与电子鼻咽镜检查。

纯音测听(0.25、0.5、1、2kHZ)骨气导差平均35.66 dBHL。

排除鼻、鼻咽部良恶性占位、乳突病变、急性炎症、咽鼓管病变及肝肾功不全、代谢综合征等。

1.2诊断标准符合2004年西安标准,患者传导性听力下降,伴耳闷或耳鸣,查体及听力学检查、CT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持粘连性中耳炎诊断。

1.3治疗方法采用局部麻醉,沿着耳屏游离缘内侧切开皮肤,保留软骨游离缘1mm左右,切除足够大小的带软骨膜软骨备用。

常规耳内切口,向前下方掀开外耳道皮肤鼓膜瓣,暴露鼓室,仔细剥离鼓室粘连,粘连重者去除部分鼓膜,并防止上皮在鼓室残留,探查咽鼓管口,分离管口粘连,凿除部分外耳道后上壁骨质,探查上鼓室及听骨链。

去除病灶组织,对听骨链不完整者植入美敦力公司的人工听骨(wullstenⅠ~Ⅲ型)。

修整植入的软骨,去除凹面的软骨膜,保留凸面软骨膜,修剪合适大小,采用全厚软骨,凸面朝向外耳道内置法修补鼓膜,注意和听骨贴合紧密,鼓室内不填塞支持物,复位外耳道皮肤鼓膜瓣,外耳道填塞明胶海绵和碘仿纱条。

术中发现有1例合并上鼓室胆脂瘤,给予清除。

术后常规治疗,植入人工听骨者头部制动一周,14天抽纱条,4周后行咽鼓管吹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tilage Injuries and RestorationWhat is an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An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occurs when there is damage to the joint surface. Injuries to the cartilage can be partial thickness (part of the way down to bone) or full-thickness (all the way down to bone). The problem with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ies is that they have very limited ability to heal.How is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ed?Cartilage injuries can occur from trauma, such a football tackle or twisting injury, or gradually over time. In addition, there are certain diseases, such as osteochondritis dessicans, which causes damage to an area of cartilage and bone in the knee without a definite cause. When there is significant loss of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the knee is considered to have “arthritis”.How do I know my articular cartilage is injured?Injuries to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most typically cause pain in the knee in the area of the damage. In addition, patients can get swelling, locking, or buckling of the knee. In some cases, it can be difficult to know for sure if cartilage damage is the reason for knee pain.Do I need x-rays, MRI’s or any othe r test?A set of x-rays is usually ordered to evaluate the bones and cartilage around the knee. The x-rays are primarily used to evaluate for arthritis and severity of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of the knee joint. If the damage is small, the x-rays may appear normal. A MRI may be ordered to look for damage to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rule out any other injuries to the knee. In some cases, the damage cannot be seen on the MRI, even though it is present.Is there other damage to the knee when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is injured?There is frequently other damage to the knee in cases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which occur at thetime of the injury. These include ligament tears or tears of the meniscus. If surgery is needed, all of the injuries will be addressed at the time of surgery.What are the treatment options for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ies?Some patients with an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improve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includes exercises, use of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s (NSAIDs), and possibly an injection of steroid. The exercise may include a program you can do at home or formal physical therapy.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some patients get better with these treatments and do not require surgery. If patients do not get better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 or have a large articular cartilage lesion, surgery may be necessary.How are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ies treated with surgery?The surgery for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ies depends on the extent of the problem. There are several surgical options, and which procedure is best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 patient’s age and activity level, the size of the lesion, and the chronicity (age) of the lesion.What are the treatment options for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ies?Some patients with an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improve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includes exercises, use of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s (NSAIDs), and possibly an injection of steroid. The exercise may include a program you can do at home or formal physical therapy.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some patients get better with these treatments and do not require surgery. If patients do not get better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 or have a large articular cartilage lesion, surgery may be necessary.How are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ies treated with surgery?The surgery for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ies depends on the extent of the problem. There are severalsurgical options, and which procedure is best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 patient’s age and activity level, the size of the lesion, and the chronicity (age) of the lesion.The first step in evaluating the lesion is usually arthroscopy. The arthroscope is a fiber optic instrument (narrower than a pen) which is put into the knee joint through small incisions. A camera is attached to the arthroscope and the image is viewed on a TV monitor. The arthroscope allows me to fully evaluate the entire knee joint, including the knee cap (patella), the cartilage surfaces, the meniscus, the ligaments (ACL & PCL), and the joint lining. Small instruments ranging from 3-5 millimeters in size are inserted through additional incisions so that I can feel the joint structures for any damage, diagnose the injury, and then repair, reconstruct, or remove the damaged tissue.Once the lesion is evaluated, there are several options for treatment. These include:▪Smoothing of the lesion and removing loose edges only (debridement)▪Techniques to stimulate scar cartilage to grow into the lesion (microfracture) ▪Techniques to replace the lesion with new cartilage (osteochondral autografts, osteochondral allografts, or 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 Each of these techniques is briefly described below.What is debridement of the articular cartilage?Debridement is performed by using small arthroscopic instruments, such as a mechanical shaver, to smooth the cartilage edges. This is performed so that there are no loose edges to irritate the joint, and to prevent the area of damage from expanding. Debridement is primarily used for small lesions, or when severe arthritis is found that involves the entire knee joint. Many patients can do well with debridement.What is the microfracture technique?Microfracture is a technique to attempt to repair damaged articular cartilage. Small holes are poked into the bone in order to allow blood and marrow healing elements into the area of missing cartilage. This technique allows scar cartilage (fibrocartilage) to fill the area where the cartilage is missing. This technique is easy to perform and can create good results in a lot of patients. However, since the cartilage is scar cartilage, it may not be as durable as other techniques to restore cartilage defects. Microfracture can be performed during an arthroscopy, and no other incision or surgery is needed.What is an osteochondral AUTOGRAFT?An osteochondral autograft is a technique to take a small piece of cartilage and bone from one area of the knee and put it in the area that the cartilage is missing. The cartilage is taken from an area in the knee that feels minimal stress, so it is thought that patients do not notice that the piece of cartilage is missing. This technique can be very effective for small areas of missing cartilage. An osteochondral autograft can often be performed by arthroscopic techniques, but sometimes requires an open incision on the knee.What is an osteochondral ALLOGRAFT?An osteochondral allograft is a technique to take a piece of cartilage and bone from a cadaver (as opposed to your own knee) and place it in the area that the cartilage is missing. This technique is good when there is a large area of cartilage that is missing, or if there is both bone and cartilage missing (such as cases of osteochondritis dessicans). The donor allograft is testing for bacteria, hepatitis, and HIV. However, there is always a small chance of disease transmission from an allograft. An osteochondral allograft usually requires an open incision on the knee.What is 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 is a technique to restore cartilage from your own knee in the area of the cartilage injury. The technique first involves performing an arthroscopy and taking a small piece of cartilage from your knee (biopsy), which is then sent to a lab in Boston. The lab then grows more cartilage cells from the cells given in the biopsy. A second surgery is then performed (about 4 to 12 weeks later) to implant the cartilage cells. This involves an open incision on the front of the knee. A small piece of the outer layer of the bone, called the periosteum, is taken from the lower leg and is sewn in place in the area of the cartilage defect. The cartilage cells are then injected in the area of the defect, and the periosteum is sealed. In many cases, this cartilage then grows into nearly normal articular cartil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