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桃花源记》中考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汇编:罗化清2015年(2015·济宁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及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借指老人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无助的境地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全,部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延:引领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及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及此同类。

D.呼尔而及之.,行道之人弗受。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

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答案:123.(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2015·锦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4题。

(12分)【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中学]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选编.docx

[中学]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选编.docx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林尽水源……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耍还家③不足为外人道也2.用现代汉语写岀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

(2分)【二】【甲】林尽水源……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气节,沉厚寡言。

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学射于周同”。

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 破其害“;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

②负:具有。

③强:擅长于。

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

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

⑥矢:箭。

⑦的:箭靶的中心。

⑧吿(kud):箭的尾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2分)(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2.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匕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B•呼尔jfu-UZ,行道Z人弗受。

(《以鱼我所欲也》)C.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3.把下列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

译文:(2)飞由是盖.£1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4.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血?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來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答:【三】【甲】林尽水源……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桃花源记》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汇编:罗化清2021年〔2021·济宁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好像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借指老人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无助的境地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全,部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延:引领2.以下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局部断句。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

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答案:3.〔1〕〔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2〕〔他们〕竟然不了解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2021·锦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12-14题。

〔12分〕【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好像假设有光。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经典试题汇编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经典试题汇编

《桃花源记》经典试题汇编(一)【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1)豁然....开朗(2)阡陌交通(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4)虽有甲.兵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4.【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二)(2014·常州市)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苏杭多产梅。

或曰:“梅以曲、以欹①、以疏为美。

”固②也。

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③之隐明告鬻④梅者,斫⑤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⑥:而江浙之梅皆病。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习题解析版)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习题解析版)

09《桃花源记》(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便舍.船 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答案】B【解析】A.错误,“便舍船”的“舍”应读“shě”,“屋舍俨然”的“舍”应读“shè”;B.正确;C.错误,“便要还家”的“要”应读“yāo”;D.错误,“此中人语云”的“语”应读“yù”;故选:B。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自动减薪。

B.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

C.“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D.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答案】C【解析】A.有误,语序不当,将“日前先后”调至“对媒体”的前面;B.有误,语意重复,“炎热的”与“酷暑”重复,将“炎热的”删去;C.正确;D.有误,缺少主语,将“通过”或“使”删去其一;故选:C。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B.缘.溪行便扶.向路C.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鸡犬相闻闻..有此人【答案】D【解析】A.前一句句意为: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悉:都;/后一句句意为:自得其乐。

并:都B.前一句句意为:并怡然自乐。

缘:沿着;/后一句句意为: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着C.前一句句意为: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

要:通“邀”邀请;/后一句句意为: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

延:邀请D.前一句句意为: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闻:听见;/后一句句意为:村里(人)听闻有这样一个人。

闻:听说故选:D。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答案】C【解析】A.有误,句意: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完整版)《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精选)(最新整理)

(完整版)《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精选)(最新整理)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2008 南充市)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 24-27 题(10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 分) 答: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
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
足为外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 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

桃花源记》中招试题汇编

桃花源记》中招试题汇编
2.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 访桃源、寻桃源。
3.(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 时乱
4.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 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 业(3)和 睦相处。5.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 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 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15、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 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 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 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 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 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桃花源记》中招试题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
• (一)《桃花源记》
•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 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 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 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 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 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 什么用意呢?(3分)
答案:1.(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 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 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现在是 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 说魏、晋两朝了。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考《桃花源记》试题11份

中考《桃花源记》试题11份

中考《桃花源记》试题荟萃(11套)一、(2004·肇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遂与外人间隔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D.①停数日,辞去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二、2008 南充市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0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2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25.请从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中考文言文试题—《桃花源记》(5)

中考文言文试题—《桃花源记》(5)

中考文言文试题—《桃花源记》(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选文节选自《__》,作者__是东晋著名诗人。

2. 将选文第①段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下面各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 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4.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C. 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 “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5.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六部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理解性默写、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便要.还家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食物味道好(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古义:今义:黄颜色的头发(4)率妻子..妻子:古义: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女子是男子的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义: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5)无论..魏晋古义: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3.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原意为:惊异,诧异,句中意为:(2)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原意为:前面,句中意为:(3)名词作动词①处处志.之原意为:标志,句中意为:②未果.原意为:果实;结果,句中意为:4.其他重点实词(1)缘溪行缘:(2)落英缤纷缤纷:(3)欲穷其林穷:(4)林尽水源尽:(5)仿佛若有光仿佛:(6)初极狭,才通人才:通:(7)豁然开朗开朗:(8)屋舍俨然俨然:(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10)阡陌交通阡陌:(11)悉如外人悉:(12)并怡然自乐怡然:(13)咸来问讯咸:(14)遂与外人间隔间隔:(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1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17)停数日,辞去辞:(18)诣太守诣:(19)欣然规往规:(20)后遂无问津者问津:5.一词多义(1)寻①寻.向所志:②寻.病终:(2)异①渔人甚异.之②得无异.乎③奇山异.水(3)舍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③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4)具①具.答之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③百废具.兴④各具.情态(5)志①寻向所志.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志.怪者也④志.虑忠纯二、文言虚词1.乃①乃.大惊②乃.不知有汉2.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②不足为.外人道也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三、句子翻译1.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文:2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中考题(含答案)

桃花源记中考题(含答案)

《桃花源记》中考题小测〔1〕10分11. 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通风换气B. 政通人和C. 通宵达旦D. 博古通今12.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1〕缘:_________________〔2〕俨然:__________________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3分〕<1>渔人甚异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林尽水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中考题小测〔2〕9分25.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分〕2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2分〕A. 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 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27.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3分〕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

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中考文言文试题—《桃花源记》(3)

中考文言文试题—《桃花源记》(3)

中考文言文试题—《桃花源记》(3)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_____________
3.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常用的四字成语出自这篇课文,这个成语是________。

请用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答:_________
[题解]
第1题。

考查加点词意义判断辨正。

答案:B
第2题。

考查句子翻译。

答案: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第3题。

考查古今汉语贯通。

答案: 成语:世外桃源造句:略。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王维答案:C2.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迷路B. 跟随蝴蝶C. 跟随鸟群D. 跟随蜜蜂答案:A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入口是什么?A. 瀑布B. 山洞C. 悬崖D. 河流答案:B二、填空题4.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发现那里的居民生活非常_________,与外界隔绝,自给自足。

答案:安逸5.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桃花源的居民告诉他不要_________。

答案:泄露三、简答题6.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再次寻找桃花源却未能找到的原因。

答案: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桃花源的居民告诉他不要泄露桃花源的秘密,并且渔人沿途做了标记。

但当他再次寻找时,却找不到了,可能是因为桃花源本是虚构的,或者是因为桃花源的居民不希望被外界打扰,所以故意让渔人找不到。

四、阅读理解题7. 阅读《桃花源记》全文,回答问题:(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桃花源的居民是如何对待他的?答案:桃花源的居民热情地招待了渔人,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并告诉他桃花源的由来。

(2)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他做了哪些事情?答案: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他沿途做了标记,并向太守报告了自己的经历。

太守派人跟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但最终没有找到。

五、作文题8. 以“我心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略)注:作文题答案略去,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0中考专题复习2009年《桃花源记》中考试题汇编编辑整理: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1)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2009年湘西自治州)(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2009年烟台市)(3)《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老人和孩子的愉快幸福。

(2009年赤峰市)(4)《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莆田市)(5)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愉快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宁德市)(6)文学文化常识:(4分)(2009年衡阳市)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中“诗圣”是指。

②找出“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一诗句作者在初中课文中的散文篇目:。

『参考答案』(1)落英缤纷(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①杜甫②《桃花源记》(一)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题目。

(8分)(09年广东省)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2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3)。

(3分)参考:1.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2.答:欲穷其林怡然自乐处处志之不复得路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

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

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3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答三点即可。

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二、比较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分)(芜湖市)【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今吾子又死焉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1字)(3分)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参考答案:1.(4分)①交错相通②通“邀”,邀请③你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2.(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2分)3.(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反衬(对比)(各1分)4.(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

(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

(2分)(意思对即可)(三)文言文阅读(15分)(09年芜湖市)【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今吾子又死焉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1字)(3分)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参考答案:1.(4分)①交错相通②通“邀”,邀请③你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2.(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2分)3.(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反衬(对比)(各1分)4.(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

(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

(2分)(意思对即可)附录:(三)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

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

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那个妇人说:“是,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孩子也被老虎吃了。

”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