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现代产业体系理论综述

现代产业体系理论综述

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产业体系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条已经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包括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

本文将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发展模式以及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1. 内涵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链的延伸拓展以及产业组织的创新,形成的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为核心,具有较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2. 特征(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速度等特征,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产业链延伸拓展。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各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产业组织创新。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高效、灵活、多元化的产业组织形式,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4)区域协同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注重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1.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模式。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 以产业融合为特色的模式。

通过产业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3. 以产业链协同为纽带的模式。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4. 以国际化为战略的开放模式。

通过引进外资、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

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2. 产业链延伸拓展。

我国积极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3. 产业组织创新。

我国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产业竞争,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提高产业效率。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方向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方向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方向当前通过对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来转变增长方式,已成为能否提升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首先指出目前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新型化程度进行剖析,并分析其特点,最后对如何调整中国产业结构提出相应的演进方向。

标签: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1 中国产业结构的问题1.1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中国的产业发展总的态势为: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

产业结构演进趋于良性循环,主要反映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水平趋于优化。

工业结构正逐渐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

我国的重化工业正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己具备相当规模,尤其是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农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牧渔业产值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门类越来越全,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在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值结构的波动较大,而其从业人员的结构的波动较小。

1.2 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总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滞后,第二产业超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第一产业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严重。

突出体现在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供给能力相当有限,多数行业产品的差别化率低,集中在单一品种和档次上,技术水平落后使得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升级化的趋势,并致使不少行业出现了过度竞争的格局。

(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物耗高、能源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

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107产业结构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阻碍社会的进步。

因此,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我们必须对此进行界定,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

问题是何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呢?如何界定呢?这就涉及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的确定。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李京文、郑友敬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

周振华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各产业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质量”。

王述英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称为“取得较好的结构效益不同见解。

苏东水等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产业与产业之间协商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以上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探讨,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质。

但它们只能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去归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未能完整的去解析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一概念,未能揭示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共性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

我们只有抓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才能解决上述定义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结构自组织能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是由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方湖柳”在其论文“结构自组织能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一文中提出来的。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不应该是外在的,而应是内在的,是与产业结构的本质直接相关的。

离开产业结构本质探讨,就不能认清产业结构合理本质及其标准”她认为:“产业结构首先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不仅相对于外部环境有其确定的界限,而且其内部结构也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产业结构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在自组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竞争’达到均衡就会出现‘协同’。

最后,既然产业结构是一个自组织系统,那么就可以把自组织系统的根本特性:自组织能力,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

”这里的自组织能力实质上就是自组织系统内部因素间的相互竞争与协同作用。

对现代产业体系的认识

对现代产业体系的认识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现代产业体系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和构建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以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为前提,是一个服务经济比重逐步提高、技术先进、以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为依托、具有生产率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强的产业体系。

具体而言,现代产业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优化。

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

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地位稳固,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 技术创新驱动。

现代产业体系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 产业链完善。

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4. 人才资源丰富。

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以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5. 可持续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1. 产业高端化。

现代产业体系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附加值高,核心竞争力强。

2. 产业智能化。

现代产业体系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

3. 产业绿色化。

现代产业体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产业国际化。

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构建,提高国际竞争力。

5. 产业协同化。

现代产业体系注重产业间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1. 加强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
以公共服务业和私人服务业为代表 的生活质量部分
28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 化,由单个产业充当主导产业角色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和 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几乎不再存在,而越来越多的是由一 组产业形成一个“主导产业群”来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 构向高级演进。
经济发展阶段 起飞阶段
主导产业 棉纺工业
成熟阶段
钢铁工业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汽车工业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信息产业
主导产业群
棉纺织业、早期机器制造业、炼铁业、铁路 业
钢铁工业、采煤工业、造船工业、机器制造 业、铁路运输业、轮船运输业
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电器工业、 机械制造业
信息产业、计算机工业、新材料工业、新能
共生度 ηab=ηba=1 ηab>1>ηba ηba>1>ηab ηab=0,ηba>0 ηab>0,ηba=0
共生模式 对称互利共生模式 非对称互利共生模式,a获利比b获利多 非对称互利共生模式,b获利比a获利多 偏利共生,b获利,a不获利 偏利共生,a获利,b不获利
34
3.4.3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35
3.5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3.5.1 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及特征 3.5.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3.5.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3.5.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指标
36
3.5.1 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 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 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源工业、宇航工业
29
3.4 产业结构生态化
3.4.1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含义及特征 3.4.2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评价方法 3.4.3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产业结构分类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分类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分类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各个产业部门的组合和比重。

产业结构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并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本文将深入论述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分类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通过举例说明。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系统所包括的各个产业部门及其之间的关系和比重。

产业结构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组成和布局情况,它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产业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等)。

二、产业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产业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产业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 按照产品特征:根据生产的产品特征,产业可以分为原材料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原材料产业包括农业、矿业和能源等,制造业包括加工制造和装备制造等,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教育卫生等。

2. 按照经济作用:根据不同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可以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等。

主导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指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性且扩大就业的产业,特色产业是指在特定地区或特定行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3. 按照技术水平:根据不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投入和传统技术的产业,新兴产业则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产业,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等领域。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是一个大工业国家,其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化再到服务业的转型升级过程。

然而,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部门的发展滞后、工业领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等。

因此,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但其发展滞后、存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思路

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思路

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思路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是指各国经济发展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的产业结构以及跨国公司的地理布局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各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和贸易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思路。

1.运输和通信技术的进步:随着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距离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正在减弱。

跨国公司可以更容易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供应链和分工体系,从而调整产业结构。

我们应该加强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便适应这种变化。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建立互联互通的世界经济体系,可以更好地利用运输和通信技术的优势。

2.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也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征。

许多跨国公司倾向于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丰富的地区。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应该积极吸引外资的流入,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培养,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3.产业的链条化和集群化: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结构呈现出更高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特征。

这一特征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使其更好地融入产业链条。

4.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家开始转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针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特征,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应对思路:1.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动能。

2.优化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政策,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协调发展。

简述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

简述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

简述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和改善产业的组织结构,使其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的内部结构,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传统的产业结构往往呈现出单一、重复、低附加值的特征,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协同合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加强产业链条上下游的联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例如,在汽车制造产业中,可以通过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加强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配合,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提高整个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通过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提高竞争力。

例如,传统的纺织产业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时,通过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纺织材料和智能纺织设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传统的产业结构往往呈现出区域分散、资源浪费的特征,地区之间存在产业互补性不足和协同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地区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例如,可以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源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通过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产业结构往往呈现出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特征,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担。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能源产业中,可以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和推广能源节约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内部结构、技术水平、空间布局和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
第八章 优 化
产出部门增长之所以会发生减速趋势一般是由于以下原因 引起的:
1.技术进步速度缓慢。 2.增长较慢的产业对其增长的阻尼效应和增长较快的产业对
其竞争的压制。 3.随着产业增长,可利用的产业扩张资金的相对规模下降。 4.受到新兴国家相同产业的竞争性影响。
第八章 优 化
既然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都与创新相联系,表现 出扩张与收缩的规律性,那么一个国家的各个产业部 门就可以依据其距离创新起源的远近来确定各自不同 的相对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产 业结构的变动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实现的。
第八章 优 化
(二)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是指引入一种新的生 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具体表现为三 个方面:创造出新的商品和服务;在既定的劳动力和 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原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具 有一种扩散效应的功能,这种扩散效应能促进经济的 快速发展。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 间接的。
第五阶段
信息产业
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生物工程、宇航工业等新兴 产业,以及第四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
第八章 优 化
上述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说明,在经济发 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及其 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 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发展中不同阶段 的不可逾越性,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技术的不同阶 段之间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 定主导产业及其群体进行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的建 设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兼收并 蓄。
纺织工业、冶炼工业、采煤工业、早期制造业和交通运 输业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

(1)经济全球化把各国产业纳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全球范围 内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特点对我国经济产生压力和机遇。特点:一 是在世界性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以信息化为重点,发展网络经 济,为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创造新模式;二是在新科技创新推 动下,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掘起,成为新的增长点 和动力;三是对传统产业实施重大改造、重组、转移和淘汰。美 国在这一轮经济持续增长已连续10年,得益于以信息化为重点的 结构调整。以信息高速公路网建设为目标,推进信息产业大发展, 形成美国“新经济”,并引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浪潮(第四次, 蒸汽、电力、电子、信息),美信息产业产值已占GDP增长部分 的1/3以上。各国的调整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全球的,世界性的制 造业、能源业、运输、现代服务出现跨国重组趋势,使经济全球 化深化。
高度化的内容:从结构比看,一是三次产业重点依次转移; 二是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三是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的产业重点依次转移。从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1)产业高附 加值化,具有较高的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2)产业高技术 化;(3)产业高集约化;(4)产业高加工度化;(5)产业开 放度不断提高,与国际市场相适应,建立外资内资相结合的全方 向的产业结构,产业链延伸到国外,全球化不要过多强调独立的 工业体系和国产化率;(6)结构竞争高级化。市场成熟,集中 度提高,协调为主要,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内部化,博弈更多采用 合作式,避免两败俱伤。
(2)促进高度化。第三产业比重增大,出现经济服务化;产品 从单一转向多样,从低档转向高档;技术结构从资源技术转向 再生产技术,再转向信息技术,或从硬技术转向软技术;消耗 结构从耗能、耗材、耗资高转向节能、节材、节资;布局结构 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转向高度综合的复合布局;投入要素从 劳→资→知转移;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转内函。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三阶段特征及其演变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三阶段特征及其演变
这些政策对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科技创新能力
2、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地区的科 技创新能力越强,就越能吸引高技术企业和人才聚集。通过提高科研投入、加强 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可以提高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高 技术产业的发展。
六、结论
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希望对未来中国高技 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有所启示。
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 而,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是什么?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本次演示将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三、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格局演 变的影响因素
1、政策环境
1、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对高技术产 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 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人才 引进等,
1、政策环境
五、结果与讨论
五、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分阶段分析,我们发现该产业在研发和成 果转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产业化阶段存在一定短板。此外,虽然中国高 技术产业整体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也有 待提高。
五、结果与讨论
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技术产业在高端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一 定差距。
2、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逐渐多元化。从最初的政府主导,到后来的企业主导、 国际合作,再到现在的多元化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也变得更加广泛。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107产业结构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阻碍社会的进步。

因此,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我们必须对此进行界定,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

问题是何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呢?如何界定呢?这就涉及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的确定。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李京文、郑友敬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

周振华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各产业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质量”。

王述英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称为“取得较好的结构效益不同见解。

苏东水等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产业与产业之间协商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以上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探讨,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质。

但它们只能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去归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未能完整的去解析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一概念,未能揭示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共性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

我们只有抓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才能解决上述定义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结构自组织能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是由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方湖柳”在其论文“结构自组织能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一文中提出来的。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不应该是外在的,而应是内在的,是与产业结构的本质直接相关的。

离开产业结构本质探讨,就不能认清产业结构合理本质及其标准”她认为:“产业结构首先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不仅相对于外部环境有其确定的界限,而且其内部结构也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产业结构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在自组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竞争’达到均衡就会出现‘协同’。

最后,既然产业结构是一个自组织系统,那么就可以把自组织系统的根本特性:自组织能力,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

”这里的自组织能力实质上就是自组织系统内部因素间的相互竞争与协同作用。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一、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处于较低水平的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单一:初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矿产资源以及简单的手工业生产,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2. 劳动力素质低下:初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

3. 科技创新能力弱:初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4. 经济发展依赖外部资源: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外部资源的输入,对外部经济环境比较敏感。

二、次级阶段次级阶段是初级阶段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通常指的是经济开始转型和升级的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化趋势明显:次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开始加强,工业生产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劳动力素质提升:次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开始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3. 经济结构调整:次级阶段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增加,农业比重逐渐减少。

4.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次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渐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显现。

三、中级阶段中级阶段是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的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驱动型经济:中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始转向以创新为驱动,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2. 经济结构升级:中级阶段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增加,传统产业比重减少。

3. 高素质人才储备:中级阶段的国家或地区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禀赋优势逐渐显现。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以荆州市为例第一章:区域产业结构概念及其特征、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

在某特定区域内,之所以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特定区域的优势和全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条件制约性。

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制约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对产业的类型和演化的影响。

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

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是不同的,不同的产业结构也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阶段性,不同的产业空间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空间表现形式,它们在区域上得以统一多样性。

区域条件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开放性。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也受到区外环境的影响,与区外不断进行着物质、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交流。

第二章:产业的划分一、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

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分类标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内容: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第二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优点: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

缺点:覆盖面窄、实际应用困难、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

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到现在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和趋势。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一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工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农业的比重在不断减少,而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则在不断增加,这种特征的变化和关联性直接影响了整个产业结构的演化。

二、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2. 工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工业和服务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工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服务业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服务业的增长则离不开工业的技术支持和产品供应。

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它们之间的关联性直接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

3.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转型升级。

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正在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产业结构转变,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这种转型升级的特征使得我国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和优化,同时也加速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3. 新兴产业的崛起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其发展不仅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产业结构的趋势和展望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推动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继续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倾斜,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升级ppt课件

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升级ppt课件
(一)产业结构特征 (二)资源型产业发展概况 (三)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概况 (四)产业组织状况与特征
5
(一)产业结构特征
从建国至今山西的三 次产业产值结构演进 来看,已经呈现出典 型的“二三一”型产 业结构(见右图)
2010年,山西三次产 业产值结构为6.0: 56.9:37.1,第二产 1952-2010年山西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业占绝对比重。
萎缩的格局,从而使 山西的产业结构表现
2001-2010年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 选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出对自然资源严重依
赖的畸形单一化结构。
11
第二,重型化。 用霍夫曼比例来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
平。在具体计算中通常用轻重工业产值比较来近 似表示霍夫曼比例。 从工业结构上来看,可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重 工业又进一步可划分为采伐(掘)业、原材料工 业和加工工业(制造业)。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 造业因其具有技术进步比较快和产业前后向关联 度比较高等特征而处于工业的中心地位,是一个 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动机。
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据着绝对地位。近十年来, 山西的工业结构呈现出单一化、初级化和重型化 的典型资源型经济特征。 第一,单一化。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依托丰富 的煤炭资源,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煤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在区域经济中占据 了完全主导的地位。
10
从右图,看出山西省
产业结构的单一化表 70
2
一、产业转型升级是综改区发展的关键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山西省资源型 经济转型发展的首要核心任务,也是关键点所在。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讲,“山西的症结是产 业结构不合理,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产业转型,难 点也在产业转型。这个问题对山西具有根本性。”

产业经济学-学习指南

产业经济学-学习指南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ACDAB 6~10 CBCDA 11~15 BCDBA16~20 CBBCA 21~25 CCBCA 26~30 CABAA31~35 AACAD二.名词解释1. 沉没成本: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在经济学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2. 非经济性壁垒: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3. 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驯熟发展并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4.掠夺性定价:指原有企业将价格消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

一旦对手离开,原有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

5. 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了解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6.管制: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7.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8. 某一产业存在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为新企业提供了进入这一产业的经济激励,对于潜在进入者,它们更关注在进入某一有利可图的产业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即进入壁垒。

9. 混合并购是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10. 产业关联:是指最终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关系。

11.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中对资本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或是说是资本有机结构水平较高,在其生产的产品中物化劳动即投入资本量所占比例较大的产业。

12.产业集中度: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度,一般用该产业中最大的主要的厂商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或其产销量占整个产业的比重来表示。

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内涵优化产业结构是指在产业结构趋于协调、合理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效率和产业结构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软化的过程。

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逐步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的过程。

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静态的、横向比较的过程,解决资源配置的平衡问题,指各种经济要素在产业内部进行合理配置使产业内部之间具有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动态的、纵向比较的过程,解决资源的效率问题,指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软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既兼顾资源的配置问题,又兼顾资源的效率问题,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长的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再配置,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决定产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两大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合理化决定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能否优化配置,不致造成积压和浪费;产业结构高度化则决定配置到各个产业部门的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带来更多的产出。

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内容。

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指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特征,通过对产业调整,使产业结构与本国或本地区的发展实际相适应,最终实现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和目标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
班级
讲座名称
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与可持续性战略
主讲人
讲座时间
本次作业中心论点: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特征?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间实现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不同;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产业间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率原则;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提条件。如果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总是一定高度基础上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从静态状况或在一定阶段上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从动态趋势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一种合理化状态上升到更高层次合理化状态的发展过程。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