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最新我国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分析综述
我国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分析综述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一问题被提出以后,很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讨论,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愈发严重;有的学者却持反对意见,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将由趋同走向趋异。
大部分学者首先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然后指出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危害,最后寻找出对策。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及数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一个重大转变时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变,使其向高度化发展,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仅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成因进行归纳分析,这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认识。
一、“体制说”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体制弊端是产生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主要的内在根源。
(一)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利益而对产业发展的干预江小涓、刘世锦对中国电冰箱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中,认为地方政府发展电冰箱项目的愿望受地方政府项目选择标准的推动。
据一项调查,在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选择的各种动机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满足本地需要”,无论在省级政府还是市级政府中都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加快合乎发展”和“在同级政府中领先”。
杨伟民、沈霖等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行了六种不同形式的财政承包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不满足于接受逐步弱化的再分配成果,开始进行地方产业结构、工业体系完整化的努力,以享受高附加价值的收益。
卢现祥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趋同主要根源在于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仍然是投资主体,地方政府对政绩追求的内在冲动和外在刺激(如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发展的“九五”计划)就是我国产业结构周期性出现的根源。
从深层次来看,我国地方政府之所以充当投资和产业发展的主体,根源在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启动。
现代产业体系理论综述
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产业体系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条已经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包括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
本文将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发展模式以及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1. 内涵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链的延伸拓展以及产业组织的创新,形成的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为核心,具有较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2. 特征(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速度等特征,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产业链延伸拓展。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各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产业组织创新。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高效、灵活、多元化的产业组织形式,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4)区域协同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注重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1.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模式。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 以产业融合为特色的模式。
通过产业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3. 以产业链协同为纽带的模式。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4. 以国际化为战略的开放模式。
通过引进外资、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
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2. 产业链延伸拓展。
我国积极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3. 产业组织创新。
我国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产业竞争,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提高产业效率。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综述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综述首先,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指人口的结构与产业的结构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并通过相互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劳动力等特征,而产业结构则指各个行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分布情况。
在研究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面,学者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演变。
例如,人口红利期间,劳动力充裕,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将会导致劳动力的减少,从而需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和教育水平要求也会有所调整,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就业和教育结构。
例如,产业升级可能会对低技能劳动者造成冲击,从而需要提供转岗培训和再就业机会。
第三,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相互作用,可以相互促进和制约,共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会影响到各地的产业布局和就业机会;而产业的发展也会吸引人口的流入和定居,从而改变人口的结构。
最后,研究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如何实现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路径,包括加强人口的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人口的创业和创新,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等。
总之,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在研究中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关系。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深入挖掘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实现协调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以促进可持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在产业结构协调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是比例失调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的瓶颈。
比例失调主要包括结构性失调和扩张性失调。
结构性失调指的是产业结构中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比例关系不一致,而扩张性失调是指相对一些产业而言,该产业的扩张速度与其他产业的扩张速度不一致,导致前期投资过剩或后期需求不足。
在比例失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均衡和协调。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认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具备合理、均衡和适应性三个要素。
合理性指的是产业结构应该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有效利用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均衡性强调产业结构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对稳定性,避免出现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情况。
适应性则要求产业结构能够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具备灵活性和可调性。
除了比例失调理论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理论概念和模型被提出。
比如,结构转型理论强调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和路径,认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非均衡性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
结构演化理论关注产业结构的长期演化和变化过程,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趋势的研究,揭示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和模式。
产业集聚理论则研究了产业结构中产业集聚和产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关注地域特征和经济规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协调理论是以比例失调理论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核心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产业结构中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合理性等问题的研究,可以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其他相关理论也为产业结构协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理论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旨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理论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出发,梳理和归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分析各种理论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路径选择和效果评价等问题,以期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还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经济学领域的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为产业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分析框架和指导思想。
古典经济学派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革。
这一理论为后续产业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等概念,他认为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和专业化分工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进而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升级。
这一理论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发展经济学派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其中,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认为,经济的成长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主导产业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可编辑版】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1引言产业结构协调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既意味着产业结构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分工。
以区域的协调发展为例,区域是为管理社会、经济等活动的应用性整体,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区域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彼此相连,相互之间存在各种关系。
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和谐则会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摩擦和冲突。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国民经济却并不等于各区域经济的简单累加。
区域经济协调则会产生“1+1>2”的效果,反之,若区域经济之间摩擦和冲突不断则结果往往是“1+1<2”。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直较大,改革开放以来非平衡发展模式的实施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地区协调来实现。
目前正处于转轨期的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的干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产业结构区际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利益抬头、产品的过剩与短缺并存、产业过度竞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我国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此,研究探索产业结构协调的理论,以减少或协调产业发展的矛盾,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产业结构协调的重要性 1 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都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对一国来讲,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国民经济要实现持续稳步增长,产业之间的发展必须协调,即在再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注意保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综述
向外围形成圈层结构 , 依次为 中心商务 区( B )过渡地 出了产业 结构 的演变 规律 :由以劳 动密集型为 主转 化 CD、 再发展到 以技术密集型为主。方 带、 工人住宅 区、 高级公 寓住宅 区、 勤区。国内学者宋 为 以资金密集型为主 , 通
心动力 ,城 市 中心 区产业结 构 的优化 和升级也引领着 ( o no n 有 两 种 称 谓 , 北 美 地 区 被称 为 C D(e . Dwt ) w 在 B C n 我 国产业 演化的方 向与进程 。然而受传统 产业结构 的 t l uies ir t: 英 国 的 城 市规 划 中 被 称 为 中心 r s s Ds i )在 a B n tc
多 发 达 城 市 面 临 的必 然 选 择 。
一
构升级 的过程 , 是国 民经济 社会化 、 就 工业 化和现代化 的过程 , 具体包 括两方面 内容 : 一是各个层 次和各种 范
、
城 市 中 心 区概 念 的界 定
国外学者对 于城市中心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 C D, 围产业 结构升级过程 中的经济联 系 :二是各个层 次和 B 即对 中心商务 区的研 究 。美 国社会 学家 伯古 斯 ( . 各 种范 围产业 结 构 升级过 程 中的 比例 关 系和数 量 关 EW. B oes在研究芝加哥 的城市空间结构 之后 , 12 年 系。朱玉 明则从各产业部 门之 间的量 的比例关系 出发 , u gs) 于 95
比重将 会 上 升 。
三 、 市 中心 区产 业结 构 调 整优 化 的 机 制 分 析 城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研究综述
学术动态收稿日期:2003-01-10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研究综述黄中伟,陈 刚(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理论界研讨和争论的重要课题,其探讨主要涉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分析方法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和机制等几个方面,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各种不同定义。
各种定义的差别体现了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不同见解。
归纳起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大致有结构协调论、结构功能论、结构动态均衡论和资源配置论等四类:(一)结构协调论。
该类定义把产业间协调置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位置,坚持“协调即合理,合理即协调”的理念。
例如,李京文、郑友敬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
(二)结构功能论。
该类定义重视产业结构的功能,并以结构功能的强弱为出发点考察产业结构合理化。
例如,周振华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各产业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质量”;王述英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称为“取得较好的结构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三)结构动态均衡论。
该类定义重视产业素质与结构的均衡性,并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产业结构合理化。
例如,苏东水等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产业与产业之间协商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四)资源配置论。
该类定义把产业结构视为某种资源转换器,并从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结构及利用的角度考察产业结构合理化。
例如,史忠良等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综述及新进展
1 产 业 结构 优 化 理 论 综 述
随着经 济 的发展 , 业结 构是在 不断变 化 的。 产
长较快 的产业 , 其技 术进 步的速 度都 比较快 , 品 产
的 生 产 费 用 也 比较 低 。这 样 , 必 然 要 吸 引 各 种 就
这种 变化 可能会 促 进 经济 发 展 , 可 能会 阻 碍经 也 济发展 。当产业 结 构 不适 应 经 济发 展 的 要求 时 ,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一 个 五 年 规 划 纲 要 》 明 确 提 出 要 中 坚 持 “ 、 、 ” 业 发 展 方 针 , 持 第 二 、 产 业 三 二 一 产 坚 三 共 同推 动 经 济 发 展 , 先 发 展 现 代 服 务 业 , 先 发 优 优 展 先 进 制 造 业 , 快 生 产 型 经 济 向 服 务 型 经 济 转 加
发 展 。 我 国作 为 一 个 后 起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 处 在 正
体制转 轨和 经济 平 稳较 快 发 展 的时 期 , 构性 矛 结 盾始终 是一个 基本 的制 约 因素 , 对宏 观经济 持续 、
快速韵 增长存 在 较 大 的制 约 作用 , 一 点 可从 大 这 量 的经济 现 象 中观察 到_ 。《 】 ] 上海 市 国民 经济 和
资源 向该产业 流 动 , 而促 进 该 产业 比其 它产 业 从 发 展更 快 , 渐成 为 一个 国家 或 一个 地 区社 会 经 逐
济 增 长 的 支柱 和 主 动 力 j 。
就需要 进行 调整 。无论是 借助 市场 机制还 是采用
收 稿 日期 : 0 90 — 2 2 0 — 72 第 一 作 者简 介 : 鸣 ( 8 一 , , 海 市 人 , 读 硕 士 , 事 李 1 5) 男 上 9 在 从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1. 前言产业融合是指将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形成横向和纵向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运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融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产业结构、产业协同、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产业融合理论进行概述和归纳,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 产业融合理论的概述产业融合理论是一种涉及工业、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合作、技术创新、人才共享等问题。
在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2.1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达到优化产业布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产业链合作产业链合作是指在产业链上不同层次的企业之间进行协作与合作,构建集成化的产业链。
产业链合作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3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通过研发和应用新技术,促进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资源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4 人才共享人才共享是指通过人才的流通和合作,实现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产业融合中,人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进展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产业融合理论主要包括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创新体系等方面。
在实践应用方面,产业融合已经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和区域得到广泛实践和探索。
3.1 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融合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包含了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产业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二是产业融合强调产业间的互动和合作,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协同效应;三是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四是产业融合具有地域和区域特色,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存在一定的差异。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不同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组成。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的定义、产业结构的类型、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进行综述。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不同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组成。
从宏观角度看,产业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产业结构类型包括传统农业型结构、初级工业型结构、出口导向型结构、技术密集型结构和服务业型结构等。
每种类型的产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技术进步可以增加生产效率和创造新的产业,从而改变产业结构。
其次,经济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也起到重要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的可以促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此外,人口、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变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经济的产出也相应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最后,产业结构的变化还能够影响就业和收入分配。
随着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不同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组成。
产业结构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进步、经济制度和市场需求等。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率和改善就业和收入分配等。
因此,研究和优化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二、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产业集聚类型多样化。我国产业集聚的类型逐渐多样化,包括高新技术产 业集聚、传统制造业集聚、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服务业集聚等。不同类型的产业 集聚区都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三、我国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产业集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践探究
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践探究
在实践中,产业集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产业集 聚区实践案例:
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践探究
1、硅谷:硅谷是全球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如苹果、 谷歌、Facebook等。硅谷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创新文化和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 这使得硅谷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原因和对策
1、政府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在产业集聚过 程中加强合作与交流,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予 企业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四、原因和对策
2、企业提升自身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 平、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同时, 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自身创新 能力和竞争力。
产业集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2、绿色发展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的产业集聚区需要更加注重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这包括建设绿色产业链、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 方面。
产业集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研究: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未来的产业集聚区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这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 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等方面。
产业结构对创新影响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对创新影响研究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不同产业部门在其总体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和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研究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成为当前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和方面。
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都会对创新产生影响。
了解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规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目标。
深入研究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研究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创新过程中的内在机制,还能为国家和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不同产业结构中的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创新的速度和效果。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变革,从而对创新活动产生影响。
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研究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把握产业发展的规律,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进一步挖掘产业结构优化对创新的启示,对促进我国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1.3 研究目的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当前全球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下,探讨产业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演进研究综述
一、国外有关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配第,配第的理论为解释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思路,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要素由效率低的产业向效率高的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有主要的推动作用。
经济学家克拉克(Clark,1946)就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础,通过对若干个国家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由此揭示了经济进步过程中产业部门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当国民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同时,劳动力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后又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与克拉克同时代的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通过对近20个国家在1880~1929年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尤其是重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提出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成长率并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工业部门间的特定的结构变化,而且具有一般倾向。
经过研究发现,各国工业化虽然进行时间早晚不同且发展水平各异,但都表现出一个共同趋势,即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稳定上升,并呈现出大体相同的阶段性质。
霍夫曼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66)进一步研究了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规律,他不仅从劳动力结构,而且从部门产值结构方面,对人均产值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作了更为彻底的考察;不仅限于观察值的利用,而且对截面数据和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得出了按人口平均产值与相应份额的某些合理有用的基准点价值;不仅考察了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的一般关系,而且分析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使经验分析更具有一般性的意义。
他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
70代后,一些学者利用库兹涅茨的分析方法对6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与库兹涅茨分析不完全相同的一些结果:在一些工业先行国,无论是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其第一次产业比重的下降趋势在70年代都有所减缓,在其中的主要国家(如美国和英国)都已降到了4%以下。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产业结构理论是指对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进行研究的一种理论体系。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产业的组织和发展规律,预测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并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概述几种重要的产业结构理论,并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一、熊彼特的A-B-C三部曲理论熊彼特提出的A-B-C三部曲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产业会经历从农业(A)到制造业(B)再到服务业(C)的转变。
这一理论强调了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第一阶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源于资源和劳动力的相对丰富;第二阶段,制造业成为主导部门,由于劳动力和技术的结合,生产率大幅提高;第三阶段,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主导作用,源于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改变。
熊彼特的理论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对于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包括一个富裕的城市工业部门和一个穷困的农村部门。
城市工业部门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资本积累和产出增长,而农村部门则维持着大量的农民就业。
这一模型强调了城乡差距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办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的特点是简洁明了,但是它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其他国家的产业结构分析有一定局限性。
三、波洛克的“特殊化”与“分工”理论波洛克的“特殊化”与“分工”理论认为,不同行业的发展呈现出特殊化的趋势,即不同地区和国家会形成各自具有竞争优势的特定产业。
这一理论强调了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根据波洛克的理论,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需要考虑到比较优势、资源禀赋、技术能力等因素。
波洛克的理论对于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各国制定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四、波特的“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波特的“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要素:内部需求条件、因素条件、相关和支持性行业以及企业结构、竞争与策略。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产业结构理论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分工和组织方式。
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和调整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几个重要的产业结构理论。
1.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理论。
他认为,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出现巨大变化。
垄断资本主导了经济,形成了垄断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将非金融产业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这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国际化,大企业控制了主要的产业部门。
2.经济转型理论: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或服务业的转变。
经济转型理论主要研究经济系统如何在转型过程中适应变化和实现优化配置。
这个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尤为重要,例如中国在开放中的经济转型。
3.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由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决定的。
尤其是技术进步和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
这个理论强调市场竞争和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政府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4.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关系。
空间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地理位置、交通运输、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地区的资源丰富会促使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交通运输的便利度也会影响产业空间结构布局。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理论对于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揭示了不同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指导了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理论也需要加强对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竞争的研究。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理论综述
级 理论 的再深 入研 超 战 略 梦 想 , 济 学 家 筱 经
原 三代平 在产业 结构 方 面进 行 了 大量 的研 究 , 撰 了《 业 编 产 结 构论 》 一书 , 次对 产业结 构如何 优化 升级 进行 了研 究 , 首 明 确提 出 了二 个基 准条 件 , 收 入 弹性 基 准” 生 产 率上 升 率 “ 和“
区域 经 济 与 产 业 经 济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研 究 理 论 综 述
杨 国庚 杨 奇 (. 江广播 电视 大学 长兴 学院 , 1浙 浙江 长 兴 3 3 0 ;2 浙江 工业 大学之 江学 院, 江 杭 州 3 0 2 ) 110 . 浙 1 0 4 摘要 : 产业 结构优化 升级 是 实现 资 源有效 配置 的有效途 径 , 是促进 地 方经济发展 的关键 , 是加 快 工业化 进程 的 战略 举 措 。产 业结构优 化升 级理论 始 于 日本 经济 学家筱原 三代 平的研 究 , 目前 , 在世 界金 融危机 蔓延 之 时 , 业 结构优 化 升 产 级研 究缺 乏动 态性研 究 、 化升 级基 准与指 标体 系不相 匹配等 问题 凸显 出来, 行 基 础理 论 再研 究、 优 进 开展优 化 升 级 , 进行 资 源配置 效率评 价和培 育 支持 体 系研 究 , 将是 产业 结构优 化升级 理论研 究的方 向和重 点 。
佳产 业 , 而带 动其 他产业 发展 的积极 、 动 、 从 主 有效 的 战略 行
为 。 中国已进入工 业化加 速发 展时期 , 地 区在 “ 各 十一 五 ” 规 划 中 , 纷纷提 出要 加大 产业 结 构 调 整力 度 , 都 发展 各 自的龙 头产业 。尤其 在 当今 世界 金融危 机之 时 , 产业结 构 优化 升级 再度 成为人们 关注 的焦点 与重 点研究课 题 , 很有 必要 对 产业 结构 优化升级 研究 的 回顾 , 找 出 存在 的问题 , 过 系 统分 查 通 析, 从而促 进对 产业结 构优化 升级作 进一 步研究 。
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综述
] 片 革开放 以来
,
在 市场 化
、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的 共 同作 用 下
、
,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正 在 由大 城 市
,
、
圮人 经 济 特 区
核心 动力
、
沿海 开放城市
。
经 济 开 发 区 等 点 状 经 济 中心 带 动
,
并逐 步形成 以发 达城 市
然而受
,
为核 心 的 环 形 经 济 辐 射 带
产
F O R W A R D P O S I T I O N 1N E C O N O M I C S
Ja
n
2 ~008
{
4 9
维普资讯
业 内部 肉类 产 品 、水 产 品 和水 果蔬 菜 等 食 品 的 需求 大 幅度 增 加 , 改 变 中 将 心城 区农 业 结构 ; 二 产业 表 现 为加 第 工 深 度不 断 深化 过 程 以及产 业 由低附 加 值 向 高 附加值 演 进 的过 程 ; 三产 第 业 中生 活服 务 和生 产服 务 部 门的 比重 将 会上升 。
) 在 研 究 芝 加 哥 的 城 市 空 间结 构 之 后
,
于 1 9 2 5 年 提 出 同心 圆 带 状 理
、
在
、
一
定假设 条件下
、
城 市 由 中 心 向 外 围形 成 圈 层 结 构
、
,
依 次 为 中 心 商 务 区 (C B D )
人 口 最 密集
,
地带
工 人住宅 区
,
高级 公 寓住宅 区
e s s
能 体 现 城 市特 征
:
并 为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一、引言二、产业结构协调性概述三、影响产业结构协调性的因素分析四、促进产业结构协调的措施五、产业结构协调的重要性六、案例分析1. 中国流通业产业结构调整2. 美国钢铁业产业结构协调3. 韩国电子产业结构调整4. 德国汽车产业结构协调5. 日本机械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七、结论与启示一、引言产业结构协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指不同行业间在经济发展中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的协调与平衡。
产业结构协调的优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生产力至关重要。
本次报告将就产业结构协调理论进行综述,并对相应案例作出分析,以期提取相关结论和启示。
二、产业结构协调性概述产业结构协调性即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现象,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数量、规模、质量等关系的均衡协调。
产业结构协调性直接关系到市场发展、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等方面,同时随着时代变迁和不同国家、地区、行业的情况不同,产业结构协调性的实现也随之变化。
三、影响产业结构协调性的因素分析1.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状况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足够的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协调至关重要。
2.政策与法规在刺激一些产业的发展时,政府会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特别支持,诱导其产业结构和其他行业协调发展,增加国家经济效益。
3.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量和结构对于产业结构协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市场需求中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将极大地挑战国家和行业产业结构协调的实现。
4.技术创新当前时代的科技发展让迅速的变革成为常态,只有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前瞻性的产品,才可以在产业结构协调上脱颖而出。
5.大环境大环境因素,如经济、环境和政治情况等与国家和行业的产业结构协调有关,对其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四、促进产业结构协调的措施1. 完善法律、规章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加强行业计划和管理,实现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2. 通过产业支柱、创新创业导向,推动行业内部同步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产业之间技术无缝对接。
产业结构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宋 瑞 敏 2 教 授 ( 林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广 西桂 林 桂
的 研 究 角度 和研 究 方 法 ,提 供 了许 多 国 家
结构演 变的经验 材料 ,对我国学者影响深 远。这方面影 响较 大的有库兹涅茨 、罗斯 托 、钱纳里 、霍夫曼等经济学者的理论成 外, 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 , 强调不能片面
rI 中 国 成 立 以来 我 国 经 济 理 论 的 发 —
的成功经验引起我国学者较多关注 , 包括佐 贯利雄的 《 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 》 。这些 等 论著主要是以 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 ,
认 为 由于 产业 结 构状 况和 经济 发展 水平 有 明 显 的相 关 性 , 起 国家 可 以借 鉴 先行 国家 的 后
; - ≮
产 结 理 国研 综 业 构 论 内 究 述
■ 郭 莹 莹
510 ) 404
■
和 方 法 上 的 多 样 性 ,使 我 国经 济 理 论 工 作 者 的 眼 界 得 到 开 拓 。 其 后 国 内研 究 结 构 问
题 的学 者开始较多借鉴 、学 习和应用西 方
产 业 经 济理 论 的 思 路 和 方 法 ,其 中杨 治 所
改革开放 至 2 0世 纪 8 o年 代 末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理 论 研 究 概 况
( )产 业 结 构 研 究 范 式 一
经验 ,发挥 “ 后发优势” ,通过政府的积极
干预 即产 业政 策 , 动 推动 产 业 结构 的调 整 主
和升 级 。其 后 , 业 政 策 的研 究成 为我 国产 产 业 经 济 学 界 的 热 点 ,较 早 期 的研 究 有 周 叔
产 中的作用 , 、 、 农 轻 重部 门比例 的关 系等 。 “ 两大部类 关系”和 “ 、轻 、重关系”分 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1引言
产业结构协调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既意味着产业结构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分工。
以区域的协调发展为例,区域是为管理社会、经济等活动的应用性整体,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区域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彼此相连,相互之间存在各种关系。
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和谐则会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摩擦和冲突。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国民经济却并不等于各区域经济的简单累加。
区域经济协调则会产生“1+1>2”的效果,反之,若区域经济之间摩擦和冲突不断则结果往往是“1+1<2”[1]。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直较大,改革开放以来非平衡发展模式的实施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地区协调来实现。
目前正处于转轨期的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的干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产业结构区际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利益抬头、产品的过剩与短缺并存、产业过度竞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我国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此,研究探索产业结构协调的理论,以减少或协调产业发展的矛盾,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产业结构协调的重要性
2.1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都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对一国来讲,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国民经济要实现持续稳步增长,产业之间的发展必须协调,即在再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注意保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这种内在联系和数量的比例关系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每个部门和行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同类产品生产的各部门和行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等,产业结构协调意味着从产业的角度看这些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协调的。
2.2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的背景下,市场上的中间产品需求日益增多,产业部门之间彼此依赖程度日渐增大,结构效益的权重日益上升,以至于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支点。
这种来自结构聚合的经济效益,其意义已大大超过个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对效益增长所带来的影响。
现代经济增长应该是速度与效率的统一,只有产业结构协调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否则社会商品要么是短缺与过剩并存,要么是以周期性的波动甚至经济危机爆发出来。
对第二次产业而言,由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和一系列数量比例关系,因此其发展必须与第一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只有产业结构合理,才能保证各
产业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才能争取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2.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
产业及产业的各部门总要落实到特定的区域上,并与区域所具备的条件结合起来。
各地自然条件、区位状况、资源状况、现有生产力水平及区际经济联系各不相同,因此特定产业存在地域上的选择性。
区域比较优势是决定区域产业选择(布局)的利益机制,这种比较中的优势包括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
产业结构地区协调则意味着各区域的产业布局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以使各区域在发展本区经济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伯尔蒂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理论可知,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可以因此得到提高。
3产业协调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3.1产业地区布局理论
3.1.1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主要由V·杜能奠基,经过A·韦伯及后人较为系统的研究,在19世纪末初步建立。
主要有:
(1)V·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一书中提出,距离以城市为代表的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由内到外他将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层,杜能的《孤立国》可以说是区位论的奠基之作。
(2)A·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他在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提出了区位因素、区位优势和最优区位
等概念,杜能和韦伯提出了3个一般性区位因子,即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聚集力。
(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韦伯以后的研究者发现,最小生产成本并不能完全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成本最低也不完全意味着利润最大化,市场因素对产品价格影响越来越大,为此,克里斯塔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此后,廖什又考察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区位分析也由生产扩展到市场,并且从单个厂商扩展到整个产业。
西方古典区位论的基本特征:①研究宗旨是为各个企业或部门寻找最优生产区位,其实质是在寻找一种比较优势以保证企业利润的极大化;②区位研究是以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属于古典微观经济学范畴。
③虽然没有明确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思想,但有隐含的意思[2]。
3.1.2产业布局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包括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
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若每一国家均按其“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将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利用,对各国都有利。
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释实践中的有关分工问题,因此大卫·李嘉图在继承和发展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他认为,任何国家都有
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若各国都把劳动用于最有利于生产和出口相对有利商品,进口相对不利的商品,将使各国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3]。
20世纪30年代初,伯尔蒂尔·俄林进一步提出了生产要素比率理论,他认为在同种商品不同区域的生产函数不变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的产生是由于:①各区域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②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搭配比例。
3.1.3平衡与非平衡论争
在关于宏观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方面,理论界长期流行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平衡发展论,强调缩小地区差别,主张国家投资布局应以落后地区为重点,在资源分配上主张地区平均主义。
在西方,主张各产业应齐头并进的首推罗森斯坦·罗丹,他在1943年第一次提出“大推进”理论,指出在东欧和东南欧需要“大推进”(即同时对许多项目大量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
实践证明,“大推进”理论只有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中才有其正确性。
而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交融,地区经济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实现“大推进”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另一种是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提出的不平衡发展论,该理论承认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存在性,反对在资源配置上对各产业、各地区采取平均主义作法,主张遵循并自觉利用不平衡发展规律,实行有区别、有重点、有选择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此外,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在《区域不平衡和国家发展过程:一个描述过程》一文中指出: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区域间增长差距呈“倒U型”变化。
198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发表《发展极概念在经济活动一般理论中的新地位》一文,对“增长极”理论进行了论述[4]。
上述3种理论和以均衡理论为中心的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基本上代表了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布局的研究状况,每一种理论都有不完善之处,不能完全地解释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
3.1.4公平与效率论争
效率首先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与有效配置。
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用配置资源得当,有限的资源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反之,则只能发挥较小的作用,甚至可能产生负作用。
效率增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投入产出角度看,投入一定,产出较多;或产出一定,投入较少,意味着效率增长;反之,则意味着效率下降。
二是从配置的角度看,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既无闲置,也没有浪费,资源效用完全释放,表明配置效率提高,实际上,这两个方面效率增长内涵并不一致,甚至可能相互抵触。
其次,效率概念还涉及价值判断问题,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是从有效使用角度看,若投入者自行决策的投入导致的产出不为社会所接受,那么即便是高产出也不是有效的,否定这种名义上的“高效”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市场供需矛盾表现出来,二是通过最终激烈的社会矛盾来解决。
第二是从有效配置角度看,在不同地域投入某一资源产出不同,社会对这些不同的产出需求程度也不相同,即某种资源投
入的结果会因不同的地域配置而产生不同的效率,追求最高的资源宏观配置效率是产业结构地区协调的目标。
公平不是纯经济学概念,它包含有价值判断。
公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即收入分配,生产资料占有和地域空间上。
产业结构区际协调发展应该实现公平条件约束下的国家整体实力增强或总体效率的最高,以及实现区域产业协调均衡发展,即空间公平。
但是有效率的区域配置并不能完全带来空间的均衡协调,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在利益驱动下通常会造成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的不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