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全面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全面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全面苏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自学古诗,回答问题。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诗中表示“秋天”的词语是什么?(在括号内打“√”)九月()初三()半江瑟瑟()[2]诗中写了四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中作者把_____比作____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______,把_____比作____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____。

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天晴了的时候(节选)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zhàn zàn)透;抖去水珠的凤(碟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pù pò)着阳光一开一收。

[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用圆圈圈出诗歌中的两组反义词。

[3]用“绽放”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小院的夏天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写了五种景物:、、、、。

[2]下面哪个词语不能让人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A.翻过B.偷看C.飞进D.歌唱[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以多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B.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

C.这首诗应该用悲伤的语调缓慢地朗读。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4]读了这首小诗,令人产生美妙的想象,我仿佛看到______,仿佛听到______,仿佛闻到______。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风朝代:唐代作者: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望洞庭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峨眉山月歌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想见却看不到你,只好乘船顺流而下前往渝州。

江雪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元日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浪淘沙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赋得古原草送别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苏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诗句,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词语含义。

时人:__________ 余:________ 谓: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诗人的心情很________,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字看出。

2. 课文精彩回放。

绿艾青(现代)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到处是绿的……”,这一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填空。

风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雨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水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______)也是绿色的。

[4]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试写一两句话描绘这种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文背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文背诵

小学四上语文期末复习一、默写四首古诗。

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元日江雪唐·刘禹锡唐·李白宋·王安石唐·柳宗元湖光秋月两相和,峨眉山月半轮秋,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山鸟飞绝,潭面无风镜未磨。

影入平羌江水流。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万径人踪灭。

遥望洞庭山水色,夜发清溪向三峡,千门万户曈曈日,孤舟蓑笠翁,白银盘里一青螺。

思君不见下渝州。

总把新桃换旧符。

独钓寒江雪。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1 老师,您好!)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老师,您好!(2)《2 但愿人长久》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

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4 秋天》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

苏教版四(上)背诵内容复习 111

苏教版四(上)背诵内容复习 111
苏教版四上复习背诵部分
皓月当空 形影不离 心绪不宁 十全十美 阴晴圆缺 屈指算来 雕梁画栋 永垂不朽 五彩缤纷 翩翩起舞 勇往直前 水泄不通 晶莹剔透 清澈见底 高低错落 林深叶茂 诗情画意 憨态可掬 开天辟地 精疲力竭 光芒万丈 小心翼翼 烟火袅袅 大发雷霆
万里无云 各奔东西 手足情深 悲欢离合 井井有条 羊肠小路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功夫不负有心人 震惊中外 有眼不识泰山 昼夜不息 蔚为壮观 古木参天 悠然自得 若无其事 异兽珍禽 纵横交错 三山五岳 烈日暴雨 完好无损 不远万里 悬崖绝壁
春联: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 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 风拂千条柳,雨润万朵花。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
唐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一、照样子写词语:
ABB:
金灿灿、绿油油、红通通、白花花
AABC:
井井有条、默默无言、息息相关、欣欣向荣、
ABCC:
得意洋洋、生机勃勃、小心翼翼、白发苍苍
ABAC:
十全十美、敢怒敢言、忧国忧民、无法无天
AABB:
浩浩荡荡、隐隐约约、形形色色、三三两两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二部分古诗词归纳A.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词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语文教学心得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已有近三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到自主探究,慢慢地走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生活之中。

刚刚进入学校工作时,对于备课,讲课都不是很了解,似乎大学中学习的知识此时无用武之地,每天专注于写教案,讲课也过于形式化,不会变通,一时间觉得当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慢慢的试着自己寻找帮助——听课,请教有经验的教师成了我成长的阶梯。

听课是新时代的继续教育,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学习方式,一种提高自己能力的方式。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必备古诗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必备古诗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必备古诗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必备古诗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必备古诗《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二篇:苏教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双桥中心学习二〇一八学年上学期四年级(3)班语文教学计划罗倩雯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主要工具,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从事各项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主要工具;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学期特拟订语文计划如下: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同学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有一个良好的班风,能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在老师的辅导下有能力带动班上的学生学习。

有十七名从海子小学转入的学生学习基本功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生基本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积极进行家访,使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同时,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喜欢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中古诗、名言等复习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中古诗、名言等复习课件

含“风”的成语,你知多少?
一帆风顺 饱经风霜 望风而逃
兴风作浪 口角生风 空穴来风
呼风唤雨 风雨同舟 春风得意
含“春风”的古诗句,你知多少?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 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登科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 章《咏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 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身正气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什么意思?
•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 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 青史留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意思:
古诗联
上联:纸上得来终觉浅 下联: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联:读书破万卷 下联:下笔如有神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挥泪始干 上联:落红不是无情物 下联:化作春泥更护花 上联:先天下之忧而忧 下联:后天下之乐而乐 上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下联:留取丹心照汗青 上联:生当做人杰 下联:死亦为鬼雄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
)。
4、一个人只有做到(火心要空,人心要实),这样才能交 到真正的朋友。
5、卖酒的弟弟在酒里掺水,不听哥哥的劝阻,我行我素,结果 酒店倒闭,这真是(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啊。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 ——孔子
没有比诚实更珍贵的遗产。 ——莎士比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明朝顾宪成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名 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 下事,事事关心 。

四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题型

四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题型

四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题型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天地。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试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静结合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与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②稀。

日长③篱落④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⑤飞。

(注释)①麦花:指麦子扬花,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

②菜花:指油菜花。

③日长:白天渐渐变长。

④篱落: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挡物。

⑤蛱蝶:蝴蝶的一种。

[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季节应该是(______________)[2]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景物没有在诗中出现?()A.白菜花黄莺鸟B.杏子蜻蜓C.麦花油菜花D.蝴蝶篱笆的影子[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色。

B.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

有形有色,色彩鲜丽。

C.第三句写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最后一句以蜻蜓、蝴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3. 课内阅读。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品格。

[3]诗中后两句用了____修辞手法。

[4]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苏教版 四年级上必背古诗

苏教版 四年级上必背古诗

四年级上必背古诗山居秋暝⑴朝代:唐代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⑵,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⑶。

竹喧归浣女⑷,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⑸,王孙自可留⑹。

作品注释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

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作品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雨过山村朝代:唐代作者: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⑴村路板桥斜。

妇姑⑵相唤⑶浴蚕⑷去,闲着⑸中庭⑹栀子⑺花。

注释译文⑴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⑵妇姑:嫂嫂和小姑。

⑶相唤:互相呼唤。

⑷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⑸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⑹中庭:庭院中间。

⑺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译文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

秋词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字词注释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zhāo):春初。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

随江水流动的意思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夜间出发;
思:思念;
向:驶向;
君:作者的友人;
下:前往;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除:逝去;
屠苏: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瞳瞳: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总: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绝迹; 踪:踪迹、脚印; 灭:消失;
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温暖 之中,都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 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 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 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 独自垂钓。
古诗内容综合复习
《望洞庭》的作者是( )代的( )。诗 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 )”。诗中 分别把( )比作( ),把 ( )比作( ),把( )比作 ( )。 前两句描绘的洞庭湖你可以用( )来形容。
《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初离 四川时写的。诗中包含了五处地名,分别是 ( )、( )、( )、( )、 ( )。一路的风景不禁勾起了诗人( ) 的感情。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 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诗 句是: , 。 这首诗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 描写了他在 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 如: 、 、和 。表达了诗人 ( )的情感。我还知道写( )(节日) 的诗句有:( ,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孤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

四年级(上)古诗专项练习题一、找一找,连一连,写一写。

《明月几时有》刘禹锡(唐)《望洞庭》李白(唐)《峨眉山月歌》苏轼(北宋)《风》李峤(唐)《元日》柳宗元(唐)《江雪》王安石(宋)二、连一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辛弃疾三、解释带点的词、诗句的意思。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3)千山鸟飞绝.(4)千门万户曈曈日...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三、默写本册所学古诗。

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四、选择(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题的序号下面)1、“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C )A、《封神演义》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D )A、春天景色B、夏天景色C、秋天景色D、冬天景色3、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 D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4、“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B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 )A、汉朝名将霍去病B、汉朝名将李广B、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6、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A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陆游7、《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D )A、孙悟空B、齐天大圣C、孙行者D、美猴王8、被誉为“东方之珠”的是下列哪座城市( C )A、上海B、南京C、香港D、澳门9、“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B )A、道路B、说、讲 C方向10、下面各组词语中,表示人物神态的是(C )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课外)必背古诗简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课外)必背古诗简析

课内必读1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这首诗描绘洞庭湖的山水美景,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2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这首诗主要是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4元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这首诗是柳宗元自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的情况下写的,通过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苏教版四上十首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四上十首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四上十首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十首精选的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涵丰富,反映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等不同方面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苏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

苏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

苏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古诗。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写的。

诗中描写了______种景物(包括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4]我还知道描写儿童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理解。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用简洁的语言给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景象。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的画面色彩鲜明,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写江上美景的句子(季节不限),请写出相应的上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 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 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 “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所以全诗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江苏省苏教版四年级古诗背诵(上册)

江苏省苏教版四年级古诗背诵(上册)

四年级上册古诗背诵古诗1、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杨柳枝唐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7、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8、题金陵渡唐张枯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9、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0、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1、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2、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3、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4、观梅有感南宋刘茵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15、长安秋望唐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6、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7、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8、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苏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积累。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下阕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表达了作者对小儿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该词之后,请谈谈你所向往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这四种景物。

[2]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B.流露出对江边月色的惋惜之情。

C.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4]文中画横线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回答问题。

《咏水仙》节选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古诗专项练习题一、找一找,连一连,写一写。

《明月几时有》刘禹锡(唐)《望洞庭》李白(唐)《峨眉山月歌》苏轼(北宋)《风》李峤(唐)《元日》柳宗元(唐)《江雪》王安石(宋)二、连一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辛弃疾三、解释带点的词、诗句的意思。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3)千山鸟飞绝.(4)千门万户曈曈日...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三、默写本册所学古诗。

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四、选择(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题的序号下面)1、“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C )A、《封神演义》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D )A、春天景色B、夏天景色C、秋天景色D、冬天景色3、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 D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4、“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B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 )A、汉朝名将霍去病B、汉朝名将李广B、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6、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A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陆游7、《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D )A、孙悟空B、齐天大圣C、孙行者D、美猴王8、被誉为“东方之珠”的是下列哪座城市( C )A、上海B、南京C、香港D、澳门9、“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B )A、道路B、说、讲 C方向10、下面各组词语中,表示人物神态的是(C )组。

A.全神贯注垂头丧气满不在乎忍饥挨饿B.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胆大妄为安然无恙C.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垂头丧气面如土色D.全神贯注迫在眉睫提心吊胆依依不舍11、下面四首古诗中,有描写色彩句子的是( A )A.《山行》B.《早发白帝城》C.《题西林壁》D.《宿新市徐公店》12、“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这句的修辞手法是( A )。

A.拟人B.比喻C.排比D.夸张13、“李老师是教师”中的空白部分应填以下五个部分内容的:①年轻的;②具有改革精神的;③一位;④特级;⑤小学语文。

下面是这五项内容的不同排列,其中最恰当的一种是(D )A.①②③⑤④B.③①②⑤④C.②①③⑤④D.③⑤①②④14、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 A )省。

A、四川B、湖南C、浙江D、云南15、“拨乱反正”中的“拨”的意思是( A )A、治理B、调转C、使东西移动1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A)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17、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C)A、渔夫B、皇后C、王子18、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B)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19、“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是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A)A、拜访B、请罪C、道谢D、辞别五、填空。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诵读诗词佳句,能使我们充分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如,刘禹锡的“____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月光下洞庭湖风平浪静的景象;又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24、快过年了,我们会想起表现过年时热闹欢乐气氛的诗句: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图苏.家家户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府。

5、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请你写出两句这样“借月抒怀”的诗来:(1)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2)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9、1.《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都是描写_ C _的。

A.夏天景色 B.春天景色 C.秋天景色2.《望洞庭》通过丰富的__想象______和形象的___比喻_____,将月夜中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

《峨眉山月歌》抒发了作者行船时思念____故乡和友人_的感情。

六、古诗填空。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7、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七、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八、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柴门闻(犬吠)吠,风雪夜归人。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留连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九、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十、连线题(前后诗句及题目)洛阳亲友如相问每逢佳节倍思亲芙蓉楼送辛渐劝君更进一杯酒一片冰心在玉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儿童散学归来早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月落乌啼霜满天忙趁东风放纸鸢枫桥夜泊独在异乡为异客江枫渔火对愁眠村居十一、填上适当的诗句。

1、在《长歌行》中,有一句诗告诉我们从小要努力,否则长大后一事无成,会让你后悔莫及的。

这句诗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

4.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班上有同学迷上了电子游戏,我用诗句__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劝告他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十二、默写下列诗人写的诗各一首并写出诗名和朝代。

10分李白:唐《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十三、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千山鸟飞绝.(3)千门万户曈曈日...“相”:相互“和”:和谐“镜”:波平如镜。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后两句的意思是说: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景亮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陀螺。

3、《望洞庭》这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湖面比作镜子;后两句把洞庭水比作了白银盘;把山比作了青螺赞美了洞庭湖的山水美景,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的美好感情。

4、《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被后人尊为诗仙,这首诗是作者初离四川时写的。

诗中写了五个地名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抒发了作者李白对祖国秀美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感情。

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前两句的意思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5、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诵读诗词佳句,能使我们充分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如,刘禹锡的“______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月光下洞庭湖风平浪静的景象;如浩气长存的文天祥写下的不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勾勒出一幅雾凇美景图;又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6、当春暖花开时,我就会想起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听着沙沙的春雨声,我不禁想起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当夏日炎炎时,我的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当秋意浓浓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画面就会出现在眼前当雪花纷飞时,我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7 、朋友与你分别,你赠他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也会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来感谢你。

亲人远在外地,望“月”思人,你会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8、人们常用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使干。

”来赞颂那些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品质的教师们。

12、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请你写出两句这样“借月抒怀”的诗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

9、快过年了,我们会想起表现过年时热闹欢乐气氛的诗句: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0、《元日》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安石。

他是北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这首是描写了放鞭炮。

贴对联的场面。

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2、默写本册所学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十四、问答题。

1、有这样一首有趣的诗,诗中所含了10个依次排列的数字,请问这是哪首诗?司马相如曾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念,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九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2、有一首诗,它的内容就是一个谜语,而它的题目就是谜底,请问这是哪首诗?《画》王维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