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职称评定精品教案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信息技术2. 课时:1课时3. 年级:八年级4. 教材版本:人教版5. 教学目标:a.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b.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c.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a.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定义b.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a.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b. 网络的基本操作c. 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3. 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a. 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b. 信息道德与法律法规c.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a. 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结合教材示例进行说明。
b. 演示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a.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环节的观察,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实例或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2. 任务驱动: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组,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信息技术教资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网络基本概念与安全防护》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防护措施,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学生能够了解网络道德规范,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基本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
2. 难点:-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灵活运用;- 网络道德规范的理解与遵守。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网络基本概念:- 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的定义和特点;- 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域名等基本概念。
2.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防火墙的作用和配置;- 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网络加密技术。
3. 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礼仪;-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三)巩固提高1.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网络安全事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查阅资料,了解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 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资面试教学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资面试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信息技术教资面试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机、关机、登录、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3. 了解并能够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
4. 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并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的理解。
2. 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或学校计算机实验室。
2. 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或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手册或教材。
4. 相关的教学软件和办公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一张计算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如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包括硬件和软件。
2. 示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机、关机、登录、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3. 介绍常见的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并简要讲解其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三、实践操作(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包括开机、关机、登录、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写一份简单的作文或信件。
3. 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创建一个简单的表格,并输入一些数据。
4. 学生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幻灯片。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使用方面的进步。
2.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提醒他们注意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使用计算机和办公软件,如编写一份作文、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或设计一个幻灯片。
信息技术职称评定教案
课题: Windows98的画图课时:二课时。
教学设想: 初步认识画图软件,尝试对画图的使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 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1.教师机与学生机。
2.范图。
教学过程:导言: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
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板书课题:windows98“画图”学习新课: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图 1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A.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B.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C.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D.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E.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F.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G.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A.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B.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C.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3)学会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伦理和信息安全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信息技术挑战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1)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影响;(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3)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2)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影响。
3. 实践操作:(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2)设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信息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2. 计算机设备: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以便进行实践操作;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案例;4. 教辅资料:提供相关的教辅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观念,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解答学生疑问。
4.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 结果性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技术学科教材。
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
3. 案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案例。
4.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题。
5.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学生视野的相关网络资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信息技术初中教资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技能/概念],如[例如:基本的文档编辑、网络搜索技巧、编程基础等]。
-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如[例如: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进行有效的网络信息搜索、编写简单的程序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
-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具体技能/概念]的掌握,如[例如:文档格式的设置、网络搜索的技巧、编程逻辑的理解等]。
2. 教学难点:- [具体技能/概念]的灵活运用,如[例如:在复杂文档中应用高级格式设置、在网络搜索中快速定位信息、编写逻辑复杂的程序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
-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技术操作过程。
-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例如:使用电子设备的日常场景]。
2. 问题提出: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新课讲授1. 基本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具体技能/概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操作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或现场操作,展示技术操作的全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跟随教师操作,逐步掌握相关技能。
(三) 小组合作学习1. 任务分配: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
2. 讨论交流: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
(四) 巩固提高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信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和利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1. 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2.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2. 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索引擎账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信息检索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找到答案。
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包括:(1)明确检索目标;(2)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3)运用关键词检索;(4)评估检索结果。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强调关键词的使用和筛选技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练习,查找与课程相关的资料。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信息检索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信息检索方法?2. 学生回答,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信息检索的技巧,包括:(1)使用高级搜索功能;(2)利用搜索结果排序功能;(3)关注信息来源和发布时间。
2. 教师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练习,运用所学技巧查找所需资料。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信息检索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检索技巧提高检索效率。
信息技术教资课程设计
信息技术教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
2. 使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常见软件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 使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检索、评估和利用的方法,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效率。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形式,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信息技术,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信息伦理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培养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基本概念的学习,理解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2. 网络通信与安全:网络基础知识、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安全及隐私保护。
教材章节: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3. 软件工具应用: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软件工具的使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办公软件与信息处理4. 信息检索与评估: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信息评估和利用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5. 信息伦理与道德:网络道德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意识。
教资教案信息技术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应用以及网络安全知识,掌握网络浏览、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等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
教学重点: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网络应用的基本技能,如网络浏览、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等。
3. 网络安全知识,如病毒防护、信息加密等。
教学难点:1.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2. 网络应用技能的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网络连接。
2. 教学课件、教材。
3. 网络安全防护软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什么是网络?网络有哪些类型?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
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网络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网络浏览、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等基本技能。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网络浏览、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等操作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网络应用技能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网络应用技能?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如病毒防护、信息加密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了解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网络安全防护操作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软件;(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检索、处理和应用能力;(3)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2)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等;2. 常用软件:办公软件、网络通信工具、图像处理软件等;3. 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技巧、信息筛选与评估、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4. 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网络购物、在线学习、数字创作等;5. 信息道德与法律法规:信息伦理、网络安全法规、知识产权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2. 讲解:介绍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3. 实践操作:安排适量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等;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4. 实践设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如计算机、网络等;5. 案例素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便于分析讨论。
教资面试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及其工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术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难点: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协议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 新课讲授-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通过PPT展示网络拓扑结构,讲解网络设备的功能。
- 介绍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3. 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分类?2)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3)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类型?4)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计算机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6.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调查了解自己家中或学校网络环境,分析网络拓扑结构。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其参与程度。
2. 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各小组讨论情况,评价其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信息技术2. 课时:1课时3. 年级:八年级4. 教材版本:人教版5. 教学目标:a.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b.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c.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a. 信息技术的定义b. 信息技术的分类c.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a.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b. 教育领域的应用c. 工作领域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b.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2. 教学难点:a.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b. 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践操作法2. 教学手段:a. 多媒体课件b.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c. 教学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技术?b. 学生分享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2. 新课导入:a. 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b. 分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 案例分析:a. 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b.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4. 实践操作:a. 引导学生上手操作,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b. 强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6. 课后作业:a.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信息技术在身边的应用b. 上交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反馈7. 教学反思:a. 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b. 针对不足之处,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a.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b.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资教案模板
课题:《网络基础与应用》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通信原理以及网络应用的类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通信原理。
2. 网络应用类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 网络通信原理的深入理解。
2. 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实验设备(如电脑、网络连接设备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台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硬件、软件等。
2. 引出网络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 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网络的定义、分类、拓扑结构等。
2. 网络通信原理:讲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TCP/IP协议、数据包传输等。
3. 网络应用类型及其特点:介绍网络应用的类型,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并分析其特点。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进行网络连接实验。
2.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观察网络连接过程,了解网络通信原理。
四、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网络应用类型及其特点,分享各自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网络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网络的基本概念、通信原理和应用类型。
2. 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网络应用类型及特点的案例分析。
2. 收集网络安全方面的资料,撰写一篇网络安全小论文。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实践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网络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资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信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难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提高(1)教师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5.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主探究,提高信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作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3. 今后教学改进的方向。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信息技术教材。
2. 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相关视频、图片等。
3. 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相关网站、论坛等。
4.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等。
5. 学生作品:学生制作的课件、视频等。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面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信息技术2. 年级:八年级3. 课时:2课时4. 教材版本:人教版5. 教学目标:a.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领域b.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c.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a. 信息技术概述i. 信息技术的定义ii.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b.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i.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ii. 网络的基本操作2. 第二课时:a. 信息技术软件应用i.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ii. 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b. 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i. 信息素养的培养ii. 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基本操作方法。
3. 演示:教师演示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和操作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和操作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软件应用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2. 课件: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3. 计算机设备: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机4. 网络环境:确保网络畅通,便于学生进行网络操作六、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信息技术2. 年级:高中3. 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和重要性。
6.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操作。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和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使用计算机软件、网络搜索等。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和重要性。
2.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实际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如使用计算机软件、网络搜索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技术教材。
2. 计算机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操作。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参考。
六、教学拓展1.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移动支付等。
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介绍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大数据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七、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需求。
3. 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规划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教学进度: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资信息技术教案初中模板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及网络应用。
2. 技能目标:掌握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学会搜索网络资源,并能进行简单的网络交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网络基本概念、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网络资源的搜索与利用。
难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硬件、软件等。
2. 引出网络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网络基本概念:介绍网络、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基本概念。
2. 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安装、设置和操作网络浏览器。
3. 网络资源的搜索与利用:指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络资源,并学会筛选和评价信息。
4. 网络交流:介绍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网络资源搜索,分享搜索结果。
2. 学生尝试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网络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安全问题,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完成以下作业:(1)阅读一篇关于网络安全的小文章,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2)收集有关网络技术的新闻,分享给同学。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网络基本概念、网络浏览器使用方法、网络资源搜索与利用等内容。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文章等,供学生课后学习。
3. 教学工具: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中职评审教案模板范文
一、基本信息备课教师:张三教学班级:20级计算机应用专业1班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二、教学课题《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三、课型理论课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了解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3)熟悉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操作系统。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六、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1)制作PPT课件;(2)准备实验操作设备;(3)查阅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操作系统基本概念;(2)准备好实验操作设备。
七、重点内容及解决方法1. 重点内容:(1)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3)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2. 解决方法:(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内容;(2)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八、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1. 难点:(1)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
2. 解决方法:(1)讲解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演示操作系统的配置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九、板书设计1. 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概念2. 常见操作系统特点与应用3.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十、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授新课(1)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介绍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3)演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3. 实验操作(1)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2)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讨论。
十一、小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Windows98的画图课时:二课时。
教学设想: 初步认识画图软件,尝试对画图的使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 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1.教师机与学生机。
2.范图。
教学过程:导言: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
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板书课题:windows98“画图”学习新课: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图 1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A.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B.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C.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D.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E.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F.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G.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A.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B.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C.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D.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E.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F.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为丰富。
G.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H.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I.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J.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K.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L.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M.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N.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画鸡身(课件、范图演示)画鸡头画鸡眼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 画鸡脚画鸡嘴涂颜色图 2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图 3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画图程序;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
如图4:图47.课后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windows98系统中的画图软件,对画图软件的启动、界面操作、作品存盘退出画图程序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利用画笔软件中部分工具绘制出了可爱的小鸡,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做一些练习, 试一试利用这些工具还能画出哪些图形。
要使计算机绘出很多美丽图画,还需要进一步掌握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板书设计:Windows98的画图一、启动“画图”软件:二、窗口组成:三、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四、实例:“画小鸡”作画步骤:课后小结:(略)课题:我的电脑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步认识画图软件,尝试对画图的使用。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的电脑”这个窗口的内容2、掌握内存储器的组成。
3、让学生掌握菜单栏的操作。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内存储器的组成和菜单操作。
教学难点: 认识各类磁盘驱动器及菜单操作。
对策:加强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1.教师机与学生机。
2.范图。
教学过程:1、导入:你想了解你正在操作的计算机吗?进入WINDOWS98,双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在“我的电脑”窗口可以轻松地浏览计算机的信息,以及文件管理情况。
1、2、教学内容:认识磁盘和光盘计算机是通过存储器来保存信息的。
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通常存在磁盘和光盘中的。
(1)磁盘的分类出示图例逐一介绍。
软盘:常用的3。
5英寸,容量是1。
44M(兆);可存储几十万个汉字。
硬盘:容量比软盘大得多,读取速度快。
光盘:一张光盘的容量是普通软盘的几百倍。
分成只读和可读可写光盘。
2、打开“我的电脑”窗口(1)双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2)将指针指向菜单栏,先单击“查看(V)”菜单中的“大图标”命令,看一看你所用的计算机中有几个磁盘;再单击“查看”菜单中的小图标命令。
观察窗口中图标的变化情况。
三、做一做(3)按次序单击“查看”菜单中的详细资料命令,观察窗口中显示的硬盘信息请按下列要求上机操作:(1)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看看所用的计算机有几个磁盘,硬盘容量有多大?可用空间有多大?(2)双击C盘图标,再单击查看菜单中的详细资料命令观察C盘的文件信息。
(3)依次单击查看菜单中的排列图标、按类型命令(4)将窗口最大化,拖动右边的滚动条中的滑块,观察文件的类型及排列情况。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 8我的电脑软盘 1.44M磁盘硬盘光驱几百倍可读可写课题:学学玩玩——五子棋游戏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初步认识画图软件,尝试对画图的使用。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五子棋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五子棋的规则。
教学难点: 掌握五子棋的规则。
对策:加强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1.教师机与学生机。
教学过程:1.导言:你跟计算机下过棋吗?计算机会下很多棋,有象棋、围棋、跳棋、五子棋等,而且水平还挺高!不过计算机再聪明也比不上人的大脑,因为计算机的“聪明”是由我们人“教”给它的。
2.揭题下面我们就来跟计算机玩一次五子棋游戏。
(板书课题。
)3.教学五子棋的玩法1、打开五子棋游戏的步骤:首先,将鼠标器对准快捷菜单“五子棋”双击2、进入游戏后,屏幕会出现一个用来下棋的大棋盘。
在屏幕右上方还有一个“菜单”。
3、菜单中包含几条命令,计算机根据我们选择的命令进行相应的工作。
NEWGAME表示游戏重新开始只要在键盘上按一下“N”4、教学规则:边讲学生边操作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选择“HELP”应按什么键?4.动脑筋你玩过电子游戏吗?在玩电子游戏时,有没有看到过“菜单”,能说说电子游戏的“菜单”的特点和选择“菜单”的方法吗?5.小秘密跟计算机下五子棋,不太容易赢,不过计算机快赢时,你可以按一下P键,这样计算机就被迫跟你交换棋局,你就可以轻松地赢计算机了。
6.练一练在五子棋文件夹里,还有一个“WZQ1。
EXE”文件,它也是一个五子棋游戏,请运行这个文件,比一比两个五子棋游戏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个?7.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五子棋有几种打开方式?课题:控制面板(1)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1、掌握两种打开“控制面板”的操作方法2、初步学会使用“设置对话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控制面板”;运用“对话框”进行设置。
教学难点: 难点:控制面板中的设置较多,有的比较复杂,随意改变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对策:重视学生操作。
教学准备:1.教师机与学生机。
教学过程:一、导言:启动WINDOWS95时,我们会听到一段音乐声,然后进入WINDOWS桌面,在任务栏的右端有时间显示,如果将指针停在时间数字上又会显示日期。
那么声音和日期能不能调整呢?让学生打开“控制面板”二、教学新课I、打开控制面板方法:进入WINDOWS95桌面,依次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控制面板”图标,打开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窗口中有许多不同功能的图标,双击各种图标,可以执行相应的程序。
将指针指向任务栏,单击“开始”按钮,再指向菜单中的“设置”命令,单击“控制面板”命令,也可以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II、设置时间和日期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将针指向“日期/时间”图标,双击这个图标,出现“日期/时间”属性对话框。
1、单击“时间和日期”标签,再分别单击“年”、“月”框右侧箭头,选择年份和月份,再在“日期”框中单击某个日期。
2、单击“确定“按钮3、将指针指向桌面任务栏右端的时间数字,看看调整后有什么变化?III、设置声音1、在控制面板中双击“声音”图标。
,出现“声音”对话框。
对照图例进行讲解三、练一练一、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双击声音图标,在事件框中单击默认呼叫项,再在名称框中单击“WINDOWS95”启动时发的声音项。
二、单击名称框右侧的箭头,可见多种不同声音的选项,试一试以下几种的声音。
四、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五、板书课题:控制面板(2)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WINDOWS窗口的含义。
2、掌握窗口打开方法及改变窗口大小。
3、掌握移动窗口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WINDOWS窗口的含义。
教学难点: 难点:改变移动窗口的方法对策:演示操作,并通过说、议、比较。
教学准备:1.教师机与学生机。
教学过程:一、复习windows开机步骤:1、复习开机步骤2、开机二、教学新课1、介绍WINDOWS98窗口的含义学生在书上找到含义。
2、窗口打开打开窗口的方法。
(1)双击桌面上应用程序的图标(2)单击“开始”菜单中的“程序”命令(3)对准图标先单击,后右击,选择其中的“打开”(4)先单击,后敲回车键3、指导操作看教师操作将指针指向桌面上的“回收站”,三种打开方式各操作一下请对照下图,认识一下窗口的组成。
(出示图例)教师讲解各个组成部分。
4、改变窗口的大小(1)教学“最小化”出示投影片右上方的“-”是最小化按钮(窗口缩小,变成任务栏中的一个图标)再单击这个图标,这个窗口再次打开。
(2)教学“最大化”按钮单击右上方的“最大化按钮”窗口扩大到满屏幕,最大化按钮变成了“还原按钮”如果单击这个按钮,窗口又会还原到原来的大小。
(3)改变窗口的大小①将指针指向窗口右边框时,当指针变成水平双箭头状时,如果向左右方向拖动边框,可改变窗口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