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三角高程测量评分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77e10a85011ca300a7c390c5.png)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之勘阻及广创作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
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
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精.选)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ad8d564ee06eff9aef80774.png)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表表(函数公式)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表表(函数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05f202804d2b160b4ec08e.png)
1.169 1041.343 1041.348
26 55 1
202
27 175 27 3 224
28 206 18 -2 220
29 204 16 -1 223
30 207 16 -1 285
31 260 25 2 203
232
后 :
1#
Z38
217
前 :
2#
Z39
4.997 7.031
15
后-前
-1.934
1
测段长度L
2235.000
215
后 :
2#
Z39
203
前 :
1#
Z40
5.076 6.772
12
后-前
-1.796
3
测段长度L
2261.000
254
后 :
1#
Z40
4.961
238
前 :
2#
Z41
7.243
16
3
测段长度L
2025.000
225
后 :
2# YW21-1
201
前 :
1#
Z34
5.493 6.818
24
后-前
-1.425
2
测段长度L
2072.000
237
后 :
1#
Z34
5.115
218
前 :
2#
Z35
7.065
19
后-前
-1.850
1
测段长度L
2109.000
252
后 :
2#
四等水准测量评分细则
![四等水准测量评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013c764caaedd3383c4d399.png)
高程误差分配不合理 2
1.2+ (n-1) ×0.2
测算得分合计(≤100 分)
测算成绩(测算得分×70%)
二、 计时成绩(30 分,占总分 30 分) 比赛用时 计时成绩(≥0,≤30 分) 三、独立扣分和加分项目(本项分值从总分中加减)
扣分项目 观测造假 没有按要求轮换观测 中途放弃比赛(参赛人员或使 用的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等) 严重违反大赛规则 计时加(扣)分 分值 -100 -100 -100 -100 计时成绩≤0 或≥30 的差额 加 (扣 )分
1 视 距 测 量
2 高 差 测 量
3 观 测 要 求
视距长度超限 >100m 前后视距较差超限>5m 前后视距较差累积超限>10m 2.4+ 2.4+ 2.4+ 没有观测或观测不完整 3 (n-1) (n-1) (n-1) ×0.1 ×0.1 ×0.1 测错算对或测对算错 就字涂改或连环划改观测数据 字迹看不清 同尺黑红面读数差超限>3mm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超限>5mm 没有观测或观测不完整 7.9+ 7.9+ 7.9+ 测错算对或测对算错 10 (n-1) (n-1) (n-1) 就字涂改或连环划改观测数据 ×0.3 ×0.3 ×0.3 划改厘米以下读数 转抄观测记录 字迹看不清 记录、计算字迹潦草 观测量、计算量取位错误 观测量、计算量无单位 1.4+ 1.4+ 1.4+ 中丝最小读数超限<0.2m 2 (n-1) (n-1) (n-1) 没有偶数站观测 ×0.1 ×0.1 ×0.1 违反前后尺观测顺序(后、后、前、 前) 观测操作不规范 个人扣分小计(≤15 分) 四人扣分合计(≤60 分)
时
分
秒
路线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统计表.
![路线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26d379e880eb6294dd886cf9.png)
路线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统计表注:△为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R 为测段长(km)。
W为水准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N为水准环数,F为水准环线周长(km)。
Li为检测测段长度(km)。
一段: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14n[△△R] =±]7.2844[641 ⨯⨯=±0.30mm (允许中误差为±5.0mm)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1N[WWF]=±]7.2844[61⨯=±0.61mm (允许中误差为±10.0mm)二段: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14n[△△R] =±]17.125.115.11[841 ⨯⨯=±0.49mm (允许中误差为±5.0mm)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1N[WWF] =±]17.125.115.11[81 ⨯=±0.98mm (允许中误差为±10.0mm)三段: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14n[△△R] =±]13.185.115.11[841 ⨯⨯=±0.56mm (允许中误差为±5.0mm)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1N[WWF] =±]13.185.115.11[81 ⨯=±1.12mm (允许中误差为±10.0mm)注:平面属于佛山坐标系,高程属于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
2008-4-11。
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d8ae4f1bbb68a98271fefa61.png)
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参赛队编号: 总用时: 分 秒
开始1: 时 分 秒 结束1: 时 分 秒 用时1: 分 秒
开始2: 时 分 秒 结束2: 时 分 秒 用时2: 分 秒
内 容
评 分 标 准
次(站)数
扣分
操 作
规范性
(20分)
扣完为止
视线长度≤100米或前后视距差≤5米,超限扣5分
得 分
裁判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返回顶部↑
记录者无回报读数,一站扣占位“0”、“±”填写,违反一处扣0.5分
以上之外的违规情况,请酌情扣分,一次扣1-3分
伪造数据,取消比赛
成果精度
(50分)
扣完为止
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错误或≥20 mm,扣50分;闭合差±10mm~±20mm扣10分;闭合差<±10mm不扣分
待测点的高程平差计算,计算错误一点扣20分
待测点高程值差>±10mm,一点扣20分;待测点高程值差±10mm~±7mm一点扣5分,<7mm不扣分
时 间
(10)分
扣完或
加完为止
50分钟,提前1分钟加1分,最多加10分;
超时扣分,每超过1分钟扣1分,最多扣10分;
超时10分钟以上,该项比赛成绩零分
说明: 合计扣分
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10米,超限扣5分
基辅读数差≤3毫米,基辅高差的差≤5毫米,超限扣5分
每测段偶数站,违反一测段扣20分
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及上、下丝再中丝读数,没有换站时,后视尺移动,违反一次扣2分
每个测段应按规定编号进行观测和记录,违反扣4分
圆水准气泡没有居中,扣2分
脚架架设不稳定或有碰动(骑马观测)1次扣1分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2f9f0ef1c5da50e2534d7fbd.png)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之南宫帮珍创作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
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
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簿表格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簿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a77c12b964bcf84b9d57b68.png)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日期:第组天气: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日期:第组天气: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日期:第组天气: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日期:第组天气: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路线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统计表
![路线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ba71c0ea551810a6f5248685.png)
路线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统计表注:△为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R 为测段长(km)。
W为水准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N为水准环数,F为水准环线周长(km)。
Li为检测测段长度(km)。
一段: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14n[△△R] =±]7.2844[641 ⨯⨯=±0.30mm (允许中误差为±5.0mm)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1N[WWF]=±]7.2844[61⨯=±0.61mm (允许中误差为±10.0mm)二段: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14n[△△R] =±]17.125.115.11[841 ⨯⨯=±0.49mm (允许中误差为±5.0mm)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1N[WWF] =±]17.125.115.11[81 ⨯=±0.98mm (允许中误差为±10.0mm)三段: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14n[△△R] =±]13.185.115.11[841 ⨯⨯=±0.56mm (允许中误差为±5.0mm)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1N[WWF] =±]13.185.115.11[81 ⨯=±1.12mm (允许中误差为±10.0mm)注:平面属于佛山坐标系,高程属于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
2008-4-11。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包含示例数据)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包含示例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f6735805a216147917112861.png)
(14) (13) (17)
(18)
1289 6073
+3
1221 5910
-2
+0.068 +0.163
+5
0.066
备注
后视 K1 前视 K2
高差
后视 K2 前视 K1
高差
已知水准点高 程:
未知水准点高 程:
后视 K1 前视 K2
高差
后视 K2 前视 K1
高差—1.4
上丝 前尺
下丝 前视距
∑d(m)
(4) (5) (10) (12) 1343
1100
24.3 —1.4
方向及 尺号
后视 前视 高差
后视 K1 前视 K2
高差
后视 K2 前视 K1
高差
水准尺读数 黑面 红面
平均高差 K﹢黑﹣红
(m)
(3) (6) (15)
(8) (7) (16)
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向及尺号水准尺读数k黑红平均高差m备注下丝下丝后视距前视距黑面红面视距差dmdm14后视3814已知水准点高程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组别:
测量员:
记录员:
天气:
测站 编号
1
—
点号
BM1 I
TP1
上丝 后尺
下丝 后视距 视距差 d(m) (1) (2) (9) (11)
14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等高程成果取值未精确至1毫米扣3分
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未能满足四等精度要求扣5分
6
备注
得分相同以用时多少排名
3.计算竖直角。1分
4.计算竖盘指标差。1分
第2测回观测顺序:
5.进入仪器常规测量界面,盘左位置瞄准后(前)视点方向,制动照准部,微动螺旋微调精确照准目标后,读取竖直角读数,并做好记录。2分
6.松开水平及竖直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继续照准后(前)视点,精确照准目标后读取竖直角读数,并做好记录。2分
7.计算竖直角。1分
出现在收仪器时未将脚螺旋居中一次扣1分
2
竖直角测量(25)
测量开始前未能量取仪高,觇牌高度扣1分
第1测回观测顺序:
1.进入仪器常规测量界面,盘左位置瞄准后视点方向,制动照准部,微动螺旋微调精确照准目标后,读取竖直角读数,并做好记录。2分
2.松开水平及竖直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继续照准后视点,精确照准目标后读取竖直角读数,并做好记录。2分
四等三角高程测量评分表
序号
项目
评分标准
实测数据
扣分
1
安置仪器
(15)
脚架安置未能粗平,高度太高或太低扣2分
未使用双手取放仪器或是未在仪器与脚架固定稳定时松开仪器,扣2分
仪器精平后对中误差大于2mm扣3分
未对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参数进行设置扣2分
未检查仪器灵活度、补偿器及球气差改正功能扣4分
在观测时出现一次骑马观测式扣1分
8.计算竖直角较差。1分
9.计算竖盘指标差。1分
10.计算竖盘指标差互差。1分。
第3测回观测顺序:
11.进入仪器常规测量界面,盘左位置瞄准后视点方向,制动照准部,微动螺旋微调精确照准目标后,读取竖直角读数,并做好记录。2分
12.松开水平及竖直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继续照准后(前)视点,精确照准目标后读取竖直角读数,并做好记录。2分
边长测量完毕,应再次量取仪高,觇牌漏此项扣除5分。
4
测角与测距顺序(10分)
测角与测距混测进行扣10分
5
内业数据处理
(40)
边长大于200m时,直返觇高差未进行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改正扣5分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未满足规范要求扣8分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未满足规范要求扣7分
平差前,未根据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计算公式计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或计算错误的扣5分
13.计算竖直角。1分
14.计算竖直角较差。1分
15.计算竖盘指标差。1分
16.计算竖盘指标差互差。1分
17.量取仪高,记录仪高、觇牌高度。(2分)
说明:
1.以上各计算项都是测站检核项,应当在迁站前计算完毕,未计算就迁站的相关项不得分。
2.指标超限每出现一处扣2分。
3
边长测量
(10分)
测边必须用精测模式,往返各测一次。往测边长测量2.5分;返测边长测量2.5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