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合集下载

[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其路径

[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其路径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语言。

与此同时,国内各高等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扩大了招生规模。

但实践中,部分学校在对外汉语教学内容设置上仍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如词汇、语法、语音等,而缺少与语言文化相结合,使得学生难以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内涵。

因此,如何优化对外汉语教学效果,建立与其他专业学科一样成熟、完善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文化导入的重要作用学界认为:文化既是文化自身,又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被当作教学策略和手段来为课堂教学服务。

实践亦证明,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融入所涉国家的社会人文、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相关文化因素,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速语言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还有助于学生发现并理解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异质文化现象,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形成文化自觉意识,是目前语言教学语境策略的有效手段。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而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

可见,文化导入不仅承担着传承历史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传播文化的任务。

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普遍意义,能够在互联网语言高速传播的当下为对外汉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要结合具体学情和语言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动态来调整教学形式,秉持了解文化、掌握语言、学以致用的语言教学理念积极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突破语言工具性的定势思维,坚持语言和文化并重原则,构建文化导入机制,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掌握水平和交际能力。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要想使对外汉语教学取得预期的实效性,其教学模式必须遵循我国教育规律和文化背景来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理念的适用。

(一)中国文化是学习汉语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核心,两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

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

3、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 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词汇 的文化背景。例如,可以通过播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 解“水墨画”、“书法”、“剪纸”等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实际操作方法
1、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 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讲座、 参观中国传统文化展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对话练习等。
三、案例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 们来看一个成功的案例: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在讲解“龙”这个文化词汇时,首 先详细讲解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 了“龙”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了解了“龙” 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
在数字技术方面,教师可以制作端午节主题的在线课程,让学生通过虚拟现实 技术感受赛龙舟的场景,或利用在线游戏让学生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等。
五、总结与启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传统节日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 其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听、说、读、写等各 个环节,并开展实践活动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教师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 目标。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教学相结 合,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文化导入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 的重要性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含义和用法往往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对外汉 语教学中,如果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的导入,往往会导致学 生虽然掌握了词汇和语法,但在实际交际中仍然感到困惑。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导入【摘要】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必须结合文化教学进行。

语言教学的同时导入文化因素,可以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冲击带来的障碍,使他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最终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

这是因为语言教学的进行不能脱离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所教的语言本身就包含着文化因素,这些或体现时代背景、社会特色,或表现民俗风情、民族心理的文化因素,成为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语言与文化文化的定义,至今大概有100多种,尚无定论。

人类学者戴乐尓(e.b.tylor)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一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能为习惯”。

在这一界定中,文化被视为一个多层次、多面向的复合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一类的思想信念;艺术、法律(文本)一类的表意符号;习俗、道德一类的规范。

笔者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语言是文化现象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财富”部分,即与“物质文化”对应的“精神文化”,指语言、艺术、文学等意识形态的积累。

文化还可以分为表层文化观念和深层文化观念这是从文化的自身属性出发作出的分类,表层文化又有语言文化和非语言文化之分。

不论是从概念还是属性来看,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它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语言只是其中一个符号子系统。

文化和语言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语言隶属于文化的范畴。

2.语言记录文化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交际的工具,而文化的创造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交际活动,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交流的基本工具,它是沟通世界的桥梁,人类依靠语言进行正常交往,使得文明成果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教学策略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教学策略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教学策略王美佳1 古香月2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母语并非汉语的国外留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汉语言博大精深,若没有对其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与理解,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谈掌握与运用了。

为此,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者应当积极探讨其中的教学策略。

1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内容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其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文化因素的适度导入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是颇有助益的。

而这些所需导入的文化内容大概可划分为三个因素: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以及民俗。

首先,我国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导入教学,助益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认知与理解。

例如,“声东击西”、“沉鱼落雁”、“亡羊补牢”等成语背后涉及的历史故事与寓言故事是举不胜数的,学生可透过老师对于历史寓言的讲授,加深对汉语言的学习与理解,如此一来,教师便可在历史的导入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

其次,我国地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认识到我国的地理特色,气候特点,以及每个地方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与方式。

在此过程中,了解了我国的地理文化,也加强了汉语言的运用能力。

最后,中华民俗以及各地迥异的风俗人情,在导入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浓厚兴趣,并且实现正确运用汉语的良好习惯。

2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基本原则第一,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他们隶属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需要遵循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在讲授过程中,注意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结合,互相尊重,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第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也应当如语言教学一般,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表及里,由简入繁,由浅到深的一个有序过程。

教学活动应当严格根据教学大纲的原定计划开展,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对应阶段与对应层次的汉语教学,文化导入也应当是对应的。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前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汉语全球的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必然会接触到中国的文化。

因此,如何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成为了重要的教学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问题及其意义。

文化导人原则文化导入是对语言词汇的背景讲解,是通过文化传达语言,增强学习者对语言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而文化导入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使文化导入和语言教学相结合,即将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授相结合,避免将两者分离开来。

具体而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文化差异,注重同理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国学文化的内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及理解。

但是我们要做的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表达文化的概念和现象,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设计的敏感度和同理心,同时要做好文化包容,注重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接受能力,把汉语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

2. 多样化教学方式,灵活性教学对于不同学习者,因为学习的目标、时间、代际、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对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各自不同。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文化的导入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影视欣赏、小组讨论、抽象概括等,掌握足够的文化材料,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掌握教学节奏,各类教学方法和形式都可以采用。

3. 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深度融合文化导入必须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深度融合,贯穿于全部汉语教学中。

它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把握大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系统讲解文化的演进与传承,渐进式地讲解,将文化材料嵌入到当前教学活动中,引导学习者感性体验,提高文化的可操作性,使文化导入能够与语言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文化导人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首先,文化导入能够擦亮汉语教学的名片,増加汉语教学的附加价值。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教学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方法及其效果,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

本文首先将对“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导入”进行定义和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

接着,文章将分析文化导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文化导入的方法,包括直接导入、间接导入、对比导入等多种方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本文将评估文化导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效果,分析其对学生语言学习、文化认知、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还将提出改进文化导入策略的建议,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促进他们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文化元素,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汉语学习体验。

二、文化导入的理论基础文化导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是文化导入的基本出发点。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语言教学中,如果只教授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而忽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那么学习者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这门语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导入,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文化导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的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都可能与汉语和中华文化存在差异。

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了解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帮助学习者克服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来华留学教育中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分析

来华留学教育中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分析

来华留学教育中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分析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进行学习。

在来华留学的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与理解。

本文将探讨来华留学教育中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分析。

一、文化导入的重要性1. 促进语言学习与交流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语言学习需要结合文化来进行。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语言知识,加深对语言背后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与交流。

2. 增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来华留学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文化导入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增进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与理解,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3. 塑造国际化教育环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帮助学校塑造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二、文化导入的方式与内容1. 课堂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中国的文化。

2. 文化体验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国历史遗迹参观、中国民俗文化活动等,让留学生通过实地体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3. 语言交流与实践通过语言交流与实践活动,如与中国学生互动交流、参加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让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中国文化,加深对中国的认识。

三、文化导入的难点与挑战1. 文化认知差异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存在差异,教师需要耐心引导,消除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与偏见,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水平。

2. 语言水平不足部分留学生的中文水平有限,无法深入理解和感悟中国文化,教师需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加强文化导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课堂中文化因素的导入原则

对外汉语课堂中文化因素的导入原则

在其发表 的《 对外 语教学 中文化问题 的认识发展 过程》 文 中第 一次 明确提 出了“ 文化” 在对 外语教学 中的地 位。随后众 多学者都提 出在对外汉语 教学 中要有意识 地将社会 文化知识融入到语 言教 学中去 。并对“ 文化 ” 的定义 以及文 化的分类进行 了详细 的讨论 。人们也几
对外汉语课堂中文化 因素的导入原则
卢 晓
国外在 十九世纪末开始关注 文化 对语言教学特别 是第二语 言教 学 的重 要意义 。 18 法 国教育 家 F 80年 . Gu oi n发表 了著作 《 语言教学 与学 习的艺术》 这本 书第 , 次 明确指 出了语 言教 学 中文 化 的重要 性 , 特别 提 并 到文 化教学是语 言教学 中密不 可分 的环 节 , 须要 通 必 过课 程和 教学 方法 得到保 证 。) 国 内在 二十世 纪 8 q而 0 年代 也开始兴起 了一股 在第 - J 语教学 中注重文化 教 -' -t , 学的热潮 。在对外 汉语 教学 领域 ,90年语 言和语 言教学 中一个 不 可或 缺的组成 部分 。但 对 哪些 文 化 因素 应 该导 入语 言 教 学, 什么 时候 导人 、 如何 导入 、 导入 多少 等 问题 依然 有 分歧 。把这些 问题 上升 到理论 高度 , 就是 文化 因素导 入 的 原 则 问题 。 本文所谈 到的“ 文化 因素 ” 是文 化 知识 , 不 它与 语 言不是 并列关系 , 而是 “ 言 的一 部分 , 语言 教学 中 语 是 语 言知识的一部分 ”“ ,只有在语言教学领 域里 , 我们 才 能感 觉到文化 因素 的存在 , 们才不 能不 考虑 文化 因 我 素对语 言作为交际工具 的作用—— 它与语音 、 语法 、 词 变得 清晰。教师还要在文章 的论点 、 结构 、 语句等各个 方面循循善 诱 , 既动脑 又 动 手 , 开头 帮 学生 确定 题 从 目, 到最后给他们修 改文字 , 处 出谋划 策 , 大 小处 反 复 推敲 。教师倾 注心血 , 学生必有 所获 , 有些 优秀论文就 是这样产生 的。总之一 句话 , 确定 选 题开 始直 到论 从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12-06高教前沿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文/王媚张艳荣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制约。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既要从语言基本技能方面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还要注意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结合教材的内容适时地导入与语言运用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背景知识。

如果不注意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因素,就会影响信息的正确传递。

文化导入不是简单地罗列文化知识,在导入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由浅入深,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导入文化导入应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

中国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在传授文化时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基础汉语教学阶段,交际文化是主要的,在中高级阶段可以有选择地传授知识文化。

在初级阶段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化因素,除了用简洁的语言讲解外,最好用学生的母语进行解释,例如“你吃了吗”,仅仅向学生介绍这是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是不够的,学生会不分场合乱用。

例如,有学生在第二节课下课时用这个句子和老师打招呼就不合时宜。

二、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文化教学主要在课堂上完成,除了用目的语或学生的母语讲解文化知识外,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文化知识。

例如,在介绍北京时文中出现的“北京胡同”“四合院”这类词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进行讲解。

对于一些成语、俗语,例如“滥竽充数”“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教材中一般采用注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如果学生对注解仍然不理解,可以采用母语进行解释,也可以通过设置语言情境,提供例句进行进一步讲解。

三、注重实用性,有选择性导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注意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导入的内容是为语言服务的,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适当导入,与课堂语言教学无关的内容不能过多提及,否则会造成内容混乱。

在初级阶段应着重进行交际文化教学,如社会上流行的打招呼的方式,进行各种日常生活交际的习俗等。

在中高级阶段禁忌语、隐喻、成语、歇后语、习惯用语等含有浓厚的文化色彩的词语是文化教学的重点,不了解这些词语的使用会影响留学生与中国人进行进一步的交际。

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对外汉语教案中?

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对外汉语教案中?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的学生,对于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对外汉语教案中越来越有意义和必要。

对于外国人来说,掌握汉语不仅仅是掌握一种语言,也是了解文化。

因此,将文化元素融入对外汉语教案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案作为教师教学的核心工具,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教学效果。

在编制对外汉语教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文化元素的渗透,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

其中,文化生活、文化传统、历史文化等都是需要体现的方面。

文化生活是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如贴春联、包饺子、赏月等,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国的现代文化,如中国电影、音乐等,用现代方式呈现中国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时代变化和文化多元化。

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汉字、诗词、武术、茶艺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和传承。

在课程中,可以通过相关课文或故事、影视、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如中国古代文化、玉文化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

在课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人物、文物、遗迹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历史名胜等,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在课程中注重文化元素的渗透。

如在授课过程中使用中国的俗语、成语、谚语等,展示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五行、阴阳等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结语由于汉字、表意、汉语语法等门槛性问题,对外汉语教育的难度较大,针对性很强,如果将文化元素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 (一)、思维方式 • (二)、交际文化 • (四)、信仰文化
• 二、原则、方法
• (一)、在汉字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 (二)、随机融合法 • (三)、日常生活中文化实践
结论
•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普遍认识到教学中文 化因素对语言习得的重要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广泛、 积极、深入的探讨与理论研究,现已明确提出对外汉 语教学必须要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但是对于文化导 入的原则、内容与方法等具体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与充分明析的大纲。本论文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教学 中文化导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究其产生的原因, 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性的、 有选择的将我认为有助于解决问题研究成果重新提出, 加以阐述,提出建议。随着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研究的 不断深入,希望本文能够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 一些新的思路。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刘晋晋
论文结构
• 绪论 •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必要性(理论基础) •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及方法 • 结论
绪论
• 一、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 (一)、国外研究成果 • (二)、国内研究成果 •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的构成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必要 性(理论基础)
• 一、文化导入的定义
•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 • 四、对外汉语中的文化因素
第二章发展现状
• 二、存在问题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 内容和方法
• 一、导入内容
感谢您的关注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

4、科学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系统地组织教学 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注重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文字,避免出现歧 义或误解。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方 法
1、直接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直接引入相关的文化内容,让学习者通过直接 的体验和感知来了解中华文化。例如,可以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名胜古迹、 风俗习惯等,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一、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意 义
1、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1、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运用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避免因为文化差异 而产生的误解和困惑。
2、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2、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文化的导入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从而 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的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应对 文化差异,也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 谈
目录
01 一、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意义
03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方法
02
二、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原则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蕴含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教授汉语知识, 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习 者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本次演示将从对外汉语 教学的文化导入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内容摘要
另外,社交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导入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口语表达。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教案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教案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教案教案标题:对外汉语中国文化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对外汉语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以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社会和生活方式,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2. 了解中国的现代社会和生活方式,包括中国的社会结构、家庭价值观和饮食习惯等方面;3. 能够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案内容和活动:1.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活动1:观看视频或图片展示,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 - 活动2: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活动3:小组展示,学生选择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展示。

2. 中国现代社会和生活方式介绍- 活动1:观看视频或图片展示,介绍中国的社会结构、家庭价值观和饮食习惯等方面;- 活动2: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中国现代社会和生活方式的了解和感受;- 活动3: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中国社会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对话。

3.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跨文化交际情景模拟,例如在中国餐馆点菜、购物和交朋友等;- 活动2: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活动3: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跨文化交际情景模拟,互相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案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2. 跨文化交际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和讨论,评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 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讨论,评估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文化,提供相关的网上资源和阅读材料;2.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文化相关的展览、演出或活动;3. 鼓励学生参与中国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与中国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或文化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作者:王昌宜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3期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灵活选用随机渗透法、专题讲座法、跨文化实践和专题研究法等教学策略,坚持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更多地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加深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基本原则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语言的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而必须与文化学习紧密结合,对外汉语教师在加强语言训练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文化知识的教学,以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汉语交际能力,这些都已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广泛共识。

中文中蕴含着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因素,如何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更好地揭示隐藏在汉语背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将其传授给留学生,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必须面临的一个教学难题,也是近些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同仁热议的问题之一,下文是我的一些初步思考。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1.随机渗透法随机教育是指在计划之外的,根据客观提供的教育时机而临时组织的教育。

教学中的随机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随时变化着的教学情境,发现并捕捉其中隐含的教育资源,并主动利用这些资源来调整教学。

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方法。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外汉语老师可以充分采用随机教育法,敏锐判断课堂的教育情景,抓住机会,见缝插针地随机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如在留学生初级班,教师教授完“你好”这个中国人打招呼的常用语后,可以让同学们互相练习,用“你好”相互问候。

这时留学生刚刚接触中文,非常有新鲜感,往往跃跃欲试,活学活用,不仅相互间用“你好”互问,而且经常试图用“你好”和教师打招呼。

这时,对外汉语教师就可以适时随机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告诉他们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长幼尊卑,强调尊老敬老等,在与年老位尊者打招呼时,需要说“您好”而非“你好”。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要素教学的一部分,是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

新词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文化因素的导入是新词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标签: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文化导入一、新词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因素导入的重要性“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产生变化。

”[1]语言的变化首先表现在词汇的变化上。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直接迅速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语言的文化载储功能。

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词汇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词语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最为密切,是词汇系统最为敏感的部分,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强的时代性。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经济发展、社会开放导致“文化词”大量产生;二是文化移入的影响。

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常常会导致一大批“文化词”的出现;三是社会文化的心理作用。

人们为适应一种新的文化,有求新求异的心态。

[2]新词语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变迁关系密切,如果不联系社会文化就难以理解。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的多种类型的教材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新词语,尤其在“当代中国话题课”和“报刊阅读课”中,话题阅读与表达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且辐射范围很广。

另外,从当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来看,汉语学习已成为他们的一种实际需要,这与很多学习者将来的职业选择相关。

新词语的学习既帮助留学生了解词义本身,还可以使他们对当代中国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是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他们融入中国社会的重要途径。

与《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的基本词汇相比,新词语最能敏锐地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变迁,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新信息,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汉语新词语学习是跨文化语言习得,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化趋势的加速,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

汉语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除了语法、发音、词汇等基础知识外,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汉语。

因此,将文化导入汉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课堂教学,以及文化导入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文化导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概念及意义。

(2)影响文化导入的因素,如学生水平、教材、教师等。

(3)文化导入的方式和策略,如多媒体、实地考察、文化交流等。

(4)文化导入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包括对学习动机、口语交际能力、文化理解等方面的影响。

2.研究方法(1)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掌握国内外文化导入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2)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以探讨文化导入的方式和策略,研究不同方式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1)揭示文化导入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2)总结目前文化导入汉语教学中的主要方式和策略,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文化导入汉语教学。

(3)研究文化导入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为今后的汉语教学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本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增强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

对外汉语中的文化导入

对外汉语中的文化导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学好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学好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

同理,教授一门语言也是教授这门语言承载的文化。

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做好文化的传播工作,不但要了解语言和文化的本质及其之间的关系,,还要寻求合适的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式。

文化决定人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

第二语言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教学主要是那些影响交际规约、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的深层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注重语言教学中蕴含着的文化因素的教学,积极而充分的文化因素的教学对语一言教学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进和深化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文化导入Abstract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thought and culture.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learn the culture which this language conveys. To teach a language is to teach the culture which the language reflec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the nature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as well as to seek suitabl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Culture is created through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value of the sum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The culture decided that p erson’s existence, the way which reveal sin eluding the self-expression, the way as well as the sentiment, the think in mode, the behavior, problem solution and so on.In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cultural teaching involves mainly these influence human relation steins, the life style, the thinking mode as well as the value idea and so on in deep the culture.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language teaching. It essentially, is to cause the learner to grasp language as a tool, and to train them to utilize the language in appropriate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teachers who teach foreign language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element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Keywords: Language, Culture, TCFL, The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in TCFL.对外汉语中的文化导入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定位现状分析从1950年接受第一批外国留学生开始,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变化是惊人的,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领导,采取了一系列建国以来颁布的重大举措,使得来华留学生数量猛增,层次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结构逐渐完整,形成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体制,汉语水平考试(HSK)已跻身世界上类似“托福”考试的最重要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测试之一。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认知与导入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认知与导入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认知与导入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文章从语言与文化两者问的关系入手,阐释了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论述了文化导入的方法和原则,并就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授课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交际文化;文化导入一、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不等同于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跨文化的外语教学,它是针对母语为非汉语的,且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留学生进行的外语教学。

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我们既可以通过外语讲授,同时也可以运用本族语言讲授,或是通过运用中介语或其他与目的语无任何关系的语言来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异同我们就很容易区分了。

文化教学是可以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的,而语言教学则不能完全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

张占一先生在《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一文中将文化划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类。

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交际文化是语言符合系统下隐藏的要素,它涵盖并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道德习俗、心理素质、文化传统等。

知识文化属于纯知识层面,是对外汉语教学专题课程的授课内容。

很明显,隐藏于语言点背后的交际文化,才是我们在对外汉语课堂上需要穿插并导人的要素。

二、文化因素的合理导入C.Kramsch在《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中提到,如果语言被看做一种社会实践,那么文化就成为语言教学的核心,文化意识必须被视为强化语言效能的途径,同时被视为语言效能反应的结果。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交际文化的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还要教会学习交际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这些交际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展 。
四、 对外汉语教 学中文化 导入的 内容
1 . 在课堂上直接 阐释 。就是通常对汉语教材 中所涉及
的文化背景 内容进 行直 接讲 解 , 并 尽 可能 地利 用 图片 、 幻 灯、 电影 、 多媒体等 现代 化 的辅 助教 学手段 , 以便 学 生更直 观、 更准确深刻地理解课 文并运用 课文 中所 学的知 识 内容
际过程 中必 须要 遵循 的文化规 约和社 会约 定俗称 。因此 ,
语用相关 文化应 该是培养语 言交 际能力 的主要 内容 , 是 对 外汉语 教学中文化导入教学的重点之一 。 ( 4 ) { 吾体相关文化 。跨 文化交 际双 方进行有 效 地沟 通 , 不仅涉及语言本身 , 更重要 的是语 言材料 及其表 达手段 、 组 合方式等的恰 当、 准确选择 。针对 不 同对象 、 不 同话 题 、 不
等文化因素 的限制。因为文化因素一直渗透在语 言的各个 方面 , 对话语 的产生 、 连贯以及话语 表达方式都起着 非常重 要的作用。如果不懂得语 言背后 隐藏 的民族 历史 背景 , 不 了解语言代表的文化 民俗 习惯 , 那么 既使是 有丰 富 的词汇
量和语法知识 , 也很难 保证双 方在进 行实 际交流 时不会 产 生障碍 , 不会影 响交 际的效果 。学习 者只有 了解 并熟 悉所 学语 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 能更好地使用该语言 , 更顺 畅、 无 障碍地进行成功的跨 文化交际。
节。
因此 , 对外汉语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语言 教学 , 同时 也应该是 一种文化教 学。即在对外汉语 教学 中进行 文化导
入, 消除可能干扰学生对语 言教 学 内容 理解 与掌握 的 文化
障碍 ,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提 高学生综合运用语 言 的能力 , 真正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 使其 可以与人进 行 准确得体 的汉语交 流。 此外 , 在对外汉语教学 中进行 中 国文化 导入还有 利 于 学 习者形成对汉语 的文化依 附 , 正确对待和理解 中国文化 , 用开放宽容 的态度增 强对汉 文化 的认 同感 和适应 性 , 提 高
1 . 文化导入经常被忽 视。在对 外汉 语教 学方 面 , 很长
时间以来 , 教师们奉行 的是外语教学 的传统规则 , 即单 纯的 语 言教 学观 , 注重语言 自身形式 的教学 , 在课堂上老 师们关 注的仍然是词汇词组 、 句法结构 方面 的填鸭 式讲解 与机 械
化导人会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 的兴 趣 , 增 强其 学习动 力 , 提高其学 习效 率。 2 . 传统与 当代 文化并举 原则 。留学生们对 中国文 化的
规约等预先进行铺垫式 的讲 解。具体 内容主要包括 以下 几
方面 :
3 . 设 计课堂任务和课后作业 。对外汉语教师 可以结合 教学 内容 和学生兴趣 、 汉语 水平 , 给学生布置具有一 定趣味 性 的课堂任务 和课 后作业 , 调动 学生 主动思 考 、 学习 、 讨论
1 . 语言 中的文化 因素。这是对外 汉语 文化教学 中文化 导入 的最 主要 内容。主要指隐含在词汇 、 语法 、 语用 等语言 系统各层次 的文化 内涵和语言使用 的社会规约 。 ( 1 ) 语构相关 文化。主要是指通过词 、 词组 、 句子 和语段 等体 现出来 的相关文化 内容 。汉语 不重 在形 合 , 而是 重在
同交际场合和交 际目的, 应 该适 当地转换使用 不同 的语 体 , 对 留学生来说 , 分清 口头语 体和 书面语 体是 很重 要的。对 外汉语教师 要在课 堂教 学 中对 所教授 的内容 属 于何 种语
体, 适合在什么语境场合使用给学生加以讲解。
2 . 基本 国情 和文化背景知识 。主要 指汉语 学习者们 应 该掌握 中国的政 治经济 、 文化 习俗 、 节 日、 人 口、 民族 、 制度 政 策、 历史等基本 国情 和文化 背景 知识。这些 与语 言结 构
融入 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 。 五、 对 外汉语教 学中文化导 入的途径
容 。如果文化导入数量 过多 、 层 次过 深 , 反而会 适得 其反 ,
加重学生 的学 习负 担 , 使他们受到更大 的中国文 化冲击 , 甚 至会 降低他们进一 步学习中 国文化的兴趣与动力 。确定文 化 导入内容的适度性要 根据教 学进度 和教材 内容 而定 , 要 有针 对性 , 以扫除教学 中出现的文化障碍为 目标 , 不 能盲 目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 母语 为非汉语 的, 且具 有不 同文 化背景 的外 国留学生进 行 的外 语教学 , 它 的学科 特点 之一 就是它是一种跨文化 的外语教 学 , 教 学 目的是 培养和 提高 学 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 文化交 际 的能力 。然 而 , 跨文 化交 际 的成功与 否不仅决定 于语言 体系本 身 , 在很大 程度 上还 要受到不同语言背景交际双方背后 的文化观念 和思 维习惯
和参与 的积极性 。在完成课堂任务过程 中老师要 给予必要 的指导和帮助 ; 对于课 后作业 , 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 适 当的
启发 与点拨 。最后 , 教师还要 对学 生完 成任务 和作 业的情
意合 。即不是用严 格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语法关 系和语义信 息, 语法关 系一 般靠 虚词 、 语调 和 句式 中词 语 的顺 序 来体 现, 句子是否成立最终是取 决于语 义是 否合理成立 。因此 ,
学 中进行文化 导入 时应该 遵循 的原则、 选择 的 内容 , 并探讨 了文化 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 : 对外汉语教学 ; 文化 导入 ; 文化 因素 ; 跨 文化交 际
中图分类号 : H 1 9 5

文献标识 码 : A

对外汉语教 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式 的反复操练 , 而学生们 自然也 是课 上课 下 的死 背词 汇 和 语 法规则。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 中的文化导人仅仅 是课堂上 教 师偶尔的文化渗透 和对 学生 的答疑 解惑 , 是极 为基 础 与 初级 的 , 也是相 当不 足的 , 并没 有被真正重视起来 。 2 . 文化导入的 内容有所偏失 。 目前 国内的对 外汉语教 学机 构设 置的 中国文 化课 , 主要 是注重 于 某些特 定性 质 的 中国历史 、 地理 、 民俗等知识型文化 的讲 授 。这类 文化知识 实 际上可以是单独 的一 门学科 , 基本脱 离 了语言 系统 本身 的教 学 , 完全可 以通 过学 习者 的母语 来进 行 。而 我们 所要 导入 的文化 , 主要是 指一 种交际型 的文化 , 即会直 接影 响人
们进 行跨 文化交际的准确表达 、 信息传递 、 容易引起偏 差或 误解 的语 言和非语言 的文化 。
3 . 对新 文化现象 、 日常生活 文化 实践 涉及 较少 。据笔 者 了解 , 目前 国 内的对外 汉 语教 学 部 门 开设 的 武术 、 太 极
拳、 二胡 、 古筝、 书法 、 中国画 、 书法 、 中国结 等课 程都是 关于 传统 中国文化 , 而对 当今 中国社会 日新 月异 的新 文化 现象 尤其是新 词汇 、 日常生活 文化 实践 甚少涉及 , 与社会现 实脱
文化背景对跨文化交 际的影 响、 主观 预判 的影响 有进一 步 的感受和认识 。
在以上文化导入原则指 导下 , 结合课 程教学大 纲 , 对外 汉语教学 中文化导入 的任务应 该 主要包括 两方 面 , 一是 扫 除本节课教学 内容 涉及 的文化 障碍 , 帮助 学 生更好 地理解 语言本体结构 ; 二是对后面可能 出现的文化现象 、 文化交 际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1— 2 7
基金项 目: 辽宁省社会科 学规划基金项 目“ 汉语 国际推广背景下 中外文化互动研究 ” ( L 1 1 D Y Y 0 2 2 ) 研究成果
l 1 2
湖北科技 学院学报
第3 3 卷
理 解大都来 源于书本 、 电视 、 电影 等媒 体途径 , 而与 中 国人 的实际交往并不多 , 其 实媒体 反 映的很多传 统 文化在 当今 社会 已经有了很大 的变化 , 因此 留学生对 当代 中 国文化不 太了解。于是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对外汉语教 师要遵循传 统 与 当代文化并举原则 , 让学生知道 中国文化 的动 态变化 , 与
必须 向汉语 学习者导入汉语语构相关文化 。
Ma r . 2 01 3
文章编 号 : 2 0 9 5— 4 6 5 4 ( 2 0 1 3 ) 0 3— 0 1 1 1— 0 2
对 外汉语教学 中的文化导入 ¨
郭 晶
( 大连外国语学院 汉学院, 辽宁 大连

1 1 6 0 4 4 )
要: A k 分析对外汉语教 学中文化 导入 的必要性入 手 , 就 目前文化 导入教 学 中存在 的问题 , 阐述 了对 外汉语教
进行跨文化交 际。 2 . 利用课外活动 。对外汉语教师要设计并 开展一些 有 利 于课程 推进 的情 景模 拟型课外 文化活 动 , 培养学 生 的语 感和实际沟通交际 的能 力与技 巧。通过这 些课 外 活动 , 学 生可 以进一步 了解 中国人的语 言行为反 应 , 同时 也对 自身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 中的文化导入十分重要 , 但是 目前 , 在我 国各大高校进行 的文化导人教学却存在着 以下 三方面
的问题 :
化 困惑以及 由其导致 的语言 困惑 , 如果 是普 遍性 的问题可 以选择在 课堂上给全体 学生诠 释 文化 背景知识 , 进行 文化
导人 。这两 类结合教学和 日常生 活的具有较强实用性 的文
学 习兴趣 , 培养亲华感情 , 促进学 习效果 。
二、 对外汉语教 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
三、 对外汉语教学 中文化 导入 的原则
由于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 , 覆 盖面极 广 , 因此 在对外汉语
教学 中教师进行 文化 导入时应遵循 以下原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