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六讲社会群体与组织
社会学概论PPT教学课件 第六章 社会组织
级群体;
另一种是从动态的角度把社会组织理解为将分散的社会成员 聚合起来,并对他们的行动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的过程,也即 社会的组织化过程。
静态角度
从静态角度考察,社会组织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泛指一切人 类活动的共同体;狭义的则专指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 群体。
社会组织的定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
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在这样的假设的基础上,泰罗就 认为只要给工人合理的报酬就能刺激 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 并带来劳资两利的效果。
第三节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组织管理
二、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任务管理 (确定工作定额)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正式结 构
28
非正式 结构
2、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梅奥在20世纪20-30年代 进行的霍桑试验中发现并提出来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造就了 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它可以被看做为各种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3、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关系 一种是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它是社会组织中存在的、并非 由组织分工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如“同乡会” 另一种是在正式的工作关系中衍生出来:“同事变朋友”
社会学家依据不同标准提
出了多种划分方法: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二)中国社会组织的分 类体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1)根据组织功能的不同来划分(帕森斯:生产组织、政治组织、整合组织)
(2)根据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划分(爱桑尼:强制组织、功利组织和规范组 织)
(3)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来划分(布劳:互惠组织、商业组织、服务组 织和公益组织) (4)以组织人数的多少来划分(开普勒: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 和巨型组织) (5)以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情况来划分(里特尔:机械组织和有机组织)
大学社会学经典――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PPT课件
6、典型的组织结构图
┌───┐
│总经理│
└─┬─┘
┌─────────┬─┴─────────┬──────┐
┌──┴──┐ ┌───┴──┐
┌───┴──┐┌──┴──┐
│研究与发展│ │生产副总经理│
│市场副总经理││供应与财务│
│ 副总经理 │ └───┬──┘
└───┬──┘│ 副总经理 │
初级群体
通常较小 为期较长的互动 亲密、面对面的互动 感情较深厚 合作性、友谊的
次级组织
通常较大 为期较短,暂时性的互动 较少亲密关系或相互了解 常是表面关系 较正式、事务性的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
一、含义 是一个组织内构成要素之间确定的关系形
式,或者说是一个组织内各要素的排列组 合方式。 包括横向的部门划分(根据不同标准,将 组织活动分解为不同的岗位和部门任务) 和纵向的管理层次确定(确定管理层次, 并规定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把群体分 为内群体和外群体。(萨姆纳《民俗论》)
(5)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会对个体产生群体压力,使其产 生从众行为
参照群体具有对社会组 织
一、群体规模与群体 1、齐美尔对二人群体和三人群体的比较 2、葛福达公式和贝尔斯的参与率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从群体角度来看:社会组织的成员人数众 多,结构复杂;社会组织的目标专门而固 定;社会组织内部有较为明确、发达的分 工;社会组织有清楚的界限。
从成员的个人角度来看:组织成员间的互 动是间接的、片面性的;成员的互动是事 本互动,而非感情互动;社会组织的成员 个性差异大,异质性强。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 1、规模较小,成员有限 2、成员间有经常面对面的互动和直接接触 3、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完整人格投入的互动,
社会学概论-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1
第七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群体
第二节、初级社会群体 第三节、社会组织
2
第一节 一 什么是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
二、社会群体产生的基本原因 三、社会群体的分类
四、社会群体的一般结构及特征
3
第一节 一 社会群体的定义
界定:依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成的有共同生活活 动的稳定集体。 或:具有稳定的互动活动和相互联系。有结构 的人群共同体。
15
第一节 四 1 群体规模
——群体成员人数。影响群体的成员关系、凝聚力、 稳定性。
16
第一节 四 2 群体领导
——群体中起支配作用、拥有权利和责任地位者。 类型: 依产生:规范的程序与自发的 依功能:“工具型”与“表意型” 依领导作风:独裁式、民主式、自由放任式
17
第一节 四 3 群体一致性
30
第三节 三 2 科层制的优点与弊端及发展趋势
主要优点:精确;迅速;稳定;可靠;纪律严;强 度大;效率高。 主要弊端:等级森严;僵化;呆板;机构重叠;机 构趋于非理性膨胀;工具理性对人价值理性的压制;非 人格化。 发展趋势:人性化的科层制度
31
1.家庭 2.邻里 3.游戏群体、同辈群体
22
第二节 三 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
1.功能外移 2.衰落 3.不可消失
23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构成与特征 二.社会组织管理及相关理论 三.科层制及其未来
24
第三节 一 社会组织的构成与特征
1.合格的组织成员 2.特定的活动目标 3.正式的行为规范
趣缘群体——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结成的群体
志缘群体——以志向、信仰、目标为基础结成的群体
群体与组织概论(PPT 36张)
社会类别和类集体
社会类别指一群有某种特征的人。例:婚姻状 况,收入水平,职业等方面相近或相同的人。 类集体/集群:临时性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
7.1什么是群体?
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人们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 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 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 待。 社会群体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通过持续的 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的集合体,成员之间对彼此的行动有着共同期 待。
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1、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2、规模较小,成员有限。 3、成员间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 4、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5、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自觉是 群体成员重要的行为方式。 6、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人际关系亲密,成员间不以功利为目的 。 7、群体成员的关系难以替代。 8、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形成的过程 规模上 目标 成员间的关系
组织的过程
组织决策:四个阶段 组织沟通:形式 组织控制: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 2. 3. 4. 章程; 权威的领导体系; 物质基础。包括资金、设备、活动场所等。
科层制的优缺点
正功能: 分工清楚、权责分明,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规则严格缜密,组织行为有章可循; 组织是一个能人结构; 事本主义,排除个人感情,保障组织运行效率; 负功能: 容易形成“官僚主义”; 缺乏灵活性,专家遇到一些问题会束手无策; 上下级沟通变得繁琐; 组织成员缺乏感情沟通等。
我们为什么要形成群体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号:40094030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适用专业:社会工作责任教学单位:文法系系社会工作教研室总学时:64学分:3.5考核形式:考试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读方式:必修教学目的: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基本任务和学科体系;了解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学的一些主要流派及其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学会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
学习社会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现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1、社会实践化和社会生活化社会学概论,针对同学们对社会学概论的陌生及社会学概论的相对抽象性,以助同学们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
2、尽可能地引导同学掌握以社会学视角认识社会,分析现实问题,增强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认识社会的自觉性;3、为同学们学习相关专业课打下理论基础,为同学们考研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选用教材是《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航生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教学课件。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以理论内容为主,或可以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为知识依托,或可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提供基础性的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学重点:社会学界定及学科特点。
教学难点:学科特点。
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及其基本问题;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及社会学的功能。
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社会与社会运行教学重点:社会运行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角度。
教学难点:社会运行。
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与社会系统;社会运行;社会运行的物资基础;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群体和组织演示文稿
内群体 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
所属群体 依成员身份归属为标准来划分
参照 作为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产 群体 生重要影响的非所属群体
二、社会群体的分类
非正式 群体
依群体规范化程度来划分
正式 按正式的社会规范建立起来并受正式规范所制约 群体 的群体
初级 群体
依成员间亲密程度来划分
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 关系和较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初级 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 群体 成的具有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二、群体凝聚力
• 定义:是指成员希望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 意义和作用
–保持群体成员身份、使得群体规范被遵守 –提高群体成员的参与、划定群体界限 –提高群体成员的满意程度和个人适应性二 Nhomakorabea群体凝聚力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 因素
• 群体的构成 • 个人需求和相互依
存的目标 • 信任的关系 • 群体领导 • 其他
群体领导
第三节 社会组织
• 定义:指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精 心设计结成的社会群体
–组织目标的特定性、明确性 –成员关系的契约性 –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群体和组织演示文稿
(优选)群体和组织
一. 什么是社会群体
两个及两个以上 的人通过持续的 社会互动或社会 关系结合起来进 行共同活动,并 有着共同利益的 集合体
•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 成员间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 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 成员有共同行动的能力
二、社会群体的分类
外群体
依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第一篇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一、名词解释1.初级群体(河北大学2018年研;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宁夏大学2018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相关试题:社会群体(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研)答:初级社会群体,又称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有:①成员有限;②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③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④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⑤成员难以替代;⑥群体整合程度高;⑦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2.次级群体(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研)答:次级群体,又称次属群体,与初级群体相对,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在次级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人们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次级群体的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等。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初级关系淡化,次级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形式。
答: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4.内群体答: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内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1906年提出来的。
他试图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
社会学概论章社会群体
– 对于社会群体内的整合,适应功能使社会群体能在与 环境的交流中不断获得群体活动所需要的资源。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9页
成员可以从群体中获得满足的需要
– 交往需要:个体在群体中可以与其他成员联系,获得 信息等;
– 安全需要:个体参加群体活动,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帮 助,减少孤独和恐惧感,获得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安全 感;
二、社会群体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 群体构成是指群体中同质性和异质性的高低组合。 • 每一个成员都有其自己的特征,他们特征相似的即同质,不相似
的即异质,这些性质将影响群体的活动。
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9页
三、社会群体的角色结构-自我中心角色
• 角色:群体成员在群体中特有特定的行为模式。
• 一个群体中三种典型的角色。 • 自我中心角色:自我中心角色是指成员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
– 是个人作为比较标准的群体。 – 是个人希望加入的群体。
– 是个人以其价值和观念为行为准则的群 体。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9页
其他群体分类方式(1)
• 垂直群体和混合群体:不同社会层次成员组成群体可以称垂直 群体,各种社会层次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群体是混合群体;
• 长期性群体和暂时性群体:群体成员组成的群体时间长 的是长期性群体,时间短的是暂时性群体。
自己。这类人包括:
– 阻碍者。他指那些总是在群体通往目标的道路上设置 障碍的人。
– 寻求认可者。这类人试图突出个人,出风头,而不顾自己 的行为对群体是否有利。
– 支配者。这类人试图驾驭别人,操纵所有事务,不顾对群 体有什么影响。
– 逃避者。这类人对群体漠不关心,似乎自己与群体毫无 关系,不作贡献,等等。研究表明,这些角色表现会对 群体活动带来消极作用。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社会群体与组织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第七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人们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又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还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功能单位,它们在社会系统的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社会群体的定义、分类、主要结构和特性,以及作为社会群体基本类型的初级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的定义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任何个人都不得不依靠他人来满足其物质和心理上的需要。
我们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饭、休息,到单位上和同事们一起工作、学习,闲暇时间和朋友们一同聊天、游戏……总之,人们的大量活动是在群体中完成,大量的时光是在群体中度过的。
正是因为社会群体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所以它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不过,并不是任何人群体都可叫做社会群体,社会学里的社会群体概念有着更加严格的定义。
所谓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所结成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稳定集体。
它既是个人生活的基本单位(任何个人脱离群体就难以生存),又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实体。
社会群体不等于其组成成员的简单相加,它会形成一种完全属于自身的特性,区别于每个成员的个性、信仰和价值观。
社会群体具有如下区别于一般群体的基本特征。
(一)持续的互动。
社会群体的成员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社会互动,他们的交往不是一次就终结了,其相互关系必然维持较长的一段时期,如家庭、邻里、朋友圈、机关、学校、公司等都是如此。
那些偶然碰在一起、暂时发生联系的人群,例如在书店、商店购书、购物的顾客,同乘一架飞机、一辆公共汽车的乘客,因交通事故而围观的人群等等,由于这些群体中的人们相互间不存在持久的交往,因而并不构成社会群体,它们只是简单的人群聚合体(social aggregate )。
此外,统计上按某种共同特征归类的人群体一般也不叫社会群体,如男人或女人、老年人或青年人、工人或农民等等。
社会学概论-第六讲社会群体.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
2、初级群体的功能 (1) 正功能:社会化;满足多方面需要;维护社会秩序。 (2) 反功能:压抑个性;干扰正式关系,妨碍组织目标。 3、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1) 趋势:初级群体日渐衰落,功能转移到次级群体; (2) 影响:对于个人自由、社会整合的双重作用。
社会
1、个人借助于群体,满足其生存的物质及精神需要。 2、社会通过群体,协调和管理人类生活,实现社会整合。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与分类
1、社会群体的含义 社会群体是指通过持续的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
同利益与规范的人类集合体。
家庭群体
班级群体
工作群体(组织)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与分类
社会群体的特征: (1)成员之间有交往互动;
【社会热点】群体性事件
1、群体性事件的定义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 特定群体或集群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 通过无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或表达 诉求和主张,或争取自身利益,或发泄 不满、制造影响,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 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社会热点】群体性事件
2、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1) 群体性; (2) 组织性; (3) 仿效性; (4) 破坏性; (5) 反复性。 3、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独裁型
集权完成的工作量最大, 但容易引发冲突和不满。
民主带来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助于群体的和谐,但完成 工作量与决策速度不及独裁。
(2) 领导作风
民主型 放任型
放任的工作量最低,效率 最差,处于无组织状态。
二、社会群体的结构
5、群体整合
(补充讲解)
(1) 有共同的利益与目标
社会学概论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解读
社会学概论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解读社会学概论: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解读社会学概论是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它探讨了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
社会群体是由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相互依存关系并以一定形式组成的人构成的一种社会集合体,而社会组织则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群体。
通过了解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转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社会群体的类型与功能解读社会群体是人们在共同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社会集合体,根据群体的不同特征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或特点的群体:这类群体的形成是因为群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特点。
比如体育俱乐部、文化艺术团体等。
这类群体的功能包括满足成员的需求和共同享受某种爱好或特点的活动。
2. 基于共同身份和属性的群体:这类群体的形成是因为群体成员有着相同的身份和属性,比如种族、性别、职业等。
这类群体的功能包括为成员提供身份认同和保护权益。
3. 基于共同目标的群体:这类群体的形成是因为群体成员有着相同的目标,比如政治团体、慈善组织等。
这类群体的功能包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组织、协作和行动。
社会群体的功能是多样的,它既可以为个体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可以促进社会的改变和发展。
通过参与社会群体,个体可以与他人建立起联系,共同实现目标和利益。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解读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群体,它具有更为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根据社会组织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政府组织:政府组织是由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组成的一种社会组织。
它的功能包括制定和实施政策,管理公共事务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2. 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由一群志愿者或成员组成,为了公共利益而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
它的功能包括服务社会、关注弱势群体、推动社会进步等。
社会学概论 第6章 社会群体
6.1 社会群体概述
6.1.3 社会群体的类型和结构
• •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高,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 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是明确的、且常
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一般有固定编制的群体。
• 即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个人行为与群体目标一致,如军队、政 党等。
归属于其中的群体;群体中人们有着密切的厉害关系和较强的
同类意识。 • 外群体( outgroups ):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 么关系的群体。( 6) (P85)即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 人”的结合。
6.1 社会群体概述
6.1.3 社会群体的类型和结构
• •
3.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之分是依照人们的群体归属感对社会群体所作 的一种划分。这种归属是一种主观尺度。
•
内外有别的观念内化在群体成员的心里,有时会通过外在的形
式加以突出和强调。制服就是一个例子。各类集体项目的体育 比赛中,每队的队员都身着统一的队服,一方面防止比赛时自 摆乌龙,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区分加强了队员内部的认同。
•
社会学家们使用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时,主要用来分析个人对 于内群体的肯定和忠诚、对于外群体的排斥和疏远的态度。
6.1 社会群体概述
6.1.3 社会群体的类型和结构
• •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在于群体的组织化程度。这一对 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E.Mayo)提出,他最早是把工
作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 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游伴群。(4) (P85)
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社会群体与组织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第七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人们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又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还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功能单位,它们在社会系统的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社会群体的定义、分类、主要结构和特性,以及作为社会群体基本类型的初级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的定义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任何个人都不得不依靠他人来满足其物质和心理上的需要。
我们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饭、休息,到单位上和同事们一起工作、学习,闲暇时间和朋友们一同聊天、游戏……总之,人们的大量活动是在群体中完成,大量的时光是在群体中度过的。
正是因为社会群体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所以它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不过,并不是任何人群体都可叫做社会群体,社会学里的社会群体概念有着更加严格的定义。
所谓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所结成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稳定集体。
它既是个人生活的基本单位(任何个人脱离群体就难以生存),又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实体。
社会群体不等于其组成成员的简单相加,它会形成一种完全属于自身的特性,区别于每个成员的个性、信仰和价值观。
社会群体具有如下区别于一般群体的基本特征。
(一)持续的互动。
社会群体的成员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社会互动,他们的交往不是一次就终结了,其相互关系必然维持较长的一段时期,如家庭、邻里、朋友圈、机关、学校、公司等都是如此。
那些偶然碰在一起、暂时发生联系的人群,例如在书店、商店购书、购物的顾客,同乘一架飞机、一辆公共汽车的乘客,因交通事故而围观的人群等等,由于这些群体中的人们相互间不存在持久的交往,因而并不构成社会群体,它们只是简单的人群聚合体(social aggregate )。
此外,统计上按某种共同特征归类的人群体一般也不叫社会群体,如男人或女人、老年人或青年人、工人或农民等等。
大学教育-社会学概论-6 社会群体-600
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二、群体维持P120
三、群体动力论P124
§6.4、初级社会群体
一、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 P125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 P127
三、同辈群体
1、同辈群体的概念 2、同辈群体的特征 3、我国当前同伴群体表现出的新特点
2、同辈群体的特征
(1)具有较强的群体凝聚力
§6.5、讨论:中国人的群体观
1、中国人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 2、中国人为什么总是“窝里斗”
由三个和尚故事引起的思考【flash】
(2)群体内部有核心人物,但成员间的关 系基本上都是平等的
(3)同辈群体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4)同辈群体有着自己的亚文化
3、我国当前同辈群体表现出的新特点
(1)交往对象基本上都是家庭以外的群体,而 且交往的情感因素弱化
(2)同辈群体内的交往时间比以往相对减少 (3)同辈群体内的交往方式趋于多样化
第六讲、社会群体:我们与他们
§6.1、社会群体概述 §6.2、群体的结构与功能 §6.3、群体的运作 §6.4、初级社会群体 §6.5、讨论:中国人的群体观
§6.1、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形成明确的成员 关系和行为规范,具有一致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 目标,并能进行持续互动的社会集合体。
3、社会类属(social category)
具有共同社会特征的人群
4、三者间的转换
四、群体的类型
1、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2、成员对自我与群体关系程度的自我感觉及其对不同群
体的态度:内群体和外群体 3、群体内部的组织正规化程度: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4、群体的规模及其成员互动的方式 :大群体和小群体 5、群体内部成员关系产生的缘由和性质 :血缘群体、地
2016年新版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群体与组织
A、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
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B、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
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 织目标的实现。
在转型期,初级群体日渐衰落 (1)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
角色参与 交往往往包含每个参与者的多重角色 交往一般仅涉及特定角色与利益,具 与利益,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有特殊性的特征 人格投入 参与者的全部人格特征的投入 参与者只投入了与具体情境相关的人 格特征 交往范围 抱哈大量自由的交往 与特殊关系主体的片面交往 情感特征 成员交往充满个性与情感 个性、情感性相对较少
初级群体次级群体成员数量有限较多交往方式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间接交往借助媒介角色参与交往往往包含每个参与者的多重角色与利益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交往一般仅涉及特定角色与利益具有特殊性的特征人格投入参与者的全部人格特征的投入参与者只投入了与具体情境相关的人格特征交往范围抱哈大量自由的交往与特殊关系主体的片面交往情感特征成员交往充满个性与情感个性情感性相对较少成员替代成员不易替代成员容易互相替代整合程度群体整合程度高群体整合程度低控制手段非正式手段正式手段活动空间接近
5人组合:研究表明,一个小群体的最合适的规模是5个人。
5人群体具有三个稳定的、令人满意的特征: A、奇数的成员数目使犄角平衡成为可能; B、这样的群体倾向于分裂成一个3人的多数派和一个2人 的少数派,因此没有人会完全感到被抛弃; C、这样的群体大小足以使其成员轻易地从一种角色转到 另一种角色。 群体每增加一个成员,群体的人际关系就会复杂很多。
构的基本要素。
群体的规模对群体凝聚力有较大影响。群体的规模越
社会学概论社会群体与组织
3 社会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中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程度来划分
——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是按正式的社会 规范建立起来并受正式规范所制约的
——非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则具有非规范的 特点
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 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感情色 彩的群体
次级群体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通过明 确的规章制度而结成具有正规关系的社会群 体
3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的归属来划分
所属群体:指成员所在的群体
参照群体: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 象;并对成员的态度 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非 所属的群体
4内群体与外群体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内群体:成员对其有团结 忠心 亲密 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 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
三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科层制 即一种运作于明确的规章和程序基础上
的等级权威结构 科层制的特点:
1 组织结构等级制 2 权责分明 3 基于专业技术资格之上的人员用工制度 4 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严格约束 5 晋升 奖惩制度 四弹性组织
五组织的过程 1 制度化 一个组织成功地吸纳成员并得到他们
的信赖;能够富有成效地实现其目标;因而 在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在一整套目标和价 值观的指导下;形成有序的运作模式的过 程
第六章 社会群体与组织
任敏 091118
主要内容
社会群体 组织
一 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具有认同感和团结感的集合体 2 社会群体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群体
方面的,表示“对于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理想的形成 是最基本的”。
后来的学者把这个词扩大到用于有类似家庭纽带关系
的所有群体。例如,家庭、邻里、少儿伙伴、朋友圈 子、某些运动队、班级、政治上或经济上的亲密团体、 以及复杂社会组织内部的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群体等。
野餐桌旁聚集的人也可能是一个社会群体。也许是一
个家庭或者亲密朋友的星期日郊游活动。
群体的类型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以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
为标准)
内群体和外群体(以群体的个体对该群体的关系和态
度为标准)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以群体的社会关系是否存在
严格规定为标准)
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以群体成员的实际归属和内在
初级群体的特征
成员在初级群体的互动中扮演多种角色,带有强烈的
个人情感因素。
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通常涉及成员的整个人格。 成员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而广泛的交流。 初级群体通常可以满足成员多方面的需要,如尊重、
关心、爱和支持等。
初级群体的互动具有直接的、面对面的特点,互动的
频率较高、时间较长。
大群体:概念宽泛,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组织是大群体。
而统计群体(职业群体、性别群体和年龄群体等)和 利益群体(阶级群体等)也被看作是大群体,而后两 者的活动方式和组合形式超出了作为实体的社会群体 的范围。
小群体:其成员人数之少足以使他们成为能够作为个
人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群体。既包括初级群体,也包 括临时性的小团体。
社会控制功能:初级群体为成员提供了基本的
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另外, 初级群体还通过非正式的社会手段影响成员, 使其在行动中自觉遵守适合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社会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中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程度来划分。 ——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是按正式的社会
规范建立起来并受正式规范所制约的。 ——非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则具有非规范的 特点。
•
(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
•
(三)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科层制 即一种运作于明确的规章和程序基础上
的等级权威结构。 科层制的特点:
1 组织结构等级制 2 权责分明 3 基于专业技术资格之上的人员用工制度 4 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严格约束 5 晋升、奖惩制度 (四)弹性组织
•
(五)组织的过程 1、制度化 一个组织成功地吸纳成员并得到他们
•
(三)群体的运作 1、决策 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作 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四个阶段: 搜集信息、评估、决定、关系恢复 2、遵从(conformity)
指与习惯、规则或普遍意见一致的行动。 风险转移
•
二、社会组织
定义: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 目标的社会群体。
(一)组织的特征 1、确定的目标 2、正式的结构 3、正式的规范 4、成员的可替代性
社会学概论第六讲社会 群体与组织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主要内容
社会群体 组织
•
一、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具有认同感和团结感的集合体 。
2、社会群体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平化、从集权走向分权、多元化和全能化、 虚拟化、结构弹性化、规模小型化)
•
•
的信赖,能够富有成效地实现其目标,因 而在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在一整套目标和 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有序的运作模式的 过程。
制度化的负面效应:目标置换(goal displacement)
2、组织的五个阶段: 产生,成长,成熟,衰落和消亡
•
(六)组织文化
(七)组织变迁 变迁的动力 变迁的趋势(等级制的消失、组织形式扁
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感情色 彩的群体。
次级群体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通过 明确的规章制度而结成具有正规关系的社会 群体。
•
(3)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的归属来划分 所属群体:指成员所在的群体。 参照群体: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
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 非所属的群体。
•
(二)组织的结构 1、正式结构
是指导组织成员活动的一套明确陈述的规定、 纪律和程序。 包括规章、法规、内部细则、命令和达成目标 的时间表等。
2、非正式结构 是由群体成员的互动所形待中国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 体?
①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十分普遍;②非正 式群体的形成不仅与情缘有关系,而且与 血缘、地缘等有关系;③ “人情”大于一切 ,组织原则经常让位于人情;④人们对非 正式群体干扰组织运行的情形抱有惊人的 宽容态度;⑤不同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客观 上制约了少数人的专权。
•
(4)内群体与外群体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内群体: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
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 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 任何“别人”的结合。
•
其他: 血缘群体 地缘群体 业缘群体 趣缘群体
•
(二)群体结构 1、群体规模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规定了成员应该如何行动。 3、群体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