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练习题含详细解释
高中历史解释性题目练习与参考答案
高中历史解释性题目练习与参考答案近年来,高中历史的学习重点逐渐向解释性题目转变,这种类型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提供详细的解释、分析和论证来回答。
解释性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高中历史解释性题目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
题目1:解释“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持续10年的社会政治运动。
它由毛泽东发动,旨在通过打破旧的封建制度和资产阶级权力,重树社会主义纯洁性。
然而,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混乱和不稳定,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困扰。
数以百万计的知识分子被迫下放农村劳动,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尽管文化大革命迅速失去声势,但它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长期存在。
这场革命使中国人民对个人权利和言论自由的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题目2:解释美国内战对美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美国内战是南北战争的俗称,它持续了1861年至1865年。
内战发生主要是因为南方各州主张保留奴隶制度的权利,而北方则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美国内战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破坏,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内战结束后奴隶制度被废除,这标志着美国社会的重大变革。
其次,内战巩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更加统一和强大。
此外,内战还对美国的经济、工业和基础设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题目3:解释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参考答案: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爆发的一场政治和社会运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首先,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一个民主共和国,这标志着民主理念在欧洲的传播。
其次,大革命宣称人权和平等原则,对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大革命还导致了一系列军事冲突和战争,引发了欧洲的政治不稳定,最终为拿破仑的崛起和整个欧洲的重新重构创造了条件。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A. 促进了社会等级的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D.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制度,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 清朝末期,_________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答案:辛亥革命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反对封建礼教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改革,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其次,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再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B.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逐渐壮大。
C. 唐朝设立东厂,加强了皇权。
D.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
答案:C解析:唐朝并没有设立东厂,东厂是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用以加强皇权。
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
2.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A. 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唐朝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但受到严格的官府控制。
C. 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未得到充分发展。
答案:D解析: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但并非唯一方式,因此选项A不完全正确。
唐朝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但并未受到严格的官府控制,因此选项B不正确。
宋代确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但选项C并未表述错误。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未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3.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
B.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
C. 道教在唐朝时期成为国教。
D.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
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确实成为正统思想,因此选项A 是正确的。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道教在唐朝时期并未成为国教,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以此类推,完成剩余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5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选拔人才更加公平。
问题:(1)秦朝郡县制的实施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影响?(5分)(2)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5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课后反思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货币C. 推广儒家思想D. 修建长城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选拔官员B. 增加税收C. 强化中央集权D. 促进文化交流答案解析:1. 正确答案: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修建长城。
然而,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的是“焚书坑儒”政策,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并未推广儒家思想。
2. 正确答案:A。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是选拔官员,通过考试选拔有才学的人进入官僚体系,为国家治理提供人才支持。
二、材料解析题材料:《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二十六年,天下已定,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请结合材料,分析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意义。
答案解析: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每个郡设立郡守,直接对中央负责。
这一制度的推行,打破了以往分封制下的诸侯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同时,郡县制的推行也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简答题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
答案解析: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考试科目多样: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丰富,包括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涵盖了文学、法律、数学等多个领域。
2. 考试内容广泛:考试内容不仅包括儒家经典,还包括诗词、策论等,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3. 考试程序严格:唐朝科举考试程序严格,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等多个环节,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性。
4. 选拔人才广泛:唐朝科举制度面向社会各阶层,不论出身,只要有才学,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练习题的讲解,我们对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意义和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高中必修一历史选择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必修一历史选择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练习及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1. 题目: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秦朝实行了郡县制- B. 唐朝实行了分封制- C. 宋朝实行了郡县制- D. 明朝实行了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宋朝实行的是路、州、县三级制,明朝实行的是内阁制。
2. 题目: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 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但并未实现民族独立。
3. 题目: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新文化运动主张文言文- B. 新文化运动主张白话文- C. 新文化运动反对科学- D. 新文化运动反对民主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科学和民主。
#### 二、多项选择题1. 题目: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答案:A B C 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项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题目: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 D. 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但不是近代史的开始。
#### 三、判断题1. 题目: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政治局面。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推荐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推荐###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推荐一、选择题1.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面临内忧外患,其中“外患”主要是指:- A. 农民起义- B. 列强侵略- C. 自然灾害- D. 经济危机2.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 A. 封建制度- B. 帝国主义- C. 殖民地统治- D. 君主专制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______。
2.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 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政策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试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论述“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答案及讲解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B. 列强侵略- 解释:清朝末年,中国社会不仅面临内部的农民起义等问题,更主要的是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这些侵略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衰落。
2. 正确答案:D. 君主专制- 解释: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二、填空题1. 正确答案:泉州- 解释:明朝时期,由于海禁政策的实施,对外贸易主要通过泉州等有限的港口进行。
2. 正确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解释: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有直接关系,这一事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引发了广泛的抗议活动。
三、简答题1. 答案要点: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包括土地私有制、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等。
2. 答案要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政策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土地的国有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四、论述题1. 答案要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导致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丧失,也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资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教资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教资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一、选择题1.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A. 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封建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3. “五四运动”的主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C.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D. 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填空题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_”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_________的繁荣,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 三、简答题6.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影响。
#### 四、论述题7. 论述“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 练习题讲解1. 答案:A. 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2. 答案:A.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答案: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更新。
4. 填空题答案:郡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5. 填空题答案:文化。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6. 简答题答案:- 历史背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民众对改革的呼声高涨。
- 主要影响: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封建社会以土地为基础B. 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C. 封建社会中,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D. 封建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答案:C解析:封建社会中,农民并不拥有土地所有权,而是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进行耕作,向地主缴纳租金。
2.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D解析:苏轼是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而非唐朝。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________。
答案:泉州解析:明朝时期,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主要通过泉州等少数港口进行。
2. 清朝末期,________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南京条约解析: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简答题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而且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包括:土地私有制,封建等级制度,皇权至上,以及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这些特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土地私有制导致了土地兼并和农民贫困,封建等级制度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皇权至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则对中国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影响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特点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高中新版教材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新版教材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新版教材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以下哪项不是《资治通鉴》的特点?A. 编年体B. 纪传体C. 详实记载D. 广泛引用### 二、填空题1. 我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始于______朝,最终在______朝被废除。
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共进行了______次。
### 三、简答题1. 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及其意义。
2.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练习题答案及讲解### 一、选择题1. 答案:B讲解:造纸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但汉朝时期已经有所发展。
2. 答案:B讲解:《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主编,特点是详实记载历史,广泛引用史料,而非纪传体。
### 二、填空题1. 答案:隋朝;清朝讲解: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最终在清朝光绪年间被废除。
2. 答案:七次讲解: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对外交流的重要事件,共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 三、简答题1.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朝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而著称。
其意义在于为唐朝的长期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高峰。
2. 答案: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列强的侵略、内部腐败、封建制度的束缚、科技落后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
### 四、论述题1. 答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包括精耕细作、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技术的进步等。
这些特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以上练习题及讲解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历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3. 我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4. 唐朝时期,与玄奘西行求法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 张骞出使西域B. 郑和下西洋C. 鉴真东渡日本D. 郑成功收复台湾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厚照6.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次提出是在解决哪个地区问题时?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新疆7.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被称为?A. 八路军B. 新四军B. 红军D. 国民革命军8. 以下哪位科学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A. 张衡B. 祖冲之C. 牛顿D. 沈括9.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0.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黄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唐朝的______时期。
12.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连接了中国与______地区。
1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
1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在______时期落后于西方。
1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社会。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7.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19. 论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对国家统一的意义。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解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他推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管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其次,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以消除思想上的异己,巩固统治。
此外,他还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最后,修建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表现。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选拔了大量人才C. 强化了中央集权D.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ABCD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门第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得社会地位不再完全依赖于出身。
其次,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此外,科举制度的实行也强化了中央集权,因为考试的组织和监督都由中央政府负责。
最后,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因为人们为了通过考试,需要接受教育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3. 阅读以下材料:“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海外国家的联系和贸易往来。
”根据材料,分析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通过与海外国家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扩大明朝的影响力,从而巩固中央集权。
解析: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多种措施。
其中,派遣郑和下西洋是其重要的外交手段之一。
通过郑和的航海,明朝不仅加强了与海外国家的联系,还促进了贸易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明朝的国际影响力。
高中历史复习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复习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复习练习题及讲解#### 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强化了皇权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 所有选项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展示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文化#### 二、填空题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______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______时期。
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改革。
3.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______时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达到了高峰。
#### 三、简答题1. 简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特点。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练习题讲解#### 一、选择题1. 答案: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修建长城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2. 答案:D。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了皇权,同时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3. 答案:B。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国威,同时通过航海活动,也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 二、填空题1.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是周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西周时期。
2.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是推恩令,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改革。
3.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达到了高峰。
#### 三、简答题1. 康乾盛世时期,清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关系也相对和谐,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2.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然而,它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 以下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推行郡县制D. 建立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包括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等。
而科举制度是在隋唐时期才建立的,与秦始皇无关。
3. 唐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对外交往的表现?A. 遣唐使B. 玄奘西行C. 鉴真东渡D. 丝绸之路的繁荣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非常活跃,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丝绸之路的繁荣等。
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佛教文化交流的表现,但不是对外交往的直接体现。
4. 明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A. 宣扬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文化答案:C解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促进贸易、传播文化等。
而寻找建文帝并非其主要目的。
5.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B. 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C.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争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了这场战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相反,被迫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制度。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 选择题A.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答案:正确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B.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
答案:正确解析: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在618年建立了唐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时期。
C. 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答案:错误解析:明朝的都城最初是南京,但在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北京成为明朝的都城。
2. 填空题A.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
答案:开元盛世解析: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
B.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
答案:溥仪解析: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他在1912年被迫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结束和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
3. 简答题A. 简述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
答案: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主要包括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经济上的盐铁官营,思想上的独尊儒术,以及对外的开疆拓土。
解析:汉武帝通过这些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基础。
B. 描述清朝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
答案: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包括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编纂《康熙字典》等。
解析: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通过军事手段平定了内部的叛乱,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他在文化方面也有所建树,如编纂《康熙字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论述题A.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限制了民间的海上贸易,影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航海技术的进步。
解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导致中国在航海技术和对外贸易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
同时,海禁政策也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受到打击,影响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以上为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的示例。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世界史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世界史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世界史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成就?A. 哥白尼的日心说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达尔文的进化论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A. 蒸汽机B. 电灯C. 电话D. 计算机3. 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A. 联合国B. 国际联盟C. 世界贸易组织D. 欧洲联盟答案解析:1. A. 哥白尼的日心说。
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挑战了长期以来的地心说,是科学革命的重要标志。
2. A. 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
3. B. 国际联盟。
一战结束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成立了国际联盟,这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
二、简答题1. 简述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 描述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主要对抗方式。
答案解析:1. 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科学、哲学和艺术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思想的解放。
其次,启蒙思想家们提倡理性、自由和平等,这些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最后,启蒙运动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思想基础,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主要对抗方式包括:军事对抗,如军备竞赛和代理人战争;政治对抗,如意识形态的宣传和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经济对抗,如贸易禁运和经济援助的竞争;以及科技对抗,如太空竞赛。
这些对抗方式虽然没有直接引发大规模战争,但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另一方面,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形成了一大批新兴国家。
”请分析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解析: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
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D. 秦始皇统一了语言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但并未统一语言。
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主要选拔的人才类型是:A. 军事人才B. 文学人才C. 政治人才D. 经济人才答案:C解析: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政治人才,以补充官僚体系。
3. 下列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明朝海禁政策完全禁止了海上贸易B. 明朝海禁政策仅针对外国商人C. 明朝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贸易D. 明朝海禁政策完全开放了海上贸易答案:C解析:明朝海禁政策并非完全禁止海上贸易,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但同时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4. 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贸易往来B.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C.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D.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完全禁止了与外国的交流答案:B解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但并未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D. 辛亥革命彻底解决了中国的社会问题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并未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和______。
答案:文字2. 唐朝的科举制度中,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明经、进士和______。
答案:明法3. 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往来受到限制,但同时也促进了______的发展。
答案:国内贸易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在______年。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建立科举制C. 实行分封制D. 推行九品中正制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将国家划分为若干郡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下列哪一项是唐朝时期对外关系的重要表现?A. 开辟丝绸之路B. 建立朝贡体系C. 实行闭关锁国D. 推行海禁政策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建立了朝贡体系,通过朝贡贸易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加强了与各国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唐朝的国力和影响力。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采取了________政策。
答案:海禁解析:明朝时期,为了防止倭寇的侵扰和加强海防,采取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海上活动,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安全。
2.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其中________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
答案:甲午解析:甲午战争是清朝末年发生的一次重大战争,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台湾等领土,对中国的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世袭制和门第观念,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2. 论述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是一次旨在学习西方科技和管理经验,以实现国家自强的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洋务运动最终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但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高难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高难###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一、选择题1. 题目: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础。
- B. 封建社会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 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 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固定的。
答案:D2. 题目: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以下哪个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 B. 强化了皇权。
- C. 限制了文化的发展。
- D. 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答案:A####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 答案:八股文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______”。
- 答案:康熙字典的编纂#### 三、简答题1. 题目:简述清朝晚期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1861-1895年)的一场以学习西方科技、兴办实业、改革军事为目的的改革运动。
该运动由恭亲王奕訢等人发起,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对抗西方的侵略。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建立了一些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
这一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 四、论述题1. 题目: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才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科举制度强调文治,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科举制度也存在弊端,如考试内容过于偏重文学,忽视实际能力等。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拔人才的公平性上,为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借鉴。
高中历史必修1基础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基础练习题(附详细答案)1. 请问下列历史事件中,哪一个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一场反对外国侵略的武装斗争?(A)巴黎和会(B)甲午战争(C)第一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战争答案:(D) 太平天国战争2. 清朝中叶的战争共有几场?(A)2场(B)3场(C)4场(D)5场答案:(C) 4场3. 对于多次出现中国领土被侵占的历史,下列哪一个观点是错误的?(A)因战争年代较长,极为频繁,所以中国历史上领土多次被侵占(B)领土被侵占主要是因为、国力较弱(C)对外侵略是中国历史的主题之一(D)中国是一个容易被侵占的国家答案:(D) 中国是一个容易被侵占的国家4. 请问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一片大好(B)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C)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时间很短,且进展较快(D)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主要受限于文化和思想的滞后答案:(D) 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主要受限于文化和思想的滞后5. 经济援助指的是(A)对外迁徙(B)招收外国移民(C)接受外国人爱国人士支援(D)接受国外的经济帮助答案:(D) 接受国外的经济帮助6. 下列哪一项没有给中国带来严重社会问题?(A)摄政王草创冯玉祥主政,国歌改为《义勇军进行曲》(B)进行了“五四”运动,呼吁实行民主主义(C)发表了《五四宣言》,提出“救亡图存”主张(D)发生了南京大,给民众带来深重的创伤答案:(A) 摄政王草创冯玉祥主政,国歌改为《义勇军进行曲》7. 请问下列哪一位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领域一位重要的学者?(A)(B)林彪(C)(D)陈独秀答案:(D) 陈独秀8. 请问下列哪一位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代表人物?(A)孙中山(B)蒋介石(C)陈独秀(D)周恩来答案:(C) 陈独秀9. 请问下列哪项不是中国近代自我救亡运动的内容之一?(A)废止各省治外法权(B)不承认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C)对外世界宣传中国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D)发展民族工商业答案:(C) 对外世界宣传中国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10. 请问下列哪一个事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A)中俄密约的签订(B)中法战争的爆发(C)辛丑条约的订立(D)《马关条约》的签订答案:(D) 《马关条约》的签订。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解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以取代分封制,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统一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以及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促进了文化发展D. 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削弱答案:ABCD解析: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促进了社会流动。
同时,科举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在中央,增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也削弱了地方势力对人才的控制。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辉煌篇章。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东海岸等地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导火线是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解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特别是山东问题的处理,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引发了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简答题1. 简述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包括:- 内部腐败:清朝晚期官僚体系腐败严重,政治黑暗,导致国家治理效能低下。
- 经济落后:封建经济结构无法适应工业化浪潮,导致国力相对衰落。
- 民族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尤其是满汉矛盾和民族压迫政策,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 外部侵略: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削弱了清朝的主权和国力。
- 思想启蒙:西方思想的传入,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为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解析:清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也有外部的侵略和思想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门一中2019届高一文科历史午练1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100分)1. 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革命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A.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B.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C.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D.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2.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辩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3. 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民间关于洋教的流言大量出现。
当时上海等城市的这类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
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
这一现象反映出A.乡村的信息转播速度较慢B.乡村百姓更具有民族主义意识C.教会的活动从城市转向乡村D.乡村的自治体系根深蒂固4.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A.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5.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
为此,立宪派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
“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6.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
这说明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B.上海交通逐步与近代文明接轨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D.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7.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A.有线电报的开通B.无线电报的开通C.有线电话的开通D.无线电话的开通8.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A.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呈现萎缩状态B.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C.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获得较快的发展D.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航业发展迅速,但现在中国尚不是世界民航大国9.1938—1941年,四川新筑公路3944公里,通车里程由战前的4637公里、只有65个县通车的落后状况,发展到战后的8581公里、111个县市通车(占当时170个县市的65%以上)这反映出()A.民生主义得到全面贯彻B.抗战大后方的作用突显C.交通服务于民族战争D.国民政府积极准备抗战10.交通与通讯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近代交通与通讯事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政府修筑的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的铁路B.京张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C.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是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的标志D.1877年在福建架设的电报线是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11. 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一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中华民国工党《觉民报》。
这些报纸的创办()A.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C.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12.1907年,清廷创办《政治官报》发布“如官办银行钱局、工艺陈列各所、铁路矿务各公司及农工商部注册各实业,均进馆代登广告,酌照东西各国官报办法办理”的启事。
由此可以看出()A.报刊业发展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B.报刊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C.官办报刊涉足广告业务D.广告成为报刊的主要收入来源13.诞生于120年前的电影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下列有关电影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B.《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C.《渔光曲》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D.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电影得到较快发展14.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
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15.1924年12月,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
《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以平息事端。
此事说明A.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重阻挠B.近代化会不可避免地激化社会矛盾C.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D.化解社会矛盾是近代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
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
”这段话现了新中国()A.“另起炉灶”的外交特征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特征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7.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C.“求同存异”的方针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18.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A.“和平共处”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19.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重新提出“中间地带”理论,认为“帝国主义之间互相争夺殖民地,他们假借跟我们的矛盾来掩盖他们之间的矛盾。
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调整对外关系的政策。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当时中国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主动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20. 建国初期签订的一份外交文件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
”该文件( )A.贯彻了“一边倒”方针B.倡导了“求同存异”方针C.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体现了“不结盟”原则21.1972年,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要多.”费正清此意是指()A.美国对发展空间技术非常重视B.反思中美关系成为美国社会的共识C.中美关系在此前相当长时间里几无发展D.批评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一成不变22.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
该方案出台表明A.中美建交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B.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D.中国已经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23.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A.坚持独立自主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D.推行不结盟政策24. 下表为1968—1971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提案的表决情况。
1971年第26届联大上票数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C.中美关系趋向和解D.美欧日三足鼎立形成25.“上合组织的合作最先起源于安全事务,目前……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自由贸易安排,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继续夯实人文合作基础,全面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救灾等领域合作,确保成员国民众多方受益。
”关于上合组织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为了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而加入该组织B.中苏两国都是该组织重要成员国C.通过与该组织其他成员国的结盟,加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中国在该组织中起了主导作用江门一中2019届高一文科历史午练12答案和解析【答案】1.D2.C3.D4.C5.A6.B7.A8.D9.C 10.C 11.A 12.C 13.A 14.D 15.C 16.B 17.C 18.D 19.B 20.A 21.C 22.C 23.D 24.C 25.D【解析】1.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分析可知,当时中国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D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D。
2. 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故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民国初年的社会风尚.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特征的识记.需要掌握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发生变革具体的表现.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发生变革具体的表现:(1)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解放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以土葬为主开始向以火葬为主改革.(3)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3. 本题主要考查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