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茅盾与子夜
茅盾
赵伯韬的形象相对于吴荪甫要单薄一些。如果说,吴荪甫的性格是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的,那么赵伯韬的性格则是在不同的情境展现出来的。赵伯韬是一个老奸巨猾的金融界流氓式的人物,他靠着“得天独厚”的地位以及同“军政界有联络”而兴风作浪。他可以用“国内公债维持会”的名义左右公债市场,也可以买通军阀并依托南京的政治势力为自己服务。因此,他在同吴荪甫的斗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权。在塑造买办掮客赵伯韬的形象时,作者通过其言行,选择场面性的描写,揭示了他荒淫无耻、骄横跋扈的性格。
《子夜》有五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
第一、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等人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的投机活动;
第二、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影响下的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最后的彻底破产;
第三、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
《子夜》作为茅盾“细心研究”的力作,很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在茅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子夜》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就小说显示的社会概括的广度和深度、艺术结构的宏大与繁复、人物创造的多姿与传神,文学语言的华赡、劲健和爽利而言,它都足以使茅盾和一般作家拉开一大段距离。
茅盾对于吴荪甫复杂性格的刻画,对于以往文学中单一化的性格描写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但对这个人物性格复杂性的过于明确化与理性化的把握与表现,却仍然未能摆脱把无限丰富的人物或生活加以简单化的历史局限。这表明,茅盾对人物塑造“立体化”的努力以及成就,只是现代小说人物刻画艺术所能历史地达到的一个阶段,但其积极意义及影响仍不可低估。
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在他包含的深刻社会内容,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正是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正是《子夜》的主旨。
子夜ppt课件
吴荪甫的死对头,是一位骄横跋扈、贪婪无度的买办资本家。他与帝国主义、军 阀势力勾结,控制着上海滩的金融市场。赵伯韬的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吞并民族 资本家,是导致吴荪甫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次要人物形象分析
屠维岳
吴荪甫的得力助手,精明能干,擅长权谋。他曾因反抗赵伯 韬的势力而被撤职,但在吴荪甫的支持下重新崛起。屠维岳 的命运与吴荪甫紧密相连,他的智勇双全为吴荪甫的事业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存在一定的冲突与融合。
科技发展影响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迅速,许多 方面已经超越了子夜所描述的时 代,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 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思考。
THANKS
林佩瑶
吴荪甫的妻子,美丽娴熟,但内心空虚。她与吴荪甫的婚姻 生活并不幸福,与旧情人雷鸣的重逢更让她陷入痛苦的挣扎 。林佩瑶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的悲惨处境和无奈选择 。
人物关系分析
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是贯穿全篇的主线,他们之间的矛盾从经济利益到民族尊严 ,反映了当时民族资本家与买办资本家之间的尖锐对立。
小说以主人公吴荪甫的命运为主 线,通过描绘他的家庭、事业和 人际关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
种矛盾和斗争。
小说中还涉及了工人运动、农民 起义等历史事件,以及当时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
况。
02
子夜章节分析
第一章节分析
内容概述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子夜的概念、起源、 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重点与亮点
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中的子夜,展现 了其多样性和包容性。
内容结构
从东西方文化入手,对比分析了子 夜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
知识点解析
深入探讨了子夜在不同文化中的传 播和影响,以及它如何成为跨文化 交流的重要载体。
我的课件:茅盾与《子夜》
子 夜
解
题
“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 11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 作者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 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是很深的。
《子夜》的主题
以20世纪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为
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
伯韬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充分展现了当时中 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描述了动荡时代 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压 迫下的艰难处境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深
•
然而好景不长。端午节后,传来了 省政府的命令;为支撑双桥镇市面,吴 府在那里经营的工厂、商店不得关闭。 抽回资金的计划落空了,吴荪甫勃然大 怒。但一想到“益中”即将吞进七、八 个小厂,又不由回嗔作喜,爽快地表示 顺从省政府的命令。可是,新的矛盾又 使他陷入窘境:要扩充、整顿那些亏本 的小厂,要资金;要搞公债投机,牟取 暴利、也要资金。吴荪甫日益感到资金 兜转不灵。在这种关键时刻,赵伯韬又 堵住了吴荪甫的去路。慑于赵伯韬的压 力,杜竹斋退出了“益中”。吴荪甫陷 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子夜》社会背景
1、世界性经济危机;
2、南北大战; 3、苏维埃运动; 在《子夜》中,上海工业、金融 界的斗争,交易所的波动,吴荪甫 “双桥王国”的破产,甚至吴荪甫自 己的整个悲剧,都与这些历史大事件 有着深刻的联系。
《子夜》的主题
• (1)为我们展示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 生活(尤其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 • (2)为我们提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衰 败史。 • (3)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民族和社会 的矛盾,突出描写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出中国社会的本 质特征和发展趋向。
《金瓯缺》 徐兴业
第七讲茅盾
夏志清《中》P104认为:
《虹》是茅盾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而从 好多方面来说,这也是他作品中最精彩 的 一本。 梅女士实在是作者所有小说里写得最用 心,同时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女主角。 这篇小说就是记载介乎“五四”(1919) 和“五卅”(1925)这两个意义重大的 日子之间,梅女士追求人生意义 过程。
吴组缃在《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 祝贺》 写到:
茅盾"没有一点架子","他不是那庙堂之 器,他也不要那种俨然人师和泥胎的偶 像。他只是辛勤劳苦的,仁慈宽和的, 中国新文学的老长年和老保姆"。
三、《蚀》三部曲 p165-168
《幻灭》:革命前夕的高昂兴奋和革命 幻灭》 静女士、慧女士) 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 静女士、慧女士 动摇》 《动摇》: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 ( 方罗兰、孙舞阳、胡国光 方罗兰、孙舞阳、胡国光) 《追求》: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 追求》 之追求。 张曼青、王仲昭、史循、 之追求。( 张曼青、王仲昭、史循、章秋 柳)
《虹》心理描写
这班人,跟着新思潮的浪头浮到上面来的“暴 发户”,也配革新教育,改造社会么!他们是 吃“打倒旧礼教”的饭,正像他们的前辈是吃 “诗云子曰”的饭,也正像那位“负提倡之责” 的“本师长”还是吃军阀的饭。梅女士根本蔑 视这一班人。可是她自己呢?自己混在一起, 也还不是为了吃饭;梅女士无法否认,但又不 愿接受这真实;她闷闷地嘘一口气,心里想: 我是来躲避,来看把戏的!
四、长篇小说《虹》(1929)p168 长篇小说《 )
“虹”的象征意义:“虹”是桥,虽幻美,却 虹 的象征意义: 是桥,虽幻美, 有诱人的魅力,但本身是空幻的,是过渡性的。 有诱人的魅力,但本身是空幻的,是过渡性的。 反映时间: 五四” 五卅” 反映时间:“五四”(1919)——“五卅” ) 五卅 (1925) ) 反映空间:成都——泸州 泸州——上海 反映空间:成都 泸州 上海 主人公:梅女士(梅行素 梅行素) 主人公:梅女士 梅行素 思想转变:反抗封建婚姻、追求个性自由—— 思想转变:反抗封建婚姻、追求个性自由 投身革命与集体之中, 投身革命与集体之中,知识分子的成长小说
第七讲 三十年代小说(二)茅盾
a李玉亭 b中小老板 c馮云卿与冯眉卿 d吴少奶奶与雷参谋 e四小姐与范博文 f 杜竹斋
2、工厂里的劳资斗争 屠维岳 3、当时的南北大战,农村经济破产以 及农民暴动
五、吴荪甫形象
“The Twilignt : A Romance of China in 1930”
八十年代后期,在大陆一度出现了重评《子夜》 的声音。徐循华的《诱惑与困境——重读〈子 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9 年第 1 期)通过对《子夜》艺术缺陷的分析,指出茅 盾陷入了蒋光赤们“概念化的困境中”;作者之 所以会陷入这一困境,是他“按照既定的理性的 先验框架去构建小说人物世界而非从审美冲动的 逻辑起点出发进行创作”造成的,是“非审美的 政治意识与审美意识的冲突导致了《子夜》的艺 术缺陷”。
第七讲 30年代小说(二) 茅盾
第一节 茅盾创作概述
茅盾 1896—1981 , 浙 江 省 桐 乡县乌镇人,原名沈德 鸿,字雁冰 “茅盾”是在1927年发 表《幻灭》时开始使用 的笔名,此外,他还使 用过玄珠、郎损、方璧 等130多个笔名。
太平桥
东栅老街
一、早期的文学活动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 预科第一类(文科) •1916年毕业后到上海的商务 印书馆就职,一直工作到 1925年底。 •1921年1月,茅盾出任《小 说月报》主编,并参与发起 文学研究会 •五四时期茅盾文学活动一个 重要内容是外国文学的翻译 和介绍
《蚀》从在中国革命中有特殊重要地位的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独特角度来 反映大革命,丝毫不回避其中包含的深刻的 历史教训,显示了茅盾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认 识、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虽然 受到了“左”的方面的责难与批评,但却由 此证明了茅盾正是由鲁迅所开创的“五四” 现实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一开始就有别于 其他脱离中国现实生活的“革命文学” 。
茅盾及其《子夜课件
《子夜》所反映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促使现代人思考民族命运和未来发展,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谢谢聆听
《子夜》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子夜》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 过对人物、场景、情节的细致刻画, 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海 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革,为现代 文学创作提供了反映时代背景的范例 。
《子夜》对现代人思想的启示
思考人生价值
《子夜》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现代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 我。
05 《子夜》的现代意义
《子夜》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反映社会矛盾与冲突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 海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当 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民族危机,对现 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
关注民生问题
《子夜》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 斗争,对现代社会关注民生问题、推 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启示作用。
04 《子夜》的影响与评价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文学价值
《子夜》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 碑之一,标志着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 的巨大贡献。
作品在文学技巧、人物塑造和情节安 排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 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 上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成为 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参考。
茅盾的文学成就
01
茅盾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其 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茅盾的小说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中国现代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7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与《子夜》
第7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与《子夜》一、茅盾生平(一)、简介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
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二)、主要代表作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主要作品1:“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整个三部曲都是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主要作品2:《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部曲”)、《霜叶红似二月花》(三)、人物影响1.文艺影响茅盾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
茅盾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
社会科学家气质的茅盾,由社会活动和文学理论的热情活跃于文坛,这使得他进入创作便达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涵,他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时代的线索排列构成了社会的编年史。
如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斗争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看,茅盾小说反映出军阀混战、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社会重大问题,规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小说前所未有的。
茅盾小说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纵观茅盾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子夜》当中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形象的独创价值外,从《霜叶红似二月花》、《走上岗位》等作品中,更突现出茅盾资本家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对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会人的心理剖析和社会历史剖析的有机统一,在现代小说史人物刻画方面有所开拓。
茅盾与《子夜》PPT课件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2
茅盾
(1896—1981)
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
精选课件
3
•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 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 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 想的维新派人 ,颇重视新学,
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 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 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 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 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 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 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 识。
11
文学活动与创作时期
• 1、五四时期(1916—1927):是一个年 轻的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和理论家。
2、大革命时期(1927-1929):“矛盾” 的茅盾。(《蚀》三部曲)
3、日本时期(1929——1930):创作成熟 期。(《虹》)
精选课件
12
4、左联时期(1930—1937):创作辉 煌期(《子夜》、《林家铺子》、 “农村三部曲”)
精选课件
10
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艺术观。P71
强调文学为人生的功利性,推崇文学的客 观性,主张文学的真与美的统一,认为文学 的使命不仅在于真是地反映生活,还要有理 想作指导,指示人生向更美、更善的量来发 展。
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及其创作实践的三
个基本特征:
一是民族性。
二是批判性。
三是革命性。
精选课件
受“理念先行”的束缚,也有芜杂游 离、结构失衡的笔墨,比如对农民暴动和 工人运动的情形有过于简单化的倾向。
精选课件
31
• 《子夜》的艺术成就及文学地位。P78
• 首先,在题材开掘上,《子夜》是我国第一部描写 民族资产阶级和交易生活的作品。
《子夜》作品解析课件
• 《子夜》里处处强调节奏、速度、动感,这种
表达方式映射了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都市的
喧嚣,既是一种新的审美追求,同时也与人焦
虑的内心相辅相成。这与中国古典的审美传统 是不一样的。
• 茅盾表现吴荪甫的细节中也处处充满动感,形 成现代性格。
• 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吴荪甫: • 三十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民族 资产阶级的典型。全书以他为一切事件和人
动。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
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民族资产阶级 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
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
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 吴荪甫形象的意义:
• 吴荪甫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阶级、民族、时代
个性的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
• 《子夜》通过吴荪甫的艺术塑造,生动而深
文学评论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
《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 《子夜》初版封面
• • • • •
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艺术观。 茅盾小说创作反映人生可分为三种: 一是“悲观”人生。 二是“悲剧”人生。 三是“自新”人生。
• 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及其创作实践的 三个基本特征: • 一是民族性。 • 二是批判性。 • 三是革命性。
• 2、浪漫主义格调:
• 原书英文名:《夕阳: 1930 年中国的浪 漫史》; • 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一个浪漫主义的英 雄主人公(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
雄骑士和‘王子’);
• 写作细节上的浪漫主义手法。
•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 人面,怪痒痒的。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 轻轻地,悄悄地,向西流去。黄浦的夕潮不知 怎的已经涨上了,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 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 尺。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却只有那炒豆 似的铜鼓声最分明,也最叫人兴奋。暮霭挟着 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 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 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 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 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 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燐似的绿 焰
二、茅盾与《子夜》
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
……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
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
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
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
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
2、浪漫主义格调:
原 书 英 文 名 : 《 夕 阳 : 1930 年 中 国 的 浪 漫 史》;
他不仅在家乡双桥镇经营电厂、米厂、油坊、当铺、钱庄,希图建成一个 ‚双桥王国‛,而且在上海开办了裕华丝厂、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兼营公债
市场上的投机生意。益中公司成立后,便毫不迟疑当即吞并了八个小厂,并
接办了朱吟秋的丝厂和陈君宜的绸厂。在其资产大大增加后,他所经营的范 围也迅速扩大,除了丝织工业外还有灯泡、热水瓶、玻璃、橡胶、阳伞、肥 皂、赛璐珞等。当他的野心逐步得到实现时,他对未来充满着憧憬:‚高大 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他不由得微 微笑了。‛即使在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时,他的野心仍然不死,还想尽一 切办法与赵伯韬斗争。
关于这一历史时期,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作过深刻的分析。他说:‚伴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 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
的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
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 国工人则给以抵抗。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 商业资本的剥蚀,和政府的赋税加重等项情况,便使地 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 削更加重了,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因为外货的压迫, 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
材的选择上,注重时代性和重大性,追求‚巨大的思想深 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 在谈到写作《子夜》的创作意图时,茅盾说:‚我有了大 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企图‛ ,‚打算通过农村(那 里的革命力量正在蓬勃发展)与城市(那里敌人力量比较集
茅 盾 及 其《 子 夜》ppt课件
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 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谋、经验和手段。比如, 作品中他和父亲吴老太爷的那种紧张的关系, 就体现出他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性格。吴老 太爷是地主,吴荪甫与地主父亲之间的对立, 表明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与封建主义的 联系,突出了他的现代性格和思想。他对管理 人员的使用,也体现了他的那种现代性格。屠 维岳,在管理工人方面很有才干,对他总是不 卑不亢,甚至敢于和他辩论。他就重用他。莫 干丞虽然是老资格,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只适 合到农村去收租子。
18
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 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社会剖析 小说,就是要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和社 会价值。通常文学的作用是以审美为核 心的,在审美的基础上,获得认识价值 和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剖析小说却把 认识价值放在首位。在很大程度上偏离 了文学的主体。茅盾遭到质疑,或者茅 盾的文学地位受到否定,关键就在这里。
3
(二)求学入行 1913年(17岁)中学毕
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后的1916年 (20岁)在北大预科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原 因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而是经朋友介绍进 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 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 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
4
(三)崭露头角 1921年(25岁), 沈雁冰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 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在这 年1月,沈雁冰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 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 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 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并将他所在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 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 “纯文艺”刊物。
(六)爆发期 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 创作进入了爆发期。1930年,从日本回 到上海后不久即参加了“左联”,1931 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子夜》,并陆续 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 《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 蚕》、《秋收》、《残冬》)。1933年, 《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被看作是中 国文坛上的一件大事,有人甚至称这一 年为“子夜年”。
(新)茅盾以及他的《子夜》
斗争; D: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吴老太爷 仓惶出逃、曾沧海暴死街头、吴荪甫 ‚双桥王国‛美梦彻底破灭; E:依附于资产阶级的城市多余人日常生 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抑郁 的精神状态。
在城市和乡村这两大线索
中,以城市为主;在城市 的众多线索之中,又以资 本家之间的争斗为主。线 索主次分明,而且作品前 后呼应,回旋开合,运用 自如。
30年代初中国错综复杂宏大图景
作家给自己列的写作提纲,明确指出小说
要表现出三个方面情势:‚一,民族工业 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经 济恐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 为要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 人阶级的剥削;二,因此引起工人阶级的 经济和政治的斗争;三,当时南北大战, 农村经济破产以及农民暴动又加深了民族 工业的恐慌。‛
写作目的 “我写这部小说,就是想用形象的表现来 回答托派和资产阶级学者:中国没有走向 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 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下,是更 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中虽有些如法国资产阶级性格的人,但 在193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同于18 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前途是 十分黯淡的,他们软弱而且动摇。当时, 他们的出路只有两条:投向帝国主义,走 向买办化,或者与封建势力妥协。‛
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
资本的剥蚀,和政府的赋税加重等项情 况,便使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 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重了, 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因为外货的压迫, 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 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 益走上破产的道路。……
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
B:几条战线上同时作战:
他要与美帝国主义的掮客——金融资本家赵伯
子夜茅盾知识点总结
子夜茅盾知识点总结
茅盾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和文艺理论方面。
茅盾的小说作品以南京为
中心,以民国时期的生活为背景,主要创作了30余部小说,其中以《子夜》、《干校林》、《切長生》、《崙六綠夢》等作品最为著名。
茅盾的小说作品在现实生活基础上,
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深层次的矛盾,塑造了众多真实、鲜活的形象,表现出他深厚的
人文情怀和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他提倡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浪漫主义文学,主张文学要有
社会责任感和现实感,反映生活、反映人民,同时也注重文学的技巧和审美价值。
茅盾的
作品深受人民喜爱,被誉为“百姓作家”,其代表作《子夜》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茅盾除了在小说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外,还在文艺理论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他提出
了“文学是一种精神的探索”、“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是一种人文的理解”等观点,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积极参与文学事业的管理和推动,曾经
是中国文学界的重要领袖之一,为新文学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除了在文学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外,茅盾还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和社会活动家。
他积极参
与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事业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曾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生致力于革命
事业,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茅盾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都是深远的。
茅
盾的作品深受人民喜爱,在文学界具有极高的地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茅盾子夜故事梗概+内容简介
茅盾子夜故事梗概+内容简介【故事梗概】1930年的一天夜晚,上海裕华丝厂总经理吴荪甫偕妻子林佩瑶和姐姐吴芙芳、姐夫一上海恒丰银行总经理杜竹斋,到码头接吴老太爷来沪。
吴老太爷是因为乡下农民抗粮暴动,吴家开设的当铺首当其冲,才匆匆逃到上海。
初到灯红酒绿的上海,吴老太爷突然感到头晕眼花,天旋地转……突发脑溢血于子夜死去。
吴老太爷开丧的日期,吴公馆宾朋满座,成了工商界名流聚会的好机会。
这天,在孙吉人、王和甫等倡议下,吴荪甫决定自己办银行,联合几家合资筹办益中信托公司。
濒于破产的德丰丝厂总经理朱噙秋恳求杜竹斋借款延期,不料吴荪甫存心要榨出他囤积的干茧,怂恿杜再借款给他,等一个月后把丝厂吞并。
当时,丝厂工人正在酝酿罢工,开展经济斗争。
裕华丝厂工人听到老板削减工钱的消息,开始消极怠工。
吴荪甫听到总管莫干丞的报告,怒不可遏,要追查走漏消息的人。
他决定开除已被查明向工人透露风声的小职员屠维岳。
屠维岳非但不认错,反倒平起平坐地同吴荪甫议论起如何才能既少花钱又能制止罢工的办法来。
屠维岳的言行使吴荪甫不仅取消了开除他的决定,还给屠维岳加了薪,升他为总管事,屠维岳从此成了吴荪甫的心腹。
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托杜竹斋带口信,准备与吴荪甫合作做公债。
吴荪甫虽对投机买卖不感兴趣,但他想到,假如能在公债上捞点钱,对他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会很有好处,就与杜竹斋拜访了赵伯韬,并办起了合伙买卖证券的公司。
吴荪甫把朱噙秋的丝厂连机器带干茧全部吞并了,益中公司又收买了八家小厂,吴荪甫跨踏满志。
赵伯韬依靠美国人撑腰搞起了托拉斯,打算用金融资本支配工业资本,裕华丝厂成了赵伯韬吞并的目标之一。
工人运动方兴未艾,在玛金的领导下,以陈月娥、朱桂英为代表的裕华丝厂罢工运动开展起来,她们又联合各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
以屠维岳为首的工贼们,分化瓦解工人,将朱桂英逮捕人狱,工人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吴荪甫面对不是投降赵伯韬,就是益中公司破产的厄运,在孙吉人的建议下,与英商怡昌洋行大班商量,用八个工厂作抵押,借了一笔款子。
我的课件:茅盾与《子夜》共93页PPT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子夜ppt2 人教课标版
2、中篇小说: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 求》),展现的是1926年至1928年大革命期 间的状况,具体描绘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 知识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过的三个时 期:(1)革命前夕的亢奋和革命既到时幻 灭;(2)革命斗争激烈时的动摇;(3)幻灭动 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 4、宏大严谨的结构
场面宏大,头绪繁多。作品既写了乡村, 写了乡村混乱的农民暴动;又写了城市, 写了城市中资产阶级的阿谀我诈,写了城 市中工人的罢工,写了城市中的知识分子 的纸醉金迷。作品虽然线索众多,但主次 分明。在城市和乡村这两大线索中,以城 市为主;在城市的众多线索之中,又以资 本家之间的争斗为主。而且作品前后呼应, 回旋开合,运用自如。
茅盾简介
❖ 1921年初,茅盾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 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 员之一。
❖ 1927年9月,发表《幻灭》,至1928年6月,又先 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 创作。
❖ 1927至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成熟和丰收的阶段。 这期间,完成了长篇小说《子夜》。
子夜
茅盾
城市与人
❖ 在中国古代,城市向来是不够发达的,一 般是政治和军事中心。
❖ 宋代以后,中国的城市才成为工业和商业 的中心。
❖ 严格意义上的城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 真正在中国出现。
❖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市 化进程加快。
❖ 城市文学由此诞生并蓬勃发展。
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历程
人物形象
❖ 屠维岳 屠维岳这是骄矜自负的狗腿子。他自恃很
有才能,他同吴荪甫侃侃而谈时,“姿态大 方”,“毫无畏怯的态度”。这种过分镇定 倔强的态度,与他的生活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在对待工人中,他显得很有谋略,很有手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子夜》:“社会剖 析小说”的杰出代表
• 6.《子夜》作为“社会剖析小说”的杰 出代表,突出地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 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 人物又是某一阶级的典型代表;二是有 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都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三是清楚地 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 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 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其人物形象也 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文学评论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
《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 《子夜》初版封面
• • • • • •
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艺术观。P51 茅盾小说创作反映人生可分为三种: 一是“悲观”人生。 二是“悲剧”人生。 三是“自新”人生。 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及其创作实践 的三个基本特征: • 一是民族性。 • 二是批判性。 • 三是革命性。
茅盾的小说:《子夜》
• 吴荪甫形象分析及其典型意义p58-59
吴荪甫是《子夜》的主角,是3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 的典型。 吴荪甫出身封建世家,曾游学欧美,见多识广,具有现代工 业的管理观念和能力。他性格果敢、自信,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 雄心壮志,被誉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可惜吴荪 甫生不逢时。吴荪甫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在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 韬的排挤控制和扼杀下,吴荪甫的自信转为颓伤,精明强悍转为 色厉内荏。在镇压双桥镇农民暴动和裕华丝厂工人罢工上,他凶 狠残暴,阴险毒辣,暴露出他仇恨革命、仇恨工农的一面。他处 在交易所竞争、工人罢工、农民暴动这“三条火线”的搏斗中, 内心感到虚弱而惊恐;在家庭生活和亲戚关系中又表现为冷漠和 无情。
茅盾与《子夜》
(1896—1981)
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 镇人。
第一节:茅盾 的生平和文学道路
• 1.茅盾(1896-1981)早年生平 • 出生地:江南水乡乌镇。1913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 科。三年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窘困,进入当时的新式 文化出版机构---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20年参加《小说月报》的改革 • 2.上个世纪20年代,茅盾是一位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 大革命以后,更像是一位职业革命家兼业余文学家。 • 1922年后,茅盾和文学研究会的同仁运用唯物主义的 观点来解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革命、文学与社会等 方面问题。 • 其中最著名的文章是1928年7月,在日本写的《从牯 岭到东京》;1930年出版《蚀》。
多条战线同时作战的吴荪甫
军阀混战 局势动荡 买办资本家 (赵伯韬)
家庭纠纷
吴荪甫
与实业资本家 的竞争
农民暴动
工人罢工
《子夜》的结构
林佩瑶 李玉亭 张素素 徐曼丽 雷参谋 吴老 太爷 吴荪甫 杜竹斋
赵伯韬
农民 群体 工人群体 屠维岳Leabharlann 周仲伟“蛛网式” 结构——
一树千枝, 四面开花。
朱吟秋
第二节:《子夜》:“社会剖 析小说”的杰出代表
茅盾的小说:《子夜》
• 主题思想:
以 20 世纪 30 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为背景, 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 为主线,充分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展现了金钱的罪恶,描述了动荡时代中国民族工业在 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压迫下的艰难处境和不可避 免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 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反而更加殖民化了。
茅盾的小说:《子夜》
• 写作背景和动机p58 中国正在进行现代社会性质的大讨论。“我 写这部小说,就是想用形象的表现来回答托派 和资产阶级学者: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 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 办阶级的压迫下,是更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当时的出路只有两条:投向 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或者与封建势力妥 协” 。
第二节:《子夜》:“社会剖 析小说”的杰出代表
• 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就是把认识社会作为目的 的小说。这种小说要剖析、揭示社会现实的本 质,探索社会发展趋势,甚至力图总结历史规 律。社会剖析小说作者,主要是左翼作家,或 者说社会剖析小说,是左翼主流小说。它基本 上以阶级理论为武器,揭示社会生活中的阶级 关系。就是用阶级理论为核心去观察社会,认 识社会。
第一节:茅盾 的生平和文学道路
• 3.茅盾在上个世纪三、四年代主要是一位小说 家和文学评论家。
• 三十年代创作:《子夜》和“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 • 1939年任新疆学院教育系主任 • 四十年代创作《腐蚀》和《霜叶红于二月花》 • 4.茅盾在50年代以后,主要是一位文学评论家 和领导人。 • 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 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社会价 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社会剖析小说,就是要 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通常文学的 作用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在审美的基础上,获 得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剖析小说 却把认识价值放在首位。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 文学的主体。茅盾遭到质疑,或者茅盾的文学 地位受到否定,关键就在这里。
• 《子夜》既是左翼文学的代表,也是“社会剖 析小说”的代表,还是现代文学史上率先对中 国资产阶级和具有现代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及 社会背景进行大规模描写的作品。 • 2.《子夜》的五条线索
• 吴荪甫和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斗法;吴荪甫与 裕华丝厂和双桥镇农民的斗争是两条副线,军 阀混战和红军发展是两条潜在线索。
• 3.《子夜》在题材上,显示出“史诗性”特色: “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 • 4.《子夜》在塑造人物上的特色: • 把吴荪甫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来塑造。 重点抓住吴的“两面性”--冷静果断,刚毅 坚韧,但又色厉内荏。 • 在塑造人物上,作者还在人物的复杂心理和性 格多样性的描写上,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才能。 • 5.《子夜》的创作目的十分明确,对1930年关 于中国社会的性质的论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当时的中国社会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 根本就没有实现资本主义的可能。
• • • • •
“社会剖析派小说”的主要特点:p54-56 第一,社会科学家的理性气质。 第二,心理分析家的冷清态度。 第三,艺术雕刻家的细腻笔法。 茅盾小说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 一是具有超越“文学史”和“社会史”的 价值。 • 二是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剖析社会人生。
• 1.《子夜》的文学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