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宫的概述: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建筑规模等。
2. 故宫的建筑特点:宫殿布局、建筑风格、结构工艺等。
3. 故宫的艺术价值:文物藏品、书画、陶瓷、玉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宫的典型建筑和文物藏品。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故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穿插相关案例。
3. 分析:分析故宫的典型建筑和文物藏品,引导学生感受其美学价值。
4.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故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分享自己的看法。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宫。
7.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故宫博物院》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教学PPT等。
3. 辅助材料:故宫平面图、文物复制品、相关历史资料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故宫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审美能力:通过学生对故宫文物的分析和评价,评估学生的审美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主要讲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第二课时重点分析故宫的艺术价值。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实地感受其历史和艺术魅力。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5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__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1、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__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2、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
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3、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4、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金銮殿(luán)蟠龙(pán)鎏金(liú)玉玺(xǐ)妃嫔(pín)湛蓝(zhàn)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坤宫(yì)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2、解释黑体的字: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
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故宫博物院教案优秀9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优秀9篇《故宫博物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示意图上标出故宫的主要建筑;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3.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4.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PPT展示旅游路线图,总结说明顺序。
(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2.故宫的总体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列数字。
二、课文研读(一)第三四段1.这两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说说下面各句分别表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一千多个圆雕鳌头明确: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建筑精美宏大壮丽宏大壮丽三、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一)请大家齐读第5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太和殿的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词语。
2.本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这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
明确:1.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词语有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2.从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到门窗,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3. 列数字:“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二)第6段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1.本段说明由外到内,外观着重描绘色彩,内景着重描绘什么呢?2.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本段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出来。
《故宫博物院》的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院》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会欣赏古代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
(3)掌握故宫博物院的基本布局和主要参观路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分析故宫的architecture and art。
(2)利用地图、导览图等工具,规划参观路线。
(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参观心得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故宫博物院的基本布局和主要参观路线。
2. 教学难点:(1)故宫建筑的美学特征。
(2)如何欣赏和理解古代宫殿建筑。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故宫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2)制作PPT和教学导览图。
(3)准备参观故宫的实地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故宫的相关知识。
(2)查阅故宫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故宫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故宫的思考。
2. 教学内容:(1)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分析故宫建筑的美学特征,如屋顶形式、颜色、比例等。
(3)讲解故宫博物院的基本布局和主要参观路线。
3.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分析故宫的建筑特点和美学价值。
(2)小组分享,介绍故宫的参观路线和心得体会。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故宫参观路线的规划,包括必看景点和特色展览。
3. 选择一座古代宫殿建筑,分析其美学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故宫知识的掌握程度。
《故宫博物院》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故宫博物院》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故宫的建筑风格、布局和装饰,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故宫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宫的历史背景:明朝、清朝的皇宫,故宫的建立和变迁。
2. 故宫的建筑特点:宫殿布局、建筑风格、屋顶装饰等。
3. 故宫的艺术价值:文物藏品、书画、陶瓷、玉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故宫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直观地展示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收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故宫的建筑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故宫的图片,分析故宫的建筑风格、布局和装饰。
3. 欣赏故宫的艺术价值:展示故宫的文物藏品、书画、陶瓷、玉器等,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欣赏,谈谈对故宫的感受和认识。
5. 总结: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进行归纳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检查是否全面覆盖了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价问题驱动法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效果,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内容:审视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4. 反思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维发展,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总结经验教训: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故宫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掌握程度。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举例说明:
-在学习故宫建筑风格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故宫与其他建筑的照片,突出故宫的“对称美”和“层次美”,加深学生对建筑特点的理解。
-在讲解宫殿布局时,教师可设计一个互动游戏,让学生模拟游客参观故宫,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宫殿位置的记忆。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的美词佳句,分析故宫的建筑艺术和布局特色。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故宫在实际中的体现和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
-建筑术语的理解:学生可能对“歇山顶”、“庑殿顶”等建筑术语感到陌生,需要通过图片和殿众多,学生可能难以记住各宫殿的名称和位置,教师需要设计图表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忆。
-文化背景的深入解读:故宫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意义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教师需提供详细的历史背景资料,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宫的建筑风格、宫殿布局和文物背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模型和故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故宫相关的问题,如故宫的建筑风格、文物介绍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图活动,让学生们画出故宫的简单平面图,以此演示故宫的宫殿布局。
二、核心素养目标
《故宫博物院》核心素养目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第【1】篇〗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故宫博物馆》是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说明文,其中包含非连续性文本,由四篇阅读材料组成。
篇幅较多,但阅读难度不是很大,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文章,成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准确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的阅读材料。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需要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其次,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根据学习任务选择对应的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学习,比较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并实现制作导游路线图、进行旅游解说等语言表达训练,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统一。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故宫的建筑布局图,画出游览路线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介绍复杂景观。
3.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2. 本文主要说明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征。
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并以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顺序进行解说。
文章着重介绍了前殿的太和殿,详细介绍了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
目的是为了表现故宫建筑群本身的特征。
【教学过程】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去过故宫吗?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2.介绍故宫。
(课件展示,学生朗读)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六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对国家实行统治。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秀4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秀4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篇一《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矗立、鳌头、金銮殿、湛蓝、琉璃、额枋、蟠龙、藻井、中轴线、击磬、攒、鎏金”等字词的读音和字形;2、理解“玲珑、矫健、迥然不同、掩映、井然有序”等词义。
3、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4、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四、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圈出不会读的字词,并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老师:幻灯片、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苏州园林,领略了江南园林的温婉细腻,欣赏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将欣赏北国的典型建筑——故宫。
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PPT展示,同学朗读)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精选6篇)

《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精选6篇)《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1第一、课时1、教学目的:⒈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⒉掌握文中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⒊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
三、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软件、电视、视频投影仪等。
四、教学设想:⒈利用故宫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生动的形象。
⒊教师讲解与导练结合,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结合另一解说词《解州关帝庙》巩固所学空间顺序的有关知识。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⒈导入新课:①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②简介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⒉显示主菜单:课前准备教师明确:这篇课文共讲两课时,本空间顺序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__的说太和殿明顺序,即空间顺序;第二课时集中总结全文讲皇权的中心-太和殿。
⒊课前准备:①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翻开课本164页,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
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殿檐(yán)藻井(zǎo)蟠龙(pán)中轴线(zhó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报(zu)慈禧(xǐ)额枋(fāng)妃嫔(pín)翊坤宫(yì)(屏幕显示。
《故宫博物院》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故宫博物院》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故宫博物院》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宫博物院》的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宫博物院》的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和重点:1、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方法;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3、了解故宫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4、进一步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课时分配:三课时三、预习提纲1、通读课文,标清自然段;2、看课文各页下的注解,掌握词语解释;3、其他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正音解词。
教学过程一、字词教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金銮(luán)殿(diàn)蟠(pán)龙鎏(liú)金藻(zǎo)井檀(tán)香御(yǜ)花园妃嫔(pín)湛(zhàn)蓝修缮(shàn)鸣钟击罄(qìng)诏(zhào)书中轴(zhóu)线2、解释词语: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攒:聚集,集中。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
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琉璃: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
藻井:(见课本注释)蟠龙:(见课本注释)中轴线:中心线。
二、理清顺序和结构1、要求学生依照课文中的导游去游览故宫,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课后练习一图。
(顺次板书或用投影)讨论重点问题:2、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理清各段之间的关系,了解结构,(边讲边板书画线句,也可不用板书)问题: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划出主要词语。
1节:故宫的位置和历史沿革(北京的中心城中之城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五百多年历史)总写2节:故宫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3节:午门及护城河4节:三大殿概况(总写)5、6节:太和殿(分写)7节:中轴线(插写)8节:太和殿(分写)9节:中和殿(分写)10节:保和殿(分写)11节:小广场(前朝后廷间的过渡)12节:乾清宫13节:交泰殿14节:坤宁宫15节:御花园16节:神武门与景山看故宫三、重点研读1、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太和殿。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秀7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2024年《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2024年《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背景、历史和建筑特点;(2)掌握故宫的布局、主要建筑和文物藏品;(3)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感受故宫的宏伟与精美;(2)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搜集故宫相关资料,提高信息素养;(3)开展小组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关注文化遗产保护。
二、教学内容1. 故宫的背景和历史(1)故宫的建立: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加强皇权,修建了故宫;(2)故宫的历史:历经明清两代,是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3)故宫的变迁:1912年清朝灭亡后,故宫成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2. 故宫的建筑特点(1)故宫的总体布局: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2)故宫的主要建筑:太和殿、乾清宫、紫禁城等;(3)故宫的建筑风格:雄伟壮观,严谨精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宫的背景、历史和建筑特点;2. 教学难点:故宫的建筑风格和布局。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故宫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宏伟与精美;2. 视频播放:观看故宫的相关视频,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3. 小组讨论:分组探讨故宫的布局、建筑风格和文物藏品,提高合作与表达能力;五、教学课时本教案设计为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故宫的背景和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故宫的建筑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其布局和建筑风格;3. 实例分析:通过图片和视频,详细解析故宫的主要建筑和文物藏品;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故宫的保护和传承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
语文教案《故宫博物院》优秀5篇

语文教案《故宫博物院》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语文教案《故宫博物院》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一):《故宫博物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典范的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现代说明文。
文章相对浅白,怎样在教学中做到既讲习就应讲习的基本资料、又适度发掘有价值的教学因素,这就值得深究了。
阅读学习说明类文章,读懂当然是基本目的,但这个懂务必是语文课程范畴的懂,因此,本文的教学绝不能自觉不自觉地以了解、增进故宫有关知识作为教学目的(关于故宫的知识、资料图片可适当引介,但终究只是个引子而已)。
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和对话指向――绝非仅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本表达的资料(文本的原生价值),更在于让学生学习文本表达相应资料时所采用的言语手段(文本的教学价值),指向其言语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故,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务必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立场之上展开。
学习说明性的课文,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和语言表达,关注作者思考问题所表现出的科学的思想态度,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提出的相应要求,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资料,获取主要信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好处和作用等。
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当然就应教,就应渗透,但是怎样教、怎样教更好呢?只要是学习一篇说明文,就必须要让学生弄清楚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这样一来,说明文的学习还有什么美感可言?(《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警惕:说明文教学的去语文化》)学生在本单元前两篇经典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的学习中,对说明文基本的文体知识已有较充分的把握和训练,如果再按部就班地按照相关套路设计这篇课文的学习,难免有些枯乏,很可能滑向一种简浅的重复和浪费,既不合乎学情,也不贴合教材编者意图,更体现不出单元教学统摄下的篇目教学侧重点。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主要进行两方面的教学活动――开展两大板块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对课文进行比较充分的预读。
《故宫博物院》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故宫博物院》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掌握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建筑和文物藏品;(3)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物的意识;(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1. 故宫的概况: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2. 故宫的布局结构:太和殿、乾清宫、紫禁城等;3. 故宫的文物藏品:瓷器、书画、玉器等;4. 故宫的文化内涵:皇家礼仪、节庆活动、日常生活等;5. 故宫的保护与传承: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文化交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布局结构和文物藏品;2. 教学难点:故宫的布局结构和文物藏品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故宫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建筑特点和文物藏品;2. 视频播放:观看故宫的相关视频,增加学生对故宫的了解;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宫的布局结构、文物藏品等,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自主学习故宫的相关知识;5. 现场参观: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加深对故宫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宫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2. 教学内容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故宫的建筑特点和文物藏品;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故宫的布局结构、文物藏品的鉴赏方法等;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宫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5.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故宫的保护与传承,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优秀9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优秀9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
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提问)哪些同学去过故宫?请讲讲你见到了哪些建筑?(略)从刚才同学的回答来看,大部分同学未到故宫,那么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介绍故宫的。
(二)新授:1.正音解词: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蟠龙(pán)中轴线(zhó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极(zòn)额枋(fāng)藻井(zǎo)矫健(jiǎo)妃嫔(pín)翊坤宫(yì)迥然不同(jiǒng)2.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2)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空间顺序)(3)给课文划分段落〈1〉介绍故宫概貌。
〈2〉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3.课文分析: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之一,请同学们用彩色笔,随着我们讲解课文划下来。
第一部分朗读这一段,看看这两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请一位同学说说第一节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位置、历史、地位)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案《故宫博物院》教案15篇《故宫博物院》教案1【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2、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教学重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
查找故宫博物院的资料,下载故宫资料或图片【教学媒体】u盘【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下载的故宫图片。
看得出,同学们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
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四、找一名同学读课文,同学们画出有关方位词,并理清游览路线。
学生听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填写完成练习一的图。
全班讨论明确:文章的顺序,也就是参观的路线,故宫的建筑顺序。
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的参观路线正是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
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有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
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导入并要求学生出示图片五、学生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位置,历史和总的建筑特点(1、2段)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3—15段)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六、学生质疑七、小结:北京故宫是驰名中外的古代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房间9000多间,绝不可能都一一详细介绍,而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
这篇说明文正是相略得当的选择了材料,用不长的篇幅,鲜明的介绍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故宫。
《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学会欣赏古代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3)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了解故宫的建造背景和历史变迁;(2)实地考察故宫,观察其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3)分组讨论,分析故宫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3)提高学生对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内容1. 故宫的概述: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建筑规模等;2. 故宫的建筑特点:宫殿布局、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等;3. 故宫的艺术价值:古建筑、文物藏品、历史文献等;4. 故宫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措施、修复工程、文化传承等;5. 故宫参观指南:游览路线、景点介绍、注意事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和保护措施;2. 教学难点: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以及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和保护措施;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故宫,亲身感受其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3. 分组讨论法:分组探讨故宫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如何传承和保护;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故宫的保护与传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规模,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故宫的建筑特点、艺术价值和保护措施;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故宫,亲身感受其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4. 分组讨论:分组探讨故宫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如何传承和保护;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故宫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和保护措施的掌握程度;2.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对故宫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3. 分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情况。
故宫博物院教案(优秀5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优秀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篇一《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了解行踪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激情导入利用图片,将故宫博物院的特点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达到图文融合。
引导学生深情朗读第二自然段的末句。
二、默读全文,初步感知1、生字词的掌握(随机检测)2、快速抢答,检测学习效果①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哪里?②“三大殿”具体指哪三座大殿?③皇帝在哪座大殿举行登基大典?④雍正后,封建学子的最高级考试在哪座大殿进行?⑤“后三宫”具体指哪三宫?⑥在北京旅游时,假如你要由神武门到天安门与另一队同学汇合,要穿过哪些门,哪些大殿?(尽量走直线)三、比较阅读,掌握重点《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著名的说明文,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因此得以入选初中语文教材。
下面是词典中对“故宫”的解说。
试比较阅读,说说文章强在哪里?词典上的“故宫”词条: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XX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教师预设:1、顺序清晰:按照参观顺序,由南至北(找出交代行踪的词句)2、详略合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想一想:太和殿为什么详细介绍?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3、说明语言:准确、科学4、情感真挚:自豪、幸福(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以本单元前面所学知识为铺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
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优秀5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优秀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8页---40页。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药箱、圆柱、球、长方体实物若干、圆柱和球的组合学具。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教学流程:一、古诗导入激发情趣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宋代诗人苏轼的那首《题西林壁》吗?让我们共同来朗诵这首诗。
(课件出示诗句和庐山不同景色)师: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2、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一)观察长方体1、整体观察(出示长方体小药箱)(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这个长方体的药箱,谁来说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都是哪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2)生回答,师强调看到的面,是相对观察者说的。
(3)师:请同学们按照活动要求观察这个小药箱请(课件出示观察要求)(4)学生观察。
a 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药箱,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几个面。
b 坐在不同方向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药箱的哪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5)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面,有的看到两个或三个面。
你能找出个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吗?最多能看到药箱的几个面?请大家站起来走一走,看一看。
(6)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7)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我们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不可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3
2008-01-21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重点:
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
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的特点而定。
教学难点:掌握详略得当。
教学关键:同难点
教学方法:
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方式进行。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銮殿蟠龙鎏金
玉玺纪嫔湛蓝
上谕傀儡翊坤宫
修缮击罄诏书
2.解释划线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滨(沿着)残破不堪(忍着、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做口述。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
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重点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
11段在全文中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4.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
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
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五。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重点:
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
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的特点而定。
教学难点:掌握详略得当。
教学关键:同难点
教学方法:
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方式进行。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銮殿蟠龙鎏金
玉玺纪嫔湛蓝
上谕傀儡翊坤宫
修缮击罄诏书
2.解释划线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滨(沿着)残破不堪(忍着、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做口述。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
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重点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
11段在全文中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4.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
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
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五。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