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配套K12】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补充问题,再解答、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________?90-36=54(个)答:还剩54个。
2、还有54个面包,每次能烤9个,________?54÷9=6(次)答:还要烤6次。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生答: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4,你们会解答吗?二、学习新课、出示例4。
例4: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1)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先干什么?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
(指名一同学读题)(2)读懂题意后再干吗?生答:划出已知、求。
(3)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4)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告诉学生,通常分析数量关系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5)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6)分析数量关系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范本四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范本四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一直强调计算的重要性,其实应用题的教学也不容忽视。
因为应用题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补充问题,再解答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24-20=4(个)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6×4=24(个)答:一共有24个皮球。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2,你们会解答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2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
(指名一同学读题) 问:读懂题意再干吗?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
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
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
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那就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应用题吗?2.对,应用题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那你们觉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几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1.我们来学习一下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个例子:小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他还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3元。
请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2.分析题目,我们可以发现,这道题目需要两个步骤来解答。
第一步,计算苹果的总价;第二步,计算香蕉的总价,然后将两个总价相加。
3.那我们来试着解答这道题目吧。
同学们可以自己在纸上写一写,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讨论。
三、巩固练习1.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
(1)小明买了4个铅笔,每个铅笔2元,他还买了3个橡皮,每个橡皮1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小红有10个糖果,她给了小明4个,又给了小华3个。
请问小红还剩下多少个糖果?2.请同学们在纸上写出解答过程,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四、拓展延伸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拓展练习,请大家看大屏幕。
小亮有20个球,他给了小明5个,又给了小华一些,还剩下8个球。
请问小亮给了小华多少个球?2.分析题目,我们可以发现,这道题目需要三个步骤来解答。
第一步,计算小亮给了小明多少个球;第二步,计算小亮剩下的球;第三步,用总数减去前两步的结果,得到小亮给了小华多少个球。
3.请同学们在纸上写出解答过程,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对,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
即求两次剩余。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
教具和学具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1.一个星期上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2.4个同学一共画了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了18页,还剩多少页?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
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
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2.设疑引入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
(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2)还剩多少张?(19-9=10(张))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
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剩下的又是哪一段。
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
3.试一试,做一做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先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30-12=18(个)18-9=9(个)答:还有9个。
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第一篇: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4,教材第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补充问题,再解答、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________?90-36=4(个)答:还剩4个。
2、还有4个面包,每次能烤9个,________?4÷9=6(次)答:还要烤6次。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生答: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4,你们会解答吗?二、学习新、出示例4。
例4: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1)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先干什么?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
(指名一同学读题)(2)读懂题意后再干吗?生答:划出已知、求。
(3)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4)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告诉学生,通常分析数量关系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6)分析数量关系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二:让孩子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二:让孩子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每个孩子必要的学科。
数学可以让孩子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获得乐趣。
本文将介绍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案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通过这个教案帮助孩子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材标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年级:小学二年级科目:数学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两步计算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2. 学习如何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两步计算的方法;3. 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4. 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步骤:一、温故知新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小学二年级的加减法知识,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应用、两种运算法则、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等。
二、引入问题让我们来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假设现在有两只兔子,若每只兔子每天生育出新的一只兔子,一年之后会有多少只兔子。
三、解决问题1. 分析问题我们要分析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兔子的繁殖和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两步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 计算步骤(1)第一步:计算每一只兔子一年可以繁殖出多少只新的兔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每只兔子每天生育出新的一只兔子”,也就是说,每只兔子一天可以生育出1只兔子。
一年之后,一只兔子就可以生育出365只兔子。
(2)第二步:计算所有的兔子一年之后有多少只。
假设初始只有两只兔子,第一年会繁殖出365只,也就是两只兔子加其繁殖出的兔子共计367只兔子。
3. 总结问题通过以上两步计算,我们得到了的答案——一年后会有367只兔子。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让孩子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总结和拓展在学习数学中,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希望这篇教案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定义及特点。
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常见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及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定义及特点。
3. 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4. 分析常见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评价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案例库。
2. 小组讨论指南。
3. 实际生活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素材。
4. 课后作业布置。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2. 第3-4课时: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第5-6课时:分析常见两步计算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4. 第7-8课时:进行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兴趣。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 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问题,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的教案(5篇)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的教案(5篇)第一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的教案教学内容:第83、84页练习十八第5-10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理解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初步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从条件想起的分析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训练分析方法1、出示:⑴学校饲养了40只兔子,卖出18只,还剩多少只?⑵学校饲养了25只白兔,15只黑兔,卖出18只,还剩多少只?⑶学校饲养了8只兔子,每笼有5只,卖出18只,还剩多少只?①学生口头列式②比较:⑴第一题为什么用一步计算?第二、三两题为什么都用两步计算?一题与第二、三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二、对比练习:1、第83页第5题①学生读题,学生列式解答,②并说说各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③比较: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第84页第6题①学生默读②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③学生独立解答④同桌互相交流,各是先算什么的?再算什么的?3、第84页第7题①学生读题,列式解答②讨论: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③有没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三、发散训练1、出示第84页第9题:茶杯每只4元,茶壶每个37元,买15只茶杯和1个茶壶要用多少元。
2、告诉我们哪些条件?同桌互相交流。
3、学生解答。
4、讨论:还可提哪些不同的问题?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四、课堂小结今天练习的是什么内容?刚才练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都要怎样想?在做每一步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练习十八第8-10题。
第二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东泉小学郑星香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几倍)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用综合法思路分析推理的过程,提高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教案标题: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计算策略和步骤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问题: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50元,现在打折20%,请问他实际支付了多少钱?”2. 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然后与同桌分享他们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3.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使用百分比计算、多步计算等。
知识讲解:1. 介绍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两步计算应用题是指需要经过两个或多个计算步骤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2. 解释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先解决第一步计算,然后将结果应用到第二步计算中,最终得出最终答案。
3. 提供示例问题:给学生提供几个不同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例如关于购物、时间、距离等方面的问题。
实践活动: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解决一个两步计算应用题。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使用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2. 学生展示: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反馈。
3. 教师辅助:教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巩固练习:1. 个人练习: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
2. 互相检查: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检查对方的答案和解题步骤。
鼓励学生讨论和解释自己的答案。
3. 教师评估:教师检查学生的练习题答案,给予反馈和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1. 回顾教案目标: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
2. 总结知识点: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调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3.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一个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思考并在下节课回答。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二:拓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二:拓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一、教学背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计算是非常基础的环节。
而在计算的基础上,往往还需要应用知识进行综合处理,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并解决。
这样的思维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我们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应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题型。
虽然在数学课中已经学过两步计算的基础知识,但在应用方面的掌握程度还需再加强。
本课将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出示,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考,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看懂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应用题的解答,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正确解读题目,得出有效信息。
难点: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式教学法: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和判断。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协作,分享思路,培养合作精神。
3.课堂问答:通过课堂问答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课件展示:通过课件展示,形象生动地展示应用题的内容,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领会。
六、教学步骤一、引入1.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拓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以实际情境的方式出示一道应用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知识探究1.引导学生读懂应用题,分清楚每个信息的含义,并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分组探究,组内讨论如何有效解决应用题所涉及的问题。
3.展示每组探究的成果,让学生进行分享和比较,共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三、学以致用1.给学生一些补充题目,让他们自主尝试解答。
2.把学生成果汇总,让整个班级共同讨论,比较解法的优劣。
3.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解题经验,提高应用技能。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概念及类型。
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步骤。
3. 典型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2. 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利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定义及类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实践练习: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评估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案例库,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和解决方案。
2. 练习题库,用于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学习内容。
3.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视频,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和类型。
2. 第二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第三课时: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第四课时:总结提升,强化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
小学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小学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2.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3.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题的关键。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谁能告诉我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生:一步计算应用题只有一个问题,只需要进行一步计算就能得出答案。
师:非常棒!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你们知道两步计算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吗?2.知识讲解师:两步计算应用题是指在一个问题中,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另一个问题,从而得到最终答案。
我给大家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分析问题,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3)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4)检查答案,确认无误。
3.实例讲解师: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个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例子。
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一些苹果,小明现在有20个苹果。
请问小华给了小明多少个苹果?师:我们要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题目中说小明原来有10个苹果,现在有20个苹果,那么中间增加的苹果就是小华给的。
师:我们分析问题,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题目要求我们求出小华给了小明多少个苹果。
师:然后,我们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小明现在的苹果数减去原来的苹果数,即20-10=10。
所以,小华给了小明10个苹果。
师:我们检查答案,确认无误。
答案是小华给了小明10个苹果。
4.练习与讨论师:下面请大家分组进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讨论。
(1)题目:小王有15个糖果,小丽给了小王一些糖果,小王现在有25个糖果。
请问小丽给了小王多少个糖果?(2)题目:小刚有8本书,他借给了小明一些书,小刚现在有5本书。
教学实例: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年级教案

教学实例: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年级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年级教案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一份针对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实例: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年级教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本教案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们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技巧。
2.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如下:1.认识两步计算。
2.学习两种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加减混合型和乘除混合型。
3.学习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三、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入1.引入教学内容。
2.解释教学目标。
二、教师讲解1.认识两步计算。
2.分析两种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加减混合型和乘除混合型。
3.解释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三、小组活动1.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检查答案。
2.在小组内讨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四、教师点拨1.教师点拨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课堂练习1.给学生出题让他们进行解答。
2.解答一些学生的问题,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师总结1.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2.对未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进行补充讲解。
七、课后任务1.完成课后作业。
2.复习本课内容。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提出建议和指导。
在评估中要注重多维度的评估标准,如学生的解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小组内互相讨论,学生们更加明确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且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评估和课堂练习中加重对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的考察,以确保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本教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的提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
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 常见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常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的识别和解答。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讲解概念: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
3. 分析案例:分析常见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和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程度和解题能力。
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与延伸1. 提高难度: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难度更高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以拓展他们的思维。
2. 联系实际: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实际的两步计算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九、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提供完整的教案和PPT,方便教师授课。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概述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解题步骤4.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引发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兴趣。
2. 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概述,让学生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概念。
3. 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步计算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案例库,用于教学示例和练习。
2. 实际问题素材库,用于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4. 练习册和作业纸,用于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这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把下面各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1).一本书80页,看完了20页,?2).商店运来200箱橘子,卖出100箱,?3).一段布长10米,,还剩多少米?4).商店有80个水瓶,,还剩多少个?二、合作探究1、出示例5情境图,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组成完整的应用题,读一读: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3)集体交流。
4、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男生人数美术小组总人数14-5=9人 14+9=23人5、观察两个算式的联系,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6、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小组的人数吗? 14-5+14=23人7、小结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先说说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再列式计算。
2、练习六1,学生独立完成3、补充应用题二年级数学《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的:1. 使学生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分步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3.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用不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五篇范文]
![数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5e100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5.png)
数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数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除法复合成的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并会分析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口答:1.要求平均每盘放几个苹果,需要哪两个条件?2.要求可以放几盘,需要哪两个条件? 3.有18个苹果,又买来6个,一共有多少个?4.有24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5.上面两道一步应用题相关吗?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你能不能把这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改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即例4)(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4(1)认真读题。
默读、自由读、指名读。
(2)找准已知、求。
学生说教师在题上画。
(同时贴出苹果及盘子图P14)(3)分析数量关系。
问: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一共有几个和有几个盘)哪个条件直接给了?(有4个盘子)还缺哪个条件?(一共有几个苹果)你能不能通过题中给的其他条件,想办法求出这个缺的条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根据题目中的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解答出来的数量必须是解答“每盘放几个”的第一个已知条件。
(4)正确解答问: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先算出什么?(板书:)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8+6=24(个)问:知道一共有24个苹果了,就可以求出什么了?(板书)②每盘放几个?24÷4=6(个)第②步可让同学把书打开P14,独立把例4补充完整,再请写得快的同学把黑板上例4补充完整。
(5)改编师说:如果老师把题目中的“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改成“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们会解答吗?(学生口头解答,如果能列出综合算式:(18+6)÷6=24(个)应给予表扬)(6)小结师说:解答两步应用题时,首先要把缺的已知条件找出来,这是解题的关键。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本类型。
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引发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步骤。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强调灵活运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在两步计算应用题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评估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资源: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PPT。
2. 相关案例分析题库。
3. 小组讨论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步骤。
2. 第3-4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不同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3. 第5-6周: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第7-8周:进行教学评价,总结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2.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细节,避免计算错误。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标题: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新知讲解:
-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和类型:先让学生观察题目,总结出这类问题的特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引导。
- 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首先明确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待求量;然后分析问题,确定解题策略;最后是解答问题,写出答案并检验。
3. 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供学生练习,包括基础题和挑战题,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深化理解。
4. 小结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包括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和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定义及基本结构。
2.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 常见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类型及解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合理选择运算顺序和运算符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体会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案例和练习题。
2.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
3. 准备学生分组学习的课桌椅。
您可以根据这五个章节的内容,继续编写剩余的五个章节。
如果您需要,我可以为您提供相关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方法。
3.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解答相关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不同难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解题心得。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八、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将两步计算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 介绍一些常见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类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更多的解题方法。
九、课堂小结:2. 强调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符号的选择。
十、课后作业:1. 设计一定量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回家后练习。
2. 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共同指导孩子完成作业。
3. 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补充问题,再解答
、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________?
90-36=54(个)
答:还剩54个。
2、还有54个面包,每次能烤9个,________?
54÷9=6(次)
答:还要烤6次。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答: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4,你们会解答吗?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4。
例4: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1)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先干什么?
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
(指名一同学读题)
(2)读懂题意后再干吗?
生答:划出已知、求。
(3)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4)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告诉学生,通常分析数量关系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5)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6)分析数量关系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什么?
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
(7)那这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
①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90-36=54(个)
②还要烤几次?
54÷9=6(次)
(8)列综合算式
(9)检查解答是否正确
2、小结: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三、巩固反馈
、教材第54页做一做。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
3、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