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科学公式大全
初三科学计算公式全套
![初三科学计算公式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e3f870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b.png)
初三科学计算公式全套在初三的科学学习中,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科学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初三科学计算公式全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物理学计算公式。
1. 速度计算公式。
速度=位移/时间。
2. 加速度计算公式。
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3. 力的计算公式。
力=质量加速度。
4. 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做功/时间。
5. 能量计算公式。
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
势能=重力高度。
6. 压强计算公式。
压强=力/面积。
7. 浮力计算公式。
浮力=液体密度体积重力加速度。
8. 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100%。
9. 电功率计算公式。
电功率=电压电流。
10. 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电压/电流。
11. 焦耳定律计算公式。
电功=电压电流时间。
12. 反比例关系计算公式。
y=k/x。
13. 比例关系计算公式。
y=kx。
二、化学计算公式。
1. 摩尔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
2.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
摩尔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3. 溶解度计算公式。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4.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5. 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公式。
V1/T1=V2/T2。
6. 气体摩尔质量计算公式。
PV=nRT。
7. 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
C1V1=C2V2。
8.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9. 燃烧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10.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11. 离子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12.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Kc=[C]^c[D]^d/[A]^a[B]^b。
三、生物学计算公式。
1. 生物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表面积=4πr²。
2. 生物体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4/3πr³。
3. 生物体质量计算公式。
质量=密度体积。
4. 生物体生长速率计算公式。
中考科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中考科学公式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579a3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b.png)
中考科学公式大全完整版1. 密度:V m=ρ 单位换算:3310001m kg cm g = 2. 速度:t sv = 单位换算:h km s m 6.31=3. 重力:mg G =4. 压强:SF p =压强推导公式(主要用于液体压强):gh p ρ= 5. 浮力:a.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排浮gV G F ρ==b.称重法:拉浮F G F -=c.平衡法(漂浮或悬浮时):物浮G F =可推导出此时:物排G G =,物排m m =漂浮时还可推导出:液物物排ρρ=V Vd.定义法(压力差法):向下向上浮F F F -=6.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液质m m ω某温度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溶解度s 表示):%100100⨯+=gs sω某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有固定的比例:()g s g s m m m 100:100:::+=液剂质稀释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变:稀稀浓浓ωω⨯=⨯m m 7. 欧姆定律:RU I =串联电路的特点:a.21I I I == b.21U U U += c.21R R R +=并联电路的特点:a.21I I I += b.21U U U == c.2121R R R R R +=8. 杠杆平衡条件:2211l F l F = 9. 机械效率:%100⨯=总有W W η 机械效率推导公式:%100⨯=总有P P η 10. 做功:Fs W = 11. 功率:tW P =功率推导公式:Fv P =12. 电功:UIt W = 单位换算:J h kW 6106.31⨯=⋅ 13. 电功率:UI P =14. 电热(焦耳定律):Rt I Q 2= 15. 物体吸/放热的多少:t cm Q ∆=16. 热值:mQq =(q 的单位:kg J ) 气体燃料的热值:V Qq =(q 的单位:3m J )17. 纯电阻电路中(所有公式通用):电功:t RU Rt I UIt Pt W ⋅====22电功率:RU R I UI t W P 22====中考科学公式大全完整版1. 密度: 单位换算:331m kg cm g =2. 速度: 单位换算:hkms m =13. 重力:4. 压强:压强推导公式(主要用于液体压强): 5. 浮力:a.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b.称重法:c.平衡法(漂浮或悬浮时): 可推导出此时: , 漂浮时还可推导出:d.定义法(压力差法): 6. 溶质的质量分数:某温度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溶解度s 表示): 某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有固定的比例: 稀释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变: 7. 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特点:a. b. c.并联电路的特点:a. b. c.8.杠杆平衡条件:9.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推导公式:10.做功:11.功率:功率推导公式:12.电功:单位换算:J⋅1kW=h13.电功率:14.电热(焦耳定律):15.物体吸/放热的多少:16.热值: (q的单位:J)kg气体燃料的热值: (q的单位:3J)m17.纯电阻电路中(所有公式通用):电功:电功率:。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2b2c87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1.png)
1.力的公式:力=质量×加速度(F=m×a)重力的公式: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F=m×g)压强的公式:压强=力÷面积(P=F÷A)弹性势能的公式:弹性势能=1/2×弹性系数×形变²(U=1/2×k×x²)2.速度和加速度的公式:速度的公式:速度=距离÷时间(v=d÷t)加速度的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始速度)÷时间(a=(v-u)÷t)力学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d)3.光学公式:折射定律的公式:n₁ × sinα = n₂ × sinβ光速的公式:光速=光的频率×波长(c=ν×λ)真实深度的公式:真实深度=影子深度÷折射率(d'=d÷n)4.电学公式:电功的公式:电功=电压×电量(W=V×Q)电阻的公式:电阻=电压÷电流(R=V÷I)电流的公式:电流=电荷÷时间(I=Q÷t)电功率的公式:电功率=电压×电流(P=V×I)欧姆定律的公式:电流=电压÷电阻(U=I×R)5.化学公式:摩尔质量的公式:摩尔质量=质量÷物质量(m=m₁÷M₁)摩尔体积的公式:摩尔体积=体积÷物质量(V=V₁÷M₁)摩尔浓度的公式:摩尔浓度=物质量÷体积(C=M÷V)反应速率的公式:速率=变化量÷时间(r=ΔC÷Δt)6.生物学公式:心脏搏动频率的公式:心脏搏动频率=心脏搏动次数÷时间(f=n÷t)气体交换的公式:气体交换率=寻常容积峰值÷时间(ERV=V÷t)以上列举的只是部分九年级科学涉及的公式,实际上还有很多公式需要学习和掌握。
初中科学所有公式
![初中科学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3572d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8.png)
初中科学所有公式由于初中科学内容较为广泛和多样,涉及的公式也颇为丰富。
以下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公式,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公式。
一、物理公式:1. 动能公式:动能(E)= 1/2 × 质量(m)× 速度的平方(v^2)2. 功力公式:功(W)= 力(F)× 位移(s)3. 法拉第定律:电流(I)= 电荷(Q)/ 时间(t)4. 简单机械杠杆原理: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5.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i)= 反射角(r)6. 牛顿第二定律:力(F)= 质量(m)× 加速度(a)7. 速度公式:速度(v)= 路程(s)/ 时间(t)8. 位移公式:位移(s)= 速度(v)× 时间(t)9. 压强公式:压强(P)= 力(F)/ 面积(A)10. 重力公式:重力(F)= 质量(m)× 加速度(g)11. 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率(λ)= 热流量(Q)/(温度差(ΔT)×时间(t)×面积(A))12. 压力公式:压力(P)= 力(F)/ 面积(A)13. 弹簧定律:弹性力(F)= 弹性系数(k)×变形量(x)14. 电功率公式:电功率(P)= 电流(I)×电压(U)15. 高斯定理:电通量(Φ)= 电场强度(E)×表面积(A)16. 光速公式:光速(c)= 折射率(n)×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0)17. 电阻公式:电阻(R)= 电阻率(ρ)×长度(L)/ 面积(A)18. 能量转化公式:能量转化效率(η)= 有用能量输出 / 输入能量19. 万有引力定律:引力(F)= 万有引力常量(G)×质量1(m1)×质量2(m2)/ 距离的平方(r^2)20. 功率公式:功率(P)= 功(W)/ 时间(t)二、化学公式:1. 摩尔质量公式:质量(m)= 物质的摩尔数(n)× 摩尔质量(M)2.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C)= 物质的摩尔数(n)/ 溶剂的体积(V)3. 酸碱中和反应公式:酸(H+)+ 碱(OH-)→ 盐 + 水4.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质量 = 反应后的质量5. 摩尔质量与密度关系:密度(d)= 质量(m)/ 体积(V)6. 摩尔气体体积公式:V1 / n1 = V2 / n27. 燃烧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燃料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8. 氧化还原反应公式:还原剂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9. 铁的生锈反应:4Fe + 3O2 + 6H2O → 4Fe(OH)310. 碳酸钙分解反应:CaCO3 → CaO + CO2↑11. 硝酸银与氯化钠的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12. 硫酸与铜的反应: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13.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14. 碳酸氢钠的分解反应: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15. 氢氧化铁的沉淀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16. 硫酸铜与铁的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17.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uO + H2 → Cu + H2O18.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19.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20. 氢氧化铁的溶解反应:Fe(OH)3 + 3HCl → FeCl3 + 3H2O三、生物公式:1. 光合作用方程式:光能+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2. 呼吸作用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ATP)3. 分子遗传学公式:DNA → RNA → 蛋白质4. 遗传交叉公式:分离型基因型比例 = 1:1:1:15. 平行交叉公式:连接型基因型比例 = 1:16. 细胞分裂公式(有丝分裂):2n → 2n7. 细胞分裂公式(减数分裂):2n → n8. 细胞分裂公式(无丝分裂):1n → 2n9. 氧化磷酸化公式:ADP + Pi + NADH + FADH2 + O2 → ATP + H2O + NAD+ + FAD10. 酶催化公式:底物 + 酶→产物 + 酶11. 肽键形成公式:氨基酸 + 氨基酸→肽键 + H2O12. 葡萄糖酵解公式:葡萄糖→ 2 丙酮酸 + 2ATP + 2NADH13. 三羧酸循环公式:乙酰辅酶A + 3NAD+ + FAD + GDP + Pi → 2CO2 + 3NADH + FADH2 + GTP + 2H2O14. 脂肪酸氧化公式:脂肪酸 + O2 → CO2 + H2O + 能量(ATP)15. 蛋白质合成公式:mRNA + tRNA + rRNA →蛋白质16. 翻译公式:mRNA + 核糖体→蛋白质17. 氨基酸活化公式:ATP + 氨基酸→ AMP + 肽基酸18. 转录公式:DNA → mRNA19. 复制公式:DNA → DNA20. 逆转录公式:RNA → DNA以上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公式,这些公式在不同的科学学科中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完整word版浙教版初中科学公式
![完整word版浙教版初中科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30a6310f121dd36a32d82db.png)
初中阶段常见物理公式单位物理量s单位换算:?v km/hm/s v——速度t速度公式: 1.32mm1 m==10dm=10cm=10kmm ——路程shs t——时间s?t v vt?s ——公式变形:求路程——求时间单位物理量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N G——重力kg m——质量G = m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3.合力公式: F = F+ F21]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 F[21密度公式:4.单位物理量单位换算:33ρ——密度kg/mg/cm m??g m——质量kg 3333kg/m g1kg=101g/cm10=1×V33 cm V——体积m5.浮力公式:单位物理量 F (1)F=G –浮N F——浮力浮N G ——物体的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mg (2)F=G=单位物理量排浮排ρgV= N F——浮力排水浮3kg/m ——密度ρ3——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mV排g=10N/kg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 (3) F单位物理量浮N F——浮力][浮悬浮提示:时当物体处于漂浮或N ——物体的重力G面积单位换算:压强公式:6.单位物理量2 --42注意:S是受力面积,2=10m1 cm p——压强Pa;N/m=p F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2 2 --6 1 mm =10mF——压力NS那部分接触面积 2m ——受力面积S.7.液体压强公式:p=ρgh物理量单位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注意2Pap——压强;N/m3kg/m ρ——液体密度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m h——深度单位物理量g=10N/kgg=9.8N/kg,粗略计算时取8.杠杆的平衡条件:N F——动力1竖直距离;、L m L——动力臂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提示:FL=FL 112121F——阻力N 2LF21 的单位Lm L——阻力臂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22FL或写成:12际单位;9.滑轮组:单位物理量F ——动力N1G——总重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G)总总n G= F n ——承担物重的绳子s =nh 物理量单位s——动力通过的距离m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m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h = = G s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1=2 h = G s 对于竖直拉的动滑轮而言:∵n=2 ∴F2物理量单位W——动力做的功JF——动力N机械功10.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mW=F s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W=G h力做功:单位物理量11.功率:W单位换算:W P——功率t P = J W——功3W1kW=101W=1J/s s——时间t12.机械效率:物理量单位η没有单位,用百机械效率:提示η——机械效率W有用??×100%J W——有用功W有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总J——总功W 总W=G h]对于所有简单机械[有.物理量单位热量计算公式:13.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提示:)℃J/(kg·c ——比热容高于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物体吸热或放热2 kgm ——质量- tt = t初温t,2 11 △t= c mQt℃——温度差△△低于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 t(保证>0)△初温- tt = tt。
(完整版),初中科学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科学公式大全,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a2f1fa8ba1aa8114531d99b.png)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
18.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路两U端1 的R总1 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分压原理: U 2 R2
P1 R1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P2 R2
物理量
单位
10.机械 W=F s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功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
11.功W率: P= t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力做功:W=G h
单位换算: 1W=1J/s 1kW=103W
12.机械效率: W有用 ×100%
9.滑轮组:
物理量
单位
1 F= nG总
F —— 动力 N G 总——总重 N =G)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 总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 =nh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1 s = h
对于竖直拉的动滑轮而言: ∵ n=2 ∴F = 2 G s =2 h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8.杠杆的平衡条
物理量
单位
件:
F1L1=F2L2 或写成: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
初中三年科学公式
![初中三年科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db06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3.png)
初中三年科学公式
初中三年科学公式较多,以下是部分公式汇总:
物理部分:
1. 速度:v=s/t
2. 重力:G=mg
3. 密度:ρ=m/v
4. 压强:p=F/S=ρgh
5. 液体压强:p=ρgh
6. 浮力:F浮=F’-F (压力差)、F浮=G-F (视重力)、F浮=G (漂浮、悬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 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
9. 功率:p=W/t=Fv
10. 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fL/Fs(滑轮组
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化学部分:
1. 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
I2Rt
2. 电学公式:电流I=U/R=P/U;电阻R=U/I=U2/P;电压U=IR=P/I;电
功W=Pt =UIt =I2Rt=U2t/R;电热Q= I2Rt(焦耳定律)=UIt==U2t/R;电功率P=W/t= 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
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并联电路特点:
I=I1+I2,U=U1=U2,1/R=1/R1+1/R2
I1:I2=P1:P2=Q1:Q2=W1:W2=R2:R1。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教辅书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初中科学公式全集
![初中科学公式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cfa778140029bd64793e2c2e.png)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一、常数:重力常数g= 9.8N/kg ;重力常数g= 10N/kg (看题目提示);在真空中光速为3.0×108 m/s;在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 ℃;水的沸点为100 ℃。
水的密度为 1.0×103㎏/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05Pa。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 V;1kW·h= _3.6×106_J。
二、公式:(1)机械功W=Fs;(W:功;F:压力;s:距离)(2)功率P=Wt=Fst=Fv;(P:功率;W:功;t:时间;F:压力;v:速度)•(3)机械效率η=WW有用总;(η:机械效率;W有用:有用功;W总:总功)(4)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Q吸=cm(t-t0)(Q:热量;c:比热容;m:质量;t:最后的温度;t0:初始温度;q:热值)(5)欧姆定律表达式I=UR(I:电流;U:电压;R:电阻)(6)电功W=UIt=Pt =I2Rt=2UtR(W:电功;t:时间;P:电功率;U、I同(5))(7)电功率:P=Wt=UI=I2R=2UR(8)焦耳定律表达式Q=I2Rt ••(Q:热量;剩余同(5)(6))(9)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并联电路:I=I1+I2;U=U1=U2;1/R=1/R1+1/R2(10)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G:重力;m:质量;)(1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v=st(v:速度;s:路程;t:时间)(12)密度ρ=mV(ρ:密度;m:质量;V:体积)(13)压强p=FS(p:压强;F:压力;S:接触面积)(14)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浮力;G排:排开的重力;ρ液:液体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1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初中化学公式大全一.常见元素化合价记忆口诀(1):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初中科学公式大全
![初中科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2e6483f6f1aff00bfd51edd.png)
【力学部分】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w有/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ˆ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ˆ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1〕W=UIt=Pt =UQ (普适公式) 〔2〕W=Iˆ2Rt=Uˆ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 〔2〕P=Iˆ2R=Uˆ2/R (纯电阻公式)一.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 +……欧姆定律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I=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 〔J〕W=UIt=Pt 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电功率P=UI=I2R=U2/R U:电压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 C: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 千克kg m=p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功率P 瓦特〔瓦〕w P=W/t 电流I 安培〔安〕A I=U/R 电压U 伏特〔伏〕V U=IR 电阻R 欧姆〔欧〕R=U/I 电功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c 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初中物理公式汇编【力学部分】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 =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平安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化合反响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 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响〔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枯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 分解反响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CaO + CO2↑置换反响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响〔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响: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复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 24、木炭复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H2 + CO 27、焦炭复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3CO2↑其他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响: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32、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响〔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石〕与稀盐酸反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响〔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响:〔1〕单质与氧气的反响: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响: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响: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三.几个氧化复原反响:19. 氢气复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 20. 木炭复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1. 焦炭复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3CO2↑ 22. 焦炭复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复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响〕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响: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响: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响: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响: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响: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响: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响: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响: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碱-------- 盐+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响: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响: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响: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响: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响: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响: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响: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响: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响: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响:HNO3+ NaOH ==== NaNO3+H2O 〔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59.石与稀盐酸反响: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响: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响: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响: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响: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响: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盐-----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响: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枯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反响现象应用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白色信号弹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2KClO3MnO2 Δ2KCl +3O2↑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KMnO4Δ K2MnO4+MnO2+O2↑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HgOΔ2Hg+O2↑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拉瓦锡实验2H2O通电2H2↑+O2↑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Cu2(OH)2CO3Δ2CuO+H2O+CO2↑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铜绿加热NH4HCO3ΔNH3↑+ H2O +CO2↑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Zn+H2SO4=Zn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实验室制备氢气Fe+H2SO4=Fe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Mg+H2SO4 =Mg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2Al+3H2SO4=Al2(SO4)3+3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复原性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复原性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复原性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复原性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H2+Cl2 点燃或光照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响、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煤气燃烧C + CuO 高温2Cu+ CO2↑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2Fe2O3+3C 高温4Fe+ 3CO2↑冶炼金属Fe3O4+2C高温3Fe + 2CO2↑冶炼金属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证明碳酸的酸性H2CO3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Ca(HCO3)2Δ CaCO3↓+H2O+CO2↑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2NaHCO3ΔNa2CO3+H2O+CO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小打蒸馒头CaCO3 高温CaO+ CO2↑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CaCO3+2HCl=CaCl2+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Na2CO3+H2SO4=Na2SO4+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 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MgCO3+2HCl=MgCl2+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Fe2O3+3CO高温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Fe3O4+4CO高温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WO3+3CO高温W+3CO2 冶炼金属原理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酒精的燃烧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外表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Cu+Hg(NO3)2=Hg+ Cu (NO3)2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外表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外表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镀铜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Cl—的原理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H)2+2HNO3=Ca(NO3)2+2H2O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3NaOH + H3PO4=3H2O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2NaOH = Mg(OH)2↓+2NaCl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生石灰制备石灰浆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初中一般不用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uSO4•H2OΔ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响〕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响〕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Ba(OH)2=BaCl2+Mg(OH)2↓有白色沉淀生成CaCO3+2HCl=CaCl2+H2O+CO2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16f2b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4.png)
在九年级科学中,学生通常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公式。
这些公式涵盖了物理、化学等各个领域。
在这里,我将列举一些常见的九年级科学公式,并进行简要的解释。
物理公式:
1. 力的公式:F=ma
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描述了牛顿第二定律,即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2. 动能公式:KE=1/2mv^2
其中,KE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3. 势能公式:PE=mgh
其中,PE代表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这个公式描述了一个物体的势能与其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
化学公式:
1.摩尔浓度公式:C=n/V
其中,C代表摩尔浓度,n代表溶质的摩尔数,V代表溶液的体积。
这个公式描述了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成正比。
2.摩尔质量公式:M=m/n
其中,M代表摩尔质量,m代表溶质的质量,n代表溶质的摩尔数。
这个公式描述了溶质的质量与其摩尔数成正比。
3. 反应热公式:q=mcΔT
其中,q代表反应热,m代表溶质的质量,c代表热容量,ΔT代表温度的变化。
这个公式描述了反应热与溶质的质量、热容量和温度变化成正比。
这些是九年级科学中一些常见的公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05250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3.png)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一、力学公式1. 速度公式:速度(v)= 位移(s)/ 时间(t)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 (末速度(v)- 初始速度(u))/ 时间(t)3. 牛顿第二定律:力(F)= 质量(m)×加速度(a)4. 力公式:力(F)= 压强(P)×面积(A)5. 功公式:功(W)= 力(F)×位移(s)× cosθ (其中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二、光学公式1. 光速公式:光速(c)= 真空中的光速值(常数)2. 折射率公式:折射率(n)= 真空中的光速值(常数)/ 光在介质中的速度3. 色散公式:折射率(n)= c / 光速(v),其中v是不同波长光在介质中的速度4. 成像公式:1 / 焦距(f)= 1 / 物距(u) + 1 / 像距(v)三、电学公式1. 电压公式:电压(V)= 电流(I)×电阻(R)2. 电流公式(欧姆定律):电流(I)= 电压(V)/ 电阻(R)3. 电阻公式:电阻(R)= 电阻率(ρ)×长度(L)/ 截面积(A)四、热学公式1. 热传导公式:热流(Q)= 热传导系数(k)×热传导面积(A)×温度差(ΔT)/ 厚度(d)2. 温度转换公式:摄氏温度(°C)= (华氏温度(°F)- 32)/ 1.83. 热量公式:热量(Q)= 质量(m)×热容量(c)×温度变化(ΔT)五、化学公式1. 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M)= 质量(m)/ 物质的摩尔数(n)2.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C)= 物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3. 反应速率公式:反应速率(r)= 速率常数(k)×浓度的指数之积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温度(开尔文)六、力电磁学公式1. 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 电场力(F)/ 测试电荷(q)2. 电势能公式:电势能(U)= 电荷(q)×电势差(V)3. 磁感应强度公式:磁感应强度(B)= 磁力(F)/ (电流(I)×导线长度(L))4. 电感公式:电感(L)=(磁感应强度(B)×导线面积(A))/ 电流(I)七、力学波动公式1. 频率公式:频率(f)= 光速(c)/ 波长(λ)2. 声速公式:声速(v)= 频率(f)×波长(λ)3. 动能公式:动能(K)= 1/2 ×质量(m)×速度(v)²4. 动量公式:动量(p)= 质量(m)×速度(v)综上所述,九年级科学的所有公式包括力学公式、光学公式、电学公式、热学公式、化学公式、力电磁学公式和力学波动公式。
初中科学公式总结
![初中科学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681d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8.png)
初中科学公式总结1. 物理公式1.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相互作用。
1.1.1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和受力作用后的运动状态。
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F = 02.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F = ma3.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1 = -F21.1.2 重力重力是一种吸引力,地球的引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向下运动。
重力公式:F = mg其中,F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 m/s²。
1.2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和热力学性质的学科。
1.2.1 热传导热传导指的是热量通过固体传递的现象。
热传导公式:Q = k * A * ΔT / L其中,Q为热传导的热量,k为导热系数,A为传导截面积,ΔT为温度差,L 为传导路径长度。
1.2.2 热膨胀热膨胀是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线膨胀公式:ΔL = α * L0 * ΔT其中,ΔL为长度变化,α为线膨胀系数,L0为原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
体膨胀公式:ΔV = β * V0 * ΔT其中,ΔV为体积变化,β为体膨胀系数,V0为原始体积,ΔT为温度变化。
2. 化学公式2.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
2.1.1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公式质量。
M = m/n其中,M为摩尔质量,m为物质的质量,n为物质的物质量。
2.1.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物质的容量分数。
C = 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物质的物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2.2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2.2.1 摩尔比摩尔比是指参与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比值。
aA + bB → cC + dD其中,a、b、c、d为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初中科学公式
![初中科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fcadfe86294dd88d0d26b19.png)
1.速度公式:ts v =⇒=时间路程速度「单位」:v →(m/s)、(km/h);s →(m)、(km); t →(s)、(min)、(h) vt s ==vs t2.密度公式:Vm =⇒=ρ体积质量密度「单位」: 33cm g mkg ⇒ρ 3.压强公式:SF p =⇒=受力面积压力压强「单位」:p →Pa(帕斯卡、帕) or kPa(千帕)4.浮力公式:g F g 排液浮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浮力V ρ=⇒⨯⨯=「单位」:F →N(牛顿、牛)5.溶质的质量分数:%100m m A%%100)%(⨯=⇒⨯=液质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PS :质量分数的单位是“1”」6.欧姆定律:RU I =⇒=电阻电压电流「单位」:I →A(安培、安);U →V(伏特、伏);R →Ω (欧米伽、欧)7.功:Fs =⇒⨯=W )(距离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力功「单位」:W →J(焦耳、焦)8.功率:tP W =⇒=做功的时间功功率「单位」:P →W(瓦特、瓦) 「PS:不要把功(W)和瓦特(W)弄混」9.杠杆平衡条件:2211l l F F =⇒⨯=⨯阻力臂阻力动力臂动力「单位略」10.滑轮组的拉力(可不记/n 为承担的绳子股数):)(n1F 滑物拉G G +=(摩擦力一般忽略不计)11.机械效率:%100(%)%100(%)⨯=⇒⨯=总有用总功有用功机械效率W W η「PS :同质量分数的单位一样,是“1”」12.吸收热量的计算:)t t (cm 0—初温)—(加热后的温度质量该物质的比热容吸收的热量⨯=⇒⨯⨯=Q(Q 为吸收的热量、c 是物质的比热容、t 是升高后的温度t 0是初温)「单位」:Q →J ;c →J/(kg ·℃)(焦每千克摄氏度);t →℃(摄氏度)13.热值公式:m q =⇒⨯=Q 质量燃料的热值燃烧的热值(Q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m 是质量、q 是燃料的热值)「单位」:Q →J ;q →J/kg(焦每千克)14.燃料的利用率:100%%100(%)⨯=⇒⨯=放吸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燃料的利用率Q Q η「单位略」15.电功率公式:UI P =⇒⨯=电流电压电功率R I P 2=⇒⨯=电阻电流的平方电功率「PS:这两个变形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RUP 2=⇒=电阻电压的平方电功率16.电功:t UI W =⇒⨯⨯=通电时间电流电压电功t 2R I W =⇒⨯⨯=通电时间电阻电流的平方电功「PS:这两个变形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t 2RUW =⇒⨯=通电时间电阻电压的平方电功「单位」:P →kw ·h(千瓦时or 度)(是电能的单位)17.焦耳定律(电功的变形式1):t 2R I W =⇒⨯⨯=通电时间电阻电流的平方电功「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完整word版,九年级科学科学公式
![完整word版,九年级科学科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1558950227916888486d7d3.png)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 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4OH + 3O2点燃 2CO2 + 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 3Fe + 2CO2↑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 2Fe + 3CO2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 3Fe + 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 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5)酸 + 碱 -------- 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 3 ==== FeCl3 +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 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4=== CaCO3↓+ 2NaOH(8)盐 + 盐 -----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 2 + H 2O === H 2CO 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 2O + H 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 3 + H 2O ==== H 2SO 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 4·5H 2O 加热 CuSO 4 + 5H 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CuSO 4+2NaOH=Cu(OH)2↓+Na 2SO 4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CO 2 + H 2O = H 2CO 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 2CO3 ΔCO 2↑+ H 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 2= CaCO 3↓+ H 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 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Al(OH)3+3HCl=AlCl3+3H 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HCl+AgNO 3= AgCl↓+HNO 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 —的原理 BaCl 2+ H 2SO 4=BaSO 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2NaOH+SO 2=Na 2SO 3+ H 2O ;2NaOH+SO 3=Na 2SO 4+ H 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 2) FeCl 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uSO 4+5H 2O= CuSO 4·H 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uSO 4·H 2OΔ CuSO 4+5H 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一. 常用计算公式:(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 m B n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 的相对原子质量×m +B 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 元素与B 元素的质量比=A 的相对原子质量×m :B 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 元素的质量分数ω=A 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 的相对分子质量(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 )=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 =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 100%=1- 杂质的质量分数(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M 浓 × a%浓=M 稀 × b%稀=(M 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 浓 × a%浓+M 稀 × b%稀=(M 浓+M 稀) × c%(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一、常数:重力常数g= 10N/kg ;在真空中光速为3.0×108 m/s;在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初中科学的公式
![初中科学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bd6d3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5.png)
初中科学的公式初中阶段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时期,而科学公式则是科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学公式是用数学符号和文字表示的科学规律或关系,通过公式可以简洁地表达出复杂的自然现象和过程。
以下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一些公式。
一、力的计算公式1. 力的计算公式:力=质量×加速度(F=ma)力的计算公式是牛顿力学的基础公式之一,表示了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公式,当质量或加速度变化时,力也会相应变化。
2. 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W=mg)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重力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二、速度的计算公式1.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v=Δx/Δt)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改变位置的大小。
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a=Δv/Δt)加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速度变化时的状态。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三、电路中的公式1. 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电荷/时间(I=Q/t)电流是描述电荷流动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在给定时间内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
2.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电压/电流(R=V/I)电阻是描述电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表示电压与电流之比。
根据电阻的计算公式,当给定电压和电流时,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四、光学中的公式1. 光速的计算公式:光速=光的波长×光的频率(c=λ×f)光速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00×10^8 m/s。
光速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2. 透镜公式:1/f=1/v-1/u透镜公式是用来计算透镜成像位置和物距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科学初中必背公式
![科学初中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14bf1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f.png)
科学初中必背公式
在初中阶段,学生将接触到许多的数学和科学公式。
这些公式是学生
学习科学和数学知识的基础,并且在高中和大学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让
我们来看看一些初中必背的科学公式:
1.速度公式:v=d/t,其中v表示速度,d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2.密度公式:p=m/v,其中p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
体的体积
3.力的公式: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
的加速度
4.功的公式:W=F某d,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力,d表示距离
5.功率公式: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6.压力公式:P=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
积
7.霍克定律:F=k某某,其中F表示伸长力,k表示弹性系数,某表
示伸长长度
8.等离子体物质本质:E=mc²,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光速
9.牛顿定律:F=GMm/r²,其中F表示引力,G表示万有引力常数,M
与m表示两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10.成因公式:H=V某I某t,其中H表示电能,V表示电压,I表示
电流,t表示时间
11.水密度公式:ρw=1000 kg/m³,其中ρw表示水的密度
12.酸碱指数PH值:PH=-log[H⁺],其中[H⁺]是氢离子的浓度
13.反应物物质摩尔公式:n=m/M,其中n为物质的物质摩尔数,m为
物质的质量,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
以上是初中必背的科学公式,希望学生们在掌握了这些基础公式之后,能够更加深入理解科学和数学的知识,并且在进一步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初中科学公式
![初中科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4c03619fc4ffe473368abb7.png)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 CO2 + 2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加热2Cu + CO2↑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 3Fe + 2CO2↑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 2Fe + 3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 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5)酸 + 碱 -------- 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 3 ==== FeCl3 +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 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2HCl(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4=== CaCO3↓+ 2NaOH(8)盐 + 盐 -----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 NaNO3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六.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应用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CO2 + H2O = H2CO3(碳酸使石蕊变红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Cl—的原理)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一、常数:重力常数g= 10N/kg ;在真空中光速为3.0×108 m/s;在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初中自然科学公式定律汇总
![初中自然科学公式定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e60c51bc281e53a5802ff3d.png)
初中自然科学公式、定律汇总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ax=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初中自然科学常用公式汇总》
![《初中自然科学常用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3e36b0b4a7302768e99391e.png)
初中自然科学常用公式汇总:1、 密度公式:1克/厘米3 = 1000千克/米32、重量与质量的关系:G = mgG —重量(牛), m —质量(千克) g —重力系数(千克/米3)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4、压强公式:P —压强(帕pa ) F —压力(牛N ) S —受力面积 (米2 m 2) 5、规则形状固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推导过程: 6、浮力公式:F —浮力(牛) (千克/米3) g —9.8牛/千克排开液体的体积(米3)7、热力学公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焦)物质的比热(焦/(千克.℃)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度数(℃)8、燃料燃烧放热的公式:燃料燃烧放的热量(焦)/千克)9、焦耳定律:电流放出的热量(焦)电流强度(安)电阻(欧姆)注意:在纯电阻电路中还有:10、杠杆平衡条件:动力(牛)动力臂(米)阻力(牛)阻力臂(米):斜面的长度(米)斜面的高度(米)12、机械功的公式:功(焦)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的距离(米)1焦 = 1牛.米13、功率的公式:功率(瓦)做功的时间(秒)1瓦 = 1焦/秒14、机械中的功率功式:(本公式适用在功率一定的机械中)机械的功率(瓦)推力的大小(牛)运动速度(米/秒)推导过程:15、机械效率:ηη--机械效率有用功(焦)总功(焦)总功率(瓦)16、势能:(重力做功)势能(焦)重物的质量(千克)牛/千克17、电流公式:电量(库仑)通电时间(秒)18、电阻公式: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19、欧姆定律;电流强度(安)电压(伏)电阻(欧)20、电功公式电功(焦)电流强度(安)电压(伏)电阻(欧)21、电功率公式电功(焦)通电时间(秒)电压(伏)电阻(欧)22、电能表:用掉一千瓦时的电能时,电能表走过的转数(圈)测定时电能表所转过的转数(圈)被测用电器的电功率(瓦)测定的时间(秒)23、实际电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实际电压(伏)额定电压(伏)额定功率(瓦)24、保险丝的选择中常用25、27、在电动机中:得到的有用功(转化成的机械能)机械效率为:28.弹簧中化学部分计算内容:1.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2.溶解度的计算:或3、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某温度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的质量分数4、求溶质的质量分数:5.溶液的稀释:6、求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数:(1)、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2)、阳离子:A n+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n;(3).阴离子:A n-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n;7.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初二科学公式
![初二科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7b834e519e8b8f67c1cb948.png)
00l 千米(km )=1000米(m )1米(m )=10分米(d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106微米(m )=109纳米(nm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1升=l 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水物+水物-=V V V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调。
I 天=24小时 l 小时=60分钟=3600秒消化系统可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问、图例。
月相 同太阳升落比较 月升 月落 夜晚见月情形 新月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满月 此升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西天 *下弦月早升先落半夜正午下半夜东天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情况。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20、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
21、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 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2u f>倒立 缩小 实 2f v f << 照相机 2f u f <<倒立 放大 实 2f v >幻灯机 2u f=倒立等大实2v f =测焦距f u 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 f<正立放大虚 v u <放大镜二力平衡:平衡态→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应用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阶段常见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v s t =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3.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S F
4.密度公式:
V m =ρ 5.浮力公式:
(1)F 浮=G – F (2)F 浮=G 排=m 排g =ρ水gV 排 (3) F 浮
6.p =
7.p =ρgh
8.杠杆的平衡条
件: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21L L F F =
9.滑轮组:
F = n 1
G 总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 1、L 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F 1——动力 N L 1——动力臂 m F 2——阻力 N L 2——阻力臂 m
t W
总有用W W =η21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s = h
对于竖直拉的动滑轮而言: ∵ n =2 ∴F = G s =2 h
10.机械
功 W =F s
11.功率: P =
12.机械效率:
×100%
13.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14.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物理量
单位
s ——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 ——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W ——动力做的功 J F ——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 =G h
2
121R R U U =
212
1R R P P =1
221R R I I =
15.
R U I =
16.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17.
P
= W /t
P = I U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
18.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 19.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1221R R P P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 20.电能表:
N —电能表消耗一度电走过的圈数
n —测定电能表消耗走过的圈数
P —用电器的功试率(瓦)
t —测定用电器工作的时间
21.动能:E 动=1/2 mV 2
势能:E 势= mgh
化学部分计算题公式:
1.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2. 溶解度的计算: 或
3、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某温度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的质量分数
4、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5.溶液的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