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课内部分(69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0)
(1)伐竹取.道(2)水尤清冽.
(3)参差披拂(4)日光下澈.
(5)俶尔
..不动
..远逝(6)佁然
(7)犬牙
..差互(8)乃记之而去.
(9)悄怆
..幽邃(10)隶.而从者
2.解释下列每个词在句中的意思。(16)
(1)清A、水尤清冽B、以其境过清
(2)乐A、心乐之B、似与游者相乐
(3)可A、如鸣佩环B、竹树环合
(4)为A、全石以为底B、为为坻,为屿
(5)以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
C、全石以为底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6)而A、乃记之而去B、潭西南而望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隶而从者
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14)
(1)皆若空游(2)俶尔远.逝
(3))潭西南而望(4)斗.折蛇行
(5)凄神寒.骨(6)策.之不以其道
(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翻译句子。(15)
(1)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根据提示写出课文原句(4)
(1)《与朱元思书》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写水的清澈,用的是侧面描写手法,与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二、课外部分(31分)
石渠记(柳宗元)
自渴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⑵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⑶,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泓⑸,昌蒲被之,青鲜(6)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7),可列坐而庥(8)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9),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10)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11)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13)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注释】(1)渴,指袁家渴,溪水名。(2)幽幽:水细流的样子。(3)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⑷倍尺:二尺。⑸泓(hóng):深潭。水深而广。(6)鲜:苔藓。(7)箭:小竹。(8)庥:同“休”,止息(9)翳朽:密林和腐烂的朽木。(10)酾(shī):分流,疏导。(11)俾:使。(12)鷁(yl):清洁。
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6)
(1)民桥其上(2)其长可十许步
(3)潭幅员减百尺(4)逾石而往
(4)昌蒲被之(6)然卒入于渴
(7)既酾而盈(8)书之其阳
7.用现在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6)
(1)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8.文中描写的三处景观石渠、石泓、小潭各有什么特点?(3)
9.请分别回答(6)
(1)石渠在袁家渴的哪个位置?
(2)作者来到这一带后“揽去翳朽,决疏土石”,表现出什么情感?
(3)“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六单元第27课岳阳楼记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课内部分(78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4)
(1)增其旧制.(2)谪.守巴陵郡
(3)前人之述备.矣(4)浊浪排.空
(5)樯.倾楫摧(6)薄.暮冥冥
(7)心旷.神怡(8)迁客骚人
..
(9)朝晖.夕阴(10)波澜不惊.
(11)横无际涯.(12)宠辱偕.忘
2.解释下列每个词在句中的意思。(20)
(1 观:A、予观夫巴陵胜状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通:A、政通人和B、北通巫峡
(3)或:A、或异二者之为B、而或长烟一空
(4)和:A、政通人和B、春和景明
(5)则:A、然则何时而乐耶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8)
(1).属予作文以记之(2)百废具兴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翻译句子。(12)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根据提示写出课文原句(14)
(1)文中表明滕子京被贬后仍积极治理政事的句子是,。(2)文中具体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远景的句子是,,,,,。(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分别是“,”和“,”。
(4)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有,”的心态。
三、课外部分(22分)
【甲】游太和山日记(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叫,日方下舂③,竟止坞中曹家店。
【注解】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③“舂”:通“冲”,下坠。
【乙】庐山草堂记(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如盖(),如龙蛇()……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故云甲庐山者。
【注解】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②戛(jiá):摩,摩娑。
6.“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比对,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4)
与【甲】文最近似的课文是,与【乙】文最近似的课文是
7.请用“/”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3)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8.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8)
溯:蹊:及:旦:
9.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3)
10.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2)
11.翻译下边的句子。(2)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