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认识光》教学设计
第一课认识光(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第1课认识光【学习目标】1、认识光源,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什么是光污染,了解怎样防止光污染。
知道光是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2、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能够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
3、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愿意合作与交流,乐意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光的现象4、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点】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是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学习难点】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
【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一、教材助读1、光源:指()物体,如:()、()和()等人造光源有哪些?自然光源有哪些?2、下列图片的光来自哪里,哪些是光源?3、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4、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5、怎样防治光污染?二、探究任务1、任务一:识别手头材料中的光源先找出本组实验器材中的光源,然后再讨论是人造光源还是自然光源。
结论:(1)光源:()(2)光源的特点:()2、任务二:做一下小孔成像实验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先将实验器材按()顺序排好2、然后多次调整光源,小孔和光屏的距离,观察小孔成像的特点3、最后记录数据,并得出结论。
结论:小孔成像的特点:( )【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猴子捞月》说的是猴子看到河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月亮不是光源2、暗室中看不见物体,是因为()A、暗室里没有光源B、眼睛在暗室中的适应能力差C、没有物体二、填空题1、通常我们把哪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2、()是最重要的光源。
3、光源的特征是()且()。
4、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
5、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发明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光》青岛版(五四制)
9、认识光一、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实验探究真理,学会做实验。
3、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猜想通过科学的验证才能确认。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研究光的传播。
教学难点: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实验。
三、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小孔板、蜡烛、小孔成像实验装置,打火机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单元小诗2、教师出示一些漂亮的光的图片,学生欣赏。
3、让学生猜想: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变的这样绚丽多彩?学生回答:光。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光。
(板书课题:认识光)(二)活动一1、想要认识光,我们必须先要找到它,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会发光?2、学生自由回答,师生共同交流。
3、同学们回答的真棒!树有根,水有源。
光也有个源头,我们把这些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对光的分类:自然光源:太阳、闪电……生物光源:萤火虫、水母……人造光源:电灯、蜡烛……活动二:猜测光的传播路线1、出示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上分析猜测出光的传播路线:光沿直线传播。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三个小孔板、蜡烛和打火机准备好,参照课本上的实验,完成课本实验。
(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3、点燃蜡烛,移动其中的一个小孔板,再观察是否还能通过小孔板上的小孔看见烛光。
(看不见)4、学生解释这一现象。
(透过小孔的光被挡住了,所以看不见)5、教师解释:当三个小孔处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看见烛光,其中的一个小孔挪动了位置就看不见烛光,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三:小孔成像实验1、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非常著名的小孔成像实验,进一步证实我们的猜想。
2、介绍实验材料。
3、介绍实验步骤,进行试验。
4、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6、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孔会成像?为什么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得出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出示课件原理)7、你还能不能举出几个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影子,手影游戏,日食、月食。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认识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光源;光的传播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用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A4纸、打火机、蜡烛、三张带孔的硬卡纸、激光笔、果冻。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报告单。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播放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引出“光”,导入课题。
1、自然界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举例)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写到小纸片上,展示交流)我们把这些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
2、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你能给你想到的光源分类吗?(展示)(谈话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一种分类方法。
)(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手拿着一个激光笔射向天花板。
)老师提问:从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到墙上去的?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2、作出假设,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有的同学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大家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吗?(展示交流)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看得出平时也非常注意观察,但是科学是严谨的,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怎样检验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3、设计实验:好,今天,同学们就用实验桌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课件出示实验器材,教师引导分析器材的作用。
(教师出示合作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4、分组展示实验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
5、实施实验:教师提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观察各小组实验情况。
6、展示交流:好,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设计的实验、操作的方法、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展示交流,总结汇报,进行小组评价)7、教师演示实验一:激光笔射出的光穿过果冻,观察现象。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光》教学设计
《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黑屋子)同学们,在这样的教室里看书写字感觉舒服吗?此时你最想干什么?(打开灯)现在舒服了吧?因为有了什么所以你才会感到舒服?(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光,认识光。
(板书课题)二、认识光源1、提出问题先来看看几幅光的图片。
怎么样?漂亮吗?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我们城市的夜景才会如此绚丽多彩。
那除了灯光,你还在哪里见过光?这些例子中,哪些是自己会发光的?生:【课件】看看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会发光的物体,请同学们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树有根,水有源,光也有个源头。
自己会发光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
像太阳、会发光的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光源,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人造光源)那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它们叫什么好呢?(生物光源)【板书】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我们周围的光源这么多,它们发出的美丽的光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猜想一下,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沿什么样的路线向远处传播的呢?(展示汽车灯束,手电筒灯束,太阳直线的光束图片)生: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组材料,同学们先来认识一下,(课件)如何利用这几组材料,来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三组实验材料:蜡烛,胶管;三个带孔的硬卡纸;激光灯,果冻)下面请同学利用这些材料大胆设计实验,先小组讨论一下,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比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多,设计的方案好,开始!交流实验方案四、实验操作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你们小组讨论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之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实验完成之后,千万不要忘了填写实验报告单。
这可是一个很好的科学习惯哦!生动手交流:都研究好了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有不同意见,呆会儿可以举手补充。
生: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青岛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基础:激光灯的使用,蜡烛的点燃、手电筒的使用。
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需的典型的实验材料:蜡烛、激光灯、硬纸片。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了解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为探究那些物体是光源做好准备。
在认识光源时,对光源的分类做简单的了解,明白自身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光的物体,如月球、镜子等不是光源。
二是准备蜡烛、激光灯、硬纸片等探究光的传播路线,在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时,我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对光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继而在自由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从而为下节课继续研究光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描述:一、即兴导课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师生问好后,教师课件展示几组城市的夜景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感受(学生自由汇报)【因为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很容易说出来,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一瞬间就被调动起来了。
于是为学生的探究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同学们的感受想法都和谁有关呢?(学生简单汇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光、认识光。
并板书:11 认识光二、认识光源1.提出问题。
要想认识光,必须先找到它,谁能帮老师找到光?2.学生讨论并汇报。
【此环节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在黑板的左面板书,如: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生物光源,虽然教学目标中没有强调让学生知道光源的分类,但在实际课堂中有些学生知识面很广泛,此时此景可以一点带过,不做重点,但不能置若罔闻,那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在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提出月亮、镜子也是光源,这样更好了,正好为下面让学生明白自身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发光的物体才叫光源做好铺垫,在这里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所以有争议才会有探究】3.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帮老师找到这么多光,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你们说到了……还有一些没有说到的如……这些物体也会发光。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认识光》教案
9、《认识光》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难点:通过实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准备】济宁城市各种光图片,多媒体课件、蜡烛、火柴、激光灯、牛奶、橡胶管、烧杯、小孔板(3个)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的济宁市正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繁荣。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咱们城市的录像,大家请欣赏。
(课件演示)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2、谈话:是呀,我们的济宁真美!白天,太阳光沐浴着济宁,让济宁的万物充满了生机;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都市的霓虹灯又让我们拥有了美丽的夜景。
既然光和我们的关系这么密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光、认识光。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是各种各样的灯光让黑暗的夜变得如此多姿多彩。
感受灯光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密切的联系,以此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光,板书课题。
】二、认识光源1.教师提问: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回答。
同时师生判断是不是光源,把光源有意的分类板书到黑板上。
明确,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对光源进行分类完善板书,把刚才的光源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信息资料的交流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确,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手电筒等属于人造光源。
】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1.教师提问:光源这么多,那么这些光源发出来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结合生活经验,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
在大量的事实面前,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认识光》青岛版(五年制).doc
《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光源,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2、过程与方法: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探究光沿直线传播。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咱班同学在这里上一节科学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找不同,今天我们换了新教室来上课,请同学们找一找,咱的新教室和原来的教室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发言)师:同学们真厉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有了这么多的发现,说明咱班同学很善于观察。
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是在一个完全漆黑的夜晚,你还能看到教室里的这些物体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黑暗的环境缺少了什么?生:光。
师:看起来,光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光。
(板书课题)(二)认识光源师:既然要认识光,我们就需要一些会发光的物体,你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发言)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科学上,我们给发光的物体起个名字叫做光源。
(板书:光源)师:看,老师这就有一些光源,你认识它们吗?(出示太阳、手电筒、蜡烛、水母、壁灯、雷电、打火机、萤火虫图片)师:这么多光源,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你认为谁和谁可以分为一类?(学生自由发言)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其实给光源分类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我们把太阳、雷电、水母、萤火虫这些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叫做自然光源。
而像手电筒、蜡烛、壁灯、打火机这些由我们人类制造的光源叫做人造光源。
(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师:看,老师这就有一个人造光源,把它打开让它发光,你认识这是什么吗?生:激光灯师:你能用手指一指,激光灯的光是从哪发出来的,又传到了哪?(学生上前用手指)师:那激光灯与黑板之间的这一段光线你能看到吗?生:看不到师:你能不能猜一猜,这一段光线是什么样的C生1:直直的。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认识光》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认识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特征;2.能够用简单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规律,并初步归纳总结;3.能够形象直观地理解光在直线传播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简单实验;2.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3.学会从实验结果中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自己动手做的快乐;3.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于提出问题和猜想,并积极参与探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光的基本性质和特征;2.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初步理解光的传播规律;3.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光在直线传播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性质和特征;2.引导学生用简单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规律,并归纳总结;3.帮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给学生说一个小故事:一只小鸟身上有细小的划痕,当太阳光照射到小鸟身上时,光线会被划痕的地方吸收或反射,导致小鸟身上的颜色出现变化。
这是不是很神奇呢?我们今天的科学课,就是要来认识这个神奇的物质——光!2.随后,老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光的现象(比如彩虹、光线折射等),并引导学生猜测这些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进而引出“光”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光有哪些性质。
2. 实验探究(3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
每组准备一个小箱子、一张白纸和一束手电筒,在黑暗的教室里进行实验。
首先,将手电筒放置在空箱子中,开启手电筒,使光线射向箱子顶端的一个小洞。
然后,将白纸放在箱子的底部,观察白纸上的亮点(光点)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点的大小和手电筒到白纸的距离有关?很多人都知道光线一般是直线传播的,我们做实验后发现光却会从一个洞中射出去,是因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洞越小,光点就越小?3.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规律,比如:“光线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被吸收或反射,所以光点只在洞上,洞越小,可以传递的光就越少,光点就会变小。
小学科学_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光》。
【教材简析】《认识光》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1课内容,本单元隶属于科学内容四大板块中的“物质科学领域”,《认识光》是本单元的基础课,主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光源和光的传播路线,为继续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识做好铺垫。
教参指出,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是对光现象的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包括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合成、光与生活的关系等,本单元与前面学习从知识上没有过多联系,却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做好了知识与能力的铺垫。
光的知识在前面和以后的学段中也有涉猎,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归纳出一下单元。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太阳和月亮》、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涉及自然光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和影子形成的知识;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涉及人造光源,包括电能与光能的转换等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光源,了解光的传播路线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目标:能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能运用实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生活现象。
态度目标:培养大胆想象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组装并运用自制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纸板、竹签、铁钉、铅笔、剪刀、胶带、双面胶、LED灯座、蜡烛、纸箱、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看,这是哪里?预设:五四广场谈话:对,这就是五四广场沿海一线的风景。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青岛灯光秀视频)谈话:你们去看过灯光秀吗?有什么感受?预设:美丽、震撼……谈话:为什么五四广场沿线的夜景会如此好看呢?预设:因为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认识光》青岛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认识光》青岛版《认识光》科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是一种不可见的电磁波,具有传播的速度和直线传播的特点。
2. 了解光的三个基本特征:色泽、折射和反射。
3. 掌握利用镜子的反射特性改变物体位置图像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锻炼科学思维和探索光的性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光的基本特征:色泽、折射和反射。
2. 理解光的传播速度和直线传播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掌握利用镜子的反射特性改变物体位置图像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课本相关知识点的图片或动画。
2. 黑板、白板或展示板。
3. 镜子、水杯、铅笔等实验小道具。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 运用生活实例导入,例如:太阳的光、彩虹等,引起学生对光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光吗?它有什么特点?步骤二:理解光的概念1. 向学生简要介绍光的概念:光是一种不可见的电磁波,可以通过眼睛进行感知。
2. 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光的传播速度及其直线传播的特点。
步骤三:光的基本特征1. 引导学生思考:光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水中的光线会弯曲?2. 通过实验,展示光的三个基本特征:色泽、折射和反射。
a. 实验1:通过将光线通过水杯进行折射实验,学生观察到光线在水中发生折射现象。
b. 实验2:利用镜子展示光的反射特性,引导学生发现镜子中的物体与实物的关系。
步骤四:学习利用镜子反射原理改变物体位置图像1. 提问学生:如何通过镜子改变物体位置图像?2. 利用实验演示镜子的反射原理,让学生参与实验。
3. 引导学生总结镜子反射原理,鼓励他们设计反射镜、望远镜等实际应用。
步骤五:小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光的基本特征和利用镜子反射原理改变物体位置图像的方法。
2.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观察到哪些光的现象?3. 引导学生扩展思考,探索更多与光相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实际观察与实验。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认识光》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认识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光、光的来源和特性;2.能够观察并描述阳光、白炽灯和荧光灯的不同特点;3.了解日常生活中利用光的场景。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不同光源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光的来源和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方法与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平时接触到的光源有哪些,看到过哪些特别的现象,如我们通常所说的虹、彩虹等。
之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并引出相关问题。
2. 学习重点•光的来源和特性;•阳光、白炽灯和荧光灯的特点;•利用光的场景。
3. 实践操作第一步:观察阳光•要求学生在无太阳镜、荧光笔等道具的情况下,观察并描述阳光的特点;•通过寻找阴凉处,让学生了解阳光的直射、漫射和散射。
第二步:观察白炽灯•展示白炽灯并向学生介绍;•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第三步:观察荧光灯•展示荧光灯并向学生介绍;•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4.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植物生长灯、舞台照明等等。
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并展示。
5. 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并理解了光的来源、特性、利用场景,出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并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
四、作业布置观察自己家中的不同光源并描述其特点,如家中的电灯、手电筒、车前灯等等,可以让学生将观察结果用图片形式呈现。
五、板书设计•光的特性•阳光的特点•白炽灯的特点•荧光灯的特点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和讨论,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描述不同光源的特点,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但是,一些学生没有养成好的观察习惯,对一些细节特别是阳光的观察特别容易被忽略,这需要老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建议和引导。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机、课件资料2、分组实验材料:蜡烛、打火机、激光灯、直管、弯管、烧杯、带孔纸板、手电筒。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初步感受光的奇妙。
谈话:同学们玩过手影游戏吗?老师做个手影观察一下像什么?谁来做个不同的手影?关掉幻灯机,提问: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刚才能看到,现在看不到了?引出板书课题——认识光二、认识光源谈话:同学们,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学生自由说,教师分类板书。
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发光体,我们把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像太阳、星星、像萤火虫、水母等这一类在自然界中能发光物体的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手电筒、点燃的蜡烛灯,这类光源叫人造光源。
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谈话:光源这么多,那么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让我们来观察几幅图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图片“太阳光芒、手电筒发出的光、放映机放映电影发出的光”,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光的传播路线。
学生可能猜想——光沿直线传播?(板书)师:都是这样想的?我们的猜想是“光沿直线传播”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生:做实验。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前先讨论一下:你准备设计怎样的实验?学生分组交流实验方案师:刚才说的这些实验方案都听明白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来探究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不要用激光灯直接去照眼睛,用打火机点蜡烛时注意安全。
学生开始探究实验,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四、交流表达师:都研究好了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相识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播放多媒体录像资料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
”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静静的发生着改变,而且越变越美丽特殊是夜晚的景象。
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其他城市的夜景,大家想不想看呀?那么就请大家用你们美丽的眼睛去发觉它的美。
一起来观赏。
(播放城市夜景录像)师:看了这段夜景,你有什么感受?生:美极了。
师:什么美?生:城市的夜景很美,水也很美。
生:灯光很美,很好看。
生:夜晚的建筑物很美丽。
师:最美的是什么?生:灯光。
师:是啊,老师也觉得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装扮得如此绚丽多彩。
那假如没有灯光会怎样?生:世界将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
师:是啊,光与我们的生活有特别亲密的联系。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光交个挚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相识相识它吧!(板书:相识光)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师:看完了城市夜景录像,信任同学们对于光肯定会有许多问题想要知道,那么在今日的课堂上,你们最想探讨关于光的什么问题呢?谁来说一说你最想探讨的问题?同学们很擅长动脑,一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提出了自己想要探讨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这些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1)哪些物体会发光?哪里有光或者说光从哪里来?(2)光是怎样传播的?(3)哪些地方须要光?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相识光源师:首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光是从哪里来的。
”它的源头在哪?我们知道光与我们的生活亲密相关,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生:太阳能发光。
生:月亮也能发光。
师:月亮会发光吗?谁有不同看法?生:月亮不会发光,它看起来那么亮,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课外书知道的。
师:你的学问很丰富。
看课外书是获得学问的好方法。
生:老师,我知道星星会发光。
生:蜡烛发光。
生:不对,应当说是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1认识光(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1认识光(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光与视觉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传播,能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理解光的反射,能演示光的反射实验;掌握光的折射,能解释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及现象。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与视觉。
2. 探究光的传播: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总结光的传播特点。
3. 探究光的反射: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并能运用反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探究光的折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并能解释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及现象。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其他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五、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 传播路径:直线传播- 传播速度:光速2. 光的反射- 反射原理: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3. 光的折射- 折射原理: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折射类型:全反射、部分反射六、教学反思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批判性思考,使学生能够质疑、分析和评价科学现象和理论。
3. 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4. 科学素养:通过学习光与视觉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案
《认识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光”,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光源、光是怎样传播的,光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感受和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三、教学准备微视频、蜡烛、手电筒、带有小孔的硬纸片、投影屏。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悄悄的变化着,特别是我们城市的夜景。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我们城市的夜景。
(播放城市夜景录像)师:看了夜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师:什么美师:最美的是什么?师: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师:是的,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光》。
(板书课题)生:美、美极了。
生:城市的夜景美、灯光美、建筑美。
生:世界将一片黑,什么也看不到。
(二)探索体验解决问题(研究光沿直线传播)师:有了光人们才能看见世间的物体;有了光人们才能感到温暖;有了光植物才能生长等等,关于光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后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
(学生交流想研究的问题)哪些物体会发光?哪些地方需要光?光有几种?光的应用?光的传播速度?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对光的传播方式有了了解。
请大家来说一说,你通过观看视频或亲自实验,发现了哪些规律想与大家分享?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先来展示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介绍自己通过课前学习微课掌握的知识)生1:我们在观看视频后填写的任务单答案是:(1)观看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思考光的传播方式,提出假设(直线?曲线还是折线?)。
我的假设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认识光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认识光青岛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方法: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2.过程与方法: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体会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说明,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爱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进展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难点喜爱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进展的。
教学策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来完成对光的认识,并采纳观看、假设、实验、分析、论证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预备:蜡烛、激光器、水槽、带有小孔的硬纸片(3片)、吸管、小孔成像实验盒。
等。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你们会做手影吗?谁能给大伙儿做一个?我也来做一个?像什么?2、(教师离开屏幕)现在如何没有了?3、谈话:看来要做手影离不开光。
那么我们这些课就来认识光好不行?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1、假如我们要研究光,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问题提示,明确研究的对象。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汇总。
3、小结:同学们真善于动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三、假设猜想,制订方案1、我们第一探究“哪里有光”,有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呀?(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
依照学生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得光源的概念。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光进行分析归类。
)小结:像太阳、萤火虫如此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提问:月亮是不是光源?什么缘故?镜子呢?小结:月亮、反光的镜子等都不是光源。
师:这些光源中日光、闪电光、萤火虫光、水母光属于自然光源;夜晚灯光、电焊光属于人造光源。
而选择萤火虫光、水母光,说明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生物也能够发光,它们是生物光源的代表。
(课件演示。
)2、了解光的作用。
师:不管是哪种光源,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你觉得生活中哪些地点需要光呢?(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分组汇报交流,师播放课件概括小结。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认识光》是青岛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的起始课。
学生虽然对光并不陌生,但对于光是怎样传播的,还很少思考和研究过。
本课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什么是光源及光的传播路线,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和设计实验的探究能力。
探究光的传播时,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对光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获得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继而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并以此作为新的探究课题引入后续探究,为继续研究光做好铺垫。
教学目的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能尝试试用不同的方式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乐于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1、光源材料:激光灯、蜡烛(火柴和坩埚)2、可利用的材料:装入瓶中的烟雾、汽水、透明皂、激光灯;铝塑管(能弯曲)、饮料管(能弯曲,不透明);三个同样大小带孔的纸屏、白色屏。
演示材料:光的传播方向演示箱(光源插电)其他材料:坩埚(放火柴棒)课前互动:方案1:如果时间多,材料都准备好的话。
师:同学们,某某时间我们已经认识了,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好好聊聊。
我们班谁画简笔画最好?谁动手能力最强?谁口才好?猜猜我多大岁数了?学生猜。
你依据什么猜我这么大的?(看你脸上的皱纹;看白发;看老师的表情;听语音;根据你孩子年龄等等。
)师:猜想要有依据,真了不起。
你们怎么验证你们猜的对不对?(实验)哈哈哈,看我们某某学校的学生真了不起,三句话不离科学语言!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开始上课了吗?上课!同学们好!请坐!方案2:时间少。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认识光》教案范文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认识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光的来源,知道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3、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光源,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手电筒、蜡烛、小孔成像实验装置、玻璃砖等。
提前在教室中布置一些与光有关的现象,如阳光下的影子、灯光下的物体等。
2、学生准备记录表格、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美丽的光现象图片,如彩虹、极光、灯光夜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光从哪里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光。
2、认识光源讲解光源的概念: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如太阳、月亮、蜡烛、电灯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等),并举例说明。
3、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提出问题: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作出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观察,猜测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实验一:在暗室中,让手电筒的光透过一个小孔照射到墙上,观察光斑的形状。
实验二: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让激光笔的光斜射入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实验三:将三根点燃的蜡烛排成一排,中间用一张纸板隔开,观察能否看到对面的蜡烛。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认识光》教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认识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的来源和分类。
认识光的传播特点。
学会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光的本质和特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光的传播特点。
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教学难点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手电筒、激光笔、平面镜、三棱镜、水槽、水、玻璃砖、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科学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光的美丽景象的视频,如彩虹、极光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光的现象?光从哪里来?引出课题。
2.认识光的来源和分类讲解光的来源,如太阳、电灯、蜡烛等。
介绍光的分类,自然光和人造光。
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
3.探究光的传播特点实验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教师用手电筒或激光笔照射在空气中,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提问学生: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光在水中的传播将激光笔照射在水槽中的水中,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提问学生:光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三:光在玻璃中的传播用激光笔照射在玻璃砖中,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提问学生:光在玻璃中是怎样传播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光在玻璃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4.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实验四:光的反射用手电筒照射平面镜,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的路径。
2024年秋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认识光》教学设计
开展实验。
[PPT 16 出示]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科学思维:能在实验中通过不同角度分析光的行进路线。
探究实践:能通过实验验证光在空气感兴趣。
教学 重点
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能使人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教学 难点
1.对光的传播方式做假设性解释,并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
2.通过实验得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并找出生活中的实例。
5.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的原理。
A.曲线B.直线C.波浪线 D.随机线条
二、判断题
1.光不能在月球上传播。()
2.夜晚车灯射出笔直的光,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夜间,月亮皎洁无暇,证明月亮可以发光。()
4.太阳是我们重要的光源。( )
5.点燃的蜡烛和熄灭的蜡烛都是光源。( )
参考答案:
1.A2.B3.B4.A5.B
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太阳光、灯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有的不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月光。
2.[PPT 13出示]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PPT 14 出示]阳光穿过丛林的光束及夜晚直升机射出的光束图片,引导学生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师生总结: 这些现象说明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光是沿( )传播的。
A.直线B.曲线C.波浪线 D.随机线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利用Internet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蜡烛、激光器、带有小孔的硬纸片、吸管、装有红颜色的饮料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悄悄的变化着,特别是我们城市的夜景。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我们城市的夜景。
(播放城市夜景录像)
师:看了夜景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美极了。
师:什么美?
生:城市的夜景美、灯光美、建筑美。
师:最美的是什么?
生:灯光美。
师: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
生:世界将一片黑,什么也看不到。
师:是的,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光》。
(板书课题)
(二)研究光沿直线传播:
师:有了光人们才能看见世间的物体;有了光人们才能感到温暖;有了光植物才能生长等等,关于光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后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学生交流想研究的问题)
生:光是怎样传播的?
哪些物体会发光?
哪些地方需要光?
光有几种?
光的应用?
光的传播速度?
(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根据你已有的经验猜想一下,光有可能是怎样传播的?
生:……
(教师播放太阳图启发)
生:(交流)光沿直线传播。
师:无论你同意或不同意这个答案,都没关系,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我们还要进行实验,因为实验是解决我们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师: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请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填好记录表。
(小组进行实验)
师:看来同学们的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我发现同学们在实验的时候,都很注意相互合作,设计出了很多的实验方法,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
(小组汇报、交流)老师播放图片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并介绍实验步骤,提出问题)看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生:看到蜡烛的像
师:师:像有什么特点?
生:生:倒着的。
师:师:为什么是倒着的?
生:因为蜡烛的光穿过小孔后光就反过来了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生:因为蜡烛很大,小孔很小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生:因为蜡烛火焰上部的光穿过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下部,火焰下部的光穿过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上部,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播放课件)
(三)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了解有关哪些地方需要光、光的应用、光的传播速度等知识:
师:剩下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好呢?
生:(答方法)
师:这些问题用上网查询的方法比较好,老师已经把有关的资料放到我们学校的网站上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上网去查询资料寻找答案吧。
(板书:上网查询资料)
生:学生上网查询资料。
师:同学们找到要查询的答案了吗?
生:找到了。
(学生交流)
师: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光的知识,希望你们继续到网上遨游,并把你们的研究成果通过电子邮箱告诉老师(教师演示:点击“与老师联系”)
(四)课后拓展
师:我们再来做一下刚才激光灯在水中传播的实验,让激光灯离开水杯一段距离,从对面看,激光灯发光点与水中传播的路线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实验、上网等方法来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