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基础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复习重点
动物营养复习重点
复习:
1. 需要掌握的名词解释:
消化率、利用率、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瘤胃氮素循环、过瘤胃蛋白、必需脂肪酸、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维持、维持营养需要
2. 需要牢记的内容
2.1 饲料养分常规分析的原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钙、磷)
2.2 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差别)
2.3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营养作用)
2.4 影响粗纤维消化利用的因素
2.5 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2.6 粗纤维的主要生理功能
2.7综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
2.8测定动物的维持需要在生产中的意义
3. 需要熟悉掌握的具体内容
3.1 元素组成(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组成)
3.2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粗蛋白(真蛋白和氨化物)、粗脂肪(真脂肪和类脂肪)的组成成分
3.3 饲料中养分的消化方式(分类、不同动物、不同部位)
3.4 消化后养分的吸收方式
3.5 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饲料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过程及特点
3.6 各种动物的主要限制氨基酸
3.7 理想蛋白与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
3.8 脂肪的分类及特性
3.9 各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
3.10 维生素的分类
3.11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与排泄
3.12 能量的来源
3.13各种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3.14 理解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3.15 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综合法和析因法)。
电大《动物学营养基础》期末复习资料.doc
电大《动物学营养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1620)一、名解1、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少、合成速度慢,不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必需有饲料提供的氨基酸。
2、常量矿物质元素:动物体内含量在0.01%的矿物质元素。
3、动物的营养需要:每头(只)动物每天对能量、蛋口质、矿物质和维牛素等营养的需要量。
4、代谢能:可被动物利用的养分中所含有的能量成为代谢能。
极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消化道气体能后剩余的能量。
5、维持:健康动物体垂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养分处于收支平衡,化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6、过瘤胃蛋白质:未被瘤胃微生物将降解的饲料蛋口进入雏胃和小肠,这部分饲料蛋口质称为过瘤胃蛋口质。
7、必需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8、饲养标准:格局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动物世纪生产的总结,对各种待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额定做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称为饲料标准。
9、消化能:动物采食饲料的总能减去动物排出粪便所含能量即为消化能。
10、内源尿氮:动物在维持状态牛存过程屮,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体蛋口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岀的氮称为内源尿氮。
1 1、代谢粪氮:动物采食无氮日粮是经粪排出的氮。
12、维生素;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所必需的低分了有机化合物。
13、净能: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的能最。
14、营养物质(营养素):饲料中能被动物利用,用于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有效成分。
15、基础代谢:体况良好的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16、理想蛋口质:可消化蛋白质中所含可利用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生长、生产所需氨基酸比例相一致的蛋白质称为理想蛋白质。
17、粗纤维:并非一种纯净化合物,它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所组成的混合物。
18、饮料能量净效率:产品中所含能最与用于形成产品的饲料有效能的比值。
19、限制性氨基酸:饲料中某种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同时由于该种氨基酸的缺乏限制了动物对氨基酸的利用,这种缺乏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动物营养是研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的科学,它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饲料则是供给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食物。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不仅关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也与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需求、饲料成分以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进行复习总结。
一、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动物营养是研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的科学。
它包括动物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以及饲料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动物的营养需求与其生理状态、生产阶段、环境条件等有关,因此,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对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二、动物的营养需求动物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
能量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生产的基本能源,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内组织的基本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是动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所必需的辅助物质。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合理的饲料配方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生产阶段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三、饲料的成分饲料是供给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食物,它由多种成分组成。
常见的饲料成分包括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等。
粗蛋白是动物体内构成组织的基本物质,粗纤维则是促进动物消化道健康的重要成分,粗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灰分则是提供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合理的饲料配方需要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成分的含量来确定。
四、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而添加的物质。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包括抗生素、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疾病,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氨基酸可以弥补饲料中不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可以满足动物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求。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需要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来确定。
动物营养学复习提纲
《动物营养学》复习提纲绪论目的要求掌握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目的要求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动植物的化学组成一、元素组成已知的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有90多种,其中以C、H、O、N含量最多,总占动植物体DM的90%以上,差异大。
常量元素:Ca P K Na S Cl Mg微量元素:Fe Cu Mn Zn Se I Co F Mo二、化合物组成1、碳水化合2.脂肪3.蛋白质4.矿物质5.维生素6.水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1.元素比较2.化学物组第三节饲料养分一、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
二、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叫养分。
(一)概略养分11.水分或干物质(DM)2.粗蛋白质(CP)3.粗脂肪(EE)4.粗纤维(CF)后来提出了多种纤维素含量测定的改进方法,最有影响的是Van Soest分析法,如下(图1-1)。
植物性饲料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2%十六烷三甲溴化铵)(半纤维素等)1(木质素、硅酸盐)灰化(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灰分,即硅酸盐)NDF-ADF=半纤维素ADF-残渣1=纤维素残渣1-残渣2=木质素5.粗灰分饲料完全燃烧后的残渣,主要是矿物元素及其盐类,有时有少量泥砂。
(二)纯养分三、养分的基本功能1.作为结构物质;2.作为能源;3.作为生理及代谢调节物;4.形成产品。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消化特点及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的诸因素。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大分子)简单可吸收形式组织一、消化方式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非常重要,饲料内70-85%DM和50%的CF在瘤胃内消化,瘤胃微生物的正常消化取决于瘤胃内环境的稳定,包括下列因素。
动物营养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饲养标准:根据动物种类,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生产性能,根据科学理论及通过生产实践饲养确定的一套动物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作为生产标准。
2.RDP:英国的降解与非降解蛋白质体系中,瘤胃降解蛋白质,为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80%-100%,可合成菌体蛋白。
3.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猪即使饲喂与空怀母猪相等的维持日粮,除能满足一窝仔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仍可增重。
这种现象为“妊娠合成代谢”。
4.ME:代谢能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5.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6.生长实验:生长实验也常称饲养实验是通过饲喂动物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饲料或饲粮。
出现的程度,来确定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或比较饲料或饲粮的优劣。
7.温热环境: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
8.绝食代谢:饥饿代谢或空腹代谢,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
动物绝食代谢的水平一般比基础代谢略高。
9.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通过体内特定的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0.概略养分分析法:1864年,德国Hanneberg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该分析方案概括性强,简单实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采用。
11.理想蛋白: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必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12.热增耗:过去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粮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它以热的形式散失。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第⼀章动物与饲料饲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消化、利⽤,并对动物⽆毒⽆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以维持⽣命、⽣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总⽔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恒重,失去的游离⽔和结合⽔质量总和。
烘⼲后的剩余物叫全⼲(绝⼲)物质。
初⽔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恒重,失去的初⽔。
烘⼲后的剩余物在空⽓中平衡⽔分可制得风⼲样品。
粗蛋⽩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质素及⾓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醇、⾼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醚浸出物。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氮浸出物NFE:NFE%=100%-(⽔分+灰分+粗蛋⽩质+粗脂肪+粗纤维⼀、叙述题:动植物体在化学成分上有何不同?1)⽔分:动植物⽔分含量最⾼,植物变异⼤于动物;2)碳⽔化合物: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质素;动物⽆;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动物体碳⽔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3)蛋⽩质:植物除含真蛋⽩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及少量游离AA,⽆其他氨化物;动物蛋⽩质含量⾼, 变异⼩,品质也优于植物;4)脂类: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分:饲料除去⽔分后的剩余物质称⼲物质。
⼲物质有风⼲物质和全⼲物质之分。
样品在60-65℃下烘⾄恒重,其⼲物质称风⼲物质;样品在100-105℃下烘⾄恒重,其⼲物质称全⼲物质。
动科班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动科班营养复习资料1、动物营养的概念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它是动物一切生命活动(生存、生长、繁殖、产奶、产蛋、免疫等)的基础,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营养。
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动物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或含有这些营养物质的饲料。
而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及其产品,研究动物营养,首先应了解动物与植物的化学组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饲料是指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1、水分初水(游离水或自由水):含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的水;吸附水(结合水或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形成胶体水膜、难以挥发的水。
构成动植物体的这两种水分之和,称为总水分。
常规饲料分析中将饲料中总水分分为初水和吸附水。
2、粗灰分(ash)(1)概念: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或盐类等无机物质,有时还含有少量泥沙,故称粗灰分。
3、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缩写CP) (1)概念:粗蛋白质是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两部分。
NPN是蛋白质合成或分解时的产物,结构简单,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
测定: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CP含量=含N量*6.25,CP含氮是16%,个别15~18%。
4、粗脂肪(ether extract,缩写EE)(1)概念:粗脂肪是指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脂肪和类脂。
TE由甘油+脂肪酸形成,类脂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脂溶性维生素、蜡、固醇、复脂(卵磷脂)以及游离的有机酸。
5、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1)概念: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角质等部分。
动物营养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以及生理变化的总称。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摄取,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生命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UEAA)指可不由日粮提供,体内能够合成且合成的数量足够满足动物需要的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指一定饲粮或饲料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可消化粗蛋白(DCP):粗蛋白的含量乘以粗蛋白的消化率。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1)BV=食入氮-(粪氮+尿氮)/食入氮-粪氮(2)TBV=食入氮-(粪氮-MFN)-(尿氮-EUN)/食入氮-(粪氮-MFN)净蛋白利用率(NPU):NUP=沉积氮/食入氮蛋白质效率比(PER)PER=体增重/蛋白食入量化学比分(CS):待测蛋白质的必须氨基酸含量与某种标准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相比,比值偏低的那种氨基酸的比值。
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标准蛋白质中相应必需氨基酸之比的几何平均数。
瘤胃降解蛋白(RDP):为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过瘤胃蛋白(UDP):饲料蛋白质及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进入后端肠道被动物消化吸收并被组织所利用。
理想蛋白(IP)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一致,动物对该蛋白的利用率为100%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流热辐射等因素共同作用与动物使其产生冷热舒适与否的感觉采食量: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营养需要:动物在适宜环境中,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一定生产性能时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最低数量。
饲养标准: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做出的规定。
维持:动物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体内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处于动态平衡。
(完整版)动物营养学复习要点
动物营养学复习要点第一章1.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皆可作为动物的饲料。
2.养分。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3.常规养分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分析方法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分析成本低。
缺点:(1)粗蛋白不能区别真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
(2)粗纤维中各成分的营养价值差别大,纤维素与半纤维素较易消化,木质素不能被消化,测定偏低。
(3)粗脂肪是真脂肪、色素及脂溶性物质的混合物。
(4)无氮浸出物是计算值,偏高。
(5)不能分析特定养分。
4.动植物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较大。
(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钙磷少。
异: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变异:动物小,植物大。
第二章1.影响消化率的主要因素:(1)水温,水温越高,肠道排空速度越快。
(2)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随动物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3)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相互间的相互作用。
(4)加工工艺:粉碎粒度。
(5)饲料调制。
(6)投饲频率:投饲频率越高,消化率下降。
2.水的营养作用:(1)水是动物机体主要组成成分。
(2)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
(3)水是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
(4)调节体温。
(5)润滑作用。
3.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100%4.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1)对能量的需求低:鱼虾为变温动物,不需耗能维持其体温。
(2)对蛋白质需求高。
(3)对糖的需求量较低,利用能力也较差,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所致。
(4)鱼虾对脂肪的需求和利用率较高。
(5)对维生素的需求:Vc、VB6、Ve及烟酰胺等大,Vd低。
(6)一般对饲料中的矿物质需求低,可从水中直接吸收利用某些矿物质。
5.水产配合饲料的特点:(1)原料粉碎粒度:40目、60目筛上物不得超过10%(2)水稳定性:配合饲料应维持在水中不溃散,且要求减少溶蚀率。
动物营养学知识点(全)
动物营养学绪论1、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全称。
2、概略养分分析主要测定饲料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等六种概略养分。
3、三大有机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第一节 动植物体与饲料的化学组成一、动物与植物1、动植物的代谢特点·动物代谢特点:异养生物,不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而要依赖于自然界中的有机物。
·植物代谢特点:自养生物,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简单无机物合成所需有机物。
2、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二、 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的比较1、种类基本相同,含量差异较大。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
2、有机元素均以C 、H 、O 、N 的含量最多 ·植物:约占其干物质总重的95% ·动物:约占其干物质总重的91%以上主要以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形态存在,其中均以碳为最多,氧和氢其次,氮最少。
3、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 ·动物:含钠高,含钾低 ·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对较稳定 4、元素含量 ① 植物·元素含量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植物种类不同,元素含量差异大 ② 动物·一般须从饲料中获得,含量相对稳定。
·动物间差异小 (二)化合物组成的比较干物质动植物体 水分无机物质(粗灰分或矿物质)有机物质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无氮化合物乙醚浸出物(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1、水分①一般情况下,动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②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③影响因素不同·植物: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动物: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等④饲料分类·按水分多少>45%:青绿饲料≤45%:青贮饲料·按蛋白质多少≥18%:蛋白质饲料<18%:粗饲料2、碳水化合物①植物:干物质中的3/4结构物质贮备物质②动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1%3、蛋白质①植物:除真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含氮物(氨化物)②动物:干物质中主要为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的结构物质主要是真蛋白质及游离AA、激素无其他氨化物动物体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的品质优于植物蛋白。
动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1、蛋白原料
植物性蛋白原料: 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 向日葵粕、芝麻粕等
动物性蛋白原料:鱼粉、肉股粉、血粉、羽 毛粉等
21
•植物性蛋白原料
1)豆粕
营养价值
成分
范围
水分(%)
10.0~12.0
粗蛋白质(%)
43.0~46.0
粗脂肪(%)
0.5~1.5
粗纤维(%)
5.0~7.0
4)饲养要求(限饲、优饲)
4
能量的表示方法: 法定能量单位: 千焦耳/千克;兆焦耳/千克 非法定能量单位:千卡/千克;兆卡/千克 (1卡=4.2焦耳;1焦耳=0.24卡) 能量的来源:
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和非淀粉多糖。资源 丰富,价格合适
脂肪:是碳水化合物的2.25倍,可明显提高日粮 能量,改善饲料利用率和畜禽生产性能。
0.15
0.15
0.15
17
6、粗纤维
属碳水化合物,一般不能被家禽消化吸 收,但其体积大,性质稳定,吸水性强 可填充胃肠道,并且可促进胃肠道蠕动 有助于消化和排泄粪便。对反刍动物有 很高的营养价值。
对家禽的作用:与羽毛生长有关,可减 少啄毛。
对猪影响:对怀孕母猪可防止便秘,但 对仔猪在高温环境中则会影响生长速度。
胎死亡率。缺乏时,猪出现肠道疾病、生长缓慢和典型鹅步。家禽表现出皮 炎、羽毛生长不良,胫骨短粗。
叶酸
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和嘌呤、嘧啶和氨基酸的代谢。防止繁殖力降低、贫血, 并能降低胚胎死亡率 。家禽缺乏时出现皮炎、生长不良和羽毛脱色,孵化率 降低。猪表现为呼吸、泌尿系统的粘膜损害。
胆碱
细胞组成成分,形成卵磷脂和神经磷脂。是脂肪代谢中的甲基提供者。在神
动物营养学复习参考
名解1. 动物营养学: 研究营养物质摄入利用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2. 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
3. 消化:食物(饲料)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
分为a,机械性消化b,化学性消化(最重要的环节)c,微生物消化(生物学消化).4. 吸收:消化道内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以胞吞,胞吐,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为机制).5. 概略养分:饲料常规分析方案中饲料养分概略的六大成分。
6. NDF:中性洗涤纤维,饲料中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部分物质,即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
7. ADF:酸性洗涤纤维.8. EAA: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9. NEAA:半必需氨基酸,对于猪和家禽Met, Phe 、对于家禽Gly 的部分需要量可分别由Cys、Lys、Ser 代替,因此,Cys、Lys、Ser 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10. LAA:限制性氨基酸,饲料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量相比不足的氨基酸,由于它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
11.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饲料含量/动物需要量)的值最小的必需氨基酸。
12. RDP:瘤胃降解蛋白质,进入瘤胃后被微生物作用而降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的饲料蛋白质。
13. UDP:瘤胃非降解蛋白质,进入瘤胃后不发生变化而直接进入真胃和小肠进行消化吸收的饲料蛋白质。
14. 瘤胃氮素循环:瘤胃中产生的氨除部分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外,其余的经瘤胃壁吸收入血液,并随血液流入肝脏而被合成尿素。
合成的尿素一部分经唾液或直接通过瘤胃壁返回瘤胃而被微生物再利用。
这种氨和尿素的循环称为瘤胃氮素循环。
15. 理想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所需比例完全吻合的蛋白质。
16. 氨基酸平衡: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数量与比例与动物维持生长、繁殖、泌乳等需要相符合。
17. 氨基酸不平衡:由于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而加重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缺乏程度的现象。
动物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动物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植物与动物1.1 植物的营养需求与供给植物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水分、养分和光能。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因素,其含量约占植物体积的70%~90%,对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光合作用和渗透压有重要的影响。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基本物质基础,一般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光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其吸收与利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1.2 动物的营养需求与供给动物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水分、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水分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因素,对于体液稳定、体温调节、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
能量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基础,其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蛋白质和脂肪是动物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进行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的微量营养物质,对于机体新陈代谢、骨骼形成、酶系统活性和激素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
1.3 植物和动物的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植物和动物的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转化。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物质,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的来源。
而动物通过摄食植物及其他生物性食物,将其内含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
二、营养物质的来源2.1 植物营养物质的来源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光能。
植物的根系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将有机物质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合成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2.2 动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动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包括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植食动物通过吃植物及植物性食品,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而肉食动物则通过捕食其他动物,将其体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营养物质的分类3.1 营养物质的基本分类营养物质主要分为宏量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两大类。
动物营养基础复习资料
1、饲料: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2、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3、ADF:酸性洗涤纤维,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4、NDF:中性洗涤纤维,将饲料进行中性洗涤剂处理,得到中性洗涤纤维,同样是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5、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
6、纯养分: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包括蛋白质中的AA,脂肪中的脂肪酸,C.H2O中的各种糖、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7、粗蛋白质(CP):饲料中一切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饲料非蛋白质含N物,如AA、酶、某些V、尿素、氨、无机含N盐。
数值上,CP等于N×6。
25。
8、消化实验: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或饲料养分的可消化性为目的的实验。
9、代谢能(ME):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10、维持:是指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
11、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12、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3、常量元素:动物机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
01%的元素。
14、缩合反应(美拉德反应):还原性糖的羟基与蛋白质或游离碳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的反应。
15、短期优饲:生产上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的能量水平的饲粮以及促进排卵的方法。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绪论1.2. 1937 年, Maynard 所著的《动物营养学》出版, 标志着动物营养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 营养物质及其来源1. 国际上通常采用 1864 年德国 Henneberg 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2.3. 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100%-4.第三章 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1. 动物的消化方式合和推动食物后移,最后将消化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利用要。
2.3.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100%;饲料中某养分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种某养分) ]/食入 饲料中某养分×100% 所以一般地,4 .影响养分消化率的因素 (论述)①动物种类和品种。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同;②年龄和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的发育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的不同,对同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
①种类。
不同种类的饲料因营养物质含量及质量有较大的差异。
②化学成分。
饲料的化学成分中以粗蛋白和粗纤维对消化力的影响最大。
③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④饲料加工调制。
①饲养水平。
随饲喂量的增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力降低。
②饲养条件。
动物在温度适宜和卫生、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对饲料的消化力较高。
③饲料添加剂。
提高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利用率;可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蛋白;可合成必须氨基酸、必须脂肪酸和维生素B发酵过程使饲料能量损失过多,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发酵形成了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等;优质蛋白质被降解变成了中等质量的微生物蛋白;营养物质的二次利用效率降低。
第四章水的营养1.2.3. TDS是测定溶解在水中的总无机物含量的指标4. 水的生理功能:水是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水是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参与体温调节;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其他作用第五章蛋白质的营养1. ,而在瘤胃未降解的饲粮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饲料: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2、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3、ADF:酸性洗涤纤维,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4、NDF中性洗涤纤维,将饲料进行中性洗涤剂处理,得到中性洗涤纤维,同样是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5、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 浸出物和粗灰分。
6、纯养分: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包括蛋白质中的AA,脂肪中的脂肪酸,C.H20中的各种糖、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7、粗蛋白质(CF):饲料中一切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饲料非蛋白质含N物,如AA、酶、某些V尿素、氨、无机含N盐。
数值上,CP等于NX 6。
25。
8、消化实验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或饲料养分的可消化性为目的的实验。
9、代谢能(ME :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10、维持是指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
11、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
12、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3、常量元素动物机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
01%的元素。
14、缩合反应(美拉德反应)还原性糖的羟基与蛋白质或游离碳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的反应。
15、短期优饲生产上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的能量水平的饲粮以及促进排卵的方法。
16、热增耗(HI : 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17、碳水化合物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
18、粗纤维(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包括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和角质等成分。
19、粗灰分饲料完全燃烧后的残渣,主要是矿物元素及其盐类,有时有少量泥砂。
20、粗脂肪(EE: 所有脂溶性物质叫粗脂肪,用乙醚浸提,又叫醚浸出物,包括真脂肪及其他脂溶性物质。
21、纯和日粮指配制饲料时不用天然饲料, 所有成分都是由纯的营养素组成。
22、抗营养物质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
23、代谢水代谢水是动物体细胞中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又称氧化水;其量在大多数动物中约占总摄水量的5%^ 10%。
24、蛋白质氨基酸的聚合物。
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不用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蛋白质。
25、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动物体内,老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26、必需氨基酸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27、氨基酸缺乏一般在低蛋白质饲粮情况下,可能有一种或者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的情况,称之为氨基酸缺乏。
28、氨基酸中毒饲料中某一种氨基酸的含量超过需要量以后会引起动物的毒性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氨基酸中毒。
29、氨基酸拮抗当饲料中的某一种氨基酸远远地超过需要量会引起另一种氨基酸吸收下降或排出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氨基酸的拮抗。
30、RDP 瘤胃降解蛋白,为瘤胃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80-100% 可合成菌体蛋白。
31、UDP 瘤胃未降解蛋白,又称过瘤胃蛋白。
32、有效氨基酸针对可消化、可利用氨基酸的总称,有时也特指用化学方法测定的氨基酸,或者用生物法测定的饲料中的可利用氨【【,7TT?厶基酸。
33、真可利用氨基酸在回肠末端测得的可以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利用的氨基酸。
34、半必需氨基酸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35、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则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6、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些氨基酸。
37、限制性氨基酸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38、BV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指动物利用的氮占吸收的氮的百分比。
BV 值愈高说明蛋白质的质量愈好。
39、净蛋白利用率指动物体内沉积的蛋白质或氮占食入的蛋白质或氮的百分比。
40、可消化氨基酸指食入的饲料蛋白质经消化后被吸收的氨基酸。
41 、可利用氨基酸指食入蛋白质中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可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
42、理想蛋白质指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100%。
43、碳水化合物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
44、半纤维素是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含有大量的B-糖苷键。
与木质素以共价键结合后就很难溶于水。
45、非淀粉多糖(NSP: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组成。
可分为不溶性NSP和可溶性NSP其中可溶性NSP具有较大的抗营养作用。
46、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禽饲料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料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减少,是饲料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
47: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48、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高度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氢化: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可以得到氢而变成饱和脂肪酸,使脂肪硬度增加,不易氧化酸败,有利于贮存,但也损失了必需脂肪酸。
有效能:饲料中的能量不能完全被动物利用,其中,可被动物利用的能量称为有效能。
49、能值:饲料中的有效能含量即反映了饲料能量的营养价值。
50、总能(GB: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能量的总和。
51、消化能(DE):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即:DE= GE- FE52、表观消化能(ADE:粪能中未扣除代谢粪能计算的消化能。
53、真消化能(TDE):粪能中扣除代谢粪能后计算的消化能。
TDE =GE-(FE-FmE54、代谢粪能(FmE :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和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之和。
55、代谢能(ME :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56、尿能(UE: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
57、内源尿能(UeE):尿中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其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
氮校正58、代谢能(MEn:是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代谢能,主要用于家禽。
59、净能(NE: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
60、热增耗(HI):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61、维持净能(NEm:饲料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部分。
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62、生长净能(NEP :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的能量。
63、能量总效率:指动物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有效能之比。
64、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65、绝食代谢:指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
内源尿氮(EUN :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出的氮。
66、代谢粪氮(MFN :采食无氮日粮后,从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氮。
67、体表氮损失:是指动物在基础氮代谢下,经皮肤表面损失的氮。
NPN即非蛋白氮,动植物体内的NPN包括游离氨基酸、酰胺类、含氮的糖苷和脂肪、铵盐等。
68、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
答:①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②脂类的防护作用,例如:皮下脂肪的抗微生物侵袭,保暖作用,水禽尾脂腺的抗湿作用;③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④磷脂的乳化特性,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脂肪和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消化率;⑤胆固醇,有助于甲壳动物转化合成维生素D,性激素,胆酸,蜕皮素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⑥ 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69、什么是寡糖? 寡糖的生理机制?寡糖:又称低聚糖,是由2至1 0个塘单位构成的糖类物质。
寡糖的主要作用:1。
促进动物肠道内健康微生物菌相的形成;2。
可结合,吸收外源性病原菌和调节物体内的免疫系统。
70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答:1 :配制饲料时,应注意日粮的组成,如猪、禽等应控制粗纤维的含量;2:配制饲粮时,应注意能氮平衡,高能低氮,高氮低能都会影响蛋白质的利用率;3:配制饲料时,应注意蛋白质的种类数量及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配比;4:对饲料进行碾碎、发酵、青贮等调制与加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5:某些饲料应经过特殊处理以消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6:可在日粮中补充少量合成氨基酸,以使日粮全价性和氨基酸平衡。
71、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答:猪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禽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
72、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是什么?答:理想蛋白:指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100%。
73、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的实质是什么?答:理想蛋白实质是将动物所需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作为评定蛋白质质量的标准,并将其用于评定动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
74、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