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形体课教案
大学舞蹈形体课教案
![大学舞蹈形体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a60eb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c.png)
课程名称:舞蹈形体训练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形体训练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1. 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
2. 舞蹈形体训练技巧的应用。
3. 舞蹈表演的自信心培养。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2. 舞蹈表演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舞蹈教材。
3. 舞蹈服装。
4. 舞蹈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包括关节活动、伸展运动等。
2. 指导学生进行呼吸训练,提高肺活量。
二、舞蹈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动作,如步伐、转身、跳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舞蹈形体训练技巧教学1. 教师讲解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如重心、平衡、线条等。
2. 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技巧。
3. 学生分组进行形体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四、舞蹈表演自信心培养1. 教师与学生进行舞蹈表演的模拟练习,指导学生如何自信地表现自己。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展示自己。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舞蹈基本动作和形体训练技巧。
2. 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舞蹈组合练习1. 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组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舞蹈表演情感表达教学1. 教师讲解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表达情感。
3. 学生分组进行情感表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和形体训练技巧的掌握程度。
大学形体舞蹈选修课教案
![大学形体舞蹈选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0a30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3.png)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课程内容:一、第一课时:舞蹈基础与热身1. 导入(1)简要介绍舞蹈的历史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安排。
2. 舞蹈基础(1)舞蹈的基本姿态:头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舞蹈的基本步伐:踏步、滑步、点步等。
3. 热身运动(1)头部运动:前后点头、左右摇头等。
(2)肩部运动:上下耸肩、左右摆肩等。
(3)腰部运动:前后弯腰、左右转腰等。
(4)腿部运动:压腿、踢腿、下蹲等。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课堂纪律,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二、第二课时:舞蹈组合练习1. 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舞蹈组合练习(1)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3.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课堂纪律,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三、第三课时:舞蹈排练与展示1. 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
(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舞蹈排练(1)学生分组进行舞蹈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排练成果,互相点评。
3.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课堂纪律,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舞蹈的历史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舞蹈基础与热身:讲解舞蹈的基本姿态和步伐,让学生熟悉舞蹈的基本动作。
3. 舞蹈组合练习:通过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舞蹈排练与展示:让学生分组排练,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勤、参与度、纪律性等。
2. 舞蹈技能:评估学生在舞蹈基础、组合练习、排练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和排练中的协作能力。
高中生舞蹈形体课教案模板
![高中生舞蹈形体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92a5f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07.png)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舞蹈形体教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技巧。
2. 能力目标:通过舞蹈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舞蹈形体训练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舞蹈基本姿态的练习。
2. 舞蹈步伐的练习。
3. 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短介绍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舞蹈形体训练的理解和期待。
二、热身活动1. 学生进行全身伸展运动,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步伐练习,如小跑步、踏步等。
三、舞蹈基本姿态训练1. 教师示范正确的舞蹈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态。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姿势。
3. 教师对学生的姿态进行个别指导,强调规范性和准确性。
四、舞蹈步伐训练1. 教师讲解并示范舞蹈步伐的基本动作,如小八字步、前进步、后退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步伐练习,注意步伐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3. 教师对学生的步伐进行个别指导,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舞蹈动作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组合练习,如转圈、跳跃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3. 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个别指导,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六、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本次舞蹈形体课进行总结,强调舞蹈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舞蹈形体训练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舞蹈基本姿态、步伐和动作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规范性和准确性。
2.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分享,了解学生对舞蹈形体训练的兴趣和收获。
3. 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的舞蹈形体训练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舞蹈形体课教案
![舞蹈形体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686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8.png)
舞蹈形体课教案舞蹈形体课教案舞蹈形体课是一门让学生通过舞蹈来提高身体形态和塑造优美姿势的课程。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学习不同的舞蹈技巧和动作,并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舞蹈形体课的教案,帮助您更好地组织和指导这门课程。
一、课程目标舞蹈形体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并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姿势,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控制力,并培养对音乐和舞蹈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身运动:在每节课开始时,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包括拉伸、关节活动和基本的有氧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学生预防受伤,准备好进行后续的舞蹈动作。
2. 基本舞蹈动作:学生将学习一系列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步伐、转身、跳跃和转体。
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动作,并注重正确的身体姿势和技巧。
3. 舞蹈组合:通过将基本舞蹈动作组合在一起,学生将学习不同的舞蹈组合。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舞蹈组合,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的节奏和形式。
4. 舞蹈表演:学生将有机会在课堂上进行舞蹈表演。
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或个人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学的舞蹈动作和组合。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明确的示范,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模仿正确的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或者使用视频和图片来展示正确的舞蹈姿势和技巧。
2. 分组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3. 鼓励表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舞蹈表演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学生应该被鼓励在舞蹈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四、评估方法1. 观察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舞蹈技巧和姿势。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形态、动作的准确性和舞蹈表现力。
形体课教案完整版整理
![形体课教案完整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0aae5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a.png)
形体课教案完整版整理形体课教案总目标:小学开设舞蹈形体课,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美。
通过研究舞蹈美,体验舞蹈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发展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形体表现力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2、本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的“姿态美”。
教师发展目标:1、提高合理选择教材、因材施教的能力,准确定位编排教学内容的能力,注意由浅入深,选择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
2、纠正自身不良体态,塑造健美的体型。
3、感受美、培养美、创造美。
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纠正学生不良的体态,规范身体的基本姿态,培养端正的仪表,塑造健美的体形。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教师示范感受形体美、姿态美、音乐美。
通过学生模仿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通过生生互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形体课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形体表现力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培养学生各类综合素质,使学生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能力,优雅的形体气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认真的研究态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营造健康优雅的艺术氛围,推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质。
强化心灵美与动作美的统一,培养学生认真研究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培养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具体课程内容:1、基本姿态练:训练人的基本姿态,包括坐、立、行、卧。
通过训练,改变不良体态,显示体态端正、高雅、挺拔有气质,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对人体的头、肩、胸、腰、腹、腿等部位的训练,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
3、基本形态控制练:通过徒手、把杆、形体姿态大量的动作训练,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
具体实施计划:第一周:队形设计和站姿美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参与形体训练的兴趣。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教案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7f174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4.png)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老年大学舞蹈形体班学员教学目标:1. 帮助学员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 提高学员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3. 培养学员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4. 通过舞蹈锻炼,提高学员的身心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一、舞蹈基础知识1. 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 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 舞蹈的节奏感和音乐配合。
二、形体训练1. 站姿、坐姿、走姿的训练;2. 腰、背、腿、臂等部位的拉伸和放松;3. 形体美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运动1. 教师带领学员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2. 活动时间:10分钟。
二、舞蹈基础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让学员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2. 活动时间:5分钟。
三、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训练1. 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如步伐、手臂动作等;2. 学员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教师逐一指导;3. 活动时间:30分钟。
四、形体训练1. 教师讲解站姿、坐姿、走姿的训练方法;2. 学员进行站姿、坐姿、走姿的练习;3. 活动时间:15分钟。
五、总结与放松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舞蹈的基本要领;2. 学员进行全身放松运动,活动时间:5分钟。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带领学员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2. 活动时间:10分钟。
二、舞蹈组合练习1. 教师带领学员进行舞蹈组合练习,提高学员的协调性和节奏感;2. 活动时间:30分钟。
三、形体训练1. 教师讲解腰、背、腿、臂等部位的拉伸和放松方法;2. 学员进行相关部位的拉伸和放松练习;3. 活动时间:15分钟。
四、舞蹈表演1. 教师组织学员进行舞蹈表演,培养学员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2. 活动时间:20分钟。
五、总结与放松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对学员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2. 学员进行全身放松运动,活动时间:5分钟。
教学评价:1. 学员对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的掌握程度;2. 学员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3. 学员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4. 学员的身心健康水平。
初中舞蹈形体教案
![初中舞蹈形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49d66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5.png)
初中舞蹈形体教案1. 了解舞蹈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2. 学习和掌握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形体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 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方法3. 舞蹈形体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舞蹈形体的基本概念、训练方法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舞蹈形体的训练方法和动作的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舞蹈形体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舞蹈形体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舞蹈形体的基本训练方法,包括站立、行走、坐姿、手势等,并进行示范。
3. 实践: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舞蹈形体训练,老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巩固: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形体训练,互相纠正,老师巡回指导。
5. 应用:学生结合所学舞蹈形体知识,进行舞蹈表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 总结:对学生的舞蹈形体训练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舞蹈形体的基本概念和训练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舞蹈形体知识。
2. 示范法:老师进行舞蹈形体动作的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学生亲自进行舞蹈形体训练,老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形体训练,互相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训练方法。
2. 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能准确地运用舞蹈形体知识。
3. 学生的舞蹈素养得到提高,舞蹈表现力更强。
七、教学建议1. 注重舞蹈形体训练的日常积累,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舞蹈比赛和活动,提高舞蹈实践能力。
3.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舞蹈形体训练中取得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舞蹈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方法,并在舞蹈表演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表现力。
舞蹈室形体课教案模板范文
![舞蹈室形体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fcee6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6.png)
一、课程名称:舞蹈室形体课二、授课对象:初级舞蹈班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舞蹈形体美的感知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舞蹈基本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协调性。
- 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形体教室环境布置。
3. 形体练习器材(如:把杆、地垫等)。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舞蹈形体的重要性。
(二)基本训练(20分钟)1. 地面动作训练:- 教师示范并讲解舞蹈基本站姿,如:直立、旁移、转身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 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动作。
2. 把杆动作训练:- 教师示范并讲解舞蹈基本步伐,如:小八字步、小碎步、跳跃步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注意步伐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 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步伐。
(三)舞蹈组合练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行舞蹈组合练习。
2. 学生跟随音乐,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进行舞蹈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放松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舞蹈基本动作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在家自行练习舞蹈基本动作,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可以邀请家人一起观看舞蹈表演,感受舞蹈的魅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教案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7863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8.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舞蹈形体课程,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2. 培养老年人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3. 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4.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1. 基本站姿与步伐2. 基本舞蹈动作3. 舞蹈组合练习4. 音乐欣赏与舞蹈表演教学重点:1. 基本站姿与步伐的掌握2. 基本舞蹈动作的熟练程度3. 舞蹈组合的编排与练习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协调性与节奏感2. 舞蹈组合的流畅性与连贯性教学准备:1. 舞蹈教室,音响设备2. 舞蹈教材、舞蹈视频3. 舞蹈服装、舞蹈道具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组织学员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如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 进行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提高心率。
二、基本站姿与步伐1. 讲解基本站姿的要求,示范并指导学员进行练习。
2. 讲解基本步伐的步法、步幅、重心等,示范并指导学员进行练习。
三、基本舞蹈动作1. 讲解并示范舞蹈动作,如手臂动作、脚步动作、身体动作等。
2. 学员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舞蹈组合练习1. 教师编排简单的舞蹈组合,讲解动作要领。
2. 学员跟随教师进行舞蹈组合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与节奏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舞蹈动作和组合。
2.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二、音乐欣赏与舞蹈表演1. 播放经典舞蹈音乐,让学员欣赏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员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肯定学员的进步,指出不足之处。
2. 学员进行自我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1. 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动作掌握程度、舞蹈组合练习的流畅性等。
2. 收集学员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76a2e54afe04a1b071de41.png)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一)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二)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三)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四)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五)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六)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七)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八)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九)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十)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十一)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十二)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十三)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十四)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十五)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六)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六)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六)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六)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六)
形体舞蹈课程教案(六)。
形体课完整舞蹈教案
![形体课完整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16d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0.png)
形体课完整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舞蹈室。
2. 教学工具: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学道具:舞蹈镜、绷带、拉力带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基本的热身活动,包括拉伸、扭动关节、小跑等,以准备接下来的舞蹈训练。
2. 基本舞蹈动作训练(20分钟)教师向学生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舞步、转体、跳跃动作等,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重点训练舞蹈动作的标准姿势和连贯性。
3. 音乐节奏感知训练(1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舞蹈编排练习(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重点训练舞蹈动作的流畅性和舞台表现能力。
5. 团队合作训练(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排练编排好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能力。
6. 舞蹈表演(1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对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形体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培养了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了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舞蹈训练中不断进步,展现出更加优秀的舞蹈表现。
舞蹈形体备课教案
![舞蹈形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423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4.png)
舞蹈形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舞蹈形体的兴趣和热情。
3. 训练学生的舞蹈形体基本素质,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形体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方法。
3. 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4. 舞蹈形体表演技巧和美感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舞蹈形体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方法,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教学难点:舞蹈形体训练的技巧和美感培养,学生个体差异的适应和调整。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镜子、把杆等舞蹈设备齐全。
2. 教学材料:舞蹈形体训练教材、音乐、舞蹈视频等。
3. 学生着装要求:穿着舒适、适合舞蹈的服装和舞蹈鞋。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舞蹈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基本素质训练:进行柔韧性、协调性、力量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训练,为学生后续学习舞蹈形体打下基础。
3. 基本动作学习:教授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4. 组合训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编排适合的舞蹈形体组合,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美感。
5.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舞蹈形体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续努力和参与。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形体动作,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动作要领。
2. 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观摩、交流、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3. 采用激励评价法,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播放舞蹈视频,让学生欣赏优秀舞蹈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舞蹈形体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形体动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进行舞蹈形体动作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大学生形体与舞蹈课教案
![大学生形体与舞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e0e2a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e.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形体与舞蹈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形体训练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舞台表现力。
教学内容:一、形体训练1. 热身活动:全身关节活动、肌肉拉伸。
2. 基本站姿训练: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正确姿势。
3. 舞蹈基本步态训练:行走、跑跳、旋转等。
4. 形体操练习:结合音乐进行全身协调性练习。
二、舞蹈基础1. 舞蹈基本动作:手位、步位、舞姿等。
2. 舞蹈组合练习:简单舞蹈动作的组合。
3. 舞蹈风格了解:介绍不同舞蹈风格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全体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全身关节活动。
2. 肌肉拉伸,注意动作幅度和力度。
二、形体训练1. 基本站姿训练: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 舞蹈基本步态训练: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三、舞蹈基础1. 舞蹈基本动作: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 舞蹈组合练习: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全体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基本步态练习。
2. 复习舞蹈基本动作和组合。
二、形体训练1. 形体操练习:结合音乐进行全身协调性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形体操表演,教师点评。
三、舞蹈基础1. 舞蹈风格了解:介绍不同舞蹈风格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风格展示,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对形体与舞蹈基本概念和动作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舞蹈表演中的团队协作和舞台表现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学过程中,多运用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4. 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舞蹈形体课教案
![舞蹈形体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8862b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c.png)
舞蹈形体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舞蹈形体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3.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4.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舞蹈形体课的概述;2.舞蹈基本功的训练;3.舞蹈动作的练习;4.舞蹈技巧的训练;5.舞蹈表演的基本要素。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舞蹈形体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要素和技巧;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舞蹈动作和技巧;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和技巧;4.评价法:通过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舞蹈形体课的概述,让学生了解舞蹈形体课的基本知识;2.教师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舞蹈的美感和魅力。
第二步:舞蹈基本功的训练1.身体放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体放松练习,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2.姿势练习:教师讲解正确的站姿和坐姿,让学生进行姿势练习;3.呼吸练习:教师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进行呼吸练习;4.柔韧性训练: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柔韧性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第三步:舞蹈动作的练习1.教师讲解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2.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3.学生自主练习舞蹈动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舞蹈技巧的训练1.教师讲解舞蹈技巧的基本要素和技巧;2.教师示范舞蹈技巧,让学生跟随练习;3.学生自主练习舞蹈技巧,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五步:舞蹈表演的基本要素1.教师讲解舞蹈表演的基本要素,如节奏、音乐感、表情等;2.教师示范舞蹈表演,让学生跟随练习;3.学生自主练习舞蹈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六步: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3.学生的考试成绩。
舞蹈课形体课教案模板范文
![舞蹈课形体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dd72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9.png)
课程名称:形体舞蹈基础训练教学对象:初学者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学生的舞蹈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身体柔韧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舞蹈基本动作的正确性。
2. 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2. 舞蹈动作的精细度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形体训练垫。
3. 形体舞蹈教材。
4. 彩色粉笔或记号笔。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关节活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 进行简单的舞蹈步伐练习,如小碎步、踏步等,帮助学生活动筋骨。
二、基本动作教学(30分钟)1. 头部动作:- 教师示范并讲解头部的基本动作,如点头、摇头、转圈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 肩部动作:- 教师示范并讲解肩部的基本动作,如耸肩、摆肩、绕肩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注意动作的流畅性和韵律感。
3. 腰部动作:- 教师示范并讲解腰部的基本动作,如转腰、扭腰、侧腰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注意动作的稳定性。
4. 腿部动作:- 教师示范并讲解腿部的基本动作,如踢腿、摆腿、蹲腿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注意动作的力度和节奏感。
三、组合动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编排一套简单的舞蹈组合动作,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纠正动作。
四、放松活动(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放松练习,如深呼吸、拉伸等。
2. 学生自由活动,整理个人物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评估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当天学习的舞蹈基本动作。
2. 学生家长配合,关注学生的舞蹈学习情况。
大学生芭蕾形体课舞蹈教案
![大学生芭蕾形体课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6e89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0.png)
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舞蹈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提升舞蹈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优美体型。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教学地点:舞蹈教室教学器材:舞蹈地板、把杆、镜子、音响设备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热身运动(15分钟)1. 轻松的音乐声中,学生跟随教师做全身运动,包括头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
2. 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活动开关节,为正式课程做准备。
二、芭蕾基本功训练(30分钟)1. 脚背训练:通过脚背下压、踢腿等动作,锻炼脚背力量和柔韧性。
2. 下腰训练:通过下腰、下叉等动作,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身体控制力。
3. 打桥训练:通过打桥动作,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三、舞蹈组合练习(20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四、放松练习(15分钟)1. 学生跟随教师做全身拉伸,放松肌肉。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呼吸练习,调整心态。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5分钟)1. 学生集体复习芭蕾基本功动作。
2. 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舞蹈组合练习(30分钟)1. 教师教授新的舞蹈组合,学生跟随学习。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三、舞蹈表现力训练(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2.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四、总结与反馈(1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芭蕾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舞蹈表现力和音乐感的提升。
3. 学生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学舞蹈课形体教案
![小学舞蹈课形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7c7b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5.png)
小学舞蹈课形体教案年级:一年级学科:舞蹈课时:2课时教材:《小学舞蹈教学指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形体动作,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形体动作的学习。
2. 舞蹈组合的练习。
3. 团队合作的舞蹈表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头部、手臂、脚步的动作。
2. 学生跟随音乐做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二、基本形体动作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并示范舞蹈的基本形体动作,如:站立、跳跃、旋转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基本形体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三、舞蹈组合的练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舞蹈组合,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学生跟随音乐做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头部、手臂、脚步的动作。
二、基本形体动作的巩固(10分钟)1. 教师示范基本形体动作,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基本形体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舞蹈组合的练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舞蹈组合,教师巡回指导。
四、团队合作舞蹈表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舞蹈基本形体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舞蹈组合的练习效果。
3. 学生在团队合作舞蹈表演中的表现。
初中形体舞蹈教案
![初中形体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dd88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7.png)
初中形体舞蹈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形体舞蹈教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形体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包括地面动作、站立动作和跳跃动作。
2. 组合:包括基本功组合、舞步组合和舞姿组合。
3. 舞蹈:选取一首适合初中生学习的舞蹈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2. 学生进行原地跑步,提高心肺功能。
二、基本动作教学(15分钟)1. 地面动作:讲解并示范坐地、躺地、滚动等动作。
2. 站立动作:讲解并示范站姿、蹲姿、跳跃等动作。
3. 跳跃动作:讲解并示范小跳、中跳、大跳等动作。
三、组合教学(15分钟)1. 基本功组合:将地面动作、站立动作和跳跃动作进行组合,让学生练习。
2. 舞步组合:讲解并示范简单的舞步,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
3. 舞姿组合:讲解并示范舞姿,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
四、舞蹈教学(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适合初中生学习的舞蹈,进行教学。
2. 学生跟随音乐,练习舞蹈动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动作和组合。
2. 学生进行舞蹈练习,提高舞蹈表现力。
二、深入学习组合(15分钟)1. 教师讲解并示范组合的细节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深入学习组合。
三、舞蹈练习(15分钟)1. 学生跟随音乐,练习舞蹈。
2. 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形体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增强。
舞蹈形体课教案模板范文
![舞蹈形体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02805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0.png)
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站姿和坐姿,提高学生的舞蹈形体素养。
2. 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感知能力和协调性,为后续舞蹈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舞蹈基本站姿和坐姿的正确性。
2. 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美感。
三、教学准备1. 音乐:适合舞蹈学习的背景音乐。
2. 教具:镜子、舞蹈把杆、舞蹈垫等。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热身,如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等。
2.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全身关节的放松活动。
(二)基本站姿训练(10分钟)1.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站姿的要领,包括头部、肩部、腰部、臀部、腿部等部位的正确位置。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站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三)基本坐姿训练(10分钟)1.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坐姿的要领,包括腿部、腰部、臀部、背部等部位的正确位置。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坐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四)舞蹈动作训练(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适合舞蹈学习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
2.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3.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的展示,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放松活动(5分钟)1.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全身的放松活动,如腿部拉伸、腰部拉伸等。
2.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全身的放松运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舞蹈基本站姿和坐姿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3. 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跟随视频或音乐,练习舞蹈基本站姿和坐姿。
2. 学生在家中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备注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舞蹈形体训练教案
![舞蹈形体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bc44a471fe910ef12df8fe.png)
舞蹈形体训练教案【篇一:舞蹈形体课教案】一.课堂常规1、课代表整队集合、点名、检查着装。
2、师生问好3、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4、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伸展操①头部:进行低、仰、侧摆、绕环的训练。
②肩部:进行提、压训练。
③胸部:进行挺、含胸的训练。
④腰部:左右转腰训练。
⑤腹背:压背、拉腿部韧带的训练。
2、热身操:4x8拍(正反方向)①踏步、走步②并步③“v”字步④半蹲步、髋部动作形体的基本姿态1.站姿的练习●要求:脚后跟、小腿及臀部触墙壁,其余部分均不得触及。
嘴自然闭合,上下牙咬合,眼睑自然张开,目光直视(即目光与面部垂直,从而使眼球保持在眼眶正中),面部表情平静。
挺胸、收小腹,腰部、颈部挺直,臀部略突出,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
两臂自然下伸,手略成弧形,食指掌指关节接近伸直。
两腿并拢,脚跟靠拢,两脚的夹角约为15—20度,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双脚略微分开或成“丁”字步,两脚均匀着地,双肩自然下垂或双手体前交叉。
●站姿的控制练习:①.靠墙练习此练习借助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上体挺拔、保持头部、躯干和腿在一条垂线上的良好习惯。
②.分腿立两腿在小八字立的基础上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肘微向前扣。
此练习主要训练臀、腹及上体的正确感觉,夹臀与收腹协同紧张。
③.单腿立在正确的立姿的基础上,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上抬绷脚尖,贴与支撑腿,双手叉腰,上体微微向侧转。
此练习主要训练腿的挺直与控制力。
④.移重心站立姿势练习此练习主要训练在移动时腿的控制能力和身体的正确姿态。
2.坐姿的练习●要求:入座时轻松自如。
入座后,上体保持正直,两肩自然下垂,高度相同,颈部梗直微前倾,两膝自然弯曲,大腿保持在水平部位,两脚掌均匀着地。
●坐姿的控制练习:①.盘腿坐(地面)重心落在臀部上,挺胸收腹,里腰提气,肋骨上提,头颈向上伸,微收下颌,两腿弯曲,两脚脚心相对盘于腹前,双肘放松,手腕搭于膝上,也可双手背于身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体舞蹈基训教案一.课堂常规1、课代表整队集合、点名、检查着装。
2、师生问好3、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4、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伸展操①头部:进行低、仰、侧摆、绕环的训练。
②肩部:进行提、压训练。
③胸部:进行挺、含胸的训练。
④腰部:左右转腰训练。
⑤腹背:压背、拉腿部韧带的训练。
2、热身操:4x8拍(正反方向)①踏步、走步②并步③“v”字步④半蹲步、髋部动作形体的基本姿态1.站姿的练习●要求:脚后跟、小腿及臀部触墙壁,其余部分均不得触及。
嘴自然闭合,上下牙咬合,眼睑自然张开,目光直视(即目光与面部垂直,从而使眼球保持在眼眶正中),面部表情平静。
挺胸、收小腹,腰部、颈部挺直,臀部略突出,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
两臂自然下伸,手略成弧形,食指掌指关节接近伸直。
两腿并拢,脚跟靠拢,两脚的夹角约为15—20度,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双脚略微分开或成“丁”字步,两脚均匀着地,双肩自然下垂或双手体前交叉。
●站姿的控制练习:①.靠墙练习此练习借助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上体挺拔、保持头部、躯干和腿在一条垂线上的良好习惯。
②.分腿立两腿在小八字立的基础上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肘微向前扣。
此练习主要训练臀、腹及上体的正确感觉,夹臀与收腹协同紧张。
③.单腿立在正确的立姿的基础上,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上抬绷脚尖,贴与支撑腿,双手叉腰,上体微微向侧转。
此练习主要训练腿的挺直与控制力。
④.移重心站立姿势练习此练习主要训练在移动时腿的控制能力和身体的正确姿态。
2.坐姿的练习●要求:入座时轻松自如。
入座后,上体保持正直,两肩自然下垂,高度相同,颈部梗直微前倾,两膝自然弯曲,大腿保持在水平部位,两脚掌均匀着地。
●坐姿的控制练习:①.盘腿坐(地面)重心落在臀部上,挺胸收腹,里腰提气,肋骨上提,头颈向上伸,微收下颌,两腿弯曲,两脚脚心相对盘于腹前,双肘放松,手腕搭于膝上,也可双手背于身后。
②.正步坐上体同盘腿坐,两脚并拢,脚尖正对前方,两膝稍稍分开,两臂自然弯曲,两手自然扶于大腿处,上体正直,稍向前倾,肩放松下沉,立腰、头、肩、臀应在一条线上。
③.侧坐上体姿势同盘腿坐,上体微向侧转,两臂自然放松,扶于腿处,两腿弯曲并拢,双膝稍移向一边,靠外侧的脚略放在前面,这样臀部和大腿看起来比较苗条,给人以美的感觉。
3.行姿的练习●要求:一腿自然弯曲向正前方抬起,膝关节向前,脚尖稍微外展,前脚掌蹬地使中心前移,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一般保持在30度左右。
上体动作同立姿的标准,颈部自然挺直,下颌内收,双目平视。
●步态的控制练习:①.脚背屈伸练习②.脚踝绕环练习③.站立提锺●易犯错误:动作僵直、不协调;两步迈出不平均;走路时出现较大的内八字和外八字。
女生穿高跟鞋,踝关节力量不足,造成走路时上体前倾、重心(臀部)后移。
4.卧姿●良好的卧姿能使心血管、呼吸系统在安静状态的工作中起到保证作用并有助于消除肌肉的疲劳。
●实际睡眠中翻来覆去变换姿势。
为避免心脏受压,一般为右侧卧。
为避免局部受压发麻甚至出现痉挛的现象,仰卧也比较好,但不要把手放在胸上,,以免压迫心脏使睡眠不宁或做做噩梦。
睡前要注意的事是:晚饭不要吃得太饱,睡前勿喝浓茶,室内空气要流通,睡前要用热水洗脚,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一、整理(放松操):〔 3’〕1.调整呼吸操2. 拉伸操3. 集中讲评课中优缺点;鼓励学生平时多锻练。
4. 布置课外练习(要求每天站立练习10分钟)5.宣布下次课内容。
一、课堂常规1、课代表整队集合、点名、检查着装。
2、师生问好3、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4、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伸展操①头部:进行低、仰、侧摆、绕环的训练。
②肩部:进行提、压训练。
③胸部:进行挺、含胸的训练。
④腰部:左右转腰训练。
⑤腹背:压背、拉腿部韧带的训练。
2、热身操:4x8拍(正反方向)⑤吸腿跳、弓步跳⑥分腿跳、开合跳、踢腿跳、摆腿跳⑦伸展、体侧屈、呼吸整理一、芭蕾舞的基本手位(7个手位)1、Ⅰ位大拇指点在中拇指第二个关节的第二道线上(如同兰花值的延续)。
2、Ⅱ位小拇指及肘部端着上行至肚脐处(最高不要超过胃)。
3、Ⅲ位小拇指及肘部带着继续上行至一抬起眼皮既可以看到手心的位置。
4、Ⅳ位左手三位不动,右臂肘部向旁,小拇指向下切到二位(头看二位手心)。
5、Ⅴ位左手三位仍不动,右手二位的手尖先向前推,再往旁打开七位(七位手在身体的斜前方,不要超过肩膀,头看七位手)。
6、Ⅵ位右手七位不动,左手三位下行至二位(头看左手二位手心)。
7、Ⅶ位右手七位不动,左手二位手尖往前、往旁打开七位。
8.准备位(结束位):还原成一位手。
二、芭蕾舞的基本脚位(4个常用脚位)常用的脚位,即自由的Ⅰ位、Ⅱ位和Ⅲ位,以及直的Ⅳ位。
1、Ⅰ位脚大腿根部如同打开的书本一样外旋,双膝向旁,小腿肌肉往前转开,双脚的小脚趾及角的外侧踩在地上(十趾铺平,重心在双脚上)。
2、Ⅱ位脚在Ⅰ位的基础上加做左右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一只脚的长度。
3、Ⅲ位脚在Ⅱ位的基础上收至Ⅲ位,一脚的脚跟位于另一脚的中部。
4、Ⅳ位脚在Ⅲ位的基础上向前跨一步。
5.Ⅴ位脚在Ⅳ位的基础上收至前脚脚跟接后脚脚尖。
要求:两脚之间的夹角大于正常位、小于180度均为自由位。
练习时通常要求尽量达到150度角。
注意:1.芭蕾中的擦地绷脚非常重要,通过擦出收回的不断运动来锻炼腿部力量,尤其是踝关节和脚趾的力量。
2.“蹲”的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练习,它要求后背直立,肩部放松,外开,在蹲下与直立的过程中要平稳、连贯、动作要柔韧。
蹲是各种舞蹈必须训练的项目之一。
一、整理(放松操):〔 3’〕1.调整呼吸操2. 拉伸操3. 集中讲评课中优缺点;鼓励学生平时多锻练。
4. 布置课外练习(要求每天站立练习10分钟)5.宣布下次课内容。
一、训练的要求和提示。
1、训练要求:形体训练的首要目的:第一,是为了改变和矫正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抠肩、驼背、伸脖、坐跨、内八字脚的不良习惯。
第二,第二,要掌握人体站立的基本要求,使人体挺拔,同时认识人体与空间的关系。
第三,通过各个关节拉伸练习和基本能力训练,增强腰、腿部的能力,达到踢腿直膝、绷脚,腰、腿部都有一定的柔韧度和稳定性。
第四,通过各种舞步和有氧健身操的训练,使动作灵活协调具有美感。
第五,以自抗力进行人体局部减肥或增加肌肉的锻炼,逐渐缩小与标准三围的差距。
2、训练提示第一:人体拉伸训练,一般在形体课中以集体形式进行,大家按照统一的节拍进行连续训练。
这对初学学生来说,有一种集体感,容易产生竞争意识。
课堂训练的热烈气氛相互感染,可以减少疲劳和枯燥感。
第二:训练的目的要明确,是为了解决身体各部位韧带,关节或肌肉的开合度和柔韧度,因此,有时教学中可以不合音乐,不按节拍地进行训练,或以一组相互拆开,称之为“拆开练”。
第三:在形体训练中,全身肌肉会有酸痛的感觉,在运动生理上称作延迟性酸痛,属于正常运动生理现象。
连续锻炼几天,痛疼就会消失,不需要停止训练,为了减轻肌肉酸痛,开始训练时的活动量要小一些,以后逐渐增加。
二、拉伸训练:拉伸训练是指人体各关节、韧带和肌纤维的拉长和伸展的训练,形体训练中我主要采用地面拉伸训练,运用人体与地心引力的关系,在地面上躺、卧、跪地、坐等形式,进行人体各关节、韧带和肌纤维的拉长和伸展训练。
因为地面拉伸时双腿没有体重负担,着力面积大,位置较低,重心要较稳定。
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体重,对身体各部位的韧带、关节、肌肉的拉伸更充分,更有效。
内容安排上分颈椎拉伸、肩关节拉伸、胸部拉伸、髋部拉伸、腿部拉伸、腰部拉伸、通过压、扳、绕环、勾、绷、吸、开、踢、抬、握、含、展等控制方法进行各部位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矫正的几种方法:商务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系列拉伸训练后,一般没有特殊缺陷的形体都能达到预期的矫形目的。
但是,有严重缺陷的学生,需通过特别的矫形来矫正,形体教学中我们一般使用如下方法:(一)、靠墙站立法主要是对抠肩、驼背、伸脖、坐胯不良习惯的学生进行的一种矫形训练。
通过长时间的强制性站立,使其找到垂直、挺拔的人体感觉。
(二)、棍子扳夹法主要是针对抠肩、驼背、“O”形腿的学生进行的一种矫形训练,通过强制性极限拉伸,使身体部位有一种伸长与挺拔的感觉。
(三)、双人互扳法主要是借用两个人互力来进行矫形的一种方法,它即可以使两人同时投入训练,又可以在两人相互更好的竞争中得到勉励,激发训练的热情和信心。
以下三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用于抠肩、驼背的矫形训练,最后一种方法用于八字脚的矫正。
上述三种拉伸与矫形训练方法,是积累的一些教学方法,通过对每一届专业学生的系统训练收效较大,能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原始状态和身体不足。
把杆练习1、单手扶把外手一位,扶把手在身体外侧,头摆正,双目平视,尾椎骨垂直找两个脚后跟中间,收腹,手胃。
头往外转45度(基本形态不变)。
2、双手扶把小腿肌肉向外转开,双膝向旁,双肩下沉,肘部在身体前,手指的根部轻轻搭在把杆上,收腹,肩旁平展打开,颈拉长(别往前伸),抬头,鼻子上翘,双目平视。
3、擦地组合准备位:双手扶把,脚一位。
第一个8拍:1—2拍右脚推半脚尖(要求膝盖向旁,脚跟向前,五个脚趾踩在地上,右胯不要掀)。
3—4拍右脚继续推绷(要求不变)。
5—6拍右脚背推旁点地(要求脚后跟及小腿肌肉往前转开)。
7拍右脚先放半脚尖(要求脚背顶住)。
8拍右脚边放全脚边收一位(要求小脚趾外侧放在地上抹回来)。
第二个8拍:1拍右脚旁擦地至半脚尖。
2拍右脚继续旁擦地至绷脚。
3拍右脚先放半脚尖。
4拍右脚先放全脚边收一位。
5—6拍右脚旁擦地绷脚。
7—8拍右脚收一位。
第三个8拍同第一个8拍,第四个8拍同第三个8拍。
4、蹲PLIE准备拍:左手单扶把,右手一位,脚一位,头往外转45度。
第一个8拍:1—2拍一位蹲(要求大腿内侧肌肉往前蹲,膝盖冲脚尖,尾椎骨垂直找脚后跟中间,小脚趾外侧踩在地上)。
3—4拍站直(要求脚后跟登地站直,大腿肌肉向旁,膝盖向旁)。
5拍右手臂旁呼吸,头看右手(要求肘旁提)。
6拍右手臂继续旁呼吸(要求小臂、手背继续旁推到手指尖)。
7拍右手臂先肘沉。
8拍右手小臂收一位,头留外45度。
第二个8拍:1—2拍蹲,头转正。
3—4拍直。
5拍右脚旁擦地至半脚尖。
6拍右脚继续旁擦地至绷脚。
7拍右脚先踩半脚尖。
8拍右脚接着踩二位(要求重心移至两只脚)。
第三个8拍:1—2拍二位蹲(要求不变)。
3—4拍直(要求不变)。
5—6拍右手上行(头看二位手)。
7—8拍右手指尖先往前、再往旁推七位(头看七位手方向)。
第四个8拍:1—2拍二位蹲,头看前,手七位。
3—4拍直,头看前,手七位。
5拍右脚推半脚尖(要求重心往左移一点)。
6拍右脚继续推绷(要求重心移至左脚上)。
7—8拍右脚经过半脚尖再抹回全脚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