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试卷
湖北中医药大学大一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试卷 (3)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A.手厥阴经B.足少阳经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A.木为水之子B.水为火之所不胜C.火为土之母D.金为木之所胜4.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生发、柔和B.阳热、上炎C.长养、化育D.清静、收杀5.《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脏腑6.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肺主气,司呼吸B.肺主升清C.肺主通调水道D.肺主治节7.肺的生理特性是()A.喜润恶燥B.不耐寒热C.体阴用阳D.喜燥恶湿8.脾统血的含义是()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B.脾有调节经脉中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9.肾所藏之精是指()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D.生殖之精10.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A.心阳B.肺气C.脾气D.肾阳11. 对血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A.肝B.肺C.脾D.肾12. 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脉B.筋C.髓D.骨13.与天癸产生密切相关的物质是()A.水谷精微B.肾精C.冲任气血D.命门之火14.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A.肝的疏泄作用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C.膀胱的气化作用D.肾的气化作用15.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A.气滞B.气逆C.气不降D.气脱16.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阳小肠经17.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任脉D.冲脉18.孙络是指()A.十五别络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D.十二皮部的络脉19.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为阴邪B.湿性重浊C.湿性粘滞D.湿性趋下20. 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21. 以下哪一项不是“治未病”的内容( )A.调摄精神B.煅炼身体C.审因论治D.药物预防E.避其毒气22.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B.易生风动血C.易耗气伤津D.易为阳热症状23.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A.喜伤心B.怒伤肝C.思伤脾D.悲伤肺24. 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A.阴盛慎用寒药B.阳虚慎用寒药C.冬季慎用寒药D.假寒慎用寒药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有()A.心的行血功能B.脾的运化功能C.肾的纳气功能D.肝的疏泄功能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督脉B.任脉C.带脉D.冲脉E.心包3.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4.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 )A.喜B.怒C.悲D.惊E.恐5.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 ( ) A.调节精神情志 B.促进消化吸收C.维持气血运行D.协助水液代谢E.调理冲任二脉6.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包括 ( ) A 虚中夹实 B 实中夹虚 C 因虚致实 D 由实转虚 E 真虚假实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 ( ) 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补土法 C.培土制水法 D.金水相生法 E.佐金平木法8.奇恒之腑包括 ( )A.脑B.筋C.脉D.骨E.髓9.“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 (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10.以下属于病理性火的有 ( )A.五气化火B.五志化火C.命门之火D.少火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广义的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七版教材)绪论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4.整体观念的概念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7.阴阳的基本概念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18.五行的基本概念19.五行的特性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26.母子相及的涵义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第二章藏象1.藏象的基本概念2.藏象学说的形成3.藏象学说的特点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8.心的生理特性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25.肾藏精的涵义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32.肾主骨生髓通脑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45.心与脾之间的关系46.心肾相交的概念47.肺与脾之间的关系48.肺与肾之间的关系49.肝与脾之间的关系50.肝与肾之间的关系51.脾与肾之间的关系52.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53.脾与胃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3.人体之精的功能4.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的概念5.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6.人体之气的生成7.气的运动、运动形式及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8.脏腑之气的升降运动规律9.人体之气化的概念、形式及其与气机的关系10.人体之气的主要生理功能11.元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2.宗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3.营气和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4.营气和卫气的区别和联系15.血的基本概念16.血的生成及其有关的脏腑功能17.血液的循行及其相关的脏腑功能18.血的功能19.津液的基本概念,津与液的区别20.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各自相关的脏腑功能21.津液的功能22.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23.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24.精血同源、津血同源与汗血同源的涵义25.“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意义26.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经络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大致构成3.经别、别络、孙络、浮络、经筋、皮部的概念4.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命名原则5.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属络关系和流注次序6.十二经脉循行中联络的脏腑和主要交接点7.奇经八脉的概念和作用8.督任冲带四脉的循行、功能及其异同9.经络的生理功能10.经络理论在阐释病理变化方面的应用第五章体质1.体质的基本概念2.体质的构成3.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4.体质学说在阐释发病及病理方面的应用第六章病因1.病因与病因学说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辨症求因)3.六气与六淫的概念,六气变六淫的条件4.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5.风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风为百病之长6.寒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伤寒与中寒的区别7.湿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8.燥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温燥与凉燥的不同9.火热之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火与热的区别10.暑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暑邪的季节性11.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传染途径12.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13.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14.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5.过劳与过逸的概念和主要内容16.饮食失宜的主要内容17.痰饮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机理18.痰饮的致病特点19.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机理20.瘀血的致病特点21.瘀血病证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第七章发病1.正气与邪气的基本概念2.发病的基本原理3.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4.卒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的机理第八章病机1.病机的概念、分类2.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关系3.虚实、虚实错杂、虚实真假的病机特点4.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5.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6.阴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及其发展趋势7.阴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及其发展趋势8.阴阳互损的病机及其表现的证候9.阴阳格拒的病机及其表现的证候10.亡阴与亡阳的机理及其关系11.邪正盛衰与阴阳失调的关系12.精虚与精瘀的病机及主要表现13.气虚的概念和形成原因14.气机失调的概念及主要表现15.气滞的原因和主要表现16.气逆与气陷的原因和多发脏腑17.气闭与气脱的原因与表现18.血虚的概念和形成原因19.血瘀的概念及病机,与瘀血的区别20.出血的概念及病机21.伤津与脱液的区别22.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及有关的脏腑功能2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的几种主要表现24.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之间的区别25.内生五邪的概念26.内风的病机主要有哪几种?27.火热内生的病机主要有几种?第九章防治原则1.预防的基本原则2.养生的意义及其与预防的关系3.治则与治法的概念及区别4.治病求本的概念5.标本的涵义,标本治法的应用6.正治与反治的概念、内容和异同7.扶正祛邪的基本概念和临床应用8.调整阴阳的概念及其基本方法9.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概念。
近5年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6—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土爱稼穑2,阴病治阳3.审证求因4.湿性黏滞5.塞因塞用论述题(5题,每题8分,共40 分)1.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2.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3.何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其特点与其意义如何?4.外燥与内燥的异同5.脾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联系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律不给分。
、名词解释1.肝主疏泄2.肺主治节3.循经取穴4. 内生五邪5.塞因塞用6.阴病治阳7.精血同源8. 心肾不交二、简答题1. 脾胃的关系。
2. 饮的分类。
3. 药邪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4.风邪致病的特点。
5.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认识。
6. 三焦的认识。
7.脏腑之别。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论述题: .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9.谈谈对益火补土法的认识及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1.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2.从病机转化角度说明寒证转化为热证的转变形式?3.虚实的病机机制?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018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合计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0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D.阳在外,阴之守也00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A.相互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制约00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A.母病传子B.子病传母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00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A.调畅情志B.促进消化C.调畅气机00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A.早衰B.畏寒C.自汗D.出血00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A.手少阴经B.足少阴经C.手厥阴经D.足太阴经00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A.眩晕震颤B.痛无定处C.手足抽搐D.角弓反张00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A.痰浊B.湿热C.燥热D.内火00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B.《难经》C.《中藏经》D.《伤寒论》0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A.假神B.神乱C.少神D.失神0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A.脉形细脉势软B.脉位沉脉势软C.脉位沉脉形细D.脉形细脉率快0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A.气阴两虚B.气血两虚C.血燥化热D.血虚受风0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A.肝阳上亢证B.肝火上炎证D.心阴虚证014.脉弦细数的证是(B)A.肝火上炎B.肝肾阴虚C.血虚肝郁D.肝郁气滞015.证见胸闷息促,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苔白滑,脉弦者,应诊断为(B)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016.症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腹痛喜暖,大便溏薄,属于(B)A.表寒里热B.上热下寒C.真寒假热D.热症转寒017.症见脘腹,腰膝冷痛,五更泄泻,倦怠食少,舌淡嫩,苔白腻,脉弱辨证为(C)A.肾阳虚B.脾阳虚C.脾肾阳虚D.肾气不固018.症见高热,大汗,口渴喜冷饮者,宜诊断为(B)A.太阳经证B.阳明经证C.阳明腑实证D.少阳热化证019.下列药物中,孕妇宜慎用的是(A)A.蝉蜕B.桑叶C.菊花D.蔓荆子020.外用可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甚至腐烂,故不宜久敷的药物是(C)A.硫黄B.白矾C.斑蝥D.硼砂021.治疗麻风,疥癣宜选用的药物是(B)A.木瓜B.乌梢蛇C.川乌D.威灵仙022.萹蓄、地肤子的共同功效(D)A.利尿通淋,止泻B.利尿通淋,止咳C.利尿通淋,止血D.利尿通淋,止痒023.玫瑰花的功效是(A)A.疏肝解郁,和血止痛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C.理气和中,醒脾开胃D.理气健脾,燥湿化痰024.内服宜炒去油,胃弱者慎用的药物是(D)A.穿山甲B.自然铜C.土鳖虫D.没药025.下列可用酸枣仁而不能用柏子仁的是(B)A.润肠通便B.津伤口渴C.心神不宁D.血虚身痛026.芫花内服入煎剂的剂量(C)A.0.3-0.5gB.0.5-1gC.1.5-3gD.6-9g027.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的是(B)A.青黛B.贯众C.土茯苓D.漏芦028.大黄牡丹汤和桃仁承气汤组成相同的药物上是(D)A.大黄,丹皮B.桃仁,丹皮C.大黄,枳实D.大黄,桃仁029.葛根.前胡.桔梗同用的方剂(A)A.参苏饮B.杏苏散C.败毒散D.柴葛解肌汤030.牛蒡解肌汤的功效(C)A.疏风清热解毒透诊B.疏散外邪发表解肌C.疏风清热凉血消肿D.疏风散邪,清热解毒031.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方剂(B)A.归脾汤B.酸枣仁汤C.珍珠母丸D.天王补心丹032.患者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选用(C)A.温脾汤B.肾气丸C.济川煎D.大黄附子汤033.患者大热渴饮,吐衄发斑,四肢抽搐,舌绛唇焦,脉沉数,治用(D)A.白虎加人参汤B.犀角地黄汤C.黄连解毒汤D.清瘟败毒饮034.体现风痰并治.标本兼顾的方剂(B)A.天麻钩藤饮B.半夏白术天麻汤C.清气化痰丸D.三子养亲汤035.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相同点(C)A.解肌发表B.平冲降C.温阳化气D.温通经脉036.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阴虚火旺应该加配的药物是(D)A.枸杞子,菊花B.五味子,麦冬C.黄连,阿胶D.知母,黄柏037.患者,男,64岁,大量饮酒后出现吞咽梗阻,进食后胸脘满闷,呕吐痰涎,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腻,脉弦滑,治疗宜选用(C)A.疏肝解郁,和胃消痞B.健脾和中,理气化痰C.开郁化痰,润燥降气D.理气和胃,降逆止呕038.患者,女,43岁,胁肋胀痛反复发作,进食油腻食物加重,半年前黄疸,手术后黄疸消退。
2018年湖北考研中医考试真题卷(5)
2018年湖北考研中医考试真题卷(5)•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刻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需一个最契合题意)1.下列选项中,不归于体征领域的是____A.喉中痰鸣B.耳鸣C.嗟叹D.肠鸣参阅答案:B体征是医师查看患者身体时所发现的反常征象。
ACD三项,是医师经过闻诊中的听声响所获取的体征。
B项,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阻止听觉的一种自觉症状,是由患者自己诉说出来的,不归于体征。
2.下列望诊专著中,属明代医家所著的是____A.《伤寒金镜录》B.《伤寒观舌心法》C.《望诊遵经》D.《辨舌攻略》参阅答案:BA项,敖氏《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专书,由元代杜清碧所撰。
B项,《伤寒观舌心法》由明代申斗垣所著,此书把《伤寒金镜录》中的36种舌象扩大为137种。
C项,《望诊遵经》由清代汪宏所著。
D项,《辨舌攻略》由民国曹炳章著,此书集历代医家关于舌诊之论说及近世中西医对辨舌察病的见地于一炉,共列彩图百余幅3.《察病攻略》的作者是____A.陈言B.王叔和C.施发D.巢元方E.李时珍参阅答案:C南宋施发的《察病攻略》是诊法的专著。
A项,宋朝陈言的首要作品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B项,西晋的王叔和,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
D项,隋朝巢元方,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论说病源与病候确诊的专著《诸病源候论》。
E项,明朝李时珍的首要作品是《本草纲目》、《濒湖脉诀》等。
4.症见表情冷漠,喃喃自语,哭笑无常者,其病机是____A.痰气郁结,遮盖心神B.肝风夹痰,遮盖清窍C.阳明热盛,打乱神明D.气郁化火,痰火扰神参阅答案:A冷漠发呆体现为神识发呆,表情淡漠,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多因忧思气结,津凝为痰,痰浊遮盖心神,或先天禀赋缺乏所造成的,常见于癫病或发呆等。
5.下列各项中,均归于面色黑主病得是____A.寒证、水饮B.肾虚、脾虚C.血瘀、湿证D.痛证、惊风参阅答案:A五色主病的内容:(1)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痛苦、惊风;(2)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之戴阳证;(3)黄色主脾虚、湿证;(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痛苦。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2005年1请结合阴阳学说得观点,谈一下您对唐王冰注解《素问。
至真要大论》时所提出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得认识。
2请简述气得主要来源。
3《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您得认识、4请用简单得表格,说明十二经脉得名称、分类、简要循行部位。
5请简述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得原因。
6何谓五行得相生与相克?五行得生克制化对事物有何作用?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得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8何谓“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得作用?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2006年1《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得形成有何贡献?2何谓七情?简述七情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3试述十二经脉得走向交接规律与在四肢得分布规律、4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得地位及其意义、5试述内生“五邪”学说得主要内容。
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请据此简述您对三因制宜基本治则得认识。
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请阐释其含义,并说明其临床指导意义、8《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请结合五行学说,谈谈您得认识、9请简述气得生成与脏腑得关系。
10请谈谈您对肾藏精得认识。
2007年1试述阴阳自与得含义及其意义。
2“肺与秋气相通应”有何临床意义。
3请阐述痰饮致病得特点。
4试从整体观念得角度论述中医学得形神统一观。
5如何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6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脑”得地位及其意义就是什么?7试述标本得内涵及治标与治本得缓急取舍?举例说明。
8张介宾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能用精气分阴阳来解释实寒、实热、虚寒、虚热等寒热性病证不?解释这些寒热性病证得“阴阳”所指各就是什么?简述之。
9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得概念及其之间得逻辑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标准答案1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阳损及阴:2、伏而后发:3、同病异治:4、天癸:5、疠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东汉张仲景所著的是第一部论述辨证论治的专书。
2、土的“所不胜”是,火的“所胜”是。
3、脾主运化体现在和两个方面。
4、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和。
5、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
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
6、暑邪致病起病缓慢,病情轻者为;发病急骤,病情重者为。
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和。
8、《素问、调经论》指出:“则外寒,则内热”。
9、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和阴液互资三个方面。
10、同样感受燥邪,阳热之体得之则而为“温燥”;阴寒之体得之则而为“凉燥”。
11、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这种原则称为。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说明:一、试题必须用碳素墨水写、字迹工整、不得潦草。
印数份任课教师:保守魁教研室主任签字:李杰1、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A、《伤寒论》B、《金匮要论》C、《诸病源候论》D、《难经》2、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A、五脏B、六腑C、奇恒之府D、经络3、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4、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A、推动B、温煦C、滋润D、兴奋5、脾病传于肾属于()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6、“先天之本”是指()A、肾B、心C、肺D、脾7、有“华盖”之称的是()A、肾B、肺C、脾D、肝8、“命门之火”实际上指()A、肾阳B、心阳C、脾阳D、心火9、“水火既济”说明哪两脏的关系()A、心与肺B、脾与肾C、心与肾D、脾与肝10、具有推动呼吸和行血功能的气是()A、心气B、卫气C、肾气D、宗气1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津B、津能载气C、津能化气D、气能摄津12、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头面B、胸腹C、手足末端D、下肢13、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A、季节性B、地区性C、传染性D、外感性14、称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火邪15、在一定条件下,“五志”和“五气”皆可化()A、风B、寒C、燥D、火16、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A、徐发B、继发C、复发D、伏而后发17“大实有羸状”是指()A、虚中夹实B、实中夹虚C、真实假虚D、真虚假实18、“壮水之主,以治阳光”是指()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1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属于()A、提高抗病能力B、控制疾病传变C、早期诊断治疗D、防止疾病发生20、虫积日久,正虚较甚者,治疗时应()说明:一、试题必须用碳素墨水写、字迹工整、不得潦草。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2013,2018--2020年考博真题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2013,2018--2020年考博真题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2013-2020年考博真题2013年考博真题中医基础理论1. 简述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2. 试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3. 论述气血关系及其在生理、病理和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经典著作1. 《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保健的理论有哪些?2. 《伤寒论》中治疗太阳病的代表方剂及其适应症。
中医诊断学1.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及其临床应用。
2. 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中医药学1. 论述中医药治疗原则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 分析中医药在预防疾病和康复保健中的作用。
2018年考博真题中医基础理论1. 简述脏腑经络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2. 试述情志内伤与疾病的关系。
3. 论述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中医经典著作1. 《金匮要略》中关于疾病防治的理论。
2. 《神农本草经》中药物归经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中医诊断学1. 脉诊的基本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 论述中医病证结合诊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
中医药学1. 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原则和方法。
2. 探讨中医药在治疗现代疾病中的作用和优势。
2020年考博真题中医基础理论1. 简述卫气营血辨证及其临床应用。
2. 试述三焦辨证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意义。
3. 论述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经典著作1. 《千金要方》中关于养生保健的理论。
2. 《医宗金鉴》中关于针灸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中医诊断学1. 望诊的基本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 论述中医舌诊的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药学1. 分析中医药治疗急症的原则和方法。
2. 探讨中医药在治疗现代疾病中的作用和优势。
以上为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2013-2020年考博真题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我将竭诚为您解答。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试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
第1页 共1页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 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 9.谈谈对益火补土法的认识及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1.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 2.从病机转化角度说明寒证转化为热证的转变形式? 3.虚实的病机机制?
第1页 共1页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博试卷
第1页 共1页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1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论述题: 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 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 9.谈谈对益火补土法的认识及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7年3月11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2.仓廩之宫、决渎之■&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4.忘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r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2.热、火、暑的异同点3.忘了4.忘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阴阳儼袤既可导致相对—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虔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I分析?3.风气内动的槪念、成因和病机.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1 •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2.何追体质?何谓征候?二害有何联系?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7.对脾喜燦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8.金元四大家.9.对〃金日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釋(20分,5个每题4分)1・水火既济2 •经脈3・寒性凝涕4・阴阳格拒5 •七情内伤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1•简述屮医发病的基本原理?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4 •简述宗气字说的原理?5 •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共40分)1 .屮医藏彖字说的理解?(15分)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釋(2*5 )1 •病气2.五胶化液3.百病皆由气4.从化5.皮部二,简答(10*5)1 •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具功能.3•试述”肾为胃之关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具应用.5.试述五运推演步哽,举例说明.三,论述(20*2 )1 •论述整体观念。
中医学基础(中基)试卷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中基)试卷适用专业及层次:中药学、制药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写在试卷上者答题无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异病同治2.阴阳3.滋水涵木法4.藏象5.神6.后天之本7.经络8.气机9.六淫 10.辨证求因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和。
2.金元四大家中,为“补土派”代表,为“滋阴派”代表。
3.《尚书·洪范》中说:“金曰”,“水曰”。
4.火之所胜者为,所不胜者为。
5.宗气是由与相结合,聚于胸中而生成。
6.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和。
7.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8.血液的生理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9.《内经》有言:“怒则气上,喜则,悲则,恐则气下,……”10.调整阴阳的根本原则是和。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请将最佳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古典医籍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以上都不是3.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A.推动B.兴奋C.温煦D.滋润4.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寒热B.上下C.水火D.左右5.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水和火B.土和水C.金和木D.火和土6.属于五行相侮的是:A.肾病及心B.肝病及心C.肝病及肺D.肺病及肾7.以五脏主五志言,下列中何项为错:A.思为脾之志B.忧为肺之志C.恐为心之志D.怒为肝之志8.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肝与肾C.肺与肾D.肝与脾9.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A.肾B.肺C.心D.脾10.膀胱的贮尿和排尿的功能主要依赖于:A.脾气升清B.肝主疏泄C.肺气肃降D.肾之气化11.“血之余”是指:A.齿B.爪C.筋D.发12.称作“中精之府”的是:A.脉B.胆C.胃D.心包13.《金匮要略心典》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其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行津 D.津能载气14.津液输布的通道是:A.脉管B.三焦C.经络D.腠理15.中医学强调人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A.水谷精气B.宗气C.营气D.元气16. 具有“精专柔和”特性的气是:A.宗气B.营气C.真气D.元气17.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A.水谷精微B.津液C.精D.营气18. 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是:A.肝肺(左升右降)B.心肾(水火既济)C.肺肾(呼浊纳新)D.脾胃(升降相因)19. 下列所述十二经脉名称错误的是:A.手太阴肺经B.足厥阴肝经C.足少阳胆经D.手少阴心包经2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头为诸阳之会B.督脉为阳脉之海C.任脉为阴脉之海D.带脉为血海21.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A.外寒B.内寒C.伤寒D.中寒22. 邪气是指:A.六气B.清气C.抗邪能力D.致病因素23.属于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阴阳互损B.阴阳格拒C.阴阳转化D.阴阳盛衰24.阳偏衰的病机是指:A.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B.脏腑机能减退C.阴寒伤阳,阴盛阳虚D.阳气虚损,导致精血津液不足25.“至虚有盛候”的病证性质是:A.真实假虚证B.真虚假实证C.虚中夹实证D.实中夹虚证26. 所谓“实证”的病理是:A.邪盛正衰B.邪盛正未衰C.正衰邪不盛D.正虚邪恋27.“治病求本”之“本”系指:A.正气B.症状C.病机D.邪气28.“阴胜则寒”,治当:A.寒者热之B.寒因寒用C.阴病治阳D.用寒远寒29.在寒冷的季节里应慎用寒性药物,此用药戒律称为:A.用热远热B.寒因寒用C.寒者热之D.用寒远寒3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实热证B.虚寒证C.实寒证D.虚热证四、多选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多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入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历年中基考博题答案整理
05年考试题目1请结合阴阳学说的观点,谈一下你对王冰注解《素问》中提出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认识?答:两句话都是治虚证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用滋阴的方法,治疗虚热证(阴虚则热)。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用补阳的方法,治疗虚寒证(阳虚则寒)。
这两个既不是阴中求阳,也不是阳中求阴,而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2.请简述气的主要来源。
答:人体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器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进来而生成。
3《素问》“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正常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
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的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的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故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4.请用简单的表格,说明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和简要循行部位。
表4-2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
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5.请简述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答:(一)疫气的形成和致病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⑴气候反常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⑵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如空气、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
⑶没有与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⑷社会因素如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极度贫困,则疫病不断发生和流行。
若国家安定,且注意卫生防疫工作,采取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防疫和治疗措施,传染病即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6 何谓五行的相生和相克?答:五行的生化克制对事物有何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7年3月11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4.忘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2.热、火、暑的异同点3.忘了4.忘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3.风气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
2017年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1.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2.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二者有何联系?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7.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8.金元四大家。
9.对“金曰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2016年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1.水火既济2.经脉3.寒性凝滞4.阴阳格拒5.七情伤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1.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4.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共40分)1.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15分)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2*5)1.疬气2.五脏化液3.百病皆由气4.从化5.皮部二,简答(10*5)1.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
3.试述“肾为胃之关”。
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其应用。
5.试述五运推演步骤,举例说明。
三,论述(20*2)1.论述整体观念。
新版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为:1.石学敏《针灸学》2.邓铁涛《中医诊断学》3.顿宝生《方剂学》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5.高学敏《中药学》6.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
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
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
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