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

合集下载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九章--感觉器官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九章--感觉器官

行波学说 行波学说: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都
是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但不同频率的声波, 行波传播远近及产生最大振幅的部位不同(图)
2.耳蜗的感受器电位 有三种: 1.未受声波刺激时的耳蜗的静息电位 2.受声波刺激时耳蜗产生的微音器电位 3.耳蜗微音器电位引发的耳蜗神经的动作电 位
耳蜗的静息电位 内淋巴电位:+80mv,与Na+泵有关 毛细胞静息电位:-70至-80mv
(四)视野
定义: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 所能看到的范围
特点: 白色视野兰色红色绿色 鼻侧与上方小,颞侧与下方大
临床意义:可帮助诊断眼部和脑的一些病 变
(五)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1.双眼视觉:双眼同时看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 优点:弥补盲点的存在,扩大视野,产生立体
视觉。
2.立体视觉:双眼视物时,主观上可产生被视 物体的厚度及空间的深度或距离等感觉
耳蜗神经的动作电位 定义:耳蜗对声音刺激的一系列反应中
最后出现的电变化
作用:传递声音信息
第四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概述
前庭器官: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功能:
1、感觉人体头部位置及人体移动时的速度 变化。
2、调节肌肉紧张,维持姿势平衡。
3、调整眼的运动,使人在运动时,眼仍能 注视空间某一物体,判别体位方向和看清物 体。
矫正:凸透镜
3.散光:用柱面镜纠正 产生原因: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
不等
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一)视网膜的感光系统
1、分层:分十层,简化为四层(色素上 皮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 经节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视杆细胞、视锥细胞)
分布:很不均匀 黄 斑:视网膜中心,视锥细胞多 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 周边部:视杆细胞多,视锥细胞少 盲 点:无感光细胞

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视觉的产生过程: 可见光
眼的折光系统 折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系统 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视N AP
视觉中枢→视觉
第九章感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系统和成像
1.折光系统: 眼内折光系统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
空气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折射率 1.000 1.336 1.336 1.437 1.336
曲率半径
眼的调节:眼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是晶状体 包括晶状体调第九节章感、觉器瞳官 孔调节和眼球会聚。
1.晶状体调节:过程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视物模糊 皮层-中脑束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睫状短N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晶状体前后凸
弹性↓→老花眼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 触觉阈:引起触-压觉的最小压陷深度.
❖ 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毛囊感受器、环层小体、麦斯纳 小体、鲁菲尼小体和梅克尔盘。
第九章感觉器官
三、温度觉
❖ 热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当皮肤温度达到32-45℃, 感受器激活,温度越高放电增加,产生热觉,超过45℃ 则产生热痛觉.
❖ 冷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当皮肤温度低于30℃,感 受器激活温度越低放电增加,产生冷觉.
7.8(前) 6.8(后)
10.0(前) -6.0(后)
∵整体眼折光能 力最强的是:空气-角 膜界面。
∴当不戴潜水镜 潜水时,水中视物模糊 的原因是空气-角膜界 面的折射率↓所致。
第九章感觉器官
2.简化眼: 与正常眼有相同的折光效果,更简单的等效光学
系统。
设眼球为单球面折光体:前后径为20mm,折射率为1.333, 曲率半径为5mm,节点(n,光心)在角膜后方5mm处,前主焦点在 角膜前15mm处,后主焦点在节点后15mm处。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鼓膜:位于外耳道底,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耳 中耳 鼓室: 是鼓膜与内耳之间的小腔,内有听小
骨,有咽鼓管通口腔。 听小骨:依次是锤骨、砧骨、镫骨,外连骨膜
内接内耳,传递振动。 半规管 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经 内耳 前庭 反射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位听神经相连。
二、小学生感官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感光系统:由视网膜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 1)视杆细胞含感光物质视紫红质(视黄醛+ 视蛋白) 2)视杆细胞能感受弱光刺激(在昏暗的光 线下工作,看见黑色、白色、灰色的阴影。) 3)维生素A是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缺乏维 生素A患夜盲症。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 色觉产生的三原色学说(与3种视锥细胞含的感光 色素有关)
• 清光眼:眼内压异常升高或房水循环受 阻压迫视神经
• 白内障:晶状体失去透明度(创伤、有 毒物质、感染、老化引起晶状体蛋白质 浑浊,置换一个人工晶状体。)
• 散光:角膜受损或晶状体不规则的弯曲 度从而使光线折射变形,视野中出现模 糊的区域,配戴特殊的球镜。
• 色盲:与遗传有关
• 色弱:与营养、健康有关
• (一)眼
• 眼球的前后轴短,生理性远视的特点。晶 状体的弹性大,调节能力强。
• (二)耳
• 咽鼓管是沟通鼻咽部和鼓室的一个短管, 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宽,且鼓口和咽 口在一个水平面上。口腔有炎症时容易引 发中耳炎。
• 儿童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造成听力障碍 甚至耳聋。(链霉素、奎宁、卡那霉素、 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chui zhen
Deng
听骨链
听觉的形成
• 声源传出的声波经耳廓收集进入耳撞击 骨膜,骨膜的振动传递到中耳引起三块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的依次振动。 镫骨的振动传到了内耳的液体,刺激了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通过听神经发送 到大脑的听觉中枢,经大脑分析重组后 形成了能听到的声音。

感觉器官剖析

感觉器官剖析

感觉器官剖析感觉是人类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本文将对常见的感觉器官进行剖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一、眼睛:视觉感觉器官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负责接收和解析光信号,以产生视觉感觉。

眼睛主要由眼球、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当光线穿过角膜和瞳孔进入眼球时,会被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感受。

二、耳朵:听觉感觉器官耳朵是人类感觉声音的主要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通过外耳道将声音传送到中耳,中耳中的鼓膜会随着声音的振动而颤动。

这些振动通过听骨(锤骨、砧骨和副砧骨)传递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负责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脉冲,并传递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感受。

三、鼻子:嗅觉感觉器官鼻子是人类感觉气味的主要器官。

鼻腔中有大量的嗅觉感受器,能够感知到气味分子的存在和种类。

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后,它们会与嗅觉感受器上的化学受体结合,产生化学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产生嗅觉感受。

四、舌头:味觉感觉器官舌头是人类感觉味道的主要器官。

舌头表面有许多味蕾,味蕾上分布着味觉感觉细胞。

不同的味觉细胞对应不同的味觉,如酸、甜、苦、咸和鲜。

当食物进入口腔后,它们会与味蕾上的化学受体结合,产生化学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感受。

五、皮肤:触觉感觉器官皮肤是人类感觉触摸的主要器官,也是最大的感觉器官。

皮肤中分布着大量的触觉感受器,可以感知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如温度、触摸、压力和疼痛等。

这些刺激会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触觉中枢,产生触觉感受。

综上所述,感觉器官是人类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桥梁。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分别负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感知和传递。

通过对感觉器官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感觉的机制和过程,这对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感觉器官

生理学-感觉器官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二)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别构成暗视觉和明视觉系统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二)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别构成暗视觉和明视觉系统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三)双视觉系统的特点 •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分布特点
视网膜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所以分辨力高,而光敏感性差;周 边部主要是视杆细胞,因而分辨力低,但光敏感性高,这与人眼视 觉的特点相一致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三)双视觉系统的特点
• 视杆细胞具有聚合现象而视锥细胞没有
• 视杆系统有较高的聚合程度,即多 个视杆细胞同一个双极细胞联系, 而多个双极细胞再同一个神经节细 胞联系;这样的聚合系统具有较强 的总和多个弱刺激的能力,实现司 暗光觉的功能
• 视锥系统的聚合程度较小,在中央 凹处甚至是单线联系(即一个视锥细 胞只同一个双极细胞联系,而这个 双极细胞也只同一个神经节细胞联 系),这与它有较高的精细分辨能力 相一致
放,这是其抑制血栓形成的另一药理) • 消炎(原因尚不清楚)
④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 胃肠道损伤 • 凝血功能不足者慎用(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专一的
PGE2阻断剂)代替)
二、深感觉(本体感觉)
• 本体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一)感受器
• 肌梭 (1)适宜刺激:骨骼肌的长度,运动状态 (2)作用:产生本体感觉,引起牵张反射
三、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
背根传入神经 ↓ 脊髓 ↓ 直接沿脊髓的薄束和 楔束上行 ↓ 薄束核和楔束核换元 ↓ 沿内侧丘系上行 ↓ 丘脑
特点:先上行再交叉
注意:本体感觉除上行到丘脑外, 还可直接沿薄/楔束上行到小脑。
三、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生理学--感觉器官

生理学--感觉器官
• 分类
部位:内、外;性质:机械、化学、电磁;…….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 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称为该感受器的 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适宜刺激对感受器来说最敏 感、感觉阈值最低。适宜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必须达到一定 的刺激强度和作用时间,才能引起某种相应的感觉。
Outer segment—discs
House the discs that contain the lightabsorbing photopigment
Inner segment
Nucleus
dendrites
生理 盲点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视杆系统(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由视杆
不同性质感觉的引起,不但决定于刺激的性质和被刺激的感受器 种类,还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而刺激强度不仅可通过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高低来编 码,还可通过参与电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来编码。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一个 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这一 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
辨认光的强弱、物体或符号的大小和形状、 辨认空间位置、物体的颜色。
视觉系统:视觉器官(折光系统,感光系 统)、视神经、视觉中枢。
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眼的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4种折光系数不同的传光介质;4个曲率不同的折射 面;主界面为角膜与空气。
如果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小于5微米,一般 不能产生清晰的视觉。人眼所能看清楚的最 小视网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 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

(二)视敏度
❖ 视敏度(visual acuity)又称视力,是指眼能分辨物体两 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也就是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 大能力。通常以视角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所谓视角是物 体两点光线投射入眼时,通过节点相交叉时所形成的夹角 。
❖ 同一距离视角越小表明视力越好。
▪ 在良好光照条件下,人眼能看清5米远处视力表上第10行E字形符号 的缺口方向时,此时视角为1分角(1/60度)。说明该眼具有正常 视力,按国际标准视力表表示为1.0,按对数视力表表示为5.0。若 在相同条件下,只能看清视力表上第1行E字形符号时,其视力仅为 正常眼的1/10,以0.1表示。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四种折光体组成。其折光能力与折射面的曲率 半径有关。曲率半径越大,折光能力越小;反 之折光能力越大。由于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可随 视物距离而改变,所以它在眼折光系统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 瞳孔的大小还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强光下瞳孔缩小, 弱光下瞳孔散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 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的光量,使视网膜不 至因为光亮过强而受到损害;弱光下瞳孔扩大可增加进入 眼的光量,以产生清晰的视觉。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 侧性的,光照一侧眼时,两侧瞳孔同时缩小,这种现象称 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 感受器(receptor)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专门感受机 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 根据感受器分布的部位和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

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教学内容】掌握: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眼的调节反应;近点的概念;瞳孔对光反射;3.视网膜的感光功能;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4.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视锥细胞和颜色色觉;视觉的二元学说及其依据;色觉的三原色学说;5.视敏度的、暗适应和明适应、视野的概念;6.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7.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8.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9.耳蜗微音器电位定义及其特点。

熟悉: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特性;2.耳廓和外耳道的集音和共鸣腔作用;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3.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4.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了解:1.感受器的概念及分类;感受器的编码作用;2.眼的折光成像原理;简化眼的主要光学参数;3.视网膜的结构特点;4.咽鼓管的功能;耳蜗的结构要点。

一、填空题1.感光细胞,分_____和_____两种。

2.眼是视觉器官,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_____的电磁波。

3.眼的折光系统由透明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4.睫状肌受_____纤维支配,当视近物时睫状肌_____晶状体_____,因而折光力。

5.非正视眼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种,可分别用_____、_____和矫正。

6.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_____处,而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_____部。

7.明适应时间_____,而暗适应时间相对_____。

8.夜盲症是由于_____缺乏,而引起_____减少所致。

9.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_____。

10.具有感受色光功能的是_____系统,而只具有区别明暗功能的是_____系统。

11.晶状体弹性减弱,则眼的调节能力_____,近点变_____。

12.只在白昼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主要是_____;只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则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主要是_____。

13.听觉器官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所组成。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

膜半规管
膜壶腹
壶腹嵴
四、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erve
膜半规管
前庭神经节
前庭神经 蜗神经
椭圆囊
球囊
膜蜗管
五、声波的传导
声波
外耳道 鼓膜振动
前庭窗 外淋巴振动
基底膜振动
螺旋器
听觉中枢
听小骨链 内淋巴振动 蜗神经
螺旋器
蜗神经
螺旋神经节细胞
视器 Visual organ
眼球壁
面神经管
前庭窗
面神经
蜗窗 颈内静脉
岬 颈内动脉
③前壁(颈动脉壁):为颈内动脉管后壁。
面神经管
前庭窗
面神经
蜗窗 颈内静脉
岬 颈内动脉
前壁有咽鼓管开口和鼓膜张肌。
上壁
鼓室
下壁
鼓膜张肌 镫骨肌
锥隆起 镫骨肌
前庭窗 蜗窗 鼓膜张肌
咽鼓管
④后壁(乳突壁): 上部有乳突窦口,后通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后壁内有面神经管(面神经)。
咽 鼓 管
2.乳突小房 Mastoid cells 乳突窦 Mastoid antrum
乳窦口 乳突窦 乳突小房
鼓室
3.鼓室 Tympanic cavity (1)鼓室六个壁:
上壁 上壁
鼓室
后壁
前壁
下壁 下壁
①上壁(盖壁):鼓室盖,分隔鼓室与颅中窝。
鼓室盖
鼓室
下壁
②下壁(颈静脉壁):分隔鼓室和颈内静脉。
乳突窦口 面神经管
鼓室
乳突窦
乳突小房
面神经
⑤ 内侧壁(迷路壁):为内耳外侧壁。 鼓岬、前庭窗、蜗窗、面神经管凸
面神经管凸
前庭窗 鼓岬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的小圆盘--黄斑 (macula lutea),其中央为 中央凹.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视网膜视部细胞层:
(1)色素上皮层 单层色素细胞,细胞内含有大量 黑色素颗粒、板层小体和贮存的维生素A。
(2)视细胞层 感受光刺激,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 胞
①视杆细胞:细长,外侧伸出细长的突起--视杆, 相当于树突。视杆分为内、外节。视杆细胞内含视 紫红质,可感受弱光的刺激。
③在感觉过程中,信息每通过一次神经元间的交换, 就要进行一次编码,并有可能接受来自其它信息源的 影响,使信息不断得到处理。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 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但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 频率已开始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按适应出现的快慢可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 应感受器。 (5)反馈调节:感受器或传入通路的接替核中 有来自高位中枢的传出神经纤维,对感受器具 调节作用
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巩膜 由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呈乳白 色,坚韧而不透明, 具有保护和支持眼 球的作用。角膜缘 的内侧部有巩膜静 脉窦,为房水循环 通路。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2 .中膜-血管膜 含有丰富的血管丛和色素细胞
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虹膜 环状薄膜。中央有瞳孔。把角膜和玻璃体之间的腔隙分隔为前房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睫状体内有睫状肌,睫状突内侧的纤维为环行排列, 外侧的部分为纵行排列。睫状肌受副交感纤维支配,
环形肌收缩使睫状突向内伸,纵行肌则牵拉睫状体和脉
络膜向前,协助睫状突内伸,使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
由于本身的弹性作用而加大自身的曲度,以适应视近物。
反之依然。
脉络膜是血管膜的后2/3,富含血管和色素细 胞。丰富的血液可供给

《生理学感觉器官》课件

《生理学感觉器官》课件
感谢各位观看
《生理学感觉器官》ppt课件
目录
• 感觉器官概述 • 视觉器官-眼睛 • 听觉器官-耳朵 • 嗅觉器官-鼻子 • 味觉器官-舌头 • 触觉器官-皮肤
01
感觉器官概述
感觉器官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 的媒介,负责接收和传递外界刺 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
功能
感觉器官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 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和反 应。
等刺激。
嗅觉细胞
位于鼻腔粘膜上,能够 感知气味分子,并将其
转化为神经信号。
鼻子的功能作用
01
02
03
04
嗅觉
通过嗅觉细胞感知气味,有助 于识别环境中的气味和化学物
质。
呼吸
通过鼻腔吸入氧气,呼出二氧 化碳,维持生命活动。
温度调节
通过鼻腔粘膜感知温度,有助 于调节体温。
清洁过滤
通过中鼻甲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和细菌,保持鼻腔清洁。
光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
光线在视网膜上被转换为神经信号。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经过处理形成视觉感知。
03
听觉器官-耳朵
耳朵的结构组成
01
02
03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 作用是收集声音。
中耳
包括鼓膜、听骨和鼓室, 主要作用是传递声音。
内耳
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主 要作用是感受声音和平衡 。
眼睛的功能作用
视觉感知
眼睛能够接收光线信息,并将其 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 行处理,使我们能够感知视觉世
界。
调节焦距
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节 焦距,使我们能看清不同距离的物 体。

感觉器官(人体解剖生理学)

感觉器官(人体解剖生理学)
•耵聍腺——分泌耵聍
三、鼓膜
半透明,椭圆形
倾斜,与外耳道下壁约成45° 角。
砧骨
上1/4:松弛部 下3/4:紧张部
锤纹 紧张部 光锥
锤骨头
松弛部
鼓膜脐
• 鼓室 • 咽鼓管 • 乳突小房
中耳
一、鼓室
(一)鼓室的6个壁: 上壁: 盖壁 下壁: 颈静脉壁 前壁: 颈动脉壁 后壁: 乳突壁 外侧壁:鼓膜壁 内侧壁:迷路壁
动物种系
功 适宜刺激 能 光敏感度 作 分辨力 用 专司视觉
视力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强光
弱光
低(强光→兴奋)
高(弱光→兴奋)
强(分辨微细结构)
弱(分辨粗大轮廓)
明视觉 + 色觉 强
暗视觉 + 黑白觉 弱
一、视器的结构
组 眼球 成 眼副器
眼球









眼球的构造
角膜
膜壶腹:壶腹嵴—平衡觉感受器 (旋转变速运动)
膜壶腹
声波传导的途径
气传导
传导性耳聋:外耳鼓膜和中耳 听小骨链损伤。
神经性耳聋:内耳螺旋器、蜗神经 和中枢神经病变。
1.气传导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⑴主要途径: 外耳道 ↓ 鼓膜 ↓ 听骨链 ↓ 卵圆窗膜 ↓ 内耳
⑵次要途径: 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内耳
本章我们主要学习视器和前庭蜗器。
一、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共同完成 的。
光波
可见光(400-750nm )
眼折光系统 将物体发出的光波成像于视网膜
眼感光系统 将光波转变为电变化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九章 感觉器官







4、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气传导:(主要途径)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经听骨链和卵 圆窗进入耳蜗 骨传导:(次要途径) 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进而引起耳蜗内淋 巴的振动 可以判断听觉异常产生部位及原因


声波在耳内传导的主要途径
声波
耳廓(收集) 锤骨 砧骨
外耳道 镫骨
鼓膜 前庭窗
光线
折光系统

折射(空气─角膜折射最强)

折光与成像原理: 类似凸透镜.常用简约眼解释。 利用简约眼计算眼前10m处30m高的物体,视网 膜成 像0.45mm. 简约眼折光率约1.33


简约眼
(二) 眼的调节

正常人眼在安静状态下看6m以外的远物 时,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摄入眼内时近 似平行光线,经折射后正好成像在视网 膜上,所以不需要调节即可看清物体。 通常把眼在静息状态下所能看清物体的 最远距离称为远点
概念: 370~740nm 类型: 一般生理特性: 16~20 000Hz 适宜刺激(视网膜——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耳蜗毛细胞——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 换能作用(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 神经的动作电位) 适应现象(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 感受器时,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下降) 编码功能(把刺激包含的信息同时转移到动 作电位序列中,起转移信息的作用)

位置改变或变速运动使内淋巴振动,引起 毛细胞兴奋,传入中枢,产生头部位置和变速 运动感觉,并引起姿势反射,维持身体平衡
(二)骨半规管
为3个相互垂直排列的“C”形的弯曲小管,按 其位置分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 每个骨半规管有两个骨脚,一个有膨大部的骨脚 称壶腹骨脚(壶腹嵴),另一个无膨大部的骨脚称单 骨脚。 壶腹嵴是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 旋转变速运动时,相应半规管内淋巴液与半规管 运动不同步,刺激毛细胞兴奋,传入中枢,产生旋转 感觉,并引起姿势反射,维持身体平衡

第三节感觉器官

第三节感觉器官
第三节 感觉器官
0
感 觉 器 官
1 2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躯体感觉 眼的视觉功能
3
4
耳的听觉功能
1
General Principles of Sensory Organs 感 觉 器 官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 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感受 器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如:体表和组织内部与痛觉有关的游离神经末 梢;裸露的神经末梢周围包绕一些由结缔组织构 成的被膜样结构(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肌梭等)
躯体通过皮肤及其附属的感受器接受不 同的刺激,产生各种类型的感觉,称为躯体 感觉(somatic senses)。 深感觉:即本体感觉,包括位置觉 和运动觉。 浅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躯体感觉
12
Somatic Senses 感 觉 器 官
一、本体感觉
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组织 结构,主要是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 态和运动方向的感觉。 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感受器称为本体 感受器。
32
Visual Function of the Eye 感 觉 器 官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在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视网膜中存在着两种 感光换能系统:
视锥系统(昼光觉或明视觉系统) 视杆系统(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
33
Visual Function of the Eye 感 觉 器 官
14
Somatic Senses 感 觉 器 官
二、触-压觉
触-压觉感受器可以是游离神经末梢,毛囊感受 器或带有附属结构的环层小体、麦斯纳小体、鲁 菲尼小体、和梅克尔盘。 适宜刺激:机械刺激。 从指尖沿手臂向上,感受器的感受野逐渐增大, 神经支配的密度则下降,所以触觉分辨的精确性 也下降。

幼儿卫生学之感觉器官

幼儿卫生学之感觉器官

这些反应导致嗅觉受体细胞产生神经 脉冲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嗅球。
嗅觉异常与矫正
嗅觉异常包括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和嗅觉过敏等。
引起嗅觉异常的原因可能包括鼻腔炎症、鼻息肉、鼻窦炎、病毒感染、 颅脑损伤等。
对于嗅觉异常,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和矫正,如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嗅觉训练等。
THANKS FOR WATCHING
味觉过敏
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对某些 味道过于敏感,甚至出现过敏反
应。
矫正方法
对于味觉异常,可以通过调整饮 食、药物治疗或寻求专业医生的 建议进行矫正。同时,保持口腔 卫生也是预防和改善味觉异常的
重要措施。
06 嗅觉器官
嗅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嗅觉系统由鼻腔内的嗅觉受体细 胞、嗅球和大脑皮层等部分组成。
脑进行视觉感知。
瞳孔
调节光线进入眼内的数量,防 止眼压过高。
晶状体
调节焦距,使光线聚焦在视网 膜上。
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结构折 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
的光学影像。
大脑皮层对接收到的神经信号进 行处理,形成我们感知的视觉影
像。
双眼视觉:两只眼睛同时工作, 能够感知深度和距离,提高视觉
发展
婴幼儿期是感觉器官发展的关键时期 ,各种感觉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器官的功能和 敏感性会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 活环境和生理需求。
02 视觉器官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04
眼球壁
眼球壁由外、中、内三层膜构 成,具有保护、维持眼内压的
功能。
视网膜
位于眼球壁的内层,能够将光 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 梭:内有二种感受器:
环旋末梢:是牵张反射的感受 装置,兴奋由Ia类 N纤维传入。
花枝末梢:可 能 与 本 体 感 觉 有 关,兴奋由Ⅱ类N纤 维传入。
二、触-压觉
概念:给皮肤施以接触、压等机械刺激所引起的感觉。 两点辨别阈:人体能分辨出两个刺激点的最小距离. 触觉阈:引起触-压觉的最小压陷深度.
F2越小,其折光能力越强; n2越大,其折光能力越强;
r越小,其折光能力越强。
折光体的折光能力还可用焦度(D)表示:
D = 1/F2 1D = 100度
(二)眼的折光系统和成像
适宜刺激→感受器→跨膜信号转换→感受器电位 (感觉神经末梢上的称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传 入神经→神经冲动(AP)。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的特征:是局部电位:
①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②不具有“全或无” 的特征; ③可总和; ④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
神经冲动:即动作电位,在与感受器连接的神经纤维上 产生

③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
痛觉分类: 快痛:
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感觉敏锐,定位准 确,不伴有情绪反应。由A类纤维传导。 慢痛: 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感 觉模糊,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 由C类纤维传导。
痛觉产生的机制: 致痛物质刺激伤害性感受器 外源性致痛物质 内源性致痛物质 细胞释放产生
皮层。(感受器的高度分化) 刺激强度的编码: 单一神经纤维上AP的频率、参与的神经纤维的
数量。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感受刺激的持续性) 概念:指感受器对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其反应逐 渐降低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产生机制:适应现象并不是疲劳,其机制比较复 杂,可发生在感受器的换能过程、离子通道的功能状 态、感受器细胞与感觉传入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特性 等不同阶段。
感受器连同他们的附属结构构成感觉器官
感受器的分类:
分布部位:内、外感受器。
外感受器:距离感受器(视、听、嗅觉)

接触感受器(触、压、味温度觉)
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身体在空间的位置)

内脏感受器
刺激性质:机械、化学、温度、光和声感受器等。
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刺激的特异敏感性): 概念:指感受器对之最敏感的刺激=感受
一.本体感觉
概念: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组织 结构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 向的感觉.
本体感受器: 肌梭、腱器官和关节感受器 肌梭:长度感受器 腱器官:张力感受器
感受装置—肌梭
①结构特点:
梭外肌:αN元支配, 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梭内肌:γ N元支配, 与肌梭呈串联关系。
感受器电位→视N AP
视觉中枢→视觉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折光成像的光学原理
光线由一媒介进入另一媒介所构成的单球面折光
体时,就会发生折射。折射能力(F2 )的大小由该单球 面折光体的曲率半径(r)和折射率(n2)决定。
若空气的折射率n1,其关系式为:
F2 =
(后主焦距)
n2 ·r n2 - n1
影响阈值的因素: ①:感受器感受野的大小 ②:感受器的密度
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毛囊感受器、环层小体、麦 斯纳小体、鲁菲尼小体和梅克尔盘。
三、温度觉
热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当皮肤温度达到32-45℃, 感受器激活,温度越高放电增加,产生热觉,超过45℃ 则产生热痛觉.
冷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当皮肤温度低于30℃,感 受器激活温度越低放电增加,产生冷觉. 皮肤温度的中间范围区:32-34℃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视觉器官 听觉器官 前庭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一、感觉(sensation)
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感觉的产生:
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感受刺激 ②传导通路的信息传入 ③中枢的整合分析
二、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感受器是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 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是能 量转换的特殊结构。其形式多种多样。
类型与意义: 快适应感受器:触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 意义:有利于感受器和中枢再接受新的刺激。 慢适应感受器:压力感受器、痛觉感受器、肌梭 意义:长时间监测机体的功能状态并调整其功能
第二节 躯体感觉
概念:躯体通过皮肤及其附属的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 激,产生的各种感觉.
浅感觉: 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 深感觉: 本体感觉(位置觉和运动觉)
痛觉的意义: 1.机体的防御警报系统 2.提示疾病线索,没有明确诊断之前,慎用镇痛
先天性痛觉缺失症
第二节 视 觉 器 官
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大约有70%以上的信息来自 视觉。
眼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波长380~760nm的电磁波)。
视觉的产生过程:
可见光
眼的折光系统 折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系统 换能作用
器的适宜刺激。
感觉阈(阈值):能引起感觉传入冲动产生的 最小的适宜刺激强度。
强度阈值、时间阈值、面积阈值 非适宜刺激也可使某种感受器反应,但需刺 激强度大,如压眼球产生光感。”眼冒金星”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激后,通过跨膜信 号转换过程,感受器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刺激的信息整合作用):
概念:指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将外界刺激的 信息转移到感受器电位(其幅度、持续时间和波动方 向)以及神经冲动(特定序列)的可变参数之中的过程。
感觉中枢正是根据这些信号的特定排列组合,进 行分析综合,获得各种主观感觉。
刺激性质的编码: 特定的感受器、特定的传导路径,特定的大脑
敏感度的影响因素: 1.皮肤的基础温度“三碗实验” 2.温度的变化速度 “青蛙实验” 3.刺激的范围 范围越大越敏感
四、痛觉
概念:体内外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
伤害性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
感受器特点:

①没有一定的适宜刺激

② 不易疲劳
感受器分类:

①机械伤害性感受器

②机械温度伤害性感受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