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低年级

合集下载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良好的研究状态。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我关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2. 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消极情绪-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适应能力3. 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 培养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 培养学生解决冲突和合作的能力4. 研究状态的调适-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研究中的困难和挫折-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信心三、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教学- 设计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研究- 运用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合作研究-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3. 游戏化教学- 利用游戏元素设计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好奇心四、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2. 问卷调查- 设计简单的问卷,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变化3. 研究成果展示- 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材,如《心理健康启蒙读本》等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多媒体资源3. 游戏道具:准备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游戏道具,如情绪卡片、合作拼图等六、教学安排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每周一至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持续开展一学期。

七、教学反思与调整教师应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结果,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要点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要点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要点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与他人的差异,接纳自己、尊重他人;帮助学生掌握交往的基本规则,与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理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乐观进取的态度,增进身心健康。

(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要点●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生活和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形成乐学心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遵守纪律,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友爱,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自理、自主、自制的愿望和能力,在家长配合下合理安排闲暇活动。

(二)小学中年级(3-4年级)要点●指导学生面对学习内容加深、学习任务增多带来的挑战,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形成主动乐学心态;●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及能力,学会处理、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立意识,自觉遵守纪律;●初步了解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学习简单的情绪调控方法。

(三) 小学高年级(5-6年级)要点● 协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进入高年级面临的学习和发展任务,逐渐做好进入初中的准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与方法,讲求学习效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感与满足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点,学会接纳自己与他人;●培养积极的应试心态,学习压力处理和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了解青春期身心变化的基本常识,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变化,肯定自己的价值;●进一步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及作用,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应对挫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

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
一年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方案
目录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方法 评估方式 教学资源 课程安排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和 情感。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对待困难和挫折的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课:认识自己的情绪 - 学生将学习不同情绪的表
课程方法
绘画和手工制作: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 等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提高学习效果。
评估方式
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 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 的表现。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 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能力。
评估方式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评估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能力。
好的关系,如友善、尊重等。 - 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
演等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 力。
课程内容
第四课:处理困难和挫折 - 学生将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如寻求帮助、坚持等。 -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
,培养应对困难的能力。
课程方法
课程方法
情景教学:通过情境模拟和角 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 场景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和竞赛等 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 趣,促进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和电 脑等设备,呈现教学内容和多 媒体资源。
教学资源
游戏和故事书:准备一些适合学生年龄 的游戏和故事书,用于活动和教学。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第一周:认识自己的情绪 第二周:积极乐观的心态

小学低、中、高年级心理教育活动纲要

小学低、中、高年级心理教育活动纲要

第二篇心理教育活动纲要《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独立的人格。

”根据这一总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策略和成效,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增进自己体脑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形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型人格。

2.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与他人,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乐于交往,善于合作,与他人友好相处,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学会表达、沟通和疏泄情绪的适当方式,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处理冲突、转化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形成一个自己认同又有社会价值的生活目标,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的实现,确立负责任的、积极进取而又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形成亲和社会的主体参与型人格。

3.生涯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面向未来的发展观,正确认识自己需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明确升学、择业的人生意义,做好承担多种社会角色的心理准备;勇于选择,善于选择,形成能积极应对社会变化的积极适应型人格。

4.自我完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努力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规划自我、调适自我,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挑战的态度,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制的自主创新型人格。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紧密联系与相互渗透的,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安排。

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

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往往从小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终生。

【课程内容】小学低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培养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具有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课程实施】1、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

师生之间诚恳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2、从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题化理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

小品表演法、设境讲解法、故事启迪法、团体游戏法、动画演示法等,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3、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咨询或团体辅导,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困惑,健康快乐成才。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1.4 课程实施1.5 课程评价第二章:认识自己2.1 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2.3 教学过程2.4 教学评价第三章:情绪管理3.1 教学目标3.2 教学内容3.3 教学过程3.4 教学评价第四章:人际交往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4.3 教学过程4.4 教学评价第五章:适应生活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过程5.4 教学评价第六章:自我成长6.1 教学目标6.2 教学内容6.3 教学过程6.4 教学评价第七章:心理健康7.1 教学目标7.2 教学内容7.3 教学过程7.4 教学评价第八章:家庭关系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8.3 教学过程8.4 教学评价第九章:社会适应9.1 教学目标9.2 教学内容9.3 教学过程9.4 教学评价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10.2 教学内容10.3 教学过程10.4 教学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学生可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足,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1.2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框架。

二、认识自己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如何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方式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3 教学过程:设计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如自我介绍、优点分享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自我描述的准确性和深度来评估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提升。

3.1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

3.2 教学内容: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节技巧。

3.3 教学过程:通过角色扮演、情绪卡片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情绪管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阶段。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增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关爱意识。

2.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3. 提升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与团队协作。

4. 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5. 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加坚强、自信和独立。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心理健康基础知识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3.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4. 自我关爱与心理健康第二章:情绪管理与调适1. 情绪的类型与特点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3. 情绪调适的方法与技巧4. 情绪释放与心理健康第三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1.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2. 沟通技巧的重要性3. 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4. 冲突解决与心理健康第四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 生活作息规律的养成2. 饮食健康的意义3. 运动锻炼对身体的好处4. 良好习惯与心理健康第五章:心理素质的提升1. 心理素质的定义与重要性2. 增强心理素质的方法与技巧3. 面对挫折与压力的应对策略4. 自信与独立心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五、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低年级

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低年级
第七课 让兴趣带领我
第八课 谁的想法好又多
第九课 自私任性 没人喜欢
第十课 请让我来帮助你
第十一课 让快乐伴随你
第十二课 分享快乐
课程实施要求
(一)、通过课堂教学,分类展开。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教学,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利用典型案例,具体分析
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些人物和案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他们心理上存在的原因,让学生从中得到警示。这些人物和案例具有典型性,学生易于理解,印象也比较深刻。
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坚强、乐观、宽容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模仿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健康轻松地投入到生活、学习中。
2、结合生活故事,引导领悟
生活中充满了故事,故事中处处有哲理,在课堂上讲一些随处可见的小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可以不断地开启学生的心灵智慧。
3、引用理论知识,指导解释
学生对心理学识大都缺乏了解,常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慌,对学生讲述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比如,人的正常的“不正常”心理、少年期的心理特点等等。通过这些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能学会积极面对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
(三)、运用咨询门诊,个别处理
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是解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利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治疗。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大纲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大纲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大纲【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使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认知与自我调适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启蒙课程- 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初步认识和兴趣。

- 着重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2.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学习自我认知的概念与技巧,提高对自己特点和优势的认识。

- 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包括积极情绪表达、压力释放技巧等。

3. 社交关系与沟通技巧-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

-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主动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解决问题与决策能力- 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 培养良好的决策能力,学习权衡利弊和取舍的技巧。

5. 健康心理与逆境应对-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培养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

- 掌握适应性应对方式,提升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6. 心理健康与社会责任- 增强学生对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助意识。

- 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促进友善与包容的社会氛围。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采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材和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的吸收与理解。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3. 情景模拟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体验、观察和解决问题,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不同心理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度、合作态度、讨论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能力。

2. 作业与实践评估布置个人或小组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分,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框架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框架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框架一、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培养学生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重要环节。

在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进行情绪管理:1. 明确情绪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通过绘画、写日记、说故事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同时,要教导学生在情绪高涨时冷静下来,不要冲动行事。

2. 学会正面思考鼓励学生发展积极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消极思维对情绪的负面影响。

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乐观的心态。

3. 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机制教导学生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找朋友倾诉等,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

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在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1. 学会倾听和表达鼓励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在交流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沟通能力。

2. 尊重他人与自我辨识教导学生要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意见,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交往中,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树立自信心。

3. 学会合作通过学习小组合作、集体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三、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的基础。

在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1. 探索自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劣势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

2. 培养自我控制力通过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 培养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能描述自己身心健康的感受。

2.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会识别常见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正确处理挫折和冲突。

4.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并有效沟通。

5.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培养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学生的情绪,并了解每种情绪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认识情绪介绍常见情绪的定义和示例,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情绪的表演,并分享彼此的感受。

3.情绪调节启发学生思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处理不同情绪带来的影响。

分享不同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冷静思考、积极参与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遇到挫折或冲突时的情绪调节经历。

4.人际交往引导学生思考友善相处和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分享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倾听、尊重、表达感受等。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人际交往场景,并研究适当的表达方式。

5.尊重与包容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如性别、外貌、兴趣爱好等。

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不歧视或嘲笑他人。

进行团体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每个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互动游戏:通过游戏引入和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情境,提高情景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团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估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游戏、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练和小组任务,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用于展示情绪相关的图片和案例。

游戏道具:如卡片、骰子等,用于引导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

视频资源:展示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的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课程纲要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课程纲要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导向和辅助。

其功能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心理障碍进行团体干预,缓解或消除心理障碍;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三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潜能。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孩子年龄在9-11岁之间,处于儿童期后期阶段。

大脑发育正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

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研究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研究惯的最佳时期。

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研究主体向主动的研究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

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

三、课程目标:1、研究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激发其研究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研究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4)研究策略的辅导。

包括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研究心理调适,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

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和易变性,学会和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和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3)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10个章节,分别为:课程介绍、自我认识、情绪调节、压力应对、人际沟通、心理健康、性格培养、心理防御、性教育、心理测评。

第二章:自我认识2.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基本特点。

(2)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2.2 教学内容(1)认识自己的外貌:让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了解自己的特点,学会欣赏自己。

(2)认识自己的性格:通过游戏、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认识到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3)认识自己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发展特长。

2.3 教学活动(1)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优点大盘点: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互相分享,增加自信心。

(3)性格拼图:让学生根据性格特点,拼凑出自己的性格拼图。

第三章:情绪调节3.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2 教学内容(1)情绪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认识到情绪的正常波动。

(2)情绪的影响:探讨情绪对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3)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学生运用呼吸法、冥想、运动等方法调节情绪。

3.3 教学活动(1)情绪猜猜看:让学生通过表情、动作等表现情绪,增进对情绪的认识。

(2)情绪调色板:让学生画出代表不同情绪的颜色,探讨情绪的调节方法。

(3)情绪管理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绪调节方法,记录情绪变化。

第四章:压力应对4.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及影响。

(2)培养学生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提高抗压能力。

4.2 教学内容(1)压力认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来源,认识到压力对身心的影响。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纲要介绍一、课程背景1. 了解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 提出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技能3.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4. 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三、课程内容1. 自我认知与自尊2. 情绪管理与表达3. 人际交往与合作4. 应对压力与挫折5. 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四、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2. 角色扮演3. 故事分享4. 实践活动5. 家庭作业五、课程评估1. 学生参与度2. 学生表现3. 学生反馈4. 教学效果评估第二章:自我认知与自尊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2.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2. 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不足3. 理解自尊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自我介绍游戏2. 优点卡制作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自我介绍的表现2. 学生制作优点卡的创意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第三章:情绪管理与表达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情绪2. 培养学生表达情绪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情绪类型2. 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3. 理解情绪对生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情绪角色扮演2. 情绪日记写作3. 小组分享四、教学评估1. 学生情绪角色扮演的准确性2. 学生情绪日记的质量3. 学生参与小组分享的积极性第四章:人际交往与合作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交往礼仪和技巧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3. 理解友好交往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交往礼仪情景剧2. 团队合作游戏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交往礼仪情景剧的表现2. 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参与度3. 学生对友好交往重要性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应对压力与挫折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压力与挫折2. 培养学生应对压力与挫折的策略二、教学内容1. 认识压力与挫折的来源2. 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3. 培养积极的心态三、教学方法1. 压力与挫折分享会2. 积极心态冥想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压力与挫折的真实性2. 学生参与积极心态冥想的投入程度3. 学生对应对压力与挫折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的联系2. 学会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3. 理解健康生活对心理健康的益处三、教学方法1. 生活习惯分享会2. 健康生活行动计划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生活习惯的真实性2. 学生制定健康生活行动计划的完整性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第七章:课程总结与反馈一、教学目标1. 总结课程所学内容2.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课程重点内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三、教学方法1. 课程回顾讨论2. 学习收获分享3. 学生意见收集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课程回顾讨论的积极性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的完整性3. 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质量第八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活动二、教学内容1.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2.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步骤3.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三、教学方法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竞赛2. 实践活动指导3. 小组合作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创意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3. 学生对实践活动意义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教学目标1.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2. 指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心理健康二、教学内容1.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影响2. 学习与家长沟通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3. 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三、教学方法1.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2. 家长沟通技巧培训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的积极性2. 学生掌握家长沟通技巧的情况3. 学生对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理解程度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一、教学目标1. 总结全册教案内容2. 展望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二、教学内容1. 回顾全册教案重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 探讨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三、教学方法1. 全册教案回顾讨论2. 学习收获分享3. 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展望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全册教案回顾讨论的积极性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的完整性3. 学生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展望的见解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课程纲要介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校本课程目标和意义的理解。

心理健康小一年级教学计划

心理健康小一年级教学计划

心理健康小一年级教学计划【导言】心理健康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在小一年级,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课程,帮助小一年级学生掌握情绪管理、学习技巧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情绪管理】1. 课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有效地管理情绪,增强情绪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2. 活动安排2.1 情绪表达绘画要求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情感通过图画的形式进行传达。

2.2 情绪猜猜猜选择一些情绪表情,让学生根据表情猜测对应的情绪,并分享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猜测。

2.3 情绪故事分享学生们自由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绪故事,让他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以及情绪对行为的影响。

【二、学习技巧】1. 课程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 活动安排2.1 目标制定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教授学生如何设定学习目标,并鼓励他们根据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2.2 记忆力训练通过闪卡记忆、联想记忆等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同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

2.3 学习反思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并进行互动讨论,通过彼此的分享和交流,获取更多学习技巧和方法。

【三、人际交往】1. 课程目标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与他人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2. 活动安排2.1 合作游戏设置一些小组合作游戏,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2 情景角色扮演设置一些常见的情景,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并通过扮演的方式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2.3 爱心分享活动组织学生为周围的人或社区做一些小善举,让他们体验与他人分享快乐的美好感觉,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理心。

【四、教学评估】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学习效果,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定期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

心理课程纲要(二年级)

心理课程纲要(二年级)
课程实施建议(含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1、确定本节辅导目标
2、根据学生需要及教材内容备课
3、各环节安排:
※前期调查
※热身活动
※引发问题
※共同探讨(主体环节)
※观点汇集
※尝建议(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实践课程,以活动为内容的载体,并无固定的模式,很难确定固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学生成长档案可以有效地评价和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内化。
2、个性发展辅导目标:初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变化,进一步感受“我”是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步成长的。
3、生活与社会适应辅导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善于与更多的人交往,感受交往的快乐,培养学生自理、自主、自制的愿望和能力,在家长配合下合理安排闲暇活动。
4、人际交往辅导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善于与更多的人交往,感受交往的快乐;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活动)
通过培养学生自我激发、自我觉察、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实践、自我调适、自我发展的能力,确保学生知情意行的协同发展,实现核心目标;每一辅导环节对应和促成学生能力的发展
1、通过课堂教学,分类展开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教学,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心理游戏,启发体悟
心理游戏活动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启发性,学生都愿意参加,通过心理游戏活动,不仅让每个学生从中表现了自我,更让他们从中体悟到一些有益身心的体会。
3、运用咨询门诊,个别处理
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是解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利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治疗。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一、引言- 简要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兴趣二、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并应对常见的心理困扰三、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概念- 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2. 积极情绪管理-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管理策略,如深呼吸、放松技巧等3. 良好的人际交往- 探讨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 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4. 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如何发展自信心和自尊心5.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如何面对困难并找到解决方案6. 常见心理困扰的认识和应对-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心理困扰,如压力、焦虑等- 应对心理困扰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和合作- 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 游戏和活动- 视频和图片展示- 个人写作和绘画五、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的观察记录- 书面作业和小组项目- 课堂测验和问卷调查六、教学资源- 心理健康教材和参考书籍- 视频和音频资源- 图片和图片展示- 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七、教学计划- 设定每周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安排适当的课时和时间分配八、总结- 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反馈- 反思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年级心理健康教
育目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概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有所不同,下面将详细介绍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1.1 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1.2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1.3 培养小学生的适应能力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2.1 培养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2.2 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
2.3 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3.1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3.2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性
3.3 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4.1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2 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3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5.1 培养小学生的目标设定能力
5.2 培养小学生的应变能力
5.3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结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各种心理素质,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积极向上。

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低年级)

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低年级)
(六)、实施家校联合,共同关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有效的解决。
????课程实施按照规定的课程方案严格实施,教学教案、活动案例及时整理收集,并不断总结完善,心理档案按时填写和评价,发现特别的个案及时处理,总结有效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为以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坚强、乐观、宽容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模仿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健康轻松地投入到生活、学习中。?
(三)、运用咨询门诊,个别处理
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是解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利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治疗。
(四)、开设咨询信箱,书信交流
让学生通过心理信箱咨询,也通过写信回答他们的问题,这种方式学生更喜欢利用,效果也很好。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基一〔2012〕15号
《全程心理辅导系列丛书》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课程实施按照规定的课程方案严格实施,教学教案、活动案例及时整理收集,并不断总结完善,心理档案按时填写和评价,发现特别的个案及时处理,总结有效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为以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课程评价采用平时考察和学期末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评价,找出教育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
2、结合生活故事,引导领悟
生活中充满了故事,故事中处处有哲理,在课堂上讲一些随处可见的小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可以不断地开启学生的心灵智慧。
3、引用理论知识,指导解释
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大都缺乏了解,常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慌,对学生讲述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比如,人的正常的“不正常”心理、少年期的心理特点等等。通过这些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能学会积极面对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基一〔2012〕15号
《全程心理辅导系列丛书》 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备 注
编撰人:王谷雨
单位:子洲县师家坪创新实验小学
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坚强、乐观、宽容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模仿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健康轻松地投入到生活、学习中。
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心理健康教育
适用年级
小学1——3年级
总课时
12课时
课程简介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主要环境是校园和课堂,他们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自我发展、人格形成上,所以,本校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调控,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
4、使用心理测验,面向全体
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可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更加有目的的实施教学,还可以发现个别学生所存在的典型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二)、开展心理游戏,启发体悟
心理游戏活动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启发性,学生都愿意参加,通过心理游戏活动,不仅让每个学生从中表现了自我,更让他们从中体悟到一些有益身心的体会。
资源分析:
我校现有心理咨询室一个,内设有心理咨询沙盘,心理咨询教师,每周定期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孩子们有什么问题可利用下课时间过来咨询,孩子们通过心理沙龙活动来体验感悟、放松心情。
课程目标
作为学校的个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人际交往和人格形成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交往、人格形成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方法指导、榜样作用及阳性强化等方面涉入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方法指导、阳性强化等方面的权重,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点之一。
(五)、读书活动,净化心灵
这里是指通过读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读书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美化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由于学生在上学的年代里智力兴趣很贫乏,所以造成他们毕业后的精神生活的狭窄和内心的空虚,而这些正是青少年当中发生许多不健康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文章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老师,懂得感恩,学会承担责任。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既有相似的连续性,又呈现出不同特点,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辅导内容适合4——6年级的学生,每一课内容计划用一课时。
活动安排:
第一课 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课 我进步了
第三课 不当“小皇帝”
第四课 如何与父母沟通
第五课 小鬼当家
第六课 不做有嘴没脑的小喇叭
(三)、运用咨询门诊,个别处理
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是解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利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治疗。
(四)、开设咨询信箱,书信交流
让学生通过心理信箱咨询,也通过写信回答他们的问题,这种方式学生更喜欢利用,效果也很好。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第七课 让兴趣带领我
第八课 谁的想法好又多
第九课 自私任性 没人喜欢
第十课 请让我来帮助你
第十一课 让快乐伴随你
第十二课 分享快乐
课程实施要求
(一)、通过课堂教学,分类展开。源自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教学,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利用典型案例,具体分析
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些人物和案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他们心理上存在的原因,让学生从中得到警示。这些人物和案例具有典型性,学生易于理解,印象也比较深刻。
学情分析:
我校现有学生两百多人,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孩子大多数在农村环境中学习,成长,但是,也有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自身的性格因素,幼年的不同经历等等,成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许多事情和现象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不能正确的指导自己行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做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走出心灵的盲区,努力维护他们的心灵家园。
背景分析
目的和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他们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诸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发展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他们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厌学、逃学、冷漠、自私、不尊重老师、不理解家长、甚至冲动闹事、无视校纪校规及道德约束等等,有很多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不仅要有着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到了提高,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丰富德育的内容,扩展德育的方法,增加德育的途径,进一步加强德育的地位和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全面,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六)、实施家校联合,共同关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有效的解决。
课程实施按照规定的课程方案严格实施,教学教案、活动案例及时整理收集,并不断总结完善,心理档案按时填写和评价,发现特别的个案及时处理,总结有效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为以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