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方法
平法识图2——独立基础钢筋识图与计算
【例1-3】【例1-4】看书
独立基础钢筋平面注写识图
——配筋:底板底部配筋
B: X 16@150,Y 16@200
1.以“B”打头,代表各种独立基 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2. 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 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 时,则以X&Y打头注写
基础底板底部配有 HRB335(Ⅱ级)钢筋, X向钢筋直径为14mm, 分布间距为200mm;Y向 钢筋直径为16mm,分布 间距为150mm。
独立基础钢筋平面注写识图
——配筋:底板顶部配筋
T:7 18@100/Φ10@200
1.以“T”打头,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顶部配筋 ① 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通常对称分布在双柱
项目一 计算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
建筑工程系 廖亚莎
本章任务
任1.务建一筑工识程读常独见立基基础础形平式法施工图 12..1独.1独立立基基础础的平外法形识分图知类识及体钢系筋构成 13..1独.2《立1基1G础10的1-平3》法独识立图基础钢筋平法识图 4.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任务(二1)计独算立独基立础基底础部钢钢筋筋工计程算量 1.2.1普①通一独般立情基况础,钢不筋知缩识减体系 1.2.2普②通缩独减立1基0%础的钢情筋况构造 1.3(计算2)实多例柱独立基础顶部钢筋计算
X向与Y向钢筋的计算过程(以X向为例) 1.钢筋的长度: 不缩减的钢筋长度=x-2c(带肋) 缩减的钢筋长度=0.9×x(带肋) 2.钢筋的数量 钢筋总根数=[y-2min(75,s/2)]/s(结果向上进1取整)+1 不缩减的钢筋根数 缩减的钢筋根数=总根数—不缩减的钢筋根数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公式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公式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参数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研制系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容许应力、起承载力等级、荷载计算值等。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研制系数一般为1.1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相关规范确定,混凝土容许应力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材料参数计算得出,起承载力等级一般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荷载计算值根据结构设计计算得出。
基于上述参数,可以根据规范提供的公式计算出独立基础底板的配筋。
下面是常用的配筋计算公式:1.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最小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为:As,min = 0.0015 * b * h其中,As,min为最小配筋面积(单位为mm^2);b为底板宽度(单位为mm);h为底板厚度(单位为mm)。
2.最大配筋率计算公式最大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为:As,max = 0.04 * b * h其中,As,max为最大配筋面积(单位为mm^2);b为底板宽度(单位为mm);h为底板厚度(单位为mm)。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配筋率。
一般来说,最小配筋率是不能少于最大配筋率的。
3.等效矩形计算公式be = (0.62 * b) + (0.15 * d)he = (0.62 * h) + (0.15 * d)其中,be为等效矩形宽度(单位为mm);he为等效矩形高度(单位为mm);b为底板宽度(单位为mm);h为底板厚度(单位为mm);d为深度离底板底面的距离(单位为mm)。
4.配筋量计算公式配筋量的计算公式为:A's = My / (0.87 * fy * he)其中,A's为受拉筋面积(单位为mm^2);My为作用于底板的弯矩(单位为N·mm);fy为受拉钢筋的屈服强度(单位为N/mm^2);he为等效矩形高度(单位为mm)。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的配筋面积,可以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规格进行配筋布置,同时还需满足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的要求。
建筑工程独立基础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
建筑工程独立基础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詹述琦(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永安366000)作者简介:詹述琦(1980-),男,福建永安人,毕业于华侨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工程师。
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独立基础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的准确识读,钢筋工程量的准确计算,是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和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文章通过解析独立基础平法制图规则,分析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构造情况,最后阐述了基础钢筋工程造价确定及软件的使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平法识图;钢筋计算;精细化管理中图分类号:TU511.3+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7359(2020)07-0213-02 DOI:10.16330/j.c n ki.1007-7359.2020.07.105建筑工程中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独立基础埋置不深,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工期短,造价低,因而是各种建筑物特别是排架、框架结构优先采用的一种基础型式⑹。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范围很广,是数量很大,最常用、最经济的一种基础类型。
独立基础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的准确识读,钢筋工程量的准确计算,是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和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独立基础平法制图规则解析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是指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集中注写和原位注写(见图1)。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基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为必注内容,当基础底面标高、基础底边基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写两项为选注内容⑹。
1.1独立基础编号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第一项必注内容是基础编号,基本编号表示了独立基础的类型,独立基础类型包括普通和杯□两类(见表1),各分为阶形和坡形,杯图1独立基础平法表示法示意图g1一1独立基础编号表1类型基础底板截面形状代号序号说明眸通独立基础阶形DJ,XX 1. 单阶截面即为平板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识图、钢筋构造及平法钢筋手算
七、独立基础配筋长度缩减10%的实例计算
无缩减钢筋长度=X-2c=2600-2*40=2520 根数=2根 缩减钢筋长度=0.9X=0.9*2600=2340 根数=(Y-2*min(75,s/2))/s-1
=(2400-2*75)/200-1 =11
3、独立基础的配筋信息(参考16G101-3 P9 P15 P16) 1) 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T代表面部配筋 2)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三、独立基础的平法表示
(1)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参考16G101-3 P7 P12 P18) 集中标注:系在基础平面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 及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系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对相同编号的基础可选择一个 进行原位标注。 (2)截面注写方式:截面标注、列表注写(参考16G101-3 P19)
独立基础的识图、钢筋构造及平法钢筋 手算
一、独立基础的类型 二、独立基础的识图 三、独立基础的平法表示 四、独立基础的配筋构造 五、独立基础钢筋实例计算 六、独立基础配筋长度缩减10%的构造 七、独立基础配筋长度缩减10%的实例计算
一、独立基础的类型(参考16G101-3 P7)
1)普通独立基础(阶型普通独立基础、坡型普通独立基础)
四、独立基础的配筋构造
基础底部钢筋构造(参考16G101-3 P67)
受力筋长度=X-2C(C为保护层,参考16G101-3 p57) 受力筋根数=(Y-2*min(75,s/2))/s+1 基础面部钢筋构造(参考16G101-3 p68) 受力筋长度=柱间净长+2la(la为钢筋锚固长度,参考16G101-1 p58) 受力筋根数=(基础顶面宽度-2*min(75,s/2))/s+1
(整理)钢筋算量公式
钢筋算量公式一、基础1、独立基础:(1)长宽小于2500mm长度=总长—2c(保护层)根数=[总长—2×min(75,s/2)]÷间距+1(2)长宽大于等于2500mm长度=总长—c—0.1L(基础长宽)根数=[总长—min(75,s/2)—c]÷间距+12、圆形独立基础:(1)正交配筋长度=2×根号下[R²-(R-h拱高)²]-2c根数=[D—2×min(75,s/2)]÷间距+1(2)放射配筋径向钢筋长度=D—2c 根数=π(R—c)÷间距环行钢筋长度=π(R1—c)根数=[R—min(75,s/2)]÷间距其中R1依次减小3、条形基础:受力筋的长度=板底宽度—2c根数=(总长—2×s/2)÷间距+1分布筋长度=净长+2c+2×150根数=(底板宽度—2×s/2)÷间距+14、基础梁:底部贯通筋=总长+2×50—2c+2×15d顶部贯通筋=总长+2×50—2c+2×12d基础梁柱内有箍筋箍筋起始距离为50mm底部端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伸至端部-c+15d底部中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 ×2顶部端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伸至端部-c+12d顶部中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 ×2梁顶一平变截面的底部外伸贯通筋: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外伸段按斜长计算。
顶部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梁底一平变截面的顶部外伸贯通筋: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外伸段按斜长计算。
底部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梁底有高差的(高差小于梁高):底部—梁底高差坡度为45°,低部钢筋锚进高粱内la,高部钢筋伸进低梁la。
顶部—低位钢筋锚入lae,高位上排钢筋伸至住外边下弯至低位梁顶再加lae,高位下排钢筋总锚长lae。
独立基础配筋率计算
【求助】独立基础配筋计算
当独基的底板配筋为构造时,按砼规9.5.2取配筋率0.15%。
那么构造配筋面积是取1000X(H1+H2)X0.15%还是取1000XH1X0.15%?
这个问题困惑我很久了,特来请教诸位大侠。
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1000X(H1+H2)X0.15%
原因:
每m宽配筋1000h×0.15%1000hZ×0.15%1000h1×0.15% 最小构造配筋φ10@200φ10@200φ10@200φ10@200实配上两值与计算值取大值
除第一阶外,基础底板均在冲切破坏锥体内其厚度受冲切和剪切控制,不必按受弯最小配筋率0.15%控制。
按做后一种较合理。
按阶梯形、锥形截面实际断面的面积取用。
矩形截面和与其等高的阶梯型、锥形截面的开裂弯矩是不相等的,阶梯形、锥形截面的最小配筋面积取矩形截面一样显然偏于浪费。
就好像圆形截面的最小配筋面积没有必要按等高的正方形截面取一样。
混凝土规范第 9.5.1 条,在注 3 中有:“...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 (b'f-b)h'f 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连翼缘受压的T形截面都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同理,对于受压区宽度比受拉区小的阶梯形、锥形截面,在计算最小配筋面积时其截面面积可取构件的实际断面。
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独立基础工程量如何计算?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
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下面小蚂蚁素算量工厂根据自己的工程量计算经验,来总结下自己的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基础知识独立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
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长宽比在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二、计算方法(1)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2)独立基础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3)独立基础体积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4)独立基础模板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6)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小蚂蚁算量工厂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下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如果你还有不明白,或者不会计算,建议找人代算,有代算公司,也有代算私人,你也可以去平台委托,费用不等。
三、方法1、你可以搜索下小蚂蚁算量,能做工程量计算、预算,高质、高效2、你可以在网上搜下预算造价单位,有一些单位做的比较好3、你可以去第三方平台委托别人做,平台上注意防骗,你可以找单位、也可以找个人来做。
四、造价预算收费标准1、部分收费为造价预算的0.2-0.5%(假设工程造价为100万,那费用为2000-5000);2、专业公司收费,小蚂蚁算量工厂收费为造价预算0.1%左右(假设工程造价为100万,工程量计算费用就为1000-2000,具体看图纸);3、还有部分就是按照各省市造价预算定额建议来收费。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DJj01,300/300(阶型独基从下往上)B:X&Y二级钢筋12@150原位标注构件x向长度1800mm,构件Y向长度1800mm环境类别梁柱基础墙板构造柱保护层(mm) 一类25 30 - 15 20二a 30 30 - 20 20二b 35 35 40 25 20位置钢筋级别钢筋直径间距长度计算式长度mn 根数计算式根数理论重里Kg/m| 总重里Kg独基底部X 二级12 ,间距150mm,每根钢筋长度1800-2*40=1720 ,x向筋根数,在Y向的平行布置,起算距从构件外皮75mm与Y向间距的一半,取min值作为起算距。
(1800-2*min(75,150/2))/150+1 = 12 ,钢筋总重12* 0.888= 18.328kg独基底部Y 二级12 ,间距150mm,每根减保护层2*40,每根钢筋长度1800-2*40=1720,根数计算(1800-2*min(75,150/2))/150+1=12,钢筋总重12*0.888= 18.328kgDJj02,300/300(阶型独基从下往上)B:X:二级钢筋12@150,Y:二级钢筋14@200原位标注构件x向长度3200mm,构件Y向长度2700mm。
位置钢筋级别钢筋直径间距长度计算式长度nn 根数计算式根数理论重里Kg/m| 总重量Kg独基底部X向二级钢筋12 ,间距150每根钢筋长度3200-2*40=3120mmx向筋根数,在Y向的平行布置,起算距从构件外皮75mm与x向间距的一半,取min值作为起算距。
(2700-2min(75,150/2))/150+1=1818* 0.888 =19.870kg独基底部Y 向二级14,间距200mm,每根钢筋长度2700-2*40 =2620mmY向筋根数,在x向的平行布置,起算距从构件外皮75mm与Y向间距的一半,取min值作为起算距。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公式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公式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公式如下:
1. 计算设计荷载:根据设计荷载和基础面积计算出每平方米的荷载值Q,即Q=F/A。
2. 计算底板截面尺寸:根据设计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底板厚度H以确定底板截面面积A1,底板宽度B一般取基础宽度B0的1.2~1.8倍,底板长度L一般是B0的1.2~1.5倍。
3. 计算主筋配筋率:主筋配筋率ρ=As/A,其中As为主筋截面积,A为底板截面面积。
根据设计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查表得到合适的ρ值。
4. 计算主筋直径和间距:根据ρ值和底板尺寸确定主筋直径d 和间距s。
一般采用两层主筋,上下层主筋直径相同,间距也相同。
5. 计算箍筋配筋率和箍筋直径:箍筋配筋率ρ'=As'/A,其中As'为箍筋截面积。
根据d、s、H等参数计算箍筋配筋率,再根据设计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查表得到合适的ρ'值,进而计算箍筋截面积和箍筋直径d'。
6. 校核:根据设计荷载进行受力校核,其中包括底板的弯曲、剪切和扭矩等受力状态,要求对底板进行受力校核,使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独立基础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独立基础受力特点
对柱下独立基础,若旋转180° 来看,则为在地基反力作用下固定 于柱子四周的悬臂板,正因为如此, 需在板底配置受力钢筋。在实际的 施工过程中,应据此来确定底板交 叉布置的钢筋位置及钢筋长度减短 10%的布置。
独立基础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独立基础钢筋一般需要重点关注底板底部钢筋和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钢筋,各种钢筋 构造情况总结如表5-2所示。
下。
(1)纵向受力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纵向受力筋长度=两柱之间净距+两端锚固长度(每边锚固 ) (5-7)
(2)横向分布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横向分布钢筋长度=纵向受力筋布置范围长度+75
(5-8)
式中:75——两端超出受力筋外的长度,两边均按75 mm进行取值。
横向分布钢筋根数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长度范围布置,起步距一般按“分布筋间距/2”
图5-14 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长度缩减10%的构造
独立基础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1.底板底部钢筋
③ 非对称方向(如图中X向):
从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小于1 250 mm时,柱中心线左侧钢筋不缩减;
从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 250 mm时,该侧钢筋隔一根缩减一根。例
如,图5-14中,4号钢筋两侧不缩减,与其相邻的3号钢筋在柱中心线右侧缩减。
表5-2 独立基础钢筋构造情况总结
Hale Waihona Puke 独立基础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1.底板底部钢筋
1)矩形独立基础 矩形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的一 般构造如图5-12所示。
图5-12 矩形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一般构造
独立基础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1.底板底部钢筋
钢筋计算规则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构造及计算,值得收藏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构造及计算,值得收藏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让我们通过实际例子,明确图中的平法标注、钢筋和基本信息,学会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
▍图1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首先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钢筋等。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知道图1所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的基本情况。
需要知道的是,钢筋的重量=长度*理论重量。
而理论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直径确定。
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平法图集的构造规定,确定每根钢筋的直径、长度、根数,从而进行钢筋的计算。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了钢筋的直径、每一个方向的间距,那么如何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如何根据间距确定根数呢?▍图2 某独立基础施工图我们知道,16G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构造详图(包括一般构造和各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
一般构造的内容是在使用构造详图时,为我们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这里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就是用来确定不同的钢筋之间,它的长度、间距、如何排布等问题,通过查阅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它的制图规则来整个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构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将平面的标注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构件。
也就是我们图集的使用方法。
▍图3 图集16G101-3第67页图3所示是两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阶形,一个是坡形)。
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觉得钢筋一个疏一个密,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阶形的钢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就疏一些呢?不是的。
图3所示只是一个例子,具体的钢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不是预算人员决定的。
我们学习这张图,就是为了学会钢筋的排布规则,用以确定钢筋计算的信息而已。
如图3所示,独立基础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钢筋。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 如果独基是双层布筋,同样方法计算上层受力筋 的钢筋量
从图中得知:独立基础为锥形, 基础地面配置了两层纵横两层的
钢筋。 为了与上部的柱子搭接,
有直弯钩的插筋。
某条形基础断面:
横向受力钢筋: 纵向分布钢筋。
150mm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钢筋的计算
受力筋的计算:1、条基宽度-2*保护层
若,条基宽度大于等于设定值(受力筋长度计算的 设定值)时,
2、0.9*边长(条基宽度)
• 当基础底板宽度b大于或等于2500mm时,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 长度L可按0.9或(b-50)交错布置,并应满足关于截断钢筋 对延伸长度的要求
一、基础钢筋量计算
(独立、条形、满堂等)
条形基础配筋计算
底板主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底板的宽—2×保护层厚+2×弯钩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分布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受力筋的设置段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转角处设置的原则 1、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钢筋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m)
式中:钢筋长度(m) =构件长-砼保护层厚度×2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5103 d 2 106 1 0.00617d 2 (kg / m)
4 式 中 :d的 单 位 为mm。
分布筋的计算:净长-保护层+弯钩
需要注意的:条基的相交形式对分布筋长度计算以及对根数 计算的影响
条形基础
有梁式条形基础
无梁式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钢筋受力分析
离婚协议书通用范本甲方(男方):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乙方(女方):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自愿离婚,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离婚事项1.甲乙双方自愿离婚,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双方婚姻关系解除。
2.双方共同生活期间所生子女的抚养权、抚养费及探望权等事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财产分割甲乙双方共同财产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家具家电等。
2. 甲乙双方同意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财产分割:(1)房产:位于_______的房产归甲方所有,位于_______的房产归乙方所有。
(2)车辆:车牌号为_______的车辆归甲方所有,车牌号为_______的车辆归乙方所有。
(3)存款:双方名下存款平均分配。
(4)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双方名下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财产平均分配。
(5)家具家电:双方共同生活期间购买的家具家电平均分配。
3.双方确认,本协议签订之日前的财产分割已完毕,互不追究。
三、债务处理1.甲乙双方确认,本协议签订之日前的债务已偿还完毕,互不追究。
2. 双方离婚后产生的债务,各自承担。
四、子女抚养及探望权1.子女【姓名】(身份证号:________)由甲方抚养,乙方每月支付抚养费人民币_______元,直至子女年满18周岁。
2. 乙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探望子女,甲方应予以配合。
子女的教育、医疗等费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违约责任1. 双方应严格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如一方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_______元。
六、争议解决1.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独立基础配筋计算
882.5570301
97.89
Ф12@200=565
计算配筋 12@200
说明: 1.黄格内数 据是基本数据 要求用户输 入,
在输入数 据表中输入, 计算结果均 ok就可以了.
2.白格内数 据是中间数据 要求用户不得 修改 3.清绿格内 数据是结果数 据要求用户不 得修改 4.e>L/6时基 础配筋按 e=L/6考虑
基础编号
JXY-*(说明xy分别为厂房轴线号;*为编号)
弯矩My 1000.00
轴力N 1000.00
剪力Vx 10.00
弯矩Mx 0.00
剪力Vy 0.00
设计估算
基础埋深d 基础长度L1 基础宽度L2 基础高度H 地基特征值fak(KN/m2) 估算面积A
3.00
4.00
2.00
0.80
173.00
279.60
柱或短柱长 柱或短柱宽
h
b
0.40
0.40
Fl 261.4
βhp 1.00
ft 0.90
at 0.40
ab 1.93
am
静反力 Pnmax
Vu
1.17
126.37
561.47
Ok
底面积验算及配筋计算
重力G 480.00
MⅠ 255.21
偏心矩ex 0.681 b' 0.40
Pmax 161.75
6.94
Ok
地基承载力修正设计 {Fa=Fak+ηb*γ*(b-3)+ηd*γm*(d-0.5)}及验算
ηb
ηd
重度γ(KN/m3)
地下水位标 高
浮重度γ(KN/m3)
γm(KN/m3)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方法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方法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方法独立基础底板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其结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而底板配筋则是独立基础底板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它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降低变形,从而保证基础系统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通过详细的介绍底板配筋的构造及计算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知识。
一、独立基础底板配筋的构造独立基础底板是承担建筑荷载的主要结构,通常采用单层或双层筋工作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单层筋底板结构简单,但在荷载较大的情况下,抗拔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双层筋底板结构复杂,但可以提高抗拔承载能力,同时增加抗弯承载能力,相对更为稳定可靠。
通常情况下,独立基础底板的主要构造包括下面的几个部分:1、基础底板:它是整个结构的承载层,需要具备足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通常采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材质。
2、配筋:两种筋工作方式均需要配筋,单层筋底板配筋以单向钢筋网为主,双层筋底板需在上下两层筋之间设置连接筋,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3、支承墩:即底板内凹的部分墩体,用于固定、支撑独立基础和上部结构,通常设置在底板四周或关键位置,墩身需要具备足够的抗压承载能力和刚度。
二、独立基础底板配筋的计算方法底板配筋计算是整个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结构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
为了确保独立基础底板的稳定,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其配筋的数量和位置。
1、计算应力底板配筋的计算需要首先根据实际荷载计算底板的应力分布,一般是按照矩形板或圆形板计算,实际荷载包括自重、楼面荷载、雨水面积荷载、设备荷载等。
2、确定受力位置受力位置是底板配筋设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其位置不当会导致底部弯矩及剪力的分布不合理,增加结构的变形与破坏风险。
根据实际情况和计算结果选择网格的大小,常见的配筋方式有单向布设、交错布设或网格型布设,根据受力位置选择合适的配筋方式。
3、计算配筋数目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设计师可以根据无配筋和最大配筋时的各项参数计算出底板的承载力,并按照一定的参数限制确定底板可选择的配筋数目。
双柱独立基础的配筋构造
双柱独立基础的配筋构造在建筑的世界里,双柱独立基础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支撑着整个建筑的“脊梁”。
想象一下,这基础就像是一位勤奋的搬运工,每天都在扛着无数的重量,心里不免有点小委屈,但从来没有抱怨。
我们说起基础,常常觉得它简单,其实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少,配筋构造就是其中的一大重点。
哎,你可能会想,配筋构造到底是啥?简单来说,就是在基础里放一些钢筋,让它更坚固,像是给建筑加了一层铠甲,防止它在大风大浪中被摧毁。
想象一下,咱们的双柱独立基础就像两根粗壮的大柱子,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
它们的下面,可得有个牢牢的基础,才行。
没有基础,柱子就像一根干枯的树枝,随便一阵风就倒了。
因此,配筋可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钢筋不仅要有数量,还得有质量,形状和排列也得讲究。
要不然,这一堆混凝土再结实,碰上点儿重的,哎呀,没几下就完蛋了。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混凝土和钢筋的关系就像小伙伴一样,缺了谁都不行。
混凝土负责撑腰,钢筋则是那个能打的,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来聊聊这些钢筋吧。
你知道吗,钢筋就像是基础里的“肌肉”,不同的地方需要不同的“肌肉量”。
有的地方需要多一点,有的地方则需要少一点,这得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设计师会为了更美观,偷偷把钢筋藏得更深一点,让大家看不见,但它可是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哦。
这就像是一个不喜欢出风头的朋友,平时低调得很,但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配筋构造的标准和规范。
就像是咱们玩游戏要遵循的规则,必须得按照标准来做。
不能想咋样就咋样,毕竟这关系到建筑的安全,谁也不想看见自己的家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所以,各种标准和规范就像是建筑师的宝典,确保每根钢筋都能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
就像咱们下厨做饭,也得有食谱,要不然随便乱加佐料,最后可就变成“黑暗料理”了。
有趣的是,钢筋的布置也是一门学问。
它们就像是一支交响乐队,各自有各自的角色。
主旋律的钢筋负责承重,伴奏的钢筋则起到辅助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让我们通过实际例子,明确图中的平法标注、钢筋和基本信息,学会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
▍图1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
首先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钢筋等。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知道图1所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的基本情况。
需要知道的是,钢筋的重量=长度*理论重量。
而理论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直径确定。
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平法图集的构造规定,确定每根钢筋的直径、长度、根数,从而进行钢筋的计算。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了钢筋的直径、每一个方向的间距,那么如何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如何根据间距确定根数呢?
▍图2 某独立基础施工图
我们知道,16G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构造详图(包括一般构造和各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
一般构造的内容是在使用构造详图时,为我们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这里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就是用来确定不同的钢筋之间,它的长度、间距、如何排布等问题,通过查阅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它的制图规则来整个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构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将平面的标注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构件。
也就是我们图集的使用方法。
▍图3 图集16G101-3第67页
图3所示是两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阶形,一个是坡形)。
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觉得钢筋一个疏一个密,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阶形的钢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
就疏一些呢?
不是的。
图3所示只是一个例子,具体的钢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不是预算人
员决定的。
我们学习这张图,就是为了学会钢筋的排布规则,用以确定钢筋计算的信息而已。
如图3所示,独立基础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钢筋。
那双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如何确定?我们可以依据保护层的定义进行确定:用构件的外截面尺寸,减去两个保护层的厚度,就得
到了受力钢筋的长度。
X方向和Y方向均是这样。
▍图4 某独立基础实例
▍图5 图纸设计说明保护层厚度
根据图4具体实例所示:X方向和Y方向都是2级12间距150的单柱独立基础,保护层厚度从图纸中获取(注意:图纸如何规定就如何使用,一定要区分清楚)。
根据图5所示,保护层厚度为40。
再根据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确定的钢筋基本信息,从而进行钢筋的手算。
▍图6 独立基础手算表格
工作诀窍
手算表格如果公司有统一规定的模板,要按照公司格式计算。
这样能够保证你的设计成果的
认可度。
如果没有规定,可按照自己习惯制表。
所以长度为:1800-40-40=1720mm
那么根数排布是如何确定的呢?
如图2所示,底部钢筋并不是严丝合缝的搭接,X方向和Y方向上的底部钢筋会露出一小截
钢筋。
在图3所示16G图集中阶形独立基础的构造详图所示,这一小截钢筋的间距要同时满
足“≤75”和“≤二分之s”(s为钢筋间距),这也就是我们第一根钢筋的起算距离。
所以钢筋的排布根数为:
[(1800-2*min(75150/2))/150]+1=12
也就是用外截面尺寸减去两边的起算距离,得到钢筋根数排布的净尺寸。
净尺寸除以钢筋的间距,向上取整后再+1。
这是因为钢筋间距是受力的最大间距,只能小,
不能够再大了,所以只能再加上一根钢筋,才能满足受力的要求。
最后+1的目的是为了封边。
以上便是钢筋的排布根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