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
归因理论及归因偏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及归因偏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作者:朱峰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朱峰(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本文从归因理论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归因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归因偏差的概念。
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对归因理论在人员招聘、培训开发以及绩效评估中的应用做了尝试性的研究。
最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运用归因理论、规避归因偏差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归因理论;归因偏差;人力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41-03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市场,像可口可乐、丰田公司、沃尔玛这些富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从而对于中国的本土品牌构成极大的冲击,无论是在管理的理念,还是在人才的开发与管理各个方面挑战着中国传统模式,如何在如此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当然更缺的是发现“千里马”、留住人才的管理机制,这些都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本文从归因理论以及归因偏差的角度阐述了在招聘选拨、人员培训和绩效评估中,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避免归因偏差造成的影响,管理者怎样做才能对员工的行为形成正确的归因,并提出了自己诚恳的建议。
一、归因理论概述(一)归因理论的提出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被公认为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指出人们都是以“常识心理学”的方式来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
海德认为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例如个人的性格),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例如人们所处的环境)[1]。
倘若行为的原因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倾向于不负责任,若原因在于个人,那么行动者则倾向于承担责任。
例如一位员工的任务没有完成受到领导的批评,如果他认为工作没有完成是因为任务太难,对领导的批评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之,如果他认为工作未能完成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对于领导的批评,就会虚心的接受,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学会正确归因 ppt课件
个人固有的归因风格
归因
具体情境
Page 10
对应推论
在没有外界压力或压力较小的情况下,人的行 为才会由人格特质、动机等内在因素决定。这 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他的行为来推论他的动 机、意图。
Page 11
二、归因中的常见偏差
1、行为者和观察者归因偏差 2、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3、其他因素导致的立己主义归因偏差
Page 16
1、维持认知协调的动机 2、自我价值保护的动机 3、维护良好形象的动机 4、控制环境的动机
Page 17
3、其他因素导致的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社会文化(偏见、刻板印象……) 人的长相、性别、性格差异等
Page 18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握 一副好牌,而是如何 把摸到手的牌打好。
视频:金星
page10二归因中的常见偏差1行为者和观察者归因偏差2利己主义归因偏差3其他因素导致的立己主义归因偏差page111行为者和观察者归因偏差归因分歧观察者行为者page121归因分歧的四类型1立场造成的归因分歧2忽略情境造成的归因分歧3自我知觉的偏差造成的归因分歧4其他因素page132利己主义归因偏差吹牛抵赖page14暂时的自我保护作用自欺欺人认知同一性造成趋乐避苦的动机造成page151维持认知协调的动机2自我价值保护的动机3维护良好形象的动机4控制环境的动机page163其他因素导致的利己主义归因偏差社会文化偏见刻板印象
Page 121、行为者和 Nhomakorabea察者归因偏差——归因 分歧
行为者
观察者
Page 13
1、归因分歧的四类型 1)立场造成的归因分歧 2)忽略情境造成的归因分歧 3)自我知觉的偏差造成的归因分歧 4)其他因素
Page 14
2、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35思维模型:归因理论一危险的因果关系
35思维模型:归因理论⼀危险的因果关系对于成功和失败,我们总是喜欢把⾃⼰的成功归于努⼒,把失败归于运⽓不好,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不是这样的呢?不管是对⾃⼰的失败归因还是对其它⼈的失败归因,我们都可能会⾯临着归因错误。
如果找不到⾃⼰失败的真正原因,就很难针对性改进,所以找到真因⾮常重要,就像医⽣治病⼀样,找到患者真正的病因,先确诊再治疗,才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什么是归因?归因是指我们对他⼈或⾃⼰的⾏为结果进⾏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是社会⽣活中普遍存在⽽⼜⼗分重要的认知现象。
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寻求”理解是⼈类⾏为的基本动因;因果关系知觉是解释⾏为的基本原理;可觉察到的原因是推断动机思维的核⼼。
归因的⽬的在于能预测、评价⼈们的⾏为,以便对环境和⾏为加以控制。
归因分类:多线索归因与单线索归因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依据⼀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归因与科学解释的区别科学解释是在⼀定理论指导下,运⽤⽐较严密的实验和逻辑⽅法进⾏;⽽归因主要是指普通个体在⽇常⽣活中的归因,它⽆需理论指导,也不甚周密。
科学解释⼒求避免错误,既使出现失误,也是⼈类的认识能⼒有限。
⽽归因却容许错误,甚⾄有意出现错误,⽐如有些⼈很喜欢给⾃⼰找借⼝。
解释主要侧重于⾃然现象,往往可以客观地进⾏研究,并作出⼀个事实判断;⽽归因对象偏重于社会⾏为,归因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强烈的主观⾊彩,属于⼀个价值判断。
⼆、⼈们是如何归因的?⼀个⼈的⾏为会导致⼀个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例如:张三今年炒股亏损了100万,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由于张三个⼈的原因,也可能是市场环境不好的原因,也可能是被⼈骗了。
归因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后期措施,在研究归因的⽅式上,学术界有很多理论家,⽐较经典的归因理论有以下⼏种。
1、海德的归因理论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际关系⼼理学》中,从通俗⼼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常⽣活中⼈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心理学如何看待人的归因偏差
心理学如何看待人的归因偏差一、关键信息1、归因偏差的定义及类型基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活动者观察者偏差2、归因偏差的影响因素信息可得性认知启发动机因素文化背景3、归因偏差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心理健康4、减少归因偏差的方法提高自我意识多角度思考收集全面信息二、协议内容11 归因偏差的定义归因偏差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偏离了客观实际,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对事件的错误理解和判断,进而影响人们的态度、情感和行为。
111 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倾向于过度归因于内在的性格、特质等个人因素,而忽视了外在的情境因素。
例如,当看到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大声争吵时,人们往往会认为这个人脾气不好、缺乏教养,而较少考虑到他可能刚刚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或压力。
112 自利偏差自利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不好、任务太难等。
这种偏差有助于保护个体的自尊和自我形象,但可能导致对自身能力和问题的错误评估。
113 活动者观察者偏差活动者观察者偏差是指当个体作为行为的实施者时,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因素;而当作为观察者时,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个人因素。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人际关系中的误解和冲突。
12 归因偏差的影响因素121 信息可得性人们在归因时往往依赖于最容易获得的信息。
如果关于个人特质的信息更容易获取,就更可能做出基于个人特质的归因;如果情境信息更突出,就更可能考虑情境因素。
122 认知启发人们常常使用一些简单的认知策略来进行归因,如代表性启发和可用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是指根据个体与某类典型人物的相似性来进行归因;可用性启发是指根据记忆中容易提取的事件来进行归因。
这些启发式可能导致归因偏差。
123 动机因素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也会影响归因。
例如,为了维护自尊或保护自己的利益,人们可能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
5.3 归因偏差
一、基本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又称为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尽管知道个人的行为是完全由外部因素控制而造成的,但我们仍然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活动者的个人因素上。
二、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产生这种归因偏差可能有两个原因:(1)行动者和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
行动者很难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深入的直接的观察,而由于外在的情境因素很容易观察到,因而它们成为知觉的对象。
(2)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而且行为者可能对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态度和能力非常清楚,于是活动者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某些短暂的因素。
三、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会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
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产生自我服务偏差可能有以下原因:①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②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的比别人多;③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比如说他人工作的时候,我们不在场,因此会低估他人的作用;④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自我服务偏差。
浅谈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浅谈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在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绩效已经是一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待遇等问题,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好坏的关键。
而归因理论对于绩效评价的过程、结果是否科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归因(Attribu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指的是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换言之,归因就是根据行为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来确认造成该行为事件的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
本文仅以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为例,浅析其对绩效评价的重要影响。
[1]韦恩. 蒙迪指出,绩效评价(performance appraisal)是定期考舱?要:归因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
本文通过对于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的阐述,探讨其对于绩效评价的影响,以期对绩效评价工作予以借鉴。
关键词:成就归因理论,绩效评价,归因偏差旌推兰鄹鋈嘶蛐∽楣ぷ骷ㄐУ囊恢终侵贫取<永? 德斯勒则认为,绩效评价指标将下属的实际绩效与确定的绩效标准相比较的过程。
一、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韦纳(B.Weiner)根据心理学家罗特控制点的概念,将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和别人反映等六个方面纳入了原因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维结构”(见图1)。
首先按部位把原因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能力、努力、心境或身体状况属于内部原因,任务难度、运气和他人反应是外部原因。
其次把原因按照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能力、任务难度等是比较稳定的,努力程度、运气等是不稳定的。
再次按照原因是否为人所控制区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努力是可控的,能力、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反应等是个人不可控的。
很显然,这三个维度通过相互的搭配可以形成八种不同的组合,每种归因成分的具体组合都将产生特定的期望与情绪反应。
这一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有力地充实和发展了归因理论,被西方心理学家推崇为现代归因理论的杰出代表。
试用社会知觉偏差和归因理论来对学生和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试用社会知觉偏差和归因理论来对学生和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归因是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它直接影响和决定随后的行为,是影响个体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教师和学生还会寻找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学生成就行为的归因。
其中教师的归因是影响学生成就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权威人物”,它是传递知识和社会价值观的社会代表,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成就行为的归因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进而影响学生的后继行为,也就是说,教师的归因及后继行为(如对学生采取的行为、态度、情感等)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行为结果进行归因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然而,教师对他人及自己行为原因的推断并不总是正确的,在归因过程中常常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发生错误,导致归因偏差。
因此,对教师的归因偏差进行分析并加以矫正,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归因理论及其对学生成就行为的影响1.1 韦纳的成就行为归因理论韦纳在研究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时认为,根据控制点这一纬度可以从内在的和外在的方面进行归因,同时还要考虑原因的稳定性与否。
籍此,他把个体工作成败的归因分为4种类型。
即能力、努力、工作难度和运气。
韦纳进一步认为,个体把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何种类型,对其本人将来的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研究指出,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使人满怀信心地对待未来事件),而把失败归于内因,会使人感到羞耻和沮丧(面对未来信心动摇);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容易或能力强),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或能力差),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1.2 教师归因对学生归因以及学生后继行为的影响韦纳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可控性维度与他人的反应关系极为密切。
在学业成就上,勤奋努力(可控因家)通常比能力更容易获得教师的奖励;在失败时,缺乏努力比缺乏能力则更常受到惩罚。
人际关系简答题
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答:(1)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动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提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答:(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调整人际关系(3)不断改善人际关系(4)建立和发展新型人际关系,这是人际关系的根本任务(5)纠正畸形人际关系,减少人际冲突、人际内耗,增强群体凝聚力3、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答:(1)一定的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决定的。
(4)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答:(1)有利于促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3)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4)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简述莱维特的人际沟通网络模式答: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1)圆形传递:这个模式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2)轮式传递:这种沟通模式是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
(3)链式传递:在这个模式中信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递。
(4)Y式传递:这个沟通模式的特点是先进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
归因——自我知觉理论和归因偏差
归因——自我知觉理论和归因偏差早期的归因研究者关注的大多是他人归因,也就是说,个体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原因的分析。
与此不同,贝姆(D.Bem)关注的是自我归因。
贝姆(1967,1972)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情绪、态度、品质、能力等往往是不清楚的,因此,不得不从自身的行为以及外在的环境来进行推测。
也就是说,人们会寻找某种线索来分析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
人们对于自己的这种分析,与对于别人的分析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虽然归因的进行会遵循一些特定的标准或法则,但是,人们在进行归因的时候,并不一定会遵循这些法则,而是表现出一些相当明显的有趣的偏差,这些偏差有的来自于认知过程本身的局限,有的则来自于人们的动机。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展开剩余82%琼斯和戴维斯认为,正确的、理想的归因应该是这样的:如果行为是自由选择的,就可以归因于行为者自身的原因;如果行为是在外部限制的作用下产生的,就应该归因于外部因素。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经常会忽视某种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如社会规范或者社会角色等,而将行为看作是行为者自由选择的,并因此而认为这种行为反应着行为者稳定的个人特征。
例如,好莱坞一位著名的动作明星曾经抱怨说,他的影迷认为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像银幕上那样,经常砸坏家具、与人打斗、举着机关枪四处扫射。
我们也可能认为,解剖小动物做实验的人都是残酷无情的;但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是由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而不一定是他们自己本来的意愿。
很多学生可能都很反感自己的教师,教师又考学生、又管学生、还逼着学生学习,太不近人情;其实教师的这些行为是由自己的社会角色决定的,并不是他们处心积虑要为难学生、故意和学生过不去。
基本归因错误是怎么产生的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与其他的环境因素相比,行为者的行为是最容易观察的信息。
组织行为学重点——归因理论,态度改变理论
组织行为学重点——归因理论,态度改变理论14,归因理论:归因,指人们对他们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是对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的解释和准则。
1情景归因,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自于外界力量。
2个人倾向归因,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的特点。
【海德恒常原则说】导致行为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等。
二是来自于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度等。
【两种人际需要】一是与他人的认知协调,另一种是行为协调。
【四种因果关系,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维纳的归因理论】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归因偏差】主要原因是,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设计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和宿命论。
15.归因理论的应用。
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对职工的行为进行归因是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其次管理者应当引导职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归因。
三,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归因中的拟人化和宿命论,四管理者要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
16,态度。
通常是指个体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评价和心理倾向。
【结构的结构体系】认知因素(态度是建立在认知上的,本身又是一种认知),情感因素(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因素(意向因素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认知是基础,情感是中介因素。
【态度的特征】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内稳性。
协调性【态度的功能】态度的社会性判断,态度与忍耐力,态度和工作效率。
【影响态度的因素】态度主题(智力,性格,自我意识)信息传达者(认识的可信性新题传达着目的的内稳性)信息沟通(个人原有的态度体系的特点,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倾向性)17,态度改变理论,【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强调一个人P对某一认知对象X的态度常常受他人O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如果POX三者的关系想适应的话则POX呈现均衡状态,由此导出八个模型,四种平衡四种不平衡。
归因偏差名词解释管理学
归因偏差名词解释一归因偏差说白了就是,事情做成功时,原因都是自己有能力,自己很厉害。
失败时,则力图把责任推诿给外界和他人。
其实,它就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的,有意无意地将个人行为及其结果,进行不准确归因的现象。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找到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和本质原因。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把他人做出不恰当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他人本身的原因(如性格、素质、能力等,认为是内部因素造成的),而将自己的错误行为归结为环境因素(如各种客观原因,认为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基本归因错误最典型的例子是: 自己成功是因为自己努力,别人成功是因为别人幸运;别人失败是因为别人不够努力,自己失败则是因为自己不幸。
(这个和“成功都是自己的原因,失败的都是环境的因素或他人的责任”是相同的意思。
)这是两种区别。
种类有以下七种①自利归因偏差:成功时,觉得多半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甩锅给别人或外界环境。
②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指责别人的人品,而忽视情境的影响。
③错误定价:你对一件事的定价,就是你认为,这件事带给你的价值。
之所以会有错误定价偏差,是因为很多人,只定价了一件事的短期价值。
④过度自信偏差⑤沉没成本效应⑥后视偏差⑦幸存者偏差二基本归因偏向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内在倾向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
简言之,是指个人归因多于或强于情境归因的现象。
例如,某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人们对他的看法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仿佛他原来具有的许多领导者的优秀品质一夜之间离他而去。
事实上他还是他,只不过他的社会角色的变化使他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看来,将一个人的实际品质与他所处的环境条件使他产生的行为区别开来确非易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人们产生了基本归因偏向呢?对此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强调行为的个人因素而忽视情境因素,是因为个人的内在因素比情境因素更突出,更显眼,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将活动结果归因于活动者个人的特质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自然的、习惯性的认识倾向;另一种解释认为,人们倾向于作出个人归因,是由于社会对该种归因的鼓励和赞许的态度使然。
归因中的偏误
归因中的偏误(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罗斯(Ross 1977)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Actor-observer bias):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运用基本归因错误能使一个人高估其他人的知识。
罗斯等人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在研究中把学生两两分成一组,一问一答。
一个是发问者,一个是回答者。
实验中让发问者自编10个题目(很有挑战性但不是不可回答),向被问者发问,尽量难倒对方,最后让双方评估自己和对方的知识。
研究表明,当发问者所编的问题很难时,被问者会高估发问者的知识,被问者认为与自己相比,对方的知识很丰富。
显然,在研究中被问者注重外在的行为而忽略情境,便产生基本归因错误。
被问者以为发问者有丰富的知识,认为他们知道这些难题的答案。
但实际上他们忽略了情境里的人为因素,即发问者可以编造任何他自己喜欢的问题。
他们未必知道问题的答案,即使如此,发问者还是让被问者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评价。
表2-8:对自己与他人知识的评价评定内容评分人发问者知识被问人知识发问者53.5 50.6被问者66.8 41.3(分数的范围为0—100分)(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
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
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
再社会化:是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3。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4。
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
5。
角色偏差: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6.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7.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8.假相倚沟通:就是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按自己的意愿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9。
彼此相倚沟通:指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10.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11.继续社会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个体需要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12。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态度。
13.侵犯: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14.反应性相倚沟通:指沟通双方都已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的行动依据,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按照原计划沟通15.中心特性:在印象形成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
二、论述题1。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对人性的理解2.试以实例分析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的关系理想角色,也叫期望角色,是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如做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
理想角色属于社会观念的形态.领悟角色,是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归因与决策一、归因及其理论(一)归因的概念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通过归因人们能预测、评价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
人们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
(二)归因的理论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1)理论要点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
归因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外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
(2)评价海德的归因理论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但他未能对这两点作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说明。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
(1)了解行动意图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
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与行动意图有关的行为后果,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人格特质。
(2)推断个性本质从行动者意图推断其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①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
“社会赞许”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
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
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
琼斯和戴维斯(1965)认为,知觉者从观察他 人的外部行为开始,然后评价行为者的知识 和能力,进而推论行为者的意图。
(三)B·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式
稳定原因,是指导致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因 素,如行为者的能力、人格、工作的难度、职 业要求等等。
不稳定原因,指导致行为的较易变化的各种因 素,如行为者的情绪、努力程度、机遇和多变 的环境条件等等。
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 稳定原因,是指导致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因素,如行为者的能力、人格、工作的难度、职业要求等等。
即行为原因能否为行为者个人所控制。 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时出现的偏差。
内部原因: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区别性;
凯利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逻辑分析模式,但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
情绪、心境、动机、能力、努力等 ) (一)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
(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 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 认知性偏差(非动机性偏差) (一)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 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时出现的偏差。 琼斯和戴维斯(1965)认为,知觉者从观察他人的外部行为开始,然后评价行为者的知识和能力,进而推论行为者的意图。 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
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
区别性 低 高 高
行为信息
一贯性 一致性
高
低
高
高
低
低
归因类型
人 刺激物 情境
凯利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 了一个归因过程的逻辑分析模式, 但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 性。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
归因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摘要一提到归因理论,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可以说在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中我们就已经接触过了。
可是,那时候我们对归因的理解是非常的肤浅的。
并且,我们那时候所接触的各种事物以及自身的社会生活经历所决定的意识,让我们无法真正意义上对归因有一个很好很系统的了解。
本文主要对各种归因理论的介绍以及归因理论在几种常见管理中的应用来说明归因理论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以更好的指导我们做事情的方法,对事物进行更好解释,从而更好的指导工作。
关键字归因理论归因归因的概念其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作出解释,人们力求通过对这种因果关系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
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和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归因理论的概念所谓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归因理论的发展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来的,由此海德在西文社会心理学界被称为现代社会知觉和归因理论的奠基人。
海德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光是心理学家,都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周围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
海德还区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
他认为行为观察者对因果关系进行朴素分析时,试图评估这些因素的作用,而且对行为的归因和对行为的预测两者密切相关。
海德的归因理论开创了归因问题的先河,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影响深远。
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
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凯利(Kelley,1967)的理论具有结构性和系统,更具有说服力。
决策认知偏差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收稿日期:2008-07-10作者简介:周菲(1954-),女,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决策认知偏差的类型(一)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是指决策者的归因由于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脱离逻辑的偏向,主要表现为:(1)基本归因偏差。
这种偏差表现为决策者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J・捷里和J・格林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决策者头脑中有一种信念,即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动结果负责,因此往往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行动结果,从而忽视了外因对行动结果的影响。
这种对个体和个体行为的过度关注可以导致决策将行为的结果归因于个性因素,如能力、特质和动机等。
(2)行为者-观察者归因偏差。
决策者往往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内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
如果决策者是行动者,将更加强调情境的作用,如果决策者是观察者,将更加强调行动者的特点。
行动者一般比较清楚影响他们行为的各方面的环境条件,深感条件的约束力,而对自己的主观缺点往往认识不足。
反之,观察者站在行动之外,他往往认为行动是行动者个人的事,因而成败也应该主要由行动者个人负责,从而习惯于把成败归因于行动者个人。
(3)自我中心偏差。
自我中心偏差包括自我服务偏向与自我损害偏向。
自我服务偏向是指决策者把决策的积极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智力、学识水平等,如某一决策成功是因为我个人的判断能力高于他人,而把决策的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
自我损害的偏向则表明,决策者在面对一项风险决策任务难以拍板决断时,则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行,适应力下降或认为自己智商较低,于是就更加紧张,更加难以决断。
也就是说,正性的行为进行个性紧因,负性的行为进行情境紧因。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决策者的自我防卫能力,或是决策者为了加强其控制客观世界的自我感觉,从而造成对决策信息的曲解。
(二)直觉偏差。
当决策者面临一个风险性或复杂性较高的决策任务时,通常会依据自己的直觉或一些常识来进行决策。
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觉决策可以获得“满意解”,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产生决策的系统认知偏差。
福建工程学院组织行为学考试要点
一名词解释:1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和活动过程及活动系统。
2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此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并具有核心意义的个人心理特征。
3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
4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5能力是指一个人要想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完成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特殊能力的组合,叫做才能。
6需要是指人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7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也称为内驱力.8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促使某种思想,愿望和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将激励用于管理,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9态度是指主体对某一对象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10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1群体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成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人群结合体。
12从众是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及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
13冲突(conflict):冲突为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开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所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不一致)。
14沟通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15权力是指个人或群体(A)影响或控制其它个人或群体(B)行为的能力。
16领导是指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17沟通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18挫折理论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9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
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归因分歧是常见于行为实施者与观察者之间的一种归因偏差,即对于同一行为,实施行为的人与旁观者所作的归因是不同的、有分歧的。
研究表明,实施行为的人往往强调情境的作用,对自己的行为多强调外部原因,作外归因。
而旁观者常常强调并高估实施行为的人自身的、内在的因素。
比如学员甲向学员乙借了一条香烟,说好一月后偿还。
但一月后未如期偿还。
学员甲则会强调最近太忙,没时间等外部原因。
而学员乙则更可能认为是学员甲生性如此,需时积极,不用则忘,甚至是个私心重,有借不愿还的人。
形成这种偏差主要是双方所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旁观者往往站在一个理想的角度,从常规的逻辑出发。
如认为人就要说到做到,借东西就应该如期偿还,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等,一旦发现不合常规,就归因于行为实施者的个人因素。
而实施行为的人则更多地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强调实际行为的特殊情境。
如借东西未还是因为太忙,没时间,朋友没及时帮忙是因为有急事走不开等等。
可见,归因的分歧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个因素。
人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努力等。
但对失败等则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考试没考好,常见的归因是题目太难,时间太紧,或打分太严。
但观察者却往往从行为者自身去寻找行为的原因,进行内归因。
如,你病得很厉害,可是却发现给你看病的医生显得很冷漠。
实际上,你恰恰忽略了医生的职业特点,即每天他都在接触大量病人,对各种各样的痛苦已经习以为常,而且他的责任在于准确地作出诊断,并不是对你的病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