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刘玉哲1140500155
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本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西奥多〃舒尔茨于1960年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与英国战后经济的缓慢复苏进行对比,舒尔茨分析认为,德、日两国的迅速复苏是因为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教育促进生产力和健康的身体,进行教育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
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并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在不断完善,但是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我们还是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见解:
1、应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物质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而忽略了人对物质的价值的使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能更高效的使用物质。舒尔茨对1929-1957
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
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
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
回报率很高。所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更能促进经济的
快速复苏或发展。
2、应该注重人的素质,更多培养高素质、高教育程度的社会群体。
对一个社会来说,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意味着较高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与较高的公民素质。关于德、日两国的经济复苏,舒尔茨认为战争虽然破坏了两国的物质
基础,但没有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其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与美国经济科技的迅
速发展,正是因为德、日、美三国在战后仍重视教育,储备了充裕的人力资本,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高技术
水平和高效益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培养高素质、高教育程度的社会群
体。
关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站着社会的立场上考虑了人力资本对社会
经济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从微观角度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阐述。对企业来说,对员工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并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企业的凝聚力。通过对员工的教育投资(如考察,学习等),使员工在被投资后能够提高劳动效益,增加劳动产出,从而达到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文献资料:
《人力资本投资》(演讲稿)作者:西奥多〃舒尔茨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作者:郭利华,贾利军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作者:张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