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 第12章 儿童少年伤害与暴力

合集下载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少笔记绪论1、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年的青年,年龄0~25岁2、儿少卫生学的重点对象:中小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向学龄前儿童和大学生群体延伸。

3、儿少卫生不同于其他卫生的三大特点:正在旺盛生长发育;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4、儿少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1、生长(growth):包含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

前者指细胞、组织、器官在数量、大小、重量上的增加;后者则主要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成分变化。

2、发育(development):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身、心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属质变。

3、成熟(maturity):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里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4、研究儿少生长发育的目的:①用生长发育水平反映儿少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监测其变动情况, 反映发育规律;②根据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探究各种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③各种学校卫生标准的制定、学校卫生监督、学校卫生政策,都需要儿少生长发育数据作依据;5、体重=体脂肪+瘦体重(去脂体重)6、【生长发育可塑性】: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环境(包括积极的、消极的内外环境)变化和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

7、体格发育指标(一)、三类指标1)纵向生长:身高、坐高、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2)横向生长:围长:胸围、头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径长:肩宽、骨盆宽、胸廓前后径、左右径…3)量的生长:体重、体液量、体脂肪、瘦体重…4)体格发育派生指标:又称体质指数。

生长发育最常用指标:身高、胸围、体重若干重要指标的生物学含义身高: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

体重:人体各部分组织重量之和。

儿童少年卫生学大题总结

儿童少年卫生学大题总结

第二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概述1. 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阶段性: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发育任务连续性:生长轨迹现象追赶性生长(2)生长发育程序性与时间性的协调程序性:运动能力发育程序性——头尾发展律、近侧发展律线性生长规律——青春期前身体的线性生长也遵循头尾发展律,2月龄胎儿头:躯干为1:1,出生时1:4,成人时1:8;2个生长突增高峰个体差异性(3)生长发育不同步性与多样性的平衡不同组织器官的不同步性——斯卡蒙生长模式+子宫型生长模式多样性(4)生长发育的高度可塑性2. 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的生长模式(1)斯卡蒙生长模式:人体器官、系统的生长曲线可分为一般型、淋巴系统型、神经系统型和生殖系统型,称之为斯卡蒙生长模式(Scammon's growth pattern)①一般型:各种体格发育指标,呼吸、消化、排泄、骨骼肌肉等系统,主动脉、肺动脉、脾、血量等的发育特征,都表现为婴幼儿期增长快,学龄前、学龄期增长平稳,青春期增长又加快,青春后期生长逐步停止的发育模式。

②淋巴系统型:淋巴结、胸腺、扁桃体等淋巴器官儿童期生长很快,青春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衰退,成年时仅相当于高峰时的一半。

③神经系统型:中枢神经系统,视、听觉器官、颅骨等仅有一个生长突增期:从出生前直至学龄前期生长迅速,6岁左右成熟度达90%左右。

④生殖系统型:除子宫外的生殖器官,青春期前几乎呈停滞状态,青春期一开始迅速加快。

(2)子宫型生长模式:斯卡蒙生长模式为从宏观上认识生长特征提供了简洁的模型。

随后,人们还发现子宫、肾上腺等器官不同于上述生长模式,其在出生时较大,其后迅速变小,青春期开始前才恢复到出生时的大小,其后迅速增大。

3. 简述追赶性生长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1)积极意义:因疾病、宫内生长迟缓、早产、出生后营养不良或其他因素可引起儿童生长迟缓,还可能导致脑发育的受损,增加童年期疾病如肺炎、腹泻的风险,并且随着体重的Z 值减少死亡率会上升。

儿童少年卫生学 - 第八版-复习资料

儿童少年卫生学 - 第八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言一、1. 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对象:0-24岁儿童青少年。

研究的重点人群:中小学生群体(7-18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2. 各阶段年龄范围界定A胎儿期:受精卵-孕40周,孕早期(孕0-13周)、孕中期(孕14-27周,身长)、孕晚期(孕28周至出生,体重)B婴儿期:0-1 岁,身长可增加25cm(为胎儿期的一半),一岁时身高约为75cm(为出生时的1.5倍);体重增加6kg(为胎儿期的2倍),一岁时体重约为9kg(为出生时的3倍)C幼儿期:1-3 岁,2岁时身高达成人的一半,体重是出生时4倍D学龄前期:3-6 岁E学龄期:6-11/12 岁F青春期:约10-19岁,女比男早1-2 年G青年期:约15-24岁二、儿童少年生物和社会特性三大特征::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②接受学校教育的塑造;③明显社会脆弱性和健康易损性。

三、儿童享有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包括受保护权、参与权)四、儿少卫生学的学科研究内容1.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2. 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3. 儿童少年卫生服务4.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技术和方法五、重要理论:三级预防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生态健康观、生命周期理论第二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概述一、生长发育概念1.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包含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

——量变。

2.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身”(体格、体力)、“心”(心理、情绪、行为等)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

——质变。

3.成熟: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的能力。

成熟度:专指某一特定生长发育指标当时达到的发育水平占成人水平的百分比。

生长长期趋势:是指19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全面出现的儿童少年群体身材一代比一代长得高、性发育提前、成年身高逐步增长的趋势,是近150年来人类生物学领域最突出的现象。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03010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45学分:2.5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建议教材: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

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二)、学时安排:2(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儿童少年卫生学、生长发育。

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少儿少年卫生学》5 年制本科课程教课纲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0303010课程名称:少儿少年卫生学英文名称: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45学分:合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合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建议教材:课程简介:少儿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间的少儿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面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互相关系,以保护和促使少儿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少儿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

包含身、心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一样的重视点;③心理卫生充足反应的有关少儿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改革等的有关研究所获得的重要进展;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良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察的内容和方法。

关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课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固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余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亲密的联系;②熟习自己领域的特色和需求,灵巧运用各样知识技术;③熟习法法例,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经过本课程的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本教课大纲领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培育学生剖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在少儿少年卫生方面拥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二、教课内容与要求教课内容与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少儿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色,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术和方法。

(二)、学时安排:2(三)、教课内容:1.要点词:少儿少年卫生学、生长发育。

2.主要教课内容:少儿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少儿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术和方法。

很全面的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总结

很全面的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总结

儿童少年卫生学绪论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andadolescenthealth):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少卫生学的目的:研究正在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健康.目标:保护、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3、儿少卫生学发展特征: ⑴高度重视主要服务对象中小学生三大特点: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②在学校接受教育;③集体生活。

⑵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常见病和伤害防治,还考虑其心理-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和实际需求. ⑶核心任务是针对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过渡性特点和特殊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医疗服务。

4、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中小学群体(7—18 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

年龄范围:0~25 岁,即出生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内容1、生长发育:2、疾病防治:3、心理卫生4、学校健康教育:5、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三、警惕“现代文明”对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带来的负面影响1、儿童耐力素质停滞或下降耐力:表现在肌肉静止性耐力和速度耐力两方面其中: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跑等指标出现负增长2、学生营养状况的“双峰现象”肥胖(obesity) :1985年肥胖的检出率约为0。

2%和0。

1%,超重率1%-2%1995年肥胖检出率男6%—8%,女4%-6%; 2000年前后,超重+肥胖:男孩:7-9岁:25。

4%,10—12岁:25.5%;女孩:7-9岁:17。

0%,10-12岁:14.3%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营养素摄入不平衡,以及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造成。

3、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居高不下传染病已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控制或消灭,但近视、龋齿、脊柱侧弯等与现代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却是有增无减,有些甚至还在上升。

儿少教学大纲(第七版)

儿少教学大纲(第七版)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授课专业:预防医学总学时数:45(理论课30h,实验课15h)学分:2.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为预防系学生所必修。

它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提出相应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以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水平。

本课程通过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讨论、以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预防医学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绪言(0.5h)了解儿少卫生学的定义、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熟悉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其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1.5h)~第二章儿童少年身体发育(1 h)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机体各方面的发育变化。

学习要求:第一章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第一节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熟悉生长发育的指标体系第二节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程序性和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的协调第三节了解生长发育理论观及其研究进展第二章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第一节掌握体格发育的阶段变化、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熟悉身体比例变化;了解体型发育第二节熟悉功能、体质与运动能力发育;第三节熟悉体成分的性别变化差异第四节了解儿童少年脑发育第三章儿童少年心理行为的发展(2h)学习目的:通过学习1.掌握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的主要概念。

2.熟悉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3.了解与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相关的基本理论。

学习要求第一节掌握儿童少年认知能力包含的主要方面、儿童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熟悉儿童少年注意力及记忆力发展的规律;了解想象力的发展。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绪论1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目的——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维护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年龄:0~25岁。

重点:中小学生,占全国总人口1/3以上。

儿少卫生学与临床儿科的异同:——共同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不同点: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0-25 岁,,重点人群7-18岁;研究内容:着重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与儿童身心发育潜能的发挥临床儿科:研究对象出生-14岁(18)以前研究内容:着重于个体儿童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儿少卫生学与儿童保健学的异同——共同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不同点: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对象:0-25 岁,重点人群:7-18岁儿童保健学:研究对象:0-14岁的儿童,重点人群:7岁以下7岁为界,7岁前妇幼和儿童保健,7岁以后学校4、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1)身体发育:由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共同构成。

2)心理发育:涵盖认知、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也包括气质、个性、性格、行为等非智力因素。

3) 影响因素: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环境污染、疾病、家庭因素、人际关系等。

4)营养与体育锻炼:是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

(2)疾病预防1)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断和防治近视、龋齿、沙眼、贫血、脊柱弯曲异常、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小孩少年卫生学》教课纲领长治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二O一二年九月《小孩少年卫生学》教课纲领《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课程编号:课程种类:选修总学时: 18 学时合用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简介:小孩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使小孩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经过本门课程教课,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包含生长发育规律、影响要素以及童年期和青春期小孩心理卫生等)、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课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小孩的健康情况监测及常有病的预防等内容,为未来解决小孩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实质问题确立必需的基础。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s that special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which focuses on the health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inorder to protect and promote and maintain health and prevent disease, disability.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growth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ich includes the rules of growth, effects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introduces the mental health, the health surveillance and disease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health, the hygiene of education process,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fatigue, the hygiene of school architecture and equipments,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ng schools, the school health supervision. Those theories are the important base for resolve the question in the child health andschool hygiene work.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小孩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期末考试题集(完整版)

儿童少年卫生-期末考试题集(完整版)

儿童少年卫生学习题集绪论一、填空题1、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重点对象是。

二、单选题1、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法规和重要指导依据是A、《学校卫生工作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E、《义务教育法》2、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A、0~18岁B、0~20岁C、0~23岁D、0~25岁E、0~28岁三、多选题1、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B、身体测量C、生理生化功能的检测D、人体诊察E、体力测试2、与儿少卫生学有密切联系的学科A、营养卫生学B、心理学C、人类工效学D、行为学E、建筑学3、儿少卫生学的两大基础学科为A、流行病学B、教育学C、社会医学D、体质人类学E、卫生统计学4、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群体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E、青年期5、儿少卫生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A、心理卫生B、教育过程卫生C、疾病防治D、生长发育E、学校建筑设备卫生四、名词解释1、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五、简答题1、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与哪些学科有关系?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研究目的是什么?3、在儿少卫生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哪些特点?4、儿少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和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中小学生群体四、名词解释1、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为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1、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与哪些学科有关系? 答:儿少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心理卫生;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等。

与之相关的学科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的其他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临床、基础、康复等医学,以及非医学领域的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建筑学等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研究目的是什么?答: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精品文档儿童少年卫生学(下划线为本科期末重点) 绪论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7-18岁)。

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1、正在旺盛生长发育2、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3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童年期及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教育过程卫生;残疾儿童卫生。

第一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程序和时间性的协调4、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的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是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个体的生长轨迹与遗传、疾病等因素有关。

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追赶型生长的意义:积极:为那些生长发育受障碍的儿童提供了赶上正常的机会。

消极:体重过快的赶上生长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疾病相关联。

关键生长期critical period: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一旦不能抓紧时间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

哈医大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

哈医大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

儿童少年卫生学(本科期末)绪论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7-18岁)。

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1、正在旺盛生长发育2、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3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童年期及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教育过程卫生;残疾儿童卫生。

第一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程序和时间性的协调4、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的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是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个体的生长轨迹与遗传、疾病等因素有关。

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追赶型生长的意义:积极:为那些生长发育受障碍的儿童提供了赶上正常的机会。

消极:体重过快的赶上生长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疾病相关联。

关键生长期critical period: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一旦不能抓紧时间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

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

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

名词解释生长:指身体各部分以及全身在大小长短和重量上的增长以及身体化学成分的变化,既生长包含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

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

生长轨迹现象: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追赶现象: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因素排除,机体表现为向着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近视:指眼睛辨认远方目标视觉能力低于正常,既在不使用调节功能状态下,远处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感光层前方聚焦。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照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为。

伤害:是由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性事件和心理行为因素等导致个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损伤残疾或死亡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意外伤害,故意伤害)儿童虐待:指因成年人未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蓄意或非蓄意的对儿童施加各种身心虐待忽视和剥削的行为,是对后者健康尊严生存和发展造成的一类伤害总称。

校园暴力:暴力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剥夺的一类行为,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或上下学途中以及其他与学校活动相关的暴力行为。

青春期性早熟一般指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来月经初潮者,性早熟一般又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第二性征是指进入青春期后,男女之间出现的除生殖器官以外,在性别上的外在差异。

缺铁性贫血:由不同程度缺铁引起的以小细胞,血红蛋白底下为特征的一类贫血症状。

垂体性侏儒症:因脑腺垂体合成分泌生长素不足,或靶细胞受体缺陷,使生长素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造成体格生长障碍。

甲状腺功能低下:呆小症起因于甲状腺素合成不足或甲状腺对促甲状腺素无反应,或靶组织缺乏甲状腺受体,引起智力体格发育障碍。

真性性早熟:指发育年龄明显早于正常阈值,而导致性器官,第二性征等一系列性发育提前的现象。

儿童少年卫生学-培训(稿)

儿童少年卫生学-培训(稿)
2023
儿童少年卫生学-培训(稿)
contents
目录
• 培训目标与内容 •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意义和任务 •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心理卫生 • 儿童少年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 学校卫生工作与儿童少年健康促进 • 儿童少年伤害预防与急救 • 儿童少年疾病监测与控制
01
培训目标与内容
培训目标
了解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 规律,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
成长提供保障。
学校卫生工作与健康促进的结合点
02
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体育教育、营养教育等方面的结合

学校卫生工作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性
03
学校卫生工作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有利于预
防和控制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06
儿童少年伤害预防与急救
儿童少年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
01
伤害类型多样化
儿童少年健康促进的概念
通过全面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 应的健康发展。
儿童少年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健康的儿童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和家庭的财富,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是社会 发展的基础。
学校卫生工作与健康促进的结合
学校卫生工作与健康促进的关联性
01
学校卫生工作是儿童少年健康促进的重要环节,为学生的健康
儿童少年健康 促进
包括健康促进的概念、 理论和方法,以及针对 儿童少年的健康促进活 动和项目的设计、实施 和管理。
培训对象与要求
对象
儿童少年卫生学相关专业人员,以及从事儿童少年卫生保健 工作的医护人员、教师和家长等。
要求
培训内容要全面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 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求学员要 认真学习,积极参加讨论和实践活动,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 目的。

儿少卫生学重点

儿少卫生学重点

第一章绪言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维护和促进儿童少年健康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对象儿童少年卫生学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是0~24岁儿童少年,儿童少年卫生学关注从出生前到大学年龄阶段的群体和个体,研究重点人群是中小学生群体*一、儿童少年年龄范围的界定胎儿期(fetal period):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孕40周胎儿娩出为胎儿期婴儿期(infant period):出生后第一年为婴儿期,其中出生后28天内是新生儿期幼儿期(toddle period):出生后的第2、第3年学龄前期(preschool period):3~6岁学龄期(school-age period):6~11/12岁,相当于小学阶段青春期(adolescence):从青春发育开始到生长基本成熟的阶段青年期(youth):15~24岁年龄阶段二、*儿童少年生物和社会特征1.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2.接受学校教育的塑造3.具有社会脆弱性与健康易损性三、*儿童少年生存与发展权利1.生存权2.发展权3.受保护权4.参与权其中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可归纳到发展权中第二节儿童少年卫生学学科体系一、研究内容*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4各方面: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2.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3.儿童少年卫生服务4.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技术和方法二、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三级预防理论的区分○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免疫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预防接种○2二级预防“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可采用普查、筛查、定期健康检查等手段来实现二级预防○3三级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可以防治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生态健康观(p9)○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种因素,保护与促进人类健康,要从人们的生活环境、行为、精神和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努力概念的内涵是指医学所具有的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其外延则是指同时具有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生命现象(包括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卫生服务行为(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和医学结果(包括效果评价)○2生态健康观该理论认为,健康的决定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卫生服务因素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3生命周期理论按照年代和时间顺序,将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从孕前、产前或围生期、儿童早期、学龄期、青春期直至下一代的顺序列出图谱第三节儿童少年卫生学学科发展△三、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p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为儿童少年提供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学校卫生条例》明确界定了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规定了各级卫生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技术单位、学校的职权和责任。

复旦儿童少年卫生学课件13儿童青少年伤害与暴力

复旦儿童少年卫生学课件13儿童青少年伤害与暴力
儿童青少年伤害与暴力
青少年伤害与暴力-概述
• 定义(P194):是由各种物理性、化学性 、生物性事件和心理行为因素导致个体发 生暂时性或永久性损失、残疾或死亡的一 类疾病的总称。
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点
美国:交通、他杀、自杀、溺水、火灾 中国:跌落、溺水、自杀 男孩意外伤害死亡率高于女孩 高发场所:家庭、幼儿园、学校
定义:指个体在意识清醒情况下而非被迫以伤害方式结束 自己生命的行为。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
分类: 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有结束生命的想法,但未付诸
实施; 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采取行动,但因方式不当或
中途被救活而未成功; 自杀死亡(completed suicide),有自杀意图并采取行动而最
自杀流行现状与特征
表现:意念--计划--行动 分组: ① 既无意念和计划,也无行动; ② 有意念或(和)计划但未付诸行动; ③ 无自杀意念或(和)计划但有行动; ④ 有自杀意念和计划且付诸行动。 表现规律: ① 伴随年龄增长检出率上升; ② 检出率与心理-情绪障碍的聚集密切关联; ③ 男女生在自杀行为的发生和起因伤都存在显著差异。
终导致死亡,其死亡有鲜明的“自我施与性”
自伤
广义:泛指自杀、企图自杀以及以任何方式伤害自己身心 健康的行为。
侠义:专指刻意的、直接的造成对身体的伤害,目的并非 想造成死亡结果,又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分为五类:
高致命性;上吊、开枪、高处跳下、服农药等; 低致命性;过量服药、注射兴奋剂、切割伤、烧烫伤; 组织损伤;烧伤、抓伤、咬伤、烫伤等; 无肉眼可见损伤;过度运动、绝食、拒绝治疗等; 有潜在危害的自伤:故意酗酒、过量吸烟、自我封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义和标准 Definition & Criterion
伤害的分类(Classify of Injury)
伤害Injury
故意伤害 Intentional injury
意外伤害 Unintentional injury
自杀与自伤 Suicide & Self-inflicted injury
暴露于烟、火和火焰下 接触热和烫的物质 接触有毒的动物和植物 暴露于自然力量下 有毒物质的意外中毒及暴露于该物质下
ICD英文名称 Falls Exposure to inanimate mechanical forces Exposure to animate mechanical forces Accidental drowning and submersion Other accidental threats to breathing Exposure to electric current, radiation and extreme ambient air
意外伤害:是指无目的或无意造成的伤害,如车祸、溺水、 跌落、烧烫伤、切割等。
标准 criterion
伤害必须到医疗部门诊断或活动受限1天。 ---1986年美国国家统计中心
①因明显的伤害原因导致的死亡; ②医疗机构就诊,诊断为某种损伤; ③由家人、老师或同伴做紧急处置或看护; ④因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半日以上。
ICD编码 W00-W19 W20-W49 W50-W64 W65-W74 W75-W84
W85-W99
X00-X09 X10-X19 X20-X29 X30-X39 X40-X49
ICD中文名称 跌倒 暴露于无生命机械性力量下 暴露于有生命机械性力量下 意外淹溺和沉没 其他对呼吸的意外威胁
暴露于电流、辐射和极度环境气温及气压下
英国每年需要花费1亿英磅来治疗因意外受伤 和中毒的病人。
意外伤害--儿童的杀手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意外伤害成为我国1-14岁 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也是儿童致残的第一位原因。 我国每年约有16万0-14岁儿童死于伤害,约有64万 儿童因伤致残。儿童意外伤害已经超过四种常见儿童 疾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死亡的总和, 不仅导致儿童伤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儿童的 身心健康、正常发育和学习。
意外伤害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直接危害: ➢意外死亡 ➢意外伤残 ➢意外损伤
间接危害: ➢社会负担 ➢家庭幸福 ➢儿童身心的创伤 ➢生活能力的影响
美国1985年儿童意外伤害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 4100万人年,经济损失达83亿美元。
日本政府1990年用于儿童意外伤害的开支达 1.2多亿美元。
澳大利亚每年因受伤和中毒造成的经济损失占 国民收入的7%。
The physical damage that results when a human body is suddenly subjected to energy in amounts that exceed the threshold of physiological tolerance -- or else the result of lack of one or more vital elements, such as oxygen.
Accidental poisoning by and exposure to noxious substances
2.按原因分类:
•窒息 •淹溺 •交通事故 •中毒 •跌落伤 •烧烫伤 •触电
•砸伤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 泥石流、台风、雪崩、山 体滑坡等 •其他伤害:如烟花爆竹引 起的伤害、各种机/儿童少年卫生 学》考试大纲
单元
儿童少年健 康监测与常 见病预防
细目 学校常见病预防
要点 意外伤害
第一节 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ies)
一、意外伤害的定义和标准 二、意外伤害的分类 三、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四、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 五、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暴力与他杀 Violence & Homicide injury
定义(definition)
伤害(injury):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
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 成的组织损伤和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 此引起的心理损伤。
Haddon把意外伤害定义为: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所造成 的超出生理承受能力的损伤或由于缺氧造成的窒息,包括 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Exposure to smoke, fire and flames Contact with heat and hot substances Contact with venomous animals and plants Exposure to forces of nature
儿童少年伤害与暴力
injury and violenc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学习目标与要求
掌握伤害、意外伤害、暴力、虐待、忽视等基 本概念;
掌握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及其预防; 熟悉儿童少年伤害和暴力的影响因素; 了解儿童少年伤害、暴力、虐待的流行病学特
--- 1996年王声涌教授
二、意外伤害分类
Categories o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1.按ICD-10分类:
• 交通伤害 • 中毒 • 坠落/跌倒 • 医疗事故 • 烧烫伤
•溺水和窒息 •碰撞伤 •刀割/锐器伤 • 挤压伤 •电击伤等
表1 ICD-10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分类(部分)
3.按性质分类:
– 物理性:如烧伤、烫伤、触电、跌落伤等; – 化学性:如药物中毒、农药中毒、强酸、强碱、一氧化碳中毒等; – 生物性:如食物中毒、狗、蛇咬伤等。
4.按发生场所分类:
– 家庭伤害; – 托幼机构伤害; – 课余时间发生的伤害。
三、儿童意外伤害的危害与现状 Damages & Actua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