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文化园研学旅行
活化与传承——非遗研学旅行模式与意义解读
活化与传承——非遗研学旅行模式与意义解读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庆典、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器械、物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代表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们与自然和历史息息相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智慧的宝藏。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许多非遗文化逐渐面临着被遗忘和消亡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非遗研学旅行模式应运而生。
非遗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结合实践体验与知识分享的教育方式,在传承和活化非遗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非遗研学旅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参观、体验和学习非遗项目,让学生亲自感受和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
非遗研学旅行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生动且多元化的学习平台。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项目的背后故事,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并将这些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非遗研学旅行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方面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许多非遗项目是在特定的地域和社区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俗息息相关。
通过非遗研学旅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进一步认识到非遗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行动中。
同时,非遗研学旅行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非遗项目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和智慧,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受到启发,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非遗研学旅行也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融汇各种知识和技能。
非遗研学旅行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许多非遗项目都与当地的手工艺品、传统工艺和特色产品相结合,通过非遗研学旅行,可以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学生们的参与也可以帮助非遗项目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平衡,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非遗研学旅行模式在当前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研学旅行课程实例
研学旅行课程实例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和支持。
研学旅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体验实践的机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下面,我将以一次研学旅行课程为例,详细介绍研学旅行的内容和意义。
这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是浙江乌镇,乌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学生们在这次研学旅行中,将参观乌镇的各个历史遗迹,了解乌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在旅行的第一天,学生们参观了乌镇的古建筑群落。
他们亲自走进古老的房屋,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同时,学生们还通过参观乌镇的古运河和桥梁,了解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运用。
通过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们对于传统建筑和水利工程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天,学生们参观了乌镇的博物馆和博物馆。
博物馆展示了乌镇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品。
学生们通过观看展览和参与互动活动,了解了乌镇的传统手工艺和制作工艺。
他们还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些手工艺品,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通过这次参观,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动手实践和创造力。
第三天,学生们参观了乌镇的非遗传承项目。
他们亲眼目睹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剪纸、刺绣等。
学生们还有机会亲自学习和体验这些传统技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除了参观和体验,学生们还参加了一系列的团队合作活动。
例如,学生们分组进行了一次“乌镇寻宝”活动,他们需要根据线索,在乌镇的街巷中寻找指定的地点和物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增加了对乌镇的了解和记忆。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课程,学生们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乌镇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同时,学生们还提高了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推荐)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3篇汇总
学校研学旅行二日半课程实施方案注:除下列基本研学课程外,各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特点,对实施方案提出要求,我们可定向设计研学课程方案。
第一天◆“青春起航”中午12:00在指定地点集合,愉快的研学旅行活动开始了,下午16:00到达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我的营地我做主——整理自己的舒心小窝(时间:16:10—16:50)熟悉住宿环境,按照已经安排好的床铺入住非遗园学生营地,按照辅导员的要求,自己动手整理被褥,打扫床铺。
按照部队的军被要求折叠成规定的样子,并给与打分。
锻炼孩子的动手实践和自理自立能力。
◆雏燕展翅,入营仪式(时间:17:00—17:20)开营典礼,辅导员分组对接营队队员,大家一起为营队起个响亮的名字,升营旗,选旗手,选班长,安全培训等,宣读成长励志誓言。
◆多彩研学(中华巨型砖雕长廊)(时间:17:30—17:50)世界之最,高3米、长400米巨型砖雕《西游记》,让学生感受徽州砖雕的无穷魅力。
◆晚餐(时间:17:50—18:30)在欢声笑语中,营员之间加强了解与沟通,与辅导老师沟通策划第二天晚上篝火晚会的节目。
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徽梦水舞——文化与科学的完美融合(时间:18:30—19:00)观赏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视觉完美体验式大型演出—徽梦水舞,通过声、光、电、火、音乐、喷泉、多媒体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震撼力地展现盛世花篮、世纪跑泉、海鸥飞翔、孔雀开屏、喷火、气泡泉、和冷雾等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和震撼,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力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科技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就寝(时间:20:00—21:30)洗漱、洗涤自己的贴身衣物等。
洗漱后,与伙伴们一起酣然入睡。
可别忘了写下你的一天研学旅行的日记哦!第二天◆起床,整理内务(时间:7:00—7:30)◆早餐(时间:7:30—8:00)◆我的课堂在路上(时间:8:00—9:00)乘车前往研学旅行教育课程已确定的研学点,开始一天课程。
研学旅行调查报告(优秀10篇)
研学旅行调查报告(优秀10篇)曲阜研学旅行报告篇一我们的一年级期末考试考完了,于是我们小队组织赴崇文塔开展“感知千年国学文化,领略三秦非遗风光”的研学旅行活动。
因为我妈妈怀小宝宝了,所以让我哥哥带我去的,早上八点钟,我们在学校门口集合等车。
上车后郭子康发给我们一些我吃的,我们就吃了起来,一会儿就到崇文塔了,开始了我们的研学之旅。
我们先去了博物馆参观,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了崇文塔的由来,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院子里放的缸,讲解员阿姨问我们这个缸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但是没有人答对,讲解员阿姨只好公布答案,这个缸其实是用来盛灭火的水。
然后,我们又去了国学馆,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了老子、孔子的故事。
接着,我们去了秦腔馆,了解了秦腔的。
历史和艺术魅力,最后,我们还去了陕商文化馆,了解陕西商人的故事。
我们逛完博物馆,我们又去捏陶泥,我用陶泥捏了好几次还是没捏好,最后,是老师帮忙才弄好的。
捏完陶泥我们又去画马勺,老师对我们说,马勺是用来给马喂水的。
我们画完了马勺,又去学习,了腰鼓,老师教我们了四个八拍,开始是慢慢的,后来就变快了。
学习完了腰鼓,崇文塔研学之旅就这样结束了。
曲阜研学旅行报告篇二期盼已久的暑假到来了,随之学校组织的研学之旅也开始了。
这是我第一次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独自一个人出远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研学之旅。
第一天我们去了西安有名的海洋馆。
在那里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鱼儿和海豚、海狮、海象的表演。
我们还看了《驼铃传奇》秀,从《驼铃传奇》秀里我知道了那时人们追寻驼队丝绸之路的危险。
第二天,上午我们便去了半坡遗址,了解了半坡人的一些打猎工具,吃饭时用的罐子,一些美丽的花纹和半坡人怎样织布的过程。
下午我们制作了一种叫“埙”的乐器,我们在听老师讲时觉得很简单,可是当我们操作起来时就感觉很难。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说时容易,做时难。
第三天,上午我们去参观了梦寐以求的西北工业大学,老师还带我们做了一个飞机模型。
基于研学旅行课程中的非遗项目教学设计研究——以荆楚非遗传承院项目为例
[摘要]研学旅行课程是组织与实施整个研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课程直接影响到研学的实施效果。
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等方式,在调研了湖北省目前非遗项目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以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非遗项目为例,探讨其非遗项目的研学旅行课程教学设计,以期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课程;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4-0116-02基于研学旅行课程中的非遗项目教学设计研究①———以荆楚非遗传承院项目为例王斯斯,亓秀鋆(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湖北荆州434000)研学旅行活动是近年来推行的新的综合实践育人模式,是研究性学习和旅游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研学旅行课程在整个研学旅行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是检验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一、湖北省非遗项目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中小学德育指南》中明确指出:“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湖北省教育厅印发的《湖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指南(试行)》对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分类中指出:“通过参观考察历史文化遗迹、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博物馆、民族风情、美术馆、演绎影视城等而开发的旅行课程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俗性、文化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点,非遗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对保护和传承非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湖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营地)中,仅有少部分基地(营地)根据自身基地特点,涉及非遗类项目的研学旅行。
其中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是唯一一家以非遗类为主题的研学旅行省级基地。
从调研看,目前非遗类研学旅行课程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倾向于参观类的研学课程;一种是倾向于体验类的研学课程,或者两者相结合。
据传承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类的研学旅行课程还是比较受中小学生的欢迎。
传承非遗文化遗产研学活动的作文
传承非遗文化遗产研学活动的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传承非遗文化遗产研学活动的作文篇1标题:难忘的非遗文化之旅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的一次非常难忘的研学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目的是让我们亲身体验和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什么是非遗呢?简单来说就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比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戏曲、曲艺、杂技、民族民间游艺、手工技艺等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瑰宝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活动开始前,老师们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基本知识,让我们对非遗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就是实地考察的环节了,我们乘车前往位于附近的一个古镇。
一走进古镇,就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几百年前的世界。
小巷小路曲曲折折,高低错落的房屋鳞次栉比,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首先参观了一家制作木版年画的作坊。
老师娓娓道来木版年画的由来和制作过程,我们都被这种古老的民间手工艺术所吸引。
工匠师傅现场示范了刻版、上色、拓印等步骤,我们还亲自动手试着印制了自己的年画作品,虽然做工很粗糙,但是那种亲手创造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接下来我们前往一家制陶作坊。
陶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从陶器的造型到纹饰,都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和审美观。
工匠师傅手把手教我们和泥、打坯、拉坯、装饰等全过程。
看着自己亲手捏制的小陶罐渐渐成型,我感到无比兴奋。
虽然形状有些些扭曲,但这正是它与工业制品不同的可爱之处。
下一站我们领略了皮影戏这一神奇的民间艺术。
师傅先为我们讲解了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随后就现场表演了一出精彩的皮影剧目。
看着那些皮影人物在幕布上精湛的表演,我完全被深深吸引住了。
剧终时,师傅还特意教我们如何操作皮影人物,虽然很笨拙,但这份亲身体验让我终生难忘。
除此之外,我们还欣赏了布袋木偶戏、剪纸艺术、民间吹打乐等多种非遗项目。
无论是雕刻精湛的布袋木偶,还是别具匠心的剪纸作品,抑或是悦耳动听的民间音乐曲调,都让我大开眼界,对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研学旅行,让生活更精彩【八年级作文】
研学旅行,让生活更精彩【八年级作文】为了加强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今年暑假,学校开展了“研学旅行”的活动,带我们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因为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所以我就不假思索地报名了。
盼啊盼,这一天终于来了。
一大早,我就满心欢喜的拖着大包、背着小包去学校集合,和同学们一起坐上了前去旅行的大巴车,以为这一定会是个轻松有趣的旅行。
车子行了两三个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因为太过疲惫,所以我一下车就奔向了我一直向往的集体宿舍。
哇!蚊帐、枕头、床单全部都是天一般的蓝色,我陶醉于其中,心想,我们这次的旅行一定就像这蓝色的宿舍一样:“美丽”、“清新”。
可是,事实总是残忍的。
当我真正开始研学旅行的时候,本来亮丽的“蓝色”心情一下子变成了昏暗的“灰色”了,确切地说,应该是闪着亮光的“灰色”吧。
第一次当我们一下装有空调的车后,一股热浪就直袭过来,同学们的额角很快便渗出了汗珠,太阳如一团火球似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燃起了一把火,烧得我们喘不过来气来。
这时,有的同学就开始埋怨了,我也热得脸上通红,但是既然来了,就没有放弃的道理。
我们排好队准备进入渡江战役纪念馆,一进门就被眼前壮观的景象给惊呆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雕刻,把红军战士的各种神态刻画的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完美。
我们向前走着,又看到了一艘古船,虽说船身已经有所毁坏,但是依旧掩盖不了它的“雄风”,我好像看到了红军战士们正在划着这条船渡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行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徽派建筑群中,观看了文化与科学完美融合的奇妙景观,欣赏了世界之最的巨型砖雕《西游记》,聆听了非遗文化大讲堂,充分体验到了徽州建筑的工艺美和徽派文化的精华。
我们还观赏到中华古陶馆、古木雕馆和古砖雕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心中由然升起了一种为中国文化而感到骄傲的心情。
我不得不承认,这三天里,每一天都很累,每晚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宿舍,面对的都是一张张苦瓜脸,一个个叫苦连天的同学。
研学旅行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研学旅行作文【推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研学旅行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研学旅行作文1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啼鸣,啄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一轮崭新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破壳而出,这是一个明媚的春日。
我好不容易盼来了新学期的研学旅行。
我不像昔日那么贪睡,早早就醒了。
狼吞虎咽的用完早餐,就背着包奔向学校去集合。
心里面是按捺不住的快乐。
我们坐着大巴车,一路欢歌笑语。
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白鹿原。
白鹿原东南依山,三面环水,由风化黄土堆积成原。
导游老师告诉我们,白鹿原原名万寿山,因有白鹿出现,原上成了五谷的粮仓,即使遭遇干旱,只要能长出幼苗,就总会有收成。
曾有民谚流传:“白鹿原、长寿山,见苗收一半”。
于是此地得名“白鹿原”。
除了这个美丽的传说,也有史籍记载“新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
”,“平王东迁时,有白鹿游于此原,以是名。
”。
由此可见,遥远的27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关于白鹿原名称来历的历史了。
我们的队伍像一条长龙,慢慢的向原顶前进。
同学们一边走一边聊,我冲在最前面。
没多久,就有人累的气喘吁吁,快要跟不上了。
导游几次停下来喊着口号鼓励他们。
在半山腰一块稍平的地上,大家坐下来稍微休整了一下。
导游告诉我们,后面的一段山路会比较陡。
一听到爬陡坡,很多人一下子更蔫了。
我依旧兴奋地向前冲,从导游老师身边经过时,他一把抓住我的背包带,喘着气说:“小伙子,你行啊!”,他就被我这么半拖半拉的拽上了原顶。
呵呵,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在顶峰,我们以村民的角色进入“乡约立威”祠堂,跟着“族长”诵读了“蓝田吕氏乡约”,体验了旧社会家族聚会的宗法生活场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介于律法与宗法之间的成文乡约。
导游老师说,《吕氏乡约》是最早的传统家规,“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是它的精华所在,这千年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源远流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世代传承和创造的各种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以及庆典活动等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独特认识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地方开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研究活动。
这种活动以实地考察、学习探究为主要形式,通过走访传统工艺、参与民俗庆典、学习传统技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体验和感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热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研究活动,旨在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促进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活动内容1. 走访传统工艺技艺传承人走访传统工艺技艺传承人,学习传统工艺技艺,如陶艺、织锦、剪纸等,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过程,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材料选取和工具使用等。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并且了解传统手工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 参与民俗庆典活动参与民俗庆典活动,如传统节日、民俗游园会等,观赏传统表演、参与游戏娱乐等,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民俗庆典的意义和由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等,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形式,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二、活动意义1. 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2.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三、活动方法1. 实地考察、学习探究利用暑期、寒假等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探究,走访传统工艺技艺传承人,参与民俗庆典活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深入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和“研学旅行”融合的现状与对策
“非遗”和“研学旅行”融合的现状与对策“非遗”是指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包括各个地域、民族、行业的传统技艺、传统艺术、传统医药、传统体育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研学旅行”是指学生参与到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中,通过观察、思考和研究,完成一定目标的学习方式。
在当下,将“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教育和旅游的新趋势,但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将“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的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由于中国非遗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旅行社开始将“非遗”元素纳入研学旅行的内容中,使得学生在旅行中能够亲身接触、体验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刺绣工艺秘境、学习传统民乐技艺或者亲自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这样的融合既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又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目前的“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非遗项目和研学旅行目的地分布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的非遗无法真正得到传承和保护。
其次,一些非遗项目在研学旅行中缺乏深度和专业性,只停留在表面的体验和简单的制作过程,难以完全传达非遗技艺的精髓和内涵。
再者,一些学生和教育机构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仍然有限,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缺乏意识和行动。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非遗项目和研学旅行的支持力度,推动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
其次,研学旅行的行程安排需要更加注重深度和专业性,提供更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体验和活动。
此外,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和导游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在非遗项目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非遗与研学旅行的合作,建设非遗与研学旅行的联盟组织,集中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成立专门的教育团队,组织非遗与研学旅行的策划和实施,提供更专业和有质量的服务。
同时,在研学旅行中加入评估和总结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非遗的认识程度进行评估和反思,为后续的研学旅行提供经验和改进的方向。
赴合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研学活动总结4
赴合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研学活动总结梅山三小四年级2017年5月10日上午6时30分,我校300多名师生乘坐9辆大客车前往位于合肥长丰县岗集的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园。
9时车队准时抵达公园,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导游与各班老师的带领下步入园内参观游玩。
非遗园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别开生面的入营仪式,唱国歌,宣读成长励志宣言,喊出口号。
大家首先观看斗鸡、赛狗、赛马等民间娱乐项目。
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戏表演开始了,惊险的高空杂技、人熊跳绳、空中飞车等精彩表演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13时20分,大家来到观景台欣赏音乐喷泉,具有震撼力地展现盛世花篮、世纪跑泉、海鸥飞翔、孔雀开屏、喷火、气炮泉和冷雾等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音乐喷泉气势之恢宏,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盛宴,最后导游带领师生参观徽派建筑。
活动中,学生们行走在非遗园的徽派建筑群中,观看文化与科学完美融合的徽梦水舞,欣赏世界之最的巨型砖雕《西游记》,聆听非遗文化大讲堂,充分体验到徽州建筑的工艺美和徽文化的精华。
学生们还观赏到中华馆、古木雕馆和古砖雕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依托,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民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粉墙黛瓦马头墙,以及砖木石雕亭台楼榭等和谐组合,体现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师生们徜徉其中,眼前的建筑、美景让大家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第二课堂,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一天的参观游览,一饱眼福,(其中斗鸡和赛狗两项民间竞技活动是第一次看到)再次领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这里风景宜人,古遗迹、遗址以及寺庙等人文景观散落其间,景区内资源丰富,令人流连忘返。
非遗园打造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在有趣的活动中实现寓教于乐与文化传承和发扬。
遇见非遗,赓续传统——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研学一日行案例设计
97中华手工Chinese Handicraft2020年4月30日,大渡口区育才小学的孩子们参加了“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研学旅行。
在这里,孩子们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感受了民间工匠的匠人精神,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受益匪浅。
本次研学旅行目的地“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位于重庆市主城核心区南山壹华里,是重庆市首个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
一、资源介绍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占地约66 666平方米,拥有聚贤庄、木有枝、竹里馆、百草斋、布衣局、演武场等多个特色体验馆。
全国青少年将在此学习包括金工、板凳龙、糖画、生肖符、狮舞、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在内的60余门非遗课程,参与非遗体验。
二、活动总目标(一)文化基础目标:通过对舞狮、糖画、画纸扇等民间非遗课程的体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中华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荣。
(二)自主发展目标: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倾听,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精神;初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技艺,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社会参与目标:参与每一项技艺活动,让学生懂得民间艺人的辛苦,初步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合作意识,让孩子们懂得合作。
三、活动课时建议:课前(准备课)40分钟、课中(体验课)1天、课后(汇报课)40分钟。
一、活动目标(一)学生能提前收集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的资料,并与同伴们分享、交流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有初步认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技艺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一课 课前 认识“龙少年”四、实施要求和建议1.进行研学活动前,指导教师需查阅资料对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指导学生。
2.外出体验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隐患,指导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礼仪和生态保护知识的教育。
3.体验活动人员配备:每个班至少2名教师,2名导游,每一位教师或导游全程参与到管理过程中。
4.体验活动时间:8小时(8:30—16:30)Mee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 Tradition 遇见非遗,赓续传统——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研学一日行案例设计李霁 王雪(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孩子们在“龙少年非遗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时的合影。
非遗研学旅行作文
非遗研学旅行作文篇一《非遗研学之旅:探秘剪纸的奇妙世界》说到研学旅行,我参加过一次超有趣的非遗主题活动,就是探秘剪纸。
那天一大早,我们一群好奇宝宝就来到了一个老旧的胡同里,据说这里住着一位剪纸大师。
刚进门,就看到满屋子的剪纸作品,墙上、桌上到处都是。
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还有各种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那些线条流畅得就像神仙画的一样。
大师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但是眼睛特别有神。
她拿起一张红纸,那纸在她手里就像听话的小娃娃一样。
老奶奶说剪纸最关键的是构思,她拿着笔在纸上轻轻勾勒,就画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是一只仰着头的大公鸡,鸡冠子红红的。
然后她就拿起剪刀开始剪,只见剪刀在纸上游走,不一会儿,一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就出现在眼前了。
大公鸡的羽毛根根分明,眼睛好像还闪着光亮。
我们看入迷了,都想自己试试。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和纸,也学着老奶奶的样子先画。
可我画的歪歪扭扭,像个四不像。
拿起剪刀剪的时候,更是状况百出,不是剪歪了,就是把线条剪断了。
我旁边的小伙伴剪的像个不规则的团块,还说是自己独创的现代派剪纸呢,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老奶奶在旁边耐心地指导我们,告诉我们手要稳,剪刀的角度要对。
我按照她的方法又试了一次,这次还真剪出了一个勉强能看出是蝴蝶的东西,虽然跟老奶奶的比差远了,但我还是特别高兴。
这一天下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收获满满。
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剪纸背后,有着这么多的讲究和艺人的心血。
这次非遗研学之旅,让我真正见识到了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我想我会一直记着这个有趣的经历。
篇二《泥人之旅:捏出小世界》一次非遗研学旅行,让我走进了泥人的奇妙天地。
我们去到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院,那里摆放着各种各样已经做好的泥人作品。
有胖嘟嘟的小娃娃,还有神话中的各路神仙。
泥人们的表情特别生动,仿佛要跟你说话似的。
负责教我们捏泥人的老师傅一脸严肃,但是一碰到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有活力。
老师傅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泥人的原料,说是一种特殊的泥土,要经过反复地揉搓和晾晒。
中国非遗文化园研学旅行致家长的一封信
中国非遗文化园研学旅行致家长的一封信中国非遗文化园研学旅行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
我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和安徽省教育厅皖教基函【2014】11号文件,为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落到实处,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特启动和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
现将本次研学旅行两日课程实施方案告知如下:
1:我的课堂在路上
2:渡江战役纪念馆
3:非遗园入营仪式
4、午餐
5、中华竞技园——360度全景观看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欣赏精彩比赛。
6、“非遗"马戏城堡——观赏感受获国际大奖的马戏表演及其它精彩节目。
7、野外帐蓬自己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供一个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8:我们的结业典礼
9、再见合肥,再见研学旅行基地
中国非遗文化园研学旅行教育课程收费标准(单位:元)
加
中
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研学旅行教育课程回执。
研学游香云纱非遗文化园作文
研学游香云纱非遗文化园作文
哎呀,妈妈带我去了一个好特别的地方,那里有好多好多我没有见过的东西呢!妈妈说那是研学游,我们要去香云纱非遗文化园玩。
一走进那个园子,我就看到好多五颜六色的布匹挂在高高的架子上,像彩虹一样,好漂亮啊!我跑过去摸了摸,软软的,滑滑的,感觉像是摸到了云朵一样。
妈妈告诉我,这些布匹都是用香云纱做的,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接着,我们到了一个像教室一样的地方,里面坐了好多小朋友,还有一个老师阿姨。
她教我们怎么制作香云纱。
阿姨先给我们看了好多工具,有刷子、有桶子,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
然后,她拿出一块白色的布,告诉我们说,这就是做香云纱的原材料。
阿姨先是把布放进一个大桶子里,里面有好多泡泡,阿姨说那是药水,可以让布变得更好。
然后,她又用刷子在布上刷来刷去,好像是在给布洗澡一样。
我看着看着,觉得好有趣啊,也想去试试看。
可是妈妈说我还小,不能碰那些药水,会把手弄脏的。
后来,我们还去看了香云纱的成品,有衣服、有裙子,还有好多好多东西。
每一件都超级好看,我都想穿在身上试试看。
阿姨说,这些衣服都是手工做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觉得好厉害啊,那些人怎么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呢?
最后,我们还去吃了好多好吃的。
有甜甜的糖水,还有香香的糕点。
妈妈说,这些都是用香云纱做的,吃了也可以变得像香云纱一样美丽。
我听了哈哈大笑,觉得好开心啊!
这次研学游真的太好玩了,我学到了好多知识,还看到了好多好看的东西。
我希望以后还能再去香云纱非遗文化园玩,再去看看那些漂亮的布匹和衣服。
“非遗”和“研学旅行”融合的现状与对策
“非遗”和“研学旅行”融合的现状与对策“非遗”是指传承至今并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社会实践和物质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技术、社会价值。
研学旅行是指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体验等方式,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两者的特点各自独特,如何将“非遗”与研学旅行相融合,以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非遗”与研学旅行的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首先,目前“非遗”和研学旅行的结合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非遗”往往需要专业的指导和解释才能真正理解其文化内涵,而研学旅行往往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和体验,导致学生对于“非遗”知识理解不深入;另一方面,研学旅行以学科知识为重点,而“非遗”则注重的是文化传承和技艺展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导致研学旅行中难以真正融入“非遗”元素。
其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融合“非遗”和研学旅行。
首先,可以在研学旅行的策划过程中引入“非遗”元素,选取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作为参观和体验的重点内容。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者“非遗”传承人作为讲解员,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解说和指导,让学生对“非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可以将“非遗”融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非遗”文化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再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非遗”文化的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来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全社会都应该加强对“非遗”和研学旅行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措施,促进“非遗”与研学旅行的融合,比如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为学校和相关机构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与“非遗”传承机构的合作,共同策划研学旅行项目,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学生的研学旅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传统技艺类非遗研学旅行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传统技艺类非遗研学旅行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与路径传统技艺类非遗研学旅行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与路径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资源,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增强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然而,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与时代的变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面临失传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将非遗融入到劳动教育当中,尤其是在研学旅行中,产生了意义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技艺类非遗研学旅行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一、非遗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1.1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动手创造精神的教育形式,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非遗技艺传承当中,能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们通过亲自体验,了解和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对非遗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能够更好地传承这些传统技艺。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传统非遗技艺融入到劳动教育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能够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加以实践,不断推动非遗的发展与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他们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1.3 增进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非遗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使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价值,从而增进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
学生们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非遗技艺,还能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勤劳勇敢的品质,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非遗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2.1 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在开展非遗研学旅行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应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且能够与学生的年级和学科有机结合。
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非遗的知识和技艺。
2.2 设计多样化的研学活动在非遗研学旅行中,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研学活动,包括观摩非遗技艺表演、雕刻、织布、陶艺等实际操作。
非遗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非遗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非遗研学旅行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使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非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目标人群:本次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及对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公众人士。
三、活动地点选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所在地进行研学,例如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统村落、手工艺作坊、民间艺术表演团体等。
四、活动内容:1. 现场考察:组织参观非遗项目的实际运作场所,如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民间艺术的表演等。
2. 互动体验:安排学生参与非遗项目的实践活动,如亲手制作传统工艺品、学习民间舞蹈或音乐等。
3. 专题讲座:邀请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传承人进行主题分享,介绍非遗的历史背景、传承意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4. 文化交流:鼓励学生与当地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传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5. 成果展示: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可以是作品展示、表演或其他形式的呈现。
五、活动时间安排:建议选择一个适宜的季节,如春季或秋季,避开旅游高峰期,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和体验。
活动周期一般为3-5天,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和体验。
六、预算规划:根据活动的规模、人数、交通住宿等因素制定详细预算,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包括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确保每一位参与者的安全。
八、宣传推广: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非遗研学旅行的意义和内容,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和关注。
九、反馈评估:活动结束后,收集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改进方案。
总结:非遗研学旅行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它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认识到非遗的价值,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非遗文化园研学旅行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你们好!
201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省教育厅同时颁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其目的在于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因此研学旅行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2014年,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为深化研学旅行的开展成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扩大研学旅行的范围,规范研学旅行的课题设置,完善中小学生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重要的基地,也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基地,它位于合肥市北城卧龙山自然生态风景区,占地面积3500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园、省政府861重点项目、合肥市政府1346重点项目,并获省政府颁发的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陶行知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素质教育创新基地、安徽省旅游业十二五开局年十佳旅游项目、安徽省旅游业2012年度十佳旅游项目、安徽省文化企业100强等多项殊荣。
根据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我们经过专业的教育团队研发,吸取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并征求学校教师和学生意见,设计了从小学至高中研学旅行教育课程手册和教学用书,手册和教学用书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对各项教育课程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1.教育方式注重参与和体验。
通过非遗文化体验、生态体验、社会公德体验、集体生活体验、体能训练、手工制作、职业体验等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感悟中升华,在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
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2.教育内容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素质拓展。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认识自我,理解道德,懂得反思,懂得感恩和孝道,增进学生对
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素质拓展活动,
磨练学生意志,激发潜能,提高自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育课程设计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非遗园研学旅行活动参与体验方式多样,既有参观欣赏,又有手工制作;既有生活体验,又有心理疏导;既有研究
学习,又有素质拓展。
活动内容涉及面广,既有传统文化教育,又有生态教育;
既有社会公德教育,又有体能拓展训练。
让每个学生在这里都能找到自我,收获
快乐,增强能力,自我发展。
我们相信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乐园,每位学生都会感到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为每一位学生购买安全保险,实行全封闭式管理,配备专人对学生的吃住行学进行统一管理,并制定了《学生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办法》和《学生研学旅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从而使研学
旅行工作正常开展。
目前中国非遗文化园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已经试运行近一年,先后接待近百所学校几十万中小学生,受到广大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我们也真诚地欢迎
您的孩子参与!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安徽省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
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研学旅行教育课程回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