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是根本利益的对立与冲突。
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分析,同那种不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一遇到矛盾又把它当做敌我矛盾来处理的理论和实践严格区别开来了。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旨在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虽然消灭了剥削和压迫,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基本矛盾。
这些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理解和解决这些矛盾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个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劳动的社会化。
但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可能会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产生矛盾。
这种矛盾可以表现为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过剩或者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个基本矛盾是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强调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但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个体的权益。
个体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
个体的追求个人利益可能会损害集体利益,而过于追求集体利益可能会忽视个体权益。
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合理权衡个体和集体的利益,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个基本矛盾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个基本矛盾是平等和公正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但是由于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等因素的存在,平等和公正之间可能存在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第五个基本矛盾是专业化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事务,但是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可能会产生专业化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公民教育和职业培训,推动人民素质的提高。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 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 度,不断地得到解决。
(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 本任务
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
• 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政 治上制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56年10月23 日,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第一书记格 罗辞职 ,游行者推倒了市内的斯大林铸像,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 突。
• 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如何从理 论上正确加以总结和概括,正确认识 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是 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新任务和 新课题,也日益成为党中央和毛泽东 同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 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 次(扩大) 会议上作了《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对人 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了全面、 深入的论述。该文后经毛 泽东同志修改,于1957年6 月19日在《人民日报》公 开发表。
为何提出该报告?
• 1.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苏联领导人没有专门 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 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毛泽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 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 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 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 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补充:1. 试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是“始于毛,成于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始于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其思想成果主要有: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毛泽东提出要以“以苏为鉴”,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方面,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监督,健全法制,反对官僚主义,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强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等。
总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认真和富有开创性的探索。
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严重曲折和重大失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损失,但是,这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步。
这一探索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宝贵思想财富,为后来我们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宝贵经验。
二、成于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初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之所以说“成于邓”,理由有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最初源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初就是邓小平理论;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基本元素——民族化和当代化,源于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三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原创与传承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它们与旧社会织锦缎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它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须用强迫的及专政的方法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第三、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提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似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还没有完全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还客观存在,但将越来越少,而大量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在国家全局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经济方面,实行监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
政治方面,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方针;在科学文化艺术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决科学文化中的矛盾;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法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矛盾。
在对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真善美和假恶丑、乱子的二重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中,阐发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4.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提出的历史背景。
我们先看国内,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再加上一些干部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工作脱离群众,引发了部分群众的不满。
因此,大量人民内部矛盾日渐凸显出来,逐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再看国际上,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说是“秘密报告”,但由于保密措施没有做到位,美国中央情报局获取了“秘密报告”的文本,这成为西方政客攻击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力武器。
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里,斯大林那是革命领袖,是当时很多人的偶像,因此,对他的全盘否定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弥漫着动荡不安的气氛,相继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波匈事件对我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下,1956年秋冬,我国也出现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在一些农村、工厂、学校出现了“闹事”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的半年时间里,大约有1万多名工人罢工和1万多名学生罢课的情况发生。
一些省份如广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山西、河北、辽宁等省的农村出现了部分农民闹退社的风潮。
对政府批评的意见,对现实不满的言论,也多起来了。
面对这种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许多党员干部缺乏思想准备,也缺乏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的经验,甚至有一些干部认为“好人不闹事,闹事无好人”,“凡是与政府闹事的就是敌我矛盾”,把群众对政府的批评意见和少数闹事行为视为阶级斗争,试图用简单粗暴的办法进行压制。
对此,毛泽东说,“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对待人民内部问题动不动就想‘武力解决’,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坚决纠正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是根本利益的对立与冲突。
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分析,同那种不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一遇到矛盾又把它当做敌我矛盾来处理的理论和实践严格区别开来了。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是根本利益的对立与冲突。
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分析,同那种不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一遇到矛盾又把它当做敌我矛盾来处理的理论和实践严格区别开来了。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怎样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开创性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各种矛盾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1956年,毛泽东写了著名的著作《论十大关系》,在这篇文章中,他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十个重大关系的基本原则。
同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明确宣布,国内的主要矛盾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以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使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二、邓小平和江泽民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决策,他指出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这“四个现代化”,还要包括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等内容。
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他认为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
根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人民内部矛盾 内容 意义
正确对待少数人闹事。首先是不赞成闹事,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处理各种矛盾。如果工作做得不好,闹了事,那就应当把闹事的群众引向正确的道路,利用闹事来作为改善工作、教育干部和群众的一种手段,解决平日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把坏事变成好事。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基本内容是:
第一,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
第一个转变是国家政治职能由专政为主,转变为以民主为主,也就是由以处理敌我矛盾为主转变为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无产阶级政权就是对剥削者的专政和对广大人民的民主相结合。《正处》中又重申了这一观点。当时的情况是,民主与专政各自的范围、地位、结构、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专政的范围缩小了,民主的范围扩大了,应该用民主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应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鉴于矛盾的同一性讲的是矛盾双方的一致、和谐,矛盾的斗争性讲的是矛盾双方的分歧与对立,也鉴于和谐与不和谐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话语,这里我们可以把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类型分别称之为和谐式矛盾和不和谐式矛盾。展开来进一步说,所谓和谐式矛盾,就是矛盾双方关系比较协调的矛盾,就是矛盾双方对于双方的关系、自身的地位和状态都能接受的矛盾,是矛盾双方共识、共处、共赢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所谓不和谐式矛盾,就是矛盾双方都不能接受或有一方不能接受的、不能满意的矛盾,是矛盾双方分歧、对立占主导地位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毛泽东提出,现在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
今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2、毛泽东指出:“与私有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抗性矛盾相反,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但是,它又还很不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完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 、生产力: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包生产力:括劳动资料(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
2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生产关系: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
可分为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
马克思在1895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这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毛概习题第五章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深刻论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著作是( B )。
A.《实践论》B.《论十大关系》C.《矛盾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D )。
A.《论十大关系》B.《矛盾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3、邓小平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 D.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 A )。
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突出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5、我国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C )。
A.没有深刻的理解马恩的有关论述B.没有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C.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D.没有搞清楚中国的国情6、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D.坚持死项基本原则7、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更直接地体现于()。
A.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B.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C.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D.社会主义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分散管理8、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判断是( D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社会和谐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反对两极分化C.改革与开放D.发展生产力1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是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间的矛盾。
2.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 点。
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 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 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 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 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又相适 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 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 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此外,上层 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3、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途径和办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在人民 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具有“又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 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 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和平的、渐进的、非对抗性 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
1、关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认 识
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 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具体表 现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又很不 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也存在着薄弱环节。 发展阶段:目前中国还处于不打发的社会主义阶 段。
三、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
1、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 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 同性质的矛盾,并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 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 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 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要严格区分 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对于发展社会 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其中存在着许多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相互作用的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主要有两类:敌对矛盾和非敌对矛盾。
敌对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
它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的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动力。
敌对矛盾的解决,需要依靠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非敌对矛盾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同一阶级、同一社会集团内部的矛盾。
这类矛盾不会引发社会制度的根本动摇,但仍然需要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党内的矛盾、经济领域内部的矛盾等。
非敌对矛盾的解决,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法治建设等方式,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需要正确处理敌对矛盾和非敌对矛盾的关系。
首先,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正确处理敌对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阶级斗争的社会,工人阶级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决打击和消灭一切敌对势力,确保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其次,要正确处理非敌对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非敌对矛盾是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来解决的,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矛盾的主次和先后次序。
敌对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解决敌对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
在解决敌对矛盾的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非敌对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矛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是在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解决途径的对比中阐明这一观点的.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处理两类矛盾关系,是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性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矛盾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指导。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它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基本矛盾:敌对矛盾和非敌对矛盾。
敌对矛盾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存在着人民内部和敌我之间的矛盾。其中,人民内部矛盾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和法律手段来解决;而敌我矛盾则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与帝国主义、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对抗性矛盾,只能通过斗争来解决。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变化与理论创新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变化与理论创新作者:任庆银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摘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由人民争取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自由而全面发展时代的转变,由二元对立时代向多元有机共生时代的转变,党的工作由以国家为中心时代向以人民为中心时代的转变,衡量发展由唯GDP指标时代向GNH指标时代的转变。
发展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关键。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系列论述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案,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构建起关于新时代发展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观;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8)04-0050-06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表明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新时代具有不同于以往时期的各种矛盾,而认清主要矛盾最为关键。
它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认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从全面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各种矛盾开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揭示新时代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全面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各类矛盾和问题的总特征体现为“一个变,两个不变”。
“一个变”是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两个不变”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本内容没有变。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属于共时性矛盾。
既对立又统一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只不过这些矛盾同以往社会阶段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解读现阶段我国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解读现阶段我国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摘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对社会主义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也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思路。
虽然这篇文章发表已经过去了五十多个年头,但是文章的思想并没有过时,现阶段,影响我国发展的最大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
我国的各项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正确处理矛盾以及人们内部矛盾问题仍然是一个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字:内部矛盾敌我矛盾社会公平发展毛泽东在1957年2月27日写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
在这篇文章当中,他对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十二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非常全面。
本文就其第一个方面“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展开一下讨论。
这篇文章发表已经经过了五十多个年头。
在这五十多年中,中国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说并没有过时。
它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做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
这些说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某些教条也许会过时,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质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下面我们就用这样一种思想来观察当代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其发展。
一现阶段社会仍然存在两种矛盾新中国建立已经六十个年头,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社会生产力比较低、需要大规模发展生产力的阶段。
毛泽东提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矛盾了。
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
”[3]现阶段仍存在着这样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即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的矛盾。
敌人的概念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不相同。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凡是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破坏人民团结的人都是人民的敌人,人民与这些人的矛盾就是敌我矛盾。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前言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体制中,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
然而,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法。
1.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原因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是由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基本解决,但仍然存在两个主要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1.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应的生产关系来适应和推动。
但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往往无法及时适应,这就造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比如,技术创新的要求和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体系的滞后,以及薪酬分配制度与劳动者贡献度不匹配等,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表现的具体方面。
1.2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形式,而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反映。
由于上层建筑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就出现了矛盾。
例如,法律体系与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以及思想观念与经济需求对立等。
2.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表现形式:2.1 经济方面的表现•生产力发展速度与生产关系适应速度不匹配;•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过度集中或分散;•分配制度不公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2.2 政治方面的表现•上层建筑的发展滞后,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政府治理能力相对不足,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行政管理不规范。
2.3 文化方面的表现•文化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需求对立;•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碰撞;•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
3. 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方法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是根本利益的对立与冲突。
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分析,同那种不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一遇到矛盾又把它当做敌我矛盾来处理的理论和实践严格区别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