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学支架课程设计汇总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张紧轮支架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张紧轮支架1 零件的分析・・・・・・・・・・・・・・・・・・・・・・・51.1零件的作用・・・・・・・・・・・・・・・・・・・・・5 1.2零件的工艺分析・・・・・・・・・・・・・・・・・・・52零件的生产类型・・・・・・・・・・・・・・・・・・・・・・52.1生产纲领・・・・・・・・・・・・・・・・・・・・・・5 2.2生产类型・・・・・・・・・・・・・・・・・・・・・・63毛坯的确定・・・・・・・・・・・・・・・・・・・・・・・・6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6 3.2估算毛坯加工的机械加工余量・・・・・・・・・・・・・64定位基准选择・・・・・・・・・・・・・・・・・・・・・・64.1选择精基准・・・・・・・・・・・・・・・・・・・・・6 4.2选择粗基准・・・・・・・・・・・・・・・・・・・・・6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65.1选择加工方法・・・・・・・・・・・・・・・・・・・・6 5.2加工工艺路线・・・・・・・・・・・・・・・・・・・・76加工余量及尺寸的确定・・・・・・・・・・・・・・・・・・・・8 6.1确定粗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8 6.2确定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9 6.3确定精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1 6.4确定支架右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2 6.5确定支架右侧面φ18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36.6确定支架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5 6.7确定支架小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7 6.8确定支架2*φ13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7 7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19 8课程设计总结・・・・・・・・・・・・・・・・・・・・・・21 参考文献・・・・・・・・・・・・・・・・・・・・・・・・・122序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一个零件――张紧轮支架,制订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支架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大批生产)院、系别机电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指导老师邓志勇三明学院2015 年 3 月 8日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1、序言………………………………………..…………………….……..………...22、课程设计的目的 (2)3、支架工艺设计分析 (2)3.1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2)3.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4、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2)4.1定位基准的选择 (3)4.2拟定工艺路线 (5)4.3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拟定 (12)5、总结 (40)参考文献 (4)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大批生产)设计要求: 1.表面处理:发蓝2.锐边倒角设计容: 1.熟悉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1)3.绘制毛坯图(1)4.编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5.工序卡片(7)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2015年 3月13日1、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累专业的主干课程。
容覆盖了金属切削原理、刀具、机械加工工艺及设备、测量技术等,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
本着力求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了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目的。
2、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旨在在理论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一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典型夹具设计的锻炼,对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熟悉机械设计工艺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特别是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的知识,理论结合实际。
3、支架工艺设计分析3.1 支架的结构及其工艺分析支架零件图零件毛坯图由支架的零件图可知,结构性相对对称布置。
该支架的主要技术要求:1、表面处理:发蓝;2、锐边倒角;3、未标注表面粗糙度6.3um。
3.2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3.2.1铸造方法的选择查表得知此为大批生产,在毛培的制造方法和加工余量、机床设备、夹具及尺寸保证、刀具、生产率、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根据零件的尺寸较大,形状比较复杂,而且选用灰铸铁为材料,选用熔模铸造,毛培形状可以与零件形状尽量接近。
支架套夹具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1目录序言.............................................................................................1 一、零件的分析 (2)二、工艺规程的设计二、工艺规程的设计..................................................................2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2 (二)基准的选择 (3)(三)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三)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3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五)确定切削用量和切削速度(五)确定切削用量和切削速度................................................7 三、专用夹具的设计........................................................................9 (一)问题的提出;........................................................................9 (二)夹具设计..............................................................................9 四、主要参考文献 (12)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个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因此,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工艺课程设计推动架

工艺课程设计推动架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推动架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推动架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创新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工艺课程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对推动架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推动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分析推动架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3.运用推动架解决简单的问题。
4.培养对工艺课程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将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推动架的基本原理:介绍推动架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
2.推动架的结构:讲解推动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推动架的应用:分析推动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4.推动架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推动架的创新设计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推动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分析推动架的应用场景。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学生能够巩固推动架的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掌握推动架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工艺课程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操纵杆支架的课程设计

操纵杆支架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操纵杆支架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操纵杆支架的工作原理,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简单机械现象。
3.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操纵杆支架及其特点,如连杆、曲柄、摇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操纵杆支架模型,并展示其功能。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测量、计算和故障排除技能。
3. 学生能够利用图示、图表等工具,清晰、准确地表达操纵杆支架的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及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但缺乏系统性的工程技术训练。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工程技术》教材中“操纵杆支架设计与制作”章节为基础,涵盖以下要点:1. 操纵杆支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操纵杆支架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比不同类型的操纵杆支架。
2. 操纵杆支架的结构与原理:分析操纵杆支架的组成结构,讲解其工作原理,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操纵杆支架的设计方法:介绍操纵杆支架的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选型、尺寸计算等,并通过案例进行讲解。
4. 操纵杆支架的制作与调试:讲解操纵杆支架的加工工艺,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5. 操纵杆支架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操纵杆支架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支架加工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

支架加工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支架加工的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是确保支架加工过程能够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
在本文中,将讨论支架加工的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以提供了解和指导。
一、实用工艺规程1.材料选择和准备:选择适合支架加工的材料,通常是钢材,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在加工前,对材料进行清洗和去油处理,以确保表面光洁和无污染。
2.加工工艺和参数:根据支架的设计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和参数。
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确保加工过程稳定和切削刀具寿命。
3.加工顺序和方法:根据支架的复杂程度和零件结构,确定加工顺序和方法。
可以采用分步加工、多道次加工等方式,确保加工过程顺利和效率高。
4.加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选择适合支架加工的设备和工具。
例如,数控机床、切削刀具等,确保加工设备和工具的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5.质量控制和检测: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支架的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千分尺、显微镜等,进行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测量和检查。
二、工装设计工装设计是指设计和制作用于支架加工过程中的夹具和工装,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支架加工的工装设计的一些建议。
1.夹具设计:根据支架的零件结构和加工过程的需求,设计夹具。
夹具应具备固定工件、定位工件和实现加工所需切削力的功能,确保加工过程稳定和工件精度高。
2.定位和夹持: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夹持。
可以使用定位销、定位块、夹紧螺栓等方式,确保工件的位置和角度的精确性。
3.导向和限位:为了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工件的精度,需要设计导向和限位元件。
导向元件用于引导切削力和减小振动,限位元件用于限制切削深度和确保加工精度。
4.切削油和冷却液的输送:支架加工过程中需要切削油和冷却液的输送。
设计相应的管道、阀门和喷嘴,确保切削油和冷却液能够有效地达到切削区域并起到相应的作用。
5.工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的工装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松动等情况。
工艺学支架课程设计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三班学生姓名郭浩琛指导教师赵艳红、陶林2015 年12 月31 日沈阳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一、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二、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图5-5)1张(2) 机械加工工艺毛坯图1张(3)支架(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张(4)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①摘要及关键词②目录③序言④零件工艺性分析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⑦设计心得体会表⑧参考文献三、进度安排(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1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与工序卡片2天(3) 编写说明书1天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摘要设计内容:设计“支架(二)”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支架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本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是在完成生产实习,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支架;课程设计;工艺规程;工艺装备;目录序言 (1)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2)二、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画毛坯图 (2)2.定位基准的选择 (3)3.制定工艺路线 (3)4.工序尺寸的确定 (4)5.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5)三、加工工序设计 (6)四、方案综合评价和总结 (11)五、设计心得体会表 (12)参考文献 (14)序言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相关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支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毕业设计的课题是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从图纸中可以清楚的知道,支架类零件的作用是用来支撑运动零件和其他的基本零件,支架类零件的组成部分形状多种多样,支架类零件也各有不同,但是按照其结构功能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工作主题部分、安装部分和连接支承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支架类零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得到了一致好评,应用的范围一直在扩展,这种零件在机械的使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一直是气密性要求高适应好等高要求铸件应用的主要对象。
这种设计是必须要培养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
所以这种设计是全面和实用的,涵盖广泛的知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设计中的基本概念,也需要关注生产实践。
把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完成好这次的设计。
这篇论文会对国内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的历来的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而且加上了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工作的理念简述,综述国内外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的现在的发展情况后,也综合了它的装置构造是如何设计概念。
论文中,做好了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构造与设计的方案,对该装置的参数进行设计,校对其强度,分析其运动,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的每个机械构造和尺寸分别得到确认和完善。
关键词:支架,工艺,夹具ABSTRACT:The subject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jig design of the disk parts. It is clear from the drawing that the disc type is the box of the transmission type part and is usually cast into grey cast iron. It must have strong rigidity and strength to resist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its transmission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solve a series of factors such as the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of parts, the arrangement of process rout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cess dimensions in th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then design a dedicated fixtur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arts. This kind of design must be able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self-innovation. So this design is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Therefore, we must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in design, but al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production practices.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oduction practice, we can complete this design.Special fixture design, first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s, positioning the parts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pins, clamping plates to clamp the parts, complete the relatively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ensure a higher processing accuracy,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cylinder, pressure plate, guide key, Make fixtures fit more reasonably. This manual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xtures, the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of fixtures, etc. In addition, it also makes necessary explanations for fixture assembly, processes, etc., as well as some necessary errors in the machining process. instruction of. Special machine tools can greatly improve efficienc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grade, shorten production cycle and increase market competitiveness.Key word:Bearing, Processes, Fixt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2)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2)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3)1.3主要研究内容 (4)第2章零件分析 (6)2.1零件详细分析图 (6)2.2零件的作用 (6)2.3零件加工表格面的详细技术分析 (7)2.4把毛坯的余量跟形状确定 (7)2.5绘制毛坯图 (8)第3章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设计 (9)3.1准确选择定位基准 (9)3.2 拟订的工艺过程 (9)第4章加工设备跟工艺装备的选选取 (12)4.1依照不同的工序来选择不同的机床 (12)4.2如何选选取刀具,夹具以及量具 (12)4.3 切削用量的计算和确定 (12)第5章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26)5.1确定出设计的任务跟收集并分析原始的资料 (26)5.2夹具的结构以及类型 (28)5.3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和自由度分析 (28)5.4夹具的内部结构 (29)5.5对夹具的精度进行分析 (30)5.6夹紧力计算 (32)5.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2)第6章车床专用夹具设计 (34)6.1确定出设计的任务跟收集并分析原始的资料 (34)6.2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和自由度分析 (34)6.3夹具的内部结构 (34)6.4对夹具的精度进行分析 (35)6.5夹紧力计算 (35)6.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6)第7章总结与展望 (38)7.1总结 (38)7.2展望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2)第1章绪论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
支架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目录1 引言 (2)2 课程设计旳目旳 (2)3 支架旳工艺分析 (3)3.1支架旳构造及其工艺性分析 (3)3.2支架旳技术规定分析 (3)4 毛坯旳选择 (3)5 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旳制定 (4)5.1定位基准旳选择 (4)精基准旳选择 (4)粗基准旳选择 (4)5.2确定工艺路线 (4)加工措施旳选择和加工阶段旳划分 (4)工艺路线旳确定 (5)5.3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旳确定 (6)5.3切削用量确实定 (7)6 夹具设计设计 (15)6.1确定设计方案 (16)6.2选择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6)6.3确定导向装置 (16)6.4定位误差旳分析与计算 (16)6.5设计夹紧机构 (16)7 道谢 (16)参照文献 (17)1 引言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旳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内容覆盖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机械加工措施及设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工艺装备等, 因而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旳课程, 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我们对该课程旳基础理论有更深刻旳理解,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络实际旳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因此,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应运而生, 也成为机械类专业旳一门重要实践课程。
2 课程设计旳目旳(1)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意在继承前期先修基础课程旳基础上, 让我们完毕一次机械零件旳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经典夹具设计旳锻炼, 其目旳如下。
(2)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基础等前期课程旳学习后,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所学到旳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培养我们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处理机械制造中旳问题旳能力。
(3)通过设计提高我们旳自学能力, 使我们熟悉机械制造中旳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 尤其是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方面旳资料, 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对旳使用这些资料。
通过设计使我们树立对旳旳设计理念, 懂得合理旳设计应当是技术上先进旳, 经济上合理旳, 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旳。
制造课程设计-华北电力大学-支架

定位误差分析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平面一定位销,该定位定位销的尺寸与公 差规定和本零件在工作时的尺寸与公差配合,即 Φ10 0 − 0. 009 。由于存在两平面配合,由于零件的表 面粗糙度为 1.2µm ,因此需要与配合平面有一粗糙度的要求为 1.6µm 。
12
华北电力大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支架
nc = 272r / min ,仍用 f = 0.36 mm / n ,比较这两种方案:
1 )第一方案
f = 0.28mm / n
nc = 392r / min
nc f = 0.28 × 392 = 109.76mm / min
2)第二方案
f = 0.36 mm / n
nc = 272r / min
10 + 3.9 = 0.1266 min ≈ 7.6 s 。 392 × 0.28
tm =
10
华北电力大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支架
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 Φ 7.8 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根据任务要求中的设计内容,需要设计专用夹具一套。
11
华北电力大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支架
2)按照钻头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手册表 2.8,当 168HBS ≤ σ b ≤ 218HBS , d 0 = 7.8mm时, 钻头强度允许进给量为 f = 0.72 ~ 0.86mm / r 。 3)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手册表 2.9,当 σ b ≤ 210HBS , d 0 = 7.8mm,机床进 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为 8330N(Z525 钻床允许的轴向力为 8830N,见手册表 2.35 )时,进给量 为1.6mm/r。 从 以 上 三 个 进 给 量比 较 可 以 看 出 , 受 限 制 的 进 给 量 为工 艺 要 求 , 其 值 为
支架课程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院系机电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工艺设计指导教师孙红年级机制1104班姓名学号2013年7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手册与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
目录第1章零件分析 (4)1.1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1)第2章选择毛坯 (1)2.1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1)2.2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2.3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2)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2)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3.2制订工艺路线 (2)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5)3.4加工工序设计 (7)3.5填写加工工艺卡片 (13)第1章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支架是机床上用于支撑轴的机构,支架以Φ80孔套在轴上。
本设计任务给定的零件转支架即传递运动并保持其他零件正确工作方式,和保持互相之间的正确位置。
其对加工平面,平行度,加工孔,垂直度,等有一定的要求,由于零件不成规则,故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复杂的夹具。
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分析零件图可知,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和基准面精度要求比较高,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要求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为经济的方法保证质量地加工出来。
对支架的加工工艺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1.21铣底面保证长度260±0.1和铣左侧面保证长度2406.0,并且保证粗糙度为1.6.1.22镗内孔保证Φ80的孔,同轴度为0.005,直线度为0.01,平行度为0.05.第2章选择毛胚2.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该零件材料为HT15-33,大批量生产,考虑到支架工作过程中受力不大,轮廓尺寸也不大,各处壁厚相差较小,从结构形式看,几何形体不是很复杂,采用铸造生产比较合适,故可采用砂型铸造成形。
课程设计操纵杆支架

课程设计操纵杆支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操纵杆支架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与功能;2. 学生能了解操纵杆支架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掌握与操纵杆支架相关的物理原理,如杠杆原理、力的作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操纵杆支架系统;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与操纵杆支架相关的问题;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操纵杆支架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信心;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类课程,结合物理知识和工程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加强对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概念: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模型,介绍操纵杆支架的定义、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杠杆的应用”,第1节“杠杆的分类及操纵杆支架简介”2. 理论知识:讲解杠杆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操纵杆支架的物理原理。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杠杆的应用”,第2节“杠杆原理及其应用”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操纵杆支架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杠杆的应用”,第3节“杠杆的制作与操作”4. 应用拓展:分析操纵杆支架在工程、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其实际意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杠杆的应用”,第4节“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
支架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本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CAD/CAM等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又经过了上学期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特别强调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工程材料这两门课程的运用,同时也有对刀具和切屑的部分知识的综合,因此这是我们对以前所学各门课程的一次较为深入的综合总复习,同时还要对相关课外知识进行查阅和学习,也是一次对我们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练习。
我的设计题目是支架工艺规程设计,本次设计同时需要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并通过查找图册、手册等资料来解决工艺问题。
由于能力和经验所限,以及对知识掌握、熟悉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还存在不足,因此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或错误的地方,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
目录任务介绍 (4)零件分析 (4)支架工艺规程设计 (5)1、确定支架毛坯的制造形式 (5)2、基准选择 (5)3、制定工艺路线 (6)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小结 (22)参考文献 (23)任务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3、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工;4、填写工艺文件;5、撰写设计说明书。
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设计做的零件支架位于车床的调节部位,起支撑、协调的作用。
本设计任务给定的零件支架即传递运动并保持其他零件正确工作方式,和保持互相之间的正确位置。
其对加工平面,加工孔,垂直度,等有一定的要求。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零件图(见附图)的主视图以工作位置放置,表达相互垂直的安装面、支撑肋、支撑孔以及夹紧用的螺孔等结构。
左视图主要表达其支架各个部分前后的相对位置及安装板的形状和工作部分的通孔等。
根据零件图可知,零件的整体精度要求除了重要端面和孔,其他端面和孔的要求并不很高。
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综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班级:机设 11-1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山东协和学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在课题1~16附图中选择一种零件,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设计内容:(1)绘制零件图一张(手绘);(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含封面、过程卡、部分工序卡);(3)绘制零件——毛坯合图一张;(4)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原始资料:待加工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为6000台/年,1件/台,;每日一班。
班级:设计人:指导教师:2014.1.6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工艺分析2.零件的生产类型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选择毛坯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3.确定毛坯尺寸4.设计毛坯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制定工艺路线四、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2.确定工序尺寸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1.切削用量的计算2.基本时间t m的计算六、设计体会七、参考文献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位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379 课程设计——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构与布置等因素。要求夹紧装置动作迅速,操作安全省力,结构简单.易
于制造并且体积小.刚度好,有足够的夹紧行程和装卸工件的间隙。
常见的夹紧机构有斜锲机构.螺旋机构.偏心机构等。也可采用机动
夹紧如液压.气动夹紧等。
1)螺旋机构
螺旋机构由于其结构简单.自锁性好.扩力比大且夹紧行程不受限
制,广泛应用于夹具的夹紧装置。夹紧力基本计算公式为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应经济合理, 重要尺寸精度φ20,公差在 0.025 之内,形位公差垂直度要求 0.05 之 内,一般尺寸精度为 9-11 级 (2)各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应尽量简单; (3)有相互位置要求的表面应尽量在一次装夹中加工;
夹紧机构应保证工件夹紧可靠.安全.不破坏工件的定位及夹压表 面的精度和粗糙度。在设计夹紧装置时必须合理选择夹紧力的方向和 作用点,必要时还应进行夹紧力的估算。
(1)切削力的计算(C a 吃九量 f 进给量 v 切削速度 k 修正系数) 0.75 0
Fz=9.81Cafvk=9.81×180×0.2×4 ×10 ×(300/190)×0.55 ×1.8=1561.18N
0.9 0.75 0 Fy=9.81Cafvk=9.81×94×0.2 ×4 ×10 ×(300/190)×1.3× 1.63=1795.36.81×54×0.2 ×4 ×10 ×(300/190)×1.1×
0.7=1092.82N
22
2
故总的切削力 F=【〔Fz_+ Fy + Fx 〕】开平方根=2618.27N
表 3-5 夹具常用配合种类和公差等级
配 合 件 的 工 件精度要求
示例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支架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支架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背景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支架是专门为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准备的辅助教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设计支架需要满足耐用、稳定、容易操作等要求。
二、设计要求
1.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和组装;
2.支架要稳定,不能晃动或倾斜;
3.支架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4.支架需要标注清楚刻度和尺寸;
5.支架需要经受得住长时间的使用和重复的使用。
三、设计方案
1.支架主要由底座和上部支撑框架组成,底座和支撑框架材料为铝合金材料。
2.底座为矩形形状,长为500mm,宽为300mm,厚度为
10mm,可以稳定地放置在桌面上。
3.上部支撑框架由两个支撑柱和一个横梁组成,支撑柱和横梁
的材料为铝合金材料,支撑柱的高度为400mm,横梁的长度
为400mm,宽度为50mm,厚度为10mm。
4.支撑柱和横梁采用插销连接,易于组装和拆卸。
5.支架上部还加装了一个能够360度旋转的卡盘,能够方便地
调整支架的角度和方向。
6.支架底部还设置了四个橡胶垫,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四、使用方法
1.将支架底座放置在桌面上,确保支架平稳,不晃动。
2.将支架上部支撑框架插入底座的对应位置,并插入插销,固
定支架。
3.调整卡盘的角度和方向,使支架适合当前使用的需要。
四、结语
本设计方案通过使用优质的铝合金材料和稳定的结构设计,满足了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支架的技术要求。
通过本设计方案,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支架课程设计

中物院工学院机械制造与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6000件)班级:2012级数控3班设计者:张栩铭、文兴举、漆光强指导教师:宋老师评定成绩:设计日期: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中物院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置(生产纲领:6000件)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1张2.产品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夹具设计装配图1份6.夹具设计零件图1套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2012级数控3班设计者:张栩铭、文兴举、漆光强指导教师:宋老师2014年5月19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的一次重要而深入的综合性连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们而言,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与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支架是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承受较大的力,也具有定位作用,使零件之间保持正确的位置。
主要用于固定建筑及结构中管道电缆的支架,提升空间利用,生产效率等,可分为一般支架和成品支架等分类,这里我们分析的是立柱支架。
本零件下端有两个∅11的螺钉孔,用于安装并固定支架,上端有两个销孔,其中大的∅10的销孔用于连接,M6的螺纹孔用于固定连接大销孔的物体。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本零件用35号钢铸成,立柱支架共有两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要求互相垂直。
现分析如下:先用铣床把外形铣出来,长200mm宽高为30mm的长方体,然后铣出一面高为25mm至160mm,然后打磨45°斜面,保证余量35mm.以顶端为基准面,∅10H7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工艺课程设计支架

工艺课程设计支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工艺课程中基础的设计原理和工艺制作技巧。
2. 学生能描述并识别不同的工艺材料及其特点,并运用到实际制作中。
3. 学生能了解工艺制作在历史文化及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工艺技巧,独立设计并制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工艺作品。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艺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创作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学生通过学习工艺制作,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工艺制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在认知和动手能力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和探索。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工艺制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教学设计和评估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科学系统地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工艺设计原理:包括形式与色彩、构图与比例、创意与表现等基本知识,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工艺材料认识:介绍不同类型的工艺材料(如纸、布、木头、陶土等)及其特性,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工艺制作技巧:教授基本的工艺制作方法,如剪、贴、缝、塑等,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工艺作品创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注重创意与实践相结合,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工艺作品评价:学习如何评价工艺作品,掌握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工艺设计原理学习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三班学生姓名郭浩琛指导教师赵艳红、陶林2015 年 12 月 31 日沈阳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一、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二、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图5-5)1张(2) 机械加工工艺毛坯图1张(3)支架(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张(4)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①摘要及关键词②目录③序言④零件工艺性分析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⑦设计心得体会表⑧参考文献三、进度安排(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1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与工序卡片2天(3) 编写说明书1天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摘要设计内容:设计“支架(二)”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支架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本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是在完成生产实习,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支架;课程设计;工艺规程;工艺装备;目录序言 (1)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2)二、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画毛坯图 (2)2.定位基准的选择 (3)3.制定工艺路线 (3)4.工序尺寸的确定 (4)5.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5)三、加工工序设计 (6)四、方案综合评价和总结 (11)五、设计心得体会表 (12)参考文献 (14)序言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相关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设计和练习,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我们的理论提高有了一定启发,让我们知道了学习的重点和怎么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出可行的夹具。
也让我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设计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作用:直径为6mm的孔可以浇注润滑物,直径为22mm的孔和直径为38mm 的孔可以装轴,起到支撑轴的作用,而直径为24mm的两个孔可以装细轴,起到固定轴的作用。
(2)零件的主要加工面:直径为34mm的左端面,直径为46mm的右端面,直径为54mm的左右端面,直径为16mm的孔,直径为14mm的孔两个,直径为6mm的孔,直径为16mm的孔直接影响到装配精度,所以必须保证它的精度,直径为38mm的圆柱的轴线与直径为54mm的轴线要保证垂直度。
然后借助于主要能够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保证它们的精度。
(3)确定手柄座的生产类型由课程设计题目要求,该手柄座的生产类型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二、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确定毛坯、画毛坯图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支架的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能吸收振动,阻隔振动传播,消振性好,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较重要的零件。
有原始资料可知其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毛坯最大外形尺寸:97mmX85mmX138mm2.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选择以直径为34mm圆柱体为精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按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既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有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现已零件的直径为34mm和54mm外圆柱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3.制定工艺路线工序1:粗铣及精铣A、B、C面确定切削深度ap 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p=2.0mm 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根据《切削手册》表选择主轴转速nc=375r/min Vfc=475mm/min 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没齿进给量为 Vc=πd0 n/1000=3.14³80³375/1000=0.942mm/min Fz=Vfc/ncz=475/(375³10)=0.127mm/z 计算基本工时Tm=l/Vf=L=l+y+Δ l=46查《切削手册》表,入切量及超切量为y+Δ=18 则 Tm=L/Vfc=(46+18)/475=0.14min确定切削深度ap 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p=2.0mm 一次走刀即可完成,确定每齿进给量fz。
由于工序所加工的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不高,只在该表面经行一次粗铣以作定位基准用。
故可以再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大的选取每齿进给量,以提高进给量来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切削手册》表使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加工,机床功率为7.5kw(根据《简明手册》表4.2—3.8 X62卧式铣床)时:选择fz=0.14~0.24mm/z,因为对称铣削,取fz=0.14mm/z 粗铣2xΦ14孔端面,以Φ54外圆为基准。
1)工件材料:HT200,δb=170~240mpa 金属型铸造2)工件尺寸:最大宽度 ae=24mm 最大长度l=64mm3)加工需求:粗铣2xΦ14孔端面,加工余量2.0mm4)X62卧式铣床(见表4.2—38)5)刀具 YG6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削宽度ae=24mm≤60mm 深度 ap=2.0mm≤4mm确定切削深度ap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p=2.0mm 一次走刀即可完成6)确定每齿进给量fz由于工序所加工的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不高,只在该表面经行一次粗铣以作定位基准用。
故可以再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大的选取每齿进给量,以提高进给量来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切削手册》表3.5使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加工,机床功率为7.5kw(根据《简明手册》表,时:选择fz=0.14~0.24mm/z,因为对称铣削,取fz=0.14mm/z 8)确定刀具寿命及磨钝标准根据《切削手册》表,铣刀刀齿后面最大磨损量为 1.5mm,由于铣刀直径d0=80mm,故根据《切削手册》表,刀具使用寿命T=180min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为Vc=πd0 n/1000=3.14³80³375/1000=94.2m/min Fzc=Vfc/ncz=475/(375³10)=0.127mm/z工序2:粗铣及精铣D面根据《切削手册》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没齿进给量为VC=πd0 n/1000=3.14³80³375/1000=0.942m/min FZC= =475/(375³10)=0.127mm/z计算基本工时查《切削手册》表 3.26,入切量及超切量为y+Δ=18 则Tm=L/ Vfc=(54+18)/475=0.15min工序3:粗铣及精铣E面1)工件材料:HT200,δb=170~240mp金属型铸造2)工件尺寸:最大宽度aemax=54mm最大长度l=54mm3)加工需求:粗铣大轴前端面,加工余量2.0mm4)铣床(见表4.2—38)5)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削宽度ae=54mm≤60mm深度ap=2.0mm≤4mm 根据《机械制造设计简明手册》取刀具直径d0=80mm 齿数z=10(表3.16)细齿铣刀几何形状(表3.2):由于δb≤800mpa故选择Kr=60°Kre=30ºKr’=5 ºα0=10ºλs=-15ºΥ0=-5º6)确定切削深度ap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p=2.0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7)确定每齿进给量fz由于工序所加工的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不高,只在该表面经行一次粗铣以作定位基准用。
故可以再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大的选取每齿进给量,以提高进给量来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切削手册》表3.5使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加工,机床功率为7.5kw(根据《简明手册》表 4.2—3.8X62卧式铣床)时:选择fz=0.14~0.24mm/z,因为对称铣削,取fz=0.14mm/z 8)确定刀具寿命及磨钝标准根据《切削手册》表3.7,铣刀刀齿后面最大磨损量为1.5mm,由于铣刀直径d0=80mm,故根据《切削手册》表3.8,刀具使用寿命T=180min计算基本工时查《切削手册》表3.26,入切量y+Δ=18 则Tm=L/Vfc=(64+18)/475=0.15min工序4:粗铣及精铣F面1)工件材料:HT200,δb=170~240mp金属型铸造2)工件尺寸:最大宽度aemax=54mm最大长度l=54mm3)加工需求:粗铣大轴前端面,加工余量2.0mm4)铣床(见表4.2—38)5)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削宽度ae=54mm≤60mm深度ap=2.0mm≤4mm 根据《机械制造设计简明手册》取刀具直径d0=80mm 齿数z=10(表3.16)细齿铣刀几何形状(表3.2):由于δb≤800mpa故选择Kr=60°Kre=30ºKr’=5 ºα0=10ºλs=-15ºΥ0=-5º6)确定切削深度ap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p=2.0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7)确定每齿进给量fz由于工序所加工的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不高,只在该表面经行一次粗铣以作定位基准用。
故可以再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大的选取每齿进给量,以提高进给量来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切削手册》表3.5使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加工,机床功率为7.5kw(根据《简明手册》表 4.2—3.8X62卧式铣床)时:选择fz=0.14~0.24mm/z,因为对称铣削,取fz=0.14mm/z 8)确定刀具寿命及磨钝标准根据《切削手册》表3.7,铣刀刀齿后面最大磨损量为1.5mm,由于铣刀直径d0=80mm,故根据《切削手册》表3.8,刀具使用寿命T=180min计算基本工时查《切削手册》表3.26,入切量y+Δ=18 则Tm=L/Vfc=(64+18)/475=0.15min工序5:粗铣F面确定切削深度ap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p=2.0mm 一次走刀即可完成,确定每齿进给量fz由于工序所加工的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不高,只在该表面经行一次粗铣以作定位基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