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认识三角形说课稿终学习资料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一、说教材二、说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提示,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含义及三角形高和底。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发现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探究能力。
三、说重难点重点:知道高和底的含义,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难点:发现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并知晓如何画三角形外的高。
四、说学习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情景图)1、观察金字塔、大桥联想到数学中的三角形。
2、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揭题:认识三角形)(二)探究新知1. 自学提示:(1)什么叫做三角形?(2)请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底?(4)三角形如何作高?2.展示(1)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3)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4)用字母表示为:三角形ABC3条边:AB、AC、BC3个角:∠A、∠B、∠C(5)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什么叫做底?(6)如何作高?(一靠,二找,三画)。
(7)请试着给下面的三角形画高吧!(8)分小组讨论,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三)拓展延伸思考: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画出钝角三角形外的高。
(四)巩固练习1.判断。
2.请找出每条底边对应的高。
3.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难点:如何画直角三角形的高)(五)课堂小结1. 由()条线段()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且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
2. 一个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角,()条高。
3. 从三角形的( )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成功之处:1、图形课程要让同学们动手操作,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给足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
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去发现,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才能理解所学的知识。
2、对于概念的,先让同学们自学,初步感知概念,然后我又相对应的帮助找出关键字,帮助同学们理解定义。
《三角形的认识》的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三角形的认识》的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三角形的认识》的优秀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三角形的认识》的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的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因此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
它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较我的感性认识,也能初步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根据上述“三角形的认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规律,以及我校协同教育实验的有关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及分类能力。
3、养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的“四自”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
重点是掌握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并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难点是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准备的教具与学具有:电脑软件、小棒、各式各样的三角形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数学的真理……并非是由客观对象抽取出来,而是由主体施加于对象之上的动作,从而也就是主体活动中抽象出来的。
”因此,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
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实施小组协同教学模式,体现如下的教学理论:(1)主客体发展统一论。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四有”有机结合论。
“协同学习”强调系统内在的自主组织性,协同教育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四导”(导向、导行、导评、导励)培养学生的“四自”(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能力,使学生得到自我发展。
《三角形的认识》PPT课件 省一等奖课件
按边分: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 两个底角也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 三个内角也相等,都是60度。
小明是这样分的
小红是这样分的
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三角形, 了解了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并且 知道了三角形的特性是稳定性, 要求同学们记住主要的知识点, 以便以后的学习!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 外,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 两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 的脚步。“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 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 成绩就否定自己。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 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名左右。
“用好课堂40分钟最重要。我的经验是,哪怕 是再简单的内容,仔细听和不上心,效果肯 定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 有的同学觉得很简单,听讲就不会很认真, 但老师讲解往往是由浅入深的,开始不认真, 后来就很难听懂了;即使能听懂,中间也可 能出现一些知识盲区。高考试题考的大多是 基础知识,正就是很多同学眼里很简单的内 容。”常方舟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对竞赛试 题类偏难的题目并不擅长,高考出色的原因 正在于试题多为基础题,对上了自己的“口 味”。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三角形说课稿一等奖课件
三角形说课稿一等奖课件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课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并会画三角形的高之后安排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地形图入手,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画法。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概念,掌握三角形底和高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会画三角形的高,能正确画出三角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概念,掌握三角形底和高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三角形的高和底判断三角形位置关系及画法。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画法。
2.合作探究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学法学法主要有:1.动手操作法: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三角形的画法。
2.观察比较法: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比较不同形状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画法。
3.自主探究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底和高概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三角形的画法,引出本课内容——三角形的底和高。
2.讲解新课:通过直观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讲解三角形的底和高概念以及对应关系。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三角形的画法。
教师进行示范并强调画三角形的注意事项。
3.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画法和相关知识。
4.课堂小结: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三角形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认识三角形PPT优秀教学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1)找出图形中全部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出来_______ (2) △ADE三边为______三内角为______
(3)∠ADB是______、______、______外角。
(4) 以C为顶点三角形有_______
(5)以AC为边三角形
A
有_______
B
D EF C第3页来自例2.三角形按角分为____________问: (1)若△ABC中,∠A+ ∠ B= ∠ C,此三角形为
______ (2)若△ABC中,一个内角大于相邻外角,此三角形
为______
第4页
1.△ABC三边a,b,c,依据以下数据以边为标准说出各 种三角形形状. (1)a=3,b=4,c=6;(2) a=4,b=5,c=5;(3)a: b:c=1:1:1
2.问:若△ABC三角比为1;2:3,判断该三角形形 状:
A
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
同一直线上线段首尾
顺次连接组成平面图 形。
表示为:△ABC
B
C
线段AB、BC、AC是△ABC边
点A、B、C是△ABC顶点
每两边所组成角叫做三角形内角
三角形中内角一边与另一边反向延长 线所组成角叫做三角形外角
第2页
例1.画△ABC,在BC边上取三点D、E、F连接AD、AE、 AF.
若△ABC三角比为1;2:6,判断该三角形形状: 若△ABC三角比为2;3:4,判断该三角形形状:
第5页
3.若△ABC周长为20,a:b=1:4,c-a=b,试判断这个三 角形形状.
第6页
谢谢
第7页
《认识三角形》课件 (一等奖)2022年最新PPT(5)
做一做
小明有两根长为5cm和8cm的木棒,小 红有一根长为2cm的木棒,请问能摆成三 角形吗?为什么?如果小红换成长13cm的 木棒呢?聪明的你能否说出一根木棒的长 度 ,保证与他俩的木棒组成三角形吗? 有什么规律吗?
如图是小明用三根细棍组成的图形, 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图形是〔 〕
A●
O
●
●D
●
B
●
C
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 第三边长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 假设第三边长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 为——。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cm,那么底边x的 取值范围是——;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边4cm,那 么腰长的范围是——。
博达助教通
图形的全等
由相似图形想到的……
相似图形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 什么情况下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呢? 当相似比为1时
(至少找出两 种方法)
博达助教通
博达助教通
博达助教通
沿着图中的虚线,分别把下面的图形划分为两个全等的图形
博达助教通
全等多边形
博达助教通
两个全等的多边形,经过运动而重合,相互重合的
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
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记作“ 〞 ,读作“全等于〞
全等多边形的特征与识别
博达助教通
试说明下图中左面的图形经过怎样的运动和右面的图形重合?
水平翻折
博达助教通
试说明下面方格图中左面的图形经过怎样的运动和右面的图
形重合?
旋转270°
博达助教通
试说明下图中左面的图形经过怎样的运动和右面的图形重合?
博达助教通
你能将下图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吗?可以用几种方法?
省说课比赛一等奖认识三角形说课稿终PPT学习教案
第18页/共21页
1、P137:知识技能1、数学理解1、问题解决1 2、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现象 。
与同伴交流。
第19页/共21页
谢谢!
第20页/共21页
省说课比赛一等奖认识三角形说课稿终
会计学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1页/共21页
教
材 的 地
本节课是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 的关系。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等知识
位
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
和
四边形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
第15页/共21页
练习1、小明要做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下面几
组铁条中,哪组铁条能够焊成一个三脚架?
(1)6cm ,8cm ,10cm (2)5cm ,5cm ,11cm
(3)9cm ,9cm ,9cm
(4)7cm ,7cm ,12cm
练习2、小明有两根小木棒分别长5cm和7cm,要构 成一个三角形,你能给出第三根木棒的长 度范围吗?
第14页/共21页
例题:
有两根分别是5cm和8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2)用长度为13cm的木棒与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3)用长度为10cm的木棒与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
为什么?
(4)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在什么范围内,能与前两根
木棒摆成三角形?
【 设 计 意 图 】通过 对本节 课两个 重要结 论的应 用,引 导学生 找出实 际应用 中的简 便方法 ,让学 生对这 两个结 论的理 解更加 深刻, 发展学 生综合 运用的 能力。
课件认识三角形3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D.三边中线交点
第9页
4.如图,BD=DE=EF=FC,则△AEC中EC边上中线是(C
A.AD
B.AE
C.AF
D.无法确定
)
第10页
5.如图,AD,AE分别是△ABE和△ADC中线,
则BD= DE
= EC .
第11页
6.如图,假如∠1=∠2=∠3,那么AM为△
AN为△ AMC 角平分线.
变式练习
1.如图,AD是△ABC中线,AE是△ACD中线,已知DE=2 cm,则
6 cm .
BE长为
第6页
2.如图,在△ABC中,∠A=60°,∠B=70°,∠ACB平分线交AB于
D,DE∥BC交AC于E,求∠BDC,∠EDC度数.
第7页
解:因为∠A=60°,∠B=70°,
所以∠ACB=180°-60°-70°=50°.
第14页
9.如图,在△ABC中,BI平分∠ABC,CI平分∠ACB, ∠BIC=130°,
则∠A= 80° .
第15页
10.如图,AD是△ABC中线,且AB=10 cm,AC=6 cm,求△ABD
与△ACD周长之差.
解:因为AD为△ABC中线,所以BD=CD.
所以△ABD与△ACD周长之差为:
(AB+AD+BD)-(AC+AD+CD)=AB-AC.
因为 CD 平分∠ACB,所以∠BCD= ∠ACB= ×50°=25°.
所以∠BDC=180°-70°-25°=85°.
因为 DE∥BC,所以小明用铅笔能够支起一张质地均匀三角形卡片,则他
D
支起这个点应是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材 的 地 位
本节课是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 的关系。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等知识 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 四边形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
和
的作用。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
作
及体验起到积极的作用。
用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能够 用符号表示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并能用其解决有关 的问题;
教
学
结合具体实例,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几何模型
过程与方法 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
目
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和“学”的整个过程,激
活动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
1:与同伴交流你所画的三角形。 2:提问:观察所画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所画图形,在学 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提炼,引出三
角形定义。
问题1:找出图中的三角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问题2:我们是如何表示线段和角的? 问题3:你认为如何表示三角形?
练习1、小明要做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下面几
组铁条中,哪组铁条能够焊成一个三脚架?
(1)6cm ,8cm ,10cm (2)5cm ,5cm ,11cm
(3)9cm ,9cm ,9cm
(4)7cm ,7cm ,12cm
练习2、小明有两根小木棒分别长5cm和7cm,要构 成一个三角形,你能给出第三根木棒的长 度范围吗?
练习3、小明要做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有5cm、6cm、 11cm、14cm四根可供选择的铁条,他有几种选择?
练习4、(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cm和6cm, 那么第三边是多少厘米?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cm和10cm, 那么第三边是多少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
情感与态度 发求知的欲望,体验求知的成功,增强学生学习的
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
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基本要
重
素,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三角形是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熟悉的图形, 在七年级又学习了边和角的相关知识,为本 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储备,同时七年级 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概括能力及抽象 概括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能 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 归纳总结。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4分钟) 第二环节:操作交流 探究新知(22分钟) 第三环节:课堂演练 巩固新知(15分钟)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3分钟)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1分钟)
问题: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搜集的图片,让学生经历几何 模型的抽象过程,体会到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 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和 热情。
情情情景景景三二一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3:
1、分别测量下列三角形三边的长度。
2、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 较,得到什么结论?
3、几何画板演示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测量、比较等操作活动,由特例中发 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归纳出结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最后由几何画板进行验证,从而得出这个结论对 任意的三角形也是成立的,体现了结论的普遍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能 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本节课通过观察、测量 等动手实践活动和一系列问题串,激发学生探究 知识的欲望,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作 交流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针对学生的特点及教材 的内容,本堂课将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归 纳” 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 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的探索过程。以引导—发 现为主,讨论和演示相结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表示方法:△ABC
边:AB、BC、AC
角:∠A、∠B、∠C
顶点:A、B、C
B
A C
练习: 1、用符号表示你刚刚找到的三角形。 2、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A
F
G
B
D
E
C
活动2、分别观察三个情境中,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 与装有红色彩灯的电线长度。 问题1: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与装有红色彩灯的电线 哪根长呢?说明你的理由。 问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 长度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例题:
有两根分别是5cm和8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2)用长度为13cm的木棒与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3)用长度为10cm的木棒与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
为什么?
(4)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在什么范围内,能与前两根
木棒摆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两个重要结论的应用,引导 学生找出实际应用中的简便方法,让学生对这两个结论 的理解更加深刻,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2、你认为本堂课中哪位同学的表现比较好?你自己 还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吗?
三角形
定义
表示方法 三边关系
1、P137:知识技能1、数学理解1、问题解决1 2、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现象。
与同伴交流。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