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史记》的体例
1、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 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候 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 列传以专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 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 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 信史家之极则也。(清 赵翼《廿二史 札记》)
2、以类相从,设立合传

卫青
元光六年 (前129年) 元朔元年 (前128年) 元朔二年 (前127年) 元朔五年 (前124年) 元朔六年 (前123年) 元狩二年 (前121年) 率万骑出征上谷 斩首虏数百 率三万骑出雁门 斩首虏数千 出云中,斩首虏三千, 收河南地, 封长平侯 率六将军十余万出朔方、 高阙, 斩首虏万五千,俘裨 小王十余人 春率十余万出定襄,夏再出 定襄, 共斩首虏万九千余
4、不具备军功取侯的条件。 汉武帝时军功侯的取得标准: 其一,捕获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 其二,斩敌千级以上(己方损失太大也不封侯); 其三,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 其四,父亲在战斗中作出重大贡献而死, 儿子可封侯。 ——萧平汉《军功不够是‚李广难封‛的根本原 因》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2)
《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李长之。 台北:汉京出版社,1983 《司马迁评传》,张大可。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 《史记研究史略》,张新科、俞樟华。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陈桐生。 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史记》重要问题探讨
“李广难封”原因探析 “发愤著书”说创作心理分析 “无韵之离骚”辨析

3、私受将印,成为皇权内部斗争牺牲品。 汉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晁错的削 藩政策,激起了吴楚七国以“清君侧”为名 的叛乱。汉法规定,中央朝臣不得与诸侯交 往,李广私自接受诸侯王的将军印,违反汉法。 窦太后宠爱幼子梁孝王,景帝为讨母后 欢心,曾戏言“千秋之后传梁王”, 所以梁王 一直心存做皇帝的美梦。梁王私授李广将 军印,目的是为了笼络人心和扩充自己的势 力,因而犯了景帝的大忌。
冯唐易老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 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 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 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 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史记· 冯唐列传》
颜驷不遇
上(汉武帝)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 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 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 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 ‚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 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 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 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汉武故事》
5、残暴狭隘,缺少大将风度 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 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 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 何……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 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 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且广年六 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 刭。
《史记》
一、《史记》的成书 二、《史记》的体例 三、《史记》的版本和注释
一、《史记》成书
司马迁(前145或135-约 前87年),字子长,生于夏阳 龙门(今陕西韩城)。他的一 生约与汉武帝相始终。
(一)生平经历
1、乡土文化 2、家学传统 3、自身修养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见识广博
年十岁则诵古文 向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 担任太史令,翻阅由国家收藏的各种文 献资料。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2、发愤著书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 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 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 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思来者。 ——《太史公自序》
率五万出代,获首虏七万余,获 屯头王及将军八十三人 封狼居胥山还
二、主观原因
1、治军不严,非大将之才 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 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 书籍事。 2、自负其能,逞匹夫之威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 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 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 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 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三、深层原因
李广身处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并巩固的 初期,思想中仍保留先秦时代士人崇尚自 由的遗风。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汉代统治 者大一统的思想格格不入。 李广的悲剧应当看作是个性群体与专 制统治者相对抗并必然会以失败告终的悲 剧。在个性自由、民主与专制存在着不可 调和的矛盾这一根本原因之下,上述各种 主客观原因都只是一种外化的现象。
三次出游
第一次:20岁 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 南等广大地区。 第二次:27岁 巡视今四川和云南边境。 第三次:36岁 侍从武帝出游,东达于 碣石,见到了大海;西 至空峒;到过北部边 塞,登上了秦时长城。
4、李陵之祸
天汉三年(前98),李陵 为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率 五千步卒深入匈奴腹地,寡不敌 众,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 汉武帝解释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 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 他造成极大的创伤。出狱后,司 马迁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继 续写作《史记》。耻辱变成了动 力,使史记成为发愤之作。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赵以数困於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 颇亦思复用於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 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 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 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 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韩兆琦,男,1933年出生,天津市静 海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6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其后长期担 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 学先秦两汉文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人 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韩 兆琦教授是著名的《史记》与传记文学研 究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 被誉为“中国《史记》研究大家”,几十 年来,曾先后出版《史记笺证》、《史记 通论》、《史记题评》、《史记选注集 说》、《史记选注汇评》、《史记评议赏 析》、《史记博议》、《中国传记艺术》、 《中国传记文学史》、《汉代散文史》、 《诗集题评》等二十余部专著,同时还主 编过《史国文学史》、《唐诗选注汇评》 等著作。
从游士到士大夫
周末乱世,士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尊严, 士气高涨,笑傲王侯。王侯无力主宰其命运,可 自由选择,朝秦暮楚。只要有才智,就能获得重 用,飞黄腾达。 汉大一统皇权专制下,士人命运完全操纵君 王一人之手,伴君如伴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命运难料,无处遁逃。体制化生存,使之牺牲思 想言论自由,丧失人格尊严乃至丢掉性命。 汉代文人在两种时代、体制下士人生存境遇 今昔对比中,感叹生不逢时,志士不遇,满腹牢 骚。
《李将军列传》
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 徒乡之。作《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太史公自序》 传奇色彩 盖太史公负一世奇气,郁一腔奇冤,是 以藉此事而发为奇文。 ——李景星《四史评议》 悲剧气氛 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 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咽可涕。 ——茅坤《史记钞》
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编排,造 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 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 的统一。 合传 类传 附传
3、互见法:避免重复 有机补充
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 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 有的是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 格的几个侧面,有的则采用旁见侧出 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 物形象的塑造。旁见侧出法,又称互 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 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 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李广非大将才
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 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 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 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 也。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 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 ——清代黄淳耀《太史公知意》
3、胸无城府,缺乏政治敏感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 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 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4、讷口少言,不善与人交接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 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战争场面描写 突显名将风采
上郡遭遇战 雁门出击战 右北平被围 从卫青出征

将计就计 兵败被俘 急战拒敌 迷道失期
不战全军 夺马智逃 突出重围 含愤自杀
对比手法:部下
细节刻画:善射
程不识 李蔡 匈奴射雕者 胡白马将 射杀追骑 射石 射虎 以射为戏 射裨将
“李广难封”原因探析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二)创作动பைடு நூலகம் 1、采善贬恶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 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 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 汝其念哉! ——《太史公自序》司马谈语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 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 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 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且余 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 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 罪莫大焉。‛ ——《太史公自序》与壶遂论修史宗旨
汉代士人体制化生存的焦虑
苏秦张仪……彼一时也,此一时 也。……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 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 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 为鼠。 (东方朔《答客难》) 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 (扬雄《解嘲》)
深层原因
作者立场
一、客观原因

1、任人唯私、排挤贤能的用人政策。 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 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 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 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2、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命运捉弄。 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 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4、融入议论
有史论性质,开创论赞和序论的 体例。 太史公曰:
三、《史记》的版本和注释
《史记》三家注
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司 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顾颉刚等标 点。中华书局,1985
《史记》研究参考书目
《史记评林》,[明]凌稚隆辑校、〔明〕 李光缙增补。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史记会注考证》,[日]泷川资言。 北 京文学古籍出版社,1995 《史记笺证》,韩兆琦。 江西人民出 版社,2004

文、景以黄老治国, 不修兵革,对于匈奴侵扰, 以防御为主。且文帝依重 老臣、宿将,李广初出茅 庐,虽骁勇,亦无用武之 地。 武帝年轻有为,主动 出击匈奴,重用卫霍等青 年才俊,广时已老且“数 奇”。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辛弃疾《卜算子·漫兴》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 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 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 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 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 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 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 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霍去病
李广
出击雁门 兵败被俘
率轻勇八百骑从卫青出征,斩首 虏二千二十八 封冠军侯 春率万骑出陇西,获首虏八千。 夏再出陇西,获首虏三万余,破 休 屠王。秋接受浑邪王四万众投 降斩欲亡虏八千
从卫青出定襄 无功 右北平被围 以一当十 功过相当 无赏 从卫青出征 迷道失期 自杀
元狩四年 (前119年)
将四将军五万骑出定襄 获首虏万九千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