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合集下载

医疗事故的调查程序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的调查程序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的调查程序是怎样的在医疗领域,医疗事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当不幸发生医疗事故时,为了明确责任、保障患者权益以及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会启动相应的调查程序。

那么,医疗事故的调查程序究竟是怎样的呢?首先,医疗事故的报告是调查程序的起点。

当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或者患者及家属认为可能发生了医疗事故时,应当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对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还需要在 12 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经过、出现的不良后果以及怀疑存在医疗事故的原因等。

接下来,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对事件进行初步审查。

如果认为需要进行调查,会移交专门的医疗事故处理机构或者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病历资料是非常关键的证据。

调查人员会封存、复印相关的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医嘱单、护理记录等等。

这些病历资料能够反映患者的诊疗全过程,对于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调查人员还会对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询问,了解诊疗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想法。

这不仅包括直接参与诊疗的医生和护士,还可能涉及到相关的辅助科室人员。

患者及家属的陈述也是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能够提供关于诊疗过程中的感受、疑惑以及对事故的看法。

调查人员会认真倾听并记录他们的意见和诉求。

此外,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可能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专家鉴定组通常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组成。

他们会对病历资料、诊疗过程以及相关的医疗规范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最终给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等级、责任程度等结论。

在调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除了病历资料,可能还包括医疗器械、药品、现场的物证等等。

这些证据都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和保存,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调查结束后,会形成调查报告。

报告中会详细阐述调查的经过、收集到的证据、专家的鉴定意见以及最终的结论。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1. 引言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是为了应对医疗机构发生的意外事故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流程,以确保医疗事故能够及时得到应对和解决。

2. 应急处理流程2.1 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立即停止当前操作或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

- 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组织救援和应急措施。

- 保护现场,防止进一步伤害或事故扩大化。

2.2 初步评估和记录- 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伤势和急救需求。

- 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信息。

- 针对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评估流程。

2.3 通知和协调- 及时通知患者家属或法定监护人,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 协调相关医疗团队和部门,共同应对事故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 如有需要,及时报告相关监管部门或上级领导。

2.4 事故调查和分析- 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 收集事故发生前的医疗记录、操作记录等相关数据。

- 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5 伤者处理和赔偿- 对伤者进行及时治疗和护理,确保其身体和心理健康。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妥善处理赔偿事宜。

- 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咨询,确保伤者的合法权益。

2.6 事后总结和改进- 组织事故总结会议,对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

- 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服务和管理流程。

-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 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专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

- 保护伤者隐私和信息安全,避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 与患者家属和其他相关方保持积极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以上是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的简要介绍,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应急指南。

根据实际情况,医疗机构可以对该流程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卫生部门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卫生部门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卫生部门医疗事故处理流程1. 事故报告1.1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2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科室、患者基本信息、事故初步原因和性质等。

2. 初步调查2.1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故基本情况。

2.2 初步调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经过、涉及人员、患者病情变化、医疗措施实施情况等。

3. 现场勘查3.1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关证据。

3.2 勘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药品使用情况、医疗文件记录等。

4. 医疗事故鉴定4.1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

4.2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专家组成。

4.3 鉴定内容包括:事故原因、责任主体、患者损害程度、是否存在医疗违法行为等。

5. 处理决定5.1 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作出处理决定。

5.2 处理决定包括: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对患者的赔偿方案等。

6. 执行处理决定6.1 责任单位应按照处理决定执行相关措施,如整改、赔偿等。

6.2 医疗机构应对医疗事故进行总结,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7. 监督与反馈7.1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医疗事故处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处理措施得到落实。

7.2 医疗机构应定期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处理进展和结果。

7.3 患者对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通过以上流程,卫生部门可以对医疗事故进行有效处理,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及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及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及处理程序1. 引言在我们生活中,医疗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可有时候,医院的表现就像一场惊悚片,让人心惊胆战。

万一遇上医疗事故,心里那个慌啊,简直就像遇到了鬼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医疗事故的鉴定流程和处理程序,确保大家在关键时刻能有个底儿。

2. 医疗事故的定义2.1 什么是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简单来说,就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出错了,让病人受了伤。

你想想,手术时把左手搞错成右手,这可真是“哭笑不得”的一幕呀!但并不是每一次治疗的不如意都算医疗事故,有些是属于正常的医疗风险。

2.2 常见的医疗事故类型常见的事故包括误诊、用药错误、手术失误等。

有时候,医生可能一不小心就让病人“变身”,这时候就得认真对待了。

说实话,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真是让人感觉到“无奈又心酸”。

3. 鉴定流程3.1 提出申请首先,遇到医疗事故,得先提出鉴定申请。

你需要准备好材料,像病历、手术记录这些证据,像拼图一样把事实拼凑清楚。

记得,越详细越好,毕竟“细节决定成败”嘛!3.2 选择鉴定机构接下来,得选择一个合适的鉴定机构。

可以是医院的专业委员会,或者是一些第三方鉴定机构。

这就像选择你的战友一样,要靠谱!鉴定机构会认真审查你的材料,甚至会联系相关医生进行询问。

哎,听起来有点复杂,但这可是为了给你一个公正的结果哦!4. 处理程序4.1 鉴定结果鉴定机构会给出一个结果,可能是“事故成立”,也可能是“不成立”。

一旦结果出来,心里那个五味杂陈啊。

如果成立,接下来就得考虑赔偿问题了。

这时候,可能就需要请律师来帮忙了,毕竟“法律是条大河,谁都过不去”。

4.2 赔偿与和解如果鉴定结果是事故成立,医院可能会跟你谈赔偿。

这里就得讲究“智慧”和“耐心”了。

医院通常会想法设法减少赔偿,而你则需要坚持自己的权益。

双方可以谈谈,能和解最好,毕竟“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5. 总结遇到医疗事故,虽然心里会很不舒服,但只要按照流程走,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医院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为了保护患者权益和医院自身利益,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以下是医疗事故处理流程的详细描述。

一、医疗事故的定义和分类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过失或管理缺失,导致患者受到不良后果或造成患者死亡的意外事件。

医疗事故的分类包括不良事件、医疗差错和医疗过失。

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不一定与医疗行为有直接关系;医疗差错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与医疗行为有直接关系的错误或失误;医疗过失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医务人员疏忽或故意违反规章制度等而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医疗事故的诊断和报告发生医疗事故后,首先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评估,确定患者的伤情和危险程度。

医院安排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医疗过程。

需要尽快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告知相关后果。

在通知过程中,医院需要诚实和公正地说明医疗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和补偿相关损失。

医院应该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明确医疗事故的报告流程和内容,及时报告和记录所有医疗事故。

医院应建立医疗事故报告中心,设立专门的医疗事故处理小组,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评估。

医院需要将报告内容和处理结果定期向管理层汇报,以便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三、受害者救治和治疗医院应立即采取措施救治受害者,缓解痛苦和防止病情恶化。

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事故,采取的救治和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

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受到了不良后果的,医院应及时进行抢救和治疗,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医疗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并在医疗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关怀和支持,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

四、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医院需要对医疗事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医疗事故的调查应当由专业的调查组或专家组进行,对于事故原因和责任的调查应依据现行法律及医疗行业标准进行,并保证对调查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医疗事故处理有哪些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有哪些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有哪些程序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事故,如果出现医疗事故该怎么办呢?处理医疗事故的步骤是怎样的呢?请⼤家阅读下⾯的⽂章了解!出现医疗事故怎么办呢?怎样处理医疗事故呢?医院的突发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是什么?今天⼩编就为⼤家整理了有关⽂章,欢迎⼤家阅读了解!⼀、医疗事故处理有哪些程序1、医疗纠纷发⽣,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即指派专⼈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如病⼈死亡应主动提出⼫体解剖。

3、组织医疗⾏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政部门。

个体开业的医务⼈员、乡村医⽣发⽣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4、熟悉有关法规和制度。

5、处理医疗纠纷时,如出现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员,扰乱医疗⼯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6、如系⼀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协商解决。

如病⼈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7、医疗纠纷处理⼩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制订出处理意见。

8、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

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

医疗纠纷的发⽣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政部门。

9、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医疗事故鉴定。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收到⾸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起15⽇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共同委托省、⾃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10、卫⽣⾏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

11、如病⼈或家属对⼀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法院。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有哪些,流程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有哪些,流程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事故是医疗人员违反相关规定导致的。

那么,在医疗过程中,出现了相关医疗事故后,具体应该怎么处理?处理的步骤和流程有那些?什么才是正确的处理模式?365小编为您解答。

▲处理程序: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4、熟悉有关法规和制度。

5、处理医疗纠纷时,如出现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6、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

如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7、医疗纠纷处理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制订出处理意见。

8、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

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

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9、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权益的重要环节,需要迅速、有效地应对,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事故的损害。

2.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2.1 事故发生初期
-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基本需求
-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紧急抢救和治疗
- 通知患者家属,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2.2 事故调查与分析
-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
- 收集相关事故信息,包括患者病历、医疗记录等
- 分析事故原因,确定责任方并制定改进措施
2.3 事故报告与通知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 向患者家属提供详细的事故说明和处理进展情况
- 如有必要,公开事故信息,维护公众利益和透明度
2.4 事故赔偿与处理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内部规定,及时向患者提供赔偿
- 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协商解决事故后续事宜
- 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5 事故总结与改进
- 进行事故总结,分析事故处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 制定改进方案,并在医疗机构内部进行推广和培训
- 定期评估改进效果,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3. 结论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简洁、明确的应急处理流程,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能够迅速应对,减少事故的损害,并改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医疗事故案件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案件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案件处理流程一、事故发生1.医疗事故的定义(1)识别医疗事故类型①诊疗错误②手术并发症③药物不良反应(2)评估事故严重性①对患者影响②需要的医疗措施2.事故现场处理(1)紧急救治受害者①立即进行必要的医疗处理②通知相关医务人员(2)收集初步证据①记录事件经过②拍摄现场照片二、报告与通知1.向医院管理层报告(1)提交事故报告①填写事故报告表②说明事故经过和影响(2)召开内部会议①讨论事故情况②制定后续处理方案2.通知患者及家属(1)及时沟通事故情况①告知患者现状②说明医院处理措施(2)提供心理支持①安排心理咨询②给予必要的信息三、事故调查1.成立调查小组(1)选定成员①包括医疗专家②包括法律顾问(2)制定调查计划①确定调查时间②确定调查方法2.收集证据材料(1)现场勘查①记录现场情况②收集相关医疗文书(2)访谈相关人员①询问医务人员②询问患者及家属3.分析事故原因(1)识别主要原因①技术因素②管理因素(2)撰写调查报告①总结事故经过②提出改进建议四、处理结果1.确定责任(1)评估医务人员责任①判断过失程度②确认相关法律责任(2)确认医院责任①评估管理失误②确认赔偿责任2.制定处理方案(1)医疗补救措施①提供后续治疗②进行必要的医疗补偿(2)赔偿方案①确定赔偿金额②与患者及家属协商3.反馈与总结(1)向相关人员反馈结果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结果②向医务人员说明责任(2)总结经验教训①组织内部讨论②制定改进措施五、法律程序1.患者维权(1)提交投诉①向医疗机构投诉②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2)寻求法律帮助①咨询律师②了解法律权益2.法律诉讼(1)提起诉讼①准备诉状②提交法院(2)法庭审理①参与庭审②收集证据支持诉讼3.判决结果(1)法院判决①判决责任方②判决赔偿金额(2)执行判决①责任方履行判决②患者确认赔偿到位。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1、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规定报告制度有以下作用:(1)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行政领导,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地减轻事故或事件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2)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证据,有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准确鉴定、准确定性和正确处理。

因此,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只有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才能及时派专门人员保管各种为查明案情所需的材料和封存保留现场,以避免发生某些不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和处理的情况。

(3)医疗事故发生以后,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事故或事件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往往发生争议,难以统一认识,这就要求进行技术鉴定或尸检。

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特别是对死亡事件,可以及时进行尸检,确保尸检结果的准确性。

尸检应在48小时内组织有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进行。

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3)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提请地市医学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所做的结论或者对卫生行政部门所做的处理不服的,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均可在接到结论或者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办公室共同申请再次鉴定,或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什么没有规矩,不成⽅圆,法律规范我们的⾏为,对于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什么,你有疑惑吗?想知道法律对于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什么如何规定?下⾯就由店铺⼩编为⼤家进⾏解答,供⼤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家有帮助。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什么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具体如下:1、⼀旦发⽣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其中⼫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

3、医疗纠纷的双⽅当事⼈,对⾸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起15⽇内,向所在省、⾃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对所在省、⾃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起15⽇内,向⼈民法院起诉。

4、双⽅当事⼈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案进⾏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学申请处理。

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当事⼈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起15⽇内,向所在省、⾃治区或直辖市卫⽣⾏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民法院起诉。

对所在省、⾃治区或直辖市卫⽣⾏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起15⽇内,向⼈民法院起诉。

⼆、医疗事故处理注意事项医疗事故赔偿协议是医疗机构与患者就医疗事故所达成的赔偿协议的⼀种⽂书。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1、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的双⽅当事⼈,即医疗机构和患⽅;2、患者的基本情况;3、双⽅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4、医疗事故原因;5、赔偿数额;6、赔偿款给付时间;7、违约责任等⼆、明确医疗事故等级医疗事故等级是医疗机构和患⽅认定赔偿数额的关键因素。

所以在签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时,双⽅当事⼈必须就该医疗事故有了明确的等级鉴定,且该鉴定必须是双⽅都予认可的。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或疏忽,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事件。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医疗机构应对医疗事故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定,目的是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以及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疗事故处理的具体流程。

一、发现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发现是医疗事故处理流程的第一步。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上级医务人员报告。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报告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积极报告医疗事故,确保医疗事故能够及时被发现。

二、处理医疗事故。

一旦发现医疗事故,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对患者进行抢救和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成立医疗事故处理专门小组,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在处理医疗事故的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全程保持透明,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通报医疗事故的处理情况,积极协助患者维护权益。

三、调查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

医疗机构应成立专门的医疗事故调查组,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调查,查明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

在调查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充分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诉求,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四、赔偿和补救。

一旦医疗事故的责任人确定,医疗机构应及时向患者进行赔偿和补救。

赔偿不仅包括经济赔偿,还应包括对患者的心理慰藉和道歉。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对医疗事故进行总结和反思,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监督和跟踪。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的最后一步是对医疗事故进行监督和跟踪。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事故的档案,对医疗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处理情况,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总结。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医疗机构应对医疗事故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定,其目的是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处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从根本上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医护人员的过失或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不良影响的事件。

为了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医疗事故确认1. 患者或其家属发现医疗事故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进行反映,并尽可能保存相关证据,如检查报告、治疗记录等。

2. 医疗机构应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组成医疗事故处理小组,进行初步调查核实事故情况。

二、医疗事故调查1. 医疗事故处理小组应详细核实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事故原因、责任人等。

2. 小组应全面搜集相关证据,听取患者及家属的陈述,并进行事实调查。

3. 医疗机构应保证调查过程公正客观,维护患者权益。

三、医疗事故鉴定1. 医疗事故处理小组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事故鉴定,确定事故性质,判断责任归属。

2. 鉴定结果应以医学证据为依据,避免出于利益关系偏向任何一方。

四、医疗事故赔偿1. 在医疗事故确认及鉴定后,医疗机构应与患者或其家属协商赔偿事宜。

2. 赔偿应根据事故性质、损害程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五、医疗事故的总结及报告1. 医疗机构应对医疗事故进行总结,提出相应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医疗机构应按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并接受监督检查。

六、医疗事故善后处理1. 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尽快走出事故的阴影。

2.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以患者安全和权益为首要考虑,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维护医疗秩序,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希望医疗事故处理程序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依据

遇到医疗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依据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4、熟悉有关法规和制度。

5、处理医疗纠纷时,如出现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6、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

如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7、医疗纠纷处理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制订出处理意见。

8、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

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

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9、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10、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

11、如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法院。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根据法院判决结果作出相应处理。

如是医疗事故,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处理。

如是非医疗事故行为,医院在抢救过程中存在过错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赔偿标准,如下:1、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及制度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及制度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及制度一、医疗事故报告制度1.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医护人员应立即向医疗事故处理部门报告,并同时报告院领导。

2.发生严重医疗事故或涉及多个科室的医疗事故,必须立即报告院领导,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3.院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行为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情经过,收集相关资料,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实物证据保全制度1.对涉及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行为的有关实物、现场和相关证据进行保全,并妥善保管。

2.对需要送检的实物或标本,应按规定由当事人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并妥善保存原始资料和实物。

3.调查处理完毕后,对相关的实物和证据应当及时作出处理,不得私自藏匿、转移或销毁。

三、现场勘查制度1.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行为后,应当及时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情经过,收集相关证据。

2.现场勘查应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负责,必要时可请有关专家或技术人员参加。

3.现场勘查必须依法进行,遵守相关程序和规定,确保勘查结果的客观、真实和公正。

四、专家论证制度1.对涉及重大、复杂、疑难的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行为,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2.专家论证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从医疗机构内或医疗机构外选择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论证。

3.专家论证应当客观、真实、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并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

五、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制度1.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人可以向医疗机构提出赔偿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当事人作出赔偿决定。

2.当事人对赔偿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调解,并告知当事人调解结果。

3.调解过程中,应当尊重事实和法律,遵循公正、公平、合法的原则,促进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六、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行为后,医疗机构应当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责任追究应当根据事实和证据,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不得姑息、包庇或隐瞒。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与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与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与赔偿标准是什么医疗事故发生后是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的,毕竟医疗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小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医患之间的关系,因此是需要法律进行规定的。

那么接下来由我将带来医疗事故处理流程与赔偿标准是什么的知识。

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我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什么?(一)诉前准备工作。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

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了。

(二)诉讼。

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法院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

所以在首次开庭这一阶段患方应把握好机会,认真仔细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尽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排除出有效证据之外。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这是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整个医疗纠纷诉讼的大局。

说白了,打医疗纠纷诉讼其实就是打医疗事故鉴定!患方应认真对待,向专家小组提交的《陈述书》内容应尽可能详细陈述医疗经过,同时着重指出医方的医疗行为存在哪些过失,违反何种诊疗规范。

医鉴会的专家们其实也是各医院的主任医师、医学教授,他们对医院一方有着天性的维护,故患方在《陈述书》中应一针见血明了的指出医方存在的诊疗过错,不给专家小组回旋的余地;如果患方在《陈述书》中不能指出医方明显过错的话,专家们往往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作出对患方不利的鉴定结论,这就象民事诉讼中不诉不理的原则。

(四)赔偿款的确定。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出来后,如认为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赔偿款项,但要考虑到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医方应承担的责任。

一级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级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级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对患者造成重大威胁甚至危害生命的医疗事件。

处理一级医疗事故需要迅速和高效的应对措施,下面是一级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1. 确保患者安全: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比如,停止可能导致事故继续发展的操作或治疗,转移患者至安全地点等。

2. 集结医疗团队:召集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事故的处理和救治工作。

3. 快速评估患者状况: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检查生命体征、了解症状和病情等,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4. 及时通知上级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或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和指导。

5. 成立事故处理小组:组建事故处理小组,负责全面调查事故原因,制订处理方案并追踪后续的救治和随访工作。

6. 提供紧急救治: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迅速有效的紧急救治措施,如心肺复苏、急救手术等。

7. 进行事故调查:展开对事故原因的调查,涉及到对医疗人员的听证、患者家属的询问、相关资料的审查等,以便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8. 向患者及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处理情况和后续措施,保持沟通畅通,提供必要的安抚和支持。

9. 建立预防措施: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和人员管理,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0. 记录和总结经验:详细记录和总结一级医疗事故相关信息和处理经验,形成科学而完整的事故报告,为日后类似事故应对提供参考和借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医疗机构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具体处理程序,但以上的步骤基本上是相通的,医疗团队在处理一级医疗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决策。

医疗事故处理和追责制度

医疗事故处理和追责制度

医疗事故处理和追责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患关系的稳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本制度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生的事故和相关责任追究。

第三条定义1.医疗事故: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技术操作欠妥、医疗纪律不合格、药品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患者显现损伤、伤残甚至死亡的事件。

2.医务人员:指聘用关系或委托关系,从事医疗或供应医疗服务的全部医生、护士、技师等医疗卫生人员。

第二章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第四条事故报告与登记1.医务人员在发现医疗事故后,应立刻报告所在科室主管医生或当班护士长,并填写《医疗事故报告表》。

2.科室主管医生和护士长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刻向医院医务部门报告,并供应相关证据料子,如患者病历、检查结果等。

3.医务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事故登记,并将事故情况报告给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

第五条事故调查与评估1.医院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事故评估。

2.调查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包含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的分析、患者损失的程度等。

3.在调查和评估过程中,需要听取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叙述,并收集相关证据料子。

4.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在调查和评估完成后,及时对结果进行通报,并向有关部门备案。

第六条确定责任与处理措施1.依据事故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确定事故责任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对于细小的医疗事故,可以采取内部警示、教育培训等措施进行处理。

3.对于严重的医疗事故,责任人除了接受内部处理外,还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罚,并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4.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责任人的追责档案,并定期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第七条患者赔偿与善后处理1.对于医疗事故造成的患者损害,医院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时进行赔偿。

2.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依据事故调查和评估的结果,确定赔偿金额,并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与患者协商解决。

一般程序医DBW疗事故处DBW理的

一般程序医DBW疗事故处DBW理的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医疗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处置措施,以防止对患者损害后果的扩大,减少给患者造成的损失,同时也有利于医疗事故的及时、妥善处理。

处理医疗事故的一般程序主要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

同时,处理医疗事故的一般程序还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1、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规定报告制度有以下作用:(1)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行政领导,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地减轻事故或事件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2)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证据,有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准确鉴定、准确定性和正确处理。

因此,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只有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才能及时派专门人员保管各种为查明案情所需的材料和封存保留现场,以避免发生某些不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和处理的情况。

(3)医疗事故发生以后,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事故或事件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往往发生争议,难以统一认识,这就要求进行技术鉴定或尸检。

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特别是对死亡事件,可以及时进行尸检,确保尸检结果的准确性。

尸检应在48小时内组织有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1、报告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规定报告制度有以下作用:
(1)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行政领导,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地减轻事故或事件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2)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证据,有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准确鉴定、准确定性和正确处理。

因此,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只有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才能及时派专门人员保管各种为查明案情所需的材料和封存保留现场,以避免发生某些不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和处理的情况。

(3)医疗事故发生以后,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事故或事件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往往发生争议,难以统一认识,这就要求进行技术鉴定或尸检。

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特别是对死亡事件,可以及时进行尸检,确保尸检结果的准确性。

尸检应在48小时内组织有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进行。

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 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3)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提请地市医学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所做的结论或者对卫生行政部门所做的处理不服的,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均
可在接到结论或者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办公室共同申请再次鉴定,或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2、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十五条规定:“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医疗机构采取的及时有效的措施包括:为确认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度而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为减轻损害后果而采取必要的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避免医疗事故争议而采取的其他措施。

这些措施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力争把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低。

3、保管各种资料,封存现场实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例资料。

”第16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

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第十七条规定:“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掌握第一手资料和证据,是对医疗事故或事件做出准确鉴定、准确定性、正确处理的前提条件。

因此,医疗单位在接到有关当事医务人员、其所在科室发生医疗事故的报告以后,应依法做好保管和封存工作,以免发生不利于医疗事故处理的事情。

3、调查
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
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病员及其家属也可以向医疗单位提出查处要求。

对医疗事故或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寻找根据,分析造成事故或事件的原因和过程,这是整个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关键环节。

调查的过程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证据的检验。

首先,病员的病历是记载病情发展过程、记录医生医治方法和思路、反映医生责任心的最原始的资料。

为了查明事故真相,必须对病历进行文件检验以判断病历是否被涂改。

其次,对现场勘察提取的药品、药瓶和残存的药液、病员的血液、尿液及分泌物做药物分析和标本。

再次,如果怀疑病员错输异型血、怀疑换错新生儿、怀疑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不当,则需要做血型检验。

最后,若怀疑事故是由医疗设备故障造成,则需请专业人员对医疗设备及医疗器械等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有无机械故障或电路故障等。

第二,对活体进行检查,对尸体进行解剖。

对活体进行检查是指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残废,是否有组织器官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确定残废的程度及功能障碍的程度,为医疗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对尸体进行尸检主要是对尸体进行病理解剖和法医解剖,以确定死亡的原因。

第三,对医疗单位负责人、责任医务人员、病员及其亲属、在场病友等的调查访问,针对医学疑难问题咨询医学权威等。

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不应忽视对医患双方的询问。

因为对医患双方进行询问可以得到一些对医疗事故处理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更好地消除医患双方的矛盾,沟通双方,以使医疗事故顺利得以解决。

4、做出结论
医疗事故处理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做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

对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应以书面形式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情况和理由。

对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则要根据《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医疗责任人员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对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医疗纠纷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医疗单位和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待和处理上必须严肃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1)接待:接待来访者的首要问题是使来访者建立起信赖感。

无论有无医疗过失,都要向病人或家属表示慰问,态度诚恳热情,即使对方发怒或语言不逊,也要疏导、说服,切勿动怒。

对初访者一定要耐心听,认真记,尽量多搜集与纠纷有关的材料,为开展调查提供依据。

对问题不要轻易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来访者陈述意见时不要打断,不要插话或者做不必要的解释,防止误认为是包庇、袒护。

最后必须根据事实做结论,只有周密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因此,病历、实物、现场需妥善保存和保护。

(2)尸体解剖:家属流露出对医疗过程有不满时,有关医务人员就要有所准备,病员死后书面通知并引导家属进行尸检。

根据相关规定,尸检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门机构和有资格的人员进行,目的是分析诊断死因,查明有无过失,手术是否误伤器官等,为鉴定和处理争议提供客观依据。

(3)善后处理:善后处理一定要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力求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结案迅速,不留尾巴。

这就要争取病员或亲属的谅解、配合和支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社会各有关部门。

在达成协议的基础上最好履行公证手续,签订公证协议书,以免反复,使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Love is not a maybe thing. You know when you love someo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