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浙江高考《论语》题汇编

合集下载

论语高考题完整版

论语高考题完整版

第一课 为政以德
核心解读: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 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概念,提出了“为政 以德”的主张。孔子的德治思想围绕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为政 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正己修身的问题;二是如 何管理庶民百姓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治人的问题。儒家认为,正 己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大前提,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有了正己功夫,再将此外化扩展开去,用自 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他人,使其如坐春风,日有所进, 欣悦而化,这就是为政之道。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后儒的 系统发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严密的治国方略和道德修养的阶梯,
?’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
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 、马的态度。(2分)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 看法。(3分)
23.(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 也,而用 其不得
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 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 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 :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 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答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分析:《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精编(浙江新高考专用)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精编(浙江新高考专用)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精编(浙江专用)(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1分)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一)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季氏将伐颛臾……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

1)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二)不一样。

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则是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是要劫富济贫,而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

孔子要人们严守礼制,各得与名分相应规格的财富,安于等级名分,不可互相侵夺,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1.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_____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分)2.根据以上文段,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6分)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7)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3.对于子夏在莒父理政,孔子提出的忠告是:不要____________(请用四字成语概括)。

(2分)4.综合上面两章内容谈谈儒家的为政主张。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6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完整word版浙江省高考论语选读部分模拟试题

完整word版浙江省高考论语选读部分模拟试题

浙江《〈论语〉选读》练习精选分)4(-)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政。

r-w:“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为政以德》)季康了问政于孔r-H:“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对曰:“ 了为政,焉用杀? /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为政以德》)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克己复礼》)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1分)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 ------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为政以德》)选文中湎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 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了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克己复礼》)有了卜I:“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了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了的话了吗?(3分)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分)—(四)阅读《论语》中的有关文字,回答下而的问题。

(4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了,H:“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20/I孔了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卜1:“夫执舆者为谁” 了•路卜I:“为孔丘。

浙江省高考语文09-18高考论语题集锦

浙江省高考语文09-18高考论语题集锦

2009 高考真(三)《》中的两文字,而后回答。

(4分)子曰:“不不启,不悱不。

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

”子曰:“子如不言 , 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行焉 , 百物生焉 , 天何言哉 ?”【文】孔子:“我不想了。

”子:“你假如不,那么我些学生述什么呢?”孔子:“上天了什么呢?春夏秋冬四时照旧运转,众物照生。

天了什么呢?”24.( 1)有许多成源于《》,比如“不不启”“不悱不”,再写一个出自上述段的成。

( 1 分)答:一反三( 2)依据孔子与子的,归纳出一条教课原,并加以析。

( 3 分)答:教课原:学生主体原(答“自主学原”亦可),着重身教原(“无言之教”或“教是了不教”亦可)。

《2009 年浙江省高考考明》卷《》中的一段文字,而后回答。

(4分)(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若从辟世之士哉?”⋯⋯夫子然曰:“ 不可以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4.桀溺和孔子的言表达了他截然相反的点度。

(1)你楚狂接会成的点?回会成的点?( 1 分)( 2)你成的点?什么?( 3 分)1.楚狂接会成桀溺的点,回会成孔子的点。

2.成孔子的点。

①孔子的言反应了儒家改革社会的优秀梦想和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悲观避世,正因社会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改革社会状而努力,是一种以天下己任的任感和患意。

②若是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克制,其乱愈甚,知其不可以而之体了一种肩负、奉献和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会碰到各样看似“不可以”的,若是都以退避的姿待,永存在,“ 之”才有希望。

成桀溺的点。

①乱世之中,不可以靠一己之力来改社会,是必正的,一点上不可以自欺欺人。

② 身自好、修身养性、保留力,以待治世,在乱世之中不失一种以退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以而之,精神可嘉,但事上是和精力的无浪。

2010 年浙江考明例卷中的:(三)《》中的两文字,而后回答。

【经典文档】浙江高考《论语》题汇编

【经典文档】浙江高考《论语》题汇编

浙江论语高考题【2009 年6 月】(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 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24.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 1 分)(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3 分)25.默写题:(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评分参考〗24. (1)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略。

25.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010 年6 月】(三)(4 分)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 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选3小题)(1)谨庠序之教,,。

(《孟子》)〖评分参考〗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

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25.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2011 年 6 月( 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 题。

(5 分)子曰: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2021年浙江高考考点:《论语》经典题整理(试题版)(含答案)

2021年浙江高考考点:《论语》经典题整理(试题版)(含答案)

2021年浙江高考考点:《论语》经典题整理(试题版)考点:1.第一课:为政以德(德政主张、均贫富含义)2.第二课:克己复礼(礼治主张、礼仁关系、孝悌之情)3.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入世的态度、社会责任感、坚忍不拔的精神)4.第五课:仁者爱人(仁爱观)5.第六课: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内容和要求)6.第八课: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7.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8.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师生关系与道德观)9.第十三课:沂水春风(师生关系与礼乐治国的理想观)10.第十四课: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考题对接】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6分)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1.“揖让而升,下而饮”说明在君子之争中要恪守的规范。

(2分)2.根据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争”与“让”的态度。

(4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选自《中庸》)1.上述文字告诉我们要学会修养省察,其中强调了一种君子特别注重的修养方法:________。

(两个字)2.根据第三段文字,简析“中和”的功用。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6分)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材料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1.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主张用_________来治理人民,孟子主张用________来治理人民。

2021年浙江省高三语文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2021年浙江省高三语文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2021浙江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一、名著阅读(2021·浙江五湖联盟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1. 根据对第二则材料的解释填空。

广居:最宽广的住宅,喻指“仁”,为立身的根本:正位:最正确的位置,喻指“”,为制度规范等;大道:最正确的道路,喻指“”,为行事的准绳。

2. “用舍行藏”精炼地概括了儒者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根据两则材料比较分析孔孟在这一问题上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性格和影响;(2021·浙江嘉兴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3. 两则材料都描述了孔子心中理想的形象。

“能近取譬”的意思是,指的是替别人着想。

4. 结合材料,分析孔子如何在比较中阐述“仁”的思想内涵。

(2021·浙江绍兴市·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论语·学而》)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②,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③,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注)①枉:不正直,邪恶。

浙江高考《论语》题汇编

浙江高考《论语》题汇编

浙江论语高考题(一)【6月】(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分)(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3分)25.默写题:(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评分参考〗24. (1)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略。

25.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月】(三)(4分)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论》)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选3小题)(1)谨庠序之教,,。

(《孟子》)〖评分参考〗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

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25.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6月(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浙江省历年高考试卷中《论语》题汇编

浙江省历年高考试卷中《论语》题汇编

浙江省历年高考试卷中《论语》题汇编1.【2009.浙江】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分)(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3分).默写题:(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2.【2010.浙江】(1)《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选3小题)(1)谨庠序之教,,。

(《孟子》)3.【2011.浙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题。

(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4.【2012.浙江】《论语·乡党》:“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分)(1) (2)(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试题总汇29页PPT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试题总汇29页PPT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完整word版)浙江省高考《论语》选读部分模拟试题

(完整word版)浙江省高考《论语》选读部分模拟试题

浙江《 <论语 >选读》练习优选(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 4 分)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为政以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为政以德》)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克己复礼》)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表现出孔子如何的治国思想?( 1 分)2.面对相同的问题,孔子为何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谈谈你的理解。

( 3 分)(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 4 分)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为政以德》)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能否相同?为何?(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边的问题。

( 4 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克己复礼》)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实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3 分)2、为何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分)(四)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回答下边的问题。

( 4 分)(《知其不可认为而为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徳之衰?往者不可以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浙江新高考专用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浙江新高考专用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浙江新高考专用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精编(浙江专用)(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1分)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一)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季氏将伐颛臾……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二)不一样。

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则是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是要劫富济贫,而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23—24题。(5分)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 墨子曰:“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 而行为本焉。”(《墨子》)
23.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丧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分) 24.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述理由。(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 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23.找出文中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一 句内涵相同的句子。(2分) 24.荷蒉者对孔子的一番话用意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他的话?(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材料一】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材料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三】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天下皆以孝弟忠顺之道为是也,而 莫知察孝弟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父 之孝子,君之背臣也。(《韩非子》)
23.“长幼之节”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依尊卑次序合礼言行。 “君臣之义”指 有才能的人出仕,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24.(3分)子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1分)陶渊明:不逢迎世俗, 洁身自好。(1分)两人的选择,子路更有社会责任感,而陶渊明更听从内心呼 唤。都是个人追求,无所谓对错。(1分)(理解2分,评价1分,评价言之有理 ,即可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论语高考题
【2009年6月】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3分)
25.默写题: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评分参考〗
24. (1)举一反三
(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略。

25.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10年6月】
(三)(4分)
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选3小题)
(1)谨庠序之教,,。

(《孟子》)
〖评分参考〗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

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25.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2011年6月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
25.默写题: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

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
〖评分参考〗
2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
24.(4分)
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该相互补充。

25.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2012年6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论语·乡党》:“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分)
(1) (2)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3分)
〖评分参考〗
23.(1)贵人贱马(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

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2015年高考浙江卷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23.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

(2分)
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
答案:23.(2分)浩然之气
24.(3分)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2016年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5分)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23.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1分)
24.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4分)
【答案】23.(1分)去无用之费
24.(4分)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②合理地节约用度。

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