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茶艺师泡茶基本步骤

茶艺师泡茶基本步骤

茶艺师泡茶基本步骤泡茶也是一门艺术,想要把握泡茶的基本步骤,那就请继续往下看看这篇文章吧。

茶的冲泡方法有简有繁,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茶*而定。

但不论泡茶技艺如何变化,一些基本的方法则是相通的。

冲泡一杯好茶出来,除了备茶、选水、烧水、配具之外,都需要遵照泡茶的基本步骤。

泡茶的步骤-温具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同时冲淋茶杯,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

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温度过快下降,这对较粗老茶叶的冲泡尤为重要。

泡茶的步骤-置茶按茶壶或茶杯的大小,往泡茶的壶(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

置入茶叶后,可以观赏壶(杯)里的茶叶形状与颜*。

如果你所用来泡茶的是白*盖碗,则茶*与白*相映成趣,极具观赏价值。

泡茶的步骤-冲泡置茶入壶(杯)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

冲水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

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泡,可以特别注重欣赏的细嫩的茶叶,冲水也以七八分满为度。

冲水时有“凤凰三点头”的讲究,就是将水壶下倾上提三次,这既是主人向宾客点头致意,也能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泡茶的步骤-倒茶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品茗杯)中。

茶海又称公道杯,取分茶公道之意。

泡茶的步骤-奉茶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

奉茶的时候,主人还须用空余的手做出请茶的姿势,此时客人可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以表谢意。

泡茶的步骤-品茶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赏味时,应让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如此反复二三次,以留下茶汤清香甘甜的回味。

泡茶的礼仪和步骤

泡茶的礼仪和步骤

泡茶的礼仪和步骤泡茶的礼仪和步骤导语: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

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泡茶的礼仪和步骤,欢迎阅读参考。

泡茶的礼仪和步骤【茶道法则】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唐代要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古人品茶讲究六境: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者修养,一招一式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

宋代品茶有一条法则,叫做“三点”: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为严格细致,有“十三宜”和“七禁忌”。

“十三宜”即: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

“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点不得法;二恶具,茶具不清洁;三主客不韵,主人,客人举止粗俗;四冠裳苛礼,过于拘束礼仪;五荤肴杂陈,茶贵清,一案荤腥,不能辨味;六忙,没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间案头多恶趣,环境布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说法。

【茶道表现形式】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

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

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确实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

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以及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泡茶礼仪】室内基本陈设:茶师位置一般在室内北面,对面随意摆放几张绣墩作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

正确泡荼的七个步骤

正确泡荼的七个步骤

正确泡荼的七个步骤
泡茶的七个步骤如下:
1. 准备茶具:选择适合泡茶的茶壶、茶杯和茶盘,清洗干净并预热。

2. 准备茶叶: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合适的茶叶,量取适量茶叶放入茶叶容器中。

3. 温水预热:将清水煮沸后,用少量的热水先冲洗茶杯和茶壶,然后将热水倒入茶杯中,预热茶杯。

4. 温水浸泡:将预热的水倒入茶壶中,将茶叶倒入茶壶,然后倒入适量的温水,浸泡一段时间(根据茶叶种类和个人口味决定,一般为1-5分钟)。

5. 冲泡水温:将热水煮沸后,等待约1分钟,将热水倒入茶壶中,浸泡茶叶。

6. 冲泡时间: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通常茶叶浸泡3-5分钟即可。

7. 倒茶品尝:将泡好的茶倒入预热的茶杯中,品尝茶的香气和口感,可以适量加水调整浓淡。

注意事项:
- 使用优质的茶叶和清洁的茶具,以确保泡出的茶汤质量良好。

- 控制泡茶的时间和水温,以免茶叶过浓或过淡。

- 倒茶时要轻柔,避免过多的茶渣进入杯中。

- 不同种类的茶叶可能需要不同的泡茶时间和水温,可以根据茶叶包装上的说明进行调整。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口诀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口诀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诀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诀:⼀温壶、⼆投茶、三浸泡、四醒茶、五闷泡、六奉茶、七品茶,泡茶是⼀门技艺,需要掌握正确的冲泡⽅法,⽽投茶、出汤时间、⽔温、投茶量均为关键步骤,需要合理把控。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诀:⼀、温壶:以热⽔淋茶壶,提⾼茶壶温度,才不⾄于在泡茶的时候⽔温被茶壶抢⾛,影响茶汤的风味。

⼆、置茶: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裡,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茶则。

这时可以请宾客赏茶,也藉这个机会与客⼈交流,介绍他们认识此茶的特⾊,⾹⽓?颜⾊?外观?赏完茶后再放回原处。

三、温润泡:将热⽔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淋上后⽴刻倒出来。

⽬的在使某些⽐较紧结的茶(像阿⾥⼭⽯棹⼀带的珠露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觉得这样⽐较清洁,但并不是每⼀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续。

四、醒茶:将温润泡⽤的⽔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段时间让茶叶舒缓。

等待醒茶的时间可⽤茶海中的热⽔温闻⾹杯。

五、冲泡:注⽔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少需要四⼗五秒到⼀分钟,有些需要⼀分半钟,这段时间⽤可以⽤来温饮杯。

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茶味均衡并沉淀杂质。

将茶倒⼊闻⾹杯中约七分满,或⽤扣杯的⽅式,正⾯图样对正⾯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考量,扣杯的⽅式只适⽤于第⼀泡)。

七、品茶:将闻⾹杯中的茶倒⼊饮杯中,此时可品闻茶⾹。

喝茶的时候不要⼿拿杯缘,如果以右⼿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点钟⽅位、拇指放六点钟⽅位,并以⼋点钟⽅位喝茶。

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泡完三泡茶后,将茶壶中的茶叶以茶匙舀⾄渣⽅,此时可请客⼈赏茶底。

洗壶分两次,先注⽔后清⼀下湖盖,再把壶中的⽔倒掉。

再来做第⼆次洗壶,⽔量要⽐较多,将茶海与茶杯⼀起⽤热⽔烫过清洗。

⼩叶AI机器⼈,快速学茶懂茶:nichawcn。

会议泡茶礼仪文案幼儿园

会议泡茶礼仪文案幼儿园

会议泡茶礼仪文案幼儿园会议泡茶礼仪文案(幼儿园)1. 泡茶时,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2. 在泡茶前,先要洗手,保持卫生。

3. 准备泡茶的茶具、茶叶等道具应该摆放整齐,保持干净。

4. 按照先后顺序,轮流倒茶,不要插队。

5. 每一份茶倒完后,要把茶壶盖合上,避免茶汤变凉。

6. 倒茶时,姿势要轻柔、稳定,避免茶水溅出来。

7. 倒茶时要注重分寸,适量即可,不要倒得过多。

8. 泡茶要专心致志,不要分心玩闹。

9. 倒好茶后,要跟对方微笑道谢。

10. 接到茶杯时,要两手接过,表示尊重。

11. 喝茶时,应小口小口地品尝,不要大口喝。

12. 喝茶时,要慢慢地品味,体会茶叶的香韵。

13. 喝茶时,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别人的品茶心情。

14. 喝完茶后,可以轻轻地拍一下桌子表示谢意。

15. 回收茶杯时,要小心轻放,不要碰撞。

16. 回收茶具时,要握紧茶托,避免滑落。

17. 泡茶结束时,要将茶具放回原位,保持整齐。

18. 场地清理时,要把茶水倒干净,保持干净和卫生。

19. 清理时,茶具要水洗,确保洁净无污渍。

20. 清理茶具时,要轻柔,避免碰撞摔坏。

21. 泡茶过程中,要尊重老师和同伴,不要争抢茶具。

22. 泡茶时,要保持队形,有序排队等候。

23. 泡茶过程中,可以观察、学习正式场合的茶道礼仪。

24. 倒茶时,要注视倒茶口,避免茶水溢出。

25. 倒茶时,要轻轻晃动茶壶,使茶汤均匀。

26. 倒茶时,要注意倒的顺序,先倒长辈或重要人物。

27. 倒茶时,要保持身体稳定,不要摇晃。

28. 倒茶时,要注意倒茶高度,避免溅出茶水。

29. 倒茶时,要分别倒给每个人,不要只倒给一个人。

30. 在倒茶过程中,要保持茶杯干净,避免外壁沾水。

31. 倒茶时,要控制好倒茶速度,避免过快溅出。

32. 倒茶时,茶壶口要对准茶杯,避免不准确。

33. 泡茶时,要专注于泡制好茶叶,确保味道美味香浓。

34. 在泡茶时,不要乱动茶壶,以免影响茶水的沉积。

正确泡茶步骤幼儿园文案

正确泡茶步骤幼儿园文案

正确泡茶步骤幼儿园文案
1. 首先,准备好干净的茶杯和茶壶。

2. 在茶壶中加入适量的开水。

3. 然后,选取适合的茶叶放入茶筛中,用开水冲洗一下茶叶。

4. 将冲洗过的茶叶放入茶壶中。

5. 等待片刻,让茶叶充分浸泡在开水中。

6. 另外,准备好茶杯,并放入适量的茶叶。

7. 当茶叶浸泡好后,打开茶壶的盖子。

8. 慢慢将茶壶中的茶水倒入茶杯中。

9. 注意不要倒得太急,避免水溅出来。

10. 等待茶水冷却一下。

11. 如果喜欢清淡的茶水,可以将茶杯中的茶水倒回茶壶中来回沖泡几次。

12. 此时茶水的颜色会更浓。

13. 如果喜欢稍微浓一些的茶水,可以直接将茶水留在茶杯中。

14. 小朋友们可以尝试轻轻吹凉一下茶水,然后小口喝一点,品味茶的美味。

15. 记得喝完茶后,要把茶杯放回茶托上,保持整洁。

16. 最后,告诉幼儿们要注意用茶水时要小心,不要将热水撒到自己或别人身上。

茶艺师泡茶流程操作规程(3篇)

茶艺师泡茶流程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准备工作1. 茶具准备:准备好所需茶具,包括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茶匙、茶则、茶荷、茶巾、茶盘等。

2. 茶叶准备:根据所泡茶叶的种类,提前准备好适量的茶叶。

3. 水源准备:选用纯净、无异味的水,建议使用山泉水或矿泉水。

4. 火源准备:准备合适的火源,如电热水壶、燃气炉等。

二、茶艺师泡茶流程1. 洗茶具:用流动的清水将茶具冲洗一遍,去除灰尘和异味。

2. 烫壶温杯:用沸水将茶壶、公道杯、品茗杯等茶具烫洗一遍,起到杀菌消毒、提高茶具温度的作用。

3. 投茶:根据茶叶种类和盖碗容量,准确称量适量的茶叶,放入茶荷中。

4. 润泡:将沸水注入茶壶,使茶叶初步浸润,静置约30秒至1分钟。

5. 正泡:重新注入沸水,根据茶叶种类和品质,控制好冲泡时间。

绿茶类约2-3分钟,乌龙茶类约3-5分钟,红茶类约5-7分钟。

6. 分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使茶汤均匀分配至各个品茗杯。

7. 倒茶:将茶汤倒入品茗杯,注意控制流速,使茶汤温度适宜。

8. 奉茶:将泡好的茶递给客人,同时注意礼仪,双手奉茶。

9. 收具:泡茶结束后,将茶具整齐放置在茶盘上,清洁茶具,整理茶室。

三、注意事项1. 控制水温:根据茶叶种类,选择合适的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茶汤品质。

2. 注意冲泡时间:根据茶叶种类和品质,准确控制冲泡时间,避免茶汤过浓或过淡。

3. 保持茶具清洁:泡茶过程中,保持茶具的清洁,避免异味干扰茶汤口感。

4. 注意礼仪:泡茶过程中,注意言行举止,展现茶艺师的素养。

5. 传承茶文化:在泡茶过程中,传承和弘扬茶文化,让客人感受到茶的魅力。

四、总结茶艺师泡茶流程操作规程,是茶艺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掌握好泡茶流程,才能泡出品质上乘的茶汤,让客人享受到茶的美味。

同时,传承和弘扬茶文化,也是茶艺师的责任和义务。

第2篇一、前言泡茶是茶艺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它不仅关乎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更是茶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方式。

以下为茶艺师泡茶流程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泡茶过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正确的泡茶顺序

正确的泡茶顺序

正确的泡茶顺序1.1、温具用沸水冲淋所有茶具,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同时还起到清洁的作用。

1.2、置茶置茶就是放茶叶,往泡茶的壶(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茶叶的数量随不同茶叶而不同的,还有随个人喜好而放。

1.3、冲泡置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冲泡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

1.4、倒茶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1.5、奉茶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请客人品茶。

1.6、品茶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2、泡茶的方法是什么2.1、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

2.2、红茶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

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

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

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

2.3、乌龙茶用沸水多次冲泡。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

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3、泡茶用什么水好3.1、泉水众所周知,在天然水当中,泉水的杂志比较少,透明度高,受到的污染最少,水质值得肯定,泉水是比较清爽的一种水。

3.2、常年流动之水溪水、江水与河水等常年流动之水,用来泡茶也是非常不错的。

3.3、自来水自来水,一般都是经过人工净化、消毒处理过的江水或湖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
泡茶的基本步骤: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敬茶、闻香、品茶。

茶的冲泡方法有简有繁,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茶性而定。

但不论泡茶技艺如何变化,一些基本的方法则是相通的。

冲泡一杯好茶出来,除了备茶、选水、烧水、配具之外,都需要遵照泡茶的基本步骤。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

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泡茶先识茶
肉眼看外形和颜色,大致区分茶的种类。

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调轻重等多个方面。

再根据自己对茶的认识,选择最恰当的冲泡方法的选择。

绿茶:大多为黄绿带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显白色;
黄茶:条索嫩黄、肥壮挺直;
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
红茶:乌金色、茶芽少,带有甜香;
黑茶:乌润色泽,独特陈香。

水为茶之母
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适合它的水。

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则:要用软水,纯净水、矿泉水、过滤水,都比较适合用来泡茶。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哪怕是需要85℃冲泡,也需要先烧至100℃再放凉。

器为茶之父
茶器要结合冲泡的茶类选择,盖碗和茶壶适用的茶类范围很广。

平时多练习使用,泡一般茶类即可得心应手,但注意绿茶通常要用玻璃器皿冲泡。

其他的辅助性的器皿,如公道杯、品茗杯等,也需要看场合搭配使用。

体积投茶法
有的茶细小、扁平,或者是紧压茶,看起来一点点,实际上已经够重量了;
有的茶粗壮、蓬松,看起来很多,却轻飘飘的,差不多放大半壶才够。

因此,根据茶叶的形态而使用“体积投茶法”,是比较科学且便捷的方法。

也可根据个人口感和实际情况调整,体积投茶量仅供参考。

一泡茶水,不同的茶,形态不一样,需要投放的茶量“看起来”差别真的很大!
不同水温不同味
在同一浓度的茶汤中,高温冲泡出的茶汤较强劲,低温冲泡出来的茶汤较温和。

嫩度较高的茶叶宜低温冲泡,避免烫坏茶叶;
粗老的茶叶可以用高温冲泡,以激发出茶的香气和滋味。

品茶时可先嗅其香气,待茶汤温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饮。

不同茶类适应冲泡的水温:
绿茶、黄茶、红茶:80-90℃
乌龙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浸泡时长
针对功夫泡茶法,浸泡时长的掌握需要综合考虑茶的品类、形态以及冲泡次数等因素。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比如红茶,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3-5秒,然后快速出汤。

坐杯的时间可根据泡数而定,后面的每一泡可根据前一泡的坐杯时间适当地延长3-5秒。

另外茶叶如果较碎,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快,需要适当减少时间,防止滋味苦涩。

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适口为珍才是好茶
品茶≠评茶,我们日常泡茶时,可以随着当时的情境和心情选择喝茶的口味。

不一定要追逐珍稀昂贵的茶品,也不一定苛求冲泡技术,只要能够享受当下喝茶的心情,享受有茶生活的美好,便是一杯好茶。

毕竟适口为珍才是喝茶最大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