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小石潭记教案与教学反思精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案与反思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案与反思

10 小石潭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1.积累字词,理解文意,梳理文脉,熟读成诵。

2.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摹的写法。

3.理解作品中的情感,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0课预习卡第1课时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

2.梳理文脉,背诵课文。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代文化名人。

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的内心十分郁闷,因此,他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他就是——柳宗元。

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柳宗元:“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柳宗元,走进他的《小石潭记》。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在简单介绍写作背景、文章内容的同时,暗示作者情感,为学生学课文做背景、情感铺垫;同时引用余秋雨的评述,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预习过关,初步感知1.预学展示,走近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篁.竹(huánɡ)珮.环(pèi)清冽.(liè)坻.(chí)嵁.(kān)参差..(cēncī)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qiǎo)幽邃.(suì)3.示范朗读,读出节奏师:本文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极有韵味。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示范划分节奏,然后放声自由朗读,感受其韵味。

(播放朗读示范音频,见本课“扫码听朗读”二维码)【设计意图】示范朗读使学生初步领略文章的文字美、情景美,帮助学生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

三、疏通文意,积累词汇1.疏通文意(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圈画出不能准确把握的词句。

(2)提出疑难,全班答疑解惑,师明确。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小石潭记》知识点分析1. 作者简介《小石潭记》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篇散文,其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杜甫在游玩时发现一个小石潭,引人深思。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诗人、思想家,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并被后世誉为“诗圣”,其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性关怀。

2. 文本背景《小石潭记》是唐代杜甫所撰的散文,其选自《杜诗选》的分册之一,《风雅颂》卷中的《水槚记》中。

此文的创作时间比较靠后,大约是杜甫晚年的产物。

文中富有感人肺腑的叙述,体现了杜甫的思想沉郁情感,具有较高的价值和艺术魅力。

3. 文本分析(1)思想内涵作品从自然环境中发掘文学的价值,叙述了一个在游玩中发现小石潭的故事。

讲述了小石潭的美景、人们的生活地点等信息,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和批判。

全文描写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是深刻探讨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优秀篇章。

(2)语言运用作品的语言风格简练明了,文字充满感情,形象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美景,使人留连忘返。

杜甫运用了大量散文手法,如描写、描摹、描写环境、事物等,展示了杜甫的文学才华和渊博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1. 思路设计(1)分析《小石潭记》的背景、作者及作品内涵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杜甫及其时代的社会情况。

(2)通过阅读文本,展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从中感受哲理的厚重和诗情的典雅。

(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小石潭记》的作者及其代表作,让学生学习杜甫的著作并了解其思想及文化价值。

(2)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小石潭记》,思考作者的意图,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文本的隐含意义和哲理。

(3)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关于文章的感受、理解和思考,让学生分享各组讨论的结果。

小石潭记教案反思8篇(汇总)

小石潭记教案反思8篇(汇总)

小石潭记教案反思8篇(汇总)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

2.学生熟悉课文,感受小石潭的美景。

3.体会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探究式合作学习两课时学生自读,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教师带领学生疏通文意,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提问:小石潭给人的印象如何?(用一个字概括)2、学生回答,教师引出“美”。

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胜收,你读了文章后头脑中浮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你能选择一个景点和大家说说吗?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几句小结。

1、小石潭的景色如此美,让人为之陶醉,如果你身处其中,会产生什么感受呢?2、引导结论:乐3、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4、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迅速在屏幕上现场出示)明确:“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解释)①、朗读第一段的一、二两句及第四段。

观察自己的学校,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景色美乐在其中偏贬远谪幽静冷清触景生情抑郁忧伤景情景交融情《小石潭记》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1.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简介: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也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抑郁不得志,又不肯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当权派同流合污。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的寄情山水,抒发个人的抑郁和苦闷;有的反映当时人民的疾苦和愿望,谴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等。

《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都是他被贬永州时期的代表作品。

《永州八记》指《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与反思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个人发言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关于教学总结和回顾环节,我认为本次课程的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小石潭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较为深刻,学生可能难以把握。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对于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把握,学生可能感到困难。
举例: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文章中的精彩片段与其他文章进行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主要包括、修辞等基础知识;三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四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小石潭记》是一篇描绘自然风光的文言文,它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小石潭记》中的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

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10 小石潭记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重点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以及寄托于山水间的情感。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关联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

唐顺宗时,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执政,他们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当时柳宗元33岁,任礼部员外郎,也积极参与了这一革新运动。

但是在保守势力的疯狂反扑下,顺宗退位,革新变法随之失败。

宪宗即位后,对革新派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革新派人物相继遭到残杀和贬谪。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当时,柳宗元政治地位下降,又身居荒僻落后的地区,因此他的心中非常抑郁,写下了《小石潭记》。

通过精细、生动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忧伤、凄苦的心情。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

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著有《柳河东集》。

1.课文题解《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写作背景公元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为革新派主要成员之一。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背诵原文,能按要求默写句子。

2.积累闻、可、居、许文言字词。

3.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过程与方法1.自主与合作。

2.讲解与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2.提高学生鉴赏古文语言美的能力。

点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操作、可检测性强。

【教学重点】1.背诵原文,能按要求默写句子。

2.积累闻、可、居、许文言字词。

3.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难点】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复习并背诵原文。

2.尽可能地找出“闻、可、居、许”出现的句子,并解释。

3.结合笔记理解课文内容。

点评:“课前预习”可独立设置,而不应该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项内容。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转入复习课内文言文。

现在,老师问你们:“根据上学期的几次模拟考,你认为课内文言文应该围绕那几个方面来复习?。

1.课文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

2.翻译(注意词类的活用)。

3.文言字词(一词多义)。

4.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

点评:总体回顾文言文的学习范围,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复习重点的记忆。

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围绕以上几个方面来完成以下的几个任务。

课堂目标:1.背诵原文,能按要求默写句子。

2.积累文言字词:闻、可、居、许(一词多义)。

3.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点评:展示课堂目标,师生共同明确教学任务,好!三、讲解新课1.课文默写。

(出示练习)①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②从正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水尤清洌)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八年级下语文《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八年级下语文《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小石潭记》全文。

2.感受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之美,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的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小石潭记》,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文本中的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小石潭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3.课堂讲解(1)小石潭的位置和环境;(2)小石潭的水质和游鱼;(3)小石潭周围的景物和氛围;(4)作者的情感表达。

4.课堂讨论(1)作者为什么选择小石潭作为写作对象?(2)作者在小石潭中感受到了哪些美好事物?(3)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5.背诵课文学生集体背诵课文,教师进行指导。

6.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小石潭记》;四、课后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并背诵《小石潭记》,对作者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学生反馈学生反映本节课生动有趣,课堂讨论环节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3.教学改进(1)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思考和表达;(2)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背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小石潭记》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课堂导入利用图片展示小石潭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对小石潭的印象。

二、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三、课堂讲解1.小石潭的位置和环境讲解小石潭的位置和环境,引导学生感受小石潭的幽静之美。

2.小石潭的水质和游鱼讲解小石潭的水质和游鱼,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小石潭记教学实践反思(3篇)

小石潭记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所见所感。

本文以《小石潭记》为例,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实践过程1.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首先通过展示小石潭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小石潭的描写。

2. 课文讲解在课文讲解环节,我按照作者的游览路线,引导学生分段学习。

首先,讲解作者对潭水的描写,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潭水的赞美之情。

接着,讲解作者对潭周围景物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讲解作者对游人的描写,让学生了解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3. 课堂活动在课堂活动环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让学生扮演作者,模拟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体会作者的心情。

(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3)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描绘小石潭的画作。

4. 总结与作业在总结与作业环节,我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以下作业:(1)背诵《小石潭记》。

(2)写一篇关于小石潭的游记。

三、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

通过图片、音乐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学习。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课堂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小石潭记》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不足与改进(1)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讲解不够透彻,需要加强备课,提高讲解质量。

(2)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提高课堂互动性。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课程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和理解本文,领悟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

2. 能够分析和理解文中所使用的比喻表达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由创作一篇小故事。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小石潭记》一篇文章。

三、教学进程设计1. 导入环节。

a. 老师自我介绍,询问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们感觉轻松愉快地融入正确的学习氛围。

b. 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想文章讲的是什么典故,通过画面帮助学生们准确理解。

2. 认识文章。

a. 老师细读全文,讲述文章情节,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关注故事中所涉及到的比喻表达方法。

b. 根据材料编写问题,使学生在讲解过程中逐步充分理解,并对故事进行反思。

3. 分组讨论。

a. 将学生分为6-7个小组,让学生们自由地讨论,讨论时间为15-20分钟。

b. 组内分别分工阅读,分析讨论文章,并以成果做出小组总结。

4. 广角讲学。

a. 让小组的代表手写小论文,然后让学生们展示总结,其他学生也要听取;b. 老师对于每个组总结进行点评,并让学生互相学习。

5. 巩固练习。

a. 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小故事,并尝试使用和学习到的比喻方法。

b. 订正和点评学生的作品,及时纠正和启发学生们,引导他们深刻理解文章。

6. 课程总结。

a. 老师对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进行总体性的评价。

b. 嘉奖优秀的学生。

四、反思1. 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以“三步法”为主,即让学生先听、再做、最终验证。

使学生们能够拥有独立思考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讨论、广角讲学是本课中引入的有效教学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们释放自我,并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2.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教学的深度、广度也是需要完善的,需要不断调整,让学习最有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读断句读,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方法】品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前段时间有位女教师写了一封被誉为史上最牛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于是毅然辞职。

一时哗然,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请问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愿望和冲动吗?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去游历山水,请问你是怎样的心情?(请同学回答)今天我一起来见识一位“怪人”,他见到美景既欢喜又忧伤,这其中到底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小石潭记》。

二、熟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2.推荐学生朗读3.纠正字音和节奏4.全班齐读(注意断句和读准字音)三、整体感知1.课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小石潭)2.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作者都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水石树鱼源岸环境)3.小石潭中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或词语(预设)。

(1) 清(水尤清冽)句子: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学生朗读,解释。

链接材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石(奇)句子: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3) 青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学生朗读,赏析。

妙哉!这里有青青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它们交错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

此等仙境,令人心驰神往。

(4) 活句子:佁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 折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6) 幽句子:隔篁竹伐竹取道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总结1:小石潭景色清幽、凄美,但它却被遗弃在荒野之中,无人赏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案与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案与反思

10 小石潭记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预习在前,教师点拨、分析在后。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最后取得共识。

2.讲练结合,既抓整体感知,又要突出重点。

3.比较作者等几位古代文人被贬之后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不得志后的心情,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相信大家都学过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游记散文——《小石潭记》。

这篇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至今传诵不衰。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领略它的魅力吧!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秀丽的地方,并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即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2.背景资料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第四篇。

3.检查预习(1)重难字篁.竹(hu áng) 珮.环(p èi) 清冽.(li è) 佁.然(y ǐ) 俶.尔(ch ù) 翕.忽(x ī) 寂寥.(li áo) 悄怆.(chu àng) 幽邃.(su ì) 龚.(g ōng) 恕.(sh ù) (2)通假字日光下澈.(ch è)(“澈”同“彻”,穿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5篇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一《小石潭记》课前让学生进行了充分预习,并且有很多学生已经会背诵了,所以课堂上,我只是带领学生简单的翻译了课文和赏析了语言的美。

过后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对很多语句不理解。

由此我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就是要求我们要从语感入手,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决不能忽略这个前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其次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诵读能力。

2.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二《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是柳宗元紧接《钴坶谭西小丘记》之后写的。

柳宗元在游小丘后数日又和他的朋友吴武陵、龚古以及他的弟弟宗玄等游西山,在小丘西边百二十步的地方发现了小石潭,他就写了这篇游记。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在这篇山水游记里作者主要是记小石潭,他写潭水、写岩石、写树木、写游鱼,宛如一幅优美风景画,通过刻画优美的景色,着力渲染了凄冷幽深的环境,借景来表达自己在贬官生涯中孤寂凄凉的心境。

我认为像这样富有诗意的散文,而且又写得极为精美,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因此我决定在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在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同时,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今天我上的是《小石潭记》的第一课时。

在教学之前,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对他们提出了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自主试读三遍;(2)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将不懂的字词句作圈划;(3)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柳宗元和《永州八记》。

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读的方式,学生自己读通读顺课文,通过串读来订正音韵节奏,并进行了个别词语的解释以助读。

在个别处如“下见(现)小潭”“参差(cēncī)披拂”,教师一点即好。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小石潭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⑶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⑴预习课文,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⑵反复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课文景物的特点和写景方法。

⑶结合文章背景,分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熟读成诵,学习文章精准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特色。

教与学互动设计: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创设情境。

2、导语:高山流水的旷远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我们不得叹服大自然的神奇。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现在,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访一处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让我们一起见证一种远离俗世的美。

㈡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生齐读课题,明确本文文体。

记:古代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走近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第四篇《小石潭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 游记散文的宗师”。

3、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指导:知文意,准字意,晓节奏。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小石潭记》教学反思《小石潭记》是八年级下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第十课,本文将对这一课的教学反思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充实且易于理解。

经过实际教学实践,学生们掌握了《小石潭记》的主要情节和意义,认识到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可避免地影响和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现实。

二、教学方法的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具。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讲解、提问等等,截至目前为止,这些教学方法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在让学生理解难点方面,显得更为有效。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并调整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适应各年级学生的认知差异,并采用了更精准的教学方式,从而加强了学生与教学课本之间的联结,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实现了有效地提升。

四、教师对教学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的思想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心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五、结语总体来讲,《小石潭记》的教学反思得到了良好的完成。

在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掌握了本文的重点内容,理解了本文的深层含义,并在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六、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小石潭记》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如:1. 朗读法:教师可以先朗读本文,然后让学生跟读,加强学生对于声音的感知和阅读速度。

2. 画图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中描述,画出小石潭的样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描绘的环境和景象。

3. 讲解法: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人物和事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境、情感等方面的因素。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小石潭记教案与教学反思金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小石潭记教案与教学反思金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字音。

3.掌握课文的现代文翻译。

3.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学习难点】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

知识链接《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导入新课师:有这样一幅画,画面是一片寥廓、冷清、孤寂的冰雪之地,只有一个老翁,披着蓑衣,在那儿“钓寒江雪”,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首诗里面的画面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这首诗叫《江雪》,作者是柳宗元。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

在这首诗里,风景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不过当冬风过后,冰雪消融,这里的风景又会变成什么样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柳宗元所作的另一篇文章——《小石潭记》。

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整体感知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漂市一中钱少锋
《小石潭记》的教学设计,以“画”和“音乐赏析”作为突破口,力图给学生营造读出个人体验和感情的环境,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以达到景在画中现,情在曲中悟的目的。

因此,只有善于找到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才能让散文教学更活,更美,更精彩。

【素材积累】
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小石潭记教案与教学反思【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字音。

3.掌握课文的现代文翻译。

3.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学习难点】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

知识链接《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导入新课师:有这样一幅画,画面是一片寥廓、冷清、孤寂的冰雪之地,只有一个老翁,披着蓑衣,在那儿“钓寒江雪”,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首诗里面的画面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这首诗叫《江雪》,作者是柳宗元。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

在这首诗里,风景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不过当冬风过后,冰雪消融,这里的风景又会变成什么样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柳宗元所作的另一篇文章——《小石潭记》。

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

2.背景资料。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正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1.字音字形。

篁.竹(huáng) 水尤清冽.(liè) 为坻.(chí)为堪.(kān) 翕.忽(xī) 幽邃.(suì)犬牙差.互(cī) 佁.然(yǐ)(qiǎo chuàng) 俶.尔远逝(chù)悄怆..2.古今异义词。

(1)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崔氏二小生..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②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③潭西.南.而望(向西南)④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2)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4.特殊句式倒装句: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宾语前置)。

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省略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影布石上”前面省略了主语“鱼”。

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

目标导学三:理清线索,把握文章内容1.通过前面的字词梳理,同学们已经清除了阅读障碍,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小石潭的,写了小石潭的哪些东西。

教师示范探究:第1段写了发现小石潭,即“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又写了小潭中石头的状态,即“全石以为底……”,还写了小石潭的自然景色,即“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学生探究:第2段写了潭中的景色与游鱼,写出了游鱼欢乐的状态;第3段写了潭西南方的景观,未能探得溪流的起源;第4段写了独坐潭上的凄凉感受;第5段记录了同游的人。

教师分析:同学们探究得很正确,通过对探究的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可看出,本文先写发现小石潭,接着描写小石潭的概貌,再写潭中近景(游鱼和潭水),然后写溪流水源,这是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

条理清晰,毫不散乱。

2.同学们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似乎随着作者的脚步,先发现了石潭,看见了它的样子,也看见了小石潭中的怪石,看见了水中的游鱼,望见了西南方向的犬牙差互,最后,还感受到了这里环境的清幽。

一步一换景,这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写游记的方法,请同学们给它取个名字。

明确:“移步换景”,是指在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出来。

三、板书设计发现石潭——总览概貌——细观近景——远望潭源——潭上气氛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时对本文的探究,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很有意趣的游记,初步感受到了小石潭的美,但是它具体美在哪呢?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抓住景物特点,品析语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

他笔下的山水,都成了极优美的景,请找出文中描写风景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美在哪里,并尝试将它们翻译出来,记得保留其中的美感哦。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明确: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都突出了小石潭的特点——怪!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明确: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是远隔人间的仙境。

翻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明确: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

刚刚还是佁然不动,忽然又远逝,往来翕忽,由静景向动景的转化,似成影像展现在读者眼前。

而这由静到动的过程中,就已经包括了“乐”的气氛。

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明确:运用生动的比喻,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潭上溪流曲折、或隐或现的情景。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倒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尤清冽”“青树翠蔓”“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明灭可见”,各种景物的特点十分明晰,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

写景,动静交错。

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所有的画面给人以很高的感知度。

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体会情感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各具特色,让人应接不暇。

但从总体上来看,小石潭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姿:第1—3段是景色优美的小石潭,第4段是幽深冷寂的小石潭。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小石潭中的两种风姿,也寄寓着作者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

下面请同学们听朗读音频,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变化。

播放朗读,明确情感。

明确:第1—3段写乐,第4段写悲。

1.我们已经很明显感受到,在这篇文章中,既有乐情,也有悲意。

请同学们再次认真品味文章,说说文章是如何在语言上表现“乐”与“悲”的。

明确:作者最初发现小石潭时,是“心乐之”,水之清冽,石之怪异,都让作者心旷神怡,观赏潭中游鱼时则又觉“似与游者相乐”,这都是乐景。

但乐到极致则生悲,坐潭上忽又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寒意袭人,悲从中来。

2.我们在课程导入时谈到了《江雪》一诗,但那是寒景一片,作者写出悲与孤独尚情有可原,但小石潭景色一片大好,竟也让作者生出孤独与悲意来。

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究。

明确:作者去小石潭是由于被贬永州,失意的他孤寂地坐在小石潭上,望着一望见底的潭水,为小石潭打抱不平:为什么岸边有“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青树翠蔓”的小石潭却无人欣赏,只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游人不敢走去呢?这就暗示作者希望得到一位明君的发现。

可以说,是因为作者本身怀有失意之悲,因此不论是《江雪》的景还是《小石潭记》的景,都勾起了他的悲凉与孤独之感。

总结全文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

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