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儿童的行为特征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在幼儿园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较少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注,经常游离于群体之外,他们的行为表现通常不具攻击性,性格循规蹈矩、内向羞涩、顺从沉默,从不做出格的事情,也不主动参与任何集体活动或在公众场合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会逃避与他人的交流,虽然身处在班级之中,却像是团空气无声无息,因此受忽视幼儿又被形象地称为教室中的“隐形人”。
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较差,在交往中消极、被动的幼儿,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仍然倾向于采取消极、孤独的交往策略,可能会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被忽视幼儿在园生活的状态,及时采取教育措施进行干预,让幼儿体验安全感和归属感、树立信心,为发展良好的社会性交往和同伴关系提供前提条件。
一、幼儿受忽视的成因分析(一)家庭因素1.不安全型依恋是造成幼儿被忽视的原因,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影响其后来的行为。
适宜的依恋有助于一个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形成,并且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
亲子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起一定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交往中积极主动,能够和抚养者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会有兴趣去尝试探究周围环境。
对于陌生人也能表现出自信、独立等心理品质。
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没有与母亲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平时就算父母不在家,也不会哭闹。
由于受到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的困扰,在幼儿园里不能积极有效地探索环境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
2. 亲子互动的经验的缺失父母在各种情境下交往所运用的语言、行为等都会成为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可以学会如何与不同对象进行交往,并在与父母的交往互动中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
幼儿的许多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轮流、合作、帮助、友爱、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交往并在父母指导之下习得并发展的。
尤其是低龄的幼儿,他们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几乎就是幼儿与父母互动的翻版。
幼儿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状况是师幼关系的基础。
《2024年个案工作介入监护人对困境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研究》范文
《个案工作介入监护人对困境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研究》篇一一、引言儿童作为社会的重要成员,其健康成长对于社会与家庭的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儿童会面临各种形式的困境,其中情感忽视问题尤其需要关注。
在监护人忽视对儿童的关心和关爱时,其负面影响往往深重而长久。
本研究将关注个案工作介入在解决监护人对困境儿童情感忽视问题中的实际应用与效果,为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干预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背景及现状分析情感忽视是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心理伤害形式,往往由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方面导致。
由于监护人的角色和责任,其对儿童的忽视常常给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带来严重影响,影响其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性。
现有的解决策略往往依赖政府政策和机构的社会福利措施,然而个体化的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因此,通过个案工作的介入来解决此类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个案工作介入的理论与策略个案工作是一种以个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改善生活状况。
在解决监护人对困境儿童情感忽视的问题中,个案工作的介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了解:社会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以及监护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2. 建立关系:建立与监护人的信任关系,引导其认识到情感忽视的严重性。
3. 提供支持:提供心理辅导、教育指导等支持,帮助监护人提高对儿童的关注度。
4. 监督和反馈:对改进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确保改变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实证研究及效果分析以某地实际发生的儿童情感忽视案例为例,本研究探讨了个案工作的实际效果。
首先,通过个案工作者的专业干预,成功地帮助监护人认识到了其行为的严重性。
在提供持续的关心和支持后,监护人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对儿童的关注度:监护人开始更加关注儿童的需求和感受,对其行为和情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被忽视幼儿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质量的低下。
本文以“小明的成长故事”为例,分析被忽视幼儿教育现象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案例分析1. 案例描述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小明的教育。
小明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课程中,经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等现象。
在班级中,小明被视为“问题儿童”,老师、家长对他的关注度较低。
2. 案例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因素是导致他被忽视幼儿教育的主要原因。
首先,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小明的教育。
其次,家庭教育和监护不到位,导致小明在幼儿园无法得到良好的成长环境。
(2)幼儿园因素幼儿园教育对小明的忽视也是导致他被忽视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因。
首先,幼儿园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他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幼儿园教育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小明在智力、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对小明的幼儿教育产生了影响。
首先,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幼儿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过多的教育。
三、被忽视幼儿教育的影响1. 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被忽视的幼儿教育会导致幼儿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
如小明,由于家庭和幼儿园的忽视,他可能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
2. 影响幼儿的学习能力被忽视的幼儿教育会使幼儿的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小明由于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他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学习能力下降。
3. 影响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被忽视的幼儿教育会使幼儿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小明在幼儿园的忽视,使他无法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从而影响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被忽视幼儿的形成原因与改善策略研究————以L幼儿为例
被忽视幼儿的形成原因与改善策略研究————以L幼儿为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被忽视幼儿的形成原因与改善策略的研究很多,已有的研究更倾向于干预研究和实验研究,本研究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幼儿被忽视的原因与干预策略的个案研究。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提出一些改善被忽视幼儿弱势地位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在实践中提供理论指导,促进被忽视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其身心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本研究主要采取了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对某幼儿园大班的L幼儿进行个案研究,得出其被忽视的主要原因是由家长和教师所造成的,研究者针对这些原因对家长提出了优化家庭氛围、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等建议;对教师提出对被忽视幼儿给予积极评价、为幼儿的交往创造条件、重视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从而促进被忽视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被忽视型幼儿家庭教育父亲角色一、幼儿被忽视的原因(一)幼儿自身原因1. 身体特质的原因L的母亲性格就比较内向,说话声音细小缓慢,L在很大程度上遗传了其母亲的特质,另外,他从小体弱多病,出勤率比较低,与班级中的幼儿接触机会相对较少。
在同伴交往和师幼交往方面,幼儿的气质倾向会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孩子得到的关注、反馈就少。
1.社会交往技能的缺乏幼儿的社交技能与策略对幼儿同伴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幼儿L与外界接触机会较少,缺乏社交技能的锻炼与经验,他很少主动地去与同伴交往,通常情况下都是其他幼儿向他主动提出交往,扬扬有时漠视不理,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在双方积极的配合中完成的,因此大部分幼儿不愿意与L玩,从而逐渐导致他被其他幼儿忽视。
(二)家庭原因1.家庭氛围的因素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因素会造成幼儿在人际关系上的孤僻、退缩,同时,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也会影响老师对幼儿的关注程度。
L的家庭收入在银川市属于中等阶层,他入园前一直交于爷爷奶奶照看,L身体瘦弱,奶奶对其照顾无微不至。
被忽视儿童的行为特征研究开题报告
被忽视儿童的行为特征研究开题报告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0202 董笑彤指导老师:夏燕勤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儿童,在社会总体人群的划分中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等给予特殊的关照;在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儿童所处的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是未成年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与帮助。
然而,事实上,在社会中还存在大量“被忽视儿童”的现象,在“国际防止虐待儿童研讨会”上,有调查显示,中国3至6岁的城市儿童中平均三成遭受了某些形式的“忽视”。
而在国际上,忽视孩子与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等一样被列为“虐待儿童”的行为。
忽视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发育产生短期或长期的严重危害,而且忽视对不同儿童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被忽视儿童的各种行为影响其人际关系、同伴交往等方面,而在人际关系、同伴交往中的所遭受的挫折又将影响其行为和心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被忽视儿童”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而事实上幼儿园、家庭并未真正重视这个问题,对于被忽视儿童的准确定义,还没有相关的资料提及。
本文将对被忽视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与研究,归纳其行为特征,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内外部原因,探讨改善其内外环境、形成良好行为特征的途径和方法,希望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给教师和家长以启示,适如其分地供给他们有利于生理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养分,正确地引导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忽视”问题上,关于被忽视儿童行为特征及成因的研究则非常少。
“儿童忽视”与“被忽视儿童”虽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也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因此查阅“儿童忽视”的相关资料对于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就全世界对儿童忽视的研究来看,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仍受忽视。
2003年,美国儿童管理局调查发现,在受虐儿童中儿童忽视占59%,身体虐待、心理虐待各占19%和7%。
被忽视幼儿游戏行为表现研究
被忽视幼儿游戏行为表现研究一、概述幼儿游戏行为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
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幼儿的游戏行为往往被忽视,这不仅影响了幼儿游戏的质量,也制约了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对被忽视幼儿游戏行为表现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被忽视幼儿在游戏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被忽视幼儿在游戏行为中往往表现出缺乏主动性、参与度低、社交技能不足等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困境,也揭示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家庭、教育环境等深层次原因。
通过对被忽视幼儿游戏行为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和特点,为教育者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实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和完善幼儿游戏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揭示被忽视幼儿游戏行为的表现及其成因,为提升幼儿游戏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我们期待通过本研究的成果,能够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1. 问题的提出:介绍幼儿游戏行为的重要性,以及被忽视幼儿游戏行为的普遍现象。
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其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发育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往往被忽视,这种忽视可能源于成人的主观判断、忙碌的生活节奏或是对幼儿游戏行为理解的不足。
被忽视的幼儿游戏行为不仅可能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更可能对其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被忽视的幼儿可能在游戏过程中缺乏自信,难以融入集体,甚至可能出现社交障碍。
被忽视的幼儿游戏行为还可能阻碍其认知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限制其探索世界的热情和动力。
被忽视幼儿的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以某中班幼儿A为例
被忽视幼儿的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以某中班幼儿A为例被忽视幼儿指在群体中受到较少关注或不受人关注的幼儿,幼儿被忽视不仅影响其社会性发展,也将对其情绪、自信心、学习动机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本研究选取一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幼儿园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从家庭教养方式,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度及家园互动三个层面探讨群体中被忽视幼儿的成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幼儿A被忽视的成因分析经过观察发现,家庭的教养方式阻碍幼儿A自信心发展。
从与幼儿A母亲的访谈中得知,幼儿A的母亲表示自己性子比较急,照顾两个孩子会常常缺少耐心,虽然也知道不好,但还是会采取责骂、惩罚等措施。
其次,亲子互动、同伴互动的经验缺失,影响其交往技能的发展。
通过与幼儿A母亲的访谈得知,由于大部分时间只有一个人在家带养两个孩子,关注儿子学习以及家务占去其很大一部分时间,而与女儿互动的时间则变得很少,而且还在很少出门,经常在家独自活动。
除此之外,教师的关注度也间接影响幼儿的同伴地位,老师更多的关注班上发展较好或是调皮捣蛋的幼儿,会花较多的时间关注这部分幼儿在园的情况,而对于发展水平中等,又无明显行为问题的幼儿则较为忽略,幼儿A就是较少受到教师关注的幼儿之一。
最后,家园互动的欠缺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对家长的访问中,有意问起幼儿A在园内的表现情况等问题时,可以看出其母亲对孩子在园中的情况不甚了解,因此我又进一步询问是否经常与班里两位老师进行交流,幼儿A的母亲表示,因为自己也不太懂得教育,送来幼儿园让老师教育她很放心。
二、被忽视幼儿的教育对策(一)教师需改变既有的教育观念作为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应关注到每一个幼儿,而不仅仅是表现突出和调皮捣蛋的幼儿,这些表现一般、不吵不闹的幼儿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教师还应重视本班的同伴关系问题,了解班级中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有哪些,尤其是受忽视的幼儿,在受同伴忽视的同时也受到教师忽视。
并非与同伴出现争抢、攻击才构成人际交往问题,退缩、离群等行为问题同样需要受到教师重视。
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
人类行为的生成与发展变化主要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
其中,儿童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后天环境中的决定因素。
而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儿童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
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反之,则阻碍儿童的发展。
其次,幼儿期的儿童虽然也接受幼儿园的教育,但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与主要抚养者(父母)在一起的,而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子女发展的期望以及对儿童发展的看法等父母教育观念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播下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所以找出一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随着家庭互动理论的兴起,学者们认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充分解释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但是对于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我们看到的实证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笔者试图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找出最佳的父母教养方式,为现代家庭子女抚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同时,研究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以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合作,从而促进儿童的稳步发展。
二、文献综述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关于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
2015.03心理健康259众所周知,儿童忽视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存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儿童时期一旦发生,将对儿童的一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下面我就对儿童忽视的定义及分型做简要介绍。
1 儿童忽视的定义至今为止,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水、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以及传统观念的差,从而导致对儿童忽视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存在着严重差异。
研究发现,忽视和落后、贫穷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在情感忽视外、身体、医疗、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忽视与儿童家庭经济状况也有联系。
因此目前国际上关于儿童忽视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概念。
关于儿童忽视,的定义是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于2002年提出的,是指由于其监护人的疏忽大意造成未履行对儿童基本需求的满足,从而导致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这一定义强调了监护人对儿童身心的损伤是由于疏忽造成的,而并非故意造成,这就将儿童忽视和儿童虐待明确的区分开来了,但同时这个概念还是比较空泛,不容易操作,要想在教学、研究及管理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化在实践过程中。
在我国,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潘建平教授是最早关注及研究儿童忽视问题的,对儿童忽视的概念做了综合性的概括,他认为:儿童忽视是指长期严重的忽视了对儿童基本需求的满足,以至于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健康和发展。
关于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陈 娜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摘 要】儿童忽视是指长期严重忽视了儿童的基本需求的满足,既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包括情感忽视、身体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社会忽视6各方面。
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和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儿童;忽视;分类;表现2 儿童忽视的分类包括以下 6各方面,即情感忽视、身体忽视、社会忽视、安全忽视、教育忽视以及医疗忽视,目前我国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分类的。
2.1 身体忽视指监护人对儿童的衣着、食物、卫生条件和住宿环境等身体层面照顾的忽视。
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开题报告
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开题报告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开题报告摘要:特殊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儿童。
这些儿童常常表现出与常规儿童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问题可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引言:特殊儿童行为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可能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社交障碍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特殊儿童本身造成困扰,也对他们的家庭和社会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分类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其中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特殊儿童在学习、社交和情绪管理等方面遇到困难。
了解这些行为问题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二、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原因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等都可能对特殊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能与神经递质不平衡有关。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可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不能专注,冲动行为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表现不当。
这些问题可能使特殊儿童感到困惑和沮丧,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这些问题也对他们的家庭和社会产生影响,增加了家庭的负担,降低了社会的包容度。
四、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解决方案。
首先,家庭和学校应提供支持和理解,为特殊儿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其次,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干预可以帮助特殊儿童学会适应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可持续和终身的基础。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ﻭ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的收获。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可持续和终身的基础.ﻭ2.抓好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
就学生的普遍状况来说,其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的特点.因此,抓养成教育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进一步探索,使之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3.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ﻭ就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开题报告
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开题报告研究背景特殊儿童是指那些在心理、生理或社交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障碍,需要额外支持和关注的儿童。
这些障碍可能包括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等。
特殊儿童在行为方面常常表现出一些问题,例如冲动、焦虑、挑战权威等。
这些行为问题给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并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
通过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家庭的压力。
研究内容1.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和特点–研究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例如自闭症、ADHD等。
–分析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特点,例如冲动、社交难题等。
2.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探讨行为问题对特殊儿童自身发展的影响,如学习、社交等方面。
–研究行为问题对特殊儿童家庭的影响,包括家庭关系、经济负担等方面。
3.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综述目前已有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如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策略–研究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效果。
–探究不同预防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提供家庭支持、建立友善的学校环境等。
5.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分析家庭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支持作用,如家庭教育、家庭治疗等。
–探讨社会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支持作用,如学校教育、社区服务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全面了解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干预措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深入了解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特点和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这些研究成果将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Smith, J., & Johnson, A. (2015). Understanding behavior problems in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5(2),381-394.2.Brown, T. E. (2005).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The unfocused mind inchildren and adults. Yale University Press.3.Matson, J. L., & Peters, A. (2012). Treatments for aggression in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Research in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6(3), 830-841.4.Harris, K. S., & Handleman, J. S. (2000). Age and IQ at intake aspredictors of placement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a four- to six-yearfollow-up.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0(2), 137-142.以上是本研究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研究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干预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得到更好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开,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难免受到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一些留守儿童会因为缺乏家庭教育而对社会的规则和道德产生误解,表现出不尊重他人、不守纪律的行为。
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对物质的追求过于强烈,出现了价值扭曲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研究成绩下降,智力发育滞后。
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普遍较差,智力发育也存在滞后的问题。
这是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研究环境都受到了限制。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祖辈的教育,但由于祖辈的教育水平和方法有限,很难满足孩子的研究需求,导致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下降。
此外,留守儿童的研究环境也存在问题,研究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善留守儿童的研究环境和家庭教育,提高其研究成绩和智力发育水平。
本文主要观点是指出家长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包括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忽视、研究上的困难、行为偏差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并提出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2、改写后的内容:留守儿童是指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乡的孩子。
虽然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但有些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一些长时间在外的父母会因为无法照顾孩子而感到内疚,于是采取放任孩子和给孩子物质上的补偿的方式,导致一些留守孩子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出现不良惯和错误的人生观。
据调查,12%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想读书,而是想自己去赚钱。
留守儿童在研究上也面临很多困难,因为委托监护人或者文化水平低或者事务繁忙,他们很难得到研究上的帮助。
这使得一些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下降。
父母外出打工对年幼儿童的研究影响尤为明显。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道德约束的缺乏,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关于5-6岁幼儿同伴交往中被忽视问题的研究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论文UNDERGRADUATE THESIS论 文 题 目:姓 名: 陈家琳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专 业: 学前教育(师范)年 级 、 学 号: 2014级 、140090082指 导 教 师: 步进江苏师范大学教科院论文原创性声明关于5-6岁幼儿同伴交往中被忽视问题的研究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年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奉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年月日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设计)“关于5-6岁幼儿同伴交往中被忽视问题的研究”是本人在校期间所完成学业的组成部分,是在江苏师范大学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本人特授权江苏师范大学可将本学年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可提供给读者查阅、参考,可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呈送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本学位论文无论做何种处理,一定尊敬本人的著作权,署明本人姓名。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关于5-6岁幼儿同伴交往中被忽视问题的研究摘要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个体社会性从婴幼儿便开始进展,个体的社会性的进展更要从娃娃抓起。
有一类幼儿在同伴地位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同伴交往中简单被忽视,被称为“被忽视幼儿”。
本文从幼儿的同伴关系出发,说明白幼儿良好的同伴交往的重要性,针对5-6岁幼儿的同伴交往现状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记录、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方式对幼儿被忽视现象进行总结。
以易被同伴忽视的幼儿的特点:言语回避、行为退缩、情绪消极对5-6岁幼儿交流忽视、行为忽视、情感忽视现象进行研究。
从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5-6岁幼儿被忽视现象的普遍性;易被忽视幼儿的同伴言语交流较少、行为回避、情绪偏消极的特点。
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的开题报
告
1.研究背景
心理虐待和忽视在家庭中是一种普遍且影响深远的问题,它们不仅会对儿童期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影响,还会影响其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特征。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存在相关性,如情感障碍、人格障碍、酒精和药物滥用等。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发现,受过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内向、自卑、情感不稳定等个性特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
2.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下问题:
1)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是否会对大学生产生长期的心理影响?
2)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是否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存在相关性?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具有大学生身份的个人。
问卷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
2)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调查:采用儿童经历问卷(Childhood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对受访者进行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的调查。
3)个性特征测量:采用NEO人格问卷(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对受访者的个性特征进行测量。
4.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提供参考。
此外,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家庭、学校等提供建议,以预防和减少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初探
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初探
忽视型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对孩子的需求、情感和想法漠然置之不理,
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缺乏温暖、关心和亲密的互动。
这种教养方式虽然没有采取暴力、压制和惩罚等方式对孩子进行伤害,但是却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一、孤独感和不安全感:父母的忽视让孩子不得不自我保护,孩子会感到自己被遗弃、不被需要,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会随之而来。
孩子们长期面对这种情况,会产生独立性较强、少依赖的习惯,但是这些习惯并不是积极的行为表现。
二、自尊心和自信心下降:忽视型教养方式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不被重视
和关注,从而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损害。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通过亲密的人际交往
来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而忽视型教养会破坏这种健康的发展。
三、情绪问题:忽视型教养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情绪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和愤怒等。
孩子会感到自己的痛苦无人关注,这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和失落,进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
生。
四、行为问题:忽视型教养方式还会导致一些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性、反抗
性和逃避行为等。
当孩子发现他们的需要和想法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时,他们就可能采取不
良的行为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总之,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
的需求和想法,通过父母的关心和互动,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从而推动孩子
的全面发展。
被忽视幼儿的个案调查研究
被忽视幼儿的个案调查研究作者:苏足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3期【摘 ;要】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幼儿园教育本着一切为了幼儿的目标,但是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幼儿园教育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被忽视幼儿”,造成幼儿园里幼儿“被忽视”现象普遍存在,由此现象所引发的教育问题也日趋增加。
本文笔者利用实习的机会,深入到幼儿教育的实践中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典型的个案调查,运用现场提名法、观察法、访谈法筛查出调查对象——被忽视幼儿并用实况详录法对被忽视幼儿进行行为观察和记录,分析形成“被忽视幼儿”的几个因素,并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得出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被忽视幼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被忽视 ;幼儿 ;公平教育一、问题的提出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于幼儿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对幼儿研究的日益深入,幼儿的众多问题正在被发现和研究,但是人们更多地关注能力强或者有问题的幼儿,而忽略了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被忽视幼儿”。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被忽视幼儿在各类同伴社会地位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处于不良的同伴地位,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方法笔者于2009年3月份利用实习的机会对厦门市某幼儿园小班的幼儿进行调查,利用现场提名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来确定研究对象。
(一)现场提名法。
在实习所在的幼儿园小二班里幼儿集体活动的现场,挑选一处既能使幼儿看到班上其他所有同伴,又不至于使儿童为别人所干扰、分心的地方,逐个向每一幼儿提问:“你最喜欢班上哪三个小朋友?”(正提名)和“你最不喜欢班上哪三个小朋友”(负提名),详细记录幼儿的提名情况。
如果某一幼儿被提名为“最喜欢的小朋友”,他就被在正提名上记1分;相反,如果被提名为“最不喜欢的小朋友”,则就在负提名上记1分。
综合全班幼儿的回答,得出每个幼儿的正、负提名总分,从而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摘要】对XX市XX幼儿园抽取3个班级典型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找到被忽视幼儿的教育对策。
分析认为:由于家庭、同伴群体以及自身性格等多种因素,导致被忽视幼儿性格内向、孤僻、缺乏自信。
因此,我们要发挥各方面的教育作用。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被忽视幼儿,适当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发挥每个幼儿的优势,做一个每个幼儿都喜欢的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应注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尽量为他们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及时给与帮助和建议,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关键词】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同伴群体教育对策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幼儿,指3至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其在体格、神经、心理和智能等多个方面发育明显,性格逐步趋于稳定,同时,他们也是社会人群中的弱势群体,而“被忽视幼儿”则是这个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成人社会、教育界、国家政府机关和民间社会团体对“被忽视幼儿”的关心和帮助还很少,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明确性,直接制约着其人际关系和同伴交往等方面。
因此,只有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其行为特征提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对策,才能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心理打下坚实基础,避免恶性循环的形成,因此,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被忽视幼儿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必要内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研究时间短,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
通过总结,研究被忽视幼儿教育的意义为:1)被忽视幼儿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对被忽视幼儿教育进行研究,幼儿教师和家长才能够准确了解被忽视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更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时改善其被忽视社交地位,使幼儿形成热情开朗、慷慨大方、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
2)被忽视幼儿教育是幼儿教育体系合理性的必然要求当前,被忽视幼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和社会并未对这部份幼儿引起足够重视,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中国西部两省(市)岁儿童受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西部两省(市)岁儿童受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西部两省(市)岁儿童受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儿童是国家未来的重要资源,如何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
忽视现象是安全和健康的重要隐患,儿童忽视行为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西部地区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和教育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家庭对儿童关注度不够,忽视问题普遍存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西部两省(市)岁儿童受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问题和目的:本研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西部两省(市)岁儿童忽视现象的普遍程度是多少?2.儿童忽视现象的发生具体表现有哪些?3.家庭、社会与个体因素对儿童忽视行为的影响是何种关系?4.有哪些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儿童忽视现象发生?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回答以上问题,全面掌握西部两省(市)岁儿童忽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儿童忽视现象的发生。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西部两省(市)的城乡居民中分别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进行调查,共计1000名儿童和1000名父母。
1.问卷调查:每份问卷包括儿童和父母两部分内容。
其中,儿童部分的问卷主要涉及家庭、个人情况、身体、心理、学习、娱乐等方面。
父母部分的问卷主要涉及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儿童关注和教育、家庭恩爱关系等方面。
2.访谈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从调查结果中筛选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家庭、社区和学校在儿童忽视问题上的表现、思考及措施。
3.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了解社区、学校和家庭等环境对儿童忽视问题的可能影响,为制定解决儿童忽视问题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调查西部两省(市)岁儿童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揭示忽视现象的成因和危害,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LD儿童的个性与行为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LD儿童的个性与行为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LD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且他们不同于普通儿童的个性和行为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LD儿童的个性与行为问题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家庭、社会和教育机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研究LD儿童的个性与行为问题是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LD儿童的个性与行为问题,了解他们的特点,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并探讨教育机构和家庭的干预策略。
主要内容包括:
1、LD儿童的概念和特点
2、LD儿童的个性问题:自尊心低下、情绪不稳定、认识和思维方式等
3、LD儿童的行为问题:情绪行为、注意力、动作粗糙、对抗行为等
4、LD儿童个性与行为问题的影响:对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5、干预策略:教育机构和家庭的干预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来进行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LD儿童的概念和特点,借助实证研究方法了解LD儿童群体的行为和个性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LD儿童的家庭和教育机构的情况和干预方法。
四、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力求对LD儿童的个性与行为问题做到系统、全面地分析,为教育机构、家庭提供更加生动、实用的干预策略,帮助LD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生活,促进其成长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拓宽研究视野,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忽视儿童的行为特征研究开题报告
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0202 董笑彤指导老师:夏燕勤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儿童,在社会总体人群的划分中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等给予特殊的关照;在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儿童所处的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是未成年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与帮助。
然而,事实上,在社会中还存在大量“被忽视儿童”的现象,在“国际防止虐待儿童研讨会”上,有调查显示,中国3至6岁的城市儿童中平均三成遭受了某些形式的“忽视”。
而在国际上,忽视孩子与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等一样被列为“虐待儿童”的行为。
忽视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发育产生短期或长期的严重危害,而且忽视对不同儿童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被忽视儿童的各种行为影响其人际关系、同伴交往等方面,而在人际关系、同伴交往中的所遭受的挫折又将影响其行为和心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被忽视儿童”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而事实上幼儿园、家庭并未真正重视这个问题,对于被忽视儿童的准确定义,还没有相关的资料提及。
本文将对被忽视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与研究,归纳其行为特征,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内外部原因,探讨改善其内外环境、形成良好行为特征的途径和方法,希望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给教师和家长以启示,适如其分地供给他们有利于生理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养分,正确地引导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忽视”问题上,关于被忽视儿童行为特征及成因的研究则非常少。
“儿童忽视”与“被忽视儿童”虽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也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因此查阅“儿童忽视”的相关资料对于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就全世界对儿童忽视的研究来看,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仍受忽视。
2003年,美国儿童管理局调查发现,在受虐儿童中儿童忽视占59%,身体虐待、心理虐待各占19%和7%。
有研究者认为,儿童忽视占了所报告虐待现象的一半多,但对它的研究和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到专业研究的10%。
1977年,国际防止儿童虐待与忽视协会成立,且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会议。
忽视孩子与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等一样被列为“虐待儿童”的行为。
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忽视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开始重视防止忽视儿童的问题。
儿童忽视是指父母或主要照看者持续性的没有为儿童(0—18岁)提供其所必需的、与年龄相适宜的照料、教育、监督等,导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幸福受到伤害。
按照儿童受到忽视的内容可将忽视的形式大致分为4类
1、身体忽视
2、心理/情感忽视
3、教育忽视
4、医疗忽视
在我国,由于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致使儿童忽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以幼儿阶段为例,一项对陕西省683户有3~6岁儿童忽视的调查显示,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儿童忽视,被调查儿童的“总忽视率为32.5%,总忽视度为42.5……”,天津专家指出因为越是大城市,年轻父母的社会压力越大,他们照顾孩子的时间越少。
调查显示:家长经常不与孩子交流、游戏而造成的情感忽视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忽视形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感情需要被忽视了。
因此,在我国被忽视儿童也是大大存在的。
尽管儿童忽视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但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直到1999年,全国首届“预防虐待与忽视儿童研讨会”召开;同时,成立了陕西省译协东亚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专业委员会,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儿童虐待与忽视的相关组织。
2000年11月19日,即“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古城西安举行了“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的宣传教育活动。
值得幸庆的是,已有研究者在我国西部开始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
2002年,陕西儿保专家潘建平教授组织19人成立了“3~6岁城市儿童忽视调查协作组”,对全国7省25个市城市进行了忽视调查分析。
2004年,陕西省10名研究者对本省683户有3~6岁儿童的家庭利用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儿童忽视的状况。
随后,所有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完成相应的统计分析,并分析了与儿童忽视有显著性相关的影响因素。
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未成立专门的防止儿童忽视的组织和全国预防儿童虐待与忽视协会,更没有采取大规模的有效措施防止儿童受忽视。
研究者局限在少数医学工作者,心理学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很少参与其中或联合起来共同行动。
基于对“儿童忽视”的各种文献的查阅,本研究中将被忽视儿童界定为:在幼儿园中未被教师和(或)同伴关注的儿童,包括没有或很少与教师和(或)同伴进行言语、非言语的方式交流的儿童。
他们在平时生活和交往中所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且不令成人头痛,不容易引起家长、教师的注意。
但是,对于被忽视的儿童,对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中曾指出:被忽视儿童的表现有(1)常常很脏、很累没有活力(2)没吃早饭就来上学,经常没带午餐或吃午饭的钱(3)衣服很脏或与气候不适宜(4)常常长期一个人单独生活(5)需要眼医、牙医或其他医疗服务。
行为有(1)常缺课(2)讨要或偷食物(3)常没做家庭作业(5)使用酒精或毒品(6)表现暴力行为,性行为不当(7)内向或表现出幻想或像小孩的行为。
但是这些行为特征多为较大年龄儿童,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尚不明确。
选题研究方向及内容:
何为被忽视儿童。
被忽视儿童的行为特征:人的心理和感受都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被忽视儿童的行为能更准确的了解此类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
形成儿童被忽视的原因:形成儿童被忽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有家庭、教师、同伴等多种原因,;内部原因包括儿童自身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
针对原因和儿童的行为特征,提出改善策略。
本文对被忽视儿童的忽视分为教师忽视、同伴忽视,在此两个个忽视中又可
分为身体忽视、心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医疗忽视。
在这些忽视中,儿童的行为表现都不近相同,本文将重点研究忽视中受心理/情感忽视的儿童的行为。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该方法主要是查阅相关的文献,对被忽视儿童的各个研究有个综述,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资料
(2)社会测量法
在班级中让各幼儿面对全班说出自己三个好朋友的名字,测量出被忽视儿童。
(3)观察法
设计观察记录表,在幼儿园中的某个年级某个班级中采用时间取样法对各个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筛选出被忽视的儿童,再对被忽视儿童进行行为的观察和记录
(4)个案研究法
这是本文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策略,通过对个别儿童的行为进行研究,个案研究可具体深入地分析其成因,并研究出改善对策。
课题预期进展: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5-6—2005-11)
1、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3、明确课题研究目标
4、开题报告
5、修改研究方案,为研究展开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展开阶段(2005-11—2005-2)
1、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
2、在幼儿园中筛选被忽视儿童
3、观察研究被忽视儿童的行为
4、展开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
第三阶段:论文形成阶段(2005-2—2005-3)
1、进一步展开对被忽视儿童行为的研究
2、对其原因进行研究
3、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
正文的提纲:
1、引言
1.1、被忽视儿童的现状
1.2、被忽视儿童行为特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被忽视儿童的行为特征及表现
3、被忽视儿童的行为特征形成的原因
4.1、外部原因
4.2、内部原因
5、针对原因和行为表现对忽视儿童的行为提出改善策略
5.1、被忽视儿童的行为对其的影响
5.2、针对原因和儿童的行为提出改善策略
6、对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潘建平.李玉凤.马西.韩春玲等.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5,(5).
(2) George.S.Morrison著,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第八版
(3) NancyEvans,BA,NYS.MandatedChildAbuseRecognitionandReporting[EB/ OL]./NCEU/courses/nychildabuse/in dex.htm,2005-5-14
(4)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等.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J].中国公共卫生, 2003,(1)
(5)王振宇《儿童心理学》
(6)王五红.浅谈被忽视幼儿的鉴别及教育[J].幼儿教育1993,(11)
(7)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15
(8)杨金丽.浅谈被忽视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研究.1998,(5)
(9) 3~6岁城市儿童忽视调查协作组. 1163例3~6岁城市儿童忽视调查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 2003,(7)
(10)高艳玲.儿童行为特征对教师的影响.当代教育科学.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