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装配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一、课程理念和课标相关实施建议(一)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

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时空,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

SolidWorks 装配体及工程图

SolidWorks 装配体及工程图

图5.60 标准三视图
五.工程图
2. 命名视图
单击工程图工具栏上 的命名视图 , 命名 视图设计树将出现, 指示选择一模型。指 针会变为 形状 , 选 择模型后,指针会变 为 形状 , 在工程图 窗口合适位置单击放 置视图,命名的视图 设计树将显示一清单 ,包含所有标准视图 的名称,以及当前模 型视图和所有自定义 视图的名称。选择一 个合适的视图定向, 单击 完成命名视图 的生成。 的生成。
五.工程图
1. 标准视图
单击工程图工具栏上 的标准三视图 , 指针会变为 形状 , 在零件窗口中单击零 件的一个面或图形区 域中的任何位置,或 单击 FeatureManager 设计树中的零件名称 ,即可在工程图窗口 中生成标准三视图: “ 工 程 视 图 1” 、 “ 工 程 视 图 2” 与 “ 工 程 视 图3”。 。
图5.64 辅助视图参数
五.工程图
6. 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的生成步骤 为:激活现有的视图 ,单击工程图工具栏 上的局部视图 , 在 激活的视图的合适位 置绘制一个圆;移动 指针时,视图的预览 被显示。当视图位于 所需的位置时,单击 以放置视图。 以放置视图。 局部视图上的注释包 括字母标号和比例( 如果比例与图纸比例 不同)可以在激活的 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图5.70 旋转剖视图
五.工程图
11. 尺寸标注
在工程图文件中,选 取某一个视图,使它 出现草绿色外框线, 从菜单中选取“插入 模型项目”,系统 弹出对话框,选中尺 寸标注复选框 √ , 单 击确定后,系统自动 在该视图中插入相应 的尺寸,如果插尺寸 之前没有选择任何视 图,系统会同时在三 视图中执行尺寸标注 操作,标注出全部必 要的尺寸。 要的尺寸。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群体凝聚力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了解群体凝聚力的主要测量方法,初步掌握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掌握群体凝聚力对生产率的影响;知识要点: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2.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3.人际关系社会学测量法4.社会距离尺度法5.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效率的关系第一节群体凝聚力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互惠的群体中,就会逐渐对群体产生一种依恋的情绪;群体的每个成员都感到彼此互相吸引,并为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豪,这就说明群体有一种凝聚力,或叫内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的内在吸引力;群体的凝聚力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以下凡种:1.自然凝聚力人有社会属性,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就是团结的自然凝聚力;2.工作凝聚力每个人都有希望获得良好工作的愿望,都希望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在现阶段,劳动还是作为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人们必须依赖工作而求得生存、发展;因此,群体所承担的任务和通过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对群体成员都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3.领导凝聚力成功而有威望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领导者的行为直接影响群体的凝聚力;4.情感凝聚力一个群体的成员长期在一起工作和学习,朝夕相处,群体内各成员之间彼此了解,就可能建立融洽、接纳的人际关系,群体就有一种吸引力;显然,这种吸引力是以情感为基础产生的,属情感凝聚力;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凝聚力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如果人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相互交谈,作出反应,并进行其他交往活动,而这些相互作用通常又会使他们发现大家共同的兴趣,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2.加人群体的难度加入一个群体越困难,这个群体的凝聚力就可能越强;进人这个群体的成员在进人过程中都经历了激烈的竞争,使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经历,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凝聚力;3.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群体凝聚力就越小;因为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困难,群体保持共同目标的能力相应减弱;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最近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凝聚力量高于男性;5.外部威胁大多数研究显示:如果群体受到外部攻击,群体的凝聚力会增强;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全体成员认为他们的群体无力应付外部攻击,群体作为安全之源的重要性就会下降,群体凝聚力就很难提高;另外,如果群体成员认为外部攻击仅仅是因为群体的存在而引起的,只要群体放弃或解体就能终止外部攻击,群体凝聚力就可能降低;6.以前的成功经验如果群体一贯有成功的表现,它就容易建立其群体合作精神来吸引和团结全体成员;7.有效情绪认同如果群体成员对群体内受挫者抱有强烈的同情,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必要的行动来与受挫者共渡难关;8.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研究表明,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奖励试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9.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的凝聚力有不影响;心理学家勒温等经过实验,比较了“民主”、“专制”和“放任”三种领导方式下实验小组的效率和群体气氛;结果发现“民主型”领导方式的小组成员间,比其他两个小组成员之间更友爱,思想更活跃,情感更积极,凝聚力更;第二节群体凝聚力与管理一、群体凝聚力的测定二、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效率一、群体凝聚力的测定西方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主要通过以下五种途径来测定群体凝聚力;1测量群体内个人之间的吸引力;2测量整个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3测量群体及群体接近和认同的程度4测量群体成员表示留在群体的愿望5上述四种途径的综合利用;上述几种方法的共同点就是把群体成员间互相接触的数量、频率和强度作为凝聚力的主要指标,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互选,确定群体成员之间的肯定选择和否定选择的比率,或提实际相互选择的次数与理论上可能的互相选择次数的比率,从而得到凝聚力系数;1人际关系社会学测量法,或称为社交计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学莫雷诺创造的;这种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研究群体中人员之间的好感、反感等情绪关系;莫雷诺认为,当一个人与别人交往时,首先会想到对方对我是否友好赞成还是反对我;这种接纳或排斥的态度,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根据这一假设,莫雷诺制定了一种由群体成员自行填报的调查表,内容分为“吸引”、“排斥”、“漠不关心”三类,要求群体成员表明自己的态度,如“你愿意与谁在一起工作”,“你认为准最适合当组长”等等;根据结果绘制出“群体成员关系图”;如图14-1所示;图中反映了一个8人小组的成员关系,说明了一些情况:A、B、C三人可能是这个小组内的一个小集团,他们三人互相吸引,关系密切;B可能是这个小组众望所归的领袖,因为A、C、D、E、G都倾向他;E和F互相接近,但他们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很少,其他人不喜欢他们;H是一个孤立的人物,其他人都排斥他;E、D和F、D彼此漠不关心;通过社会学测量法能够揭示出群体内人与人的关系情况:谁最受爱戴,谁是孤立者;个体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和适应性;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状况;群体内凝聚力的大小,士气的高低等;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为管理者对成员的工作设计及协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另外,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还可以用矩阵图来表示;用一个实例来说明,测量对象是一个高中班学生,选择标准是:“你愿意和谁一起去夏令营”肯定选择用“+”表示,否定选择用“-”表示,没有选择用“0”表示,测量结果如图14-2所示;分别被5人选择,没有人选择的是学生5、9和11;在国外企业管理中,有人用社会学测量法组织生产小组,与仅凭主观想象组成小组的方法相比较,工人满意度较高,生产效率也高,且员工流动减少;该方法通过群体内成员在不同的场合对其他成员的选择和排斥,使模糊的人际关系具体化、形象化、定量化,从而测定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得知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前苏联心理学家克尔涅夫的实验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例证;他在一家精密电子仪器厂选择了四个装配工小组,其中两个是最差的班组A、C,两个是先进班组C、D;把先进班组与落后班组比较后发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两种状态的班组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图14-3所示;A组由13人组成;这个组生产指标一直很低,经常完不成生产计划;其人际关系状况十分糟糕;一是班组成员之间感情上互相排斥,彼此作了大量的否定选择表示厌恶,而肯定的选择表示好感极少;这说明组内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好,矛盾重重;二是组长与组员之间关系紧张;组长“1”只得到一票的肯定选择;他自己没有对组内任何人作出肯定选择,却对“9”、“4”作了两个否定的选择;三是组内存在着排他性的小圈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9”、“10”、“11”三人之间作了相互肯定的选择;B组由7人组成;该组情况很好,生产率高;所有成员都对组长“1”做了肯定的选择,除了“4”对“5”做了否定选择外,其余各成员间也多有肯定的选择;C组由14人组成;该组的情况与A组差不多,生产率也很低;C组成员间关系松散而糟糕,或单个,或三三两两;肯定少,否定多;“2”、“4”和“7”间形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小团体,尽管“4”与组长“1”之间做了相互的肯定选择,但“2”却排斥组长;组长“1”只得到了三个肯定选择,同时又对“4”、“13”和“9”做了肯定选择,但“4”和“13”却和“9”之间做了相互的否定选择,人际关系复杂而矛盾重重;D组由12个人组成;这个组在车间里情况是最好的;调查显示其人际关系是良好的:组内成员之间作了大量的肯定选择,没有否定选择;得票最多的是“1”和“2”,“1”是组长,“2”是共青团小组长,他们两个也彼此作了肯定的选择,这表明组内领导受到成员的爱戴,领导人之间合作也很愉快;2.社会距离尺度法这个方法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的;测量的方法是由研究者设计出一套能反映不同社会关系距离的陈述意见,请被测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在相应的陈述上做上记号,然后将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的意见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曲线图反映了一个群体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的距离分布;不同的群体对同一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可以作比较,同一群体对几个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也可以作比较;首先,提出一套反映社会关系距离的陈述:1愿意和他做知己;2愿意请他参加自己所属的团体活动;3愿意和他做邻居;4愿意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一般的社交;5愿意和他少来往;6愿意和他断绝交往;其次,群体其他成员从以上六个陈述的不同认同选项同意或不同意中挑出符合自己态度的选项;最后,测定者对群体成员的态度进行统计,制图;如图14-4a所示;横轴反映社会距离的因素,纵轴代表人数百分比;该图表示同一群体对其成员甲、乙两个人所持的社会距离;图中两条曲线表明,群体成员对甲的距离比对乙的要小,即甲更受人欢迎;不同群体对同一个人的态度距离分布也可以比较;如图14-4b所示;横轴代表社会距离因素,纵轴代表人数百分比;该图表示两个群体A和的成员对甲的距离态度;图中两条曲线表明,两个群体比较起来,A群体倾向甲,B群体虽然有相当人数倾向于甲,但也有少部分人要远离甲;二、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效率一般来说,凝聚力高的群体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有效,但凝聚力与群体效率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凝聚力高就好;1.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首先,不能从二者的相关关系推出它们的因果关系;我们既可以认为高凝聚力是高生产率的起因,又可以认为高凝聚力是高生产率的结果;一方面,群体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助于减弱紧张情绪,提供一个顺利实现群体目标的良好环境,从而提高群体生产率;另一方面,高生产率群体的成员作为成功群体的一分子的感觉,有助于提高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感,从而提高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是相互影响的,不能简单地说高凝聚力会导致高生产率;其次,二者的关系受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影响,即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取决于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一致;显然,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其目标;如果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高度一致,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献出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如果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凝聚力高的群体反而比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低;而且,凝聚力低但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的群体,其生产率高于凝聚力高但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的群体见图14-5;因此,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指标比凝聚力指标对于群体生产率的影响更为重要,只有在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基础上,增强凝聚力才有利于提高群体生产率;1如果群体态度对目标起促进作用,而且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 1,↑;2如果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且群体的态度不支持组织目标,群凝聚力越高,生产率反而下降 2,↓;3如果群体凝聚力低,且态度又不支持目标,则凝聚力对生产力不会产明显的影响 3,→;4如果群体态度对目标是支持的,且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性高,这时群体的凝聚力虽然低,也能提高生产率 4,↑;2.群体凝聚力与管理要提高群体的效率生产率,不能只依靠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对群体的教育与引导也是关键的一环;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在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同时,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协调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提高群体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度,克服群体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这样才能使群体凝聚力成为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动力,使群体效率的提高能真正服务与组织的战略和目标,使群体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本章小结:群体凝聚力与士气是组织管理者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而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效率、劳动生产率、组织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却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复杂,因此深入研究群体凝聚力对于群体中的个体、群体本身,乃至整个组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专门介绍了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因素、测定,士气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以及群体凝聚力,提出了与管理有关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法思路;。

《cad讲义教程教案》课件

《cad讲义教程教案》课件

《CAD讲义教程教案》PPT课件第一章:CAD软件概述1.1 CAD软件的发展历程1.2 CAD软件的应用领域1.3 CAD软件的基本功能1.4 CAD软件的安装与启动第二章:CAD界面及基本操作2.1 CAD软件界面介绍2.2 文件操作2.3 视图操作2.4 图层操作2.5 绘图辅助工具第三章:二维绘图基础3.1 坐标系与坐标输入3.2 基本绘图命令3.3 图形编辑命令3.4 文本标注与编辑3.5 尺寸标注与编辑第四章:三维绘图基础4.1 三维坐标系4.2 三维绘图命令4.3 三维图形编辑4.4 三维标注与尺寸4.5 三维模型渲染与输出第五章:CAD软件的高级应用5.1 参数化设计5.2 块与组5.3 动态块5.4 族创建与使用5.5 碰撞检测与仿真《CAD讲义教程教案》PPT课件第六章:建筑设计基础6.1 建筑设计流程与原则6.2 建筑平面图绘制6.3 建筑立面图绘制6.4 建筑剖面图绘制6.5 建筑模型创建与渲染第七章:结构工程设计7.1 结构工程设计概述7.2 柱、梁、板绘制技巧7.3 结构框架模型创建7.4 结构施工图绘制7.5 结构分析与模拟第八章:给排水工程设计8.1 给排水工程设计概述8.2 管道线路绘制8.3 阀门、水泵等设备绘制8.4 给排水系统图绘制8.5 给排水施工图绘制与分析第九章:电气工程设计9.1 电气工程设计概述9.2 电气设备绘制9.3 电气线路绘制9.4 电气系统图绘制9.5 电气施工图绘制与解读第十章:CAD软件的协同与共享10.1 团队协作概述10.2 项目共享与协作10.3 云存储与远程协作10.4 数据交换与兼容性10.5 CAD软件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案例《CAD讲义教程教案》PPT课件第十一章:机械设计基础11.1 机械设计流程与原则11.2 零件图绘制11.3 装配图绘制11.4 爆炸图与轴测图11.5 机械模型创建与渲染第十二章:CAD软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12.1 电子电路设计概述12.2 电路原理图绘制12.3 PCB设计基础12.4 电子元件封装与库创建12.5 电子电路仿真与测试第十三章:CAD软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3.1 土木工程设计概述13.2 地形图绘制与分析13.3 道路与桥梁设计13.4 地下管线设计与分析13.5 土木工程模型创建与模拟第十四章:CAD软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14.1 制造业设计概述14.2 模具设计基础14.3 零件加工与制造14.4 生产线布局与仿真14.5 制造业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十五章:CAD软件的技巧与优化15.1 提高绘图效率的技巧15.2 常用快捷键与命令15.3 个性化设置与界面优化15.4 文件管理与维护15.5 CAD软件故障排除与解决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CAD讲义教程教案》的内容,包括CAD软件概述、界面及基本操作、二维绘图基础、三维绘图基础、高级应用、建筑设计、结构工程设计、给排水工程设计、电气工程设计、协同与共享、机械设计、电子电路应用、土木工程应用、制造业应用以及CAD软件的技巧与优化等十五个章节。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14讲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14讲

本文由sinotaurus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发电厂电气部分(32学时) 第十四讲 主 讲: 刘君 E-mail: liujunlishu@126.com Tel: 80798449 第七章 基本要求: 配电装置 1、配电装置的设计原则 2、最小安全净距的概念 3、各类配电装置的特点 4、配电装置平面、断面图 110kV高压 配电装置 一、配电装置概述 定义: 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 方式,由开关设备、保 护和测量设备、母线以 及必要的辅助设备组成 的总体装置。

 n 作用: 正常情况下:接受和分配 电能; 故障情况下:通过自动或 手动操作,迅速切除故 障,恢复正常运行。

n n n 基本要求 保证运行可靠 合理选择设备 有足够的安全净距 放火、防爆、蓄油排油 防水、防冻、抗震、耐污 n 便于操作、巡视和检修 结构整齐清晰 操作集中 防误操作措施 n 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邻设备间设隔墙 设遮栏 设置安全出口 设备外壳和底座安全接地 n n 力求提高经济性 具有扩建的可能 配 电 箱 安装 在房 屋入 口的 带电 度表 的低 压配 电箱 安装于住 宅中的低 压配电箱 二、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 n 最小安全净距: 指无论处于最高工作电压还是内外过电压下,空 气间隙均不致被击穿的最小安全距离。

 对敞露在空气中的配电装置: A1:带电部分对接地部分之间空间最小安全净距 A2: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空间最小安全净距 A值与电极的形状、冲击电压波形、过电压及其保护的水平、 环境条件以及绝缘配合等因素有关。

 根据过电压与绝缘配合计算,并考虑间隙放电试验曲线来 确定。

B、C、D、E类最小安全净距 B1带电部分到栅状遮栏间的距离和可移动设备在移动中到 带电裸导体间的距离: B1=A1+750(mm) B2带电部分到网状遮栏间的电气净距: B1=A1+30+70(mm) C无遮栏裸导体到地面的垂直净距: C=A1+2300+200(mm)屋外(屋内) D不同时停电检修的平行无遮栏裸导体间的水平净距: D=A1+1800+200(mm)屋外(屋内) E屋内配电装置向屋外的出线套管中心线到屋外通道路面的 距离:35kV及以下 E=4000mm 60kV及以上E=A1+3500(mm) q 栅状遮栏的高度不应低于 1200mm,栅状遮栏到地面 的净距以及栅条间的净距 应不大于200mm; q 网状遮栏的高度不应低于 1700mm,其网孔不应大于 40X40mm2; q 网状或栅状遮栏向上延伸 线至地面2.3m处与遮栏上 方带电部分之间不小于A1 q 位于地面或楼面上的裸导 体导电部分,其尺寸受空 间限制不能保证C值时应用 网状遮栏隔离,下面通行 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 1900mm。

大工17春《电气制图与CAD》辅导资料六[大工17春《电气制图与cad》辅导资料六

大工17春《电气制图与CAD》辅导资料六[大工17春《电气制图与cad》辅导资料六

电气制图与CAD辅导资料六主题:第一章工程制图基础(第14-16讲)学习时间:2017年5月1日--5月7日内容:第一章工程制图基础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一章中的第14-16讲,这部分重点组合体读图举例和组合体尺寸标注方法,下面整理出的知识点框架供同学们学习。

第十四讲组合体读图举例【本讲重点】:运用形体、线面分析法进行读图;【学习方法】:多读图、多看图,反复练习;一、回顾组合体读图的方法1、形体分析法—看图的基本方法把视图按线框分成几个部分,运用投影规律,分别想出各形体的形状及相互连接方式,最后综合起来想出整体。

※读图的一般步骤:分析视图,划分线框对照投影,想出形体确定位置,想出整体2、线面分析法—用来分析视图中的局部复杂投影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图线和线框的意义和相互位置,从而看懂视图的方法,成为线面分析法。

※读图时要注意:平行面具有实物性和积聚性;垂直面和一般位置面的投影具有类似性。

二、读图举例※画分线框,对照投影,想形体!※分析组合时,要注意形体间相切、相交的关系。

第十五讲组合体注尺寸(一)【本讲重点】: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学习方法】:组合体标注尺寸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基准的选择,定形尺寸,定位尺寸,调整总体尺寸,标注要清晰。

一、标注尺寸的原则【概述】:1)明确尺寸标注的重要性,是零件加工的依据;2)标注尺寸的要求:正确、完整、清晰;【原则】:1)以毫米为单位(不标单位);2)标注实际大小,与画图比例无关;3)每一尺寸只标注一次,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视图上;二、标注尺寸的四要素及规则1、【四要素】尺寸界线:细实线,由轮廓线、轴线处引出,一般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两个mm;尺寸线:细实线,一般垂直于尺寸界线,尺寸线的终端为箭头;箭头:细长、大小一致,小尺寸箭头由外向内指;尺寸数字:大小一致,字体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能被图线穿过;2、【规则】1)字头方向:尺寸线水平,字头向上,注于上方;尺寸线垂直,字头向左,注于左方;尺寸线倾斜;30度范围内引出标注;2)圆及圆弧尺寸标注法大于半圆,标注φ(对于圆柱,多注于矩形视图上)小于等于半圆,标注R(注于圆弧上)圆弧的尺寸的尺寸线要过圆心,对于较大的圆弧,尺寸线直接指向圆弧,或者从对称线上把引出的尺寸线折一下;中心线不能作为尺寸线,尺寸线不能被其他的线所替代;对于多个小圆,可以注写一个,把圆的数量写在直径的前面,半径尺寸不可以这样注写,只需要注写其中一个即可;3)小尺寸注法对于小的结构,空间有限的情况,可以用小圆点来代替两个箭头;对于直径尺寸,尺寸数字可以沿着尺寸线方向书写,也可以水平书写;4)角度注法角度尺寸界线要沿着径向引出,尺寸线化成圆弧,圆心为角的顶点,尺寸数字一律水平书写;三、基本立体的尺寸标注长方体:长度、宽度和高度六棱柱:正六棱柱,需要标注六边形的内切圆或外接圆的直径,还有六棱柱的高度;圆柱:直径尺寸和高度,把直径尺寸注在矩形的视图上,俯视图就可以省略了。

整体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培训讲义

整体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培训讲义
2014沪J108,上海市建筑标准设计
35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 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G/TJ08—2069—
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 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 等。
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
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
2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今年9月份参观“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 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 时说,“推进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现代 化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工程质量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具有 重大意义。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将推动工业现代化及新型城镇化的 进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进而形成一个甚至数个完全新兴的产业链 、培育新的产业集群,推动行业创新升级。” “装配式建筑确实具备了 大力推进、全面推进的条件,此时不做就错失了良机。”
7
8
柱钢筋笼的工时只需传统的74%,梁钢筋笼更只需传统的50%。而在费 用的部份,柱钢筋笼总费用为传统的74~80%,梁钢筋笼总费用为传统 的50%。此外,使用机器生产就不需倚赖钢筋技术工,因此在质量上与 管理上也都更容易控制。 传统梁箍筋是采用封闭箍,与梁主筋的绑扎需倚赖钢筋工的绑扎,费力 且耗时,且箍筋的间距需不断调整。点焊钢丝网U型箍筋的技术便发展 在梁箍筋的使用。梁箍筋笼的制作是使用钢丝网弯折机,对整片的点焊 钢丝网进行U字形的弯折,

机械设计基础课堂笔记

机械设计基础课堂笔记

★表示为重点《机械设计基础》考点本科目为重点考试科目,分值占考试总分值的2/5第一章(非重点)1、自由度定义2、自由度=原动件数(★★课件中P23 )第二章1、平面四杆机构定义,名词解释(课件P4)2、三个基本型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3、机构的三大特性(★★)1)急回特性2)压力角和传动角(压力角越小越好,任何机构均有压力角,且压力角为锐角)3)机构死点(克服死点:1)利用惯性2)利用两组连杆机构错开排列,如火车头车轮)第三章1、凸轮机构优缺点优点:可精确实现任意运动规律(★★★)缺点:线接触,易磨损,传力不大2、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尺寸大小关系:压力角越小,机构尺寸越大。

(设计时可用压力角大小约束机构尺寸大小)3、分类:1)按凸轮形状分:盘形、移动、圆柱凸轮( 端面) 。

2)按推杆形状分:尖顶、滚子、平底从动件。

特点:尖顶--构造简单、易磨损、用于仪表机构滚子――磨损小,应用广平底――受力好、润滑好,用于高速传动4、本章计算了解不考第四章1、齿轮结构优点(★★★)2齿轮的分类3、齿轮参数1)齿数:2)模数:(★★★有单位mm,是比例常数。

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越大,尺寸越大)3)分度圆压力角:规定标准值α=20°4、m、z、α为渐开线齿轮的三个基本参数5、标准齿数m 、α、ha* 、c* 取标准值,且e=s的齿轮。

6、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7、标准中心距a=r1+r2 (★★)8、一对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ε≥1(重合度)9、齿轮的制造:范成法加工特点(★★★)10、根切1)根切的后果2)齿数大不会根切,发生根切的临界点,叫做最少齿数=17(即不根切的最小齿数,只针对直齿)(★★★)11、圆锥尺寸传动了解12、润滑和效率(★★★)开式齿轮:常采用人工定期润滑。

可用润滑油或润滑脂闭式齿轮:油池润滑(包括沾油润滑及飞溅润滑)速度低、油面不能太高。

机械制图视图教案

机械制图视图教案

机械制图视图教案第一章:机械制图概述1.1 机械制图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机械制图的概念强调机械制图在工程中的重要性1.2 机械制图的基本要求介绍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讨论图幅、比例、字体和线条的要求第二章:视图的基本原理2.1 视图的概念和分类解释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基本视图介绍斜视图、局部视图和详细视图的概念2.2 视图的投影规律讲解正投影、斜投影和透视投影的原理探讨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和对应关系第三章:常见几何体的视图表达3.1 平面几何体的视图分析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体的视图表达强调视图中的对称性和完整性3.2 曲面几何体的视图讲解球体、圆锥体、圆环体等曲面几何体的视图表达方法探讨曲面视图中常见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第四章:组合体的视图表达4.1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类解释组合体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简单组合体和复杂组合体的区别4.2 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讲解切割法、叠加法等视图表达方法探讨组合体视图中常见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第五章:机械制图的绘制与阅读5.1 机械制图的绘制工具和材料介绍绘图板、丁字尺、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讨论绘图纸张的选择和保存方法5.2 机械制图的阅读方法讲解阅读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强调阅读中的细节理解和图形信息的提取第六章:机械制图的标注6.1 标注的基本要素解释尺寸、符号、文字等标注要素的作用和规范强调标注清晰、准确的重要性6.2 尺寸标注的方法和规则讲解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径向尺寸等标注方法探讨连续标注、基准标注和简化标注的规则第七章:机械制图的符号与标准7.1 常见符号的识别与使用介绍机械制图中常用的符号,如粗糙度、材料、焊接等强调符号的规范使用和意义7.2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制图表示讲解螺纹、齿轮、轴承等标准件的制图方法探讨弹簧、拉手、销轴等常用件的简化表示第八章:机械制图的投影变换8.1 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解释投影变换的概念和作用探讨投影变换的数学基础和几何原理8.2 投影变换的方法和应用讲解旋转、平移、翻转等投影变换方法分析投影变换在复杂构件表达中的应用第九章:三维绘图软件的应用9.1 三维绘图软件的介绍介绍SolidWorks、AutoCAD、CATIA等三维绘图软件的特点和应用强调三维绘图软件在现代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9.2 三维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三维绘图软件的界面布局和工具使用探讨三维建模、装配、渲染等基本操作第十章:机械制图的实践与应用10.1 机械制图的实际操作强调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如绘图板的使用、标注的准确性等分析实际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0.2 机械制图在工程中的应用探讨机械制图在设计、制造、维护等工程环节中的应用强调机械制图在工程中的关键作用第十一章:机械制图的误差与纠正11.1 制图误差的类型和原因解释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等概念分析导致误差的各种原因,如测量工具、操作习惯等11.2 制图误差的控制与纠正讲解误差控制的方法,如提高测量精度、改进绘图技巧等探讨误差纠正的策略,如修改图纸、重新测量等第十二章:机械制图的标准化12.1 机械制图标准化的意义解释标准化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机械制图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2.2 机械制图标准化的内容介绍图纸格式、图线、符号、标注等标准化的要求分析标准化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中的作用第十三章:机械制图的审核与修改13.1 制图审核的内容和方法解释审核的目的和要求探讨审核的内容,如合规性、准确性、完整性等13.2 制图修改的技巧和原则讲解修改的方法和技巧,如修正、删除、补充等强调修改应遵循的原则,如保持图意的清晰、不变更原始信息等第十四章:机械制图的案例分析14.1 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解释案例分析的意义和作用探讨案例分析的方法,如比较、分析、总结等14.2 典型机械制图案例解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典型机械制图案例提取经验教训,提高制图能力和水平第十五章:机械制图的发展趋势15.1 机械制图技术的演变回顾机械制图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强调现代技术对机械制图的影响和改变15.2 机械制图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机械制图的发展趋势分析未来机械制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机械制图视图教案,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视图原理、几何体的视图表达、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标注方法、符号与标准、投影变换、三维绘图软件应用、实践应用、误差与纠正、标准化、审核与修改、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等内容。

机械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1.教材基本信息教材名称:机械设计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濮良贵出版时间:2013年5月第9版2。

章节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五章螺纹连接机螺旋传动第六章键、花键、物件连接和销联结第七章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第八章带传动第九章链传动第十章齿轮传动第十一章蜗杆传动第十二章滑动轴承第十三章滚动轴承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第十五章轴第十六章弹簧第十七章机座和箱体1第十八章减速器和变速器3。

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教学手段:课件演示、视频课件4.实训教学环节实训一:连接件认知(螺栓、键、销)实训二:传动部件认知(带、齿轮、蜗杆、链传动)实训三:轴系部件认知(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5.教材优缺点分析优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设计(第9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著,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八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2011年制订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编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考虑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结合拓宽专业面后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需要修订而成的。

内容上能够反映现代机械设计的最新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书后附录有常用量的名称、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

教材覆盖面广,较为权威。

缺点:配套习题略少,没有配套的实验指导类教材6.参考教材机械设计指导手册(图书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习题集2第1次 2学时单元标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课堂类别: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的组成;明确零件的概括分类及零件与机器的关系。

2、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注意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关系和相应的学习方法.3、深刻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机械装配精度

机械装配精度

一.机械装配精度1.装配精度内涵.装配精度指产品装配后几何参数实际达到的精度.一般包含如下内容. (1)尺寸精度指相关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及配合精度.如卷筒主轴与相关零件间的间隙;相配合零件间的过盈量。

(2)位置精度指相关零件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如各卷筒之间的平行度;各卷筒与电机及过桥的垂直度;卷筒上轴承与下轴承的同轴度等.(3)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及速度上的精度.如模盒出线与卷筒进线的同心度;各带的传动精度等.(4)接触精度指产品中两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间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点的分布情况.如带啮合,各轴承与挡油板之间的接触精度等.2.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机械产品及其部件均由零件组成.各相关零件的误差的累积将反映于装配精度.因此,产品的装配精度首先受到零件(特别是关键零件,如卷筒锥度部份与轴的贴合度)的加工精度的影响.零件间的配合与接触质量影响到整个产品的精度,尤其是刚度及抗振性,因此,提高零件间配合面的接触刚度亦有利于提高产品装配精度.另外,零件在加工和装配中因x,热应力x等所引起的变形对装配精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无疑,零件精度是影响产品装配精度的首要因素.而产品装配中装配方法的选用对装配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单件小批量生产及装配要求较高时,仅采用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的方法往往不经济和不易满足装配要求而通过装配中的选配,调整和修配等手段(合适的装配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非常重要. 总之,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依靠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合理的装配方法共同保证.二.机械装配基本工作内容1.清洗主要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2.连接装配中的连接方式往往有两类: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可拆连接指在装配后可方便拆卸而不会导致任何零件的损坏,拆卸后还可方便地重装.如螺纹连接,键连接等.不可拆连接指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若拆卸往往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如焊接,铆接等.3.调整包含平衡,校正,配作等.平衡指对产品中旋转零,部件进行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以防止产品使用中的出现振动.校正指产品中各相关零,部件间找正相互位置,并通过适当的调整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要求.配作指两个零件装配后固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配铰等.亦有为改善两零件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配研及配磨等.配作一般需与校正调整工作结合进行.4,检验和实验产品装配完毕,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对产品进行较全面的检验和实验工作,合格后方准出厂. 装配工作除上述内容外,还有油漆,包装等.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熟悉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讨论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熟悉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规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数值分析法:计算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实验设备:刀具、工件和切削实验机。

3. 课件:金属切削过程的动画和图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实验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熟悉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每一章案例分析

每一章案例分析

王新该做些什么?王新是一家生产小型机械的装配厂经理。

每天王新到达工作岗位时都随身带来一份列出他当天要处理的各种事物的清单。

清单上的有些项目是它总部的上级电话通知他需要处理的,另一些是他自己在一天多次的现场巡视中发现的或者他手下报告的不正常的情况。

一天,王新与往常一样带着他的清单来到了办公室。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审查工厂各班次监督人员呈送上来的作业报告。

他的工厂每天24 小时连续工作,各班次的监督人员被要求在当班结束时提交一份报告,说明这班次开展了什么工作,发生了什么问题。

看完前一天的报告后,王新通常要同他的几位主要下属人员开一个早会,会上他们决定对于报告中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应采取些什么措施。

王新在白天也参加一些会议,会见来厂的各方面访问者。

他们中有些是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的销售代表,有些则是工厂的客户。

此外,有时也有一些来自地方、省、国家政府机构的人员。

总部职能管理人员和王新的直接上司也会来厂考察。

当陪伴这些来访者和他自己的属下人员参观的时候,王新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将他们列入到他那待处理事项的清单中。

王新发现自己明显无暇顾及长期计划工作,而这些活动是他改进工厂的长期生产效率所必须作的。

他似乎总是在处理某种危机,他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他就不能以一种使自己不这么紧张的方式工作呢?问题: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可以对王新的工作做一种什么样的分析?管理:该如何去学?从2002 年起,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四年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迎来了一门由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公司的管理者共同合作完成的新课程:《管理理论与实践》。

《管理理论与实一般都是由一位教师独立完成的。

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传统课程来说,践》这门新课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来说,其工作量只占全部课程时间的l/3,其工作主要包括: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联系落实商界人员作为外聘教师进行授课、对所学的管理理论进行复习、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等等;而另外1/3 的课程,则由外聘教师来完成。

第十四讲 装配图

第十四讲 装配图
配合尺寸 相对位置尺寸
安装尺寸
产品或部件安装时所需的尺寸
外形尺寸
表示产品或部件外形轮廓的大小的尺 寸,即总长、总宽、总高尺寸
其它重要尺寸
设计和装配时需要保证的其它尺寸
9955 ~~ 110055 5 5 5 5
M141.5
节流阀
四、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有关产品性能、安装、使用、技维术护等条方件面的要求。
1
45
GB6170-86-M6
8
手轮
3
7
压盖
1 酚醛胶木
1
30
6
盖螺母
1
30
2
5
填料
1 石棉绳
14
阀杆
1
45
3
垫片
1 鸡毛纸
2
阀盖
1
45
1 序号
阀体 零件名称
1 数量
Cr5Mo 材料
备注
节 流阀
比例 2:1 共张
制图 校核
清华大学 图号
二、装配图的内容
一组视图
表达机器或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各零 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1
30
2
6 盖螺母
5
填料
1
30
1 石棉绳
14
阀杆
1 45
3
垫片
1 鸡毛纸
2
阀盖
1 45
1
阀体
1 Cr5Mo
序号 零件名称 数量 材 料 备 注

流阀
比例 2:1 共张
制图 校核
清华大学 图号
装配图中的 技术要求一般以 文字形式写在图 框内空白处。
节流阀
95 ~ 105 5 5

品质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资料讲解

品质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资料讲解
第九页,共32页。
品质专业(zhuānyè)基础知识培训
2. 要用到的量具,测试机 3. 相关产品的经验 首件检验的数量: 1.尺寸检查:每个位置不少于1PCS 2.外观检查:每个位置不少于3PCS 3.压合及强度试验:每个位置不少于1PCS 对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言,“首件”并不限于一件,而是要检验一定数量的样品。首件检验一 般采用“三检制(专检、互检、自检)”的办法,即操作工人实行自检,班组长或质量员进行复检, 检验员进行专检。首件检验后是否合格,最后应得到专职检验人员的认可,检验员对检验合格 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2)巡回检验: 巡回检验就是检验工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路线,依次到工作地或生产现场, 用抽查的形式,检查刚加工出来(chū lái)的产品是否符合图纸、工艺或检验指导书中所规定的 要求。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巡回检验一般与使用工序控制图相结合,是对生产过程发生异常状 态实行报警,防止成批出现废品的重要措施。当巡回检验发现工序有问题时,应进行两项工作:
料异常反 馈检验报告交于相关部门,并要求签名. ➢ 6)做好产品的标识,盖印,签第名七页等,共3.2页。
品质专业(zhuānyè)基础知识培 训
9)从接到仓库员送货单时起,三天之内完成对该订单的检验,不得延期 10)做好每一件供应商的品质统计分析,周报,月报,并报告主管,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出具 体的评估报告, 11)IQC是对外窗口,IQC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礼藐待人,廉洁办公。 12)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评审-处理”等措施. 13)努力配合各个部门工作,
QC七大手法
第十八页,共32页。
品质(pǐnzhì)专业基础知识培训
1、查检表集数据 2、分层法作解析 3、柏拉图抓重点 4、直方图显分布 5、因果图追原因(yuányīn) 6、散布图看相关 7、管制图找异常 1、查检表: 1.1 定义:检查表是使用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图形,人员只需填入规定之检查记号,再加以统计汇整其数据, 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用,此种表格称为点检表或查核表。 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制成 图形或表格,必要时记上检查记号,

二建《机电实务》第14讲

二建《机电实务》第14讲

1.设备固定对于解体设备应先将底座就位固定后,再进行上部设备部件的组装。

2.设备灌浆(1)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

一次灌浆是设备粗找正后,对地脚螺栓预留孔进行的灌浆。

二次灌浆是设备精找正、地脚螺栓紧固、检测项目合格后对设备底座和基础间进行的灌浆。

(2)设备灌浆可使用的灌浆料很多,例如:细石混凝土、无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和其他灌浆料(如CGM 高效无收缩灌浆料、RG 早强微胀灌浆料)等。

设备灌浆九、零部件清洗与装配1.设备零部件装配一般步骤(1)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进行组合件装配;(2)按照先零件、再组件、到部件的顺序进行装配;(3)先主机后辅机,由部件进行总装配。

2.常见的零部件装配(1)常见的零部件装配有:螺栓或螺钉连接紧固,键、销、胀套装配,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装配,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装配,传动带、链条、齿轮装配,密封件装配等。

胀套装配 键、销、胀套装配 滚动轴承装配 滑动轴承装配螺栓 传送带 联轴器 齿轮(2)螺纹联接件装配有预紧力要求的螺纹联接常用紧固方法:定力矩法、测量伸长法、液压拉伸法、加热伸长法。

(3)过盈配合件装配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一般采用压入装配、低温冷装配(补充:轴置于干冰)和加热装配法(补充:对孔件进行加热),而在安装现场,主要采用加热装配法。

二建《机电实务》第十四讲讲义(4)对开式滑动轴承装配对开式滑动轴承的安装过程,包括轴承的清洗、检查、刮研、装配、间隙调整和压紧力的调整。

2)轴承的安装轴承的安装包括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的安装。

3)轴承间隙的检测及调整顶间隙: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不宜大于顶间隙的3倍。

侧间隙: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采用塞尺进行测量,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1/2 – 1/3。

轴向间隙:对受轴向负荷的轴承还应检查轴向间隙,检查时,将轴推至极端位置,然后用塞尺或千分表测量。

十、润滑与设备加油1.按润滑剂加注方式,一般划分为分散润滑和集中润滑。

工业工程推荐10本书

工业工程推荐10本书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专业推荐11本书籍1.《工业工程典型案例分析》2.《基础工业工程自学辅导》3.《IE方法实战精解》4.《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5.《最新现场IE管理》6.《精益6西格玛》7.《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8.《精益生产:现代IE》9.《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10.《工业工程手册》11.《生产现场问题解决110》1.《工业工程典型案例分析》作者: 蒋祖华等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5-03-01ISBN: 730210279 市场价: ¥29.0图书简介:本书通过18个实际案例的提炼和分析,介绍了工业工程的一些实际应用情况。

案例发生在汽车制造业、钢铁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电子制造业等行业,内容包含基础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涉及工作研究、作业测定、设备管理、库存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零缺陷控制、装配作业仿真、技术管理、生产线分析、设备监控等方面。

本书可供工业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生产实习中参考,也可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业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的工程管理人员参考。

1、钢厂备件安全库存分析2、备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3、设备故障数据统计及可靠性分析4、超声波焊机的设备失效模式及故障分析5、功效系数法在设备预防性维修审核中的应用6、超声波焊机的设备预防性维修审核7、设备管理及监控的应用分析8、专用设备的DFMEA及应用9、汽车配件公司设备维护与管理的信息化应用10、船厂埋弧焊作业工作研究11、装配操作的人机工程仿真与分析12、电子制造公司业务流程分析13、制造业技术信息管理14、印刷电路板装配质量管理15、发动机厂零缺陷质量过程控制16、将6西格码作为持续性改进的突破性战略17、应用6西格码方法缩短交货周期18、田口参数实验设计2.《基础工业工程自学辅导》作者: 孙义敏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2-04-0 ISBN: 711109940 市场价: ¥13.5简介:本书是根据《基础工业工程》自学教材编写的自学辅导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装配设计的主界面
系统自动产生3个相互垂直的基准平面,分别为:ASM_TOP、 ASM_RIGHT和ASM_FRONT。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㈣、放置零件模型:
在装配模式下,放置零件模型有两种方法:
1、单击 ,或主菜单中的【插入】【元件】【装配】;
2、单击
,或主菜单中的【插入】【元件】【创建】。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一、零件装配概述:
㈠、装配中的基本概念:
1、零件: 机械装配中的基本单元。
基础零件:在装配过程中,作为装配基础的零件, 称为基础零件(装配的第一个零件)。 基础零件具有配合基准面,可以保证装配在它 上面的零件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2、组件: 由若干个零件组成,但不具有独立功能, 不构成机构。组件仅是部件或机构中的一 部分。 3、部件: 由若干个组件或零件组成,具有独立功能, 构成机构。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方法一:
自动给予约束条件,并将元件固定在当前所在位置。
方法二:
在缺省位置装配元件,即默认坐标系对齐。 ★基础元件位置确定后,其放置状态为完全约束后,
点击【确定】完成元件装配。
⑵、装配第二个零件: 方法一、预先调整要装配的元件位置。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读取或打开或插入要装配的零件后:
1.匹配(Mate) :贴合
两平面紧密结合、且法向反 向;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匹配类型中提供了三个选项:
偏移(mate
offset):指明偏移距离;
定向(Orient):两平面法线方向平行;
重合:两平面重合,距离为0。
注意偏移、定向、重合三者的区别。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2. 对齐(Align):
第十四讲
装配设计 (Assemblly)
零件设计完成后,按照一定的要求将各 零件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 品或机构装置。 零件装配是通过定义零件之间的装配约束 来实现,从而确定个零件在空间的具体位置 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目录
一、零件装配概述 二、零件装配的步骤和流程 三、零件装配的约束 四、装 配 设 计 五、元件的封装(Package) 六、元件的操作 七、组件中元件的修改和创建 八、装配零件间的布尔运算
两平面相互对齐或两中心 线相互对齐、且法向同向。
对齐类型中也提供了偏移、定向、重合三个选项。 注意点对齐的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装配式的参照面可以是实体表面,也可是基准平面。
注意:⑴、曲面的法向量是一个垂直于模型曲面的
假想向量。
⑵、基准平面有两个曲面法向量:一个是正 面法向量,一个是反面法向量。
①、先调整零件的位置:
方法1:同时按下Ctrl+Alt键: 使用中键可旋转要装配的零件; 使用右键可移动要装配的零件。
注:若将要装配的元件位置调整到适当位置, 应用自动约束可快速选定装配约束确定元件位 置。 方法2:使用【元件放置】中的【移动】选项来 调整元件位置。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移动】选项说明:
3、约束:根据装配体的设计要求,定义零件之间的约束关系; 4、装配其他零件:重复执行2和3,直到装配全部完成; 5、存盘:如果装配结束,存盘退出。否则进行修改。
㈡、零件装配流程: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启动Pro/E
进入组件设计模式
读取基础零件
读取下一个零件 定义装配约束关系 装配完否? 不合格 完 是否合格? 合格 存盘退出 继 续 下一页 否
左键可移动(或旋转)元件, 中键结束
运动类型选择
设置运动增量
相对位置显示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②、在组件装配环境下选择装配约束参照确定 零件位置。
★ 元件位置完全确定后,其放置状态为完全约束后,
点击【确定】完成元件装配。
方法二、使用【元件窗口】。
①、点击【显示元件】工具按钮 【元件窗口】; ,打开
②、分别在元件窗口和组件装配窗口选择装配约束 参照确定元件位置。
第一种方法主要用于读入已创建好了的零件或装配件; 而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创建一个零件或子装配件。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二、零件装配的步骤和流程: ㈠、零件装配步骤:
1、新建:启动Pro/E,进入零件装配模式,定义组件名称; 2、装配:单击 按钮,或主菜单中的【插入】【元件】
【装配】选项,读取需装配的零件并装配到模板中;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4、机械:由部件、零件和联接(运动副)组成。
5、虚拟装配概念: 使用计算机工具通过分析、预建模、可
视化方法将设计的零件装配成机械。 虚拟装配的作用:是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了解产 品的可装配性,在设计阶段就解决装配中 的可能存在的问题。
㈡、装配设计的实现方法:
零件装配是通过定义零件模型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将有 关零件模型有机地组装成一个组件模型。 实现装配设计,关键是设计各零件模型之间的约束关系。 在Pro/E中所使用的装配约束关系,与现实环境中零部件之间 的装配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上一页
注:⑴、装配第一个零件:
①、概念及选择: 装配的第一个零件又称基础零件(基础元件)。 在开始装配新组件时,必须确定一个基础元件 ,所有后续装配的元件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参照此 元件。 通常基础元件选择一个不太可能从组件中 移出 的零件作为基础元件。 ②、基础零件放置: ★打开第一个零件后,必须确定其位置。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3. 插入(Insert):
轴与孔的配合,使之共轴线;
选取该约束后,再拾取轴线(或圆柱面),会自 动将轴插入孔中。
㈢、进入装配模块:
选择【文件】菜单中【新建】或单击工具栏的新建按钮, 进入新建对话框,选取【组件】,并选【设计】子类型。给 定文件名,并选择是否【使用缺省模板】,单击【确定】进 入零件装配模式。装配件扩展名为.ASM。
注意:设计模板要 与装配模板一致。
装配模板:mmns_asm_design 设计模板:mmns_part_solid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 元件位置完全确定后,其放置状态为完全约束后,
点击【确定】完成零件装配的约束:
装配模型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装
配过程主要解决零件间的空间定位关
系,在Pro/E中是通过约束来实现的。
这里提供了9 种约束关系
几个有关约束的按钮
上一页
下一页 继 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