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

合集下载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用与局限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用与局限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用与局限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政府宏观调控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调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各种权利和利益。

但是,政府宏观调控也有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用和局限出发进行分析。

一、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用政府宏观调控在经济周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政府宏观调控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

财政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手段如调整税率、政府支出等来调节经济中的投资、消费和储蓄等重要经济因素,以达到宏观调控的效果。

货币政策则主要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以及利率等来调节经济增长,目的就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政府宏观调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用:1、稳定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可以控制市场中的供需关系,防止经济过度波动,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稳定。

2、促进就业,降低失业率。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直接相关的,随着经济发展,往往会出现较高的就业率,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保障社会稳定。

政府通过调节市场需求,控制货币供应等措施来稳定市场价格,达到保障社会稳定,维护民生的目标。

4、促进公共服务业发展。

政府通过发放财政支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业的投入,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支持。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局限虽然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用是显著的,但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局限是哪些。

1、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宏观调控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经济波动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政府宏观调控尽管可以引导市场规律的调整,但是这些调整难以完全准确地把握市场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市场反应滞后。

政府宏观调控往往会出现政策的推动效果不及预期,或者说可能因为市场的因素工作效果滞后,达不到调节目标的预期效果。

这可能导致新的问题,如通货膨胀、维护人民幸福等问题。

3、宏观调控的不良影响。

政府宏观调控尽管目的是对经济或社会发展进行调节,但过度的介入也可能产生不良的反向效应。

关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为例

关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为例


引 言
三 、结论 及建 议
从 以上工业 经济 、房地产 、对外 贸易 和财政收入四个方面分析宏观调控政 策对 崇川经济 的影响可以得出:我国中央政府 应 对 世 界 金 融 危机 的 宏 观调 控 政 策 效应 在 县 级 经 济 发展 中逐 步 显 现 ,并 发 挥 着积 极 的作用 ,在帮助 企业 和地方 经济应 对困 难 , 增 长 、 发展 的 过 程 中 已初 见成 效 。 保 促 为 进 一 步 落 实 好宏 观 调 控政 策 ,促进 我 国 国 民经 济 健康 平 稳 发 展 ,有 以下 四个 方 面

工 业经 济;房地 产 ; 外 贸 易;财政 收 入 对

业 出 口 3 4 美 元 ,同 比下 降 2 .亿 %。外 贸 出 口大幅波动 的原因在于过度依赖于大型企 业 、 别是 装 备 制 造 型 企业 的 出 口 , 、 特 中 小 型 出 口企业 影响 做 弱 ,这 种 特 定 的 出 口结 构将会在一段时 间内持续,不利于外 贸出 口的 平 稳 发 展 。 4 、财税新政惠及高新企业 ,拉减地方 财政 收 入 。 为帮 助 企 业 应对 国 际金 融 危机 带来的新挑战,国家出台了若干减税政策, 主要 有 新 企 业所 得 税 法 、总 分机 构 政 策调 整 、增 值税 转 型 、高 新 技 术企 业 减 免 优惠 等 政 策 。l 4 一 月份 , 川 区 完成 财政 总 收入 崇 1 .亿 元 , 比减少 2 1 元 , 降 1 .%, 64 同 .亿 下 14 完成一般预算收入 89 .亿元 ,同比减少 09 . 亿 元 ,下 降 92 .%。除 受 国 内外 宏观 经济 形 势 和 房地 产市 场 持 续 低迷 影 响 带 来 的增 值 税 、营业税减少外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 收 优惠政 策 给地 方 财政 增 收 带 来 了很 大 影 响 。今 年一 季 度 ,高 新 技术 企 业 享受 退 税 14 元 , 少地 方 一般 预 算收 入 近 06 .亿 减 . 亿 元 ,拉 减 一般 预算 收入 增 幅 6 %。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及成效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及成效

浅析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成效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按照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杠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主要是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问题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和控制。

要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除确保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外,还要通过国家队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要确保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何战略性,政府制定正确的调控目标和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是重要的。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这与目前其他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基本一致。

(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经济生产能力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以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系统的调整与变革,这种状况,称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因此有发展,必定有增长,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一定是意味着经济发展.保罗克鲁格曼说:”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因此经济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因素等,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求经济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又要避免大起大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就业,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我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率,主要依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和经济增长潜力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率,主要依据中长期的调控目标,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临时性因素确定。

温总理在 2010年政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扶持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高科技产业等,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增率控制在8%左右。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论文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论文

浅谈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摘要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市场基础与制度条件方面的问题。

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出发,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了短期的总量稳定与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正确地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问题。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制度政策效应当前,我国虽然由于部分行业投资扩张较猛,但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失业率还在增长;资金不紧张。

银行存差很大;生产能力不紧张,大部分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消费品能力宽松甚至过剩,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9%-10%。

现在实际增长率仅及潜在增长率的下限,未到上限。

不过碰到的瓶颈制约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影响发展的全局。

本文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浅谈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从宏观开放经济的角度来看,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中国政府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或加速放松资本管制)的某种结合。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如果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或两者之和为顺差),本币汇率将会升值并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减少和国际收支平衡的恢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消除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导致的本币升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买入外币卖出本币。

流通中本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

如果经济处于通货收缩时期,中央银行可以不必对增加的货币供应进行对冲。

但是,对于一个存在结构性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来说,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或出现通货膨胀危险)时期,中央银行维持汇率稳定的目标与中央银行克服通货膨胀的目标往往发生矛盾。

为了防止(或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利息率和(或)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如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中央银行就必须对因干预外汇市场而释放出的货币增量进行对冲。

但是,任何国家中央银行的对冲能力都是有限的。

事实上,早在中国经济走出通货收缩之前,为了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人民银行就一直在从事对冲操作。

论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作用

论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作用

论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作用内容提要:财政实现宏观调控职能要靠具体的政策手段,这些政策手段主要包括政府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融资等五大类,不同的财政政策手段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这在西方教科书上有较多的论述,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需要从实践角度重新认识财政手段的特性和功能。

关键词:财政手段宏观调控作用财政宏观调控是指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整套政策措施体系。

近年来,我国财政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推进各项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多种,正确认识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机理,并合理搭配使用,对于有效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至关重要。

一、政府预算政府预算,也称国家预算,具有直接调控、调节力度强的特点,是我国财政收支的基本计划,通常以一年作为预算期间。

政府预算直接贯彻政府意图,其收支规模、结构以及收支的对应关系制约和影响着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首先,从预算规模看,政府预算规模的大小反映社会财富向政府转移的比例。

其次,从预算结构看,政府预算的结构以及收支平衡关系反映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

通过政府预算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采取逆周期方法,具体运用赤字预算和盈余预算这两种预算形态来实现调节作用,即经济萧条、有效需求不足时采取赤字预算,而经济过热、需求膨胀时宜采取盈余预算手段。

从作用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政府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其次,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的结构,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再次,可通过政府预算手段促进社会分配公平。

近年来,政府预算作为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通过政府预算支出的方式运作实施。

二、税收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集经济、法律和行政特性于一身,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宏观政策的性质、效应与“政策-制度”的演进逻辑

宏观政策的性质、效应与“政策-制度”的演进逻辑

经济宏观政策的性质、效应与“政策-制度”的 演进逻辑文/庞明川引言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对经济活动进 行主动调节的重要工具,自20世纪:W年代随着凯恩斯主义 诞生以来,在应对渚如大萧条、石油危机以及多次金融危 机等重大冲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世 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对 宏观经济政策认知不足,政策实践中经常出现期限错配、结构错配以及政策工具与目标之间的“动态不一致性”等 现象,导致“政府失灵”与干预过度等后果。

这一问题在 发达国家的稳定化政策以及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中都长期 存在,区别仅在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外部冲 击面前,其显性化程度不同。

西方主流理论将宏观政策的 效应简单地区分为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并将有效需求决 定产出的短期效应作为经济决策的唯一考量。

这种过度关 注短期需求管理的政策虽然带来了二战后较长时期的持 续繁荣,但也因期限错配最终导致了 20世纪70年代的“滞 胀”,并在应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的长期衰退中陷入 束手无策的窘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宏观政 策同时将短期的总量波动与长期的结构变动作为目标,这 种针对多重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一方面表现出总量与 结构双轨并行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短期与长期政策 效应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宏观调控的中国特色,创造了经 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然而,在实践中也 多次出现过短期政策长期化与长期政策短期化的期限错配 问题.因政策类型选择失当造成的结构错配问题,以及宏 观政策组合与多重目标对应不当等问题,导致了因"政策 冲击”而倒逼多轮宏观调控的连续实施。

因此,深化对宏 观政策的性质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迫在眉睫,宏观政策的期限、结构与政策效应第一,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任何宏观政策都存在一定 的期限。

凯恩斯所谓“长期来看,我们部死了”在客观上 揭示了需求管理政策的短期性。

税收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研究

税收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研究

税收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研究税收是一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政策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税收政策的重点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财政收入税收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有效的税收政策可以帮助国家提高财政收入,从而加强国家在宏观经济中的管理和调控能力。

同时,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收入的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使其更加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要。

比如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进行重点投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幸福感。

(二)宏观调控税收政策对于宏观调控有着重要作用。

税收政策可以适度调节所得分布,改变社会财富结构,增强平等和公正意识。

同时,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调整税率、改变优惠政策等方式,促使企业从损失中恢复过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三)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在对不同行业和部门的税负进行不同的调整时,可以有效地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调整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例如,在实施环保政策时,可以对那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征收更高的税负,以促使其加强防治环境污染的意识,改变发展方式,转向生产环保产品或服务。

二、税收政策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一)促进社会和谐税收政策的公平性、正义性和透明度,对于社会和谐和良好治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税收征收过程中,需要确保公众参与度和监督度的提高。

同时,在税务管理等方面也需要倡导一种数字化和智慧型的管理方法,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成本,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二)促进经济发展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对经济主体的激励和鼓励,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优化,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例如,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鼓励创新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更快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三)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税收政策不仅应该服务于经济利益,更应体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和服务。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

35《商场现代化》年月(中旬刊)总第55期回报率相等为止。

这样,世界资本的最终分配会在点E ,在这一点。

中国资本为OK 1,美国为K 1O *。

理论上,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

但现实生活中,资本以国际直接投资等形式很容易实现国际间流动,但劳动的流动却因难重重,几乎很难大规模的实现。

因此,两者的流动存在着不对等性。

中国具有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且不转移,而中国又能通过资本的流入改变要素结构。

三、要素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1.国内与国外要素的组合中国拥有13亿人口,人口总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劳动要素存量巨大,并带动增量扩张,增量不断转化为存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新一轮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提供了产业升级、发展的重大机遇。

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重点领域。

我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以国内劳动资源优势与国外非劳动资源优势的动态嫁接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国内劳动资源优势与国外非劳动资源优势的动态嫁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2.国内不同区域要素流动与组合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东中西部梯级发展的格局。

东部地区在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后,一方面其劳动的边际成本在不断攀升,在劳动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正在趋于弱化;另一方面资本、技术要素的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东部地区在技术、资本等方面相对丰裕。

而中部地区河南等省均是人口大省,拥有劳动力的优势,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等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资源的优势。

中国加快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通过“中部地区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形式,促进省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东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引导资本向中西部流动。

近十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与效果分析(ppt49张)

近十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与效果分析(ppt49张)

主要成绩:
第一,抑制了过旺的需求,有效地治理了通
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 势头受到明显抑制。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信 贷规模,整顿乱拆借、乱集资等一系列措施, 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其次是财政 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所控制,财政赤 字逐年缩小,全国银行工资性支出的增幅也 逐年回降。过旺的总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对 抑制通货膨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财政政策 适度从紧 积 极 积极淡出
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 稳 健 稳健趋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
1994~1997
1、宏观经济背景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 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 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 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 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 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 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 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 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2、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
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 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 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 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 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 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 实现了软着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
主要政策工具,两者充分搭配协调才能达到 最佳宏观调控效果。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GDP)年均增长9.7%。在看似一路平稳递 增的经济增长背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 了三次较大的调整。

经济宏观调控知识点总结

经济宏观调控知识点总结

经济宏观调控知识点总结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宏观调控就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总量、结构和动态关系进行调整和控制的过程。

宏观调控是国家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通过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改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持通货膨胀率和就业水平合理、外汇储备充裕、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综合措施。

二、宏观经济目标1. 经济增长目标: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持续地增长,提高国民人均收入水平。

2. 通货膨胀目标:控制通货膨胀率,保持物价稳定。

3. 就业目标: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就业率。

4.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防止赤字过大。

5. 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1. 财政政策:通过制定和调整预算、税收、支出等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2.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汇率等手段,影响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

3. 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手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4. 外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水平、管理外汇储备等手段,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5. 劳动力政策:通过教育培训、就业援助等手段,推动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6. 消费政策:通过鼓励消费、调控消费税等手段,刺激总需求与增加经济增长速度。

四、经济增长和稳定1.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投资、消费、出口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经济增长的模型和测度:物质生产和国民收入等模型,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测度。

3. 稳定增长的调控策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 通货膨胀的成因:货币供应过多、成本推动、需求推动等因素导致通货膨胀。

2. 通货紧缩的成因:货币供应不足、成本上涨、需求不足等因素导致通货紧缩。

3. 调控通货膨胀的手段: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价格管制等手段,控制通货膨胀。

4. 调控通货紧缩的手段: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手段,缓解通货紧缩。

202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新政策]

202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新政策]

202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新政策一、政策背景2021年,面对全球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政府积极应对,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新政策,旨在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些新政策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注入了新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政策内容1. 财政政策为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方面,加大财政支出力度,重点支持民生、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另一方面,优化税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2. 货币政策2021年,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同时,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3. 产业政策我国政府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

一方面,支持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4. 区域发展政策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区域发展政策。

包括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旨在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5. 对外开放政策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同时,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优化外资企业投资环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三、政策效果分析1. 经济增长稳定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新政策的支持下,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GDP增速达到8.1%,实现了较高水平的经济恢复。

2. 结构优化升级新政策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等方面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民生保障加强政府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确保了民生得到有效保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 外部风险应对能力提升在对外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有效应对了外部风险挑战,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2024202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中国2024202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2024—2024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梳理(一)2024年1、经济背景1)2024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主动改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GDP年均增长11.9%.2)20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3)2024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主动进展,初步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4)2024年期间,世界经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5)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从过快偏热快速下滑,GDP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0.6%快速回落到第三季度的9.0%,为2024年其次季度以来的最低增幅。

2、经济目标2024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

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限制在4.8%左右一一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限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

3)城镇新增就业100O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限制在4.5%左右。

4)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化为明显通货膨胀。

5)年中,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状况下,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限制物价过快上涨”。

3、经济政策D政策名称与方向年初规划: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坚决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稳健的财政政策:A.变动政府支出: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削减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的快速增长势头。

B.加大保隙措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C.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再就业政策体系,实施主动的就业政策。

D.实行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宏观经济政策

2019/5/2
3
(一)四大目标的一致性
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 基础。
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 前提。
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 物价稳定。
2019/5/2
4
(二)四大目标的矛盾性
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实现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在某些特定时期会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一套工具, 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互相配合。
2019/5/2
4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类型
双松:在经济萧条时,同时采用扩张的财政 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使经济所受到的刺 激更为猛烈。
双紧:在经济高涨时,同时采用紧缩的财政 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使经济紧缩的程度 更为猛烈。
出现不一致。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呈反方向变化。 经济增长有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2019/5/2
5
中国的失业率
201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 1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7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 109% ; 就 业 困 难 人 员 就 业 165 万 人 , 为 全 年 目 标 100 万 人 的 165%。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为4.1%,比上年底降低0.2个百分点。有人称真实的失业率应 为8%,有人提出20%,还有人提出30%的惊人数字。
2019/5/2
10
2009年全球出口大国排行
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
贸易摩擦的形式多样化。包括”两反“、特保条例 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贸易摩擦的对象延伸。贸易摩擦涉案对象开始由中 国企业延伸至中国政府。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7.8%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不确定因素: 发达国家贸易赤字和财政失衡可能导 致金融市场动荡,股市和房地产业可能 出现泡沫,贸易保护有增无减,针对中 国外贸外汇政策的外部压力较大,我国 的外贸环境趋于严峻。但是总体上看, 外部经济环境仍将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 上升势头。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恩格尔系数在0.49-0.40之间为小康)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由67.7%降为45.6%
元/人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 由57.5%降为37.1%
人均GDP由190美元 上升为1090美元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商品房销售面积迅速扩大
单位:万平方米
( 2003年比1991年增长近10倍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我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 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2003年, 我国实现的GDP仅占世界的4%,但消 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水泥、 氧化铝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 30%、27%、40%和25%。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信贷增幅较高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后者为1) 单位:倍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各来源渠道所占比重
200%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 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150%
100%
50%
0% 1996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Hale Waihona Puke 四、2004年宏观经济 趋势预测

宏观经济调控论述

宏观经济调控论述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一项长期任务。

有市场机制,就要有宏观调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

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

必须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作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减弱。

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切实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防止出现反复。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0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任重道远。

这主要是因为:1、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有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

一、是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

2010年粮食增产较多,是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带有恢复性质。

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特别是今年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升四方面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不确定性的制约,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相当艰巨。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

虽然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目前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特别是新上项目较多,各方面投资冲动还很强烈。

投资结构也不合理,一些停产半停产的小钢铁企业再度恢复生产,有些地方城市建设规模偏大、标准偏高。

三、是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仍然突出。

我国资源保障程度和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但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经营方式又带来了对资源的大量需求,2010年煤电油运紧张的问题仍很突出。

四、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4.2%;生产要素价格趋升;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压力大;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输入型成本推动的压力加大。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强化效应及挑战——兼论“双支柱”框架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强化效应及挑战——兼论“双支柱”框架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强化效应及挑战兼论“双支柱”框架协调◎杨源源高洁超内容提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

在此背景下,深刻把握“双支柱”政策交互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辩证剖析以对宏观审慎政策影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

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显强化效应,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构性缺失”及“脱实向虚”问题,并助力货币政策更有效引导宏观经济行稳致远;宏观审慎政策亦给货币政策调控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在长期引发“低利率”和“通货紧缩”恶性循环以及弱化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等。

鉴此,本文认为央行应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支撑效应,并科学预判宏观审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据此促进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良性协调以有效提升央行的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关键词双支柱政策协调配合金融稳定宏观经济治理〔中图分类号〕F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2-0043-10一、弓I言金融稳定分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传统的金融稳定讨论及政策实践多着眼于微观层面,而对宏观金融稳定关注甚少。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如何科学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金融稳定由此逐渐跃升为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从中国实践来看,长期以来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在于管理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重要性及定位并不明确。

伴随危机后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宏观金融稳定日益重视,各国纷纷建立起宏观审慎框架。

我国亦不例外,自2211年起央行宏观审慎实践先后历经由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向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转变,并在2210年设立专门的宏观审慎管理局。

与此同时,各国通过对危机展开系统审视和反思发现,常态性货币操作对信贷过度扩张、资产价格波动等存在重要影响,认为央行宏观审慎调控时需要货币政策发挥补充作用。

谈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

谈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

内容提要: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杠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

由于传统的经济学教材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忽视。

有鉴于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理论作出了对比分析和论证,探讨了二者不同的形成机理,指出当前我国应当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好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给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挤出效应;挤进效应;财政政策当前,财政政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杠之一。

由于现行经济学教材对IS-LM模型理论的大规模普及,人们对财政政策的副作用“挤出效应”似乎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而相比之下,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正面效应———“挤进效应”则往往容易被忽视。

因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两大效应理论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重新作出分析和甄别,并结合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将是十分必要的。

一、财政政策挤进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含义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

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现代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企业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相比之下,挤出效应则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成机理。

如果说挤进效应是由于政府支出行为的正的外部性导致的,那么,挤出效应则是政府支出行为形成对私人部门的负的外部性造成的,这种负的外部性是通过利率变量来传导的。

从税收杠杆效应看我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

从税收杠杆效应看我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



我国政策宏观调控下房地 产行业的现状分析
减 少道德 风 险的 发生 。
房 屋 是 一 种 比较 特 殊 的商 品 ,具有 投 资 品与 消 费 品 的双 重 属 性 。作 为投 资 品 ,房产 与上 下游 的钢 铁 、水泥 、建筑 建材 、家 电等 相 关行 业高 度关 联 ,具 有较 大的 投资 乘数 效应 。作 为消 费 品 ,房产
● , , 祈 热 点 分 I 'H -0 t ', - ■
2 .对 银行 存款 进行 非全 额保 险
在 文 中效用 模型 中已经 论证 了当保 险公 司对 银行 进 行全 额保 险
时 ,必 然 出现银 行 的投机 性 行 为剧增 。 因此保 险 公司 应该 对银 行 存 款 进行部 分 保险 ,使 银行 、存款 者及 保险 人 三方 共 同承担 一定 的 风 险 。R lhA. ne在 《 ap Wi r 存在 道德 风险 时 的最优 保险 》中认 为 :对 t 道德 风 险 的解决 办法 是 留有 一部 分未 保风 险 由风 险规 避 的个体 承担
参考 文献 : [ 1 ]郭玲 : 《 款保 险 制度 道德 风 险缺 陷分 析及 制度 设 计 》 , 存
商业 时代 ( 理论 版 )l 2 0 年 第8 :3 — 3 I 04 1 期 8 9
德风 险
要 功能 ,但 就 目前 来看 ,我 国现 有税 收政 策似 乎没 有起 到应 有 的调
可采 用 在一 个 比较小 的 额度 内全 额赔 偿 ,超过 这 一额 度 则按 比 节 作用 ,税 收 的杠杆 效应 没 有在 房地产 行 业得 到体 现 。在这 种情 况
例赔 付 的办 法 ,在采 用存 款 实名 制 的情况 下 ,应 对每 人 的赔款 额 限 下 ,研 究税 收杠 杆效 应 对于 房地 产行 业 的影 响 ,以此 实现政 府 对房 定最 高额 度 。这 样 既可使 存 款者 的利 益 受到保 护 ,又 可使 存款 者 加 地 产 的有效 宏观 调控 就有及 其 重要 的意义 。 强对 金融 机 构 的选择 和制 约 ,以促使 金融 机构 加 强经 营的稳 健 性 ,

宏观调控制度

宏观调控制度

宏观调控制度本文认为,中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市场基础和制度条件方面的新问题。

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布置的观点出发,通过比较内生布置和外生布置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绩效,给出了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政策边界的明晰界定,从理论上揭示了短期的总量稳定和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地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新问题。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布置制度基础政策效应政策边界和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中国的宏观调控也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

假如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压制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话,那么,1997年以后,面对在市场机制功能持续扩大基础上形成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总量非均衡情形,尽管政府实施了更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三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和预期结果仍相距甚远。

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和政策的规范探究业已引发出大量的探究成果。

不过,目前学术界大多数相关宏观调控的探究往往因暗含宏观调控政策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的假定前提以及由此演绎的逻辑推论而陷入了宏观调控熟悉的误区。

本文基于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制度布置的观点,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础和边界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作为一种制度布置的宏观调控政策:内生和外生的绩效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摒弃制度是外生或中性的新古典假设从而将经济运行分析由“无摩擦”的新古典框架转向“新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时,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布置(Coase,1937,1960;North,1981,19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
摘要: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市场基础与制度条件方面的问题。

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出发,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了短期的总量稳定与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正确地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问题。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制度,政策效应
当前,我国虽然由于部分行业投资扩张较猛,但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失业率还在增长;资金不紧张。

银行存差很大;生产能力不紧张,大部分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消费品能力宽松甚至过剩,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9%-10%。

现在实际增长率仅及潜在增长率的下限,未到上限。

不过碰到的瓶颈制约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影响发展的全局。

本文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浅谈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
从宏观开放经济的角度来看,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中国政府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或加速放松资本管制)的某种结合。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如果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或两者之和为顺差),本币汇率将会升值并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减少和国际收支平衡的恢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消除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导致的本币升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买入外币卖出本币。

流通中本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

如果经济处于通货收缩时期,中央银行可以不必对增加的货币供应进行对冲。

但是,对于一个存在结构性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来说,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或出现通货膨胀危险)时期,中央银行维持汇率稳定的目标与中央银行克服通货膨胀的目标往往发生矛盾。

为了防止(或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利息率和(或)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如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中央银行就必须对因干预外汇市场而释放出的货币增量进行对冲。

但是,任何国家中央银行的对冲能力都是有限的。

事实上,早在中国经济走出通货收缩之前,为了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人民银行就一直在从事对冲操作。

经过多年的对冲操作之后,人民银行已面临“无(国债)券可用”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推出了“央行票据”这一金融工具。

但由于商业银行对央行票据的需求是有限的,因而这种方法也无法无限使用。

当然,基础货币数量的变化、银行信贷的变化和广义货币数量的关系
是复杂的。

基础货币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增加。

但是,由于存在大量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随时都可以相应增加信贷发放,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形势恶化。

金融市场制度的局限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实际上更主要是通过信用机制来进行的。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主要有银行借贷和资产负债表两种典型的渠道。

信用机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传导作用,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存在于借贷行为过程中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使信用具有可获得性。

市场体制内的微观主体(非国有)因金融市场的制度歧视被隔绝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之外,货币政策相对于它们是一种外生的安排,效应当然无从谈起。

市场体制外的微观主体(国有)的反应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良好的主体。

当前的中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不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单一。

在那里,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性手段,以避免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为理由,之间的商业信用是被严格禁止的。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不良的主体,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往往不愿与其发生借贷行为,货币政策对这类主体的投资引诱也不明显(只是较大地减轻了它们的利息负担)。

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并不是(或主要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问题。

上述给出的仅仅是制度基础的分析框架,它并不是宏观调控分析的全部内容。

如果到此为止,则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只要宏观调控政策是内生的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货币主义者认为,长期菲力普斯曲线是一条起自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不存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就长期而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得财政扩张的量不过是对私人部门支出的量的替代,税收的变化也因不能影响持久收入而仅有非常微弱的乘数效应。

货币政策也同样只会在短期内当人们按错误的价格预期决策时对产量和就业量产生影响,而在长期一旦错误的价格预期得到纠正,实际工资、产量和就业量都将复归到各自的自然率水平。

因而任何通过政府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试图保持较高的和稳定的产量和就业量水平的努力,最终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速上升和经济的更不稳定。

与重视财政政策作用的凯恩斯主义者不同,货币主义者从稳定的货币需求函
数出发,坚持经济在遭遇需求冲击后仍会相当迅速地恢复到自然率的产量和就业水平附近,强调即使是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也不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因为政策制定者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操纵经济导致的政府失灵可能比市场失灵更糟。

二、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是为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创设稳定的外部条件。

对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减少经济周期波动、促进经济总量均衡从而为市场机制有效进行资源配置创设稳定的外部条件的目标业已获得广泛的认同,并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采纳(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对外)。

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调控政策归属于总需求的范畴,政策的目标被界定在因总需求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后的稳定方面,而且强调的是短期。

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所强调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中包含了一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那么这种增长主要也是随积极财政政策稳定投资者预期而来的私人部门的增长,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本身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属于稳定的手段。

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货币政策事实上也一直是以稳定通货而不是经济增长为目标。

最近10年来,随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指出:短期的产量波动虽然具有重要的福利后果,但长期经济增长的福利含义远远超出任何短期波动的影响(Romer,1996),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的重点应该从总需求转向总供给方面。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由于市场基础不完善,政府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直附存着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中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实践中,先是1998年上半年明确地将货币政策作为保证8%的经济增长率目标的手段,当认识到依靠货币政策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保证经济增长。

应该承认,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阻止经济增长率的严重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现实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巨大差距表明,将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严格界定为短期稳定更为确切。

实际上,多重目标之间的相互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释放,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在中国经济的
存量部分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在经济的增量部分则明显难容。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在关注短期稳定的基础上探讨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路径问题,特别是从20XX年5月中国经济出现重大转机后,关于长期经济
增长要依赖市场基础和制度条件的完善已逐步成为共识。

三、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应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宏观调控问题的基本认识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是以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行为和形成理性预期从而能对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灵敏反应为基础的。

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还需要相应有效的市场传导条件或机制。

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短期经济稳定进而为市场配置的长期经济增长创设前提条件,政策目标并不必然包含长期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对象是总需求为主的总量方面,它虽然会影响到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但却不是针对具体的产业部门和结构。

宏观调控中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政府支出的扩大进而拉动民间投资的增长,那么,一方面是政府复归为投资的主体,而财政政策的扩张与收缩演变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另一方面是财政扩张在长期的可持续性将成为严重的问题。

论文在线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