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准备金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准备金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效应

年级:2011级

学号:1111020221

专业:工商管理112班

姓名:李闯闯

指导老师: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摘要: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准率或下调2至4次。

研究目的:

(1)了解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历程

(2)分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下调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3)对于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在货币政策中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

结论:存款准备金率因其乘数效应一般被认为是猛烈的调控工具,在我国弱有效性主要是由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本身的缺陷和现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所决定的。另外由于我国货币调控工具单一,还不得不选用以存款准备金率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并改善政策实施环境。

关键词:准备金率宏观调控效用分析

论文正文:

1、引言:

2、正文:

(1)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

准备金率:是银行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近二十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1998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进行调整.

自1998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两次大的调整,一次是1998年3月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一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最近的一次是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 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交通银行(601328,)、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是使银行的信贷膨胀遭到遏制,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也将持续存在,银行业绩增长令人担忧。这些担忧反映到股票市场上,可能意味着下半年银行股将难以走强。而如果银行能够成功实现向零售银行业务的转变,大幅提高中间业务收入,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那么该类银行无疑将受到投资者追捧。

从2011年6月20日起,央行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保持着“一月一调”的提升节奏。自去年以来,央行更是先后12次上调准备金率。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

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三大货币政策措

施之一,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而后,美国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形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都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纷纷以法律形式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在过去近100年里,美国一直在不断强化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制,同时也不断采取措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管制的手段,如根据金融创新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应当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负债项目;根据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金额大小实行累进的法定准备金比率。1935年美国《银行法》颁布之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便成了美联储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整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可描述为:为抑制(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高(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减少(增加)→商业银行等金

融机构贷款和全社会投资规模缩小(扩大)→货币乘数缩小(扩大)→市

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增加)→市场利率提高(降低)→投资、消费支出减少(增加)。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最终引起货币乘数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变化。

因此,这是一个给经济可能会带来较大震荡的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理论中,普遍认为该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过于猛烈,被称之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把“猛斧”。因此,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在运用该政策时,慎之又慎。即使用也只是作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或只是在宏观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才采用此项政策调节宏观

经济形势,并不是经常使用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

(3)我国中央银行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历程

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准率或下调2

至4次。

(4)近期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分析

2006年7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回笼,对整个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防止通货膨胀。

〈1〉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激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