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现在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演变原因与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4—现在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演变原因与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充分搭配协调才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本文对我国近十年以来(主要指1994年至2005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相应搭配产生的效果做了一定的分析。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在看似一路平稳递增的经济增长背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调整:表1 1994—现在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实践

一、“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4—1997)

1.宏观经济背景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

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2.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3.效果分析

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总体上来看,这次调整由于方向明确,措施得力,在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集中解决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突出之点主要有:

第一,抑制了过旺的需求,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

过快增长的势头受到明显抑制。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整顿乱拆借、乱集资等一系列措施,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其次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所控制,财政赤字逐年缩小,全国银行工资性支出的增幅也逐年回降。过旺的总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第二,正确判断形势,正确确定宏观调控方向,恰当把握调控力度和调控措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和各项措施,都是在科学分析经济运行形势、物价上涨的性质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确定物价调控目标时,既分析了有利条件,又分析了不利条件;既考虑了降低物价涨幅的需要,又考虑了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在实施调控目标和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多层次、多侧面的跟踪监测、分析,始终保持了清醒头脑。

虽然这次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不少负效应。

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之后,财政改革的方向却出现了分歧,到底是实行建设财政,还是实行公共财政?理论上的彷徨不决,影响了改革的推进;

第二,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和GDP的比重仍然没有提高,特别是中央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没有提高,财政职能被肢解的矛盾仍未解决;

第三,由于在此次调整中力度实施有些过大,通货膨胀是抑制了,但也为以后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进行又一次的调整。

二、1998—2003年底: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宏观经济背景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

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

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1998年起,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这样的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具体措施

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3.效果分析

这次调整是上次调整的继续和深化,力度温和没有造成大的波动: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第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