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数学综合试题动点问题答案
初中数学动点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定沿着直线运动B. 动点的运动轨迹可以是曲线C. 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不变的D. 动点的位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 设动点P的坐标为(x,y),则下列关于P点的运动轨迹方程正确的是()A. x+y=0B. x-y=0C. x^2+y^2=1D. x^2-y^2=13. 一个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出发,先向x轴正方向运动2个单位,然后向y轴负方向运动3个单位,最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4个单位。
则该动点的运动轨迹是()A. 直线B. 抛物线C. 圆D. 双曲线4. 设动点P的坐标为(x,y),则下列关于P点的运动轨迹方程正确的是()A. x^2+y^2=1B. x^2+y^2=4C. x^2-y^2=1D. x^2-y^2=4然后向y轴负方向运动3个单位,最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4个单位。
则该动点的运动轨迹是()A. 直线B. 抛物线C. 圆D. 双曲线6. 设动点P的坐标为(x,y),则下列关于P点的运动轨迹方程正确的是()A. x^2+y^2=1B. x^2+y^2=4C. x^2-y^2=1D. x^2-y^2=47. 一个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出发,先向x轴正方向运动2个单位,然后向y轴负方向运动3个单位,最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4个单位。
则该动点的运动轨迹是()A. 直线B. 抛物线C. 圆D. 双曲线8. 设动点P的坐标为(x,y),则下列关于P点的运动轨迹方程正确的是()A. x^2+y^2=1B. x^2+y^2=4C. x^2-y^2=1D. x^2-y^2=4然后向y轴负方向运动3个单位,最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4个单位。
则该动点的运动轨迹是()A. 直线B. 抛物线C. 圆D. 双曲线10. 设动点P的坐标为(x,y),则下列关于P点的运动轨迹方程正确的是()A. x^2+y^2=1B. x^2+y^2=4C. x^2-y^2=1D. x^2-y^2=4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 动点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等。
动点问题--圆(含答案)初三数学
2.如图7,梯形中,,,,,,点为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关于的轴对称图形为,连接,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1)当点落在梯形的中位线上时,求的值;(全等)(2)试用表示,并写出的取值范围;(相似)(3)当的外接圆与相切时,求的值.(垂径定理+中线+等面积+相似)【答案】解:(1)如图1,为梯形的中位线,则,过点作于点,则有:在中,有在中,又解得:(2)如图2,交于点,与关于对称,则有:,又又与关于对称,(3)如图3,当的外接圆与相切时,则为切点.的圆心落在的中点,设为则有,过点作,连接,得则又解得:(舍去)①②③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以P(1,1)为圆心的⊙P与x轴,y轴分别相切于点M和点N,点F从点M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PF,过点PE⊥PF交y轴于点E,设点F运动的时间是t秒(t>0)(1)若点E在y轴的负半轴上(如图所示),求证:PE=PF;(全等)(2)在点F运动过程中,设OE=a,OF=b,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全等+分类讨论)(3)作点F关于点M的对称点F′,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Q,连接QE.在点F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以点Q、O、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P、M、F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讨论对称轴+全等+相似)【分析】:(1)连接PM,PN,运用△PMF≌△PNE证明,(2)分两种情况①当t>1时,点E在y轴的负半轴上,0<t≤1时,点E在y轴的正半轴或原点上,再根据(1)求解,(3)分两种情况,当1<t<2时,当t>2时,三角形相似时还各有两种情况,根据比例式求出时间t.【解答】:证明:(1)如图,连接PM,PN,∵⊙P与x轴,y轴分别相切于点M和点N,∴PM⊥MF,PN⊥ON且PM=PN,∴∠PMF=∠PNE=90°且∠NPM=90°,∵PE⊥PF,∠NPE=∠MPF=90°﹣∠MPE,在△PMF和△PNE中,,∴△PMF≌△PNE(ASA),∴PE=PF,(2)解:①当t>1时,点E在y轴的负半轴上,如图,由(1)得△PMF≌△PNE,∴NE=MF=t,PM=PN=1,∴b=OF=OM+MF=1+t,a=NE﹣ON=t﹣1,∴b﹣a=1+t﹣(t﹣1)=2,∴b=2+a,②0<t≤1时,如图2,点E在y轴的正半轴或原点上,同理可证△PMF≌△PNE,∴b=OF=OM+MF=1+t,a=ON﹣NE=1﹣t,∴b+a=1+t+1﹣t=2,∴b=2﹣a,(3)如图3,(Ⅰ)当1<t<2时,∵F(1+t,0),F和F′关于点M对称,∴F′(1﹣t,0)∵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Q,∴Q(1﹣t,0)∴OQ=1﹣t,由(1)得△PMF≌△PNE[来源:学,科,网]∴NE=MF=t,∴OE=t﹣1当△OEQ∽△MPF∴=∴=,解得,t=,当△OEQ∽△MFP时,∴=,=,解得,t=,(Ⅱ)如图4,当t>2时,∵F(1+t,0),F和F′关于点M对称,∴F′(1﹣t,0)∵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Q,∴Q(1﹣t,0)∴OQ=t﹣1,由(1)得△PMF≌△PNE∴NE=MF=t,∴OE=t﹣1当△OEQ∽△MPF∴=∴=,无解,当△OEQ∽△MFP时,∴=,=,解得,t=2±,所以当t=,t=,t=2±时,使得以点Q、O、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P、M、F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把圆的知识与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相结合找出线段关系.3.木匠黄师傅用长AB=3,宽BC=2的矩形木板做一个尽可能大的圆形桌面,他设计了四种方案:方案一:直接锯一个半径最大的圆;方案二:圆心O1、O2分别在CD、AB上,半径分别是O1C、O2A,锯两个外切的半圆拼成一个圆;(圆心距+勾股)方案三:沿对角线AC将矩形锯成两个三角形,适当平移三角形并锯一个最大的圆;(相似+设半径)方案四:锯一块小矩形BCEF拼到矩形AFED下面,利用拼成的木板锯一个尽可能大的圆.(1)写出方案一中圆的半径;(2)通过计算说明方案二和方案三中,哪个圆的半径较大?(3)在方案四中,设CE=x(0<x<1),圆的半径为y.(分类讨论)①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②当x取何值时圆的半径最大,最大半径为多少?并说明四种方案中哪一个圆形桌面的半径最大.【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观察图易知,截圆的直径需不超过长方形长、宽中最短的边,由已知长宽分别为3,2,那么直接取圆直径最大为2,则半径最大为1.(2)方案二、方案三中求圆的半径是常规的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形相似中对应边长成比例等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求边长的题目.一般都先设出所求边长,而后利用关系代入表示其他相关边长,方案二中可利用△O1O2E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勾股定理整理方程,方案三可利用△AOM∽△OFN后对应边成比例整理方程,进而可求r的值.(3)①类似(1)截圆的直径需不超过长方形长、宽中最短的边,虽然方案四中新拼的图象不一定为矩形,但直径也不得超过横纵向方向跨度.则选择最小跨度,取其,即为半径.由EC为x,则新拼图形水平方向跨度为3﹣x,竖直方向跨度为2+x,则需要先判断大小,而后分别讨论结论.②已有关系表达式,则直接根据不等式性质易得方案四中的最大半径.另与前三方案比较,即得最终结论.【解答】:解:(1)方案一中的最大半径为1.分析如下:因为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2,那么直接取圆直径最大为2,则半径最大为1.(2)如图1,方案二中连接O1,O2,过O1作O1E⊥AB于E,方案三中,过点O分别作AB,BF的垂线,交于M,N,此时M,N恰为⊙O与AB,BF的切点.方案二:设半径为r,在Rt△O1O2E中,∵O1O2=2r,O1E=BC=2,O2E=AB﹣AO1﹣CO2=3﹣2r,∴(2r)2=22+(3﹣2r)2,解得r=.方案三:设半径为r,在△AOM和△OFN中,,∴△AOM∽△OFN,∴,∴,解得r=.比较知,方案三半径较大.(3)方案四:①∵EC=x,∴新拼图形水平方向跨度为3﹣x,竖直方向跨度为2+x.类似(1),所截出圆的直径最大为3﹣x或2+x较小的.1.当3﹣x<2+x时,即当x>时,r=(3﹣x);2.当3﹣x=2+x时,即当x=时,r=(3﹣)=;3.当3﹣x>2+x时,即当x<时,r=(2+x).②当x>时,r=(3﹣x)<(3﹣)=;当x=时,r=(3﹣)=;当x<时,r=(2+x)<(2+)=,∴方案四,当x=时,r最大为.∵1<<<,∴方案四时可取的圆桌面积最大.【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及通过勾股定理、三角形相似等性质求解边长及分段函数的表示与性质讨论等内容,题目虽看似新颖不易找到思路,但仔细观察每一小问都是常规的基础考点,所以总体来说是一道质量很高的题目,值得认真练习.4.如图,已知l1⊥l2,⊙O与l1,l2都相切,⊙O的半径为2cm,矩形ABCD的边AD、AB分别与l1,l2重合,AB=4cm,AD=4cm,若⊙O与矩形ABCD沿l1同时向右移动,⊙O的移动速度为3cm,矩形ABCD的移动速度为4cm/s,设移动时间为t(s)(1)如图①,连接OA、AC,则∠OAC的度数为105°;(2)如图②,两个图形移动一段时间后,⊙O到达⊙O1的位置,矩形ABCD到达A1B1C1D1的位置,此时点O1,A1,C1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求圆心O移动的距离(即OO1的长);(相似)(3)在移动过程中,圆心O到矩形对角线AC所在直线的距离在不断变化,设该距离为d (cm),当d<2时,求t的取值范围(解答时可以利用备用图画出相关示意图).(相似+切线)(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利用切线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分别求出∠OAD=45°,∠DAC=60°,进而得出答案;(2)首先得出,∠C1A1D1=60°,再利用A1E=AA1﹣OO1﹣2=t﹣2,求出t的值,进而得出OO1=3t得出答案即可;(3)①当直线AC与⊙O第一次相切时,设移动时间为t1,②当直线AC与⊙O第二次相切时,设移动时间为t2,分别求出即可.【解答】:解:(1)∵l1⊥l2,⊙O与l1,l2都相切,∴∠OAD=45°,∵AB=4cm,AD=4cm,∴CD=4cm,AD=4cm,∴tan∠DAC===,∴∠DAC=60°,[来源:学科网ZXXK]∴∠OAC的度数为:∠OAD+∠DAC=105°,故答案为:105;(2)如图位置二,当O1,A1,C1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时,设⊙O1与l1的切点为E,连接O1E,可得O1E=2,O1E⊥l1,在Rt△A1D1C1中,∵A1D1=4,C1D1=4,∴tan∠C1A1D1=,∴∠C1A1D1=60°,在Rt△A1O1E中,∠O1A1E=∠C1A1D1=60°,∴A1E==,∵A1E=AA1﹣OO1﹣2=t﹣2,∴t﹣2=,∴t=+2,∴OO1=3t=2+6;(3)①当直线AC与⊙O第一次相切时,设移动时间为t1,如图,此时⊙O移动到⊙O2的位置,矩形ABCD移动到A2B2C2D2的位置,设⊙O2与直线l1,A2C2分别相切于点F,G,连接O2F,O2G,O2A2,∴O2F⊥l1,O2G⊥A2G2,由(2)得,∠C2A2D2=60°,∴∠GA2F=120°,∴∠O2A2F=60°,在Rt△A2O2F中,O2F=2,∴A2F=,∵OO2=3t,AF=AA2+A2F=4t1+,∴4t1+﹣3t1=2,∴t1=2﹣,②当直线AC与⊙O第二次相切时,设移动时间为t2,记第一次相切时为位置一,点O1,A1,C1共线时位置二,第二次相切时为位置三,由题意知,从位置一到位置二所用时间与位置二到位置三所用时间相等,∴+2﹣(2﹣)=t2﹣(+2),解得:t2=2+2,综上所述,当d<2时,t的取值范围是:2﹣<t<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t的值是解题关键.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b为常数,b>0)的图象与x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B,半径为4的⊙O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E,点D在点E上方.(1)若直线AB与有两个交点F、G.①求∠CFE的度数;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FG2,并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垂径定理+直线方程)(2)设b≥5,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CPE=45°?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相切+圆周角)【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连接CD,EA,利用同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求行∠CFE=45°,(2)作OM⊥AB点M,连接OF,利用两条直线垂直相交求出交点M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M2,再求出FG2,再根据式子写出b的范围,(3)当b=5时,直线与圆相切,存在点P,使∠CPE=45°,再利用两条直线垂直相交求出交点P的坐标,【解答】:解:(1)连接CD,EA,∵DE是直径,∴∠DCE=90°,∵CO⊥DE,且DO=EO,∴∠ODC=OEC=45°,∴∠CFE=∠ODC=45°,(2)①如图,作OM⊥AB点M,连接OF,∵OM⊥AB,直线的函数式为:y=﹣x+b,∴OM所在的直线函数式为:y=x,∴交点M(b,b)∴OM2=(b)2+(b)2,∵OF=4,∴FM2=OF2﹣OM2=42﹣(b)2﹣(b)2,∵FM=FG,∴FG2=4FM2=4×[42﹣(b)2﹣(b)2]=64﹣b2=64×(1﹣b2),∵直线AB与有两个交点F、G.∴4≤b<5,(3)如图,当b=5时,直线与圆相切,∵DE是直径,[来源:学科网]∴∠DCE=90°,∵CO⊥DE,且DO=EO,∴∠ODC=OEC=45°,∴∠CFE=∠ODC=45°,∴存在点P,使∠CPE=45°,连接OP,∵P是切点,∴OP⊥AB,∴OP所在的直线为:y=x,又∵AB所在的直线为:y=﹣x+5,∴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一次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明确两条直线垂直时K的关系.6.如图,矩形ABCD的边AB=3cm,AD=4cm,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D移动,以CE为直径作圆O,点F为圆O与射线BD的公共点,连接EF、CF,过点E作EG⊥EF,EG与圆O相交于点G,连接CG.(1)试说明四边形EFCG是矩形;(2)当圆O与射线BD相切时,点E停止移动,在点E移动的过程中,①矩形EFCG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②求点G移动路线的长.【考点】:圆的综合题;垂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只要证到三个内角等于90°即可.(2)易证点D在⊙O上,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FCE=∠FDE,从而证到△CFE∽△D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S矩形ABCD=2S△CFE=.然后只需求出CF的范围就可求出S的范围.根据圆周角定理和矩形的性质可证到∠GDC=∠FDE=定值,从而得到点G 矩形ABCD的移动的路线是线段,只需找到点G的起点与终点,求出该线段的长度即可.【解答】:解:(1)证明:如图1,∵CE为⊙O的直径,[来源:学。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专题一:建立动点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怎样建立这种函数解析式呢?下面结合中考试题举例分析.一、应用勾股定理建立函数解析式。
二、应用比例式建立函数解析式。
三、应用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建立函数关系式。
专题二:动态几何型压轴题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一、以动态几何为主线的压轴题。
(一)点动问题。
(二)线动问题。
(三)面动问题。
二、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常见方法有:1、特殊探路,一般推证。
2、动手实践,操作确认。
3、建立联系,计算说明。
三、专题二总结,本大类习题的共性:1.代数、几何的高度综合(数形结合);着力于数学本质及核心内容的考查;四大数学思想:数学结合、分类讨论、方程、函数.2.以形为载体,研究数量关系;通过设、表、列获得函数关系式;研究特殊情况下的函数值。
专题三:双动点问题点动、线动、形动构成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 它主要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运动变化为主线,集多个知识点为一体,集多种解题思想于一题. 这类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以灵活多变而著称的双动点问题更成为今年中考试题的热点,现采撷几例加以分类浅析,供读者欣赏.1 以双动点为载体,探求函数图象问题。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动点练习题专题一:建立动点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怎样建立这种函数解析式呢?下面结合中考试题举例分析.一、应用勾股定理建立函数解析式。
二、应用比例式建立函数解析式。
三、应用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建立函数关系式。
专题二:动态几何型压轴题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一、以动态几何为主线的压轴题。
(一)点动问题。
(二)线动问题。
(三)面动问题。
二、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常见方法有:1、特殊探路,一般推证。
2、动手实践,操作确认。
3、建立联系,计算说明。
三、专题二总结,本大类习题的共性:1.代数、几何的高度综合(数形结合);着力于数学本质及核心内容的考查;四大数学思想:数学结合、分类讨论、方程、函数.2.以形为载体,研究数量关系;通过设、表、列获得函数关系式;研究特殊情况下的函数值。
专题三:双动点问题点动、线动、形动构成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 它主要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运动变化为主线,集多个知识点为一体,集多种解题思想于一题. 这类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以灵活多变而著称的双动点问题更成为今年中考试题的热点,现采撷几例加以分类浅析,供读者欣赏.1 以双动点为载体,探求函数图象问题。
(完整word版)初三数学几何的动点问题专题练习及答案
动点问题专题训练1、如图,已知ABC△中,10AB AC==厘米,8BC=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直线364y x=-+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两点,动点P Q、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运动.(1)直接写出A B、两点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485S=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3为半径作⊙P.(1)连结PA,若P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4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3,4),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y轴于点H.(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连接B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 t为何值时,∠MPB与∠BCO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AC 所夹锐角的正切值.AQCDBPxAO QPBy5在Rt △ABC 中,∠C =90°,AC = 3,AB = 5.点P 从点C 出发沿CA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到达点A 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 返回;点Q 从点A 出发沿AB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伴随着P 、Q 的运动,DE 保持垂直平分PQ ,且交PQ 于点D ,交折线QB -BC -CP 于点E .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Q 到达点B 时停止运动,点P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1)当t = 2时,AP = ,点Q 到AC 的距离是 ; (2)在点P 从C 向A 运动的过程中,求△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 的取值范围)(3)在点E 从B 向C 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 能否成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当DE 经过点C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6如图,在Rt ABC △中,9060ACB B ∠=∠=°,°,2BC =.点O 是A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l 从与AC 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O 作逆时针旋转,交AB 边于点D .过点C 作CE AB ∥交直线l 于点E ,设直线l 的旋转角为α.(1)①当α= 度时,四边形EDBC 是等腰梯形,此时AD 的长为 ;②当α= 度时,四边形EDBC 是直角梯形,此时AD 的长为 ; (2)当90α=°时,判断四边形EDBC 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α7如图,在梯形ABCD 中,354245AD BC AD DC AB B ====︒∥,,,,∠.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求BC 的长.(2)当MN AB ∥时,求t 的值.(3)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8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E 是AB 的中点,过点E 作EF BC ∥交CD 于点F .46AB BC ==,,60B =︒∠. (1)求点E 到BC 的距离;(2)点P 为线段EF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M EF ⊥交BC 于点M ,过M 作MN AB ∥交折线ADC 于点N ,连结PN ,设EP x =.①当点N 在线段AD 上时(如图2),PMN △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MN △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②当点N 在线段DC 上时(如图3),是否存在点P ,使P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CB Q ED图16 OEC D Al O C A(备用图)A DC B N AD EB FC 图4(备用) ADE BF C 图5(备用) A D E B F C 图1 图2 A D E B F C P N M图3 A DE BF C P NM (第8题)9如图①,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 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速度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当P点到达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3)在(1)中当t为何值时,△OPQ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4)如果点P、Q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沿A→B→C→D匀速运动时,OP与PQ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0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90AEF∠=o,且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AME ECF△≌△,所以AE EF=.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1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OAB,其中9024AOB OA OB∠===°,,.如图,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折叠该纸片,折痕与边OB交于点C,与边AB交于点D.(Ⅰ)若折叠后使点B与点A重合,求点C的坐标;(Ⅱ)若折叠后点B落在边OA上的点为B',设OB x'=,OC y=,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确定y的取值范围;(Ⅲ)若折叠后点B落在边OA上的点为B',且使B D OB'∥,求此时点C的坐标.A DFC G B图1 A DFC GB图2A DFC GB图3yBO AyBO AyBO A12问题解决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当12CE CD =时,求AMBN 的值.类比归纳在图(1)中,若13CE CD =,则AM BN 的值等于 ;若14CE CD =,则AM BN 的值等于 ;若1CE CD n =(n 为整数),则AMBN的值等于 .(用含n 的式子表示)联系拓广 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设()111AB CE m BC m CD n =>=,,则AM BN 的值等于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1.解:(1)①∵1t =秒, ∴313BP CQ ==⨯=厘米,∵10AB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5BD =厘米.又∵8PC BC BP BC =-=,厘米, ∴835PC =-=厘米, ∴PC BD =. 又∵AB AC =, ∴B C ∠=∠,∴BPD CQP △≌△. ·····················(4分) ②∵P Q v v ≠, ∴BP CQ ≠,又∵BPD CQP △≌△,B C ∠=∠,则45BP PC CQ BD ====,, ∴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433BP t ==秒, ∴515443Q CQ v t===厘米/秒.··················(7分) (2)设经过x 秒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1532104x x =+⨯, 解得803x =秒. ∴点P 共运动了803803⨯=厘米.∵8022824=⨯+,∴点P 、点Q 在AB 边上相遇,∴经过803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边AB 上相遇. ········· (12分) 2.解(1)A (8,0)B (0,6) · 1分 (2)86OA OB ==Q , 10AB ∴=Q 点Q 由O 到A 的时间是881=(秒)∴点P 的速度是61028+=(单位/秒)1分当P 在线段OB 上运动(或03t ≤≤)时,2OQ t OP t ==,方法指导: 为了求得AM BN 的值,可先求BN 、AM 的长,不妨设:AB =2 图(2) AB C D EF M 图(1) A B C DE F M N当P 在线段BA 上运动(或38t <≤)时,6102162OQ t AP t t ==+-=-,, 如图,作PD OA ⊥于点D ,由PD AP BO AB =,得4865tPD -=, ······· 1分 21324255S OQ PD t t ∴=⨯=-+···················· 1分 (自变量取值范围写对给1分,否则不给分.) (3)82455P ⎛⎫ ⎪⎝⎭, ·························· 1分12382412241224555555I M M 2⎛⎫⎛⎫⎛⎫-- ⎪ ⎪ ⎪⎝⎭⎝⎭⎝⎭,,,,, ·············· 3分3.解:(1)⊙P 与x 轴相切.∵直线y =-2x -8与x 轴交于A (4,0),与y 轴交于B (0,-8), ∴OA =4,OB =8. 由题意,OP =-k , ∴PB =PA =8+k .在Rt △AOP 中,k 2+42=(8+k )2, ∴k =-3,∴OP 等于⊙P 的半径, ∴⊙P 与x 轴相切.(2)设⊙P 与直线l 交于C ,D 两点,连结PC ,PD 当圆心P 在线段OB 上时,作PE⊥CD 于E .∵△PCD 为正三角形,∴DE =12CD =32,PD =3, ∴PE =33. ∵∠AOB =∠PEB =90°, ∠ABO =∠PBE , ∴△AOB ∽△PEB , ∴332,=45AO PE AB PB PB =即, ∴315,PB =∴3158PO BO PB =-=-, ∴315(0,8)P -, ∴3158k =-. 当圆心P 在线段OB 延长线上时,同理可得P (0,-315-8), ∴k =-315-8, ∴当k =315-8或k =-315-8时,以⊙P 与直线l 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4.5.解:(1)1,85;(2)作QF ⊥AC 于点F ,如图3, AQ = CP = t ,∴3AP t =-. 由△AQF ∽△ABC,4BC =,得45QF t =.∴45QF t =.∴14(3)25S t t =-⋅,即22655S t t =-+.(3)能.①当DE ∥QB 时,如图4.∵DE ⊥PQ ,∴PQ ⊥QB ,四边形QBED 是直角梯形. 此时∠AQP =90°. 由△APQ ∽△ABC ,得AQ APAC AB=, 即335t t -=. 解得98t =. ②如图5,当PQ ∥BC 时,DE ⊥BC ,四边形QBED 是直角梯形.此时∠APQ =90°. 由△AQP∽△ABC ,得 AQ APAB AC=, 即353t t -=. 解得158t =.(4)52t =或4514t =. ①点P 由C 向A 运动,DE 经过点C . 连接QC ,作QG ⊥BC 于点G ,如图6.PC t =,222QC QG CG =+2234[(5)][4(5)]55t t =-+--.由22PC QC =,得22234[(5)][4(5)]55t t t =-+--,解得52t =.②点P 由A 向C 运动,DE 经过点C ,如图7.22234(6)[(5)][4(5)]55t t t -=-+--,4514t =】6.解(1)①30,1;②60,1.5;分 (2)当∠α=900时,四边形EDBC 是菱形. ∵∠α=∠ACB=900,∴BC //ED .∵CE //AB , ∴四边形EDBC 是平行四边形. ……………………6分 在Rt △ABC 中,∠ACB =900,∠B =600,BC =2,∴∠A =300.∴AB =4,AC . ∴AO =12AC ……………………8分 在Rt △AOD 中,∠A =300,∴AD =2. ∴BD =2. ∴BD =BC .又∵四边形EDBC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DBC 是菱形 ……………………10分7.解:(1)如图①,过A 、D 分别作AK BC ⊥于K ,DH BC ⊥于H ,则四边形ADHK 是矩形 ∴3KH AD ==. ·······················1分在Rt ABK △中,sin 4542AK AB =︒==g. cos 454BK AB =︒==g ················2分 在Rt CDH △中,由勾股定理得,3HC ==∴43310BC BK KH HC =++=++= ··············3分(2)如图②,过D 作DG AB ∥交BC 于G 点,则四边形ADGB 是平行四边形 ∵MN AB ∥ ∴MN DG ∥ ∴3BG AD ==∴1037GC =-= ·····················4分 由题意知,当M 、N 运动到t 秒时,102CN t CM t ==-,. ∵DG MN ∥∴NMC DGC =∠∠ 又C C =∠∠∴MNC GDC △∽△ ∴CN CMCD CG = ·······················5分 即10257t t -= P图4图5(图①) A D C B K H (图②) A D C B G M N解得,5017t =······················· 6分 (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NC MC =时,如图③,即102t t =-∴103t = ························· 7分②当MN NC =时,如图④,过N 作NE MC ⊥于E 解法一: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得()11102522EC MC t t ==-=-在Rt CEN △中,5cos EC tc NC t -==又在Rt DHC △中,3cos 5CH c CD ==∴535t t -=解得258t = ························ 8分解法二:∵90C C DHC NEC =∠=∠=︒∠∠, ∴NEC DHC △∽△ ∴NC EC DC HC = 即553t t -= ∴258t = ························· 8分③当MN MC =时,如图⑤,过M 作MF CN ⊥于F 点.1122FC NC t ==解法一:(方法同②中解法一)132cos 1025t FC C MC t ===-解得6017t =解法二:∵90C C MFC DHC =∠=∠=︒∠∠, ∴MFC DHC △∽△ ∴FC MCHC DC =即1102235tt -= ∴6017t =综上所述,当103t =、258t =或6017t =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 ··9分8.解(1)如图1,过点E 作EG BC ⊥于点G . ··· 1分∵E 为AB 的中点,∴122BE AB ==.在Rt EBG △中,60B =︒∠,∴30BEG =︒∠. ·· 2分∴112BG BE EG ====,即点E 到BC ········· 3分(2)①当点N 在线段AD 上运动时,PMN △的形状不发生改变.∵PM EF EG EF ⊥⊥,,∴PM EG ∥. ∵EF BC ∥,∴EP GM =,PM EG ==同理4MN AB ==. ·······················4分 如图2,过点P 作PH MN ⊥于H ,∵MN AB ∥, ∴6030NMC B PMH ==︒=︒∠∠,∠. ∴122PH PM == ∴3cos302MH PM =︒=g .则35422NH MN MH =-=-=.在Rt PNH △中,PN === ∴PMN △的周长=4PM PN MN ++=. ··········6分②当点N 在线段DC 上运动时,PMN △的形状发生改变,但MNC △恒为等边三角形. 当PM PN =时,如图3,作PR MN ⊥于R ,则MR NR =.类似①,32MR =.∴23MN MR ==. ·······················7分 ∵MNC △是等边三角形,∴3MC MN ==.此时,6132x EP GM BC BG MC ===--=--=. ·········8分A DC B M N (图③) (图④) AD C B M NH E (图⑤)A D CB H N MF 图1A DE BF C G图2ADEBF CPNMG H当MP MN =时,如图4,这时MC MN MP ===此时,615x EP GM ===-=当NP NM =时,如图5,30NPM PMN ==︒∠∠.则120PMN =︒∠,又60MNC =︒∠, ∴180PNM MNC +=︒∠∠.因此点P 与F 重合,PMC △为直角三角形. ∴tan301MC PM =︒=g .此时,6114x EP GM ===--=.综上所述,当2x =或4或(5时,PMN △为等腰三角形. ·· 10分 9解:(1)Q (1,0) ······················· 1分 点P 运动速度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 ················ 2分 (2) 过点B 作BF ⊥y 轴于点F ,BE ⊥x 轴于点E ,则BF =8,4OF BE ==. ∴1046AF =-=.在Rt △AFB中,10AB == 3分 过点C 作CG ⊥x 轴于点G ,与FB 的延长线交于点H . ∵90,ABC AB BC ∠=︒= ∴△ABF ≌△BCH .∴6,8BH AF CH BF ====.∴8614,8412OG FH CG ==+==+=.∴所求C 点的坐标为(14,12). 4分 (3) 过点P 作PM ⊥y 轴于点M ,PN ⊥x 轴于点N , 则△APM ∽△ABF .∴AP AM MP AB AF BF ==. 1068t AM MP∴==. ∴3455AM t PM t ==,. ∴3410,55PN OM t ON PM t ==-==. 设△OPQ 的面积为S (平方单位) ∴213473(10)(1)5251010S t t t t =⨯-+=+-(0≤t ≤10)············ 5分 说明:未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扣分.∵310a =-<0 ∴当474710362()10t =-=⨯-时, △OPQ 的面积最大. ·····6分 此时P 的坐标为(9415,5310) . ··················7分 (4) 当 53t =或29513t =时, OP 与PQ 相等. ············9分10.解:(1)正确. ··········· (1分)证明:在AB 上取一点M ,使AM EC =,连接ME .(2分)BM BE ∴=.45BME ∴∠=°,135AME ∴∠=°.CF Q 是外角平分线,45DCF ∴∠=°,135ECF ∴∠=°.AME ECF ∴∠=∠.90AEB BAE ∠+∠=Q °,90AEB CEF ∠+∠=°, ∴BAE CEF ∠=∠.AME BCF ∴△≌△(ASA ). ···················(5分) AE EF ∴=. ·························(6分) (2)正确. ············· (7分) 证明: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N .使AN CE =,连接NE . ········ (8分) BN BE ∴=. 45N PCE ∴∠=∠=°.Q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 BE ∴∥.DAE BEA ∴∠=∠. NAE CEF ∴∠=∠.ANE ECF ∴△≌△(ASA ). ·················· (10分) AE EF ∴=. (11分)11.解(Ⅰ)如图①,折叠后点B 与点A 重合, 则ACD BCD △≌△.设点C 的坐标为()()00m m >,. 则4BC OB OC m =-=-. 于是4AC BC m ==-.在Rt AO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C OC OA =+, 即()22242m m -=+,解得32m =. 图3A D E BFCPN M 图4A D EBF CPM N 图5A DEBF (P ) CMN GGRGA D F C GB M A D FC GB N∴点C 的坐标为302⎛⎫⎪⎝⎭,. ······················ 4分(Ⅱ)如图②,折叠后点B 落在OA 边上的点为B ', 则B CD BCD '△≌△. 由题设OB x OC y '==,, 则4B C BC OB OC y '==-=-,在Rt B O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B C OC OB ''=+.()2224y y x ∴-=+,即2128y x =-+ ·························· 6分由点B '在边OA 上,有02x ≤≤,∴ 解析式2128y x =-+()02x ≤≤为所求.∴ Q 当0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y ∴的取值范围为322y ≤≤. ··················7分 (Ⅲ)如图③,折叠后点B 落在OA 边上的点为B '',且B D OB ''∥. 则OCB CB D ''''∠=∠. 又CBD CB D OCB CBD ''''∠=∠∴∠=∠Q ,,有CB BA ''∥. Rt Rt COB BOA ''∴△∽△. 有OB OC OA OB''=,得2OC OB ''=. ·················· 9分 在Rt B OC ''△中,设()00OB x x ''=>,则02OC x =.由(Ⅱ)的结论,得2001228x x =-+,解得000808x x x =-±>∴=-+,∴点C的坐标为()016. ················· 10分12解:方法一:如图(1-1),连接BM EM BE ,,.由题设,得四边形ABNM 和四边形FENM 关于直线MN 对称. ∴MN 垂直平分BE .∴BM EM BN EN ==,. ········ 1分∵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2A D C AB BC CD DA ∠=∠=∠=====°,.∵112CE CE DE CD =∴==,.设BN x =,则NE x =,2NC x =-.在Rt CNE △中,222NE CN CE =+.∴()22221x x =-+.解得54x =,即54BN =. ·········· 3分 在Rt ABM △和在Rt DEM △中,222AM AB BM +=, 222DM DE EM +=,∴2222AM AB DM DE +=+. ················· 5分设AM y =,则2DM y =-,∴()2222221y y +=-+.解得14y =,即14AM =. ·················· 6分∴15AM BN =.······················· 7分 方法二:同方法一,54BN =. ················ 3分如图(1-2),过点N 做NG CD ∥,交AD 于点G ,连接BE .∵AD BC ∥,∴四边形GDCN 是平行四边形.∴NG CD BC ==.同理,四边形ABNG 也是平行四边形.∴54AG BN ==.∵90MN BE EBC BNM ⊥∴∠+∠=,°. 90NG BC MNG BNM EBC MNG ⊥∴∠+∠=∴∠=∠Q ,°,. 在BCE △与NGM △中90EBC MNG BC NG C NGM ∠=∠⎧⎪=⎨⎪∠=∠=⎩,,°.∴BCE NGM EC MG =△≌△,. ······ 5分∵114AM AG MG AM =--=5,=.4 ·············· 6分AEF M N 图(1-2)A B C DE FM G∴15AM BN =.······················ 7分 类比归纳25(或410);917; ()2211n n -+ ················· 10分 联系拓广2222211n m n n m -++ ························ 12分。
[终稿]初中数学动点问题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docx
例1.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 中,A£)=8, CD=4,点E 从点小I ]发,沿线段D4以每秒1 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 方向移动,同吋点尸从点C 出发,沿射线CQ 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 长的速度移动,当B, E, F 三点共线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E 移动的时间为/(秒).(1) 求当r 为何值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2) 设四边形BCFE 的面积为S,求S 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岀r 的取值范围;(3) 求当t 为何值时,以E, F, C 三点为顶点的三介形是等腰三用形;例2•正方形ABCD 边长为4,、N 分别是BC 、CD 上的两个动点,当M 点在BC 上运动时,保持AM 和MN 垂直, (1) 证明:Rt/XABM s RM\MCN ;(2) 设B M =x,梯形ABCN 的而积为y,求歹与兀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 点运动到 什么位置吋,四边形ABCN 而积最大,并求出最大而积;(3)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XABM ^Rt/\AMN ,求此时x 的值.例 3.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 // BC, AP = 3, DC = 5, AB = 4^2, ZB = 45。
.动 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吋从C 点 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Q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09年济南中考) (1)求BC 的长。
(2) 当MN // AB 时,求f 的值.(3) 试探究:f 为何值时,HMNC 为等腰三角形.(4)求当f 为何值时,ZBEC 二ZBFC.由题意可知:ED=t, BC=8, FD= 2/-4, FC= It.FD ED•: ED//BC,4FEDs/\FBC.:・——=——・FC BC2—4 t・・・一解得/=4.2t 8.・・当匸4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3分)1 1 9(2)•:ED=t, CF=2t, :.S=S^BC^- S^BCF= - X8X4+ - X2rXr= 16+ z2.2 2即S=16+f. (0 W/ W4);.......................................................................... (6 分) (3)①若EF=EC时,则点F只能在CD的延长线上,VEF2=(2r-4)2+r2 =5r2-16r + 16,EC2=42 + z2 = z2 +16 , 5z2— 16f +16 = z2 +16 . f=4 ^=0 (^i);4 L②若EC=FC W,VEC2=42+r2 =r2 + 16, FC2=4r, A r+ 16=4r.:・t = -』3 ;3③若EF=FC时,*:EF2=⑵一4尸 + 尸=5厂 _ 16/ +16 , FC2=4/2,5t2—I6t +16 =4r2. .'.Z|=16+8A/3 (舍去),t2= 16 —8A/3.・•・当/的值为4, -V3, 16-8^3时,以E, F, 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3角形; ............................................................. (9分)Be CF(4)在RtA^CF 和RtAC££> 中,•/ ZBCD=ZCDE=90° ,——=——=2 ,CD ED:.RtABCF^RtACEP・:.ZBFC=ZCED. (10 分)•:AD//BC、:.ZBCE=ZCED.若ZBEC=ZBFC,则ZBEC=ZBCE.即BE=BC.*.* BE 2=t~ —16/ + 80 , /. t~ — 16/ + 80 =64./.Z J =16 + 8A /3 (舍去),t2= 16 — 8A /3 .・・・当匸16-朋 时,ZBEC=ZBFC. ......................................................... (12分) 例2.解:(1)在正方形ABCD 中,AB = BC = CD = 4, ZB = ZC = 90°, •・• AM 丄MN ,.•・ ZAMN =90\ZCMN + ZAMB = 90° f在 RtAABM 中,ZMAB + ZAMB = 90°, :.ZCMN =AM AB ,RtAABM s Rt/\MCN ,(2) ••• Rt/\ABM s RtAMCTV ,AB BM 4 x• _ — __ • ___ — _•• MC_ CN …4_x_ CN '当x = 2吋,歹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0.(3) v ZB = ZAW=90°,AM AR .••要使厶ABM s^AMN ,必须有—— =— MN BM•••当点M 运动到BC 的中点时,s ZMN ,此时x = 2. 例3.解:(1)如图①,过4、D 分别作4K 丄BC 于K , DH 丄BC 于H ,则四边形ADHK 是矩形 ・・.KH = AD = 3.在RtZ\ABK 中,AK = AB sin45° = 4^2.—= 4 2••• CN = -X 2 + 4x _4-U^^ + 4〕・4 二丄i i 9 2J + 2X + 8 = --(X -2)+10 由(1)知如MN AB~M CBK = AB cos 45° = 4迈—=42在RtACPH中,由勾股定理得,HC = V52 -42 = 3・•・ BC = BK + KH + HC = 4 + 3 + 3 = 10(图①)(图②)(2)如图②,过D作DG// AB交BC于G点,则四边形ADGB是平行四边形・・・MN // AB:.MN // DG:.BG = AD = 3:.GC = 10 — 3 = 7由题意知,当M、N运动到f秒时,CN=t, CM =10-2r.•・・ DG // MN:.ZNMC = ZDGC乂zc=zc・・・ ZXMNC s'GDC.CN CM9~CD~~CG10-2/7解得,(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NC = MC时,如图③,即/二10-2/10(图③)(图④)② 当MN = NC 时,如图④,过N 作NE 丄MC 于E VZC = ZC,乙DHC =乙NEC = 90°・•・ 'NEC s HDHC.NC EC^~DC~~HC 即[=□5 3•,兰8③ 当MN=MC 时,如图⑤,过M 作MF 丄CN 于F 点.FC=-NC = -t 2 2 VZC = ZC,乙MFC = ZDHC = 90° ・•・HMFCs'DHC ・ FC MC"~HC~~DC1即二Si3 5・ 60 • ■ t = -- 17综上所述,当/=巴、 3 &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2兰或2聖 8 17时,HMNC 九等腰三和形 (图⑤)。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动点综合问题》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动点综合问题》专项测试卷-带答案(16道)一、单选题1.(2023·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菱形ABCD 的顶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 顶点B 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3D ()1,1P --.点M 在菱形的边AD 和DC 上运动(不与点A C 重合) 过点M 作MN y ∥轴 与菱形的另一边交于点N 连接PM PN 设点M 的横坐标为x PMN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2.(2023·江苏·统考中考真题)折返跑是一种跑步的形式.如图,在一定距离的两个标志物① ①之间 从①开始 沿直线跑至①处 用手碰到①后立即转身沿直线跑至①处 用手碰到①后继续转身跑至①处 循环进行 全程无需绕过标志物.小华练习了一次250m ⨯的折返跑 用时18s 在整个过程中 他的速度大小v (m/s )随时间t (s )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3.(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如图,ABC 中 90C ∠=︒ 15AC = 20BC =.点D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 C B --运动到点B 停止 过点D 作DE AB ⊥ 垂足为E .设点D 运动的路径长为x BDE △的面积为y 若y 与x 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a b -的值为( )A .54B .52C .50D .484.(2023·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4AB = 43BC = 垂直于BC 的直线MN 从AB 出发 沿BC 3 当直线MN 与CD 重合时停止运动 运动过程中MN 分别交矩形的对角线,AC BD 于点E F 以EF 为边在MN 左侧作正方形EFGH 设正方形EFGH 与AOB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直线MN 的运动时间为t s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5.(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 90ACB ∠=︒ 3AC = 4BC = 在DEF 中 5DE DF == 8EF = BC 与EF 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C 与点E 重合.AB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EF 所在直线向右匀速运动 当点B 运动到点F 时 ABC 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ABC 与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6.(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60MAN ∠=︒ 在射线AM AN 上分别截取6AC AB == 连接BC MAN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点E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 作EF AM ⊥交AM 于点F 作EG AM ∥交射线AD 于点G 过点G 作GH AM ⊥于点H 点E 沿AB 方向运动 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点E 运动的路程为x 四边形EFH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则能大致反映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7.(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120ABC ∠=︒ 已知点P 在边AB 上 以1m/s 的速度从点A 向点B 运动 点Q 在边BC 上 3m /s 的速度从点B 向点C 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 当点P 到达点B 时 点Q 恰好到达点C 处 此时两点都停止运动.图2是BPQ 的面积()2m y 与点P的运动时间()s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点M 为图象的最高点),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212mB .23mC .224mD .2243m8.(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 90ACB ∠=︒ 30A ∠=︒ 3cm AB =.动点P 从点A 出发 以1cm/s 的速度沿射线AB 匀速运动 到点B 停止运动 同时动点Q 从点A 出发 3cm/s 的速度沿射线AC 匀速运动.当点P 停止运动时 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在PQ 的右侧以PQ 为边作菱形PQMN 点N 在射线AB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s x 菱形PQMN 与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cm 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D.9.(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35OA OB==点C为平面内一动点32BC=连接AC点M是线段AC上的一点且满足:1:2CM MA=.当线段OM取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是()A.36,55⎛⎫⎪⎝⎭B.365,555C.612,55⎛⎫⎪⎝⎭D.6125,55510.(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 在Rt ABC△中动点P从A点运动到B点再到C点后停止速度为2单位/s 其中BP长与运动时间t(单位:s)的关系如图2,则AC的长为()A155B427C.17D.5311.(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菱形ABCD中60A∠=︒4AB=动点M N同时从A 点出发点M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折线A B C--向终点C运动点N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线段AD向终点D运动当其中一点运动至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AMN的面积为y个平方单位,则下列正确表示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1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 4AB = 动点M N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 沿射线AB 射线BC 的方向匀速运动 且速度的大小相等 连接DM MN ND .设点M 运动的路程为()04x x ≤≤ DMN 的面积为S 下列图像中能反映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D.13.(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 点P从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A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三角形内部一点再从该点沿直线运动到顶点B.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 PByPC图2是点P运动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6B.3C.43D.23二解答题14.(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已知①ABC中①C=90° 点M从点C出发沿CB方向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达点B停止运动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过点M作直线MN交AC于点N且保持①NMC=45° 再过点N作AC的垂线交AB于点F连接MF将①MNF关于直线NF对称后得到①ENF已知AC=8cm BC=4cm设点M运动时间为t(s)①ENF与①AN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1)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能否使得四边形MNEF为正方形?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2)求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及相应t的取值范围(3)当y取最大值时求sin①NEF的值.AB=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动点P 15.(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4cmQ分别从点A B同时出发点P以1cm/s的速度沿边AB向终点B匀速运动点Q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向终点D匀速运动.连接PO并延长交边CD于点M连接QO并延长交折线DA ABBC CD-于点N连接PQ QM MN NP得到四边形PQMN.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04<<)四边形PQMN的x面积为y(2cm)(1)BP的长为__________cm CM的长为_________cm.(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四边形PQMN是轴对称图形时直接写出x的值.三 填空题16.(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 3AB = 4BC =.点E 在边AD 上 且3ED = M N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动点 且BM BN = P 是线段CE 上的动点 连接PM PN .若4PM PN +=.则线段PC 的长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023·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菱形ABCD 的顶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 顶点B 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3D ()1,1P --.点M 在菱形的边AD 和DC 上运动(不与点A C 重合) 过点M 作MN y ∥轴 与菱形的另一边交于点N 连接PM PN 设点M 的横坐标为x PMN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各点坐标 分M 的横坐标x 在01 12 23~之间三个阶段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PMN 的底和高 进而求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根据解析式判断图象即可. 【详解】解:菱形ABCD 的顶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 顶点B 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2AB AD == 3OA =∴()2222231OB AB OA --= ∴123OC OB BC =+=+=∴(3A ()10B , ()3,0C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 将(3A ()10B ,代入 得: 03k b b +=⎧⎪⎨=⎪⎩ 解得33k 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3y x =-MN y ∥轴∴N 的横坐标为x(1)当M 的横坐标x 在01之间时 点N 在线段AB 上 PMN 中MN 上的高为1x + ∴(,33N x x ∴(3333MN x x -+∴()()2113313122PMNS MN x x x x =⋅+=⋅+= ∴该段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2)当M 的横坐标x 在12之间时 点N 在线段BC 上 PMN 中3MN = MN 上的高为1x + ∴()()113313122PMNS MN x x x =⋅+=+=∴该段图象为直线(3)当M 的横坐标x 在23~之间时 点N 在线段BC 上 PMN 中MN 上的高为1x + 由(3D ()3,0C 可得直线CD 的解析式为333y x =-+∴(,333M x x + (),0N x ∴333MN x =-+ ∴()(()21133313331322PMN S MN x x x x =⋅+=-+⋅+=++ ∴该段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观察四个选项可知 只有选项A 满足条件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涉及坐标与图形 菱形的性质 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点 解题的关键是分段求出函数解析式.2.(2023·江苏·统考中考真题)折返跑是一种跑步的形式.如图,在一定距离的两个标志物① ①之间 从①开始 沿直线跑至①处 用手碰到①后立即转身沿直线跑至①处 用手碰到①后继续转身跑至①处 循环进行 全程无需绕过标志物.小华练习了一次250m ⨯的折返跑 用时18s 在整个过程中 他的速度大小v (m/s )随时间t (s )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分析】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刚开始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匀速跑一段时间后减速到① 然后再加速再匀速到① 由于体力原因 应该第一个50米速度快 用的时间少 第二个50米速度慢 用的时间多故他的速度大小v (m/s )随时间t (s )变化的图像可能是D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 要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 结合实际意义得出正确的结论.3.(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如图,ABC 中 90C ∠=︒ 15AC = 20BC =.点D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 C B --运动到点B 停止 过点D 作DE AB ⊥ 垂足为E .设点D 运动的路径长为x BDE △的面积为y 若y 与x 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a b -的值为( )A .54B .52C .50D .48【答案】B 【分析】根据点D 运动的路径长为x 在图中表示出来 设,25AE z BE z ==- 在直角三角形中 找到等量关系 求出未知数的值 得到BDE △的值.【详解】解:当10x =时 由题意可知10,5AD CD ==在Rt CDB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222520425BD CD BC =+=+=设,25AE z BE z ==-222(25)50625BE z z z ∴=-=-+在Rt ADE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22100DE AD AE z =-=-在Rt DEB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2BD DE BE =+即2242510050625z z z =-+-+解得6z =6,19DE BE ∴==1198762BDE a S ∴==⨯⨯=当25x =时 由题意可知 10CD BD ==设,25BE q AE q ==-222(25)62550AE q q q =-=-+在Rt CDA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2221510325AD AC CD =+=+=在Rt BD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100DB BD BE q =-=-Rt DEA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2AD DE AE =+即2232510062550q q q =-+-+解得8q =6DE ∴=168242BDE b S ∴==⨯⨯= 762452a b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 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4.(2023·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4AB = 43BC = 垂直于BC 的直线MN 从AB 出发 沿BC 3 当直线MN 与CD 重合时停止运动 运动过程中MN 分别交矩形的对角线,AC BD 于点E F 以EF 为边在MN 左侧作正方形EFGH 设正方形EFGH 与AOB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直线MN 的运动时间为t s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分析】求出MN 在O 点左侧时的两段图象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当MN 在O 点左侧 即:2t <时:①当正方形EFGH 的边GH 在AOB 的外部时 重叠部分为矩形 如图:设,HE FG 分别交AB 于点,I K①垂直于BC 的直线MN 从AB 出发 沿BC 3 ①3IE FK t ==①在矩形ABCD 中 4AB =43BC =①228AC AB BC =+=①4OA OB AB ===①ABO 为等边三角形①60OAB OBA ∠=∠=︒①tan60AI BK IE t ==÷︒=①42IK t =- ①()23422343S IK IE t t t t =⋅=-=-+ 图象为开口向下的一段抛物线①当正方形EFGH 的边GH 在AOB 的内部时 与AOB 重叠部分即为正方形EFGH 如图:由①可知:42EF IK t ==-①()242S t =- 图象是一段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MN 过点O 时 即2t =时 ,E F 重合 此时 0S =综上:满足题意的只有B 选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的函数图象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动点的位置 利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进行求解.5.(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 90ACB ∠=︒ 3AC = 4BC = 在DEF 中 5DE DF == 8EF = BC 与EF 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C 与点E 重合.AB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EF 所在直线向右匀速运动 当点B 运动到点F 时 ABC 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ABC 与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分04t ≤< 48t ≤< 812t ≤<三种情况 分别求出函数解析即可判断.【详解】解:过点D 作DH CB ⊥于H①5DE DF == 8EF = ①142EH FH EF === ①223DH DE EH =-当04t ≤<时如图,重叠部分为EPQ △ 此时EQ t = PQ DH ∥①EPQ EDH ∽ ①PQ EQ DH EH= 即34PQ t = ①34PQ t = ①2133248S t t t =⨯= 当48t ≤<时如图,重叠部分为四边形PQC B '' 此时BB CC t ''== PB DE '∥①12B F BC CF BB t ''=+-=- 8FC t '=-①PB DE '∥①PB F DCF '∽ ①2PB F DCF S B F SCF ''⎛⎫= ⎪⎝⎭又183122DCFS =⨯⨯=①212128PB F S t '-⎛⎫= ⎪⎝⎭ ①()231216PB F S t '=-①DH BC ⊥ 90A B C '''∠=︒①A C DH ''∥①C QF HFD '∽①2C QF HFD S C F S HF ''⎛⎫= ⎪⎝⎭ 即2814432C QF S t '-⎛⎫= ⎪⎝⎭⨯⨯ ①()2388C QF S t '=-①()()22233331283168162PB F C QF S S S t t t t ''=-=---=-++当 812t ≤<时如图,重叠部分为四边形PFB ' 此时BB CC t ''== PB DE '∥①12B F BC CF BB t ''=+-=-①PB DE '∥①PB F DCF '∽①2PB F DCF S B F S CF ''⎛⎫= ⎪⎝⎭ 即212128PB FS t '-⎛⎫= ⎪⎝⎭①()231216PB F S S t '==-综上 ()()()()22230483334816231281216t t S t t t t t ⎧≤<⎪⎪⎪=-++≤<⎨⎪⎪-≤<⎪⎩①符合题意的函数图象是选项A .故选:A .【点睛】此题结合图像平移时面积的变化规律 考查二次函数相关知识根据平移点的特点列出函数表达式是关键 有一定难度.6.(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60MAN ∠=︒ 在射线AM AN 上分别截取6AC AB == 连接BC MAN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点E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 作EF AM ⊥交AM 于点F 作EG AM ∥交射线AD 于点G 过点G 作GH AM ⊥于点H 点E 沿AB 方向运动 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点E 运动的路程为x 四边形EFH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则能大致反映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分三种情况分别求出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根据函数的类型与其图象的对应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60MAN ∠=︒ 6AC AB ==①ABC 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①AD 平分MAN ∠①30MAD NAD ∠=∠=︒ AD BC ⊥ 3CD DB ==①当矩形EFGH 全部在ABC 之中 即由图1到图2 此时03x <≤①EG AC ∥①30MAD AGE ∠=∠=︒①30NAD AGE ∠=∠=︒①AE EG x ==在Rt AEF 中 60EAF ∠=︒ ①33EF AE =①23S = ①如图3时 当AE AF GE AF AF CF AC +=+=+= 则162x x += 解得4x = 由图2到图3 此时34x <≤如图4 记BC EG 的交点为Q ,则EQB △是正三角形①6EQ EB BQ x ===-①()626GQ x x x =--=- 而60PQG ∠=︒ ①)3326PG QG x ==-①PQG EFHG S S S =-矩形())231263262x x =-⨯-- 233123183x =+- ①如图6时 6x = 由图3到图6 此时46x <≤如图5 同理EKB △是正三角形①6EK KB EB x ===- 162FC AC AF x =-=- 3EF x = ①EKCF S S =梯形1136622x x ⎛⎫=-+- ⎪⎝⎭ 23333x x =+ 因此三段函数的都是二次函数关系 其中第1段是开口向上 第2段 第3段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求出各种情况下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理解各种函数所对应的图象的形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120ABC ∠=︒ 已知点P 在边AB 上 以1m/s 的速度从点A 向点B 运动 点Q 在边BC 上 3m /s 的速度从点B 向点C 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 当点P 到达点B 时 点Q 恰好到达点C 处 此时两点都停止运动.图2是BPQ 的面积()2m y 与点P的运动时间()s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点M 为图象的最高点),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212mB .23mC .224mD .2243m【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得:3BC = 3AP t BQ t ==, 设m AB a =,则3m BC a = 作PE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作AF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则可得33m AF AB == ))333m PE PB AB PA a t =-=- 从而得到22334216PBQa St a ⎛⎫=--+ ⎪⎝⎭ 根据PBQS的最大值为3求出a 的值 从而得到4m 43m 23m AB BC AF ===,, 最后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3BC = 3AP t BQ t ==, 设m AB a =,则3m BC a =作PE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作AF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120ABC ∠=︒ 60ABF ∴∠=︒33m AF AB ∴== ))333m PE AB PA a t ==-=- )2221133333322444216PBQa SBQ PE t a t t at t a ⎛⎫∴=⋅⋅=-=-+=--+ ⎪⎝⎭ 由图象可得PBQS 的最大值为323316a ∴=解得:4a =或4a =-(舍去) 4a ∴=4m 43m 23m AB BC AF ∴===,,∴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32324m BC AF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直角三角形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是解题的关键.8.(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 90ACB ∠=︒ 30A ∠=︒ 3cm AB =.动点P 从点A 出发 以1cm/s 的速度沿射线AB 匀速运动 到点B 停止运动 同时动点Q 从点A 出发 3cm/s 的速度沿射线AC 匀速运动.当点P 停止运动时 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在PQ 的右侧以PQ 为边作菱形PQMN 点N 在射线AB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s x菱形PQMN 与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cm 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先证明菱形PQMN 是边长为x 一个角为60︒的菱形 找到临界点 分情况讨论 即可求解. 【详解】解:作PD AC ⊥于点D 作⊥QE AB 于点E由题意得AP x = 3AQ x = ①3cos30AD AP =⋅︒= ①12AD DQ AQ ==①PD 是线段AQ 的垂直平分线 ①30PQA A ∠=∠=︒①60QPE ∠=︒ PQ AP x == ①132QE AQ x == PQ PN MN QM x ==== 当点M 运动到直线BC 上时此时 BMN 是等边三角形 ①113AP PN BN AB ==== 1x = 当点Q N 运动到与点C B 、重合时①1322AP PN AB === 32x = 当点P 运动到与点B 重合时 ①3AP AB == 3x = ①当01x <≤时 233y x x ==当312x <≤时 如图,作FG AB ⊥于点G 交QM 于点R则32BN FN FB x ===- 33FM MS FS x ===- )333FR x =- ①())2231373939333332y x x -⋅--=+当332x <<时 如图,作HI AB ⊥于点I则3BP PH HB x ===- )33HI x =- ①())21333393332y x x =⋅--= 综上 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分为三段 当01x <≤时 是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 当312x <≤时 是开口向下的一段抛物线 当332x <≤时 是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 只有选项A 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的图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菱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答和熟练掌握抛物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原点 35OA OB == 点C 为平面内一动点 32BC =连接AC 点M 是线段AC 上的一点 且满足:1:2CM MA =.当线段OM 取最大值时 点M 的坐标是( )A .36,55⎛⎫ ⎪⎝⎭B .365,555C .612,55⎛⎫⎪⎝⎭D .6125,555 【答案】D【分析】由题意可得点C 在以点B 为圆心32为半径的OB 上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取点350D ⎛⎫ ⎪ ⎪⎝⎭连接BD 分别过C M 作CF OA ⊥ ME OA ⊥ 垂足为F E 先证OAM DAC ∽ 得23OM OA CD AD == 从而当CD 取得最大值时 OM 取得最大值 结合图形可知当D B C 三点共线 且点B 在线段DC 上时 CD 取得最大值 然后分别证BDO CDF ∽ AEM AFC ∽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①点C 为平面内一动点 32BC = ①点C 在以点B 为圆心32为半径的OB 上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取点350D ⎛⎫⎪ ⎪⎝⎭连接BD 分别过C M 作CF OA ⊥ ME OA ⊥ 垂足为F E①35OA OB ==①AD OD OA =+=95①23OA AD = ①:1:2CM MA = ①23OA CMAD AC==①OAM DAC ∠∠= ①OAM DAC ∽ ①23OM OA CD AD == ①当CD 取得最大值时 OM 取得最大值 结合图形可知当D B C 三点共线 且点B 在线段DC 上时CD 取得最大值①35OA OB == OD =35①BD =()222235153522OB OD ⎛⎫++ ⎪ ⎪⎝⎭①9CD BC BD =+= ①23OM CD = ①6OM =①y 轴x ⊥轴 CF OA ⊥ ①90DOB DFC ∠∠==︒ ①BDO CDF ∠∠= ①BDO CDF ∽①OB BDCF CD=153529=解得185CF =同理可得 AEM AFC ∽①23ME AM CF AC ==23185= 解得125ME =①22221256565OE OM ME ⎛⎫=-- ⎪ ⎪⎝⎭①当线段OM 取最大值时 点M 的坐标是65125⎝⎭,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圆的一般概念以及坐标与图形 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 在Rt ABC △中 动点P 从A 点运动到B 点再到C 点后停止 速度为2单位/s 其中BP 长与运动时间t (单位:s )的关系如图2,则AC 的长为( )A 155B 427C .17D .53【答案】C【分析】根据图象可知0=t 时 点P 与点A 重合 得到15AB = 进而求出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所需的时间 进而得到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的时间 求出BC 的长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即可. 【详解】解:由图象可知:0=t 时 点P 与点A 重合 ①15AB =①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所需的时间为1527.5s ÷= ①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的时间为11.57.54s -= ①248BC =⨯=在Rt ABC △中:2217AC AB BC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的函数图象 勾股定理.从函数图象中有效的获取信息 求出,AB BC 的长 是解题的关键.11.(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菱形ABCD 中 60A ∠=︒ 4AB = 动点M N 同时从A 点出发 点M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折线A B C --向终点C 运动 点N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线段AD 向终点D 运动 当其中一点运动至终点时 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秒 AMN 的面积为y 个平方单位,则下列正确表示y 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连接BD 过点B 作BE AD ⊥于点E 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BD △是等边三角形 进而证明AMN ABE ∽得出90ANM AEB ∠=∠=︒ 当04t <<时 M 在AB 上 当48t ≤<时 M 在BC 上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函数关系式【详解】解:如图所示 连接BD 过点B 作BE AD ⊥于点E 当04t <<时 M 在AB 上菱形ABCD 中 60A ∠=︒ 4AB = ①AB AD =,则ABD △是等边三角形 ①122AE ED AD === 33BE AE =①2,AM x AN x ==①2AM ABAN AE== 又A A ∠=∠ ①AMN ABE ∽ ①90ANM AEB ∠=∠=︒ ①223MN AM AN x - ①21332y x x x =当48t ≤<时 M 在BC 上①1123322y AN BE x x =⨯=⨯ 综上所述 04t <<时的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 当48t ≤<时 函数图象是直线的一部分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菱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 4AB = 动点M N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 沿射线AB 射线BC 的方向匀速运动 且速度的大小相等 连接DM MN ND .设点M 运动的路程为()04x x ≤≤ DMN 的面积为S 下列图像中能反映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先根据ADMDCNBMNABCD S S S SS=---正方形 求出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式 再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DMDCNBMNABCD S S SSS=---正方形1114444(4)(4)222x x x x =⨯-⨯-⨯---21282x x =-+ 21(2)62x =-+ 故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为二次函数 图像开口向上 2x =时 函数有最小值6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式 再判断S 与x 之间函数类型.13.(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 点P 从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A 出发 沿直线运动到三角形内部一点 再从该点沿直线运动到顶点B .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PBy PC= 图2是点P 运动时y 随x 变化的关系图象,则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 )A .6B .3C .43D .23【答案】A【分析】如图,令点P 从顶点A 出发 沿直线运动到三角形内部一点O 再从点O 沿直线运动到顶点B .结合图象可知 当点P 在AO 上运动时 PB PC = 23AO = 易知30BAO CAO ∠=∠=︒ 当点P 在OB 上运动时 可知点P 到达点B 时的路程为3 可知23AO OB == 过点O 作OD AB ⊥ 解直角三角形可得cos303AD AO =⋅︒= 进而可求得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详解】解:如图,令点P 从顶点A 出发 沿直线运动到三角形内部一点O 再从点O 沿直线运动到顶点B .结合图象可知 当点P 在AO 上运动时1PB PC= ①PB PC = 3AO =又①ABC 为等边三角形①60BAC ∠=︒ AB AC =①()SSS APB APC △≌△①BAO CAO ∠=∠①30BAO CAO ∠=∠=︒ 当点P 在OB 上运动时 可知点P 到达点B 时的路程为43①3OB = 即23AO OB ==①30BAO ABO ∠=∠=︒过点O 作OD AB ⊥①AD BD =,则cos303AD AO =⋅︒=①6AB AD BD =+=即: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6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综合利用图象和图形给出的条件.2二 解答题14.(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已知①ABC 中 ①C =90° 点M 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以1cm /s的速度匀速运动 到达点B 停止运动 在点M 的运动过程中 过点M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N 且保持①NMC =45° 再过点N 作AC 的垂线交AB 于点F 连接MF 将①MNF 关于直线NF 对称后得到①ENF 已知AC =8cm BC =4cm 设点M 运动时间为t (s ) ①ENF 与①AN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cm 2).(1)在点M 的运动过程中 能否使得四边形MNEF 为正方形?如果能 求出相应的t 值 如果不能 说明理由(2)求y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及相应t 的取值范围(3)当y 取最大值时 求sin ①NEF 的值.【答案】(1)85(2)⎪⎪⎩⎪⎪⎨⎧≤≤+-<<+-=)42(31643121)20(24122t t t t t t y (3310 【详解】试题分析:(1)由已知得出CN =CM =t FN ①BC 得出AN =8﹣t 由平行线证出①ANF ①①ACB 得出对应边成比例求出NF =12AN =12(8﹣t ) 由对称的性质得出①ENF =①MNF =①NMC =45° MN =NE OE =OM =CN =t 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E =ON =FN 得出方程 解方程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当0<t ≤2时 由三角形面积得出2124y t t =-+ ①当2<t ≤4时 作GH ①NF 于H 由(1)得:NF =12(8﹣t ) GH =NH GH =2FH 得出GH =23NF =13(8﹣t ) 由三角形面积得出21(8)12y t =-(2<t ≤4) (3)当点E 在AB 边上时 y 取最大值 连接EM ,则EF =BF EM =2CN =2CM =2t EM =2BM 得出方程 解方程求出CN =CM =2 AN =6 得出BM =2 NF =12AN =3 因此EM =2BM =4 作FD ①NE 于D由勾股定理求出EB 22EM BM +=25 求出EF =12EB 5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出DF 的长 在Rt①DEF 中 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求出sin①NEF 的值.试题解析:解:(1)能使得四边形MNEF 为正方形 理由如下:连接ME 交NF 于O 如图1所示:①①C =90° ①NMC =45° NF ①AC ①CN =CM =t FN ①BC ①AN =8﹣t ①ANF ①①ACB ①84AN AC NF BC == =2 ①NF =12AN =12(8﹣t ) 由对称的性质得:①ENF =①MNF =①NMC =45° MN =NE OE =OM =CN =t ①四边形MNEF 是正方形 ①OE =ON =FN ①t =12×12(8﹣t ) 解得:t =85即在点M 的运动过程中 能使得四边形MNEF 为正方形 t 的值为85(2)分两种情况:①当0<t ≤2时 y =12×12(8﹣t )×t =2124t t -+ 即2124y t t =-+(0<t ≤2) ①当2<t ≤4时 如图2所示:作GH ①NF 于H 由(1)得:NF =12(8﹣t ) GH =NH GH =2FH ①GH =23NF =13(8﹣t ) ①y =12NF ′GH =12×12(8﹣t )×13(8﹣t )=21(8)12t - 即21(8)12y t =-(2<t ≤4) 综上所述:⎪⎪⎩⎪⎪⎨⎧≤≤+-<<+-=)42(31643121)20(24122t t t t t t y .(3)当点E 在AB 边上时 y 取最大值 连接EM 如图3所示:则EF =BF EM =2CN =2CM =2t EM =2BM ①BM =4﹣t ①2t =2(4﹣t ) 解得:t =2 ①CN =CM =2 AN =6 ①BM =4﹣2=2 NF =12AN =3 ①EM =2BM =4 作FD ①NE 于D ,则EB 22EM BM +2242+=5 ①DN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①EF =12EB 5 DF =22 NF 32 在Rt①DEF 中 sin①NEF =DF EF 3225310【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 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勾股定理 三角函数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 本题综合性强 有一定难度. 15.(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 4cm AB = 点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 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 点P 以1cm/s 的速度沿边AB 向终点B 匀速运动 点Q 以2cm/s 的速度沿折线BC CD -向终点D 匀速运动.连接PO 并延长交边CD 于点M 连接QO 并延长交折线DA AB -于点N 连接PQ QM MN NP 得到四边形PQMN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x (s )(04x <<) 四边形PQMN 的面积为y (2cm )(1)BP 的长为__________cm CM 的长为_________cm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四边形PQMN 是轴对称图形时 直接写出x 的值.【答案】(1)()4x - x(2)()()2412160241624x x x y x x ⎧-+<≤⎪=⎨-+<≤⎪⎩(3)43x =或83x = 【分析】(1)根据正方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出,OM OP OQ ON == 可得四边形PQMN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NP CQM ≌即可(2)分02x <≤ 24x <≤两种情况分别画出图形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 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3)根据(2)的图形 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详解】(1)解:依题意 1AP x x =⨯=()cm ,则()4PB AB AP x cm =-=-①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①,90AD BC DAB DCB ∠=∠=︒∥①点O 是正方形对角线AC 的中点①,OM OP OQ ON ==,则四边形PQMN 是平行四边形①MQ PN = MQ NP ∥①PNQ MQN ∠=∠又AD BC ∥①ANQ CQN ∠=∠①ANP MQC ∠=∠在,ANP CQM 中ANP MQC NAP QCM NP MQ ∠=∠⎧⎪∠=∠⎨⎪=⎩①ANP CQM ≌①()cm MC AP x ==故答案为:()4x - x .(2)解:当02x <≤时 点Q 在BC 上由(1)可得ANP CQM ≌同理可得PBQ MDN ≌①4,2,PB x QB x MC x =-== 42QC x =-则222MCQ BPQ y AB S S =--()()164242x x x x =--⨯--241216x x =-+当24x <≤时 如图所示则AP x = 224AN CQ x CB x ==-=-()244PN AP AN x x x =-=--=-+①()44416y x x =-+⨯=-+综上所述 ()()2412160241624x x x y x x ⎧-+<≤⎪=⎨-+<≤⎪⎩(3)依题意 ①如图,当四边形PQMN 是矩形时 此时90PQM ∠=︒①90PQB CQM ∠+∠=︒①90BPQ PQB ∠+∠=︒①BPQ CQM ∠=∠又B BCD ∠=∠①~BPQ CQM ①BP BQ CQ CM= 即4242x x x x-=- 解得:43x =当四边形PQMN 是菱形时,则PQ MQ =①()()()22224242x x x x -+=+-解得:0x =(舍去)①如图所示 当PB CQ =时 四边形PQMN 是轴对称图形424x x -=- 解得83x = 当四边形PQMN 是菱形时,则4PN PQ == 即44x -+= 解得:0x =(舍去)综上所述 当四边形PQMN 是轴对称图形时 43x =或83x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 动点问题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 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三 填空题16.(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 3AB = 4BC =.点E 在边AD 上 且3ED = M N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动点 且BM BN = P 是线段CE 上的动点 连接PM PN .若4PM PN +=.则线段PC 的长为 .。
初三动点试题及答案
初三动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某直线上有三个动点A、B、C,若A、B、C三点共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段AB和线段BC的中点重合B. 线段AB和线段BC的中点不重合C. 线段AB和线段BC的中点重合或不重合D. 无法确定答案:A2. 在直线上,点A、B、C三点不共线,若点A、B、C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段AB和线段BC的中点重合B. 线段AB和线段BC的中点不重合C. 线段AB和线段BC的中点重合或不重合答案:B3. 已知点P在直线AB上移动,若AP=2PB,则点P是线段AB 的()A. 中点B. 三等分点C. 四等分点D. 无法确定答案:B4. 直线上有点A、B、C,若AC=2BC,则点C是线段AB的()A. 中点B. 三等分点C. 四等分点答案:C二、填空题5. 直线上有两点A、B,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C=2AB,则点C是线段AB的______。
答案:三等分点6. 直线上有两点A、B,若点D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且AD=3AB,则点D是线段AB的______。
答案:四等分点7. 直线上有两点A、B,若点E在线段AB上,且AE=1/3AB,则点E是线段AB的______。
答案:三等分点8. 直线上有两点A、B,若点F在线段AB上,且BF=1/2AB,则点F是线段AB的______。
答案:中点三、解答题9. 已知直线上有两点A、B,点C在线段AB上,且AC=1/4AB,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D=3AB。
求线段CD的长度。
解答:首先,根据题意,AC=1/4AB,AD=3AB。
由于点C在线段AB上,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我们可以得出CD=AD-AC。
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得到CD=3AB-1/4AB=(12/4-1/4)AB=11/4AB。
所以,线段CD的长度为11/4AB。
10. 已知直线上有三点A、B、C,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D=2AB。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动点专题一、应用勾股定理建立函数解析式例1(2000年·上海)如图1,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 的弧AB 上,有一个动点P,PH ⊥O A,垂足为H,△OPH 的重心为G .(1)当点P在弧AB 上运动时,线段GO 、GP 、GH 中,有无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如果有,请指出这样的线段,并求出相应的长度.(2)设P Hx =,GP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即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如果△PG H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 的长.二、应用比例式建立函数解析式例2(2006年·山东)如图2,在△ABC 中,AB=AC =1,点D,E在直线B C上运动.设BD=,x CE=y . (1)如果∠B AC=30°,∠DA E=105°,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如果∠B AC的度数为α,∠DAE 的度数为β,当α,β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1)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AEDCB 图2H M NG PO A B 图1 x yC三、应用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建立函数关系式例4(2004年·上海)如图,在△A BC中,∠BAC =90°,AB=AC =22,⊙A 的半径为1.若点O在BC 边上运动(与点B 、C 不重合),设BO=x ,△AOC 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以点O 为圆心,BO 长为半径作圆O,求当⊙O 与⊙A相切时, △AO C的面积.一、以动态几何为主线的压轴题 (一)点动问题.1.(09年徐汇区)如图,ABC ∆中,10==AC AB ,12=BC ,点D 在边BC 上,且4=BD ,以点D 为顶点作B EDF ∠=∠,分别交边AB 于点E ,交射线CA 于点F . (1)当6=AE 时,求AF 的长;(2)当以点C 为圆心CF 长为半径的⊙C 和以点A 为圆心AE 长为半径的⊙A 相切时,求BE 的长; (3)当以边AC 为直径的⊙O 与线段DE 相切时,求BE的长.AB C O 图8HAB CDEOlA ′(二)线动问题2,在矩形A BCD 中,AB =3,点O 在对角线A C上,直线l过点O ,且与AC 垂直交AD于点E .(1)若直线l 过点B,把△ABE 沿直线l 翻折,点A 与矩形A BCD的对称中心A '重合,求BC 的长; (2)若直线l 与AB 相交于点F,且AO=41AC,设AD 的长为x ,五边形BCDEF 的面积为S.①求S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x 的取值范围;②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x ,以A 为圆心,以-x 43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l 相切,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三)面动问题3.如图,在ABC ∆中,6,5===BC AC AB ,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两个动点(D 不与A 、B 重合),且保持BC DE ∥,以DE 为边,在点A 的异侧作正方形DEFG .(1)试求ABC ∆的面积;(2)当边FG 与BC 重合时,求正方形DEFG 的边长; (3)设x AD =,ABC ∆与正方形D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4)当BDG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D 的长.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常见方法有:C一、 特殊探路,一般推证例2:(2004年广州市中考题第11题)如图,⊙O 1和⊙O2内切于A,⊙O1的半径为3,⊙O2的半径为2,点P为⊙O1上的任一点(与点A 不重合),直线PA 交⊙O2于点C,PB 切⊙O2于点B ,则PCBP的值为(A)2 (B)3 (C)23(D)26二、 动手实践,操作确认例4(2003年广州市中考试题)在⊙O中,C 为弧AB 的中点,D 为弧A C上任一点(与A 、C 不重合),则(A)A C+CB=AD+DB (B) A C+C B<AD+DB(C) AC+CB >A D+D B (D) AC+C B与AD+DB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例5:如图,过两同心圆的小圆上任一点C 分别作小圆的直径CA 和非直径的弦CD ,延长CA 和C D与大圆分别交于点B 、E,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AB DE = (B )AB DE >(C)AB DE <(D )AB DE ,的大小不确定三、 建立联系,计算说明例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M在边DC 上,且DM=1,N为对角线A C上任意一点,则DN +MN 的最小值为 .BMND CBA以圆为载体的动点问题中,AC=5,BC=12,∠ACB=90°,P是AB边上的动点(与点A、B不重例1.在Rt ABC合),Q是BC边上的动点(与点B、C不重合),当PQ与AC不平行时,△CPQ可能为直角三角形吗?若有可能,请求出线段CQ的长的取值范围;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动点综合问题(共32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动点综合问题(32题)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移动,到达点 A .()55,B .246,5⎛⎫ ⎪⎝⎭C .3224,5⎛ ⎝【答案】C 【分析】如图所示,过点C 作CD AB ⊥于D ,连接CP ,先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即90C ∠=︒,进而利用等面积法求出245CD =,则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325AD =;再证明四边形CMPN 是矩形,得到MN CP =,故当点P 与点重合时,CP 最小,即MN 最小,此时MN 最小值为245,325AP =,则点E 的坐标为3224,55⎛⎫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C 作CD AB ⊥于D ,连接CP ,∵在ABC 中,1068AB BC AC ===,,,∴2222226810010AC BC AB +=+===,∴ABC 是直角三角形,即90C ∠=︒,∴1122ABC S AC BC AB CD =⋅=⋅, ∴245AC BC CD AB ⋅==,∴325AD =;∵90PM AC PN BC C =︒⊥,⊥,∠,∴四边形CMPN 是矩形,∴MN CP =,∴当MN 最小时,即CP 最小,∴当点P 与点D 重合时,CP 最小,即MN 最小,此时MN 最小值为245,325AP AD ==, ∴点E 的坐标为3224,55⎛⎫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矩形的性质与判断,垂线段最短,坐标与图形等等,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答案】C【分析】根据图象可知0=t 时,点P 与点A 重合,得到15AB =,进而求出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所需的时间,进而得到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的时间,求出BC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即可.【详解】解:由图象可知:0=t 时,点P 与点A 重合,∴15AB =,∴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所需的时间为1527.5s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的时间为11.57.54s −=,∴248BC =⨯=;在Rt ABC △中:17A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的函数图象,勾股定理.从函数图象中有效的获取信息,求出,AB BC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秒,AMN 的面积为 A . . . . 【答案】A【分析】连接BD ,过点B 作BE AD ⊥于点E ,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B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证明AMN ABE ∽得出90ANM AEB ∠=∠=︒,当04t <<时,M 在AB 上,当48t ≤<时,M 在BC 上,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函数关系式,【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BD ,过点B 作BE AD ⊥于点E ,当04t <<时,M 在AB 上,菱形ABCD 中,60A ∠=︒,4AB =,∴AB AD =,则ABD △是等边三角形,∴122AE ED AD ===,BE ==∵2,AM x AN x ==, ∴2AM AB AN AE ==,又A A ∠=∠∴AMN ABE ∽∴90ANM AEB ∠=∠=︒∴MN ,∴212y x =当48t ≤<时,M 在BC 上,∴1122y AN BE x =⨯=⨯,综上所述,04t <<时的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当48t ≤<时,函数图象是直线的一部分,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4AB =,动点M ,N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沿射线AB ,射线BC 的方向匀速运动,且速度的大小相等,连接DM ,MN ,ND .设点M 运动的路程为()04x x ≤≤,DMN 的面积为S ,下列图像中能反映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先根据ADM DCN BMN ABCD S S S S S =−−−V V V 正方形,求出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式,再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DM DCN BMN ABCD S S S S S =−−−V V V 正方形,1114444(4)(4)222x x x x =⨯−⨯−⨯−−−,21282x x =−+, 21(2)62x =−+,故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为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2x =时,函数有最小值6,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本题的关键是求出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式,再判断S 与x 之间函数类型.A .6B .3C .43 【答案】A 【分析】如图,令点P 从顶点A 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三角形内部一点O ,再从点O 沿直线运动到顶点B .结合图象可知,当点P 在AO 上运动时,PB PC =,AO =30BAO CAO ∠=∠=︒,当点P 在OB 上运动时,可知点P 到达点B 时的路程为AO OB ==,过点O 作OD AB ⊥,解直角三角形可得cos303AD AO =⋅︒=,进而可求得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详解】解:如图,令点P 从顶点A 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三角形内部一点O ,再从点O 沿直线运动到顶点B .结合图象可知,当点P 在AO 上运动时,1PB PC =,∴PB PC =,AO =又∵ABC 为等边三角形,∴60BAC ∠=︒,AB AC =,∴()SSS APB APC △≌△,∴BAO CAO ∠=∠,∴30BAO CAO ∠=∠=︒,当点P 在OB 上运动时,可知点P 到达点B 时的路程为∴OB =AO OB ==∴30BAO ABO ∠=∠=︒,过点O 作OD AB ⊥,∴AD BD =,则cos303AD AO =⋅︒=,∴6AB AD BD =+=,即: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6,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综合利用图象和图形给出的条件. 的O 上两动点,且动时,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8B .6 【答案】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得出2OA OB ==,确定AB =PO 的延长线恰好垂直AB 时,垂足为点E ,此时PE 即为三角形的最大高,连接DO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直线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当0x =时,=2y −,当0y =时,2x =−,∴()()2,0,0,2A B −−,∴2OA OB ==,∴AB ==∵PAB 的底边AB =∴使得PAB 底边上的高最大时,面积最大,点P 为CD 的中点,当PO 的延长线恰好垂直AB 时,垂足为点E ,此时PE 即为三角形的最大高,连接DO ,∵CD ,O 的半径为1,∴2DP =∴OP =, ∵OE AB ⊥,∴12OE AB ==∴PE OE OP =+=,∴132PAB S =⨯=,故选:D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及勾股定理解三角形,垂径定理的应用,理解题意,确定出高的最大值是解题关键. 7.(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一种轨道示意图,其中ADC 和ABC 均为半圆,点M ,A ,C ,N 依次在同一直线上,且AM CN =.现有两个机器人(看成点)分别从M ,N 两点同时出发,沿着轨道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匀速移动,其路线分别为M A D C N →→→→和N C B A M →→→→.若移动时间为x ,两个机器人之间距离为y ,则y 与x 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分析】设圆的半径为R ,根据机器人移动时最开始的距离为2AM CN R ++,之后同时到达点A ,C ,两个机器人之间的距离y 越来越小,当两个机器人分别沿A D C →→和C B A →→移动时,此时两个机器人之间的距离是直径2R ,当机器人分别沿C N →和A M →移动时,此时两个机器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详解】解:由题意可得:机器人(看成点)分别从M ,N 两点同时出发,设圆的半径为R ,∴两个机器人最初的距离是2AM CN R ++,∵两个人机器人速度相同,∴分别同时到达点A ,C ,∴两个机器人之间的距离y 越来越小,故排除A ,C ;当两个机器人分别沿A D C →→和C B A →→移动时,此时两个机器人之间的距离是直径2R ,保持不变, 当机器人分别沿C N →和A M →移动时,此时两个机器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故排除C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函数图像,找到运动时的特殊点用排除法是关键.【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得出()4,0E ,()5,3F ,勾股定理求得EF =AC =【详解】解:连接AC 、EF∵点A 的坐标为()9,0,点C 的坐标为()0,3,以,OA OC 为边作矩形OABC .∴()9,3B ,AC ==则9OA =,9BC OA ==依题意,414OE =⨯=,414BF =⨯=∴945AE =−=,则()4,0E ,∴945CF BC BF =−=−=∴()5,3F ,∴EF∵()0,3C ,∴AC EF ⋅3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勾股定理求两点坐标距离,矩形的性质,求得,E F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9.(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已知点P 是等边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若104APC ∠=︒,则在以线段,,AP BP CP 为边的三角形中,最小内角的大小为( )A .14︒B .16︒C .24︒D .26︒【答案】B 【分析】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Q ,可得以线段,,AP BP CP 为边的三角形,即PCQ △,最小的锐角为PQC ∠,根据邻补角以及旋转的性质得出76AQC APB ∠=∠=︒,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Q ,∴,60AP AQ PAQ =∠=︒,BP CQ =,AQC APB ∠=∠,∴APQ △是等边三角形,∴PQ AP =,∴以线段,,AP BP CP 为边的三角形,即PCQ △,最小的锐角为PQC ∠,∵104APC ∠=︒,∴76APB ∠=︒∴76AQC APB ∠=∠=︒∴PQC ∠766016=︒−︒=︒,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CD 边的中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BC →匀速运动,运动到点C 时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线段PE 的长为y ,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点M 的坐标为( )【答案】C 【分析】证明4AB BC CD AD ====,90C D ∠=∠=︒,2CE DE ==,则当P 与A ,B 重合时,PE 最长,此时PE ==0或4,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CD 边的中点,∴4AB BC CD AD ====,90C D ∠=∠=︒,2CE DE ==,当P 与A ,B 重合时,PE 最长,此时PE ==运动路程为0或4,结合函数图象可得(M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理解题意,确定函数图象上横纵坐标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1.(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D 是边BC 上的点(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D 作DE AB ∥交AC 于点E ;过点D 作DF AC ∥交AB 于点F .N 是线段BF 上的点,2BN NF =;M 是线段DE 上的点,2DM ME =.若已知CMN 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A .AFE △的面积B .BDF V 的面积C .BCN △的面积D .DCE △的面积【答案】D【分析】如图所示,连接ND ,证明FBD EDC ∽,得出FB FD ED EC =,由已知得出NF BF ME DE =,则FD NF EC ME =,又NFD MEC ∠=∠,则NFD MEC ∽,进而得出MCD NDB ∠=∠,可得MC ND ∥,结合题意得出1122EMC DMC MNC S S S ==,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ND ,∵DE AB ∥,DF AC ∥,∴,ECD FDB FBD EDC ∠=∠∠=∠,,BFD A A DEC ∠=∠∠=.∴FBD EDC ∽,NFD MEC ∠=∠.∴FB FD ED EC =.∵2DM ME =,2BN NF =,∴11,33NF BF ME DE ==, ∴NF BF ME DE =. ∴FD NF EC ME =. 又∵NFD MEC ∠=∠,∴NFD MEC ∽.∴ECM FDN ∠=∠.∵FDB ECD ∠=∠∴MCD NDB ∠=∠. ∴MC ND ∥.∴MNC MDC S S =.∵2DM ME =,∴1122EMC DMC MNC S S S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MC ND ∥是解题的关键. 和BCE 是位于直线的是( ) .CDE 周长的最小值为【答案】A 【分析】延长,AD BC ,则ABQ 是等边三角形,观察选项都是求最小时,进而得出当E 点与F 重合时,则,,Q P F 三点共线,各项都取得最小值,得出B ,C ,D 选项正确,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延长,AD BC ,依题意60QAD QBA ∠=∠=︒∴ABQ 是等边三角形,∵P 是CD 的中点,∴PD PC =,∵DEA CBA ∠=∠,∴ED CQ ∥∴,PQC PED PCQ PDE ∠=∠∠=∠,∴PDE PCQ ≌∴PQ PE =,∴四边形DECQ 是平行四边形,则P 为EQ 的中点如图所示,设,AQ BQ 的中点分别为,G H , 则11,22GP AE PH EB == ∴当E 点在AB 上运动时,P 在GH 上运动,当E 点与F 重合时,即AE EB =,则,,Q P F 三点共线,PF 取得最小值,此时()122AE EB AE EB ==+=, 则ADE ECB △≌△,∴,C D 到AB 的距离相等,则CD AB ∥,此时PF AD ==此时ADE V 和BCE 的边长都为2,则,AP PB 最小,∴2PF ==∴PA PB ==∴PA PB +=或者如图所示,作点B 关于GH 对称点B ',则PB PB '=,则当,,A P B '三点共线时,AP PB AB '+=此时AB '=故A 选项错误,根据题意可得,,P Q F 三点共线时,PF 最小,此时PE PF ==PE PF +=,故B 选项正确; CDE 周长等于4CD DE CE CD AE EB CD AB CD ++=++=+=+,即当CD 最小时,CDE 周长最小,如图所示,作平行四边形GDMH ,连接CM ,∵60,60GHQ GHM GDM ∠=︒∠=∠=︒,则120CHM ∠=︒如图,延长DE ,HG ,交于点N , 则60NGD QGH ∠=∠=︒,60NDG ADE ∠=∠=︒∴NGD △是等边三角形,∴ND GD HM ==,在NPD 与HPC △中,60NPD HPC N CHP PD PC ∠=∠⎧⎪∠=∠=︒⎨⎪=⎩∴NPD HPC ≌∴ND CH =∴CH MH =∴30HCM HMC ∠=∠=︒∴CM QF ∥,则CM DM ⊥,∴DMC 是直角三角形,在DCM △中,DC DM >∴当DC DM =时,DC 最短,122DC GH AB === ∵2CD PC PC =+∴CDE 周长的最小值为2226++=,故C 选项正确;∵NPD HPC ≌∴四边形ABCD 面积等于ADE DEC ADE NEBH S S S S S ++=+平行四边∴当BGD △的面积为0时,取得最小值,此时,,D G 重合,C H ,重合∴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232=D 选项正确,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当E 点与F 重合时得出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 在ABC 中,【答案】2 【分析】如图,作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M ,连接AM 、BM 、CM ,过M 作MD AB ⊥于D ,过B 作BN AB ⊥,交BP 的垂直平分线于N ,连接AN 、BN 、PN ,以N 为圆心,()BN PN 为半径作圆;结合圆周角定理及垂径定理易得4AM BM CM ===,再通过圆周角定理、垂直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得AMC PNB ∠=∠,从而易证AMC PNB 可得21CM AC PN PB ==即122PN CM ==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N =在APN 中由三角形三边关系AP AN PN ≥−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作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M ,连接AM 、BM 、CM ,过M 作MD AB ⊥于D ,过B 作BN AB ⊥,交BP 的垂直平分线于N ,连接AN 、BN 、PN ,以N 为圆心,()BN PN 为半径作圆; 60C ∠=︒,M 为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 120AMB ︒∴∠=,AM BM =,30MAB MBA ∴∠=∠=︒,12MD AM ∴=,MD AB ⊥,12AD AB ∴==,在Rt ADM △中,222AM MD AD =+,(22212AM AM ⎛⎫∴=+ ⎪⎝⎭, 4AM ∴=,即4AM BM CM ===,由作图可知BN AB ⊥,N 在BP 的垂直平分线上,90PBN BPN ABC ∴∠=∠=︒−∠,()1802PNB PBN BPN ABC ∴∠=︒−∠+∠=∠,又M 为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2AMC ABC ∴∠=∠,AMC PNB ∴∠=∠, CM AM PN BN =,AMC PNB ∴,CM AC PN PB ∴=, 12BP AC =, 21CM AC PN PB ∴==,即122PN CM ==,2PN BN ∴==,在Rt ABN △中,AN在APN 中,2AP AN PN ≥−=,即AP 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结合ABC 的外接圆构造相似三角形.【答案】或6【分析】连接OD ,勾股定理求出半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出CD 的长,勾股定理求出AC 和AD 的长,分AP AD =和AP PD =两种情况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连接OD ,∵以AE 为直径的半圆O 与BC 相切于点D ,∴OD BC ⊥,OA OE OD ==,∴90ODB ∠=︒设OA OE OD r ===,则3OB OE BE r =+=+,在Rt ODB △中:222OD BD OB +=,即:(()2223r r +=+, 解得:6r =,∴6OA OE OD ===,∴9OB =,15AB =,12AE =,∵90C ODB ∠=∠=︒,∴OD AC ∥, ∴9362OB DB OA DC ===,∵DB =∴CD =∴BC DB CD =+=∴10AC =,∴AD =∵ADP △为等腰三角形,当AD AP =时,AP =当PA PD =时,∵OA OD =,∴点P 与点O 重合,∴6AP OA ==,不存在PD AD =的情况;综上:AP 的长为6.故答案为:或6.【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确定点P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5.(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ABC 的两个顶点AB 、分别在两条射线OM ON 、上滑动,若OM ON ⊥,则OC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答案】1【分析】如图所示,取AB 的中点D ,连接OD CD ,,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CD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12OD AB ==,再由OC OD CD ≤+可得当O C D 、、三点共线时,OC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详解】解:如图所示,取AB 的中点D ,连接OD CD ,,∵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2CD AB BC AB ==⊥,,∴1BD AD ==,∴CD ==∵OM ON ⊥,即90AOB ∠=︒,∴112OD AB ==,∵OC OD CD ≤+,∴当O C D 、、三点共线时,OC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等等,正确作出辅助线确定当O C D 、、三点共线时,OC 有最大值是解题的关键.【答案】27【分析】作点F 关于AC 的对称点F ',连接EF '交AC 于点P ',此时PE PF +取得最小值,过点F '作AD 的垂线段,交AC 于点K ,根据题意可知点F '落在AD 上,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求得AK 的边长,证明AEP KF P '''△∽△,可得2KP AP '=',即可解答.【详解】解:作点F 关于AC 的对称点F ',连接EF '交AC 于点P ',过点F '作AD 的垂线段,交AC 于点K ,由题意得:此时F '落在AD 上,且根据对称的性质,当P 点与P '重合时PE PF +取得最小值,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则23AF AF a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45F AK '∴∠=︒,45P AE '∠=︒,AC =F K AF ''⊥,45F AK F KA ''∴∠=∠=︒,AK ∴=,F P K EP A '''∠=∠,E KP EAP '''∴△∽△,2F K KP AE AP ''∴==',13AP AK '∴==,CP AC AP ''∴=−=,27AP CP '∴=', ∴当PE PF +取得最小值时,AP PC 的值是为27, 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最值问题,轴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正确画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7.(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矩形ABCD 中,M 为对角线BD 的中点,点N 在边AD 上,且1AN AB ==.当以点D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AD 的长为______.【答案】21【分析】分两种情况:当90MND ∠=︒时和当90NMD ∠=︒时,分别进行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解:当90MND ∠=︒时,∵四边形ABCD 矩形,∴90A ∠=︒,则∥MN AB ,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AN BM ND MD =,又∵M 为对角线BD 的中点,∴BM MD =,∴1AN BM ND MD ==,即:1ND AN ==,∴2AD AN ND =+=,当90NMD ∠=︒时,∵M 为对角线BD 的中点,90NMD ∠=︒∴MN 为BD 的垂直平分线,∴BN ND =,∵四边形ABCD 矩形,1AN AB ==∴90A ∠=︒,则BN =∴BN ND ==∴1AD AN ND =+,综上,AD 的长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及性质等,画出草图进行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重合时,将ABP 沿AP 对折,得到AB P ',连接2【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B '在A 为圆心,2为半径的弧上运动,进而分类讨论当点P 在BC 上时,当点P 在DC 上时,当P 在AD 上时,即可求解.【详解】解:∵在矩形ABCD 中,2,AB AD ==∴BC AD =AC =如图所示,当点P 在BC 上时,∵2AB AB '==∴B '在A 为圆心,2为半径的弧上运动,当,,A B C '三点共线时,CB '最短,此时2CB AC AB ''=−,当点P 在DC 上时,如图所示,此时2CB '当P 在AD 上时,如图所示,此时2CB '>综上所述,CB '2,2.【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与折叠问题,圆外一点到圆上的距离的最值问题,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首先证明出MN 是AEF △的中位线,得到12MN AE =,然后由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到AE ==BE 最大时,AE 最大,此时MN 最大,进而得到当点E 和点C 重合时,BE 最大,即BC 的长度,最后代入求解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连接AE ,∵M ,N 分别是EF AF ,的中点,∴MN 是AEF △的中位线, ∴12MN AE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B Ð=°,∴AE ==∴当BE 最大时,AE 最大,此时MN 最大,∵点E 是BC 上的动点,∴当点E 和点C 重合时,BE 最大,即BC 的长度,∴此时AE ==∴12MN AE ==∴MN.【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 20.(2023·山东·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5,4,ABC BAD AB AD AD BC ∠=∠=︒==<,点E 在线段BC 上运动,点F 在线段AE 上,ADF BAE =∠∠,则线段B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2【分析】设AD 的中点为O ,以AD 为直径画圆,连接OB ,设OB 与O 的交点为点F ',证明90DFA ∠=︒,可知点F 在以AD 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当点F 运动到OB 与O 的交点F '时,线段BF 有最小值,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设AD 的中点为O ,以AD 为直径画圆,连接OB ,设OB 与O 的交点为点F ',∵90ABC BAD ∠=∠=︒,∴AD BC ∥,∴DAE AEB ∠=∠,∵ADF BAE =∠∠,∴90DFA ABE ==︒∠∠,∴点F 在以AD 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当点F 运动到OB 与O 的交点F '时,线段BF 有最小值,∵4=AD , ∴122AO OF AD '===,,∴BO ==BF 2,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题意分析得到点F 的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 21.(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出入相补原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成就之一,最早是由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创建.“将一个几何图形,任意切成多块小图形,几何图形的总面积保持不变,等于所分割成的小图形的面积之和”是该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图,在矩形ABCD 中,5AB =,12AD =,对角线AC 与BD交于点O ,点E 为BC 边上的一个动点,EF AC ⊥,EG BD ⊥,垂足分别为点F ,G ,则EF EG +=___________.【答案】6013【分析】连接OE ,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12BC AD ==,AO CO BO DO ===,90ABC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13AC =,求得132OB OC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连接OE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BC ∴∠=︒,12BC AD ==,AO CO BO DO ===,5AB =,12BC =,13AC ∴==,132OB OC ∴==,111115121522222BOC BOE COE ABC S S S OB EG OC EF S ∴=+=⨯⋅+⋅==⨯⨯⨯=,∴113113113()15222222EG EF EG EF ⨯+⨯=⨯+=,6013EG EF ∴+=,故答案为:6013.【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2.(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在ABC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 BC CA →→匀速运动至点A 后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线段AP 的长度为y ,图2是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其中点F 为曲线DE 的最低点,则ABC 的高CG 的长为_______.【答案】【分析】过点A 作AQ BC ⊥于点Q ,当点P 与Q 重合时,在图2中F 点表示当12AB BQ +=时,点P 到达点Q ,此时当P 在BC 上运动时,AP 最小,勾股定理求得AQ ,然后等面积法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过点A 作AQ BC ⊥于点Q ,当点P 与Q 重合时,在图2中F 点表示当12AB BQ +=时,点P 到达点Q ,此时当P 在BC 上运动时,AP 最小,∴7BC =,4,3BQ QC ==在Rt ABQ 中,8,4AB BQ ==∴AQ == ∵1122ABC S AB CG AQ BC =⨯=⨯,∴BC AQ CG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勾股定理,垂线段最短,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3.(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ABCD Y 中,6AB =,8BC =,120ABC ∠=︒,点E 是AD 上一动点,将ABE 沿BE 折叠得到A BE ',当点A '恰好落在EC 上时,DE 的长为______.3【分析】过点C 作CH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已知条件得出120,60ADC ABC HDC ∠=∠=︒∠=︒,进而求得,DH HC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CB CE =,进而在Rt ECH △中,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C 作CH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在ABCD Y 中,6AB =,8BC =,120ABC ∠=︒,∴120,6068ADC ABC HDC CD AB AD CB ∠=∠=︒∠=︒====,,,∴1cos 32DH DC HDC DC =⨯∠==,在Rt ECH △中,HC =∵将ABE 沿BE 折叠得到A BE ',当点A '恰好落在EC 上时,∴AEB CEB ∠=∠又AD BC ∥∴EBC AEB ∠=∠∴EBC CEB ∠=∠∴8CE BC ==设ED x =,∴3EH x =+在Rt ECH △中,222EC EH HC =+∴()(22283x =++解得:3x =(负整数)3.【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上,若AMN 是以点 【答案】()8,6M −或28,3M ⎛⎫− ⎪⎝⎭ 【分析】如图,由AMN 是以点N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N 在以AM 为直径的圆H 上,MN AN =,可得N 是圆H 与直线26y x =−−的交点,当,M B 重合时,符合题意,可得()8,6M −,当N 在AM的上方时,如图,过N 作NJ y ⊥轴于J ,延长MB 交BJ 于K ,则90NJA MKN ∠=∠=︒,8JK AB ==,证明MNK NAJ ≌,设(),26N x x −−,可得MK NJ x ==−,266212KN AJ x x ==−−−=−−,而8KJ AB ==,则2128x x −−−=,再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AMN 是以点N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N 在以AM 为直径的圆H 上,MN AN =,∴N 是圆H 与直线26y x =−−的交点,当,M B 重合时,∵()8,6B −,则()4,3H −,∴4MH AH NH ===,符合题意,∴()8,6M −,当N 在AM 的上方时,如图,过N 作NJ y ⊥轴于J ,延长MB 交BJ 于K ,则90NJA MKN ∠=∠=︒,8JK AB ==,∴90NAJ ANJ ∠+∠=︒,∵AN MN =,90ANM ∠=︒,∴90MNK ANJ ∠+∠=︒,∴MNK NAJ ∠=∠,∴MNK NAJ ≌,设(),26N x x −−,∴MK NJ x ==−,266212KN AJ x x ==−−−=−−,而8KJ AB ==,∴2128x x −−−=, 解得:203x =−,则22263x −−=, ∴22202333CM CK MK =−=−=, ∴28,3M ⎛⎫− ⎪⎝⎭; 综上:()8,6M −或28,3M ⎛⎫− ⎪⎝⎭. 故答案为:()8,6M −或28,3M ⎛⎫−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的应用,难度较大,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答案】392【分析】作出点()32C −,,作CD AB ⊥于点D ,交x 轴于点F ,此时BE DF +的最小值为CD 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得1103F ⎛⎫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CD 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得点D 的坐标,过点D 作DG y ⊥轴于点G ,此时35BH DH +的最小值是5DG 的长,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直线12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02B ,,()60A ,,作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02B '−,,把点B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32C −,,作CD AB ⊥于点D ,交x 轴于点F ,过点B '作B E CD '∥交x 轴于点E ,则四边形EFCB '是平行四边形, 此时,BE B E CF '==,∴BE DF CF DF CD +=+=有最小值,作CP x ⊥轴于点P ,则2CP =,3OP =,∵CFP AFD ∠=∠,∴FCP FAD ∠=∠,∴tan tan FCP FAD ∠=∠, ∴PF OB PC OA =,即226PF =, ∴23PF =,则1103F ⎛⎫ ⎪⎝⎭,, 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kx b =+, 则321103k b k b +=−⎧⎪⎨+=⎪⎩,解得311k b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311y x =−,联立,311123y x y x =−⎧⎪⎨=−+⎪⎩,解得3910710x y ⎧=⎪⎪⎨⎪=⎪⎩, 即3971010D ⎛⎫ ⎪⎝⎭,;过点D 作DG y ⊥轴于点G ,直线423y x =−+与x 轴的交点为302Q ⎛⎫ ⎪⎝⎭,,则52BQ =, ∴332sin 552OQ OBQ BQ ∠===, ∴3sin 5HG BH GBH BH =∠=, ∴()3355555BH DH BH DH HG DH DG ⎛⎫+=+=+= ⎪⎝⎭,即35BH DH +的最小值是393955102DG =⨯=, 故答案为:39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解答题 26.(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动点E ,F 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从点A 出发,点E 沿折线A B C →→方向运动,点F 沿折线A C B →→方向运动,当两者相遇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点E ,F 的距离为y .(1)请直接写出y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并注明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3)结合函数图象,写出点E ,F 相距3个单位长度时t 的值.【答案】(1)当04t <≤时,y t =;当46t <≤时,122y t =−(2)图象见解析,当04t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t 的值为3或4.5【分析】(1)分两种情况:当04t <≤时,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当46t <≤时,利用周长减去2AE 即可;(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即可;(3)利用3y =分别求解即可.【详解】(1)解:当04t <≤时,连接EF ,由题意得AE AF =,60A ∠=︒,∴AEF △是等边三角形,∴y t =;当46t <≤时,122y t =−;(2)函数图象如图:当04t <≤时,y 随t 的增大而增大;(3)当04t <≤时,3y =即3t =;当46t <≤时,3y =即1223t −=,解得 4.5t =,故t 的值为3或4.5.键. 27.(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A ,(),0P t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不与点B 重合),过点P 作PD x ⊥轴交直线BC 于点D .OAB 与DPB 的重叠面积为S .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1)OB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OA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2)求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答案】(1)4,83 (2)2218402331424443t t S t t t ⎧⎛⎫−+≤≤ ⎪⎪⎪⎝⎭=⎨⎛⎫⎪−+<≤ ⎪⎪⎝⎭⎩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即可求解.(2)根据(1)的结论,分403t ≤≤,443t <≤,根据OAB 与DPB 的重叠面积为S ,分别求解即可.【详解】(1)解:当0=t 时,P 点与O 重合,此时83ABO S S ==, 当4t =时,0S =,即P 点与B 点重合,∴4OB =,则()4,0B ,故答案为:4,83.(2)∵A 在y x =上,则45OAB ∠=︒设(),A a a , ∴1184223AOB S OB a a =⨯⨯=⨯⨯= ∴43a =,则44,33⎛⎫ ⎪⎝⎭A 当403t ≤≤时,如图所示,设DP 交OA 于点E ,∵45OAB ∠=︒,DP OB ⊥,则EP OP t == ∴28132S t =−当443t <≤时,如图所示,∵()4,0B ,44,33⎛⎫ ⎪⎝⎭A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 ∴404433k b k b +=⎧⎪⎨+=⎪⎩,解得:212b k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22y x =−+,当0x =时,2y =,则()0,2C , ∴2OC =, ∵21tan 42DP OC CBO PD OB ∠====, ∵4BP t =−,则122DP t =−, ∴12DPB S S DP BP ==⨯()()222111144242244t t t t =⨯⨯−=−=−+, 综上所述:2218402331424443t t S t t t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切的定义,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8.(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计了点的两种移动方式:从点(,)x y 移动到点(2,1)x y ++称为一次甲方式:从点(,)x y 移动到点(1,2)x y ++称为一次乙方式.例、点P 从原点O 出发连续移动2次;若都按甲方式,最终移动到点(4,2)M ;若都按乙方式,最终移动到点(2,4)N ;若按1次甲方式和1次乙方式,最终移动到点(3,3)E .(1)设直线1l 经过上例中的点,M N ,求1l 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将1l 向上平移9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2l 的解析式;(2)点P 从原点O 出发连续移动10次,每次移动按甲方式或乙方式,最终移动到点(,)Q x y .其中,按甲方式移动了m 次.①用含m 的式子分别表示,x y ;②请说明:无论m 怎样变化,点Q 都在一条确定的直线上.设这条直线为3l ,在图中直接画出3l 的图象;(3)在(1)和(2)中的直线123,,l l l 上分别有一个动点,,A B C ,横坐标依次为,,a b c ,若A ,B ,C 三点始终在一条直线上,直接写出此时a ,b ,c 之间的关系式.【答案】(1)1l 的解析式为6y x =−+;2l 的解析式为15y x =−+;(2)①10,20x m y m =+=−;②3l的解析式为30y x =−+,图象见解析;(3)538a c b += 【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1l 的解析式,然后根据直线平移的规律:上加下减即可求出直线2l 的解析式;(2)①根据题意可得:点P 按照甲方式移动m 次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m m ,再得出点()2,m m 按照乙方式移动()10m −次后得到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即得结果;②由①的结果可得直线3l 的解析式,进而可画出函数图象;(3)先根据题意得出点A ,B ,C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再把点C 的坐标代入整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设1l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4,2)M 、(2,4)N 代入,得4224k b k b +=⎧⎨+=⎩,解得:16k b =−⎧⎨=⎩,∴1l 的解析式为6y x =−+;将1l 向上平移9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2l 的解析式为15y x =−+;(2)①∵点P 按照甲方式移动了m 次,点P 从原点O 出发连续移动10次,∴点P 按照乙方式移动了()10m −次,∴点P 按照甲方式移动m 次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m m ;∴点()2,m m 按照乙方式移动()10m −次后得到的点的横坐标为21010m m m +−=+,纵坐标为()21020m m m +−=−,∴10,20x m y m =+=−;②由于102030x y m m +=++−=,∴直线3l 的解析式为30y x =−+;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最新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动点问题综合压轴题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动点问题综合压轴题1.如图,已知AB=5,AD=4,AD∥BM,3cos5B=,点C、E分别为射线BM上的动点(点C、E都不与点B重合),联结AC、AE使得∥DAE=∥BAC,射线EA交射线CD于点F.设,AFBC x yAC==(1)如图1,当x=4时,求AF的长;(2)当点E在点C的右侧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若AC∥AE,求AF的长.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为射线AB上的动点,连接DE,作点A关于DE的对称点F,连接DF,EF,BF,CF(1)如图,当点落在BD上时,求AE的长;(2)如图,当2AE=时,探索BF与C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点E从点A出发后,当BCF△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AE的长.3.如图1,将等腰三角形ABC沿着底边AC对折得到∥ADC,∥ABC是锐角,E是BC(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当AE ∥BC ,∥EAF =∥ABC 时,求证:AC 垂直平分EF ;(3)如图2,当∥EAF =∥BAC 时,延长BC 交射线AF 于点M ,延长DC 交射线AE 于点N ,连接BD ,MN ,若AB =4,sin∥ABD 14=,则当CE = 时,∥AMN 是等腰三角形.4.如图1,在矩形ABCD 中,3AB =,5BC =,点E 在AB 边上,1AE =.点F 是直线BC 上的动点.将BEF 沿EF 折叠得到将GEF △.直线GF 与直线BD 的交点为点H .(1)若点G 落在AD 边上(如图2),连结BG ,请判断BG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点F 与点C 重合(如图3),求点G 到直线BC 的距离;(3)在点F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HF 是以FH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CF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已知,在矩形ABCD 中,BCAB=m ,F 、G 分别为AB 、DC 边上的动点,连接GF . (1)如图,当F 为AB 的中点,G 与D 重合时,将∥AFD 沿FD 翻折至∥EFD ,连AE ,BE .∥若C ,E ,F 三点共线,求m 的值.(2)当F ,G 不与端点重合时,将四边形AFGD 沿FG 翻折至四边形FHPG ,点H 恰好落在BC 上,HP 交CD 于点Q ,连AH ,交GF 干占O ,若m =1516,tan∥CGP =247,GF =752,求CP 的长.6.如图,在矩形ABCD 中,3cm AB =,AD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 BC -向终点C 运动,在边AB 上以1cm/s 的速度运动;在边BC 的速度运动,过点P 作线段PQ 与射线DC 相交于点Q ,且60PQD ∠=︒,连接PD ,BD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s x,DPQ 与DBC △重合部分图形的面积为()2cm y .(1)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直接写出DQ 的长;(2)当点P 在边BC 上运动时,直接写出BP 的长(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3)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 是菱形,点A 的坐标为()3,4-,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 交y 轴于点M ,AB 边交y 轴于点H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连接BM ,如图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C 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 匀速运动,设PMB △的面积为S (0S ≠),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t 为何值时,M PB ∠与BCO ∠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 的解析式.8.如图,菱形ABCD 中,AB =BD ,点P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不与点B 重合),AP 与对角线BD 交于点E ,连接EC . (1)求证:△ABE ∥ △CBE ;(2)如图∥,若∥ABC =60°,BPBE 的长;(3)若AB =AC ,如图∥,点P 、N 分别从点B 、C 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沿BC 、CA向终点C 和A 运动,连接AP 和BN 交于点G ,当tan ∥CBN 求BG 与GN 的比值.9.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15BC =,25AB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AC CB -向终点B 运动,当点P 不与ABC 顶点重合时,作135CPQ ∠=︒,交边AB 于点Q ,以CP 、PQ 为边作CPQD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求AC 的长(2)当点P 在边AC 上时,求点Q 到边AC 的距离(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3)当CPQD 的某条对角线与ABC 的直角边垂直时,求CPQD 的面积(4)以点P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EPQ ,使点E 与点C 在PQ 同侧,设EQ 的中点为F ,CPQD 的对称中心为点O ,连结OF .当//OF PQ 时,直接写出t 的值10.如图,矩形ABCD 中,AB=6,AD=8,点P 是对角线BD 上一动点,PQ∥BD 交BC 于点Q ,以PQ 为一边作正方形PQMN ,使得N 点落在射线PD 上,点O 是边CD 上一点, 且OD :BP=3:4.(1)联结DQ ,当DQ 平分∥BDC 时,求PQ 的长; (2)证明:点O 始终在QM 所在直线的左侧;(3)若以O 为圆心,半径长为0.8作∥O,当QM 与∥O 相切时,求BP 的长.11.如图,已知∥ABC 中,∥ABC =45°,CD 是边AB 上的高线,E 是AC 上一点,连接BE ,交CD 于点F .(1)如图1,若∥ABE =15°,BC1,求DF 的长;(2)如图2,若BF =AC ,过点D 作DG ∥BE 于点G ,求证:BE =CE +2DG ; (3)如图3,若R 为射线BA 上的一个动点,以BR 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BRH ,M 为RH 的中点.在(2)的条件下,将∥CEF 绕点C 旋转,得到∥CE ′F ′,E ,F 的对应点分别为E ′,F ′,直线MF ′与直线AB 交于点P ,tan∥ACD =13,直接写出当MF ′取最小值时'RMPF 的值.12.(1)问题发现如图1,在Rt ABC 和Rt CDE △中,90,45ACB DCE CAB CDE ∠=∠=︒∠=∠=︒,点D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连接BE . 填空:∥BEAD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DBE ∠的度数为__________; (2)类比探究如图2,在Rt ABC 和Rt CDE 中,90,60ACB DCE CAB CDE ∠=∠=︒∠=∠=︒,点D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连接BE .请判断BEAD的值及DBE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点D 改为直线AB 上一动点,其余条件不变.取线段DE 的中点M ,连接,BM CM ,若2AC =,以B 、C 、D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则菱形的边长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答案.13.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A α∠=,点D 为射线AC 上一动点,作BDE α∠=,过点B 作BE BD ⊥,交DE 于点E ,(点A ,E 在BD 的两侧)连接CE .(1)如图1,若45α=︒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D ,CE 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60α=︒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请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30α=︒,6AC =,且ABD △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线段CE 的长.14.如图1,在Rt∥ABC 中,点C 为直角顶点,点D 为AB 上的一点,且AB =10. (1)当CD ∥AB 时,求证:BC 2=AB ·BD ;(2)如图2,当点D 为AB 的中点时,AC =8,点E 是边BC 上的动点,连结DE ,作DF ∥DE 交AC 于点F ,连结EF 、CD 交于点G ,当EG ∥FG =1∥2时,求线段CE 的长; (3)当∥CAB =15°时,点P 是AC 上一点,求12P A +PB 的最小值.15.如图1,在△ABC 中,AB =BC =20,cos A =4,点D 为AC 边上的动点(点D 不与点A ,C 重合),以D 为顶点作∥BDF =∥A ,射线DE 交BC 边于点E ,过点B 作BF ∥BD 交射线DE 于点F ,连接CF . (1)求证:△ABD ∥∥CDE ;(2)当DE ∥AB 时(如图2),求AD 的长;(3)点D 在AC 边上运动的过程中,若DF =CF ,则CD = .16.平行四边形ABCD 中,N 为线段CD 上一动点.(1)如图1,已知90ADC ∠<︒.若DR BN =,求证:四边形DRBN 为平行四边形; (2)如图2,已知60ABC ∠=︒.若BN 为ABC ∠的角平分线,T 为线段BN 上一点,DT 的延长线交线段BC 于点M ,满足:1tan 2BTM ∠=且DN BM =.请认真思考(1)中图形,探究MDAD的值. (3)如图3,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BC ∠=︒,2AB BC ==,P 在线段BD 上,Q 在线段CD 上,满足:2BP CQ =.直接写出()2QA A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7.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0,BC =16,cos B =45,点P 是边BC上的动点,以CP 为半径的圆C 与边AD 交于点E 、F (点F 在点E 的右侧),射线CE 与射线BA 交于点G .(2)联结AP ,当AP //CG 时,求弦EF 的长 (3)当∥AGE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圆C 的半径长.18.(1)在一节数学探究课上,学生们发现了一个规律:如图∥,当四边形ABCD 是矩形时,Rt EMF 的直角顶点M 在BC 边上运动,直角边分别与线段BA 、线段CD 交于E 、F 两点,在点M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EBM MCF ∽.于是又有同学提出了问题,如果将四边形换成三角形时,是否仍存在同样的规律呢?如图∥,在ABC 中,A B ∠=∠,点D 为AB 边上的动点,过点D 作EDF A ∠=∠,交AC 于点E ,交BC 于点F ,请问是否存在两个相似的三角形,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结合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ABC 中,5AB AC ==,6BC =,点P 为BC 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PF BC ⊥交AC 于点F ,若PEF 为等腰三角形,求PC 的长.19.在Rt ABC 中,90BCA A ABC D ∠︒∠∠=,<,是AC 边上一点,且DA DB =,O 是AB 的中点,CE 是BCD △的中线.()1如图a ,连接OC ,请直接写出OCE ∠和OAC ∠的数量关系:;()2点M 是射线EC 上的一个动点,将射线OM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得射线ON ,MON ADB ON ∠∠=,与射线CA 交于点N .∥如图b ,猜想并证明线段OM 和线段ON 之间的数量关系;∥若30BAC BC m ∠︒=,=,当15AON ∠︒=时,请直接写出线段ME 的长度(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 的两个端点A (0,2),B (1,0),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将线段BA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BD ,连结CD ,AD .点P 是直线BD 上的一个动点.(1)求点D 的坐标和直线BD 的解析式; (2)当∥PCD =∥ADC 时,求点P 的坐标;(3)若点Q 是经过点B ,点D 的抛物线y =ax 2+bx +2上的一个动点,请你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 ,使得以点P 、点Q 、点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2)220425y x x =---(0<x <5);2.(1)6(2)CF BF ⊥,(3)12+12-3. (3)43或2或454.(1)BGF 是等边三角形 (2)10029 (3)195或2535.(1)∥∥AEB =90°;∥m(2)CP. 6.(1)1;(2))3PB x -;(3)222)3)(34)x x y x x x x ≤≤⎪⎪⎪=<≤⎨⎪⎪<≤⎪⎪⎩7.(1)1522y x =-+;(2)52524S t =-(552t <≤);(3)1,22t y x ==-或256t =;13y x = 8.(2)125;(3)34 9.(1)20;(2)3MQ t =;(3)36或3600121;(4)2013t =或4t = 10.(1)PQ =3;(3)163BP =. 11.(1(312.(1)1;90︒;(2)90BE DBE AD=∠=︒;(3)2或13.(1)AD CE =;(2)不成立,EC ;(33或14.(2)7541;(3)15.(2)252;(3)14.16.(2(3)17.(1)10;(2)72;(3)18.(1)存在两个相似的三角形,AED BDF ∽;(2)PC 的长为94或10843或2.19.(1)∠∠=ECO OAC (2)∥=OM ON ;∥满足条件的EM 的值为m 或12m . 20.(1)1122y x =-;(2)点P 的坐标为(2,12)或(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