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城市生态管理..
环保法实施细则(4篇)
环保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环保法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条国家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当依法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六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素质。
第七条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章环境管理第八条国家环保部门应当制定全国性的环境质量标准,用于评价环境质量和检验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第九条各级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环境质量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家环保部门备案。
第十条国家应当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情况。
第十一条对于严重超标的环境污染企业,国家环保部门可以采取强制停产整治措施,直至达到环境质量标准。
第十二条国家应当加强对环境行为的监管,严禁污染企业非法排污和倾倒固体废物行为。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三条建设项目在实施前,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补偿办法。
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进行建设,并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
第四章生态保护第十六条国家应当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等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第十七条国家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森林防火、草原保护等生态保护领域的管理。
第十八条国家应当加大对生态修复和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十九条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国家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章环境执法和监督第二十条国家环保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环境执法和监督体系。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修正)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7.05•【字号】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7届〕第66号•【施行日期】2024.07.05•【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3年6月27日西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3年7月26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16年12月22日西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17年3月30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等49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19年12月27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2020年3月25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根据2022年6月29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22年7月28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制止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4年4月26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24年5月30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等九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四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五章人文资源保护第六章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日照市城市管理条例
日照市城市管理条例【发文字号】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发布部门】日照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08.02【实施日期】2017.10.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日照市城市管理条例》已于2017年6月28日经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2017年7月28日经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日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8月2日日照市城市管理条例(2017年6月28日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7年7月28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容貌管理第三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第四章城市绿化管理第五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第六章城市环境保护第七章城市交通管理第八章其他事项管理第九章监督管理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明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县城建成区和市、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实施城市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管理,是指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为维护城市公共空间良好秩序、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正常运转,依法对城市容貌、环境卫生、绿化、市政公用设施、环境保护、交通等所实施的管理。
第四条城市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合理划分有关政府部门城市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对城市管理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在本辖区内承担前款规定的县级人民政府职责。
电子教案与课件:生态学课件第九章生态工程与生态规划
介绍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实例,为区域生态工 程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综合分析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区域 生态安全的影响。
城市生态工程与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介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本概念、原则和实例,包括城市绿带、 生态廊道、公园等绿地规划。
前沿领域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生态规划与管理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这些技术进行生 态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及生态规划和管理,如应用人工智能进行生态预测和决 策。
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全 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以及生态系统如何响应这些影响。
生态工程的方法体系
01
生态调查与评价
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等手段,收集生态系统的相关数据,对生态
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为生态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02
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
根据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需求,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生态工程设
计,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03
生态工程监测与评估
对已经实施的生态工程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生态工程的成效和不足
农村生态规划
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和问题, 应用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制定农 村生态保护和利用方案;
流域生态规划
针对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应用生态 规划理论和方法,制定流域生态保 护和利用方案;
产业生态规划
应用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制定促 进产业发展的生态保护和利用方案 。
04
生态工程与生态规划的前沿领域
流域生态工程综合效益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概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建设用地的增加等因素都对城市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旨在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节能减排、推广低碳生活等措施,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污染和资源浪费。
城市化进程中,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环境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城市能源使用率低下、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
三、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从生态环境管理、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综合实施措施。
1. 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管理是关键的措施之一。
城市需要建立完善的环保和绿化体系,建立城市生态审批机制,加强城市环境监控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加强废弃物管理、处理和回收利用,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2. 资源利用城市需要根据其自身条件和资源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环保、资源利用措施。
在能源利用方面,应采取节能措施和发展新型能源技术。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采取节水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城市和加强城市水循环利用等。
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应采取合理使用、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等措施。
3. 节能减排城市需要通过加强能源管理、采用清洁能源、推广低碳生活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
在交通方面,应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在工业方面,应加强污染物监管和减排,发展清洁能源等;在建筑方面,应推广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
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也需要从可持续发展出发。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复习资料要点第一章生态学概论1、生态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得相互关系得科学。
(P3)2、生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得空间条件及其她条件得总与。
生境(生物得生活环境)包括:物理环境(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
(P6)3、生态因子:组成生境得因素称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有两方面因素所组成: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
(P12)4、种群: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得总与(P17)种群得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种群得动态参数: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年龄结构与性别比、种群内禀增长率。
种间关系:种间竞争关系、种间捕食与寄生关系、种间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
5、种群增长模式:内禀增长率(A)、实际增长率(B)、环境阻力(C):A—B=C(P20)6、生态位: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得功能与位置。
(P22)7、群落(即生物群落):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得生物种群得集合。
(P24)群落得特征:a)群落中得优势种;b)群落得物种多样性;c)群落得种间关联性;d)群落得交错区与边缘效应;e)群落得安定性。
(P25-26)8、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内生物与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得循环、能量得流动、信息得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得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P29)9、生态系统得组成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还原者;d)非生物环境(P29)生态系统得结构:空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
10、生态系统得基本功能:a)生物生产;b)能量流动;c)物质循环;d)信息传递;(P35-39)11、破坏生态平均得因素: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P42)12、生态系统平均得调节机制:1)反馈机制;2)抵抗力;3)恢复力(P43)13、生态系统有两大部分(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14、简述生态系统得基本特征及类型?答:(1)生态系统得基本特征:a)生态系统就是动态功能系统;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得区域特征;C)生态系统就是开放得“自持系统”;d)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城市管理学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
城市并不是在人类文明的萌芽阶段就产生的事物,而是人 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
最早的城市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城市出现在从原始 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如古埃及的孟菲斯城和中国的殷 墟、商城。
城市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在社会分工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城市。由于商品的交换, 一部分从事农业的人逐渐脱离了生产,进行商务活动,形成 了集市,而后逐渐发展成了城市。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
什么是城市?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焦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城市是“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以非农职业为主,具有综合 功能的社会共同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城市是“区别于乡村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是以非 农业活动为主体,人口、经济、政治、文化高度集聚的社会 物质系统。”
第三节 怎样认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学
一、城市管理的内涵、对象
(一)城市管理的内涵 两个子目标:公共福利的改进和城市实体的发展
本书定义: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 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 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 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 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 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三)城市化水平的衡量
城市化水平一般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1760-1850),世界城市化兴起阶段,英国成为当时世 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第二阶段(1850-1950),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加速城市化,城 市化率超过50%,世界城市化水平在1900年为13.6%; 第三阶段(1950-2000),全世界加速城市化,世界城市人口比重 由1950年的28.4%上升到近50%; 预测到203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其中发达国家达到80%, 发展中国家达到57%。 中国城市化水平 1949-2002年,我国设市城市由136个增加到662个,城镇人口由不 足6000万上升到5亿以上(2003年底已超过5.2亿),城镇化水平由 10.6%上升至2002年的37%以上,2003年已经超过40%(2003年底的 统计数据为40.5%)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设施和市政服务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设施和市政服务生态城市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社会公正、文化传承和城市管理六个方面综合平衡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能够满足人民对于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且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
在生态城市中,城市设施和市政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它们能够促进生态城市的智能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它们也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究生态城市的城市设施和市政服务的建设和管理。
一、城市设施的建设城市设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环境、文化、医疗等方面。
在生态城市中,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等多方面考虑。
例如:1.交通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都需要得到重视。
生态城市应该通过建设地下通道和地铁,减少汽车产生的尾气和噪音,提高空气质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使用,促进非机动交通发展。
2.环境设施环境设施的建设对于生态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城市需要建设城市绿地、城市森林等环境设施,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
同时,应该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建立珍爱水资源的意识,控制污染排放,保护水环境和水资源。
3.文化设施文化设施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也可以增加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生态城市应该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戏剧院、音乐厅等,提供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
二、市政服务的管理市政服务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
在生态城市中,市政服务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服务政府服务是市政服务的关键之一,政府的优质服务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并且为市民提供便利。
城乡规划管理及法规
城乡规划管理及法规第一章:(1).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1.城市的社会管理。
2.城市的经济管理。
3.城市的生态管理。
4.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2).城市管理的的特征:1.管理的综合性。
2.管理的开放性。
3.管理的动态性。
(3).城市管理的原则:1.需求原则 2.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 3.综合效益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 5.可持续发展原则(4).现代城市的管理方法:1.行政管理的方法2.经济管理方法3.法律管理方法4.资讯管理方法5.数学管理法6.城市规划管理方法7.现代城市的目标管理法(5).当前城市管理体制的弊端:1传统的城市管理组织过于分散2管理法规建设不配套3城市管理投入少4城市社区管理职能较弱当前城市管理体制的缺陷:1监管合一模式2多头分散模式3综合协调模式4管理单一模式5实体管理模式第二章(1).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概念:就是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活动的方向、项目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2).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原则与类型:原则:1合法性原则2现实性原则3连续性原则4民主性原则5效率性原则类型:1最优决策和满足决策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3).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依据:1计划依据2法律规范依据3规划依据4经济技术依据(4).城市规划决策结构包括:1信息系统2智囊系统3决策系统第三章(1).行政机关的概念:行政机关又称政府,是国华依法设立并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掌握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2).公务员的概念:是指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从事社会公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员。
(3).行政领导的特点:1行政领导具有时代性的特点2行政领导具有综合性的特点3行政领导具有权威性的特点4行政领导具有服务性的特点5行政领导再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4).测量行政效率的方法:1行政费用测量法2行政职能测量法3要建设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5).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1改革机构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2健全行政管理的法规和工作制度3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艺术4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5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5实行吉利原则,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第四章(1).行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及其关系:a.合法性原则的内容:1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有法设定与依法授予. 2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规范. 3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违法无效4行政主体必须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行政主体的一切行政行为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b.合理性原则内容:1正当性、2平衡性、3清理性c.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德两项基本原则,两者不可偏废。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讲授如何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但由于城市生态学又是一门复杂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元素,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案例分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实地参观,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地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推出,因此在内容上应力求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生态学的概念第二节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第三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所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为重点,以城市生态学古典学说和田园城市理论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依据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解城市生态学和“田园城市论”的定义、内容和主要精髓,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第二章城市化及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第二节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第三节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化概念的深刻内涵及城市化发展趋势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深刻理解城市化的机制、内涵和趋势,了解城市的建制标准、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城市化的特点。
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组成和结构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资源利用链结构、生命-环境相互作用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结构,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了解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第一节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第二节城市人口的容量第三节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人群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以及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为重点,以现行人口容量的估算方法和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等为难点。
环境生态学第九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九章生态系统管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个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的问题,这样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损害。
所以我们就先先来学习第一节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生态系统管理是随着生态学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它的定义就是指一、定义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生态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将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自身和社会的价值整合到生态系统的管理活动中;2.生态系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受自然和人类干扰的系统;3.生态系统管理的效果可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潜力来衡量;4.生态系统管理要求科学家与管理者确定生态系统退化的阈值及退化根源,并在退化前采取措施;5.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利用科学知识做出最小损害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管理选择;6.生态系统管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应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所以,生态系统管理是人类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利用、保护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体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我们来看第三个大问题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生态系统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行为,因为人既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被管理者),又是管理的实施者,管理是靠人来执行和实现的。
所以只有加强规范人的行为的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建设,提高全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管理。
另外,生态系统管理应遵循的原则还有几个方面,它们是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的整体运动规律,人为的随意地分割就会给整个系统带来灾难。
我们建拦河大坝,就会造成枯水期的延长。
因此在管理中我们要遵循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切忌人为切割。
市政学简答题汇总
市政学简答题汇总绪论1.简述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答: (1)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简述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答:市政学的研究对象是:(1)市政主体(2)市政客体(3)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和市政手段 (4)市政规律。
第一章 市政主体1.简述市民参政的条件。
答: (1)透明的市政决策(2)高素质的市民(3)多元的参政途径。
2.简述我国城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
答: (1)自愿参加、关爱他人、义务服务、不计报酬;(2)城市自愿者组织种类繁多;(3)自愿行动是多元的,其中的短期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有辅助性质的工作岗位也有负责独立领导的工作岗位。
3.简述我国城市中民主党派的作用。
答: (1)发展城市社会主义民主。
(2)积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
(3)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4)协助城市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章 市政体制1.我国市政体制的特征是什么?答:(1)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2)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具有同一性。
(3)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4)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5)市政职能具有全能性。
2.简述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答:(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多样性。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3.大都市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国家原有的市政体制提出了哪些挑战?答:(1)大都市区中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跨地区提供服务;(2)某些公共行政事务如社会治安等需要市县乡镇政府合作处理;(3)市县乡镇还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等。
这些跨地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同原有的市县乡镇相互分割的管理体制之间,产生了突出的矛盾。
第九章 城市生态学的应用
城市生态商贸
生态商贸指人们在商业活动中运用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 组织商业经营活动,避免或坚强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 发展。
城市生态商贸的发展对策 ①加强政府的职能作用,引导商业向生态方向发展 ②积极培育绿色市场 ③强化市场的绿色管理 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⑤加强商业领域的绿色税费征收
Hale Waihona Puke 市生态建筑的特征和类型城市生态建筑的特征 ①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②建筑材料的可再生利用 ③减少废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④具有一定的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建筑的基本类型 ①绿色建筑②生物建筑③自治建筑④智能建筑⑤健康建筑
城市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①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场地、节省能源、可再生资源利用、环保材料 ②健康舒适原则 ③引入智能管理系统 ④建筑本土化,继承历史并融入城市
生态文明的特征 ①整体性②和谐性③可持续性
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策
1.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导向 2.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生态道德观,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3. 完善环境立法,加强法律约束机制 4. 加强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的技能 5. 发展生态科技,确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战略
video
第九章 城市生态学的应用
第一节 生态城市 第二节 城市生态农业 第三节 城市生态工业 第四节 城市生态商贸 第五节 城市生态服务 第六节 城市生态建筑 第七节 城市生态文明
城市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以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共 存为价值取向,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 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所获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自考00292市政学高频考点汇总串讲
1804
简述市政绩效的意义。
(1)市政绩效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2)市政绩效在内涵上与城市竞争力保持着一致性。 (3)市政绩效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1804
市政体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就内容来看,市政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应该是立法、执法、 护法的分工协作关系; ②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③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它包含市级国家机构、政党组织 与区县级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 而是市政体制的重要内容。
1804
与一般企业相比,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及经营与管理具有什么特点?
1.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与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供 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2.根据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 3.无论实行何种经营管理模式,城市基础设施的部门和单位都应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804
论述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以及综合治理方式。
(1)现代的环境污染已经发展为综合污染。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水体污染、 大气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2)环境治理要强调综合治理。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和生态破 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综合治理首先要强 化法治,建立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其次要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再次要实行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1810
简述城市公共安全情报机制的必要性。
1. 全面搜集一定类别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隐患和事件的情报。 2. 形成对导致公共安全事件破坏力客观、全面、系统的评价。 3. 综合分析城市政府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科技力量和财力物力,抵御导致公共安全事 件破坏力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第9章 生态系统管理(3)生态规划与设计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搜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 与数据,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 制约 公众参与、实地调查、社会调查、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 系统技术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1)生态调查
将人类聚居地建成一个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 合生态系统 其内部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形成一个环环 相扣的网络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5. 相互制约原则
任意两个组分之间可能存在促进与抑制关系 充分利用小风险原则
生存在与限制因子上下限相距最远的生态位中的那些种 类生存机会最大,风险最小 生态规划采取各项人类活动应处于与上下限风险值相距 最远的位置,使城市发展的机会更大
从生态规划的思想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学科发展 发展迅速,但直到现在尚无统一概念。
生态规划实际上是模拟自然而进行的人为规划,以促进人与 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有计划地保育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
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 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 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 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 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区域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系统自我调控能力提高, 全面改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1. 整体优化原则 2.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原则 3. 生态功能分区原则 4. 高效和谐原则 5. 相互制约原则 6. 最小风险原则 7.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1. 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环境规划
第九章生态环境规划第一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一、生态规划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I . L . McHarg在《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指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
⏹日本一些学者则将生态规划定义为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李博等人提出,生态规划应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生态规划对象是社会¡ª经济¡ª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以下主要任务:(1)根据生态适宜度,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方针,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以避免因土地利用不适宜和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土地承载力或环境容量的评价结果,搞好区域生态区划、人口适宜容量、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和资源利用规划等;提出不同功能区的产业布局以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基础设施密度限值。
(3)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人类生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城乡园林绿化布局、水域生态保护等规划设计,提出各类生态功能区内森林与绿地面积、群落结构和类型方案。
三、生态规划的步骤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1. 生态调查的内容(1)自然环境状况调查:自然环境状况调查主要侧重对规划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调查,包括:气候气象因素和地理特征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生态功能状况;人类开发历史、方式和强度;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破坏情况;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基础图件收集和编制,主要收集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和土壤侵蚀图等。
(2)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包括社会结构情况和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等。
第九章城市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
对于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农业生态工程系统,可 以直接制表和计算分析,但对于复杂的农业生态 工程系统就必须依靠计算机来进行这些工作了。 表9—2是环保型投入产出表的一个简化例子。该 表从水平方向看,表明各组分或亚系统的产品及 副产品的去向。产品包括两大 产的尚需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可用作该系统中其 他亚系统的原料、辅助材料、动力消耗用的材料 或副产物。
以一个农业生态工程为例,说明投入产出模型的 应用。
假设一农业生态工程由几个组分或亚系统组成, 以Xi(i=1,2,3,4,5,… ,n)表示第 i个亚系统 的总产值,以Xij表示第 j个亚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所 消耗的第i个亚系统的中间产品的产值,以 Yi表示 第i个亚系统最终产品的产值,以 Cj表示第j个亚 系统的来自外部的原料和动力消耗,以 Dj表示第j 个亚系统的固定资产折旧,以 Vj和Mj分别表示第j 个亚系统的劳动报酬和纯收入,我们就可以得到 农业生态工程系统的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表9 一1)。
对于城市这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如果不使 用强有力的分析手段,是不可能进行分析 处理的,故系统分析已成为城市生态系统 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分析的步骤
对一个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确定 此系统的范围,
接着就是辨识系统结构组分, 选择一套观察分析的指标, 收集这些指标的数据, 用一定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最后对分析结果加以评判,从而得到该城市生态
表9—2中第一行所表示的食用菌培养 亚系统
(三)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简称SD模型)适 用于解决复杂大系统的模拟问题,从 原理上来说是一组变微分方程组在计 算机上的模拟解,其建模步骤如图9一 5所示。
1. 长兴岛SD模型
2.北京城市 SD模型
城市社会学-第九章-城市社会问题
第五节 城市贫困问题
一、城市贫困的概念 二、城市贫困形成的原因 三、城市贫困的特征 四、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一、城市贫困问题的概念
贫困是指部分社会成员缺少一定的资 源和能力,从而导致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 公认的最基本标准的状态。
二、城市贫困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结构变迁 (二)经济体制不合理 (三)社会保障制度薄弱 (四)个人因素及家庭因素
(三)城市住宅问题解决对策
1.积极推进住宅供给制度改革,实现住宅商品化; 2.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 3.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控制人口增长规模; 4.以住宅的市场化为基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第四节 城市就业问题
一、城市就业问题的影响 二、城市就业问题的类型 三、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城市就业问题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住宅问题
一、住宅问题研究概况 二、影响城市住宅问题的社会因素 三、中国的城市住宅问题
(一)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住宅问题概述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于1976年提出社会指 标要包括11个领域,其中人口、家庭与居住、 住房与环境、闲暇与文化等四个领域就直接 与住宅有关。
一、城市住宅问题概述
1978年,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正式提出要 建立一门住宅社会学学科去研究各种与住宅有关的问 题。根据该委员会意见,住宅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大致 有如下四个方面;第一,规划方面的研究;第二,从 宏观社会经济角度,探讨住宅建设与重大经济因素间 的相互关系;第三,住宅建设的预测;第四,居住区 的社会环境。
二、城市人口流动问题
(一)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 (二)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三)流动人口的控制与管理
(一)城市人口流动的特点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第一章绪论1.城市生态学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及时一门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又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城市生态学将城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其形态结构外,更侧重于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组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代谢、信息流通,人为活动形成的格局及其过程。
2.田园城市理论城市灾难的原因问题是城市无限制发展、土地私有和土地投机倒买。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城市与乡村相结合。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3.同心圆增长理论认为城市的自然发展将形成5-6个同心圆形式,它是竞争优势及侵入演替的自然生态的结果。
4.扇形理论认为城市从CBD区沿主要交通干道向外发展形成星形城市,总的仍是圆形,从中心向外形成各种扇形辐射区,各扇形向外扩展时仍保持了居住区特点,其中有较多住宅出租的扇形区是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它影响和吸引整个城市沿着该方向发展。
5.多核理论许多北美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并不围绕一个中心,而围绕离散的几个中心发展,虽然市区有的核心不明显,有的核心是在迁移等原因下形成的,这最可能是由于汽车增长,成为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致。
6.城市生态学发展趋势城市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是人类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主要是人类,人类占绝对优势;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主要由城市所依靠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还原者来完成。
因此,对于城市中的人类与环境如何协调共存,人类的主要生产和消费活动,即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如何进行协调处理,以及对城市生态系统如何进行生态调控,使其沿着人类要求的方向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
现代城市生态学最关心三个问题: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全球变化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生态环境管理的机构和制度
一、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1. 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2. 城市生态污染的分类 3.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4. 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 5. 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6 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 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4.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城市生态 系统结构
空间结构
社会结构
经济结构
营养结构
环境、资源、设备 人口、劳动力、 智力等的配置组合 的分布组合
生产、分配、 消费、流通等的 配置、组合
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1.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3.城市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城市生态环境污染,
它一般指城市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 使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不良变 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机能,破坏了城 市生产环境系统分解污染和自我净化的能力,扰
乱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使城市生态环境
劣化。
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 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 染。这些污染物单一或复合协同作用,产生光化 学烟雾、酸雨等毒性更强的二次污染物,对人类 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水资源短缺、城市气候异常、耕地被占用、天然 植被减少,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城市人口爆炸式 增长、交通拥挤、居住环境不足、城市超负荷运 转等问题。
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可以用城市的资源质量、人群
健康和生态状况等尺度来衡量,但最基本、最重
要的方面可以通过环境污染程度来衡量。
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大致可分为两级 一是低级标准,或称为安全环境标准
二是高级标准,或称为舒适环境标准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种类 (1)按照其组成要素,可以分为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B 水环境质量标准、C土壤环境质量标准、D声环境质量标 准 (2)按照城市生态环境要素的性质,可分为A物理环境质 量标准、B化学环境质量标准和C生物环境质量标准 (3)按照管理的层次或性质隶属关系,可分为国家生态环
决定因素: 城市规模与地区资源的平衡 城市人口与土地空间的平衡 生产设施与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平衡 城市三废排放与环境容量的平衡
劳动力数量与职业岗位的平衡
各类产业之间的平衡 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平衡 城乡物资供应与居民需求的平衡
三、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标准
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第九章 城市生态管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和组成要素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三、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及其标准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和组成要素 1. 生态系统的含义和组成要素 生态系统是指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构成的生 命系统与由气候、土壤、地貌、纬度等构成的环 境系统所组成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多要素、 多层次的符合整体。
第四,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
3. 城市生态平衡
城市生态平衡的标志: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相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最优化,实现 人口、资源、设施、环境相协调,环境清洁、安 全、优美、舒适.
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脆弱生态系统,应 变能力差。系统的平衡是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 境相互作用下的动态平衡。
(2)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已知的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 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 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并且以后者为主要因素, 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 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城市生态系统是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 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 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和密集的人流、物流、 能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科学的城市生态规划 与设计能使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呈现城 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 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1.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一,生产功能
第二,生活功能
第三,还原净化和资源再生功能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人
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第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完整性,对外依赖性很强;
第三,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稳定性(生产者小于消费
者);
2. 城市生态污染的分类
按照污染的领域范围和污染物质,可分为A大气 污染、B水体污染、C土壤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 染、E噪声污染等
按照污染的性质形态,可分为A物理性、B化学性、
C生物性污染等
按照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A生产污染(工业、
农业、交通运输、服务业污染)和B生活污染。
3.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1)水体污染
组成要素: (1)成分 (2)结构 (3)功能
2. 生态系统的分类及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分类: (1)自然生态系统:不受人类活动干预(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草原…) (2)半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较轻程度干预(放牧
的原生草原)
(3)人工生态系统:完全或基本由人类的生产、经济活动 干预(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
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 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 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3. 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
城市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相生相克的 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或社会、经济、自然 的复合体。
境质量标准和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思考: 目前城市中出现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带来了哪 些危害?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节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一、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