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镇
全力创建教育强镇 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
全力创建教育强镇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肇庆市怀集县岗坪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创建省教育强镇,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有力手段。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岗坪镇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主要抓手,全面改善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我们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进行认真自查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岗坪镇地处怀集县西部,是两省(区)三市县(广西、广东省;封开县、怀集县、贺州市)交汇点,属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怀集县三个中心镇之一。
全镇总面积53.78平方公里,镇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89个自然村,总人口4.06万人。
近几年,我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以农业种植为主,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的经济格局。
全镇优质水稻插植面积达13348亩,是县内的主要粮产区之一;林业以松、杉、竹为主;牧业以牛、猪、三鸟为主。
岗坪素有“养猪镇”之称,年平均养猪8万头以上。
我镇的优质蔬菜形成规模化生产,拳头产品樱桃蕃茄、板粟南瓜已成功打入广州市场,并出口国外。
岗坪切粉属名优特产品,是畅销省内外的绿色健康食品。
2009年,我镇人均收入4662元,镇级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围绕创建省教育强镇的总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镇曾被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镇”称号;2009年7月被省综治委和市人民政府评为“2005-2008年平安建设先进镇”;2007 -2009年连续三年被县政府授予“教育先进镇”称号,2009、2010年连续两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目前,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下设教学点4个;幼儿园3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
强镇筑基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强镇筑基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提升乡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方案提出了强镇筑基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目标: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提高乡镇教育质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原则: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机制,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三、课程改革与质量提升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乡镇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
2.提升教学质量:推广优质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提高教学效果。
3.教材建设:结合乡镇实际情况,组织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榜样形象,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专业能力提升:开展教师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奖励制度,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1.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产教融合:将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产教一体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1.加大投入:增加对乡镇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设施。
2.资源共享: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辐射。
3.城乡交流: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七、教育治理体系构建1.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教育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2.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3.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革,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
八、监督与评估机制1.设立评估机构:建立独立的评估机构,对教育改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学校强镇筑基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强镇筑基教育实施方案首先,学校强镇筑基教育实施方案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地方。
因此,教育实施方案应该包括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外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性格品质的塑造等方面。
只有全面发展,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其次,学校强镇筑基教育实施方案需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
因此,在制定教育实施方案时,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只有让教师有更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另外,学校强镇筑基教育实施方案还需要注重家校合作和学校管理。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和家庭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家校合作机制,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学生的成长过程。
同时,学校管理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教育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学校强镇筑基教育实施方案需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师生关系等方面。
一个好的学校文化可以凝聚人心,激发学生和教师的潜能,推动学校的发展。
因此,学校在制定教育实施方案时,需要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让学校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办学特色。
综上所述,学校强镇筑基教育实施方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它需要全面考虑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和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希望各学校能够认真思考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实施方案,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申报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申报教育强镇自评报告我市作为一座教育强镇,在过去一年中,在教育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就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及本年度教育强镇建设的情况向您做一份自评报告。
一、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我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加强办学条件建设,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过去一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以下成绩:1.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我市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2019年教育经费达到XX亿元,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预算的比重达到XX%。
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我们新建或改扩建了XX所学校,新建或改造了XX所教育教学实验室,为教师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了XX万元。
2. 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市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9年,我市中考和高考平均分分别为XX分和XX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了XX%、XX%和XX%。
3.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市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多项政策逐步落地。
我们制定了关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方案,实行了教育督导体制改革,推行了校长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了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
二、教育强镇建设情况我市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强镇建设的号召,深入推进教育强镇建设,取得了以下成绩:1. 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我市积极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建立了健全的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加强了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教育强镇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我市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规划,完善了教师培训和评估体系,加大了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和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我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实施了素质教育、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多项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学校开展多样化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创教育强镇的标语
创教育强镇的标语创教育强镇的标语1、创教育强镇,建和谐马坝2、凝聚全镇人民智慧,创立广东教育强镇3、创立教育强镇,造福马坝人民4、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5、优化配置,加强农村根底教育6、举全镇之力,创教育强镇7、务实敢为,励精图治,为创立教育强镇而奋斗8、创立教育强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9、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构建和谐马坝10、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马坝教育事业新场面11、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2、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开展13、全力争创教育强镇,全面促进教育开展14、实践成功教育,提升教育理念15、推进教育强镇建立,确保教育优先开展16、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加快马坝教育开展步伐17、社会开展,教育先行;教育振兴,全民有责18、让更多的孩子承受更好的教育19、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20、务实求开展,齐心共创强21、马坝的明天看教育,教育的明天富马坝22、创马坝教育强镇,办人民满意教育2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一流的教育水平24、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开展2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6、全力争创教育强镇,全面促进马坝教育开展1、创教育强镇,建和谐固原2、凝聚全镇人民智慧,创立固原教育强镇3、创立增长率强镇,造福固原人民。
4、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
5、优化配置,加强农村根底教育。
6、兴全镇之力,创教育强镇。
7、务实敢为,励精图治,为创立教育强镇而奋斗。
8、创立教育强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构建和谐固原。
10、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蕉城教育事业新场面。
11、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2、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开展。
13、全力争创教育强镇,全面促进教育开展。
14、实践成功教育,提升教育理念。
15、推进教育强镇建立,确保教育优先开展。
16、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加快固原教育开展步伐。
17、社会开展,教育先行;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创教育强镇 谱教育新篇
创教育强镇谱教育新篇教育,是国家发展之基石,民族振兴的柱梁。
发展教育,是执政者的第一要务,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我镇党委、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和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以率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筹划,规范操作,全力以赴,创建教育强镇。
一、加强领导,优先促进发展教育1.明确职责,坚定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围绕创建教育强镇,我们制定了教育“三优先”工作思路,即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建设。
制定了科学可行的《浰源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分别担任资料组、宣传组、筹备组、后勤组、办公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
2.落实措施,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已摆上镇委政府“发展经济,促进民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镇委、镇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不少于两次教育专题工作会议,着重研究部署教育工作,表彰教育先进,解决教育发展问题。
同时还建立领导挂钩学校的责任制度,主要党政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并现场办公,针对教育问题按照“依法行政、简化程序、特事特办”的原则,做到优先讨论,及时解决。
3.克服困难,优先安排教育投入我镇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相当困难,但我们始终严格按照《教育法》的要求,保证教育优先投入。
举全镇之力,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唱响“传承乡村文化,创建教育强镇”。
党政领导形成共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积极筹措创强资金,加快创强进度。
三年来,镇在财政的紧张情况下,依然投入财政资金百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积极联系家乡成功人士、企业家。
用真情感动乡贤为家乡教育事业做贡献、献爱心,外出乡贤何芳辉、白水明、陈文志等几年来累计为家乡教育事业捐献资金50万,镇领导成功引进中山市知名企业家郭浩标先生捐献资金500万元,用于浰源中学新校园建设。
二、统筹兼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1.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我镇原有村级小学13所,村级学校小而散,俗有“麻雀”学校之称。
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整改方案
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整改方案标题: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整改方案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整改方案相关的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及其重要性。
随后,我们探讨了当前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
我们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和途径,包括教师培训、家校合作、教育资源的优化,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最后,我们总结了整个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整改方案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概述与重要性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是对各地幼儿园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整改的重要环节。
它对提高全国幼儿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复评,可以发现问题、促进改进,并为教育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二、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中,我们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资源不足、家校合作缺失等。
三、整改方案: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性与途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方案,以提高教育质量: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培训,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2. 优化教育资源: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和配备,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3.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四、操作建议为了顺利推行整改方案,我们提供以下操作建议:1. 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方式和时间表,并确保教师参与培训。
2. 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改善教学设施和购置教育资源,确保每个班级都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在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加强家校互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五、总结与回顾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整改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整改,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加优秀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
观点和理解:幼儿园教育强镇复评整改方案旨在解决当前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幼儿园教育的提质增效。
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
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1.引言1.1 概述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是指在建设教育强镇过程中,进行筑基工作的记录与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升,教育强镇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实现教育强镇的目标,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的建立和完善变得迫在眉睫。
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是对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全过程的记录和整理,包括规划制定、资源配置、政策实施等各个环节。
通过建立台帐,可以对教育强镇筑基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为教育强镇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该台帐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首先,通过记录和整理教育强镇筑基工作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形成全面、准确的数据资料,为制定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政策提供支撑。
其次,台帐可以对教育强镇筑基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台帐还可以为教育强镇的经验总结和经验分享提供依据,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借鉴。
在编制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时,需要从规划的角度考虑,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工作内容。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台帐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台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的建立对于推动教育强镇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将有助于推动教育强镇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同时,它也将为各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搭建平台,推动教育强镇的不断进步和提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框架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概述,说明本文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二、正文:正文是本文最主要的部分,将分为以下两个小节:2.1 教育强镇的意义: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教育强镇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述教育强镇对于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以及教育强镇与其他城市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
2023年教育强镇复评的开展情况
2023年教育强镇复评的开展情况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修订)》文件要求,参照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的做法,我校对教育强镇复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布局,层层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下面,将我校2023年教育强镇复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位也将大大增加。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完善迎检档案资料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党政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担任。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强镇的复评工作,成立了XX中学教育强镇复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实施方案。
目前我校已结合教育强镇验收时评估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以及教育强镇验收方案逐条逐项逐校进行核查校对,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积极自查整改,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我校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的复评验收。
二、工作目标通过教育强镇复评,充分展示我校近几年来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成果,力争在经费投入与管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教师待遇、管理体制、素质教育、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综合实力等各项指标都达标,促进我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加速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顺利通过教育强镇的复评验收。
三、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落实到位。
把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列入我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将教育强镇复评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一规划、全面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育强镇复评的实施工作。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强镇复评工作的认识,确保教育强镇复评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求各处室深刻认识迎接教育强镇复评的重要意义,明确巩固广东省教育强镇发展成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举措,全校领导教师积极参与,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021《山东省首批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名单》
附件
山东省首批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名单
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孝直镇;商河县贾庄镇、孙集镇
青岛市:胶州市李哥庄镇、即墨区移风店镇、莱西市姜山镇、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平度市明村镇
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临淄区敬仲镇、桓台县果里镇、淄川区昆仑镇
枣庄市:滕州市西岗镇、市中区永安镇、台儿庄区马兰屯镇、薛城区陶庄镇
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利津县陈庄镇、广饶县大王镇
烟台市:龙口市诸由观镇、海阳市发城镇、招远市张星镇、蓬莱区北沟镇
潍坊市:临朐县蒋峪镇、寿光市羊口镇、青州市邵庄镇、昌乐县红河镇
济宁市:曲阜市息陬镇、微山县韩庄镇、兖州区小孟镇、汶上县南旺镇、邹城市郭里镇
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新泰市谷里镇、岱岳区满庄镇、泰山区省庄镇
威海市:荣成市人和镇、文登区大水泊镇、环翠区张村镇、乳山市白沙滩镇
日照市:莒县招贤镇、岚山区巨峰镇、五莲县叩官镇
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蒙阴县岱崮镇、兰陵县兰陵镇、兰山区半程镇
德州市:庆云县徐园子乡、武城县鲁权屯镇、禹城市房寺镇、德城区二屯镇、乐陵市铁营镇
聊城市:冠县贾镇、茌平区博平镇、东昌府区堂邑镇、高唐县赵寨子镇
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博兴县曹王镇、阳信县商店镇、邹平市明集镇
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曹县古营集镇、单县郭村镇、成武县张楼镇
—2—。
化州市合江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
化州市合江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建设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规范化学校,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工作目标通过创建教育强镇活动,科学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完善学校资源整合,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充实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各学校按广东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创建规范化学校。
通过镇党委、镇政府、村(居)委、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我镇教育事业的各项指标符合《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的要求,确保在2015年初通过评估验收,实现合江镇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目标。
工作职责(一)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拟订“创强”工作方案,编排工作进程;贯彻落实上级通知、文件及会议精神,提出工作实施意见,协助筹备有关会议;组织“创强”督查、指导工作,加快学校规划建设、规范化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及时掌握“创强”动态,及时反馈信息,上传下达,当好参谋。
(二)做好“创强”宣传工作。
做好印发简报、编辑教育文集、印挂标语、编印画册、制作专题片及举办教育成果书画、照片展览等宣传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多角度、多形式、多层面地做好教育“创强”的宣传,全面报道“创强”工作各校的进度,积极营造“创强”氛围。
(三)做好“创强”迎检材料。
抓好业务培训,撰写自查自评报告;认真审核“创强”镇和各学校上报的材料。
汇总统计有关数据;做好镇“创强”申报材料、指标文档材料、自查说明及建档等工作;做好自查、自评和整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督导评估验收。
工作制度和任务工作制度(一)联系制度。
办公室人员要开拓创新、出色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又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全面负责,密切联系各学校,督促指导挂点的单位完成各项“创强”工作任务。
陕西省教育强乡镇(街道)名单(468个)
陕西省教育强乡镇(街道)名单(468个)(截至2011年12月)西安市:(78个)长安区:滦镇、郭杜街道、韦曲街道、引镇街道、太乙宫街道、东大街道、王寺街道、杜曲镇、兴隆乡、斗门街道、灵沼乡、高桥乡、细柳镇、子午街道、五星乡、鸣犊镇、马王街道、五台乡临潼区:斜口街道、骊山街道、雨金镇、新市乡、栎阳镇、徐阳镇、秦陵街道、新丰镇、代王街道、相桥街道、西泉街道、行者街道、零口街道、何寨镇、马额街道周至县:二区镇、哑柏镇、九峰乡、尚村镇、终南镇、马召镇、广济镇、辛家寨乡、司竹乡、楼观镇、集贤镇灞桥区:席王街道、红旗街道、新筑镇、新合镇、洪庆街道、灞桥镇、十里铺街道、纺织城街道户县:草堂镇、甘亭镇、庞光镇、蒋村镇、涝店镇、秦都镇、祖庵镇蓝田县:蓝关镇、华胥镇、蓝桥乡、焦岱镇、三里镇、普化镇阎良区:关山镇、北屯街道、新华路街道、武屯镇、振兴街道高陵县:通远镇、姬家镇、泾渭镇、崇皇乡未央区:辛家庙街道、大明宫街道、张家堡街道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咸阳市:(68个)泾阳县:泾干镇、三渠镇、桥底镇、云阳镇、中张镇、燕王乡、高庄镇、永乐镇、王桥镇秦都区:古渡街道、渭滨镇、陈阳寨镇、沣东镇、马庄镇、双照镇、马泉街道、钓台街道三原县:城关镇、高渠镇、独李镇、陂西镇、鲁桥镇、大程镇、徐木乡武功县:武功镇、代家乡、苏坊镇、游凤镇、普集街乡、普集镇、大庄镇、贞元镇旬邑县:职田镇、城关镇、原底乡、排厦乡、太村镇、清塬乡、底庙镇彬县:北极镇、城关镇、龙高镇、新民镇、炭店镇、车家庄乡、水口镇渭城区:渭阳街道、渭城镇、北杜镇、底张镇、窑店镇礼泉县:城关镇、南坊镇、叱干镇、昭陵镇、史德镇兴平市:赵村镇、桑镇、西城街道、东城办、丰仪乡长武县:昭仁镇、彭公乡、洪家镇、芋元乡永寿县:监军镇、仪井镇淳化县:方里镇安康市:(62个)汉滨区:新城街道、瀛湖镇、五里镇、恒口镇、大竹园镇、中原镇、花园乡、老城街道、江北街道、洪山镇、张滩镇、沈坝镇、流水镇、东镇乡、关庙镇旬阳县:甘溪镇、蜀河镇、神河镇、赵湾镇、关口镇、吕河镇、仙河乡、城关镇、棕溪镇、双河镇、桐木乡、红军乡平利县:西河乡、长安镇、兴隆镇,老县镇、城关镇、洛河镇、广佛镇石泉县:池河镇、城关镇、两河镇、后柳镇、迎丰镇、饶峰镇岚皋县:石门镇、滔河镇、溢河乡、蔺河乡、四季乡白河县:宋家镇、中厂镇、卡子镇、西营镇紫阳县:蒿坪镇、瓦庙镇、高滩镇、向阳镇、洄水镇汉阴县:城关镇、涧池镇、蒲溪镇镇坪县:城关镇宁陕县:广货街镇、四亩地镇、旬阳坝镇、金川镇宝鸡市:(48个)凤翔县:彪角镇、长青镇、董家河乡、尹家务乡、陈村镇、南指挥镇、城关镇、柳林镇、虢王镇眉县:常兴镇、汤峪镇、马家镇、首善镇、营头镇、横渠镇陈仓区:虢镇镇、贾村镇、周原镇、潘溪镇、阳平镇扶风县:天度镇、绛帐镇、上宋乡、召公镇岐山县:蔡家坡镇、五丈原镇、凤鸣镇、曹家镇、益店镇渭滨区:神农镇、马营镇、高家镇、石鼓镇千阳县:南寨镇、水沟镇、柿沟乡、张家原镇金台区:陈仓镇、陵原乡、蟠龙镇陇县:城关镇、东南镇、堎底下镇、曹家湾镇鳞游县: 丈八乡、两亭镇太白县:鹦鸽镇、太白河镇汉中市:(47个)西乡县:杨河镇、沙河镇、高川镇、堰口镇、城关镇、白龙塘镇、柳树镇、茶镇、桑园镇、古城镇、峡口镇、马家湾乡南郑县:新集镇、高台镇、黄官镇、牟家坝镇、碑坝镇、大河坎镇、胡家营乡勉县:勉阳镇、定军山镇、新街子镇、周家山镇宁强县:铁锁关镇、高寨子镇、大安镇、广坪镇、代家坝镇、胡家坝镇汉台区: 北关街道、龙江镇、铺镇镇巴县: 泾洋镇、观音镇、鱼渡镇洋县:马畅镇、洋州镇、华阳镇留坝县:留侯镇、江口镇略阳县:两河口镇、何家岩镇、徐家坪镇佛坪县:袁家庄镇、大河坝镇城固县:沙河营镇、二里镇商洛市:(40个)柞水县:乾佑镇、下梁镇、石瓮镇、营盘镇、凤凰镇、杏坪镇、小岭镇、红岩寺镇、蔡玉窑镇商南县:富水镇、过风楼镇、城关镇、赵川镇、永丰镇、试马镇、清油河镇洛南县:古城镇、石门镇、城关镇、寺坡镇、石坡镇、景村镇、三要镇、巡检镇商州区:杨峪河镇、板桥镇、夜村镇、刘湾街道丹凤县:棣花镇、商镇、龙驹寨镇、武关镇山阳县:高坝镇、城关镇、漫川关镇、西照川镇、中村镇、杨地镇、色河铺镇镇安县:回龙镇延安市:(38个)宝塔区:南泥湾镇、枣园镇、柳林镇、临镇镇、姚店镇、蟠龙镇、川口乡、青化砭镇、李渠镇、官庄乡延川县:永平镇、延水关镇、禹居镇、文安驿镇、冯家坪乡、延川镇、关庄镇志丹县:旦八镇、纸坊乡、张渠乡、永宁镇、保安镇、杏河镇、顺宁镇延长县:黑家堡镇、郑庄镇、交口镇吴起县:白豹镇、周湾镇、长城乡子长县:李家岔镇、南沟乡富县:交道镇甘泉县: 城关镇、石门镇安塞县:招安镇、沿河湾镇黄陵县:店头镇渭南市:(37个)韩城市:新城办、金城街道、龙门镇、昝村镇、西庄镇、芝阳镇、芝川镇、嵬东乡合阳县:黑池镇、新池镇、同家庄镇、城关镇、路井镇、百良镇、马家庄镇大荔县:朝邑镇、高明镇、石槽镇、两宜镇,城关镇、埝桥乡、许庄镇澄城县:韦庄镇、交道镇、冯原镇、王庄镇、庄头镇临渭区:辛市镇、交斜镇、下吉镇、双王街办蒲城县:城关镇、东陈镇富平县:淡村镇、庄里镇华阴县:夫水镇潼关县:太要镇榆林市:(35个)神木县:大柳塔镇、大保当镇、店塔镇、耳林兔镇、中鸡镇、马镇、高家堡镇、孙家岔镇、沙峁镇、解家堡镇靖边县:杨桥畔镇、东坑镇、宁条梁镇、张家畔镇、海则滩乡、红墩界镇、黄蒿界乡、青阳岔镇、席麻湾乡、周河镇、新城乡府谷县:新民镇、府谷镇、老高川乡、庙沟门镇、大昌汗镇、古城镇、清水镇榆阳区:金鸡滩镇、牛家梁镇、红石桥乡绥德县:马家川乡横山县:波罗镇米脂县:石沟镇定边县:樊学乡铜川市:(12个)印台区:印台乡、城关办、红土镇、陈炉镇耀县:孙塬镇、董家河镇、寺沟镇、天宝路街道王益区:王家河乡、黄堡镇宜君县:西村乡、哭泉乡杨凌区:(3个)杨陵区:李台乡、大寨乡、杨村乡。
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
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一、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教育强镇的建设是提高人民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描述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台帐。
二、教育投入1. 提高教育经费投入。
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捐赠,增加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来源。
2. 完善教育设施建设。
修建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改善现有教育设施的硬件条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教育改革1. 推进课程改革。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教育质量提升1. 完善考试制度。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减少应试教育的压力,推行多元评价制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加强学校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确保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职业教育发展1. 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和推广。
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引导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2.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结合实际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六、教育公平1. 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
增加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资助,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
2.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边缘地区的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七、社会参与1. 鼓励社会参与教育事业。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推进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
2.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总结通过以上工作台帐的执行,教育强镇的建设将得到全面推进。
教育资源的充足,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将为教育强镇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家校合作的加强也将为教育强镇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教育强镇的建设,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努力创建教育强镇
《 金 口街 道 办事 处 创 建 教 育 强 镇 小 工 作方案》 ,一 是 确 定 了创 强 工 作
的 目标 : 从 “ 强 ” 即 强 政 、 强 五 民 、强 校 、 强 师 、强 生 方 面 人 手 ,
特 色 的 教 育 品 牌 . 力 争 在 20 0 8年
上 半 年 通 过 省 人 民 政 府 教 育督 导 室
年小 金 口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过程 认 识 和 体 会 到 :重 视 教 育 .优 先 发 展 教
育 ,是一 条 十 分 重 要 的 经 验 。 党 的
的督 导 验 收 。 二是 明 确 了 责任 , 实 落
( 儿 园 ) 中 ,形 成 教 育 优 先 发 展 幼 共 识 。 树立 了 “ 金 口重 教 育 .教 小 育 强 小金 口 ” 的思 想 。提 出创 建 广 东 省 教育 强镇 的 目标 。把 教 育 作 为
改 善 民生 的重 点 摆 在 社 会 建 设 的 重
门 负责 人 为 成 员 的 创 建 教育 强 镇 工
作 领导小组 。其次组织精 兵强将 , 在 全 街 道 各 部 门 专 门选 拔 精 兵 强 将 组 成 “ 强 ” 工作 专责 工作 组 .负 创 责 综 合 督 查 、 宣 传 报 道 、 档 案 资 料 、协 调 等 工 作 .及 时 解 决 创 强 过 程 中的 各 种 问 题 .确 保 创 强 工 作 的 正 常有 序 进 行 。 再 次是 专 门制 定 了
以建 设 规 范 化 学 校 为 突破 V .实 施 I 薄 弱 学 校 改 造 、推 进 素 质教 育 、加 强 队伍 建 设 、开 展 社 区 教育 、实 施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十二批省教育强镇名单的通知-浙教督[2008]249号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十二批省教育强镇名单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十二批省教育强镇名单的通知(浙教督〔2008〕249号)各市教育局:根据《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创建教育强镇活动的决定》精神,经乡镇(街道)申报和各市评估验收推荐,决定授予桐庐县百江镇等64个乡镇(街道)为“浙江省教育强镇”(具体名单附后)。
希望获得荣誉称号的乡镇(街道)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各地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宗旨,进一步树立科学和谐的教育发展理念,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浙江省教育厅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十二批浙江省教育强镇名单杭州市(6个)桐庐县:百江镇、新合乡淳安县:文昌镇、梓桐镇、界首乡、左口乡温州市(14个)鹿城区:双屿镇、南郊乡瓯海区:潘桥镇乐清市:仙溪镇、龙西乡瑞安市:荆谷乡永嘉县:沙头镇、碧莲镇、岩坦镇、鹤盛乡平阳县:郑楼镇苍南县:莒溪镇洞头县:元觉乡金华市(8个)金东区:江东镇东阳市:马宅镇、佐村镇兰溪市:马涧镇、梅江镇、横溪镇浦江县:浦南街道、虞宅乡衢州市(10个)衢江区:举村乡、岭洋乡江山市:清湖镇、上余镇、大桥镇常山县:青石镇、同弓乡、新桥乡开化县:林山乡、长虹乡丽水市(20个)青田县:北山镇、巨浦乡、舒桥乡云和县:沙铺乡龙泉市:上垟镇、宝溪乡、兰巨乡、塔石乡庆元县:官塘乡、江根乡、龙溪乡遂昌县:石练镇松阳县:象溪镇、新处乡、竹源乡、安民乡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大漈乡、大地乡、标溪乡台州市(4个)天台县:洪畴镇、泳溪乡玉环县:芦浦镇三门县:沿赤乡舟山市(2个)岱山县:衢山镇——结束——。
创建教育强县、强县主要指标
创建教育强县、镇主要指标(摘录)[硬件部分]一、办学规模:1、教育强县、镇(乡)的申报,评估和验收以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规范化学校建设任务为前提,原则上:1常住人口规模较少的乡镇要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小学,常住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要集中办好中心小学和1-2所片中心小学。
常住人口规模特大的乡镇,要集中办好若干所片中心小学。
2初中原则上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办学,一般规模的乡镇办一所初中,常住人口较大的乡镇可保留2所初中,常住人口特大的乡镇可集中办若干所初级中学。
3镇、片中心小学和初中要按省有关标准和要求,建成规范化学校。
2、结构规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规模均应达到1000人以上,初中校均750人以上,小学12个班250人以上。
小学、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高中不超过56人,无单级单班学校。
3、占地:1学校占地:小学30—50亩以上;初中60亩以上;高中70—90亩以上。
2 生均占地(㎡)户外生均活动占地(㎡)幼儿园 13 4小学 18 11.6初中 23 10高中 22 104、生均建筑面积:(㎡)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幼儿园 6小学 7 4初中 8 4.5高中 14 45、运动场地:1、小学18班以下须设100米直道田径运动场一个。
2、小学18班以上、初中24班以下须设有200米环形田径运动场一个。
3、初中25班以上设400米环形田径运动场一个。
4、中心城区小学确无条件的至少要有标准篮球场2个及60米直道田径运动场一个。
二、强县、强镇对等级学校的要求:1、教育强县:(1)、省教育强镇达60%以上,其余的40%要在二年内达到省教育强镇要求,并通过省教育强镇的验收。
(2)、等级学校:中学(高中):省一级一所以上,市一级以上60%以上,县一级达7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省一级一所以上,市一级达55%以上,县一级达65%以上;幼儿园:优质幼儿园(市一级以上)占17%以上,其中省一级达5%以上,市一级达12%以上,县一级达25%以上。
2024年在全县教育强镇命名会上的发言范文(二篇)
2024年在全县教育强镇命名会上的发言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客人、亲爱的教育工作者: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2024年全县教育强镇命名会上发表演讲。
我站在这里,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代表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大家分享我对教育强镇的理解和展望。
首先,我要感谢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一直以来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
正是有了你们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我们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绩。
全县教育强镇的命名,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褒奖,更是对我们使命的肯定。
对此,我谨代表全县教育工作者,向县委、县政府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
教育强镇作为一个由全县各级教育领域共同努力打造的品牌,将为我们提供卓越的教育资源、环境和平台。
在教育强镇的指引下,我相信我们将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教育未来。
教育强镇,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以过去的成绩为骄傲,更要将其作为我们的动力,继续前进。
我们要以教育强镇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作用,为全县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育强镇的打造,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团结合作,形成合力。
教育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
教师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
学校要和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只有我们身心齐力,紧密合作,才能够建设一个真正的教育强镇。
教育强镇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教育事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坚决反对教育的浮华和功利,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够使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强镇的目标。
教育强镇的命名是对我们的激励,也是对我们的期望。
创建教育强镇宣传口号
创建教育强镇宣传口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创建教育强镇宣传口号”,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创建教育强镇宣传口号11.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2. 坚持“率先发展、教育先行”方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3.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共创现代化教育强镇!4. 加快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5. 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努力打造xx教育品牌!6.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7.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xx教育事业新局面!8. 积极行动起来,争当创建教育强镇的排头兵!9. 孩子要成才,大家齐关怀!1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教育强镇!11. 贯彻精神,掀起创建教育强镇热潮!12. 各方参与,同台合唱,创建xx教育强镇!13.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xx综合竞争能力!14. 动员起来,为把xx建设成为浙江省教育强镇而努力奋斗!15. 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乐,商以助教为善,师以从教荣。
创建教育强镇宣传口号21. 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
2.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建现代化教育强镇!3.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创建现代化教育强镇!4.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全力推进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
5. 打造教育品牌,建设文化名镇!6.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7. 创教育强镇,建和谐xx!8. 创建现代化教育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目标!9. 创建省教育强镇,提升xx综合竞争力。
10. 创建省教育强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1. 创建教育强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2. 创建教育强镇,造福子孙后代!13. 创建教育强镇,造福xx人民。
14. 创建教育强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5. 创建教育强镇,促进xx社会全面发展!创建教育强镇宣传口号31. 创建教育强镇,促进xx教育和谐发展!2. 创建教育强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强镇为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加快我镇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镇,根据市县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结合我镇的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建设教育强镇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体系完善、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教育发展局面,提高教育质量及人口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镇。
2、总体目标。
通过六年左右的努力,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镇前列,支撑和保障教育发展的指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县先进行列,基本形成与xxx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镇。
到2010年,全镇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70%,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其中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5%;新增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
8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合格学校标准,教育信息化达到全县的先进水平,公办学校择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初步实现镇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到2015年,全镇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其中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新增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9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合格化学校标准,近镇与边远小学之间义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困难群众子女受教育状况根本好转;初步形成有影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3、基本原则:坚持优先发展。
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坚持重点突破。
加快双口小学和建伟小学新校舍建设,力争2010 年下半年交付使用;小学规模,紧围绕教育强镇的目标和规划,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育管理及发展水平、丰富教育内涵和增强竞争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着力创建和实施一批教研项目计划,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步伐。
坚持教育公平。
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保证贫困家庭子女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公平享有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
坚持创新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发展措施,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培育和创造xxx教育优势和特色。
坚持分步推进。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发展格局,实施“强校、强镇、强县”推进战略,至2015年我镇建成教育强镇。
二、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4、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坚持教育公平的政策取向,积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加大对偏远地区学校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村小学校办学条件。
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女童、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保障流动性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
加快发展学前三年教育,鼓励社会力量按标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建好一所示范性镇中心幼儿园。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強政府统筹,打破职业教育部门、条块分割现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适应我镇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完善软硬件和师资建设,基本实现普职高对半分流的目标。
重点办好市级示范性乡镇农校,重点建设3-5门精品课程、1个市级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坚持市场就业导向,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鼓励职校发挥自身优势,挖潜扩能,服务xxx经济社会发展。
6、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完善实习实训制度,釆取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对未升入普通高校的高中毕业生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鼓励各类企业开展在职职工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下岗、转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到2010年,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00人次以上,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到 2000人次以上。
7、加快合格化学校建设。
按照国家规定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加快合格学校建设,使义务教育学校到2010年有60%、2015年有80%达到合格学校标准。
严格学校基建管理和报建程序,从严控制负债建设。
8、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到2010年,农村学校实现“校校通”,提高学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逐步实现全镇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完备的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9、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政策,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型学习,幼儿教育主要以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品质为目的,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体质。
10、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
强化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优化学校及周边育人环境。
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各类文化、科技、体育场所和公益设施要向学生免费和优惠开放,积极为青少年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11、改革学校招生和考试制度。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实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引导社会和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
12、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
以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专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和定期评估制度。
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向边远小学一线教师倾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切实抓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全镇小学教师专科率达10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率达98%以上,幼儿教师100%达到中等幼儿教育或中等师范教育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使全镇教师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13、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学为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风尚,严格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
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在职教师举办培训班或家教家养等以教谋私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14、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依法落实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努力改善边远小学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四、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5、为了加强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明确各级对教育的管理职责,健全各级各类教育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学校要自主对教师进行管理。
16、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
按照相对集中和方便入学原则,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大力整合现有教育资源。
17、深化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省、市、县实施办法,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正确引导、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发展民办学前教育、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教职工及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同类人员享有同等的权利,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基本建设优惠政策。
18、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
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每年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公开招聘教师,建立正常有序的教师补充机制。
规范学校管理岗位设置,防止学校行政化倾向,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监督、流动等制度。
建立学校用人动态管理新机制。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19、依法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
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建设教育强镇的投入保障机制。
财政预算和决算时,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至2个百分点。
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逐步增加职业教育生均预算经费,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财政投入政策。
20、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要釆取各种办法,动员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捐资办学。
大力化解义务教育债务。
按照“先清理、后化解,先化解、后奖励”的原则,研究制定与落实教育债务化解办法,在严格制止新债的基础上,优先剥离并化解“普九”负债。
逐步化解非义务教育债务。
21、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推进学校财务决策民主化。
加强对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监督和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规范教育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收费管理,严禁教育乱收费。
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
六、切实加强对建设教育强镇的领导22、加强对教育强镇工作的领导。
建立建设教育强镇的目标责任制度,继续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等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建设教育强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教育强镇评估与督查、奖励机制,每年组织一次建设教育强镇工作督查,并公布督查结果。
23、坚持依法治教,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坚持督政为主、督学为本,加大教育督导工作力度。
教育和相关部门要重视与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完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和维护稳定机制,确保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稳定。
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向学校搞“三乱”的单位和个人, 依照优化经济环境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4、营造教育强镇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强镇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立教育发展激励机制,对重视和支持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教书育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品学兼优的学生学员等各类先进典型人物,镇党委、政府应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