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隐逸思想其当代意义论文
略论道家隐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略论道家隐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道家隐逸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追求与世俗世界的脱离,寻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道家隐逸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启示和启发。
道家隐逸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自然的道,而不是奢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
通过隐逸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存共融,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紧张和繁忙,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迷茫和失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家隐逸思想提醒人们应该调整心态,从内心找寻真正的满足和幸福,通过回归自然和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来获得平衡。
另一个重要的道家隐逸思想是与世无争。
道家认为,人类社会的繁杂与纷争是由于人们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和社会地位所导致的。
他们认为这种追求只会使人们陷入无尽的苦恼和纷争中。
相反,通过隐逸远离俗世,可以避免这些烦恼,享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当代社会中,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主流,社会推崇追求名利和地位的行为。
然而,这种追求往往造成人们的精神疲惫和焦虑。
道家隐逸思想告诫人们应该审视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道家隐逸思想还强调个体的内在培养和修养。
道家认为,通过修炼个体的心性和境界,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修炼需要通过内观和内省,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欲望,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和选择。
而这种修行需要在安静和清净的环境中进行,因此,隐逸成为道家修行的必要方式之一在当代社会中,信息的爆炸和日益加速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容易陷入表面和虚幻的世界中。
而道家隐逸思想提醒人们应该回归内在,通过修行培养内在的力量和境界,以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隐逸的方式可以是远离城市喧嚣和娱乐媒体的干扰,也可以是通过冥想和内观来培养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这种内在修养对于人们的精神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总之,道家隐逸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嵇康的隐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嵇康的隐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作者:付琦博来源:《学理论·上》2012年第10期摘要:嵇康的隐逸思想是其自然论的玄学思想的一部分,为了摆脱世间种种矛盾的束缚,转而追求人与“道”的融合的人生至境,呈现为平和安宁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自然。
这种思想既是对传统隐逸精神的继承,又因其历史承担精神焕发了个性的光辉。
关键词:嵇康;隐逸思想;自然;当代性朗读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52-02一、嵇康的隐逸思想形成的原因(一)家庭环境嵇康幼年失父,由母兄养育,有慈无威,因而养成了放诞喜欢自在的性格,这可以从《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看到:“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恃爱肆妲,不训不师。
”“加少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弩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非不闷痒,不能梳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
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齐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逸之情转笃。
此犹禽庙少见驯宵,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彪,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任丰草也。
”这样的环境是其性格形成的根由,而这种性格又成为其隐逸思想的根由。
由于没有严格的管束,可以凭自己的喜爱任意读书,因而颇好庄老,形成了爱好自由,无拘无束的天性,刚肠嫉恶,轻肆直言,而又因为这种性格与社会的严厉虚伪的名教统治格格不入,而激发了他隐居的意向和对于人生终极境界的追求。
(二)政治文化环境中国传统隐逸思想之丰富,得益于中国的社会现实。
动乱的年代自不必说,即便在和平的大一统时代,如汉朝。
由于中国社会阶层比较单一,集权力量强大,很少或几乎没有政治夹缝可以让游离于正常秩序之外的文人有存在的余地,因而在文人中产生了两种极端,即要么选择出仕,要么选择隐居。
因此说中国的文化土壤十分适合隐逸思想的生长。
《2024年嵇康之名士性情及其哲学趋向》范文
《嵇康之名士性情及其哲学趋向》篇一一、引言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的名士,他的生活与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性格独立,哲学思想鲜明,因此吸引了无数后人对其进行研究与解读。
本文将就嵇康的名士性情以及其哲学趋向展开论述,探究其生活态度和哲学理念。
二、嵇康的名士性情1. 独立不羁嵇康的性格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
他敢于挑战权威,不畏强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这种独立不羁的精神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如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坚定立场,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2. 直率坦诚嵇康的另一大特点是直率坦诚。
他言辞犀利,直抒胸臆,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这种直率坦诚的性格使他在当时社会中显得格外突出,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个性色彩。
三、嵇康的哲学趋向1. 自然主义哲学嵇康的哲学思想以自然主义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他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这种哲学思想在嵇康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他的《声无哀乐论》等作品都表达了这一思想。
2. 无为而治嵇康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他对社会政治的看法上。
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社会应该回归自然状态,减少人为干预。
这种思想反映了嵇康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他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四、嵇康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嵇康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自然主义哲学和无为而治的观念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思想源泉,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
同时,嵇康的直率坦诚和独立不羁的精神也成为了后世文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五、结论综上所述,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的名士,他的名士性情和哲学趋向都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独立不羁、直率坦诚的性格以及自然主义哲学和无为而治的观念都体现了他对人性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反思。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嵇康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思考。
总之,嵇康作为一名杰出的文化名人,他的性情与哲学思想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论嵇康隐逸诗的特点
论嵇康隐逸诗的特点作者:薛冰怡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09期摘要:嵇康向往返璞归真、摆脱礼教束缚的生活,因而隐逸诗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占据很高的比重。
本文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着手,重点分析嵇康隐逸诗的特点,并简要总结这类诗歌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嵇康隐逸诗特点嵇康生活在魏晋正始年间,这一时期名义上天下是曹氏家族的,实际上司马家已经完全把控了朝政。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的宽松再加上热爱自然的本性,嵇康创作出大量具有自身特色的隐逸诗。
一、崇尚老庄春秋之后,士人的隐逸观大多是建立在以孔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儒道两家之上的。
依照孔子的主张,君子应该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邦无道”可以退居山林,是一种可进可退的隐逸观。
而道家尤其是庄子的主张和做法,则是追求身体与心灵的“绝对”自由,“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1]认为终身不仕才是最逍遥的人生。
“竹林七贤”做出的不同选择,其实是他们不同思想观念的反映,尤其是隐逸观的具体体现。
例如阮籍虽然被迫出仕,但是他实际上持有的是儒家的隐逸观。
他在《咏怀诗》中写道:“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明确提出反对庄子的人生观,渴慕“雄杰士”。
隐逸只是阮籍面对黑暗社会做出的无奈之举,内心充满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嵇康是真正的崇尚老庄的隐逸思想,据《晋书嵇康传》记载,认为他“长好老庄”。
嵇康被关在狱中回顾一生时写下的《幽愤诗》,是研究他思想的重要资料。
他在诗中写道,“托好老庄,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2]表明嵇康将老庄作为自己的爱好,希望如道家所宣扬的那样:不贪慕外在的东西,保全最真实的自我,在他的其余诗歌中也经常有表达对老庄崇敬之情的语句出现。
嵇康的隐逸诗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功名利禄的厌恶。
老子弃官归隐,庄子面对高官厚禄不动摇的行为,都对嵇康产生了影响。
他在写给兄长的诗中想象兄长立下战功后的潇洒英姿,但认为“身贵名贱,荣辱何在”;在《六言诗》其六中写道“名行显患滋,位高势重祸基”,更是将名利视作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其七中赞扬东方朔“至清”,认为他“不为世累所缨”。
玄学与隐逸人生论文
玄学与隐逸人生论文•相关推荐自然的态度上,王弼、嵇康、裴頠、郭象等主要玄学人物都各有所异。
此文将打破以时间贯穿观点的方式,从文献入手,论述魏晋玄学中名教与自然问题的概念范畴、各自的发展状况以及归宿、地位等问题,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把握名教与自然问题。
关键词:魏晋玄学名教自然发展一、引言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
”[1](P498)作为新兴思潮,魏晋玄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形成。
对于历史上的魏晋时代,是“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的时代,为了明哲保身,人们流于清谈,“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晋书·阮籍传》),成为玄学的前身。
时代动乱在很大程度上又意味着对意识形态束缚的减少,于是人们不再局限于汉代儒家经学研究,道家清淡无为思想因此而被重新发掘。
同时,人们也不再迷信汉代那考证繁琐、甚于谶纬的经学,转而寻找另外一种可以作为精神寄托的思想。
此外,何晏、王弼、阮籍、嵇康、裴頠、郭象等人,关注社会现实,希望通过论著提出提出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或为政治原则寻找理论依据。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文学独立并进行自觉创造的时代中,产生了魏晋玄学这种后起于经学,具有高度思辨性的哲学。
根据余敦康先生的《魏晋玄学史》,魏晋玄学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正始玄学为第一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无论玄学;竹林玄学为第二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自然论玄学;西晋元康玄学为第三期,以裴頠为代表的崇有论玄学和以郭象为代表的独化论玄学;第四个时期为东晋佛玄合流思潮,以张湛和僧肇为代表。
至于魏晋玄学到底应该如何划分,目前学术界仍有不同见解。
对于魏晋玄学所探讨的主题,更是有有无之辩、才性问题、名教与自然问题、圣人有情无情等多种类别。
在不同的时期,玄学家们探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嵇康美学对于当下中国美学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为致。故为可奉之礼, 制可导之乐 , 口不尽味 , 乐不 极音。揆终始之宜 , 度贤愚之中, 为之检则, 使远近 同风 , 用而不竭 , 亦所以结忠信, 著不迁也。 ∋ ( ∃声无 哀乐论%) 无论何时何地 , 只要按照礼乐配合的社会 准则与规范行动, 人与社会就能够达到和谐, 整个 社会也就可以永远存在下去。 ( 三) 追求人自身的和谐。嵇康美学追求人与 社会的和谐 , 并不是以牺牲个人的和谐为代价的 , 恰恰相反, 它还十 分注重人自身 的和谐。嵇康 认 为: & 六经以抑、 引为主 , 人性以从欲为欢。 ∋ ( ∃难自 然好学论% ) 他非常重视个人的言与行、 情与理、 身 与心、 神与形的和谐, 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养生思 想上。综观嵇康美学 , 我们不难发现 , 它总是透显 着对人自身之和谐的渴望, 处处洋溢着生命的任性 与天真。 嵇康始终以生命的和谐与充盈为美 , 以& 贵和∋ 作为价值评判标准 , 以 & 至和∋ 作为美的最高理想 , 意在冲破儒家的& 中和∋ 为上的礼法的束缚, 建立起 全面和谐 的美学体 系 ( ( ( 和谐 的形式、 和谐的 精 神、 和谐的境界 , 这与其&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的哲学 主张是紧密一致的。可以说 , 追求全面的和谐是嵇 康美学的最大特点 , 也是嵇康美学最具民族特色之 处, 不仅在当时反响巨大 , 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 不论从现实性还是学理性上来讲, & 全面和谐∋ 是中 国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契合点。也就 是说 , 当下的中国美学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借鉴 嵇康美学的和谐论思想 , 将& 全面和谐∋ 作为当下美 学建构的追求和目标 , 这与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 会的时代要求也是一致的。 二、 以审美体验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础 嵇康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 在中国古典美学史 上占有显著地位,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 始终将自己的美学理论建构置于丰富的审美体验 之上。 嵇康崇尚自然美 , 对自然山水情有独钟 , 他主 张并且亲身投入外在气韵生动的大自然的怀抱中 , 深切感受大自然 的美。他 & 采薇山阿 , 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 , 颐性养寿∋ ( ∃幽愤诗% ) , & 目送归鸿 , 手挥 五弦。俯仰自得 , 游心太玄∋ ( ∃ 赠兄秀才入军四言 十八首)其四% ) 。嵇康向往的是一个自然、 和谐、 空 灵、 超然物外的审美世界, 因此他常常流连于自然 山水之间, 据∃晋书)嵇康传% 记载 : 嵇康 & 尝采药游 山泽 , 会其得意 , 忽焉忘反∋!3∀。
略论嵇康的隐逸意识-最新年精选文档
略论嵇康的隐逸意识我国古代社会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脱离社会主流意识却在士大夫中影响深远, 这便是文人的隐逸。
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何时“隐”何时“现” ,取决于外部环境, 有识之士需对道义坚守。
孟子曰: “天下有道,以身殉道;天下无道, 以道殉身” ,如此,隐逸是士人对道的自觉维护。
儒家虽对隐逸行为大为赞赏, 但出世只是暂居二线, “独善其身”时不忘提高自身修养, “兼济天下”才是儒生的理想事业和人生目标, 正所谓“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论语?季氏》)。
“天地闭,贤人隐” (《易经》), 隐者多为贤士, 而贤人不必都归隐。
在道家文化里, 隐逸的出发点与儒家不同。
无论危邦或盛世,道家士人的退隐多是对政治和世俗的鄙夷, 视功名为精神自由的羁绊。
追求无为之境, 宝性全真, 延年益寿, 此乃道家士人的生命哲学。
庄子垂钓于濮水, 婉拒做官, 宁愿“曳为于途中”也不愿意作供奉于庙堂的神龟。
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士人的归隐很具个人主义色彩。
相比儒士之归隐, 道家士人的退隐更彻底,即退就不可能再复出。
通常所说的隐士即指道家之士, 冯友兰认为“道家出于隐士”且“庄周哲学是隐士哲学的总结”。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庄子?大宗师》),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隐逸文化是出于自然而归于自然的生命选择。
隐士,即是隐居不仕之士,先秦已有,东汉时渐多,汉魏之际隐逸盛行, 遂引起士人思考。
阮籍著《大人先生传》, 文中主人即高士的理想化身。
嵇康撰《圣贤高士传赞》, 即做传记亦作赞语, 表示出仰慕之情, 《三国志?王粲传》注引《嵇康传》曰: “撰录上古以来圣贤、隐逸、遁心、遗名者,集为传赞,自混沌至于管宁, 凡百一十有九人。
”晋初皇甫谧作《高士传》《逸士传》就颇受嵇康的影响, 而刘宋时的周续之为嵇康《圣贤高士传赞》作注。
嵇康在《圣贤高士传赞》中对士人飘然世外的人格形象和思想观念做了一番总结。
从嵇康之死分析魏晋六朝的隐逸之风
从嵇康之死分析魏晋六朝的隐逸之风引言:隐士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股清流,他们一般都是政治失意的产物。
在治理地方和入朝参政的过程之中,许多人没能够达到自己心中所期望的那种目标,在努力无果之后就选择了与世界相隔离,进入一种独人生活状态,通过自己的劳动力养活自己,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厌倦了红尘之中的纷扰,比较向往古人们小国寡民的生活。
这些和国家编户齐民毫无牵连的人都叫做隐士,他们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之中的一个特异现象,少部分人掌握着绝大部分平民所无法涉及的精英知识,但最终结果却只能老死山中。
像这种现象的广泛出现是在汉帝国统一疆土破灭之后。
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修齐治平开始迷茫,纷纷遁入山中。
书法家钟繇的幼子钟会,出生书香门第,还从小就被人断言将来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人。
确实钟会的才能不浅,成年后就擅长玄学,二十岁时在外界的名声就能够与玄学创始人周易研究家王弼相提并论。
在众人追捧和夸赞长大下的钟会也为自己的才识而骄傲,一日他带着自己编撰的一本讨论才性的书《四本论》前往当时的名士嵇康府下,想要请他为自己的书壮壮名声。
但是到了嵇康的家门口,钟会却迟迟不敢进去,最后他在外徘徊了大半天,还是决定将这本书扔进去,之后撒腿就跑,也不知道嵇康有没有看他的书。
多年之后钟会有了名望,特意前往嵇康府邸拜访,没想到受到了冷待。
钟会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最终凭借着权势杀害了嵇康。
《三国志》记载:迁司隶校尉。
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
嵇康等见诛,皆会谋也。
嵇康画像图嵇康的死让魏晋时期的隐士风格发生了动荡,大部分的文人墨客都分为了两个流派,一派更加坚定了隐逸之风,而另一派看到了嵇康的下场,决定走向仕途。
之所以会对当时的隐士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还是因为嵇康的名气在外。
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名号海内皆知,思想超越时代,是魏晋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引颈就戮就是魏晋时期选择安逸的隐士最终的结局。
本文将从魏晋时期的隐逸之风的源头,饮食的学术爱好和职业生涯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魏晋六朝的隐逸之风。
初中议论文作文:《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杂谈——独谈嵇康
《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杂谈——独谈嵇康话至魏晋,若是单从文献的记载上来还原那个时代怕是太过单调乏味了。
好比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能对其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评价的,对于一个时代则更是这样。
因为他们都是富有生气、自然而灵动、蕴含着无限情感的,而想要走进他们,就应当真诚地与他们接触,了解他们,感受他们。
我曾到过敦煌的莫高窟。
在那个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地方,我感觉我被历史的洪流所消融,我看见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前呼后拥地向我走来,每个艺术家都牵连着他们喧闹的背景。
在莫高窟,或许才能从容地走进悠悠千年中的任一个朝代。
开头看到的青褐浑厚的色流便是魏晋的遗存,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的如同剑戟。
那个时代,故事频繁、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强悍与苦难结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
看魏晋的作品,豪放、粗犷、狂野、冰冷,甚至有点残忍。
生活在魏晋时代的人,不似隋唐之时重视外在的修饰和华美,而以德行高尚、言语文雅为重。
魏晋之士,愿抛去一切浮华矫作,只是人孤独地同天地万物对话,观物之来去变化,潜心研究玄学清谈。
他们简朴、疏放、清绝,活得自在而真实,若把隋唐比为牡丹,魏晋便是梅罢。
在我看来,支撑起整个魏晋士人风貌的是竹林七贤,而嵇康则是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
嵇康的容貌在当时煞有好评,赞他美貌的人很多。
《容止》一章中曾描绘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在我看来,用如此美好的句子来刻画嵇康并不为过,人的外表是心灵的映衬,心灵纯粹通透之人自有明朗之容,由内而外淳朴自然之美比雕着修饰之美更令人心醉神怡。
《晋书》中说嵇康“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便是这个意思。
我认为嵇康能够独立于众多文人雅士之上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穷经皓首、白面儒冠、长于舞文弄墨的文弱书生,亦不是一个粗野鄙陋之士。
嵇康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心在于对“ 道” 的阐释。其 中对嵇康影 响最大的也是“ 涤除玄 鉴” 、 “ 心斋坐忘 ” 这两个著名 的美学命题 , 他曾说“ 老庄周 , 吾 之师也 ” 可以看 出老庄对嵇康 的影响之深 远。在老庄 的影响 下, 嵇康 的美学体现 出以下特 征 : 追求 道家 的人生 思想 , 追 求 天人合一的美学追求 , 认 为人 们应该 “ 游” 心于道 , 不应该 去 追求世俗的名利 , 要清新脱俗 。他 还提 出了要追求 健康 的生
《 兽 医寄生 虫病学 》 教 学改 革是一个 涉及 到多方 面的教 学质量工程 , 新 的 教 学 方法 和考 试 题 型 要 以 执 业 兽 医 资 格 考 试为导 向 , 使课程适应 执业兽 医师考试 工作 , 全 面提 高我 国 兽 医人 才 的培 养 质 量 。
之前相 比 , 显 著 地 促 进 了 同学 们 的 学 习 。
( 三) 改革课程考核 及考试 方式。对《 兽 医寄生虫病 学》 的 自测题型和 考试题 型进 行 了必 要 的改动 。将 以前执 业兽 医师 资 格 考 试 中考 核 过 的 所 有 相 关 题 目纳 入 题 库 中 供 学 生 自测之用 。组织编写学 习精要 , 在每章 内容 的后面都 附上精 心设计 的题 目。增加平 时小测 的次数和在 总成绩 中的比重。 使考核 的形式多种多样 , 包括 视频观看 、 平 时小测 、 线上 讨论 与发帖 、 考 试 等 。加 强 学 生平 时对 知 识 的 掌 握 以 及 对 执 业 兽 医资格考试题 型和 内容 的熟悉 。 ( 四) 加强 实践教 学, 提 高动手 能力。对实验课 的内容和 讲课方式进行 了较大 的改革 , 将 验证性 的实验提 前 录好 视频 供学生课前 自习之用 , 课 上主要是 学生 自己动手 进行实 验验 证, 教 师巡 回指 导 。增加 部 分综 合 性 以及 创新 性 的 实验 内 容, 大大提 高学生 的动手 和实 践能力 。鼓励 学生 进人实验 室
《2024年嵇康之名士性情及其哲学趋向》范文
《嵇康之名士性情及其哲学趋向》篇一一、引言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的名士,其人生经历和思想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高傲、率真、直爽的性格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著称,被誉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
本文将详细探讨嵇康的名士性情及其哲学趋向,以揭示其独特的思想和人生追求。
二、嵇康的名士性情1. 傲岸不屈的个性嵇康的傲岸不屈个性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
他敢于直面权贵,不畏强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这种傲岸的个性使他在当时社会中显得与众不同,也使他成为后世名士的楷模。
2. 直爽率真的性格嵇康的直爽率真性格表现在他的言辞犀利、坦诚直率。
他敢于直抒胸臆,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这种性格使他在与人的交往中显得真诚而可爱,也使他的思想更加鲜活、真实。
3. 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嵇康热爱生活,追求自由与真我。
他痴迷于音乐、诗词、酒等事物,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使他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嵇康的哲学趋向1. 崇尚自然与自由嵇康的哲学思想中,崇尚自然与自由是核心观念之一。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生活中,如他对自然的热爱、对音乐的痴迷等。
2. 反对虚伪与矫情嵇康反对虚伪与矫情,认为人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认为虚伪和矫情是违背人性的,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混乱。
这种思想使他在当时社会中显得与众不同,也使他的思想具有了强烈的批判性。
3. 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嵇康认为道德和人格修养是人的重要品质。
他强调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格修养,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思想使他在当时社会中成为道德的楷模,也使他的思想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四、结论综上所述,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的名士,以其傲岸不屈的个性、直爽率真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著称。
他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然与自由,反对虚伪与矫情,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
这些思想和性格特点使他在当时社会中显得与众不同,也使他的思想成为后世名士的楷模。
以嵇康看隐逸
以嵇康看隐逸摘要嵇康作为魏晋隐逸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处于“天下多故,民士少有全者”的乱世,为摆脱魏晋险恶黑暗的政治斗争环境、超越残酷现实,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隐逸之路。
他通过文学创作抒发内心的生命情感,将隐逸思想融入诗作中。
本文从嵇康的作品及其为人、性格、隐逸思想特征、内心情感等方面,对嵇康含有隐逸内容的诗作进行分析、解读,试图把握隐逸思想,寻找其诗作反映出的隐逸内涵,从而对嵇康的隐逸行为及其隐逸思想做出初步的诠释。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在魏晋时代大背景下隐逸文化所处的特殊地位,而嵇康正是其杰出的代表;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嵇康诗作中透露出的隐逸思想,对含有隐逸内容的的篇章做详细解读,深入分析这些诗是如何体现隐逸的;第三部分,总结嵇康诗作中体现出的隐逸到底是什么样的隐逸,对嵇康及其作品做出分析评价。
关键字:魏晋隐逸;嵇康;隐逸文化;四言诗;幽愤诗;游仙诗;述志诗Ji Kang SeclusionAbstractWeiJi’s Jin Kang as Seclusion Culture representative. He is "the world more so,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re rarely full" in troubled times, to get rid of the Wei, Jin political struggle sinister dark environment, beyond the harsh reality, resolutely embarked on the Hermit Road. Express his inner feelings to life through literature, the poems into the seclusion ideology. From Ji Kang's work and man,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seclusion ideology, inner emotional aspects of Ji Kang poem containing Hermit content analyze, interpret, trying to grasp the seclusion ideology, find his poems reflect the Hermit connotation, thus Reclusive behavior Ji Kang and escapism to make a preliminary interpretation.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introduce a special place in the culture of the Hermit Wei and Jin Dynasties background, while Ji Kang precisely its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seclusion ideology Ji Kang revealed poems of。
追寻生命的意义——浅论嵇康的人生理想一
追寻生命的意义——浅论嵇康的人生理想一追寻生命的意义——浅论嵇康的人生理想一汉末的中国,如同天堂之门与地狱之门同时洞开,道魔杂处,人神共生,野心,欲望,阴谋,无一不获得了表演的最佳舞台。
曹操父子,文采风流,却未能建立牢固统一的基业,因为他们借以篡夺汉室的手段,对别人同样适用。
太尉司马懿悄然上演了“高平陵之变”,一举夷灭曹氏家族,此后司马师,司马昭又几度举着曹氏王朝的招牌,谋划自家基业。
社会上掀起了欺世盗名的狂流,“名教”已成为沽名钓誉的手段,诬害他人的武器,这一切,都在激剧地加速着腐朽王朝衰亡的进程。
志士们满腔的救世热望受到巨大压抑,自然产生了忧时疾俗的心理。
嵇康,正是处于这一极端动荡不安的时代。
二嵇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曹丕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于魏常道乡公曹奂景元三年(公元262年)被杀,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魏晋交替之际的剧烈变动中度过的。
嵇康出生不久,他父亲便去世了。
《幽愤诗》中说“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所以他由母兄抚养长大,在多慈爱温情而少森严管束的家庭中,嵇康养成了任性骄纵而情深似海的性格。
而后又以他内秀貌美的声誉,成为魏武帝孙穆王曹林的女婿,以此“迁郎中,拜中散大夫”,跻身于政治漩涡中心,更充分感受到无常时代的变故,离乱,与末路的疯狂。
嵇康少年英俊,思敏性直,在学业上博览群书,学不师授。
“善书法,尤长草书”,其墨迹被列为草书妙品,极端狂放潇洒不拘一格,其诗歌文章诡谲壮丽,流光溢彩,森然奇崛,充分显示出他那清醒又狂热的才智。
此外,他又有很高的音乐修养,演奏古琴如行云流水,他认为物有盛衰,音乐永恒,为此他著有《琴赋》和《声无哀乐论》,体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独一无二的悟性与才华。
《世说新语》中称嵇康“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可见其天质自然,不加修饰而“容色奇伟”,山涛说他“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嵇康的英俊漂亮中,似乎不乏一种忧郁,冷峻和特立独行的成分。
_抱琴行吟_弋钓草野_嵇康隐逸意识中的生命精神分析_梁晓东
文 化艺 术
/抱琴行吟, 弋钓草野 0
) ) ) 嵇康隐逸意识中的生命精神分析
梁晓东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 定西 )
魏晋之际, 隐逸盛行, 这跟当时奉虚伪 / 名教 0为政治号召的统治阶级对隐逸行为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嵇康 之隐逸, 与 当时的现实 政治统治的需要密切相关。究其原因, 是统治者杀夺频繁、玄学思潮影响的结果。同时, 这一时期也是人对生命意识的觉醒时期, 故表现 出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追求精神超越和自由的生命意识。
开人世的危险 0为中心问题的道家提出了 / 无 马氏的斗争中起了作用。但罗宗强先生经过 业, 恬静无欲。性好服食, 常采御上药。善属
为 0的社会整合方案, 主张人生以清静无为、恬 细致论证认为此说纯属无稽之谈。由此可见, 文论, 弹琴吟诗, 自足于怀抱之中。 , ,超然
淡寡欲为主, 要超凡脱俗, 逍遥人生, 冥合自 嵇康不愿意做官, 并不是因为反对司马氏, 而 独达, 遂放世事, 纵意于尘埃之表 0。嵇康选择
行, 乘桴浮于海0, / 邦无道, 则可卷而怀之。0 诗6之十八曰: / 身贵名贱, 荣辱何在。0在 5述 弋钓草野0; / 守陋巷, 教养子孙, 时与亲旧 叙
这样, 儒道两家共同为士人构建了一个进退有 志诗 6之一也同样说: / 冲静得自然, 荣华安足 阔, 浊 酒一 杯, 弹 琴一 曲 0 ( 5与山 巨源 绝 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嵇康向往隐逸, 但他 的隐逸与 当 时的 政治 形 势紧 密 关联, 其原 因是:
统治者杀夺频繁的社会背景是主要原因。 如果说汉末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使广大士人对 官场失去了信心, 于是远离官场、隐逸山林以 保持名节的话, 那么魏晋时期的士人隐逸则是 为了避乱保命。在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 一部分士人躲进了山林。如田畴避董卓之乱, / 遂入徐无山中, 营深险平敞地而居, 躬耕以养 父母。百姓归之, 数年间至五千余家。05三国 志 # 魏书# 丙肠原传 6云: / 黄巾起, 原将家属 人海, 住郁州山中。 ,,原在辽东, 一年中往 归原居者数百家。0魏晋隐逸理想的形成, 是政 治风险乃至处世风险的直接反映。为官有风 险且不说, 当时名流想脱俗出世的也需明哲保
元末隐逸书风及其对当代书家的影响
元末隐逸书风及其对当代书家的影响作者:赵明辉来源:《美与时代·中》2024年第06期摘要:元末隐逸书风根植于古代文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寻求心灵寄托的强烈渴望。
元朝末期,战乱频发,文人仕途坎坷,这种时代背景为隐逸书风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元末隐逸书风以自然流畅、情感真挚为特色,充分展现了文人墨客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和谐的精神风貌。
此外,隐逸美学对当代书法家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汲取隐逸美学的精髓,将其巧妙地融入创作实践中,通过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全面探讨元末隐逸书风的美学溯源、形成原因及时代背景、具体表现以及其对当代书法家的深远影响,旨在引导学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推动书法艺术不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元末书法;隐逸美学;当代书法;文化影响一、元末隐逸书风的美学溯源隐逸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精髓在于追求内在精神与审美情趣的和谐统一。
这一美学观念深深植根于先秦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
其核心在于崇尚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舒适与自在,展现了一种内敛而不张扬的特质。
隐逸美学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创作者的现实生活之“隐”的人文气质与艺术作品之“逸”的审美追求。
其中,“隐”指在现实生活中性情表现为内敛含蓄低调,自觉地脱离现实人事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逸”则强调追求自然状态的悠然自得,追求一种超脱的人生和艺术境界,以期实现自然与心灵的共鸣合一。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元末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赋予了书法獨特的审美风格、境界和理想,还孕育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高雅逸趣的书法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隐逸书风,并汇聚成了别具一格的隐士书家群体。
在元末时期,这一美学观念得到了广泛实践与发展,尤其在书法领域的表现更加突出。
隐逸美学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
略论道家隐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士人有隐逸的传统。
与道家逍遥理论相联系,本文简析道家隐逸思想的内涵与发展历程,并剖析其当代意义。
中国士人有隐逸的传统。
与道家逍遥理论相联系,本文简析道家隐逸思想的内涵,描述其发展历程,并剖析其当代意义。
一道家逍遥理论与实践有一个发展的历程。
具体说来,它表现在《庄子》逍遥观以及庄学士人(主要是郭象等)对《庄子》逍遥思想的注解和发展之中。
庄子的逍遥思想颇为复杂,但就其基本思路而言,它表现为对士人身心困境的全面对翻。
这些身心困境,如生死困境、时命困境、情欲困境、是非困境等,由在世者之有偏的“成心”而来,故“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弛,而莫之能止”(《庄子·齐物论》)。
与此相对相待之身心困境对翻,逍遥之路就体现为一条由“齐是非”到“齐万物”再到“齐物我”的不断超升的道路,而为此,即要求士人能够以“真常之心”否定有私“成心”,从而在体“道”之“坐忘”和“心斋”的内冥的神秘性的和自反性生命体验中去达到对大“道” 指体认。
与世俗困境对翻,体“道”之境是安命无情、无是无非、不死不生和物我一体的,故至人“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他的逍遥表现为对世俗境界的绝对超越。
但进一步,至人在世而不离世,故他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则翱翔于万物之上,与大道合一的至人之逍遥最终也还是实现在“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庄子·人间世》)的混世之游中的。
郭象的逍遥思想建立在以性为本的基础之上,其所谓逍遥之内涵也就是生命本性的自然实现罢了。
但,在郭象处,为本之性,在群品处乃生命之本然物性,它由气禀所定而万物自然有分,而在圣人处则是精神之境界至性,它由超越所至而为圣者所独运。
这样,对庄子的逍遥思想,郭象就既有继承,亦有发展。
所继承者,至人无待境界之绝对逍遥,且这种超越之绝冥境界以“游外冥内”(《庄子·大宗师注》)为其基本实现方式,所谓“至远之所顺者更近,而至高之所会者反下”(《庄子·逍遥游注》),故绝对翱翔的超越境界乃是栖息于下而实现在世俗的名教进而政治领域之中的;所发展者,在群品万物处,物各有性,性各自足,而此自足之性的实现即是万物各自之逍遥,并因此而有着适性而至的自得与自乐。
略论嵇康的隐逸意识
略论嵇康的隐逸意识作者:陈涛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11期摘要:本文略论隐逸文化的儒、道哲学渊源,着重论述魏晋名士嵇康的隐逸意识,考评其《圣贤高士传赞》和对隐士的推崇,探讨其“隐而傲视”的经历及继承道家“身贵名贱”的思想。
关键词:嵇康;隐逸;“身贵名贱”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12-01我国古代社会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脱离社会主流意识,却在士大夫中影响深远,这便是文人的隐逸。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何时“隐”何时“现”,取决于外部环境,有识之士需对道义坚守。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身殉道;天下无道,以道殉身”,如此,隐逸是士人对道的自觉维护。
儒家虽对隐逸行为大为赞赏,但出世只是暂居二线,“独善其身”时不忘提高自身修养,“兼济天下”才是儒生的理想事业和人生目标,正所谓“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
“天地闭,贤人隐”(《易经》),隐者多为贤士,而贤人不必都归隐。
在道家文化里,隐逸的出发点与儒家不同。
无论危邦或盛世,道家士人的退隐多是对政治和世俗的鄙夷,视功名为精神自由的羁绊。
追求无为之境,宝性全真,延年益寿,此乃道家士人的生命哲学。
庄子垂钓于濮水,婉拒做官,宁愿“曳为于途中”也不愿意作供奉于庙堂的神龟。
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士人的归隐很具个人主义色彩。
相比儒士之归隐,道家士人的退隐更彻底,即退就不可能再复出。
通常所说的隐士即指道家之士,冯友兰认为“道家出于隐士”且“庄周哲学是隐士哲学的总结”。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隐逸文化是出于自然而归于自然的生命选择。
隐士,即是隐居不仕之士,先秦已有,东汉时渐多,汉魏之际隐逸盛行,遂引起士人思考。
阮籍著《大人先生传》,文中主人即高士的理想化身。
嵇康撰《圣贤高士传赞》,即做传记亦作赞语,表示出仰慕之情,《三国志·王粲传》注引《嵇康传》曰:“撰录上古以来圣贤、隐逸、遁心、遗名者,集为传赞,自混沌至于管宁,凡百一十有九人。
魏晋名士风度论文
追求自然本性的魏晋风流人物摘要:文人集团——“竹林七贤”在思想、生活态度等方面相似,但又有各自的特点。
阮籍与嵇康在思想、文学、音乐理论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但相较之下,嵇康才是这一名士集团的精神领袖。
关键词:老庄思想;名教;儒学;“竹林七贤”“魏晋风度”一词,应该出自鲁迅先生1927年7月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以率真、坦荡、放浪、淡定、自然、旷达作为其注解,皆无不妥。
它是一种美学观,也是一种人格范式,所谓“真名士自风流”。
美学上,表现在作品的“风清骨骏”,即“文情并茂、结构严密、刚健郎畅的美”;人格上,知识分子崇尚个性、自由,保持自己的尊严,“诗文言志”,不曲意奉承政治当权者。
与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作的墓志“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莫过于“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的整体特征是崇尚自然、纵情任性,其轻时傲世的怪诞行为多为当时礼法所不容。
而在这个以文相聚的“竹林七贤”则是以嵇康为精神领袖。
魏晋名士们在政治思想上多崇尚老庄“无为而治”,“托杯玄胜,远咏老庄”、“以清谈为经济”,这是“魏晋风度”的核心所在。
其中清谈代表又分为五期: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他们也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
下面我就简要的论述一些他们与众不同的魅力。
一.嵇康的任性与旷达嵇康出生时期,活跃于思想领域的是以何晏等士人为代表的崇尚玄风的名士。
嵇康一直在追求一种宁静、恬淡、安闲自适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不等同于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无缥缈,而是怡然自得、悠闲雅心,如山间的风行者一样的轻捷、自在。
这是当时的玄学思想在文人思想中的体现,也是崇尚玄学的思潮对世人的生活态度的影响。
选择这样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的定夺。
嵇康在《卜疑》中提到二十八种处世态度,大致包括为入世,“将近伊挚而友上父”,“进趋世利,苟容偷合”等;游戏人间,“傲倪滑嵇,狭智仁术”;出世,“苦身竭力,剪除荆棘,山居谷饮,倚岩而息”或“外化其形,内隐其情,屈身隐时,陆沉无名,虽在人间,实处冥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嵇康的隐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摘要:嵇康的隐逸思想是其自然论的玄学思想的一部分,为了摆脱世间种种矛盾的束缚,转而追求人与“道”的融合的人生至境,呈现为平和安宁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自然。
这种思想既是对传统隐逸精神的继承,又因其历史承担精神焕发了个性的光辉。
关键词:嵇康;隐逸思想;自然;当代性朗读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52-02一、嵇康的隐逸思想形成的原因(一)家庭环境嵇康幼年失父,由母兄养育,有慈无威,因而养成了放诞喜欢自在的性格,这可以从《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看到:“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恃爱肆妲,不训不师。
”“加少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弩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非不闷痒,不能梳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
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齐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逸之情转笃。
此犹禽庙少见驯宵,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彪,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任丰草也。
”这样的环境是其性格形成的根由,而这种性格又成为其隐逸思想的根由。
由于没有严格的管束,可以凭自己的喜爱任意读书,因而颇好庄老,形成了爱好自由,无拘无束的天性,刚肠嫉恶,轻肆直言,而又因为这种性格与社会的严厉虚伪的名教统治格格不入,而激发了他隐居的意向和对于人生终极境界的追求。
(二)政治文化环境中国传统隐逸思想之丰富,得益于中国的社会现实。
动乱的年代自不必说,即便在和平的大一统时代,如汉朝。
由于中国社会阶层比较单一,集权力量强大,很少或几乎没有政治夹缝可以让游离于正常秩序之外的文人有存在的余地,因而在文人中产生了两种极端,即要么选择出仕,要么选择隐居。
因此说中国的文化土壤十分适合隐逸思想的生长。
正史年间,魏晋玄学兴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潮流。
当时的玄学虽然推崇老子,却是在政治功用的层面,为现实政治秩序的改革寻找在本体论意义上的根据,其核心是“名教同于自然”,而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嵇康,但随着司马氏的政变暴行的展开,社会人心惶惶,已不是平心静气谈改革的时期,司马氏表面上虽在维持名教统治,却大肆屠杀异己,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一切激怒了嵇康,让他对现实的政治彻底失望了,因而转向个体方面的诉求,通过隐居,养生,希望能摆脱世间的种种矛盾和痛苦,求得心灵与世界的另一种和谐。
这时他喊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
二、嵇康隐逸思想的内容及表现嵇康的隐逸是为了超脱于世间的矛盾而达到精神与“道”合二为一的境界,通过彻底否定矛盾的价值而变向解决矛盾,是一种不解决的解决。
它与中国传统的隐逸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是为了达到个体与天地的和谐、个体与自我的和谐,因此,在嵇康的很多诗文中都提到了“和”的思想,“和”是自然状态的表现,而要达到自然的状态,则需要经历“体道”的过程。
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养生、音乐、政治理想。
(一)养生思想嵇康的养生之道,强调“形神相亲,表里俱济”,即形体与精神的和谐,而这种和谐的前提则是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二者内部各自的矛盾。
1.形体自身的矛盾嵇康在《养生论》中说道:“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暗而天使明,熏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
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这主要讲饮食与身体的和谐。
2.精神自身的矛盾“欲坐望显报者,或抑情忍欲,割弃荣愿,而嗜好常在耳目之前,所希在数十年之后,又恐两失,内怀犹豫,心战于内,物诱于外,交赊相倾,如此复败者。
至物微妙。
可以理知,难以目识,譬犹豫章生七年,然后可觉耳。
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
”要调整达到精神的和谐,就要“抑情忍欲,割弃荣愿”,消除自己对外物的执著,放弃功名富贵等伤害精神力量的虚浮之物。
这也就体现了嵇康弃世的隐逸倾向。
3.形体与精神的和谐“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共无有哉!”嵇康养生“形神相亲,表里俱济”的方面,隐含着隐逸倾向。
这是嵇康所认为的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一个方面。
在养生中,他具体阐述了人的生命在“体道”过程中本有的形神和谐的状态,这才是自然的状态,而不是在人世间你争我夺,利益纠结中逐渐损耗自己的年华,身心俱疲,草草收场。
这正是促成嵇康隐逸的原因和目的所在。
(二)音乐思想在嵇康看来,音乐是一种媒介,通过音乐人可以达到超脱于种种矛盾而渐入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终极内涵,则是与道为一。
音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乐曲能够将众多高低不同的音符组合成和谐而优美的旋律,自然也可以平和人心,使社会秩序得到改善。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嵇康对文化的继承,但是又有了他自己的新意,这是由他的隐逸倾向所决定的,即他将音乐作为自己超脱世间向“道”飞跃的媒介。
如嵇康在《琴赋》中所说:“操缦清商,游心大象”,“性挈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愉悦,淑穆玄真,恬虚乐古,弃事遗身。
”在“含至德之和平”的音乐中,通过“游心大象”而达到自然的境界,自然也就“弃世遗身”,摆脱世间矛盾的束缚而达到“俯仰自得”的状态,这正是嵇康隐逸的追求所在。
(三)政治理想嵇康的政治理想可以概括为“越名教而任自然”。
在自然的状态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释私论》中云:“君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庆而后行也,任心无穷,不识子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而后为也。
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庆会;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傥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
”然而嵇康的政治理想不但不能实施,却成为他与现实名教不合的根源,成为他隐逸行为的促进剂。
嵇康的隐逸思想,其终极精神与价值是“体道”精神,人的一切都顺应“道”,与“道”遨游,从而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和”既是到达这种状态的方法,又是到达后的表现。
三、嵇康在隐逸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文化的各种形态,其实在鸿蒙之初就已形成,本文提到的各种隐逸思想的形态,如孔子道隐、庄子心隐、嵇康林泉之隐、白居易中隐等并不是到特定的阶段才形成,而是在那个时代的理论上的成熟。
体道精神贯穿了中国隐逸思想的历史,孔子的道隐作为开端,明清之际的壶天之隐作为结束,如同无数条河流最终汇入浩瀚无极的大海。
(一)孔子“道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孔子无论仕或隐,都以实现“道”的精神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可见孔子是明确举着体道的旗帜隐居以求其志。
(二)庄子“心隐”战国时期,天下纷乱。
利益相争,因而庄子“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此处天地精神,即为道。
而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的方法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绝弃了人世的各种矛盾,转而追求心目中的自然的境界,以心灵的修为为核心,因而称为“心隐”。
(三)嵇康“林泉之隐”魏晋之时,政治方面,三国鼎立,魏氏一统,魏晋禅代,短短的几十年间风起云涌。
思想文化方面,汉代经学解体,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产生了融合儒道两学思想的玄学。
文人的个体精神觉醒,注重自身的个体生命的价值,而血色的现实使他们转向对人世的否定和批判,转向对超世间的和谐理想之境的向往,同时,由于寓玄理于山水的潮流兴起,山水逐渐作为独立的审美客体进入文人视野,因此山水林泉变成了士人们的理想寄托。
这时的隐逸思想由于明显地带上了山水审美的特征,因而称作“林泉之隐”。
而正史年间,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则造就了隐逸史上的佳话。
嵇康将隐逸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借助酒,借助山水审美,达到物我两忘,天地一体,对“太玄”进行心灵上的体认,体现一种优游从容的风度。
这种既继承了传统观念,又体现了魏晋新风尚的隐逸精神,无疑对主流价值观日益淡薄的现代人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四)白居易“中隐”白居易的隐逸思想在士人中具有普遍代表性,如汉朝东方朔“朝隐”,宋代苏轼“酒隐”,明清之际的“壶天之隐”,都并不绝弃外在的功名富贵,也不丧失传统的体道精神,因此可以说是出世与入仕的一种折中,但其核心的根本的却还是一种隐逸思想。
“大隐入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
不如在中隐,隐在留司官。
”由此可见,贯穿中国隐逸思想传统的核心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体道精神,这种思想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由最初的彻底否定解决世间矛盾的价值而追求自然之境逐渐转向对二者的折中状态的追求。
处于这种变化转折期的魏晋隐逸思想则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时期的代表则是嵇康。
参考文献:[1]嘉余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嵇康著.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3]王晓毅.嵇康评传[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4]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6]冷成金.隐士与解脱[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7]陈叔良.竹林七贤[m].湖南:岳麓书社,1999.[8]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10]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李慧)。